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理財:讓自己不斷的累積財富

  花旗理財:讓自己不斷的累積財富

  財富的長期積累(1)

  誰不想一夜暴富?在波動性大的投資領域頻繁買進賣出可是件誘人的事——人們以為這樣能賺進大錢。然而,經驗卻告訴我們:從長期來看,嚴謹有度的理財方法往往收效更佳。一個人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財務目標,並且周密規劃和認真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隨時間的穩定增值來實現財務目標,他多半會在財富的積累和增長上取得更大成功。

  長期性的投資能夠降低風險。要衡量一項投資的風險,方法之一便是衡量它的「變動性」,即其價格相對於長期均價的波動有多大。而通過長期持有,你的收益多半不會波動太大,而會更趨近於它的長期均值。

  表1-1顯示了長期投資者是怎樣安全渡過市場波動的。在此使用的S&P500指數綜合了美國500家大企業的股價。在一些時候,指數會出現下滑,但那些持有股票十年或更長時間的投資者卻得到了正收益。

  不同種類的資產波動性也不同。現金的波動性極低,債券稍高,股票則高得多。

  資產分配

  「資產分配」是一個關鍵性的投資概念。它的含義是:把你的財產看成一個整體——一個大罈子——然後決定該如何分配其中的東西,以便在一個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上得到最佳的總體回報。

  關注單個投資遠遠不及監控投資組合的總體回報來得重要。不同的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和債券,二者之間可能只有很低的相關性。換句話說,就是它們的表現彼此關聯不大。如果你有很多項投資,你就會看到它們的表現一年和一年差別很大。比如說,有的年頭股票表現不佳,債券表現出色;而有時情況又正好相反。

  資產分配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你的投資分布在彼此相關性低的資產類別上,以減少總體收益所面臨的風險。在相關性低的資產類別間保持一種投資平衡,將使你每年的總收益變得更穩定、更可預見。

  資產種類多樣化

  假設在1999年到2003年期間,你把1000美元投資在一個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上得到了正收益。但如果這1000美元是完全投資在股票上,則很可能帶來負收益。圖1-1便是一個例子,說明了分散你的投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多樣化」)能夠降低波動性。在這個例子中,一個由全球股票和債券組成的投資組合(深橘色線條)獲得了正收益,而一個百分之百由股票構成的投資組合(淺橘色線條)則在此期間出現了小幅虧損。

  更重要的是,多樣化投資組合的波動性更小:在此期間,深橘色線條一直更接近於1000美元的基線(由藍色橫線標出)。也就是說,在整段時間內,多樣化投資組合的價值不像全股票投資組合的價值變動那樣大。

  分散風險

  物極必反,在投資方面這更是至理。如果你把全部身家都押在一項資產(好比一幢房子或是某家公司的股票)上,那麼你就會在市場波動面前變得無比脆弱。舉例來說,1997年金融危機後,亞洲許多國家的房地產和股票都大幅貶值,把所有投資都放在這上面的人就會損失慘重。

  多數時候,在全世界各地的不同投資表現會有巨大差異。通過把投資分散在不同的貨幣、國家、產業和證券市場上,你將可以減少市場價值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於多數人來說,5%的年增長率並不足以滿足他們的財務目標。而通過投資,你可以使潛在回報翻番——假設你願意進行長期投資的話。

  傳統上,這一地區的很多投資者更願意以現金的形式來保有自己的多數財產。但考慮進通脹因素之後,即使是利率很高時,現金也還是一個無法帶來高回報的資產類別。從長期的角度講,其他種類的投資所產生的平均回報要比現金更高。

  圖1-2展示了1988年的10000美元用於不同種類的投資時,到2004年7月所產生的回報(見下頁圖)。

  以三月期美國國債代表的現金投資一直保持穩定,沒有明顯的波動,但回報也非常之低。

  債券(參見第8章)對於多數亞太國家來說還是一種比較新的投資方式,但在美國和歐洲卻有相當長的歷史了。在這些地方,債券的長期表現要優於現金。出於這種原因,人們很有理由將至少部分資產放在債券上。

  在我們所分析的這段時期內,股票的收益超過了債券和現金。在投資時間較長時,情況一般都是如此。請注意:亞洲地區股票的短期表現時好時壞,也就是說,這個資產類別既可能帶來好機會,也可能長期表現不佳。

  股票

  術語:EQUITIES/STOCKS/SHARES

  當你購買了在某家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公司股票(Equities)後,你就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在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Equities也被稱做Stocks或Shares。

  在全世界各個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股票是一個重要的資產類別。股票的總回報(價格+紅利)比現金存款及債券的波動性要大得多,所以,從短期來看,它的風險更高。然而,在發達國家裡,股票的長期表現要明顯優於現金和債券。

  在亞太地區,很多上市公司——甚至整個股票市場——相對都還比較年輕,因此用現有的數據不足以判斷出其長期表現。通常來說,我們只判斷較短時期內的表現,比如五年或十年。然而,這樣做卻存在一個問題:股票波動很大,所以選擇的時期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會大相徑庭。如果你選擇的五年正好是股市風生水起的五年,你的結論可能會是:股票每年的回報率高達20%,你可能會忘記,同樣一個市場在不同的時期里可能會帶來負收益。

  反映股市長期表現的圖表告訴我們:作為一種資產類別,股票比現金和債券帶來的回報要好得多。出於這種原因,那些希望自己的財產大幅增長(而且能夠經受住股價大幅波動)的人往往便會把資產的一部分放在長期持有的股票上。

  鑒於各種股票的回報變動如此之大,投資於不同的行業和市場以分散風險就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通常人們會通過投資共同基金來達到這個目的,具體內容我們會在第10章討論。

  外國投資限制

  多數亞太國家和地區都在放開對外國投資的限制,但仍有一些存在嚴格的限制。例如:

  在韓國,10000美元以上金額的匯出匯入在多數情況下受到限制,且居民不能擁有海外賬戶。不過,國外共同基金可以在當地登記,居民匯錢出國供子女留學也得到允許。

  澳大利亞稅率相對較高(目前最高收入稅稅率達48.8%),而且徵稅基礎為居民的全球收入,其結果是減少了可供投資的現金量,也使得海外投資的吸引力變弱。

  馬來西亞也把外匯出入境限制的金額定在10000美元——除非用於特殊允許的用途。所有在馬來西亞能買到的共同基金都是以當地貨幣林吉特為單位的。在編寫本書時,馬來西亞的政策是:人們可以繼續持有在外匯管制以前已經完成的海外投資。外匯管制對於居民子女出國留學和從事境外貿易所需的金額放開。

  儘管以上提及的國家境內都有強大的投資實力,但各種限制降低了當地納稅人通過海外投資來使自己的投資組合多樣化的能力。

  財富的長期積累(2)

  房地產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房地產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類別。在亞太地區,那些多年前買下居所又還清了按揭的人們,他們都看到自己的房產增值了很多。房產通常在他們的財產分配中佔有最大的比例。

  作為投資,房地產有幾點不便之處:

  如果你居住於其中又不願搬走,它便產生不了任何收入。

  需要維修費用。

  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賣出手。

  它的市價在不斷波動。

  相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房地產市場更具有地區性。它的價格和流通性與當地的法律、稅收、就業狀況等密切相關,同時還受到房地產本身的地理位置、當時市場供求情況等因素的影響。房地產算是一種合理的投資,但在一些地方(例如新加坡和香港)的房地產價格經歷了幾十年的高增長後,也有人預測它未來的回報會低得多。不過,總體來看,買一處房產供自己居住在經濟上是划得來的(除非租房費用極低),所以多數人都會選擇把它作為自己資產組合中的一部分。

  資產分配金字塔

  在亞太地區的一些地方,不少人的投資組合都是圖1-3中這個樣子:

  圖1-3中的資產分配情況顯示出:

  大多數(60%)資產不是每年都能產生收益。

  在用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現金只能產生很低的收益。

  可交易的當地股票也許能帶來好的回報,也許不能,但多半波動很大。

  這樣的資產分配並不能合理地分散風險。

  讓我們來假設你不打算出售或出租你的房子——你計劃在此住上一輩子,再把它傳給子女。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不會動房子,我們就可以把它從你的資產分配金字塔中抽掉了,這樣金字塔就變成了圖1-4中的樣子:

  資產的分配具有以下特點:

  低總體回報(因為大多數是現金)。

  高匯率風險(所有的資產都以一種貨幣形式存在)。

  低多樣化水平(風險未能合理地分散)。

  如果當地股票跳水、貨幣又貶值,那麼這一投資組合的價值也就要受損了。

  目標導向的資產規劃

  我們大多數人在未來都有著重要的目標,例如確保自己能支付孩子的高等教育、有足夠的錢支付退休以後的生活,等等。現在這些錢還不用花,所以我們還有很多年可以用來投資,以便最後積累到我們所需的數目。

  圖1-4中的資產分配並未考慮上述目標。它的主人可能希望繼續通過儲蓄來積累金錢,但當目標期限到來時,這樣的投資組合是否足夠支付所需的花消就很難說了。假設你有兩個很小的孩子,那麼在未來15年內你都還不需要支付他們的高等教育費用。如果不改變你的資產分配方法,那麼你就面臨著當地貨幣和股票貶值的風險,它們可能無法給你帶來應有的回報——而這樣的風險你本來是不必冒的。

  在第3章和第4章中,我們會具體地討論如何投資以達到具體的目標。簡單地說,也就是需要預先弄清你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點、為某一個目的(例如孩子的高等教育)需要支付多少錢,然後算出每月必須儲蓄或投資多少錢來達到這個目的,在此要把通貨膨脹和投資回報等因素都考慮進去。大多數財務顧問都會幫你做這樣的測算,但如果你願意自己來做,可以參照我們在附錄中給出的公式。

  假設你決心積累一些錢來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舉例說,你就可以投一筆錢在一個保守型的、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投資的美元共同基金上,同時你還要制定一個儲蓄計劃,確定每月還要拿多少錢出來繼續購買基金。你還需授權基金把你應得的分紅再投資進去。通過預測15年後的教育費用和基金可能的增長率,你就能估算出每個月需要拿出多少錢來才能達到你的目標了(詳見第2章)。

  讓我們再來假設一下:你打算到60多歲才退休,離現在還有30多年,你決心投資在一個更激進的基金上,那是一個歐元基金,專門投資於全球的高成長行業。假以足夠長的時日,你希望到你退休前,這個基金會增值很多。

  財富的長期積累(3)

  你知道你的家庭隨時可能急用錢,所以你決定把錢以當地貨幣存在銀行里。

  你喜歡買賣當地股票,所以你繼續這樣做,但只把較少的錢放在這上面。

  你又划出一個優利存款賬戶,以便從匯率變動中獲利。

  現在你的資產分配就變成了圖1-5中的樣子:

  如今,你的資產分配中有65%投資於共同基金,共同基金在全球的很多家企業中投資,這樣風險就被分散到了各個市場上——當然現在還存在一些貨幣方面的風險,因為你購買的基金不是美元就是歐元的。如果基金表現良好的話,未來的長期回報應該是不錯的。

  你的資產中仍有20%是當地貨幣存款,它的利率很低。你接受這樣的低利率,因為你知道可能會因意外需要(如住院費用)而急用錢。

  你的資產中有10%是優利存款,在通常情況下,它比普通的銀行存款回報要高。當然它的風險也更大一些,因為涉及了外匯交易(詳見第6章)。

  還有5%的資產是當地股票,這是你的「樂趣金」——你想看看自己來投資個股能不能賺錢。這是一個高風險的策略,而且由於你交易頻繁,交易費用也會很高。

  以上的資產分配範例並不是人人適用的,它適合的對象可能是一對30多歲、不怎麼害怕風險、有10萬美元可以用來投資的高薪白領夫婦。你的年齡、環境、財務目標、資產和收入規模等許多因素加在一起,才能決定你該如何分配自己的資產。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能就是你對風險的看法。

  多數人都盼著以最小的風險換來最大的回報。總的來說,風險更大的投資具有更好的潛在回報,所以在進行投資時,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弄清與每一項投資相關的風險,然後決定它的潛在回報是否值得自己去冒這樣的風險。

  比如說,一對為退休而攢錢的年輕夫婦可能認為,把資產的一大部分放在股票上是值得的——儘管股票價格變動巨大。他們還有很多年頭可以工作,用來繼續存錢,也有充足的時間等待他們的股票投資成長。長期來看,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財務增長。

  在相反的情況下,一對退休夫婦則可能對如何保全自己的資產更為關心,而且需要定期地從資產回報中取出一些錢。他們的資產分配則可能更偏重於低風險的投資,例如短期高等級債券。

  圖1-6顯示了你應如何根據自己的目標和風險偏好來選擇你的資產構成模式。在圖中,「其他投資」代表了非傳統型的特殊投資,如避險基金、小企業股票、科技股基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見第10章)。

  總的來說,你越是年輕,就可以以更激進的態度看待風險,因為你餘下的時間更長,也就有更長的時間來駕馭市場波動。

  在本書中,我們會繼續討論與各類投資相關的風險。現在,我們要說明的只是:你的資產分配應該是一個量身定製的、不斷調整的過程——並沒有一個人人可用的範本。如果你所處的環境產生變化,你的風險偏好也會隨之變化,從而你的資產分配方式也要變化。

  重新平衡

  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幾乎毫無疑問地需要重新平衡你的投資組合,或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或者需要出售某一投資種類中的資產,將其再行分配。這要麼是因為你的投資一開始就沒有合理地多樣化,要麼是因為你的投資組合中各種投資在以不同的速度增長。在一段時間以後,這將導致資產分配比例發生變動。圖1-7就顯示了這種情況。

  圖1-7顯示了一個1980年以50%美國股票、50%高等級美國債券開始的投資組合是如何變化的。在頭十年中,資產分配的平衡變化微乎其微,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股市的興旺使得股票跑在了前面。到2000年時,整個投資組合中已有70%是股票,從而風險也相應大增。如果股市出現大跌,這樣的投資組合可能損失巨大。

  如果你能在需要時重新平衡你的投資組合,使其與資產分配目標保持一致,你就能使風險水平保持穩定。很多證據說明:一個經過重新平衡調整的投資組合會比投進去就不動的投資組合帶來更好的長期回報。這是因為在你對投資組合進行重新平衡時,多半會在接近高點時賣出表現好的投資,從而避免了在其價值大幅下跌時賣出。

  你不僅需要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之間進行重新平衡,可能還需要在同一資產中進行調整,以應對市場變化。我們會在第11章進一步討論。

  小結

  細緻的資產分配帶來的好處是:

  它能夠分散風險。

  它能帶來穩定的回報。

  它鼓勵你關注你全部資產的整體狀況,而不是只盯住某項投資的短期表現。

  它能幫助你長期積累財富。

  人生階段:隨時間而變的財務目標(1)

  要想成功地投資,你就需要更細緻地去考慮你的未來。只有弄清你在一生中未來的各個時期里可能需要什麼,你才能夠制定出一個有效的投資計劃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儘管很多人都在努力積蓄以備未來所需,他們卻經常計劃得不切實際,或是沒有選對投資方式。舉例說,一項針對香港中等收入人士的研究發現:有69%的人並未意識到自己退休後需要多少錢;63%的人甚至連實現中期目標最基本的財務規劃都沒有(來源:花旗銀行/AC尼爾森公司)。這並不是說大家都對未來無憂無慮,事實上,大多數(80%以上)的人不僅在為退休後的生活進行投資,而且願意為教育、修繕房屋、五年以內的旅行等作準備,平均每個人願意花在後幾項上的準備金就有15萬港元。所以,換句話說,多數人只是沒有足夠認真地考慮過該如何實現他們的財務目標。

