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些有毒的家常菜 到底有沒有毒?

那些有毒的家常菜 到底有沒有毒?網上到處流行著「常見有毒家常菜」的說法,其中有的是12道,有的是17道,但內容大同小異。這些看起來相當家常的食物搭配方法,真的就有那麼大的害處,居然要用「有毒」一詞來評價?是科學事實,還是誇大其詞,讓我們一個個拉出來認真分析,看看這21種家常的食物搭配方法是否真的很可怕。

1、土豆燒牛肉

【「有毒」理由】由於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時所需的胃酸濃度不同,勢必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滯留時間,從而引起胃腸消化吸收時間的延長,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

澱粉在胃裡面根本不能消化,它只能在小腸中被消化。但正因為食物中蛋白質的存在,可以延緩澱粉進入小腸的速度,避免血糖過快上升。人們都有體會,如果只吃高澱粉低蛋白質類主食,很快就會飢餓。假如澱粉和蛋白質一起吃有害健康,那麼米飯饅頭麵條都不能和魚肉蛋一起吃了,人類的飲食豈不是要重新安排?

--顯而易見,這麼吃根本談不上什麼「毒」。

2、小蔥拌豆腐

【「有毒」理由】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會結合成白色沉澱物--草酸鈣,同樣造成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

如果不和豆腐一起吃,那麼小蔥中的草酸不是會被人體直接吸收嗎?吸收之後難道不可能在體內和鈣結合形成結石么?浪費一點豆腐中的鈣,總比增大患結石的風險強得多。再說,含有草酸的食品不止小蔥一種,大部分蔬菜中都有,比如竹筍、茭白、菠菜、莧菜、木耳菜、冬寒菜、空心菜、紫背天葵、番杏、牛皮菜……與這些蔬菜相比,小蔥中所含的草酸數量有限,對豆腐中的鈣不能構成很大的影響。

--顯而易見,這麼吃也談不上什麼「毒」。3、豆漿沖雞蛋

【「有毒」理由】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二者應有的營養價值。

外行話,說法實在可笑!豆漿中怎麼會有胰蛋白酶?生豆漿中所含的是胰蛋白酶抑製劑,一種降低胰蛋白酶活性的蛋白質。它會妨礙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然而,這種蛋白質比較怕熱,在100℃加熱9分鐘,可以將它破壞85%以上。因此,豆漿只要煮10分鐘,再和雞蛋吃就沒問題了。雞蛋清也含有妨礙營養吸收的蛋白質,但是它們更怕熱,只要70℃就會失去活性。

其實蛋白質少吸收點並不妨礙健康,真正的問題在於,如果豆漿不煮透,其中的凝集素類物質是有毒的!生豆角令人中毒,就是這個理由。所以,豆漿煮透了,再沖雞蛋,就沒事了。

4、茶葉煮雞蛋

【「有毒」理由】茶葉中除生物鹼外,還有酸性物質,這些化合物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於消化吸收。

不懂化學的說法。說酸性物質和鐵元素結合就有毒,不利消化吸收,原理上是錯誤的。實際上,各種水果中的有機酸都可以將植物性鐵溶解,從而促進鐵的吸收。

茶葉中的單寧類物質的確可以和鐵等多種礦物質結合,妨礙微量元素吸收,它也會和蛋白質結合,從而降低蛋白質的利用率。但是,煮茶葉蛋並不會帶來雞蛋中鐵的浪費--首先,雞蛋本來就不是補鐵的東西,肉類才是。雞蛋中的鐵元素原本不易吸收,吸收率只有3%,因為雞蛋黃中的高磷蛋白妨礙鐵吸收,和茶葉無關。此外,茶葉蛋中的單寧類物質畢竟是微量成分,它和蛋清中的大量蛋白質結合之後,不可能再進入蛋黃,而雞蛋當中的鐵全部存在於蛋黃。

--就算是少吸收一點鐵,也不至於「有毒」啊。

5、炒雞蛋放味精

【「有毒」理由】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雞蛋時放味精,不僅增加不了鮮味,反而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天然鮮味。

