羅馬教皇與德意志國王頂牛
西方歷史的脈絡:教會,教皇與大學
8.3羅馬教皇與德意志國王頂牛
羅馬教會之中的改革派,在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三世的支持下掌權。只是皇帝沒有意識到,改革派對歐洲政治有一套更為深刻的想法。他們不單想要杜絕教會之中的腐敗,更立志於革新教會的組織結構,因為在他們看來,教會腐敗的根本原因是世俗權力插手神職人員的任命,神職人員受制於世俗的王公貴族。依照他們的理想,尊奉上帝的歐洲社會理應以教會為首是瞻,王公貴族應該聽命於教會,而整個教會則應該聽命於羅馬主教。雖然他們沒有給羅馬主教發明一個新名稱,仍然稱他為「Papa」或「Pope」,但是在他們眼裡,這一稱呼的實質含義已經上升為教皇或是教宗,其地位要高於國王、皇帝。
亨利三世在位期間,改革派的這些想法只是紙上談兵,教會改革的內容主要是杜絕教士私養女人及聖職的買賣。享利三世過世之後,繼位的是他只有六歲的兒子享利四世,需要他人的輔佐攝政。在國王少不更事期間,改革派推出一項重大措施:教皇理應由樞機主教,也就是羅馬教庭內部德高望重的官員們(因為披紅袍,又稱為「紅衣主教」)投票選出。樞機主教的任命當然是也教會內部事物,由教皇負責。於此之前,羅馬主教的任命時常操控在王公貴族手中,亨利三世當年南下義大利更是一口氣廢黜三位羅馬主教。於此之後,教皇的選舉俗人不得置喙。雖然這一規則以後要多次受到王公貴族的挑戰,但是羅馬教會就此邁出重要的第一步,最終形成教皇要由樞機主教開會投票選舉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德意志國王與教皇之間的衝突,要到亨利四世成年之後才爆發。當時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一位熱血滿腔的改革者,站在他對立面的則是年輕氣盛,剛剛親政的亨利四世。爭議的起因是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的大主教的任命,米蘭市民在教皇支持下推出一位改革派人選,米蘭貴族卻在亨利四世支持下推出另一位人選,雙方爭執不下。作為德意志國王的亨利,行使主教任命權,為米蘭主教舉行傳統的授權儀式:將一枚戒指給新任主教戴上,象徵主教與當地教會如同婚姻一般的親密關係;向新任主教授予牧杖(牧羊拐杖),象徵主教擔下職責,會像牧羊人照顧羊群那樣,盡心看護引導教區的信眾。作為反制,格里高利卻推出一項改革新措施:禁止國王向主教授職,因為這種傳統作法正是世俗權力干涉聖職的任命,是造成教會腐敗的根源。他還給亨利寄去一封措辭嚴厲的譴責信,對亨利身邊幾位德意志主教祭出最高處罰,開除他們的教籍,因為他們身為國王的顧問,未能給國王正確的建議。這一場圍繞主教任命權的爭議,在後來被稱為「敘任權之爭」。
享利召集手下的德意志主教一起商討對策,得出的結論是格里高利當上羅馬主教的程序有問題,再次由亨利行使主教任命權,廢黜格里高利。消息傳回羅馬,格里高利反將一軍,宣布廢黜亨利的王位,並且將亨利也逐出教會。國王廢黜羅馬主教在以前的歷史上有過先例,羅馬主教敢於拿出教皇的架勢以牙還牙反過來廢黜國王,卻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推薦閱讀:
※因了美嬌娘,約旦國王想當甩手撐櫃,可是……
※敢把國王關在宮門外的守城小吏
※英國王儲查爾斯將普京比作希特勒 被批發言不慎|普京|俄羅斯
※那年今日:英國王妃 ,魂斷巴黎!
※以假亂真的英國王妃凱特臨盆前大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