  要想掌控自己的財務狀況,一個極為有效的方法就是為各種特別的用途而分別儲備金錢。假設你知道,在五年內你將需要重新裝修廚房和浴室。通過定期地往一個專門賬戶里存款,你就能夠保證到時你能拿得出這筆費用。

  對於任何一個你能預見到的目標——比如歸還房子的抵押貸款、子女教育、海外移民——你都可以使用這套方法。這些資金不一定是現金或定息存款——如果你有幾年的時間可以用來積累資金,你就可以投資在一些可能帶來更高回報的資產上,例如保險產品或股票。在下一章「你的財務規劃」中,我們將仔細分析以目標為基礎的財務規劃技巧。而在此先引入這一觀點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你更好地認識到:

  誗很多人並未就自己的中長期目標進行認真規劃。

  誗在你的一生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財務目標和需求也會改變。

  你的人力

  資本

  我們可以把人生看做一個過程:一個人力資本(在你一生中用來工作掙錢和投資的時間)轉化為金融資本(財富)的過程。一個嬰孩有大把的時光,所以他擁有一大筆人力資本,但通常沒有財富。年歲很高的人,他們不再具有工作掙錢的能力,這時他們便需要大筆的財富(或是養老金)。

  儘管各人的情況不盡相同,但多數人成年後的生活都大致要經過這樣幾個可預見的階段。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你在花消上的差別也極大。如果你準備為未來需求投資的話,便值得認真研究一下這幾個階段。

  人生的四個財務階段:

  1.年輕時期

  2.建立家庭

  3.中年——事業的頂峰

  4.退休

  二十起步

  當你結束了學生生涯,開始步入職業旅程,你可能會考慮許多工作機會。你的第一步是要「獨立」——靠自己站起來。你熱切地渴望獲得經驗、開闊眼界。你有那麼多想做的事,而你的錢似乎永遠不夠花。

  花消

  20多歲的年輕人對生活充滿興緻,掙的錢卻多半不會有以後那樣多。存錢顯得沒有花錢重要;你可能還住在父母家,但盼望著自己有輛車、出去旅行、買時髦的衣服……

  理財技巧是有必要學一學的,很多人花錢太大手大腳。過度地刷卡、從銀行貸款、使用商場提供的信貸(這可是非常昂貴的借款方式)可能會令你陷入財務危機,借的債也許要多年才能還清,所以最好是一開始就不讓這類情況發生。

  保障

  如果你還是單身,可能就不需要壽險。不過,事故和疾病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會降臨,所以聰明的做法還是上一些健康和殘障保險。如果你身體很健康,需要繳納的保費多半很低。

  儲蓄/投資

  每個人都需要一些現金以備急用。而錢無須隨時放在手邊,你不妨把它存進一些回報較高的存款賬戶,急需時再去支取就行了。

  由於你還會生活好多年,任何合理的投資都應該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這主要是由於複利的因素(見附錄)。有的投資顧問指出,從非常長的時期來看,多樣化股票投資組合的收益比其他任何資產類別都好,所以年輕人如果實施一個儲蓄計劃用於購買共同基金,他們應該會收到可觀的長期收益。如果你在儲蓄應急的錢和支付保險費之後還有餘款,投資共同基金便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你該制定出一個計劃,使自己能靈活改變自己的儲蓄額,這樣當你需要花錢在別的事情上時,就不會捉襟見肘了。

  如果你繼承了一些財產,而又可以長期(至少五年)不去動用它的話,國際多樣化的股票投資組合便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示例:早早養成投資習慣

  25歲的瑞下了一個決心:在他今後的工作生涯中,每個月都要投相當於20美元的錢到共同基金中。假設不考慮通脹因素,他得到的年回報率是8%。

  當前年齡:25

  每月投入:20美元

  價值

  35歲時3685美元

  45歲時11860美元

  55歲時30005美元

  65歲時70285美元

  到65歲時,實際累計投入的現金:9600美元

  通過早早開始投資,瑞使自己的退休養老金大大豐裕了。如果他等到35歲才開始的話,每個月就得多節省2.5倍的錢,才能在65歲時得到同樣的金額。

  隨著瑞的收入增長,他還可以把每月儲存的金額提高,這樣他的退休金就更充足了。

  人生階段:隨時間而變的財務目標(2)

  三十而立

  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那麼30歲總該開始為未來的財富打下基礎了。隨著事業的進展,你現在可能會掙得更多一點了。

  花消

  如果你已經結婚或是剛剛建立家庭,你的花消多半會大幅增加:你可能需要付房子的貸款;如果已經有了孩子,或許你該開始籌備他們今後的教育費用。

  保障

  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很多人不僅需要撫育孩子,還要照顧老人。如果有家人依賴你的收入而生活,你就必須購買人壽保險以防不測。你還需要購買健康和殘障保險(見第12章),以便在病殘時得到保險金和支付醫療費。此外,訂立一份遺囑、寫明財產分配意願也是明智的做法。

  儲蓄/投資

  你需要準備出更多的應急現金,具體金額可視你的環境和個人喜好而定。有人會把這個金額和自己的工資水平掛鉤,留出相當於自己半年或一年收入的現金。其他人——特別是那些更富裕的、擁有(需要經常修繕的)房產之類資產的人——通常會把留存的現金定在自己資產的某個百分比上。

  既然你留出這筆錢是為了應急,它就應該是容易取出的。定期存款或是銀行發行的貨幣市場基金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有孩子,就該為他們今後的教育作準備了,尤其是如果你想以後送他們出國讀大學。鑒於你可以準確地估計出用錢的時間(假設你有一個7歲的兒子,你將在大約11年後開始用到這筆錢),你完全可以參加一個收益高於定期存款的長期儲蓄計劃。可供選擇的有定期人壽保險,或與共同基金連結的儲蓄計劃。如果你有一大筆余錢,則不妨買成債券。

  買房是長期儲蓄的一種形式,因為總有一天你會還清貸款,並擁有一項有價值的資產,而在此過程中你又可以不用繳付房租。人們在房產上得到的回報差別很大,這要取決於當地房地產的遠景和你對房產的所有權。舉例來說,假設你擁有的只是房屋幾十年的租賃所有權,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市場價值將會降低。很多人希望終生保有自己的房屋,直到傳給後輩,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沒把房產看做投資組合中的一部分。

  儲蓄開始得越早,你就為金錢留出了越長的增值時間。所以就算一開始你能存下的錢很少,儘早開始儲蓄也還是明智之舉。在有些國家——例如新加坡和澳大利亞——政府規定了強制的存款計劃,讓人們為退休作準備。不過,你退休所需要的錢可能更多,你也可以通過參加養老金計劃、有解約退還金的保險或多樣化的共同基金等方式來為退休作儲備。

  示例:為財富的增長而投資

  30歲的王約翰是一個香港人,未婚。他的月收入是30000港幣,計劃55歲時退休。由於他沒有結婚,又相對年輕,還有很多年可以進行投資,因此他想要冒點險。作為投資者,他具有一種「成長特性」。

  為預測他退休後所需的收入,他假設自己能活到79歲。由於退休後的花消會降低,他估計那時需要的錢將相當於現在工資的60%,即相當於現在的18000港元。

  目前,他每月的稅後儲蓄是7150港元,他有14萬港元的定期存款,還放了6萬港元在共同基金上。

  如果在25年里,他每個月都存入7150港元的定期存款,那麼他的平均年收益將是4.4%,他的儲蓄在25年後將增長到3910637港元。

  如果他現有的定期存款以同樣收益率增長的話,25年後將達到410809港元。

  如果他的共同基金以8.5%的年收益率增長,25年後將達到461205港元。

  這樣,在退休時,約翰就將擁有相當於4782651港元的財產。

  他估計他每月的生活費約相當於現在的18000港元,也就是一年216000港元。通貨膨脹是必須考慮的因素。讓我們來假設年通脹率是3.5%,在25年後,差不多510461港元才相當於今天的216000港元。

  如果在約翰退休時,他的總資產能得到的年回報率是4.4%,那麼他每年將得到210436港元的收益,而這連他生活所需的一半都不到,他將不得不每年再取出些錢來,而這又將使他的總資產不斷縮水。如果約翰活得比他預計的要長,或是有大筆意外的花消,他的錢就不夠用了。此外,約翰還希望在身後給孩子們留些財產。

  在和一位投資顧問談完話之後,約翰也發現這樣的財務計劃不足以滿足他退休後的需求。顧問告訴約翰,他認為約翰手裡放的現金太多,應該轉移一些到其他投資上——那些能在長期帶來更好收益的投資。

  投資顧問建議約翰這樣投資:

  誗一個多幣種存款賬戶:60000港元。

  誗一個投資連結保險計劃:月保費1656港元,將為他帶來2150280港元的保障。

  誗一個根據約翰的風險偏好而確定的美元共同基金投資組合:140000港元。

  誗將每月儲蓄餘額投入一個根據自己風險偏好而確定的共同基金投資組合中。

  現在約翰可以再算一算他的投資將如何增長了:

  誗假設他的儲蓄賬戶每年的收益率是4.4%,在25年後的價值將是176061港元。

  誗保險計劃保證了他退休後有1000000港元的收益,再算上分紅的話會更多。

  誗假設基金組合的年收益率是8.5%,在25年後,約翰一開始投入的140000港元將增長到1076146港元。

  誗再次假設基金的年均收益率是8.5%,25年後,約翰每個月存入的5494港元將累計增長到5670128港元。

  根據這些假設,約翰退休時的總資產將達到7922335港元。如果他到那時再把所有錢變成定期存款,而存款的利率是4.4%,那麼存款一年就能給他帶來348852港元的收入。比起他的前一個計劃,一切將大大改觀。但這樣仍然達不到他510461港元的目標。然而,如果退休後他在債券、基金或結構性金融產品上投資,而這些投資的年收益率能達到6.5%,那麼他的年收入就能達到514951港元,便超過了他的目標。

  約翰很滿意,他的顧問言之有理。不過,到他退休以後,仍然存在通貨膨脹的問題。如果他把所有的收入都花掉,那麼他的總資產的實際價值就會慢慢下降,其收益所能支持的實際購買力也會下降。

  顧問建議,如果約翰的薪水今後能提高,則應把儲蓄率儘可能提高些。理想的狀況是讓自己在退休時的財產總額所產生的年收益大大超出自己的生活需求。

  由於上述計算都是建立在一些關於平均收益率和通脹率的假設之上的,約翰有必要定期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計劃,看看它是否仍與投資目標合拍。

  人生階段:隨時間而變的財務目標(3)

  四十五十:

  投資高峰

  對很多人來說,中年將達到事業和收入的頂峰。此外,你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金錢,可以以更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投資。

  由於退休年齡的臨近,現在是儘可能多地把收入轉化為投資資本的時候了。很多人發現他們現在有了足夠的知識和金錢來進行更積極的投資,以便使資本的增長更快一些。這些手段也許包括通過優利存款賬戶進行的外匯買賣、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上的積極投資,或是直接的股票投資。如果你享受著一個優惠的養老金計劃(假設你為一家跨國公司工作,而公司為你繳納養老金),你就更有理由把更多的收入放在這類積極的投資上了。

  花消

  現在,你的孩子們可能在上大學,或是已經開始工作。一般來說你還需要給他們錢用,但如果你在過去已經為此進行了儲蓄,那就不用再從每月的收入里單獨拿出錢來。

  雖然你的花消可能仍然很高,但你的收入也在增長,省下的錢多半也比以前多。

  保障

  你仍然需要保險。在年齡增長的同時,人壽和健康保險的費用也變得更貴了。隨著你的境遇變化,你需要定期更新你的遺囑。

  儲蓄/投資

  你的投資組合或許比以前更大。若是具備相當的知識和經驗,你可能希望把更多的資產放在股票或是波動較大的投資品種上。如果你很懼怕風險,便不妨只是瞄準保證退休後收入這一目標,而把投資組合的比重向債券傾斜。

  六十之後:收穫果實

  有的人可能在高齡時仍有可觀的收入,但多數人會在適當的時候停止工作。退休之後你的花消多半會減少,但收入同樣也變少了。如果你自己的收入和來自家人的贍養費已足夠你生活,那麼你還可以把投資的目標主要放在財產的增長上。不過,多數人總會需要從原有的資產中取出錢來,以貼補生活。從收入中取錢可能會使你的資產增長得更慢,或是逐步縮水。

  花消

  你的多數義務已經結束,比如說,你多半已經不再需要為長輩或子女花太多錢。

  儘管你的日常生活開支可能下降,但其他一些費用,例如醫療支出,卻會上升。

  保障

  如果你的健康狀況不錯,又在多年前就買下保單,你現在可能還不難支付上漲的保費。很多人會依靠自己的儲蓄來支付醫療費用。隨著稅收法律和家庭狀況的改變,你仍然需要不時地修改你的遺囑。

  儲蓄/投資

  如果你還在通過工作掙錢,你就可以繼續儲蓄。但對多數人來說,難題在於在取出足夠的生活費後如何保持其資產價值。有很多投資計劃都允許你在需要時取出資金,但你應該對它們進行認真的考量。你應該避免為了增加收入而冒不必要的風險。

  和從前相比,現在保護你的資產不受損失已成了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原因是你無法確認你還會活多少年。假如你能活到100歲,那你就會需要足夠花到那時的錢。

  現在,有許多能給你帶來定期收入的投資方法可供你選擇,其中包括債券、債券基金、結構性金融產品等,它們的收益應該都比現金存款高。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會具體討論。儘管這其中的一些投資可能帶來資產損失的風險,但風險總的來說比較小,而收益又比常規的現金存款要高。

  如今人們的平均壽命都有所延長,你可能在退休後還有幾十年好時光。在這段時間可能會發生許多事:高通脹、經濟動蕩、投資趨勢改變、稅收政策變化,不一而足,而這些改變都可能對你的財產產生不利影響。通過減少風險和加強對投資的掌控以應對變化,你將可以更好地享受退休生活,而無須為財務問題憂心忡忡。

  如果保全財富和獲得收入是你的主要目標的話,你就該把投資組合的重心向債券轉移,因為短期債券一般比股票風險要小。如果你相當富裕,而投資的回報又遠遠高於你的生活需求,你就可以把多數投資收益用於再投資,繼續使你的投資組合增值。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還會願意持有大量的股票。

  然而,到了非常高齡之時,你可能沒有更多的精力再去管理這些投資了,這時你也許會決定減少手裡的股票數量、降低風險。在人生的這一階段,如果市場再發生大的變動,你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再去應對它了,所以加強對財產的保護、把風險降到最低是明智之舉。

  小結

  誗對投資進行「人生階段」分析法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強調了兩個基本點:年輕時,你的花消高、存錢難;然而也正是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想辦法開始儲蓄以備長期需要,你的財產將得到大幅增長。

  誗你的財務生涯最大的轉變就在你退休之時。你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在此之前積累下足夠的財富(或養老金權益)以維持以後的生活。如果你積蓄的錢超出所需,你就能夠在退休後的有生之年繼續積累你的財富。

  誗在你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一些重要的花消,比如說車子、遠途旅行、孩子的教育等,你必須為這些需要而積蓄。為了使你的積蓄收益最大化,你應該制定單獨的計劃來滿足這些中期目標。在下一章中,我們將更細緻地講解應該如何通過財務管理做到這一點。

  你的財務規劃:起點和目標(1)

  財務規劃是保證你一生中的財務目標能得到滿足的最有效的途徑。通過設定現實的、可實現的目標,你將可以更有效率地投資,同時減小不確定性。

  財務規劃並不是對未來的預言,而是幫助你實現未來需求的工具。它必須是靈活的,因為你的需求和目標有可能改變。比如說,你已經攢了很多年的錢,想在家鄉買棟房子。而這時你意外地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去國外工作的機會,因此說不定你會考慮在那個國家買房。在那個國家,生活方式、消費品價格、投資機會、保險和按揭體系都會有所不同,不過你的薪水也會更高。這時你就需要對已有的財務規划進行重新考量,並作一些必要的修正。