谷氨酸作為一種常見氨基酸,大量存在於幾乎所有蛋白質當中。但是,蛋白質食品中的谷氨酸多以結合形式存在,遊離氨基酸的含量相對較低。味精的最佳鮮味範圍是0.5%左右,而雞蛋中並不含有這麼多的遊離谷氨酸。

此外,這種說法來自多年之前,當時的雞蛋均為散養雞所下的無污染雞蛋,味道相對來說比較鮮美。如今的雞蛋味道寡淡,風味遠遜從前,如果不放點鮮味物質,天然鮮味有限。道理無需多說,用舌頭嘗嘗就夠了。

--說掩蓋鮮味也就罷了,怎麼又和「有毒」扯到一起去了?荒唐

6、紅白蘿蔔混吃

【「有毒」理由】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紅蘿蔔中卻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它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一旦紅白蘿蔔配合,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就會喪失殆盡。不僅如此,在與含維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調時,紅蘿蔔都充當了破壞者的角色。還有胡瓜、南瓜等也含有類似紅蘿蔔的分解酵素。

I服了you--作者居然不知道,「抗壞血酸」就是維生素C的化學名稱!所謂「酵素」,就是「酶」的日文版說法。由於酶非常怕熱,所以在炒菜過程中,它們已經失活了,又怎麼會破壞白蘿蔔當中的維生素C呢? 如果實在不放心,先加入胡蘿蔔(也就是紅蘿蔔)炒兩下,再加入白蘿蔔,就萬無一失了。

實際上,大部分蔬菜當中都含有破壞維生素C的氧化酶類,可不是胡蘿蔔、黃瓜那麼少數幾種。但是,在新鮮蔬菜當中,維生素C和這些酶是分別藏在細胞的不同部分的,所以這種麻煩不存在。在加熱烹調過程中,這些怕熱的酶會失活,所以也不會引起維生素C的嚴重損失。相比之下,加熱本身破壞的維生素C更多一些。

--就算破壞一點維生素C,和「有毒」二字也挨不上邊哪!多吃點蔬菜水果補上就是了。

7、蘿蔔水果同吃

【「有毒」理由】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進入人體後,經代謝很快就會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該物質產生的多少與攝入量成正比。此時,如果攝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這些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及阿魏酸,它們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蘿蔔中的異硫氰酸酯類物質的確有降低碘吸收利用率的作用。然而,引起甲狀腺腫的麻煩,只有在缺碘的時候才會存在。由於目前全國人們普及使用碘鹽,人們根本就不缺碘;而大量吃動物性食品更是提供了充足的碘供應。即便天天吃蘿蔔,而且天天吃水果,也不至於引起甲狀腺腫的問題。此外,所謂分解類黃酮的細菌只存在於大腸當中,而大腸中的食物成分很少能被人體吸收,無需過分擔心。

--現在認為,蘿蔔中的這類含硫物質是預防癌症的活性物質,而蔬菜水果中的類黃酮則是名聞遐邇的抗氧化成分。在不缺碘的情況下,兩種成分同吃,照樣有益於健康。

8、 海味與水果同食

【「有毒」理由】海味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且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而引起不適,使人出現肚子痛、嘔吐、噁心等癥狀。含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因此這些水果不宜與海味菜同時食用,以間隔兩個小時為宜。

有一定道理,但不夠確切。蛋白質、鈣和單寧類物質可以發生作用,但這並不是危險的主要理由。因為,如果吃了富含蛋白質的雞蛋之後,或者吃了富含鈣的豆腐之後,再吃這些水果,並不會像吃海鮮後那樣引起強烈的反應。

總的說來,如果胃腸不夠堅強的話,應當盡量避免在食用海鮮之後進食大量水果。《紅樓夢》中的黛玉吃幾口螃蟹之後便放下筷子,正是如中醫所說 「蟹性寒涼」。如果她再吃些涼性的水果或生冷食物,結果恐怕只有腹瀉腹痛了一場。然而,詳細科學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9、牛奶與橘子同食

【「有毒」理由】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先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相遇而凝固成塊,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發生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牛奶蛋白質遇酸沉澱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不吃水果,在胃裡面遇到胃酸一樣會沉澱。胃酸比橘子汁可要酸得多,如果遇酸沉澱就不吸收,牛奶在人體內豈不是沒有被吸收的希望了?再說,如今的橘子已經越來越甜,酸味越來越少,過去的老皇曆也該改改了。

奇怪的是,大家吃果粒酸奶的時候,卻從來沒有這類顧忌!

