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_庄燦煌的博客_鳳凰博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009-11-14 16:19:17

歸檔在唐詩名句|瀏覽 302 次|評論 5 條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譯文] 竹林掩映的小路通往幽深靜謐的地方,禪房就在那茂密的花木叢中。

[出典]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註:

1、《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2、【詞語解釋】

破山寺:即興福寺,今江蘇省常熟市。

禪房:僧侶的住房。

萬籟:各種聲響。

磬:(qìng)和尚念經時敲的一種樂器。

3、【詩文解釋】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萬物一片沉寂,只聽到那悠悠鐘磬的回聲。

【韻譯】:

清晨我信步來到破山寺, 朝陽映照著高高的樹林。 曲折山道通向幽靜處所, 禪房深藏之處花卉繽紛。 山光秀麗怡悅群鳥性情, 碧潭映影凈化人的心靈。 自然界的聲音全然消失,只聽到院里的鐘磬聲音……

4、 常建,唐著名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開元十五年( 727 )登進士第。天寶十二年(753)之前,曾任盱眙(今江蘇盯眙縣)尉。後去職,隱居於鄂渚(今湖北東南)一帶。一生仕途很不得志,卻頗具詩名。殷璠編《河嶽英靈集》就將常建列為首位,評價很高。  他長於五言,以山水田園詩著稱,意境清遠,風格淡泊,造語警拔,構思精妙。同時,邊塞詩也頗有成就。

《題破山寺後禪院》晨游山寺,看到幽靜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煥發、鳥兒歡唱,裊裊的鐘磬聲時隱時現。如此清幽的環境使詩人頓去雜念,心中豁然開朗。全詩雖詠禪房寺院,實抒寄情山水及隱逸之情。

語言古樸,意象深微;構思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進入勝境。

5、《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然縣西北虞山上。  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  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後禪房四周的環境。早晨,初升的紅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寺院,灑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變得更加絢麗明亮,高聳入空的山林也變得更加翠綠蔥蘢,令人心曠神怡。這裡,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給刻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的情緒。  首聯是寫後禪院的遠景,為下文的近景刻劃打下了基礎。  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點出題中「後禪院」三字,描寫出通向後禪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後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香氣馥郁,宋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讚道:「我常喜誦常建詩云:『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這一聯的美,不僅體現在寫景的準確傳神上,而且表現在其思想內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凈,無欲無求,苦修苦行,而後禪院卻花木繁茂,清香撲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現僧侶們內心對美的熱烈嚮往和執著追求。  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是從內心的感受的來描繪後禪院的清靜幽美。迷人的山光景色使小鳥兒怡然自啼,山光和白雲在潭水中的倒影更是秀美無比,令近潭觀水者忘卻心中的一切雜念。這就更加襯托出其景之幽靜佳絕。一個「悅」字,賦予鳥兒以人的靈性,向讀者傳達了鳥音關關的畫外音。一個「空」字,進一步增強了畫面的靜趣。  尾聯「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從聽覺感受方面來表現後禪院的幽靜。萬籟俱靜,實難以名狀,於是詩人採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以「鐘磬」的清音裊裊來反襯山寺後禪房的幽靜,從而以動映靜,給人以靜的感受,收到「鳥鳴山更幽」般的強烈藝術效果。  與一般五律不同,這首詩起首兩句即形成對仗,而其頷聯的「通幽處」和「花木深」卻苛求工對,即吳喬《圍爐詩話》中所謂的「偷春格」和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稱的「蜂腰」,從而形成五言律詩的一種變格,實現一種別緻的節奏美。

6、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是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施捨宅園改建的,到唐代已屬古寺。詩中抒寫清晨游寺後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然後,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凈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悶的情懷。

  這是一首律詩,但筆調有似古體,語言樸素,格律變通。它首聯用流水對,而次聯不對仗,是出於構思造意的需要。這首詩從唐代起就備受讚賞,主要由於它構思造意的優美,很有興味。詩以題詠禪院而抒發隱逸情趣,從晨游山寺起而以讚美超脫作結,樸實地寫景抒情,而意在言外。這種委婉含蓄的構思,恰如唐代殷璠評常建詩歌藝術特點所說:「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河嶽英靈集》)精闢地指出常建詩的特點在於構思巧妙,善於引導讀者在平易中入其勝境,然後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詞藻驚人。因此,詩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現在讀者面前,令人驚嘆。而其佳句,也如詩的構思一樣,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竹徑」兩句,說「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後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竹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見《題青州山齋》)。歐陽修的體會,生動說明了「竹徑」兩句的好處,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臨其境,而在於能夠喚起身經其境者的親切回味,故云難在造意。同樣,被殷璠譽為「警策」的「山光」兩句,不僅造語警拔,寓意更為深長,旨在發人深思。正由於詩人著力於構思和造意,因此造語不求形似,而多含比興,重在達意,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優閑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這首詩是在優遊中寫會悟,具有盛唐山水詩的共通情調,但風格閑雅清警,藝術上與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  (倪其心)