  要制訂財務規劃,需要考慮的不僅是未來的購買需求,你還得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財產負債現狀。很多人制訂了財務目標,卻對自己目前的實際財產和現金流狀況不甚了了,這樣也就無法有效率地進行投資。

  很少有人會真正喜歡做這樣的計算,因為它總是會提醒人們自己有哪些不良的消費習慣——這可不是什麼愉快的事。然而,正視問題、找到解決方法卻是進行財務規劃的不二法門。如果你能養成掌控自己收入和支出的習慣,你就會發現,要應對一生中的財務壓力將變得簡單得多。

  收入和支出

  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收入和支出狀況能幫助你有效地控制財務,它將幫你弄清:

  誗你可以節省下多少錢。

  誗你是否入不敷出。

  誗你能支付得起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誗一個大的變動(例如買房和換工作)可能給你的財務狀況帶來哪些影響。

  一旦你開始監控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狀況,就最好每個月都堅持下去。通常你的收入在某些月份會高一些,因為你可能得到獎金或額外的款項。也會有一些月份你的支出會更高——比如說,當你出外度假的時候。

  要想對你的整個現金流有一個清楚的概念,你還需要每年檢查你的收入和支出。如果你需要繳收入稅,你可能每年都要搜集很多這類信息,以便填報稅單。然而,對於你的個人現金預算,你需要做得比稅務局要求的還要多,你應該把它們更細地進行分解。這樣能幫助你減少浪費,從而騰出更多的金錢用於投資。

  表3-1給出了一個年度收支計算表的樣板。通常收入欄要比支出欄短得多,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不想把它畫出來——這樣做會讓他們清楚地看到自己無謂地浪費了多少錢。

  消費的壓力是我們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上時時要面對的,而且通常難以預料,比如政府增加了新稅、新的「必需」產品上市、商品價格不斷變動(多數時候是上漲)……即便你能管住自己的錢袋,你的配偶和孩子卻難保都能做到。如果不能仔細地監控你的預算,你就無從知道自己在面臨突如其來的需求(比如十幾歲的女兒突然要買一件500港元的衣服)時能否應付自如——這並不是說你必須表現得像個吝嗇鬼,孩子一開口就拿出現金收支表來研究一番,而是說,你可以為整個家庭的開支設立一些大的原則,從而保證最基礎的需求總是能得到滿足。

  但願在這個表上你的收支餘額還能是個正數,有時它可能真的為負數,尤其當你年紀輕輕,又生活在高稅收的國家。為填補窟窿,你面臨著巨大的借債壓力,而借債的利息會進一步增加你的生活成本。所以,最好還是量入為出,能讓自己略有節餘。在第5章里,我們還會討論借債的問題。

  收支餘額,也就是你的收入減去支出後剩餘的部分,便是你可以用來儲蓄和投資的錢了。最好不要把儲蓄看做是把每個月花剩下的錢存起來,而是要把它當成一項必需的生活花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你不斷存錢並進行投資。

  示例:每月收支

  李博士是一位住在科倫坡的30多歲的外科醫生。他已經成家,有兩個很小的孩子,他的母親和他們住在一起。目前他的月收入是26000林吉特①。李博士一家過著豐裕的生活,每月開支巨大。他典型的每月預算是下面這個樣子:

  每月收支(單位:林吉特)

  收入

  工資26000

  支出

  按揭1600

  電300

  水100

  電話/網路600

  手機1000

  住房維修500

  食品1800

  汽車貸款3000

  汽油300

  其他與車相關的花費本月無

  醫療費本月無

  牙醫400

  周末出國度假2300

  俱樂部會員費1000

  慈善捐款1000

  保姆/園丁1000

  贍養母親3000

  儲蓄計劃1100

  人壽保險1500

  養老金計劃1000

  學費500

  招待費1000

  服裝2000

  書500

  報紙雜誌500

  總支出26000

  凈收支餘額0

  李博士存起來的只是他每月收入的很小一部分——3600林吉特,包括了他的儲蓄計劃、人壽保險和養老金計劃。前不久,李博士和他的夫人開始做月度的開銷預算,因為他們都認識到花錢有點失控了。

  李博士很高興地看到月度預算幫助他平衡了收支。然而他也清楚,他並未為未來作充足的準備。於是,他決定重新研究一下自己的資產負債情況,計算出它們的凈值。

  你的財務規劃:起點和目標(2)

  你的凈值

  凈值便是你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隨著財富增長,計算凈值會變得更困難,因為各種投資的價值都在變動。然而,對於資產分配和長期規劃來說,了解自己的資產凈值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你需要每年都算一兩次這個數字,在作重要的財務決定時更要算一下。

  示例:李博士的個人資產負債表

  在上面的例子中,李博士已經制定出了他的每月預算,現在該來算一算資產負債情況了。由於外匯管制的原因,他沒有外國貨幣的投資,但他有可觀的存款,並且購買了房產。

  表3-2是一個資產負債清單的範例,它可以幫助你計算出你的資產凈值。列出你的資產、房產,要以當前市價表示;同時,在負債欄內列出所有債務,比如房屋按揭貸款。如果你擁有不同幣種的資產,要註明每種資產是何種貨幣,同時折算出本國貨幣的相應價值。

  在這個年齡層的人士中,李博士是比較富裕的,他的資產凈值為正。我們可以看到,他可支配的現金比短期負債要多,而且在共同基金、養老金計劃和壽險上有可觀的投資。儘管車也被列為資產,但與其他有希望增值的財產不同的是,其價值會逐年折損。

  李博士目前已經有了一套基本的財務策略,但有待改進。比如說,他手裡持有的現金比需要的多,而這些現金只能帶來低回報。此外,他好像並沒有為孩子的教育作任何準備。如果他想送他們出國留學,就該儘早為此做一個儲蓄計划了。

  在本書中,我們會討論通過哪些方法能夠優化你的投資策略,並將風險水平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這一例子的主要作用就是說明:一個簡單的資產負債表對於打好財務規劃的基礎來說是多麼有用。

  如果你的凈值很低,甚至為負,也無須絕望。你只需有規劃地管理你的金錢、積累財富,就能改變這種現狀。凈值並不等於你在人生這場遊戲中的「得分」,而只是到這個階段為止你積累財富的進展。在多數的發達國家,比如美國,資產凈值很低或為負的人群的比例高得驚人,而他們仍然享受著高水準的生活。在亞太地區,人們更傾向於存較多的錢,但他們也需要更多的現金來支付醫療費之類的支出。在發達國家,這些支出可能會由社會福利的「安全網」或易於得到的信貸來支付。

  如今你已經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了一個真實的了解,該開始為未來進行一些積極的計划了。

  你該採用的方法是:列一個清單,寫出一切與錢有關的目標,包括短期(一次度假)、中期(一輛新車)和長期(55歲退休)的。想起一個就列上一個,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難實現的目標,你也不妨把它們先寫在紙上。

  在列清單的時候,問一問自己這些問題:

  誗在我的孩子們學校畢業後,我想給他們多少錢?

  誗我想要一所自己的房子嗎?

  誗我想要裝修房子嗎?

  誗我想退休後到另一個國家生活嗎?我會不會想在那兒買座房子?

  誗如果我明天就不工作了,我需要多少錢來維持生活?

  誗我何時需要一輛新車?我是用現金買車嗎?

  誗我會想擁有一艘遊艇或是值錢的古董嗎?

  誗我想做整形手術嗎?

  誗我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愛好?是不是需要為此購買裝備?

  誗我是不是想更頻繁地去遠方度假?

  誗我想加入鄉間俱樂部嗎?

  誗我想還清所有的債務嗎?最想還掉的是哪些?

  誗我去世後想留給家人多少錢?

  誗我想結婚嗎?想生孩子嗎?

  誗我父母上年紀後是否需要我贍養?

  誗我想在什麼年齡退休?按今天的貨幣,我需要多少錢才能舒適地生活?

  誗我想送孩子們去哪兒接受高等教育?那會需要多少錢?

  誗我想不想中斷工作一段時間,去學習更多的東西?

  誗如果我突遇不測過世,我的家人需要多少錢才能生活?

  誗如果我病了或殘疾了,需要多少錢才能生活?

  誗如果我失業了,一年內都找不到新工作,情況會怎麼樣?

  一旦你寫下了自己能想得出來的每一個可能的目標,你就要開始估算一下:按現在擁有的錢來算,每個目標需要多少錢才能實現。這項工作可能需要經過一些調查才能完成。比如說,假設你打算退休後在澳大利亞生活,你就需要調查一下移民的費用和當地的房價是多少。儘管你的某些目標還顯得很遙遠,但現在就著手進行一些基礎性的調查會是十分有用的。

  你的財務規劃:起點和目標(3)

  示例:李博士的主要目標

  李博士制訂了一個很長的願望清單,然後把它縮減成「主要目標」清單:

  主要目標(均以當前美元價值估計)

  誗15年後支付孩子們在美國上大學的費用:200000美元

  誗3年後用現款買一輛新車:20000美元

  誗明年和妻子去歐洲旅遊:5000美元

  誗65歲退休,退休後的年收入不少於40000美元

  誗5年之內把房子重新按高標準裝修:20000美元

  誗支付壽險保費:每月100美元

  然後,他又把選中的目標分成三組:短期(3年以內)、中期(15年以內)和長期(15年以上)。現在他的目標清單如下所示:

  短期

  支付壽險保費:每月100美元

  歐洲旅遊:5000美元

  新車:30000美元

  中期

  裝修房子:20000美元

  孩子教育:200000美元

  長期

  65歲退休,年收入40000美元

  讓我們來假設李博士的月工資相當於8000美元,但他只存下1000美元用於壽險、共同基金和養老金計劃。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再多儲蓄一些,並且投資在回報更高的項目上,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上面所有的目標。

  他和妻子討論了一下,妻子表示,如果能早點開始裝修房子的話,她寧願推遲去歐洲旅行的計劃。她還說,清單上的某些目標比其他的都更重要,比如,孩子的教育和退休後的收入是最重要的。

  李博士和妻子現在都意識到他們存錢的數量很不夠,其實以前他們也並非沒有意識到,只是列出目標清單和資產負債表後,這個事實更加無法迴避了。看著這個願望清單,李博士發覺自己如果不改變理財方式和消費習慣的話,他可能就什麼目標也實現不了。

  夫妻倆決定去作一下理財諮詢,弄清楚應該怎樣投資才能在他們設定的時間期限內實現各種目標。

  然後,把你的目標按重要性排序,不用去管它們的成本和時間期限。你可以標出它們的優先順序別,或是分成不同類別,如「最重要」、「渴望」或「吸引人但不太重要」。

  給目標標出優先順序別是一個個人決策的過程,你的判斷可能還會隨時間而變化。每選擇或放棄一個目標,你可能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說你決定不去償付昂貴的消費貸款)。並不存在一個對所有人都適用的財務目標。

  現在你該把清單上所有目標需要的花費都加在一起了。如果你發現用現在的財產和收入已足以支付這些費用,那你可真是極少數幸運兒中的一個!對多數人來說,他們多半需要從清單上劃掉一些項目,好讓它顯得更現實一點。不過,不要把最初的清單丟掉,以後隨著你的財富增長,它可以變得有用。

  在不同的國家,可供投資者選擇的投資種類和它們各自的吸引力也都不同。要想弄清什麼才是最佳的投資方式,你可能需要和財務顧問談一談。關於如何選擇財務顧問,這一點我們會在第7章談到。一個好的顧問會向你介紹都有哪些投資方式可供選擇。總的來說,短期投資有更多投機的成分,要想實現你的短期目標,可不能依賴這樣的投資。最好的辦法是用現有和未來的儲蓄來支付確定無疑的短期目標。

  你的理財顧問可以幫你計算出:在一定的收益率之下,你需要投資多少錢才能實現中期和長期目標。如果投資時間較長的話,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就較小,而這樣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在投資時間超過20年的情況下,這一結論會更加準確——這種長期投資可以是為了準備退休之類的長期目標而進行的,它們成功的幾率也更高。

  最後幾點論述

  如果你照本章中所介紹的財務規劃方法一步步做下去,你對自己財務狀況的掌控程度就已經比大多數人好了。你現在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很長的時期里堅持執行計劃,並在必要時對它進行修正。

  財務規劃是財富積累的第三個要素,另兩個要素是我們在前面兩章已經談到的:財產分配和人生階段對投資的影響。這三個要素加在一起,就組成了財務監控和優化投資的基礎,它們將幫助你在現在和未來達到目標。

  隨著財富的增長,你是不是會很好地記賬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你需要學會核對賬單、檢查投資說明,以便對整個過程加以控制。現在有很多電腦程序能幫助你做相關的工作,但這些程序多半需要你花很多時間來輸入和分類數據。你應該選擇一個便於日常使用的、好的簿記系統。比如說,每個月你可以在紙上寫下收支記錄和投資組合的進展情況。如果你討厭做這類工作,可以讓家裡的其他人代勞。你該花點時間來審查這些表格,並且記錄下存在的問題,比如說:

  誗這個月的計劃外開銷是否猛增?如果是的話,原因是什麼?

  誗我的短期債務是否在增加?如果是的話,我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它們?

  檢查投資組合的業績需要更長的時間,一個月太短了,不足以對投資的表現作出判斷,除非是極短期的投資(如外匯交易)。之所以要檢查投資組合的表現,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讓自己了解真實情況。如果你要作出什麼重大決定來改變你的投資組合,不妨等到每季度或每半年和財務顧問會面時徵詢他們的意見(見第7章)。

  如果發生什麼大的意外,你就有必要在每月審查自己的財務狀況時考慮一番了。比如說,假設現在有傳言說你的公司要被收購了,或者你要被調到另一個城市,或是被要求自動辭職,你該怎麼辦?再比如,你的一個孩子很可能明年會結婚,婚禮的費用會是多少?你到時候能給小夫婦一筆錢幫他們成家嗎?