10、 酒與胡蘿蔔同食

【「有毒」理由】最近,美國食品專家告誡人們,酒與胡蘿蔔同食是很危險的。專家指出,因為胡蘿蔔中豐富的β-胡蘿蔔素與乙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就會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從而引起肝病,特別是在飲用胡蘿蔔汁後不要馬上去飲酒。

在不了解其機理,沒看到原文之前,不便評論該理論是否真實,也不知道吃多少胡蘿蔔喝多少酒才會產生危害。但需要考慮的是,含有胡蘿蔔素的食品可不是胡蘿蔔一種,所有橙黃色的蔬菜水果,以及深綠色的蔬菜,都含有大量胡蘿蔔素,是不是它們也不能和酒精一起進入人體?為何單說胡蘿蔔呢?先不要過分恐慌的好。

11、白酒與汽水同飲

【「有毒」理由】因為白酒、汽水同飲後會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揮發,並生產大量的二氧化碳,對胃、腸、肝、腎等器官有嚴重危害,對心腦血管也有損害。

贊同。兩者營養價值都很低,而且都含有人體需要處理的毒物或廢物。除此之外,酒類和咖啡、酒類和可樂,都不應同飲。

12、吃肉時喝茶

【「有毒」理由】有的人在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後,不久就喝茶,以為能幫助消化。殊不知,茶葉中的大量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游牧民族吃肉之後喝茶,是千百年來的習慣,他們並沒有因此發生便秘。相反,喝茶幫助他們維持食物的酸鹼平衡。福建等沿海地區居民經常吃海鮮,同時也酷愛喝茶,並沒有喝茶促進便秘方面的研究證據。日本人普遍在就餐時飲用綠茶,而他們的綠茶比中國的綠茶澀得多,卻並沒有因此發生任何消化系統問題。以此作為「有毒」配合,似乎理由不足。

13、蘿蔔與木耳同食

【「有毒」理由】可能得皮炎。

雖然網上到處是「蘿蔔忌木耳」的說法,但是會得皮炎的危險只存在於鮮木耳當中,干制後的木耳是不會引起皮炎的。大量食用綠色蔬菜之後曝晒太陽也有患上日光性皮炎的危險,但蘿蔔並不屬於這類蔬菜,而且必須是非常大量食用之後才有風險。此外,沒有看到有可靠記載的病例,能說明某位患者的皮炎與蘿蔔木耳同食有關。

為了驗證這條禁忌,我本人曾經多次用蘿蔔和木耳一起炒菜或燉菜,但從來沒有患上皮炎,甚至連皮膚瘙癢或脫屑或發紅之類的後果都不曾有過。因此,這條禁忌並不可信,至少不會是一個廣泛適用的禁忌。

14、番茄和魚同食

【「有毒」理由】番茄中的維生素C會對魚肉中的銅元素的釋放產生抑制作用。

這個理由非常牽強。首先,含有維生素C的不僅僅是番茄,任何蔬菜水果都含有維生素C,是否它們都不能和魚一起吃呢?顯然是非常荒謬的。其次,我國膳食中的銅元素並不缺乏,甚至「黃金搭檔」的廣告中還在強調「不含磷銅」,正是因為我國居民膳食中鋅低而銅高,會增大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利於健康。因此,番茄和魚同食,在營養上完全沒有問題。

真正需要憂慮的是,水產品中砷、汞元素含量較高,砷會被維生素C還原而增強毒性,而汞則會因為維生素C的存在而促進解毒。那麼到底要不要在吃魚的時候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呢?--無法斷言,只能說:水產品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就能保證安全。

