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經濟「差距」究竟有多大? 國人看完徹底沉默了

中國與日本這兩個亞洲鄰國,亞洲經濟大國,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淵源。確切地說,日本既是世界經濟大國,更是經濟強國。而中國,充其量,只能算是經濟大國。由於歷史,地理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把兩者聯繫起來。

日本經濟目前是如履薄冰,深陷經濟衰退沼澤。英國脫歐,給日本經濟當頭一棒,「東方日不落帝國」40年經濟稱霸亞洲的神話,如今的主角換為中國了。日本經濟的「滑鐵盧」,與中國經濟的騰飛形成鮮明對比,全世界都在衰落,只有中國「一枝獨秀」。

早前退歐公投雖使日元暴漲,但嚴重影響了日本國內企業出口,還影響國內旅遊業,日本可謂是「躺著也中槍」可不僅僅是日本,退歐公投對英國經濟造成衝擊也是「自食苦果」。日本一直把美國當成最堅強的後盾,但是受全球化的石油戰爭影響油價降低局勢,美國自己都自身難保,無奈只能拋棄日本,早前,伊朗因日本在其經濟制裁期間與美國同「乘」一條船,所以伊朗解除制裁後立即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及天然氣,無疑是毫不留情的全面在打壓日本,日本也只能忍了,悔不當初。

毫無疑問,中國在經濟方面,目前是無法與日本相提並論的。如果我們單單從GDP、平均壽命、嬰兒死亡率、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城市的恩格爾係數和人均電力消費量等表面的數據,當然會輕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中國的經濟實力已足夠強大,很快就會趕上日本,超過美國。這便是中國威脅論的基調和證據。數字很多時候都迷惑了我們,給我們一種錯覺。今天筆者想從科技的角度來探討一下。

資源短缺、國土狹小的日本,發展到今天靠的是技術領先。業內人士常說,美國人掌握標準,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術,站在中間;中國人有得是力氣,只好在底端干苦力。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企業缺少資金、技術和管理,於是採取拿來主義。最具典型的是汽車業的「以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給了人家,技術卻沒學來。

技術方面差多少,舉幾個例子就清楚了。中國準備建造高速鐵路,就引進法國的TGV還是日本的新幹線而熱烈討論。可別忘了,新幹線是日本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技術;廣汽集團先後和豐田、本田合資,而這兩家日本企業起步時,中國全國人民支援一汽,如今雙方卻完全不在同一檔次上競爭。再想想豐田上百款車型的技術儲備,差距之大不能忽視。數碼產品方面,更是日本技術獨步天下,熱衷於抵制日貨的人買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時大都會碰到這樣的尷尬:沒有國貨可以替代,除非你不買。

在日本大阪的松下展示中心,有100寸的液晶電視;如果石油價格飛漲,豐田的燃料電池汽車會迅速佔領市場;在神戶,政府耗資上百億日元進行基礎研究,向醫療尖端領域進軍。這絕不是給日本企業做廣告,他們靠著技術領先,站在產業的上游,和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形成互補。按照日本企業界人士的邏輯,隨著經濟全球化,開展商務活動時單靠一個國家能力有限,應當以國際分工方式來提高生產能力,中國是日本最好的國際分工對象。將這段話拆開解讀,無非是說「中國人是日本最好的打工仔」。

對這種流行已久的國際分工論、比較優勢論,應該仔細分析。關於這個問題,我贊同鍾慶先生《刷盤子還是讀書》一書的觀點: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的財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氣派的摩天大樓、轟鳴的製造工廠和耀眼的GDP不是根本,因為高樓大廈可以被地震毀掉,海外投資隨時可能撤走,工廠也可以遷移,技術,擁有技術的人,擁有這些人的國家,才是最具競爭力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中日經濟到底差距多少年。筆者認為至少50年,因為技術差距至少50年。技術的差距,就意味著經濟的差距;技術水平趕不上去,就難免處於給人「打工」的地位。技術差距大,於是中國的企業在有了錢後決定購買。然而,日本永遠不會把核心技術、先進技術賣給中國。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家電企業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向中國出口技術時,保證日本的技術至少領先20年。經濟會全球化,但技術不會。一位日本企業家說,技術是我們的命門,不會輕易賣出去的。

不活在自己的幻想當中,要活在真正超越日本的那一刻,全面超越日本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很少人懷疑,地大人多的中國最終會超過日本,並且,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還有每年都以8%的增長潛力在發展,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到21世紀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所以我對中國經濟增長抱有很大的信心,即使目前以年均7%的速度增長,可以肯定的是2023年中國甚至將直接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筆者語嫣品金融投資分析師,從事金融行業多年,研究國際局勢和熱點事件。金融領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

推薦閱讀:

危機,將以戰爭出清
外媒:對華先示威再示好 「菲版特朗普」強調中菲經濟聯繫
為什麼全球化走不下去了
原材料經濟學筆記-0
巨龍:溫州經濟浮沉的思索

TAG:經濟 | 沉默 | 中日 | 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