  現在你已經掌握了財務監控的基本工具,可以開始積累投資知識和技能了。在本書後面的幾章中,我們將依次介紹主要的投資種類,並討論如何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使用它們。

  現金

  目前,在亞太地區,投資者們可以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多,在這樣一種條件下還持有過多的現金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無論儲蓄利率是高是低,與其他投資類型相比,現金都不可能帶來高回報。在這一章中,我們將分析一些原因,而這些原因將使你明白:大量持有現金並不是個人財富長期高增長的良策。

  我們任何時候都需要有一些現金備用,而你的財富中應該有多大比例是現金,則要視你個人所處的環境和態度決定。方法之一是保留足夠支付你一段特定時期——如三個月或一年——日常花消的現金,然後再加上一筆應急現金。另一種方法是把你總財產中固定比例的一部分保留為現金,我們在第1章談到過這種方法。如果你的財產中有超過10%的比例是現金,那麼你就該考慮一下:你是否真有必要持有如此大筆的現金了。

  把多餘的現金用於其他投資並不意味著你在急用錢時一定拿不到它。債券、股票和共同基金通常很快就可以賣出去。由於上述投資只有在長期持有的情況下才容易得到高收益,因此最好不要為了臨時用錢而匆忙出手——不過你知道:如果發生危機可以比較快地兌現它們,這樣你心裡會覺得踏實。

  在決定了自己的財產中多大比例應該是現金後,下一步就是確定把它們存在哪裡才能得到最好的利率。總的來說,你願意把它們存起來不動的時間越長,利率就越高。你需要承諾一個最低的存款期限,這個期限長短不等,從7天到幾年都有。有的存款賬戶允許你在需要時隨時取現,即使存款未到期。

  目前的存款利率太低了,長期存款利率也只是稍高一點點。為了多得不到1%的利息而犧牲用錢的靈活性似乎很不值得。要想得到稍好點的現金存款收益,主要有四個辦法:

  誗存更大筆的錢——不過,正如我們前面討論過的,這筆錢如果投在其他地方,得到的回報會更多。

  誗存更長時間——但現在的情況是:存期長短差別並不大。

  誗有規律地存錢——那些規定你每月必須存入多少錢的存款戶頭可能利率更高一點。

  誗把錢存在低等級的金融機構——但它們可能無法提供你需要的優質服務,也不夠安全。

  持有外匯

  在亞太地區的許多地方,對於持有外匯沒有限制。你可以辦一個外匯定期存款,或是開一個多幣種存款賬戶。外匯的利率不斷變化,可能會比本幣的回報高,不過也存在一種風險,就是一種外匯會對你的本國貨幣貶值。第6章更細緻地討論了外匯問題,包括如何通過優利存款這種方式,在多冒一點風險的前提下獲得更好的回報。

  如果你長期持有大量的現金,通貨膨脹便是你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為通貨膨脹會使現金的購買力降低。雖然存款利率通常會略高於通脹率,但也有些時候,按通脹因素調整後的實際利率為負數。而與現金不同的是,股票和房地產一類投資的長期回報一般都比通脹增長水平要高,而且不只高一點。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利率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當全球的利率普遍很低時,通脹一般也比較低。儘管人們擔心低利率會減少他們的現金收益,但這時他們手中現金的購買力下降得也較慢。而在高通脹時期,現金的購買力會急劇縮水。低通脹和低利率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你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貸款。

  如果利率和通脹率始終保持不變的話,做財務規劃就要容易得多了。麻煩在於,儘管它們可能數年保持不變,但從長期來看變動還是不小的。

  利率連續數年間保持穩定後,人們可能就習慣了這種利率,感覺它好像永遠不變一樣,而自己的行為方式也會因此而固定下來。從投資的角度講,這是件危險的事。比如說,假設你明天就要退休了,而且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在固定收益證券上,準備靠它產生的收益來生活。而如果幾年後通脹率和利率提高了,那麼你所獲收益的購買力就要變弱,而且你的投資的市場價值也會縮水。

  利率和通脹率的巨大變化會給沒有心理準備的投資者帶來麻煩。而要想減少這方面的危險,就應該把投資分配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上,因為各種資產類別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是不同的。

  你的現金有

  多安全?

  很多人把現金分別放進幾家銀行里,以防其中一家銀行會倒閉。總的來看,大型零售銀行倒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的國家開設了存款保險,在銀行出現問題時補償存款人,而其他一些國家則依賴政府和央行的力量來為本國的銀行提供保證。

  所有的政府都明白,如果銀行倒閉,不該讓老百姓無端蒙受損失。政府通常會採取措施,要麼鼓勵其他銀行收購出問題的銀行,要麼作為最後手段,由政府來補償小儲戶的損失。

  儘管對於外人來說,要準確判斷一家銀行的可信度很難,但看看一些評級機構——如穆迪或標準普爾——給出的信用評級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擁有高信用等級的銀行破產可能性更小。

  不過,儘管這種事極少發生,但銀行還是有可能因欺詐行為而崩潰,正如部分投資者可能還記得的國際商業信貸銀行(BCCI)的意外倒閉。

  BCCI

  國際商業信貸銀行(BCCI)於20世紀60年代由巴基斯坦的銀行家創立。在其後的20多年中,它迅速成長,擴張到了全球70多個國家。到1990年,它已經在全球擁有100萬客戶,報表顯示的資產約200億美元。它的許多客戶都是在國外工作或已經移民的亞洲人。BCCI似乎比競爭對手們更了解客戶向家鄉的親人們匯款和持有多種貨幣的需求,同時提供誘人的利率。

  BCCI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一個成功範例。註冊地在盧森堡和開曼群島,經營總部在倫敦,並在香港擁有大量業務的BCCI似乎是國際銀行體系中可敬的一員,它的主要股東包括阿布扎比的王室家族和美洲銀行(1973年時,美洲銀行擁有BCCI近50%的股份,後於1980年售出)。

  1991年,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突然宣布關閉BCCI。其他69個國家的銀行監管者緊隨其後。發狂的儲戶們湧向BCCI,徒勞地嘗試取出存款,官司如潮而至。

  人們漸漸看清了一個奇怪的故事。BCCI隱瞞了巨額虧損,並且早就開始用新儲戶的錢歸還舊儲戶的存款。1990年4月,英格蘭銀行允許BCCI將總部和銀行記錄遷至阿布扎比,這給後來的調查增加了困難。有指控說,BCCI的高層管理者參與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動,包括為毒品交易洗錢、向政治家行賄、做假賬、系統逃稅、資助恐怖主義和非法武器交易、操縱股價,以及觸犯多個國家的銀行和證券法。

  從那100萬無辜的存款者的角度,更無法容忍的一件事是:有的管理機構幾年前就知道BCCI存在問題,而監管者們認為BCCI複雜的國際合作架構妨礙了他們對於其業務進行全面了解。英格蘭銀行並未授予BCCI在英國的完全銀行地位,並於1985年倡議建立了一個由數國央行參與的「監管者合作組」,以便更有效地監管BCCI。到1989年,英格蘭銀行已經知道了BCCI與洗銀和資助恐怖主義有瓜葛;1990年,BCCI的一位主要審計師又告知英格蘭銀行,BCCI存在欺詐交易和巨額虧損。

  在香港,BCCI的小儲戶們很快就得到了全額償付,因為BCCI的香港分行擁有充足的資產和很好的流動性。在孟加拉和其他一些國家,由政府介入來補償小儲戶。然而,十多年後官司仍未了結,一些國家的儲戶仍在等待賠償。

  保護自己免遭信用風險的最好方式是:

  誗了解自己銀行的最新信用評級。

  誗多樣化投資——不要把過多的財產放在現金上。

  小結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規劃得很好的資產分配計劃是為了優化投資回報,同時儘可能地分散風險。每個人都應該持有一些現金以備急用——這比臨時借貸要便宜得多——但現金只應該占你總資產中的很小比例。

  持有較少現金不僅將使你免受通脹損失和遠離銀行倒閉的風險,還可使你有望得到更好的回報。

  債務管理(1)

  總會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借錢,因此我們需要有借貸的能力——儘管可能只是偶一為之。在本章中,我們會談談和一般的借貸種類相關的問題。

  要想成功地借貸,關鍵一點就是對你的現金流保持控制(見第3章)並提前規劃。比如說,你知道一個月後將在經常賬戶上進行一次透支,就不要等到最後一刻,而要提前作出安排。這樣一來,如果你因某種原因而被拒絕透支,那你也還有時間作出其他安排。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你應該知道的:無論是借貸的價格(利息和費用),還是借貸條款都千差萬別。總的來說,長期貸款的年利率要比短期貸款的年利率低得多。比如說,你為買房而貸款20年,它的年利率就會比你貸款3年來買車要便宜。因此,不要用短期貸款來支付長期購買行為,這點是很重要的。短期貸款不僅代價高昂,而且付款期到來得很快,使你難於籌錢償還。

  如果你拿有價值的資產(比如房產或股票)做抵押,貸款的利率多半會低些。因為借款方知道,如果你不歸還借貸,他們還有最後手段可以挽回損失——那就是變賣你的資產。不過,負責任的借款方一般並不喜歡這樣做。如果他們清楚你一時還款有困難,可能會和你一起修改還貸的期限和條款,達成新的協議。

  減少負債

  有人經常性地做短期借貸,這些貸款利率很高,他們又同時進行投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金錢分池謬論」。比如說,如果你在銀行存有一筆相當於年收入4%的應急現金,但同時你又使用一個費率相當高的商店周轉信貸卡,這就是在自討苦吃了。因為你用商店卡信貸所需支付的利息比在銀行存款所能得到的利息高。

  如果你能像第3章介紹的那樣計算一下每月的收支,你就會發現短期負債經常會發展成長期的習慣。解決辦法就是儘快把債務付清,然後嚴格自律,保證債務不再發生。

  建立自己的信用等級

  在亞太地區的多數國家,消費者信用等級體系還不很成熟,但它正日漸變得重要。消費者信用等級體系使得銀行、金融公司、商店一類的借款單位可以了解到貸款者的信息,以確保他們能歸還貸款。在很多國家,有法律保護消費者免遭因過度貸款帶來的各種不良後果,所以銀行等單位在放貸時也需要了解貸款會不會引來什麼麻煩。

  在信用等級體系高度發達的美、英等國家,有時借款者甚至不需要考慮貸款者的收入,而是僅從貸款者的貸款記錄中就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還貸能力。這一體系造成的一個有些荒謬的結果就是:那些富有而很少借貸的人在需要時卻得不到貸款——因為系統中沒有他們的歷史記錄!

  即使是在沒有使用信用等級體系的國家,建立自己守信的聲譽也十分重要。要做到這點,主要的方法就是到期或提前償還債務,以及在出現問題時及時告知對方。如果你能向借款方(比如銀行)證明:

  1.你對自己的收支有準確的記錄。

  2.你能提前預見到借貸需求。

  3.你有及時還款的良好記錄。

  4.當意外問題出現時你會及時採取行動。

  5.你了解借款方關心的問題和辦事程序。

  6.你申請的貸款額在你的償付能力之內。

  那麼在你申請貸款時,得到批准的可能性就會更大。這是因為你向對方展示了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而你不償還貸款的風險很小。借款方是根據貸款者表現出的「風險」大小來確定利息的。一個「高風險」的貸款者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貸款利息,或是直接被拒絕;而低風險的人們則可能拿到低息貸款。如果借款者認為你是個可靠的消費者,他們就可能在條款、利息和貸款總額上更遷就你。

  建設性地使用貸款

  至於如何使用貸款,最積極的方式就是把錢投到能產生比貸款利率更高回報的項目上。這些投資可以是:

  誗你自己的住房。

  誗自己或孩子的高等教育。

  誗自己的生意。

  為這些目的而使用貸款的價值要視不同情況而定。一棟房屋或是一樁生意能否帶來比貸款利息更高的收益或許是比較清楚的,但是教育呢?答案是,受到較好教育的人獲得高收入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償還借來的學費可能需要很多年,所以最好不去貸款,而用現金支付,這樣更經濟一些。不過,如果別無他法的話,為上學而借錢是值得的,因為受教育的機會實在太寶貴了。

  消極使用貸款的方式包括:

  誗用貸款來支付消費項目,如度假、服裝和享樂——利率提高了你的購買價格,降低了資產凈值的增長速度。

  誗用貸款來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你可能會虧得一乾二淨,而此時仍須償還貸款。

  貸款購車

  擁有一輛好車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然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是貸款買車更好,還是攢夠了錢用現款買車更好?

  車是一種不斷折舊的資產。除非它是一件收藏品,車的價值一般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降低。它還會帶來很高的養車費用,諸如修理、保險、汽油、停車、罰款、稅金之類。費用的多少在不同國家不盡相同。在新加坡,由於政府的政策是把島上的車輛數控制得很低,所以擁有一輛車的費用幾乎是世界上最貴的:一輛豪華車的平均價格是20萬新元。

  債務管理(2)

  示例:每月開支

  新加坡的翁莉莉每五年買一輛新車。

  每年養車費用(美元):

  汽油1800

  保險500

  修理700

  稅金500

  停車&罰款200

  總計3700美元

  如果她貸款來買車,平均每年應還款:

  車貸款年還款6000美元

  這樣,莉莉每年就要為車花去9700美元。

  如果你在整個成年生涯中一直擁有好車,而且通過貸款來購買這些車,那它就會對你的理財計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如果你貸款去買那些本來買不起的車,影響就更大。要想弄清楚這點,看一看下面的例子吧:

  當然,在許多國家,擁有一輛車的費用比在新加坡低得多,但道理還是一樣。如果每隔幾年就買輛新的豪華車,而且貸款去買,30年下來大概會花去你50萬美元,這筆錢已經足夠你在退休後過上舒適的生活了。

  假如說,你已經把收入的25%儲蓄起來,而仍舊有能力購買豪華車的話,那或許它對你的影響還不算大。不過,還是要記住最好用現金,而不是貸款去買。

  如果你像一些年輕人一樣,幾乎沒存什麼錢,卻貸款去買車,也許你就應當重新考慮一下你的策略了。以下是幾件你可以做的事:

  誗買一輛便宜車——在有些國家不難買到質量好的二手車。

  誗用現款支付。

  誗決定在收入提高之前先不買車。

  如果你連買一輛便宜車的錢都拿不出來,就想想能不能從親戚那兒借一點。熱心的親戚看到你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努力一定會高興,也可能會樂意給你提供幫助。

  信用卡

  很多人感覺信用卡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一卡在手,你就不用為買東西而身揣大量現金出門了。如果你要在餐館請一群客人吃飯,也用不著事先算計要取出多少錢用。買機票時,你只需打一個電話,報上信用卡號,就省得自己跑到售票處去了。當你去國外旅行時,不再需要操心該換多少外匯,因為多數付款都可以通過信用卡完成。此外,很多網站都允許你使用信用卡在線訂購各種產品和服務。

  簡單一句話:信用卡為你省了許多時間,減少了許多麻煩。它們還可能為你帶來其他一些好處,比如旅行時的優待服務和買東西時的折扣。

  購物折扣

  在亞太地區,很多發卡公司都會積極和商家協商,為持卡人爭取可觀的消費折扣。舉例說,你可以在一些餐館用餐時打七折,或是在一些高檔酒店、健康Spa、劇院演出、度假別墅、服裝和耐用消費品(冰箱、電視之類)的消費上省下不少錢。

  發卡公司能拿到這樣的優惠是因為它們可以為商家帶來巨大的營業量。或許你應該辦不只一張卡,因為不同的發卡公司也經常有不同的優惠。

  債務管理(3)

  管理你的信用卡

  如果你對於某項購物有爭議,發卡公司多半會把爭議的數額保留在你的賬戶中,直到爭議解決為止。此外,多數情況下,用信用卡付款能使你免於承受商家出問題(如旅行社倒閉)帶來的損失。

  多數的信用卡都會有年費,但你也許能遇到發卡公司推出特惠條款、不收或只收很低的年費的情況。有的信用卡則在一定固定時間內只收較低的利息。

  只要你每個月全額償還消費的金額,信用卡將給你帶來極大的便利。而如果你不如期償還,發卡公司則會收取拖欠費用。

  拖欠信用卡費用的利息是很高的,所以對自己的用卡行為有所自律非常重要。各種信用卡的條款不同,但有的卡只要求你在每月結賬日後的25天之內還清款項。所以,如果你在會計月度開始的頭一天消費的話,就等於可以獲得40~56天的無息貸款,具體的天數根據信用卡條款而定。

  有的人試圖從這種無息貸款期中多撈些好處,他們的主意是辦幾張不同公司的卡,然後在一張卡的會計月度開始時付清上一張卡的欠費,這樣一直滾動下去,就等於能無限期地佔用一筆無息貸款了。這主意聽起來挺聰明,但實際操作起來可能很難,並且它也偏離了使用信用卡的本來宗旨——獲得付款便利。對多數人來說這無異於浪費時間——而且如果你為了申請多張信用卡而做虛假聲明,也是有違法律的。

  省錢訣竅

  如果你收入可觀,可能就不會太在意如何在使用信用卡時節省費用,但了解一下這些問題還是有用的。要想避免因過度刷卡而債務纏身,以下是幾點重要的注意事項:

  誗儘管你可以用信用卡取現,但手續費一般相當高(可高達取款金額的3%)。如果你需要用現金,還是以普通的方式從銀行取款吧。

  誗理想的狀況是,你每次都能在收到月度賬單後儘快地付清貸款。

  誗如果你偶爾不能付清貸款,要記住你會被課以高額利息。

  誗每月賬單上標的最低付款額一定要付掉,不然的話,你會被課以很高的拖欠付款費,這筆費用會直接從你的信貸額度中扣除。

  誗如果你在信貸額度已經用光的情況下繼續刷卡購物,就不再擁有寬限期,而是必須把利息結清。

  信用卡安全

  信用卡犯罪正不斷增多,所以你必須像保管現金一樣小心地保管你的信用卡。你一定要檢查每月的賬單,把上面的消費項目和你手中的小票加以核對,以確保被划走的金額確實是你自己消費的。

  多數發卡公司都提供信用卡失竊或損失保險,但有時需要你額外付些費用。發現可疑的付款或卡片丟失時要立刻掛失,這樣發卡公司會凍結你的卡,然後再發給你替換的新卡。

  以下是保證你的信用卡安全的基本做法:

  誗用腦子記住密碼,不要把它寫下來。

  誗收到信用卡後儘快簽上字。

  誗把信用卡號和緊急求助電話的號碼記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這樣卡一旦被盜就可以立刻掛失。

  誗永遠不要告訴任何人你的密碼,就連發卡公司和警察局的人也不要告訴。

  誗不要讓別人拿到你的卡。

  誗保留所有的銷售小票和ATM機提款收據。

  誗出現損失時立刻報告——多數詐騙都是在卡主報告之前的那段時間完成的。

  誗如果需要扔掉對賬單或收據,記得把它們撕碎或燒掉,以免別人看到上面的具體信息。

  誗如果你知道發卡公司會通過郵局給你寄卡來,卻一直沒有收到,就要和發卡公司聯繫——卡片可能在寄到你手上之前被別人偷走了。

  如果你能遵守上面這些守則,就至少能在發生信用卡詐騙時及時報告;而如果你已上了保險的話,就不用擔心承受任何損失。

  信用卡可以提供:

  誗一種比使用現金更方便的付款方式。

  誗一個信貸額度。

  誗很多附加優惠,如折扣和保險。

  小結

  只要你能謹慎地控制自己的刷卡行為,就不用怕因為使用信用卡而債務纏身——它們甚至能幫你省錢!

