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峰|奧巴馬反恐戰略失敗的原因

有意將反恐目標擴大化和反恐工具化

為了取得反恐鬥爭的勝利,反恐鬥爭的目標必須明確,不能在反恐的同時追求其他的戰略利益,導致戰略目標的擴大化和反恐的工具化。而自「9·11」以來,小布希政府一方面展開對國際恐怖組織的反恐戰爭,另一方面,借反恐之名行全球戰略擴張和推廣美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之實,引起很多國家的不滿。奧巴馬政府雖然在手段上與布希政府不同,但是在追求過高的戰略目標這一點上沒有任何的改變。

自2010年12月開始的西亞北非政局動蕩,與全球反恐問題交織在了一起。在這個大變局中,反恐的旗幟成為中東地區政治強人維護個人統治地位的手段,同時也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判斷和介入相關國家的政治進程時畏首畏尾、投鼠忌器的牽絆,因為它們認為這些恐怖組織對當權的政治強人是一種反對的勢力,因而不願發力去剿滅。美國等西方國家僅僅從自身利益考量,刻意引導中東變局,反而造成更大動蕩,給中東地區留下一個又一個亂局,並使得該地區成為恐怖主義的重災區。

頑固堅持雙重標準,嚴重掣肘國際反恐合作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準,長期以來就是國際社會詬病的靶子,嚴重妨礙了國際社會的反恐進程,即使到了奧巴馬政府,也絲毫沒有改變的跡象。

在反恐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美國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在反恐問題上頑固堅持雙重標準的做法,違背了戰略重心的原則。美國政府的決策者在反恐鬥爭中,既想消滅反美的國際恐怖勢力,又想利用其他國家的民族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勢力牽制其他大國的崛起,還想借反恐之機推進美國的全球霸權。美國的這種實用主義的做法,分散了反恐的戰略資源,破壞了全球反恐聯盟的團結,嚴重影響了全球反恐的進程。

過於依賴軍事手段,過於迷信軍事科技和高精尖武器

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包括政治上的不公正、經濟上的不平等以及歷史、社會、文化、宗教、種族等多種因素,同時恐怖主義活動所具有的非對稱性的特點,使單純的軍事手段很難奏效。非對稱性意味著任何國家都不可預知恐怖威脅的主體是誰,何時何地將會發生何種恐怖襲擊,我們所能認識的只能是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和誘因。如果僅僅加以軍事打擊,而無視恐怖主義產生和蔓延的根源,不剷除滋生它的土壤,那麼恐怖活動只會有增無減、愈演愈烈。

奧巴馬不喜歡大規模的戰爭,而對特種部隊作戰或無人駕駛飛行器情有獨鍾,所謂的隱形行動在美國打擊恐怖主義的軍事戰略中佔據著核心地位。然而,這種過於迷信高科技和尖端武器的做法,雖然付出的代價相比大規模地面作戰要小得多,但是正如許多有識之士所指出的,恐怕只能對恐怖主義造成破壞性打擊,而不可能徹底摧毀它,對付「伊斯蘭國」這樣的恐怖組織尤其如此。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摘自《當代世界》2015年第12期)

推薦閱讀:

奧巴馬偷閑上「脫口秀」拉家常
【引用】轉--奧巴馬的誓言——人權至上,非友即敵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為現總統奧巴馬競選連任發表助選演說
奧巴馬的老夥計、美國副總統拜登對冰淇淋果然是真愛啊,話說咱中國的夢龍好吃嗎?

TAG:原因 | 戰略 | 失敗 | 反恐 | 奧巴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