15、黃瓜和番茄同食

【「有毒」理由】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會浪費番茄中的維生素C。

和「紅白蘿蔔混吃」一條理由完全相同。維生素C存在於每一種蔬菜和水果當中,不僅僅是番茄;維生素分解酶在食品中廣泛存在,不僅僅是黃瓜。而維生素C在加工中很容易受到損失,儲藏中也會含量下降。既然吃什麼蔬菜水果都有維生素C,多吃一點就足以彌補損失,和「有毒」二字拉不上關係。

16、香蕉和酸奶同食

【「有毒」理由】酸奶和香蕉同吃不利健康。

沒有根據、沒有理由的禁忌最好不去相信。酸奶和香蕉同吃,在營養上沒有任何不利之處,營養素還有一定程度的互補。酸奶不含有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而香蕉有;香蕉中不含維生素A、維生素D,蛋白質和維生素B2極低,而牛奶中這些營養素都很豐富。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是,一些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喝了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酸奶,再加上促進腸道蠕動的「滑腸」食品香蕉,更容易發生腹痛腹瀉的問題。而一些容易便秘的人如此食用,反而能夠促進排泄,有益健康。

17、鯽魚和冬瓜

【「有毒」理由】鯽魚性溫味甘,和胃補虛,消腫去毒,利水通乳,但若與冬瓜同食會使身體脫水。

看來這個問題主要是兩者都有利水作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並不是這兩種食物不能同吃,而是要看食用的人體質如何,是否需要利水。如果身體本來已經脫水,則不僅吃這道菜應慎重,其他同類性質的食物都不能吃,比如說,咖啡、啤酒、菊花茶等常見飲料都有利尿作用,紅豆、綠豆、扁豆也都能利水……但這一點與食物搭配禁忌無關,只與體質有關。

18、黃豆和豬蹄

【「有毒」理由】黃豆膳食纖維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豬蹄中的礦物質合成螯合物而干擾或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如果要造出一個「禁忌」,拜託想一個更好點的理由--隨便就可以想出兩個比這個理由聽起來更合理的解釋。

還說什麼「醛糖酸殘基」,聽起來挺專業的,其實很搞笑。植物性食品都有細胞壁,而細胞壁裡面都有果膠,果膠的基本結構單元是半乳糖醛酸。它和其他含負電荷的植物膠質一樣,都具有螯合金屬元素的作用。但是,如果這樣一種作用就會妨礙營養健康的話,我們最好什麼含纖維的食品都不要吃了。蔬菜不能吃,水果不能吃,粗糧不能吃,豆類不能吃,薯類也不能吃--我們還能吃什麼?動物研究證實,這點膳食纖維不會引起人體的礦物質缺乏,完全不必憂慮。現在需要憂慮的,倒是膳食纖維攝入過少,不能發揮吸收膽固醇和降低血糖血脂上升的作用。

豬蹄以膠原蛋白為主,原本所含的礦物質就不多。相比之下,紅色肉類、內臟、魚類、貝類都是更好的鐵、鋅來源,堅果、豆類、粗糧、蔬菜、水果等是更好的鉀、鎂、鈣的來源。黃豆和豬蹄搭配,主要目標根本不在於補充礦物質,而是提高雌激素水平,促進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

19、糯米與雞肉同食

【「有毒」理由】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虧虛、常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與雞肉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糯米和雞肉同食為什麼會引起身體不適,這裡仍然沒有理論說明。那些吃了這道菜的食客是否大部分人因此身體不適?至少我曾吃過多次,不曾有過不舒服的感覺,也不曾聽說餐桌上哪位朋友因此不適。糯米蒸雞的加工溫度只有100℃,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而兩者在營養上還可以發生蛋白質互補的作用,找不到身體不適的理由。相比之下,倒是吃了那些加熱多次的油脂,比如水煮魚的油,容易產生胃腸不適的感覺,這是其中的油脂氧化聚合產物造成的。