  獲得專業幫助(1)

  在投資方面,我們都需要專業的幫助。金融世界又是如此廣博複雜,單個的個人不可能萬事精通,這就是為什麼連很多金融從業人員都要尋求專業的個人投資建議。比如說,一位專門分析製藥企業的證券分析師,如果他在自己精通的領域以外進行投資,便可能需要別人替他出謀劃策。

  優秀的專業建議是無法免費獲得的。如果你不付諮詢費的話,也得以投資手續費或傭金的形式支付。與其他服務一樣,諮詢服務的質量也良莠不齊。高收費並不一定是高質量的保證,換句話說,昂貴的諮詢並不都是好的,便宜的諮詢也並不都是壞的。

  這一章會討論你在選擇投資顧問時應該了解的幾點:

  誗諮詢顧問的培訓和資質。

  誗你能從諮詢顧問那裡得到什麼。

  誗如何分辨出一項諮詢是否有價值。

  誗如何從金融媒體中選擇信息。

  誗怎樣成為好客戶。

  你遇到的大多數諮詢顧問都是誠實守法的,但不幸的是,總還會有一些騙子混跡其間。在最後的部分,我們會分析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段,它們會使沒有防備的顧客掉進陷阱。

  顧問資質

  根據不同國家的規定,很多不同類型的職業人士都被允許提供財務諮詢的服務,儘管他們提供的諮詢服務範圍可能被限定在某一個特定的投資領域。事先了解有哪些諮詢建議是被允許的,以及某個投資顧問是否和某些公司或投資產品「有關聯」是極為重要的。「有關聯」的顧問建議並不一定是壞的建議,但在接受這類建議之後,你最好再四處轉轉,看看別處是否還有更划算的交易。

  會計和律師

  會計和律師由他們各自的機構來監管,一般來說不會與特定產品有「關聯」。他們的諮詢建議多數是獨立的。不過,由於金融並不是他們最擅長的領域,他們的專業知識或許不足以指導你選擇投資。

  保險經紀人

  保險經紀人在多數情況下是和一家或多家保險公司有「關聯」的。他們一般對於自己所推銷的產品瞭若指掌,但也許對於其他公司的競爭產品不願多談。如果要徵詢非保險類投資的建議,他們或許不是最佳人選。

  銀行

  銀行提供的投資建議差別也很大,這要看當地的法規和每家銀行在你所在國家的實力。在香港這樣的重要金融中心,銀行所能提供的服務通常會更細緻、更廣泛。銀行必須遵守當地法律,所以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國家的分行所提供的服務也會有差別。有些銀行擁有股票經紀人和債券交易人這樣的服務人才,同時具備廣泛的專業經驗與研究力量。

  股票經紀人

  股票經紀人的服務從「單純執行」(交易傭金低,但經紀人不提供建議)到「全套服務」(經紀人收取高傭金並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都有。提供「全套服務」的經紀人也可能通過授權,根據事先約定的條款代替顧客下判斷並作出投資決定。富人們有時會把全部投資中的一部分拿出來,交給經紀人,由他們替自己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上操作。

  要想做好工作,投資顧問們需要細緻了解你的財務狀況。很多人不願意和陌生人多談自己的財務安排,但事實是:你所提供的信息越多,得到的建議也就越精準。一個好的投資顧問會使用一份「個人情況問卷」來獲取信息。如果你已經做過了第3章中的財務健康狀況檢查,你就已經擁有了上述信息。財務顧問還需要了解你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

  如涉及風險較高的投資,例如外匯和衍生品交易,投資顧問會首先弄清,你是否對投資相關的風險有著足夠的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政府監管機構開始規定,只有具備充分管理能力的投資者才能從事此類交易。

  一般來說,投資顧問會向顧客提供一份服務條款說明,其中應包含以下內容:

  誗關於投資顧問專業保險的信息。如果顧問失職或破產,保險公司將承擔你的損失。

  誗獲得諮詢的方式(如電話諮詢、面談、信件或網路)。

  誗你的負債限額。比如說,如果你要進行槓桿投資,條款里應該清楚說明你預交的金額和發生損失時應補交的金額。

  誗關於傭金和費用的細節。

  誗諮詢顧問的監管機構。

  誗提供的服務。

  誗顧問將如何處置你的金錢。通常來說,所有你存入的錢都應該保留在你的戶頭上,而與顧問所在公司的戶頭分開。

  誗對於你可能從事的投資的風險的警告。如果你在考慮從事高風險的投資,那麼內容就還應包括一份對你的風險偏好、投資目的以及財務知識水平的說明。

  誗對可從事的投資種類的限定。

  安全竅門

  你和投資顧問之間的協議以書面形式規定得越多,你受到的保護也就越多,因為這樣你就有證據證明他們所說過的話。要記得一直保管好各種文件,並且要求投資顧問把給你的口頭建議再以書面形式提交一遍。如果你交易頻繁,可讓經紀人錄下你們的電話交談,這樣可以使雙方都減少差錯和誤會。

  永遠不要把你準備投資的錢開成給投資顧問的支票,以免對方攜款潛逃。只要確保支票是開給對方所在公司的,錢就是安全的。

  投資顧問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如何判斷對方的服務質量?

  傾聽你的需求

  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一個好的顧問會幫你量身訂做投資組合,而不是塞給你一個標準化的投資方案。好的投資顧問會幫你解決問題,而自己並不希求從中得到好處。比如說,如果你已積累了高昂的信用卡債務,他們會建議你先把欠款付清,再來向他們尋求投資建議。

  獲得專業幫助(2)

  審查你的投資組合

  你的投資顧問應該幫助你定期(比如每三個月或每半年)審查你的投資組合,判斷你的投資組合表現是否如你計劃的一樣,並且在需要時調整投資策略。如果你在某種高度波動的市場上投資,這樣的審查與調整就尤為重要。

  重新平衡你的投資組合

  由於市場條件在不斷改變,有時撤出某項投資轉而投到別處才是明智之舉。隨著時間的流逝,你的資產分配或許會失衡,因為某些投資比別的投資增長得要快。比如說,假設你決心把60%投在股票上、30%投在債券上、10%投在優利賬戶上,作出這樣的決定之後,股市突然出現了大牛市。幾年後,你的股票已經大漲,資產的比重現在變成了股票85%、債券15%、優利賬戶5%。你的投資顧問或許會跟你討論過多持有股票的利弊,並建議你售出一部分股票,把它們換成債券或現金。根據你投資的數目大小,你有時也需要在同一個資產類別內進行再平衡。比如說你投資在幾個國家的股市,一段時期後隨著各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改變,你可能也需要重新平衡你在各處的投資比例。

  使你免於頻繁買賣

  出售一項投資再買入另一項投資通常要交納費用和傭金,這筆成本會損耗你的投資回報,所以避免過於頻繁的交易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攪動」投資組合,就是指不停地買進賣出,以追求更高回報——但交易成本積累下來可能是一個你無法承受的數字。好的投資顧問會幫你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勸告你把交易次數儘可能降低。

  收費透明

  一名優秀的投資顧問會十分清楚地告訴你他的費用和傭金是多少,絕不遮遮掩掩。如果某些投資的成本高於其他投資,他會向你說明。如果你想要多比較幾個顧問再作選擇,他在向你介紹自己的優勢時也會保持客觀。

  幫你聯繫專家

  如果你在某項投資上有技術問題,投資顧問會幫助你聯繫專家解答。不要指望每名顧問都萬事精通,但他們會幫你得到你所需的專業信息。

  提供稅務建議

  在稅收高的地方,如韓國、中國台灣、澳大利亞,投資收益的納稅是一個重要問題。視情況不同,某些投資可能比其他投資在稅收上更優惠。你的投資顧問應該幫你規劃如何才能獲得最佳的稅收待遇,不僅要規劃目前的納稅問題,也要規劃你過世後如何使繼承者得到更大益處。在高稅收地區,法律規定十分複雜,不懂的人很容易吃虧。你所找的投資顧問一定應該在這方面比較精通,並且能預測未來的法規變化才行。

  隨時提供服務

  有的顧問只對賣給你產品感興趣。如果此後你還想得到更多的幫助,你就會發現他們總是避而不見,而他的公司也做不了什麼。一個好的顧問公司則願意和你發展長期的關係,你只要有投資方面的問題需要討論,隨時都可以找到人。大公司可能有一大群訓練有素的顧問等著為你服務。

  儘管監管當局採取了嚴厲措施打擊欺詐和誤導投資的行為,但欺詐行為還是時有發生。作為一名投資者,對此保持警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如果對方給你提的建議顯得很特別、投資回報高得不正常時。

  在判斷某種投資時,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誗對方是不是告訴我「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他有沒有給我施加壓力讓我立即作出投資決定?

  投資的機會並不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在生意場上可能會,但在金融市場上不會。沒有必要迫不及待地作決定。如果有人告訴你必須立刻投錢進去,那多半是個壞信號。

  誗對方能否保證我的投資得到非常高的回報?

  為誘你上鉤,有的騙子會許諾:他們能給你異乎尋常的高回報——好比說每年20%甚至更多——他們希望這份誘惑能讓你放鬆警惕。能產生高回報的投資幾乎無一例外是高風險的,而且收益無法得到保證。如果對方願為特定的回報提供擔保,或許你經過進一步調查就會發現,那份擔保原來一錢不值。

  誗誰來監管投資?

  騙子多半沒有正經的監管部門,如果他告訴你公司的名字,你可以去查一查,看公司是不是正式註冊的,是否有權從事那個種類的投資推介。有的騙子會說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國外的名字,讓你無法查出其真實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避之為妙。

  誗這會不會是一個「金字塔」騙局?

  金字塔騙局,也叫「龐氏騙局」,一開始是很難分辨的。這些騙子從投資者那兒拿到錢,承諾很高的回報。騙子們並不真的去投資,而只是拿後來投資者的錢支付前面投資者的回報。這樣的騙局早晚會被拆穿。測試一項投資是不是金字塔騙局有兩個途徑:第一,查找證據,弄清錢的投資去向;第二,檢查公司的正式身份。

  誗這是不是一個「另類」投資?

  金幣、寶石、葡萄酒和威士忌有時被稱做「另類」投資。它們的典型特徵是:不直接產生利息或分紅,惟一的贏利機會就是在持有一段時間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要想在這些領域成功地投資,你需要具備極為豐富的相關知識。除非你是干這行的老手,否則想賺錢很難——就算偶爾有投機的機會。

  有的另類投資以非常吸引人的方式把這類物品打包銷售。比如說,有人告訴你:有一批蘇格蘭威士忌,五年後可以賣大價錢,勸你現在出錢買下一定數量。這類投資的回報多數都很差。

  獲得專業幫助(3)

  強行推銷的陷阱

  在法規不完善的市場,這有時是一種高明的詐騙手段。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公司的銷售員突然給你打電話,詢問你是否願意投資在現貨交易上——比如說黃金吧。對方會告訴你金價變動很大,但公司會在適當的時機向你發出「購買信號」,這樣你很快就能賺大錢。

  如果你表現出了一點興趣,他們很快就會再次打電話給你,勸說你購買。之後電話還會被轉給他們的高級經理,他會繼續向你遊說,給你施壓。

  如果你同意了投資,可能會再接到一個電話:很不幸,你的錢沒有及時到賬,所以你錯過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不過,還有另一個很棒的「購買信號」——所以,你是否願意再次投進去——不過錢可能要增加一點?