7、 詩旨在讚美後禪院景色之幽靜,抒發寄情山水之胸懷。詩人清晨登常熟縣的破山,入破山寺(即興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禮讚佛宇之情。然後走到幽靜的後院,面對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賞,寄託自己遁世情懷。

詩人清晨登破山,入古寺,旭日初升,普照山林,水汽蒸騰,山色空濛,如煙似霧,如夢似幻。詩人沿著竹林小徑蜿蜒前行,只見濃蔭蔽日,蒼苔滿地,於曲折幽深疑無路處,忽見花團錦簇禪院房。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這樣曲徑通幽的行程,使詩人驚嘆、陶醉。。我們幾乎可以說,自從清晨登山,一路行來,對詩人來講,是一個欣賞幽美風光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禪佛的過程,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個不斷尋找、不斷追求、不斷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讓生命得到安頓,讓靈魂找到歸宿的過程。

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艷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羨慕。禪房前面 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茂林修竹倒映其間.自然界的一切聲響都消寂無聲了,鐘磬之音反襯出禪院更為空寂,它使得這肅穆的世界更為莊嚴。

這首詩通過寫破山寺後禪院,詩人層層深入著力營造的是一個幽深靜寂的意境,在這過程中,詩人內心的雜念也被一層層地剝除,最終,歸於寧靜,歸於清純。

8、「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人穿過佛殿步入後禪院,經過的是一條修竹夾道的小徑,置身在這翠竹 掩映,靜謐無喧的氛圍中,自然會有一種超塵出世之感。

「幽處」的禪房在茂密的花木叢中,一個「深」字十分準確而生動地描繪出僧人們居處的幽雅寧靜。綠樹成蔭,百花盛開,陣陣清香,這真是使詩人神往和留連忘返的「幽處」!

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歐陽修極口稱讚這兩句詩,他說:「吾嘗喜誦常建詩云『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晚來青州,得一山齋宴息,因謂不平生想見而不能道以言者,乃為己有。於是益欲希其彷彿,竟爾 莫獲一言。」(《題青州山齋》)歐陽修以自己的創作體會推重這兩句詩意新而自然,不矯揉造作,不堆砌詞藻,妙意天成,這是很有見地的。

就藝術的獨創性而言,這一聯詩人以自己內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懷,抓住破山寺後禪房突出的景物特點,創造了一種幽深淡雅的藝術意境,可謂「抒寫胸襟,發揮景物,境皆獨得,意自 天成」(《原詩》)。

9、文言文是難學,譬如大山,橫亘眼前。但是如果細心一點,我們就會發現,在山腰間,有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這曲徑通幽處,就是我們登上山頂的路,沿著它走下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盡賞文言文學習的美麗與意味。那就讓我們沿著這條曲徑走下去,去探尋那「山光」、「鳥性」、「潭影」、「人心」。

曲徑之一: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反覆朗讀,讀出真意,讀出韻味。

曲徑之二: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文言文的理解不在逐字逐句的翻譯上下功夫,但是對課文基本意思的理解是必須要懂的。懂大意有兩條途徑:反覆吟誦與強化記憶。

曲徑之三:評。「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因為時代的關係,我們對文言文中傳承下來的思想要抱著批判與繼承的態度。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經過讀、知、懂、評這三道曲徑,把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充分感知學習文言文帶來的樂趣,與古人的思想交流,視接千里,思通千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一路走來,快樂無限,這就是學習文言文帶來的極大樂趣。泗水縣第一中學李健

10、我從不曾理解那個在20世紀初就已經具有現代人的一切固執和衝動的徐志摩,何以會「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而此時此刻我竟然願意效仿他化為一粒灰塵在這清凈佛土無憂無慮地四處飄蕩!紅塵俗事中,哪裡會有這樣一個沒有喧囂、沒有爭吵、沒有都市的紙醉金迷、沒有現代的霓虹閃亮,有的只是寧靜閑適、平安喜樂的地方?

蘇詞雖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可是,我怎能做到在擾人清修使人煩亂的一大堆俗務家事中心如止水?平生最愛的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平生最好的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白知。」這樣的我,在俗世紅塵中被人說成是附庸風雅,可又有誰明白我對這「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清極峻極的人間至景的發自性靈深處的眷戀?!真是「知我者,二三子!」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即可,謝謝!):

  • ·唐詩名句
  •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 《破山寺後禪院》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山居秋暝》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 《漢江臨眺》
  •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王唯 《送邢桂州》
  • 月下江流靜,荒村人語稀。 錢起 《江行無題》

    推薦閱讀:

    武漢的花鳥市場有哪些,購買批發室內綠植花卉的攻略經驗怎麼寫?
    園林行業(苗木方向)現存的問題有哪些??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戴錦華揭「花木蘭」隱喻:女性與家國
    吟詠花木詩句

    TAG:博客 | 鳳凰 | 花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