只是應當注意,糯米性質黏滯,不易消化,在食用過多油膩菜肴之後,應當避免吃大量糯米。但這與糯米和雞之間的不良反應無關。

20、大蒜與大蔥同食

【「有毒」理由】兩者都是強烈刺激腸道的食物,同食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這兩種調味蔬菜均有強烈的刺激性,但這僅限於生吃的時候。在加熱之後,其中的強刺激性二硫化物被分解,產生甜味物質,沒有刺激性。因此,如果胃腸虛弱,對辣味的蔥蒜不適應,應當避免一次食用過多或吃多種辣味物質。然而,兩者一起加熱烹調,用作炒菜時的調味品,是完全無需擔心的。

21、菠菜和豆腐同食

【禁忌理由】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而普通豆腐是用石膏或滷水點的,含有大量的鈣,草酸與鈣可結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澱。

那麼,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有兩個流行的說法:(1)浪費了豆腐中的鈣;(2)草酸和鈣結合,會導致腎結石。

毫無疑問,草酸和鈣結合沉澱,的確會浪費一部分鈣。也的確有老年朋友反映說,吃了菠菜豆腐後去醫院化驗,發現尿中的草酸鹽結晶增多。

然而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如果不和豆腐一起吃,菠菜中的草酸就不吸收了么?吸收之後,它難道不會影響鈣利用、促進結石的形成么?如果擔心草酸,是不是菠菜就不能吃了?那麼,膳食中還有其他很多富含草酸的蔬菜,如竹筍、空心菜、木耳菜、莧菜、牛皮菜、茭白、青蒜等,同樣可能帶來草酸鹽增加的問題。它們是不是也不能吃了?

而且,這些食品裡面的草酸既然能和鈣結合,是否都不能和豆製品一起吃?其他富含鈣的食物是不是也不能和它們一起吃,比如芝麻醬、牛奶、蝦皮、海鮮、堅果,等等?

要分析這些問題,可以從四個方面考慮。

首先,是否能將草酸除去?沒有了草酸,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菠菜豆腐是否會帶來麻煩,首先要看這道菜是怎樣做的。如果菠菜沒有經沸水焯過,直接與豆腐炒在一起,的確有增加草酸吸收的可能性。實驗證明,吃焯水後的菠菜,比直接炒菠菜升高尿中草酸鹽的幅度小。焯水時水要多一點,瀝水充分一些,才能充分地除去草酸。先炒豆腐,然後加入焯水的菠菜,翻幾下就出鍋,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草酸帶來的麻煩,並保持菠菜豆腐的美味。

其次,要看一天當中攝入草酸的總量。如果菠菜已經焯過,但除了吃菠菜之外,還吃了其他含大量草酸的蔬菜,加在一起,就可能帶來草酸鹽過量的問題,升高尿中的草酸鹽含量。

第三,看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狀態和酸鹼平衡狀態。腸道功能紊亂會增加機體對攝入草酸鹽的吸收,而體質偏酸也會促進草酸鹽結晶的形成。研究證明,沒有動物蛋白的素食中,雖然草酸鹽含量較高,但素食者結石發生的危險性卻很低;食用過多肉類、精白米面和含糖食品都會促進身體趨向酸性,從而增加發生結石的危險。

第四,富含草酸的蔬菜和豆腐一起吃,是否會增加結石的危險。我國醫學界調查證明,攝入較多的鈣有利於預防腎臟和尿道的結石生成,也就是說,吃了菠菜之後,如果不吃富含鈣的豆製品,結石的危險反而更大。美國專家甚至建議,最好把高鈣食物和草酸食物一起吃,以促進草酸在腸道中即形成沉澱,避免被人體大量吸收。

實際上,富含鈣和蛋白質的豆腐,加上富含維生素K、鉀和鎂的焯水菠菜,正是補鈣健骨的絕配! (作者:范志紅)


推薦閱讀:

小時候一個人可以吃3斤的糖醋排骨!
深夜愛做菜------糖醋排骨
周末回魂來,口蘑小油菜
五道下飯家常菜,全家都愛吃
愛上芋頭,從這7種做法開始

TAG:沒有 | 家常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