  公司確實會投資在它所承諾的現貨上(通常收取很高的手續費),但結果如何,他們根本不關心。如果你賺了錢,他們會請求你允許公司替你繼續投資;如果出現了損失,銷售員可能會讓你續交更多的錢以避免斬倉。

  這樣的公司並不誠實,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付出真正的努力來保證你的投資收益,這一點可能是很難證實的。所以,如果你對高風險交易感興趣,就一定要和一家信譽好、投資經驗豐富的公司合作,一家好公司是永遠不會逼你去做什麼交易的。

  保護自己不參與可疑投資的最佳方式——詢問顧問

  優秀的投資顧問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經常能夠找出可疑投資中的漏洞。如果你和投資顧問保持著良好的長期聯繫,他們會樂於對你所作的任何非正常的投資提供意見。

  解讀金融媒體

  理財業務在全球的發展促進了金融類媒體的興旺——雜誌、電視、網站、廣播、書籍、報紙——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財經信息和建議泛濫成災。我們得到的財經信息嚴重過剩,其中很多對我們毫無益處,它們使我們注意力分散、無所適從,甚至走錯方向。多數信息都會鼓動人們過量交易,因為如果你不停地追蹤著全球股市的價格波動,很容易就會產生一種印象:自己因為懶於行動而錯過了賺錢的機會。

  財經信息本應是一個參考工具,但對很多媒體來說,它正日益成為一種新的娛樂形式。嚴肅的投資者在選擇信息來源時會很專註、很苛求,只吸取那些真正有用的優質信息。如果你的理財計劃是長期的,就不一定需要對市場上的每點變化或每天的股價過於介懷。

  實用的方法如下:

  誗經常閱讀高水準的財經類報刊。

  誗定期了解自己投資組合的表現。

  誗閱讀自己投資的企業公布的年報。

  誗認真閱讀有用的深度研究文章。

  誗有時讀點嚴肅的金融書籍來增長知識。

  誗了解你所投資的國家的季度經濟數字。

  誗與你的顧問定期會面時,一起檢查投資組合的表現情況。

  對於絕大多數長期投資者來說,以上做法已經足以使你獲得充分的信息,幫助你在和財務顧問會面時做出管理投資組合的決策了。

  吸取顧問的最佳建議

  理財顧問有義務針對你的情況給出最佳建議,但他們不能強迫你採納——錢畢竟是你的。這就是為什麼你本人應該儘可能多地了解與投資相關的問題——尤其是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所有人都喜歡賺快錢,但很多人不願承擔隨之而來的風險。想要賺快錢的時候,很有可能投資表現不佳、價值下跌——當你以激進的方式投資於高風險領域時就更是如此。

  投資顧問有時會說:「有一種顧客是『好天氣朋友』,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進展順利,他們會樂于堅持制定的長期投資戰略。如果出現某些變化,比如說全球股市持續下跌,很多投資者就會陷入恐慌,把手裡的所有股票都拋掉,這時他們完全不管好公司的股票在未來一定還會上漲。我們都知道賺錢的訣竅在於低買高賣,但很多投資者所做的卻正好相反:股票上漲時,他們在高點買進;股票下跌時,他們又在低點賣出。」

  當股票行情上漲時,很多新投資者都會湧進股市,他們多半相信這是一個保險的賺大錢的途徑。比如說,在網路經濟泡沫時期,全世界沒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瘋狂購買高科技股,而且開始「日買日賣」——這種交易絕對是應該由專業人員操作的。隨著泡沫越漲越高,有的投資者開始抱怨理財顧問為自己設定的投資組合太保守過時了——高科技股代表著「新經濟」,會摧枯拉朽地打垮那些保守的「舊經濟」企業。

  投資者的這種投機心理會使諮詢顧問們處於困難的境地,他們清楚泡沫早晚會破滅、很多想要投機的投資者會血本無歸——但他們的客戶聽得進去嗎?在這種時候,投資者們經常拋開保守的理財顧問,掉頭去尋找那些能說出他們想聽的話的人,這些人會告訴他,泡沫永不會破滅——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所以,當你的投資顧問給你的某種投資熱情潑冷水時,不要暴跳如雷——過一陣子你可能會感謝他們的謹慎。要想成功地投資,你只需要做對幾件事,同時避免出現重大失誤就行了。

  股票市場(1)

  在寫作本書時,亞太地區的股市已經連續幾年一蹶不振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但從多樣化投資和資產分配來積累財富的角度,對當地股市的展望也許並不是特別重要。

  在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的投資者都「發現」了亞洲。當地經濟蓬勃發展,股價飆升。在世界各地,人們都談論著「亞洲奇蹟」和「小虎經濟」,對亞洲充滿樂觀。當地投資者迅速賺了大錢。個股的短線交易是最常見的投資方式——至今也仍然如此。

  此後,亞洲金融危機於1997年降臨。股票和貨幣大幅貶值,許多外國投資逃離了這一地區。1999年以後,股價開始回升,但股市已令許多投資者心驚膽寒,他們爭相出清手裡的股票。這種投資心理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日子不好過時,許多人都蜂擁撤出市場。

  在這一章中,我們要分析以下問題:

  誗在財產分配中至少保留一小部分股票的理由(但不一定只是亞洲國家股票)。

  誗短線交易為何是很差的投資策略。

  誗選取個股存在的問題。

  誗為何從長期來看,多數投資者通過共同基金獲得的收益要優於購買個股。關於共同基金,我們會在第10章具體討論。

  股價為何會不斷變動

  觀察一下股票的K線圖,你就會發現股票的價格是不斷變化的,經常在一天中也有很大差異。乍一看去,你可能會覺得這毫無意義:一家公司怎麼可能在周二11點的時候值300億美元,在周五下午3點時值260億美元,下周一開盤又變成了290億美元呢?一家在全世界有幾千員工、有那麼多長期合同和寶貴資產的大企業,它的價值怎麼會如此忽高忽低?

  事實當然是:股價並不能完全客觀和準確地反映出一家公司的價值。至於該如何百分之百精確地衡量公司的價值,就連專家們也各執己見。他們中的多數人會認為,對公司的價值只能作出一個大略的估計。

  儘管股票市場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用於更好估算公司價值的分析方法卻只是在20世紀30年代才被開發出來的。股票分析法的創始人本傑明?格雷厄姆(生於1895年)總是喜歡用下面的比喻來展示股價為何總是處在變化之中。

  對付「市場先生」

  設想你和一個叫「市場先生」的傢伙共同擁有一家公司,而他是一個狂躁抑鬱症患者。在一整個工作日里,他不停地跑進辦公室來,一會兒說要從你手裡買點股份,一會兒說想賣給你一點。通常情況下,你對他不理不睬,只是專心經營公司,想著如何讓它贏利。

  市場先生不停地改變他對公司價值的估計。比如說,當他一讀到報紙上有什麼不妙的消息,就會跑進來,要以低得離譜的價錢把他的股份賣給你。而如果公司經營狀況不錯,他又立刻自信得過火,得意到可笑的程度。他會向每個人宣告:公司將永遠一帆風順。在這種樂觀的情緒里,別人要買他的股份他會叫個高價,而他也同樣心甘情願地花大錢買進你手裡的股份。

  有時候,你會滿足市場先生的要求,同意和他交易。如果他願低價出售手裡的股份,有時你也會買點兒。如果他願以比實際價值高得多的價格收購你手裡的股份,有時你就會賣點兒。

  本傑明?格雷厄姆強調說:股價是非理性的,並且受「市場感覺」的驅使。「市場感覺」就是指在那個時期投資者們的感覺如何。他自己的方法是,完全以數字為基礎進行分析,而他同時也不斷強調公司賬目通常是很不準確的。

  如果說,股價不能告訴你一個公司的價值,那麼公司的年度報表是否能讓你看得更準確呢?也許吧,但是也有許多因素會使報表失去準確性。這就是為什麼職業股票分析師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藉助其他信息解讀、分析公司報表上。

  深入分析公司賬目

  大多數職業投資者都把利潤(或者叫「收益」)看成最終檢測價值的因素,但它又是很難準確衡量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公司經理人、所有者(股東)和債主(如銀行和債券持有人)之間,存在一種與生俱來的緊張關係,從而導致會計賬目的失真。

  在多數地方,公司高層經理們手裡的股票很少,甚至沒有,他們最關心的是工資和飯碗的安全,為此總是想方設法把賬目盡量弄得好看點。而另一邊,公司的所有者們則盼望看到更多的利潤——無論這些錢是被用來分紅還是再投資以促進公司成長——他們還盼望看到股價的上漲。第三群人,也就是債主們,關心的則是按時按約收回借款,他們並不太關心公司的成長。

  公司的賬目往哪個方向傾斜,則要看這三群人中誰佔上風。在一般情況下,經理們喜歡樂觀地估計銷售和利潤,同時忽略成本和債務。所有者們喜歡聽到這類報告——只要它們是真的。而債主們則要求看到非常保守、甚至是悲觀的賬目,以便保證他們的錢能及時收回。

  另一個複雜的問題是,對於全球性的公司來說,沒有一種世界通行的會計準則可以適用,而各種會計準則之間的差別大得驚人。以下是一些例子:

  誗有的國家允許企業自己選擇如何處理某些會計項目。這會對資產負債表產生巨大的影響,也會使得同行業不同公司的業績變得難以比較。

  誗當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時,它通常會支付比收購對象資產價值更高的價格,這筆差額會被列為「商譽(goodwill)」。而商譽既可以算作一次性成本,也可以長期攤銷。

  誗有的國家允許公司重估資產。比如說,如果它們擁有房產,而房產的市場價格上漲,則可對其進行重估。其他國家則堅持,資產永遠只能按原始購買價來估價。

  誗一些國家要求大企業集團制定「合併報表」,以使人們了解集團旗下所有企業的整體情況。而對於部分擁有的企業是否應歸入合併報表,各國則有著不同的規定:有的要求持股10%就要歸入報表,有的則規定持股50%才需歸入報表。

  誗在亞太地區,很多上市公司被一小群股東控制著,而這些股東又另外擁有私人企業。有時候,其他股東要完全弄清公司的股權所有狀況並不容易(股權所有狀況可能會經常變動),因為國家對私人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較低。

  誗並不是所有發達國家都同樣強調向股市上的投資者披露報表信息。比如在德國,人們認為公司報表的主要用途是提供納稅數據和分紅,而不是為外部投資者提供關於公司價值的信息。

  股票市場(2)

  儘管人們認為股價比公司的內在價值變化要大得多,但實際上公司的價值也在變。比如說,一家企業可能會遇到以下情況:

  誗因顧客流失而造成的銷售量下降。

  誗通過推出新產品或進入新市場而使銷量大增。

  一家公司的價值最終要視其利潤而定,很多公司自身不可控制的因素都會影響其贏利。政府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很快創造出一個新行業,也可能很快毀掉一個舊行業。通貨膨脹可能對公司的產品定價和現金流產生巨大影響;而國外的戰亂則可能影響到產品和服務的供應;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常變常新;新技術使某些行業興旺發達,又為另一些行業帶來問題。不管多大的公司都面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利潤難以預測。

  在過去50年中,股市分析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行業。各式金融機構——銀行、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和券商——僱用大量訓練有素的分析師來研究可能對公司利潤和內在價值產生影響的每一條信息。

  大多數人都能學會閱讀公司報表,但很多人缺乏足夠的時間和分析技能,或是無法得到專業信息,從而難以作出準確的判斷。在現實中,我們不得不依賴全職的職業分析師來替我們做這項工作,然後對他們報告的正確性作出大略的判斷。

  但這是不夠的。如果我們要以特定公司的價值為基礎作出投資選擇,我們應該擁有更多的知識,比大多數人實際擁有的更多。正因為如此,許多投資者會選擇有專業人員管理、投資在多種股票上的基金。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會在下一章具體討論。

  市盈率(PE)和每股收益率(EPS)

  市盈率(PE)和每股收益率(EPS)是按照報表中所顯示的公司贏利水平來衡量的。它們都是極為有用的衡量標尺——雖然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實際的贏利數字有可能是被歪曲的。

  每股收益率是一家公司的凈收益除以發行股票的總股數。

  市盈率是以每股收益率為基礎的,其計算方法是:(發行的總股數×當前股價)/稅後利潤

  無論我們觀察的是一家公司、一個行業、一個股票市場還是全世界所有的股市,市盈率都是個有用的工具,儘管它給出的只是大略的價值。

  比如說,如果你想要判斷某個股市是高估還是低估了上市公司的價值,你就可以參照金融類媒體上公布的市盈率。傳統的觀點認為,市盈率達到20以上就算高,而10以下則算低。

  如果某個市場上的主要公司的市盈率都較高,這通常意味著投資者的感覺是樂觀的。人們期待著看到更高的增長。他們也許是對的,但如果市盈率真的非常高,那便意味著市場被高估了。比如說,在網路泡沫時期,有的公司市盈率高達100,也就是說,在現有的收入水平下,這家公司要用100年才能掙到可抵上其股市現值的利潤!

  相反地,如果市盈率較低,就說明投資者心理是悲觀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就對市盈率低的公司特別感興趣,他認為這些公司的價值通常被低估了。當你觀察整個股票市場的時候,如果各家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很低,而且未來有可能回彈,這可能就是一個好的買入時機。

  收益差額

  本傑明?格雷厄姆引入了一種名為「收益差額」(yieldgap)的衡量方式供分析師們使用。收益差額是指高等級債券和一個公司一段時間內的收益率的差額。比如說,如果債券的五年平均收益率是4%,而某家公司是8%,收益差額就是4%。在格雷厄姆看來,可以接受的最低收益差額是5%。你還可以用收益差額來判斷整個股票市場的價值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透明度和共同監管

  在股市興旺的時期,公司經理們會感受到壓力,要讓公司的賬目顯得好看些。1998年,美國的股票市場監管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阿瑟?李維特對於很多大公司的會計問題提出了公開的批評。1999年,聲名顯赫的投資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士之一沃倫?巴菲特在其旗下的伯克希爾?哈薩威公司年報中宣稱:

  「很多本應是出類拔萃的CEO——你希望成為自己女婿或是託管自己遺囑的那類精英——他們之中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操縱收入報表以迎合華爾街的口味沒有什麼不對。事實上,很多CEO認為這樣做不僅沒錯,而且正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自那之後,一系列廣為人知的公司醜聞爆發,影響並席捲美國及國外,從而引發了更多對監管體制的批判,輿論要求看到更嚴格的報表規則、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好的公司管理。

  有經驗的投資者知道,會計醜聞經常隨著股市的下跌而發生。在股價飛升時,很少有人去懷疑公司會計報表的準確性——即使他們在心裡這樣懷疑,也還是繼續持有股票,因為他們期待股價會繼續上漲。這就是「更大的傻瓜原理」——投資者持有價值被高估的了股票,希望以後有「更大的傻瓜」以更高價從自己手裡買走。

  當股價下跌、回調到較理性的水平時,受了損失的投資者就開始抱怨。官司和調查接踵而來,會計問題隨即曝光。監管者承諾嚴格執行各項規定,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幾年後,隨著新一輪牛市的到來,一切又周而復始地重演。

  這並不是說,公司們在故意做假賬——事實上很少有人會做假賬。正如沃倫?巴菲特指出的,在牛市的環境下,誠實的高管們也會相信,自己有責任讓外界更樂觀地解讀自己的財務狀況。

  一些職業股票分析師的報告助長了這種曲解。在美國,最近的幾起醜聞都與某些分析師有意識地美化公司狀況有關。分析師在為投資者製作報告時,可能會面臨利益的衝突,因為他們可能與自己研究的公司保持著過於密切的關係。整體來講,股票分析師更願意給出買入而不是賣出的建議。大多數公司喜歡自己的股價上升,所以,分析師提出買入建議對自己可能也是有好處的。

  投資者還信賴其他一些高度專業化機構的獨立觀點——這就是作為年度報表獨立審計者的會計師們。如果你閱讀一份年報,經常可以發現一份來自審計師的報告。如果報告對於會計報表的真實性提出嚴重的質疑,那是一個很壞的跡象。多數年報都包含審計師的支持性意見——即使是那些陷入醜聞的公司。儘管審計師們有著非常高的職業準則,但他們還是有可能面對利益的衝突,因為大公司可以選擇自己僱用哪家會計公司,一旦僱用了就會支付高額服務費。會計公司之間也在相互競爭,而且它們經常擁有管理諮詢業務,後者可能向它們審計的企業提供諮詢。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會計公司把對審計對象賬目的疑慮掩飾起來。

  股票市場(3)

  「隨機漫步」理論

  由於對股市評估公司價值的方式不滿,學者們開始尋找更好的理解股價變化的方式。

  20世紀50年代末期,一個年輕的美國學生歐仁?法馬接受了幫助教授出版一份股市簡報的任務(這類股市簡報通常對股價進行預測,為私人投資者服務)。教授研究出了一套規律,他認為這套規律可以幫助投資者在價格上漲前買入、在價格下跌前賣出。他布置法馬用計算機研究個股價格的歷史數據,找出「買入」和「賣出」信號。法馬卻發現,教授的那套體系只適用於歷史數據,卻無助於預測未來的股價變化。

  教授的方法便是「技術分析」或「圖表分析」的一種,它的假設是,可以通過以往的股價變化模式預測出未來的模式。技術分析理論認為:

  誗股價的變化是有趨勢的,並且是可以預測的。

  誗股價變化的模式是會重複發生的。

  歐仁?法馬卻認為,這些假設是錯誤的,事實上股價的變化是隨機的。要理解為何一個模式是隨機的,可以拿多次扔硬幣的情況來比喻。儘管每次拋出硬幣的結果都與上次不相關,但多次拋出硬幣時,可能會出現一連串正面或一連串背面的情況。如果你把一連串正面理解為一個模式,並且想根據它來預測下次的結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下一次拋出硬幣時正反面的比例永遠還是50∶50。

  法馬的論斷是,股價的變化反映了投資者觀點的變化,而且是隨機的——過去的價格變動無法幫助你預測未來的變動。

  很多對股價變化的研究都有力地支持了法馬的結論,儘管有時可以從過去和未來的變化之間找出一點相關性,但它們都太微小,投資者無法真正利用,考慮到交易成本因素後就更是如此。

  不存在價格趨勢?

  作為一名投資者,你可能已經看到過這類警告:「過去的股價不一定是未來股價變化的指導。」這樣的警告是要提醒你,不要因為一個股價顯現出了某種模式,就認為它在未來一定會繼續這種模式。

  有效市場理論

  法馬認為無法通過「返檢」歷史價格來預測未來股價,這樣的看法幫他形成了一套自己對於股價變化的解釋。在觀察美國市場後,他認為有如此之多的職業分析家們在爭相對出現的所有信息進行分析解讀,所以,作為一個群體來說,他們是非常有效率的。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股價都反映了投資者們的集體觀點,而這些觀點又是以得到的信息為基礎形成的。當新信息出現時,職業人士們很快地作出判斷,而股價的變化就反映了這些判斷的變化。

  有效市場理論認為,專業投資者的競爭是如此激烈,他們爭取更高回報的努力正相互抵消——換句話說,一名專業投資者不大可能長期地獲得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怎麼來解釋極少數投資者確實在很長時期內一直獲得高於平均值的回報呢?答案是:正如你多次拋硬幣一樣,優異的業績也可能連續出現,但這種出現是隨機的。從數學概率的角度來看,投資的成功並不一定是高超技術的表現,而可能只是幾率分布的結果。

  可能存在的市場無效性

  美國主要的股票市場,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吸引人的交易場所。每天,都有成千上百萬股票在這裡換手。多數人都認為,一個像NYSE這樣監管嚴格的大型市場在股票價格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小一些的股市可能並非同樣有效。除香港和澳大利亞外,亞太地區其他地方的股市每天的交易量較小,研究它們的專業分析師也比較少,對於相關信息的披露也不夠完全。這些因素都說明,在這些市場上有機會勝出——但大概只有全職的專業投資者才能做到。

  對於小的個人投資者來說,從當地的市場無效性中獲益的途徑之一就是尋找「超跌股」。超跌就是市場或工業行業突然因經濟政治事件帶來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變化得過於激烈。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發生了經濟危機,股價狂跌,價格的下跌可能會過頭,過一陣還會恢復。

  短線時機交易

  在多數發達國家的市場中,短線時機交易——也就是快速買賣以抓住價格漲跌的方法——都不是小投資者應該採用的。那句名言「不是市場時機,而是在市場中的時間」就反映了這樣一種觀點:平均成本投資法(見本書附錄部分)會比市場時機策略帶來更好的回報。

  在較小的市場上,有時你會發現股價肯定出現了超跌,這時你看到了好時機,但這樣做也冒著很大的風險,所以對任何人來說,把資產的大部分押上去賭博都是不明智的。

  損失抵觸心理和股票溢價

  為何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平均收益比其他資產類別要高得多呢?如果投資者是理性的,股價是否應該更忠實地反映公司本身的業績?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解釋,叫「展望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人們對於自己財產變化的關注要大大高於對自己財產實際規模的關注。

  「展望理論」認為,很多投資者作決策時,會根據自己的貧富程度而作出不同判斷。如果投資者因為一段時間的股價上升而高興,他們會產生一種富足感,從而願意買更多的股票。如果價格下跌,他們會感覺自己更窮了,從而開始拋出股票。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高買低賣」的錯誤。

  如果股票的表現非常差,投資者們又會開始在低價買進,同時期待著價格回到長期平均值。這與他們在股票上升時的行為產生了鮮明對比——在股價上升時,他們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期望股價能進一步偏離長期平均值而走得更高。

  根據「展望理論」,一個投資者如果是理性的,他的行為基礎應該永遠建立在股價會回到長期平均值的判斷上。

  市場有效性理論說明,我們不該一味追求超出平均水平的表現,而展望理論又解釋了為何如此多的投資者不顧這一點,「非理性」地行動。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比發達國家快,新工業的增長也比老工業要快。儘管沒人能把未來預言得很准,但像中國和印度這類國家,以及像生物技術這類行業的長期增長前景都應該是很誘人的。

  儘管作為私人投資者,你無法指望自己一定能極為成功地選取個股,但你還是可以選擇把資產組合中更大的比例放到發展前景看起來較好的國家和行業中。

  在下一章中我們會介紹共同基金,它便是幫你實現上述投資策略的一個手段。

  用壽險保障你和你的家人(1)

  很多人對壽險的了解都不如對其他投資品種多。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沒有人願意去想如果自己離開人世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對壽險的必要性視而不見;其次,可供選擇的保險產品數量繁多,又帶有各種複雜的技術名詞,使人們很難弄清它們,更不知哪種產品更合算、更適合自己的情況。所以,在投保之前弄清保險的運作情況是十分重要的。

  在這一章中我們會討論,如何才能確認哪些壽險是你真正需要的,以及如何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壽險。

  購買壽險的三原則

  要購買合理品種的壽險有三個主要原則:

  誗為重要的風險投保。

  誗比較價格。

  誗購買保險範圍較廣的保單。

  為重要的風險投保

  購買壽險的主要原因是保護你和依賴你的人。最容易想到的情況是,萬一你不幸較早身故,你的家屬有可能陷入經濟困境,而提前支付一筆款項就能夠在那時減輕他們的痛苦。

  保險公司僱用了一批精於計算各種特殊事件發生幾率的專家——精算師。比如說,他們會估算你可能的壽命,然後根據這些數據定出保險的價格。

  在購買保險時,你主要應考慮投保的風險包括:

  誗如果你的家屬依靠你的經濟來源生活,你就要考慮自己意外身故的風險。

  誗大筆醫療費用——長期、嚴重的疾病可能會花去一大筆治療費。

  誗嚴重殘疾——舉例說,如果你失去了一條手臂,就可能無法工作。

  保險產品應該在這類大的風險中給予你適當的保護。

  比較價格

  壽險的價格差別很大,所以多作比較是非常重要的。最便宜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你必須確定保險公司在財務上是健康的,並擁有及時理賠的良好聲譽。

  購買覆蓋面大的保險

  針對大的風險,要購買那些保險內容儘可能多的產品。不要只投保某一種意外事故死亡險,而是要投保各種事故的保險;不要只投保一種嚴重疾病險,而是要投保各種大病險。

  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便是「純」壽險。它被稱為「定期」壽險是因為保單有一個固定的期限,通常是10年或25年。它不包含任何儲蓄的因素,而且,除非你身故,保險公司也不會支付任何其他的款項,這就使得這種保險比其他保險產品便宜得多。對於那些很在意保費高低而無意投資的人,這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請記住,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壽險。購買壽險是為了依賴你的人,而不是你自己。所以,如果你孑然一身,通常就並不需要壽險。

  其他通常不需要壽險的人包括:

  誗依賴其他人(如配偶或父母)生活的人。

  誗孩子(他們可能會花很多錢,但多數不會掙錢)。

  誗雙方均有高收入的夫妻(如果一方身故,另一方仍可靠自己的收入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誗擁有退休金或投資收入的退休人士。

  誗擁有足夠資產、故世後家屬仍可豐衣足食的富人。

  我該購買多高的壽險

  假設你計劃還會工作25年,平均每年收入4萬美元:25×40000=1000000。100萬是一筆大錢,但假設你的受益人(你身故時將得到賠償的人)在保單的第24年提出索賠,通貨膨脹可能已經嚴重地削弱了那100萬美元的購買力。出於這種原因,很多保單都是與指數相關聯的,以保證理賠金額的實際價值在扣除通脹因素後與原來相近。

  關於該購買多少保險這一點,沒有標準的答案。但總的來說,買得多比買得不夠好。要想估計出一個數字,有以下幾種方法可用。

  方法之一便是計算你的主要負擔的總數(房屋按揭、貸款、孩子的教育等),再加上一筆金額,這筆金額每年產生的收益(比如5%)應該足夠你的家人生活。萬一你不幸身故,你的家人還能還清債務、完成學業。

  另一種方法是把你的稅後年收入乘以保單的年限,同時你還可以對此數字進行一些調整,因為你的債務(如房屋按揭)是逐年遞減的。隨著你的年齡越來越大,你需要投保的金額可能越來越少,因為你的財產在增長、債務在減少,但各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此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估算一下你家人一年的生活費大概是多少,再減去他們能夠得到的養老金或其他收入。然後,估算一下你的家人在多少年之內都需要這筆錢,比如說直到你的配偶退休,再把所需的年收入和年數乘起來,根據通脹因素再作調整。

  所有這些方法都只是大概地估計一下你的家人需要多少錢。如果你的受益人善於理財,他們可能會對這筆錢善加利用;但如果他們不夠明智,也完全有可能很快把錢花光。所以,你很有必要和依靠你養活的家人們談一談,讓他們知道如果你離世,他們應該把能得到的收入儘可能地用於投資,而不是無謂地浪費、坐吃山空。

  用壽險保障你和你的家人(2)

  定期壽險的種類

  定期壽險有好幾個種類,價格也各不相同:

  誗定額定期壽險(Levelterm)——補償額(保障額)不隨保單的期限而改變。

  誗遞減定期壽險(Decreasingterm)——在保障期內,補償額逐漸減少。它可用於保障家人能夠償還房屋按揭。

  誗遞增定期壽險(Increasingterm)——如果你擔心通貨膨脹,或許可以在投保時作出安排,使保障額每年以一定的速度(比如說5%)增長,這種保險的保費會更高。

  誗可轉換定期壽險(Convertibleterm)——這種保險允許你在保障期內的任何時間將保單轉換成終身壽險或儲蓄保險。通常其價格只稍高一點,很多人認為多付一點錢來購買這項額外的優惠是很值得的。

  誗可續保定期壽險(Renewableterm)——它保證你能在保單到期後續保,無論你當時的健康狀況如何。但它不保證新保單的價格,所以保費可能會上漲。

  儲蓄與投資連結型保險:全壽險

  全壽險比定期壽險要複雜得多,保費通常也更高,因為保費收入的一大部分都被用於基金或投資計劃,而不是保險賠付。

  在一些高稅收國家,有的現金價值產品能夠享受免稅,因而對投資者(尤其是富人)比較有吸引力。在過去,在人們還沒有今天這麼多的投資產品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免稅就成為這類保險產品最誘人之處——當然它們本身也可能是很好的儲蓄或投資工具。

  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會在你身故時賠付一筆金額,無論何時發生。終身壽險有幾種:

  「無利潤保單」或「非分紅保單」,在投保人過世時給予一個固定金額的賠付,但與通貨膨脹不相關。所有的收益都是事先保證的。這種保單現在越來越少,但有些人還持有未償付的保單。

  「共享利潤保單」或「分紅保單」,除保證在投保人過世時賠付一定金額外,還分給投保人保險公司基金利潤中的一部分。這種利潤通常被稱為「花紅」或「分紅」,一般每年或保險期結束時以「期末紅利」或現金方式給付。保險公司會謹慎地評估壽險的利潤,然後確定一個紅利的數額,有時也會把紅利降得很低,甚至連續幾年不發紅利。

  示例:共享利潤保單紅利

  王女士購買了一份保額是10萬美元、25年期的共享利潤保單。第一年,公司宣布紅利為4%,於是她的保額增加到了104000美元。第二年,紅利是5%,保額增加到109200美元。以後的幾年中,分紅時高時低。25年後,王女士積累的保險總額已經達到33萬美元,期末分紅宣布為27萬美元,這樣,她最終得到的給付就是60萬美元。

  一家好公司的共享利潤保單可能會帶來不錯的回報,不過只有持有保單直至其到期才會如此。需要記住的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保單都需要長期投保才能源源不斷地為你帶來回報。

  單位連結保單(Unit-linkedpolicies)保證賠付一定數目(保障額),再加上你在該公司的投資基金中積累的基金單位價值。(關於單位信託詳見第10章)。這種保單的好處是,你通常可以在現金、債券、股票等投資種類中進行選擇,從而靈活性更大,也有希望提高你的投資回報。你所支付的保費被用來購買基金單位,但這份投資要被扣除管理費、壽險成本、傭金等費用。單位連結保單比普通的終身壽險風險大,原因在於:假設保單到期的那一年股市大跌,那麼你的投資單位的價值可能就比你期望中的低得多。

  退保

  提前結束一個保單叫「退保」。如果你在投保之後的頭五年內退保,你能收回的錢可能會比你付出的少。事實上,如果你頭一兩年就退保,你可能什麼都收不回來。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你不得不退保,有一些方法可以幫你減少損失,前提是請先弄清它們對於你的保單條款是否適用:

  誗你可以只退保保單的一部分,而保留其餘部分。

  誗你可以把保單「繳清」,也就是說,你無須再支付任何保費。但這樣可能影響到保險公司的賠付額和保障範圍。

  誗你可以以保單作抵押貸款,通常利息不會很高。如果你的保單即將到期,這樣做可能是比較合算的。比如說,你可以用借來的錢來續交保費,收到保險公司的期末付款後,扣除歸還借貸的錢,應該尚有盈餘。

  誗在西方一些國家存在活躍的二手保單市場,這樣你就可以把保單賣給其他投資者,而收到比退保更高的款項。二手保單市場或許也會出現在亞洲。

  誗你或許可以把投資轉換成一個「可變年金」,以免除退保罰金。

  生死兩全保險

  生死兩全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附帶小額壽險的儲蓄/投資工具。通常你需要連續一些年支付保費,期滿時可得到一筆保險費外加分紅;如果投保人在期滿前身故,受益人則可得到賠付金。也就是說,如果投保人在購買保單的第二天就過世,保險金也會被賠付。

  和現金價值保險一樣,如果在投保生死兩全險之後的數年中退保,保險公司歸還的保費會非常少,這點也使得它顯得不太吸引人。但它可能適用於為某些特別目的而進行的儲蓄計劃,比如孩子的大學教育。但只有在你確認自己不會很快退保的情況下才應該投保這種保險。

  用壽險保障你和你的家人(3)

  投保健康險

  在亞太地區的一些地方,健康險只是作為定期壽險或現金價值險的附加條款存在,而在其他地方,人們可以單獨購買健康險。

  一個人過世對於其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大災難,其實,大病或殘疾帶來的長期醫療費用可能給家庭經濟帶來更大的打擊。需要健康險和殘險的人比需要壽險的人多,因為即使是不用供養家屬的人,在生病或殘疾時都會需要更多的錢來維持生活。問題在於健康險和殘險的價格是昂貴的,因為賠付比率非常高。假設你在30歲就嚴重殘疾,保險公司可能不得不支付你的生活費用直到60歲或65歲為止,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費用,所以,保費也相應很高。

  殘險

  好消息是,一些大的企業會提供殘險,所以你可能不用自己支付。此外,職業協會有時也為成員提供團體殘險,這樣保費就低得多。

  如果你在小公司工作,或是個體商人,那可能就需要自己購買殘險了。以下是需要考慮的幾點:

  誗可續保保單——這些保單保證你一直能夠得到保險,即使你的健康狀況很差。

  誗部分給付——這是指如果投保人致殘而不能全日工作,保險公司會支付部分收入,或「損失」收入。

  誗更長的等待期——投保人致殘到保險金額賠付之間的時間越短,保費就越高。等待期最短一般是30天,最長可達1~2年。為儘可能地減少繳納的保費,你可以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選擇一個儘可能長的等待期(也就意味著在等待期內你得靠其他積蓄生活)。對很多人來說,3~6個月的等待期都是可以接受的。

  誗一貫工作保單——這種保單保證:如果你因為殘疾而無法再從事原來的工作,保險公司就會給予賠付。它比普通的保單要貴,因為普通保單只在你完全不能工作時賠付。後一種便宜的保單價值不大,對於高收入人群更是如此。原因在於,假設你原來是一名收入豐厚的經理,因致殘而無法工作,而保險公司卻堅持說:你還可以當檢票員,所以無須賠付。

  誗生活費用調整——隨著通貨膨脹提高賠付額,這是十分有用的一點。

  你的年齡越大,保費可能也就越高,此外保費還和其他因素有關,比如你從事的工作性質、你是否吸煙,以及其他風險因素。

  重大疾病險

  重大疾病保險,有時又稱為「絕症」保險,它主要針對某些特定疾病,如癌症、中風、腎衰竭、心臟病或其他重要器官的大病。

  此類保險的問題在於,它可能不符合應該購買覆蓋面寬的保險的原則,列出的病症種類可能不夠齊全。此外,有些疾病的界定是很複雜的。假設你被診斷出患有淋巴腫瘤,卻可能不符合保單中關於癌症的定義。

  與殘險不同,即使你仍然可以工作,大病險也會給予賠付。不過,由於其覆蓋面窄,你最好還是在選擇殘險的同時加一個覆蓋面較大的健康險。

  不過,有些國家有一個標準清單,列出了大病險應該包括的30種疾病。所有保險公司對這些疾病的定義都是統一的,這樣比較不同的保單和了解它們保障的內容就更容易了。相對其較

  全的疾病覆蓋範圍,保費價格不算高,因而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有吸引力。

  示例

  黃彼得是一位35歲的新加坡居民,健康狀況良好。他希望單獨購買一份重大疾病險。保險金額是10萬新元,為此他需要每年支付300新元的保費。

  醫藥險

  在理想情況下,人們應該可以購買到價格便宜、覆蓋全面的醫療保險,它應該能夠支付人們所有的醫療費、住院費等,不加以任何限制。近年來,醫療成本和種類變化發展得太快,要讓保險公司預先設定合適的承保範圍是很難的。當我們生病時,都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療,而最尖端的醫療技術和新葯大部分都價格驚人。有些西方國家努力建立起全國醫療保險系統,使居民們能夠免費得到治療。然而,隨著醫療費的上升,政府開始無力承擔這些費用。醫療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醫療費用上漲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問題。

  醫生們在確定治療方法時,經常會面臨困難的選擇。比如說,甲療法風險較大,但有可能根治疾病;乙療法風險小,但只能把患者的壽命延長几年。同樣,患者有時也面臨著一些艱難的訣擇,包括應該花費多少醫療費用。有的人會認為不應把終生積蓄花在一些可能毫無成效的治療上;有人則會不計任何代價進行治療——只要有一線成功的可能。

  另一個可能在未來影響醫療保險的因素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了解那些影響人類疾病的基因。現在,醫生已經可以在一些患者得病以前的很多年預言他可能患上的嚴重疾病。如果一家保險公司能夠了解你20年後可能得一種什麼大病,他們顯然會要麼增加你的保費,要麼拒絕賣給你保險。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在不少國家,強硬派的遊說者倡議政府應立法來阻止因基因技術而使人們無法獲得保險的情況發生。

  在亞太地區,便宜的醫療全面保險並不存在,所以很多人在生大病時還是不得不依賴殘險和重大疾病險,以及自己的積蓄。購買單獨或附加的住院費用險也是可能的,但這種保險只是在你住院時支付固定數目的費用,可能無法解決你的全部住院費。它通常會使你得到的總賠付金額減少,而且會對你每次入院的時間有所規定。

  如果你能夠買到保障內容更多的保險,可以選取抵減額較高的(抵減額即你在申請保險公司給付以前自己先要支付的費用),這樣保費會比較低。同樣地,多數的保險產品都提供「共付制」的選擇,這樣你需要自己負擔總費用的一定比例,但不會超過一個上限。

  用壽險保障你和你的家人(4)

  年金

  年金是一種投資產品,而不是保險產品。但我們也在這裡一併介紹,因為年金一般是由保險公司提供,並且經常是與終身壽險相聯繫的。

  年金實質上是你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一場賭博。你需要支付一筆費用,以換取保險公司支付給你的養老金,直至你去世為止。如果你比保險公司估計的期限活得長,你就賺了;但如果你去世得較早,保險公司此後就什麼都不用給付——當然,也有的保險公司會保證全額或部分給付給你的受益人。

  年金有幾種形式:

  誗定期年金(Temporaryannuities)——只在固定期限內支付年金。

  誗遞延年金(Deferredannuities)——在未來的一個固定日期開始給付。有的遞延年金允許投保人逐期支付保費,所以此類年金可以被用作儲蓄手段以便在未來得到穩定收益。

  誗可退回年金(Refundannuities)——如果年金購買人去世,年金會將購買額與已支付金額之間的差額退還受益人。

  誗變額年金(Variableannuities)——有一種遞延年金允許你在一系列投資(通常是共同基金)中間作選擇。這就使你對多樣化投資及潛在回報多了一些控制。在高稅收國家,變額年金有時直到取出前都是免稅的,因而比較有吸引力。不過,其費用通常比單純投資於共同基金要高得多。

  至於本章中討論的其他產品,一定要弄清它們的費用和退保罰金是多少,這點至關重要。

  注意事項:年金金額差別巨大

  不同公司提供的年金金額差別很大,可能會高達20%,所以多作些比較是很重要的。最好讓投資顧問來幫你挑選最合算的合同——這可能對你未來的收入有很大影響。

  購買年金的時機也很重要,因為年金額是與當前及預計未來的利率相關的。當利率高時,公司開出的年金多半也會比較高。

  稅收和保險

  亞太地區的很多國家稅收都比較低,財產少的人交的稅就更少。如果你交稅較多的話,可以通過合理使用保險來減少稅額。

  以下是主要的幾點:

  誗一般來說,得到的保險賠付是不用上稅的,所以當你將投資連結型保單與其他需上稅的投資相比較時,應該考慮到這點。

  誗投保人交納的保費通常在一定限額下是可以稅前扣除的。比如說在新加坡,寫作本書時,5000新元以下的保費和中央公積金都是可以從應稅金額中扣除的。

  誗如果你擔心去世後財產會被課以高額遺產稅,也可以通過使用保險產品來達到避稅的目的。

  小結

  結論:謹慎地選擇保險公司和顧問

  你可能發現了一種非常合適你的保險產品,但是在你索賠後保險公司多久才會給付呢?優秀的保險公司擁有公平交易和迅速賠付的良好記錄。比如說,在新加坡,最優秀的保險公司一般都能做到在一個月內賠付。

  至於其他的金融機構,對保險發行人也有評級,包括穆迪、標準普爾和WeissResearch所做的評級,它們都會評估公司的財務穩定性。保險公司倒閉造成完全損失的風險並不大,因為政府總會鼓勵其他公司去收購出問題的公司,或推出補償計劃。你可以和保險顧問一起研究一下各保險公司的評級,並了解一下如果公司出問題時,國家有哪些補償手段。

  因為保險產品非常複雜,一名優秀的保險顧問和一名經驗不足的保險顧問提供的建議可能差別很大。真正優秀的保險顧問會花大力氣替你找到最合適的、賠付最有效的產品。

  公司的評級顯示了其財務穩定性,但並未告訴你某種特定的產品是否物有所值、是否適合你的需要。優秀的保險經紀人應該檢查一項產品的結構、表現、風險等,並與其他公司的產品進行比較,他還應該非常詳細地告知你這些信息。

  退休生活(1)

  你退休後的生活是否美滿由很多因素決定,其中有一些因素,比如你的健康,是無法控制的。在這一章中,我們要來談談影響退休人士生活的主要財務問題,並討論出現問題時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被分成幾類:

  誗生活品質問題

  誗投資問題

  誗繼承問題

  要弄懂這些問題可能會在現實中如何影響你,就讓我們來假想一個例子吧:我們的主人公是一對新加坡夫婦——陳大衛和陳莉莉。他們相當富有,但逐漸陷入了「資產富、現金窮」的狀況。

  生活品質

  很多退休人士都想儘可能地享受生活。作為一名已經在職業生涯中積累起財富的退休人士,你無論是享受天倫之樂、做喜歡做的事情,還是繼續積極從事職業活動,這都應該是一段收穫果實的時光。不過,即使是富有的人退休後也可能面臨困難的抉擇。

  示例:需要更多現金

  大衛和莉莉是一對70多歲的退休夫婦,住在新加坡的一棟房子里。按現在的市場估價,他們的房子價值300萬新元。大衛每月能得到一筆數額很小的養老金——700新元,他們還擁有一筆共同基金,每年能保證有2萬新元的收入,此外就沒有其他的收入了,所以他們的稅前年收入總數是:

  養老金700×12=8400

  投資收入20000

  總計28400新元

  大衛和莉莉有兩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兒子兒媳住在美國,女兒住在新加坡,離他們很近。

  大衛和莉莉感覺很難平衡收支,因為多年來他們都享受著高品質的生活,如今也還想保持下去。他們有女傭,還有一輛車,偶爾還想舉行個酒會。大衛每兩三個月就喜歡出國短期旅行一趟。儘管他們早些年就還清了債務並且日常花錢不多,但有兩項費用卻增長很快:

  誗車

  誗醫療保健

  大衛和莉莉的車

  大衛和莉莉在幾年前用現金買了車,但三年後他們可能就需要買輛新車了,價錢大約是5萬新元。

  道路稅、保險、汽油和維修每月要花去他們1200新元。由於他們駕駛汽車已經開始不穩了,經常會碰撞或刮擦車子,所以維修費按新加坡標準來說都算很高。他們每年花在車子上的費用就有14400新元,佔了他們總收入28400新元的差不多一半。

  醫療保健

  大衛和莉莉的頭腦和身體都還很靈活,但和這個歲數的許多人一樣,他們都患有一些慢性病。今年莉莉動了一個小手術,花了3000新元,去年大衛因為出國旅行太勞累住了兩次院,花了5000新元的治療費。

  他們都擔心治療費以後還會更多。

  一個短期解決方法?

  大衛和莉莉需要更多的錢來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他們不願賣出共同基金,因為這會減少他們未來的投資收入。房子很值錢——儘管在20世紀90年代末房地產興盛的年代可能值更多。一家銀行告訴他們:可以以房子做抵押獲得10萬新元的透支額度。

  大衛非常想使用透支,他覺得這筆錢就夠應付所有大的花消了,比如幾年後換車。他跟妻子說:「無論如何,我們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讓我們在能享受生活時盡量享受吧。」

  莉莉不太贊同透支的主意。儘管和房子300萬新元的價值比起來,10萬新元只是個小數目,但她更想在自己和丈夫過世後把一棟不帶任何債務的房產留給子女。此外,她知道房產的價格和利率都是不斷變動的。如果房價繼續下跌,而銀行貸款的利率又上升了呢?如果大衛先於自己離世,那麼莉莉就會背上因複利而不斷增長的10萬新元債務,她會不會陷入困境?她怎麼才能還上這筆錢?

  大衛和莉莉知道,如果他們不要這輛車,錢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但他們感覺這樣做會給自己的精神狀態帶來不利的影響。車給了他們自由,他們可以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這讓他們感覺年輕。如果他們不得不靠別人開車帶他們出去,可能就會覺得自己衰老無用,而且,莉莉覺得這可能對大衛的健康非常不利。

  出於這種原因,莉莉想要儘可能長地保留這輛車。她潛意識裡相信自己會比大衛活得長一些。她知道在大衛過世後她會樂於放棄車子的。大衛也知道莉莉認為她會活得更長,但他並不確認她是對的——他認為她完全有可能先他而去。因此大衛決定要保留車子。

  退休生活(2)

  大衛和莉莉的兩難境地

  大衛和莉莉是富有的人,但他們陷入了老年人的一個典型困境:他們在財產上很富有,在現金上卻相對貧窮。他們很幸運地住在好房子里,又有親人住在附近,但他們清楚,如果把生活水平一下子降下來,會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產生損害。問題在於應付他們生活開銷的最佳選擇是什麼呢?

  沒有人知道他們能夠活多長,所以先假設一個壽命,然後以此為基礎作計劃是不正確的。要想獲得財務安全,最好能使自己的計劃保持靈活,這樣你就可以隨環境的變化而制定新的策略。

  如果大衛和莉莉是另外一種人,他們可能會樂意放棄汽車,但他們不是。儘管使用銀行透支能在幾年內解決他們的問題,但莉莉擔心債務會越滾越多,這是有道理的。還有其他一些選擇,但這些選擇都需要與他們財產的未來受益人(也就是他們的兒女)協商。

  投資問題

  正如我們在第10章看到的,退休後你可能希望重新調整你的資產分配。雖然有人認為投資組合應該在很大程度上偏重於債券,以便獲得穩定和可預見的收益,但歸根結底,一切還得根據你的環境和想法而定。比如說,如果你積累的財產比維持生活所需的多得多,你就不妨考慮一下以別的方式安排自己的投資組合,追求更佳的回報——例如投資於股票。

  示例:退休後的資產分配

  大衛和莉莉每年能從債券基金投資中收到2萬新元的收益,他們的投資總額是40萬新元。如今他們依靠這筆收入來支付生活費的大部分,所以他們沒有把得到的收益用於再投資。通脹調整後的投資組合價值在一點點地縮水。投資顧問建議他們把得到的收入部分用於再投資,以保持投資組合的價值,但他們至今仍猶豫未決。

  大衛和莉莉在印度尼西亞有一位叫巴蒂阿的朋友,他管理投資組合的方式大不相同。巴蒂阿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商人,現在已經退休。他通過新加坡的一家銀行持有一個非常多樣化的投資組合,總價值大概為250萬美元。投資組合中大約有60%是國際股票。巴蒂阿一直把投資當成一種樂趣,而且對外匯匯率、美國和亞洲股票這些問題十分精通。在印度尼西亞,他有足夠的投資來支付並不算高的日常花消,他的願望是在有生之年使自己在新加坡的財富大大增長。正是因為並不急需這筆錢,他願意冒比別人更大的風險,這而恰恰使他經常得到更高的回報。

  巴蒂阿是非常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股票組合的長期真實回報取決於整體表現,所以他並不頻繁買賣,也不自己選取個股。他把得到的分紅和其他收入都用於再投資。

  巴蒂阿和他的理財顧問關係很好,他有時會在某個市場上購買多樣化的股票,他相信這些市場的股價被低估了,並希望從市場的中長期發展趨勢中贏得回報。

  從十年前退休時到現在,巴蒂阿的投資組合的平均年回報率是5%(通貨膨脹調整後的數字)。他對此非常滿意,並且知道如果能夠保持這個增長水平,他的投資組合經過一些年會大大增值。

  巴蒂阿的投資策略也許現在是對的,但總有一天他將老得無法再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投資。到那時,他或許應該把投資全部換成債券,或至少是減少股票的持有量。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雖然從長期來講股票是收益最好的資產,但它們的波動性很大。等到巴蒂阿歲數太大、自覺來日無多的時候,他或許就會更想保持投資價值的穩定,而不是再多賺多少錢。他會考慮到,如果他去世時正逢熊市,受益人們可能會以低價拋出股票,從而減少他的遺產數目。他可能更願意留給他們一些穩定的債券和現金。

  繼承問題

  繼承與伊斯蘭法律

  在亞太地區的很多國家,穆斯林們是受伊斯蘭法律約束的。在繼承問題上,伊斯蘭法律的規定與一般的民法差別很大。這些國家包括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一般來說,在伊斯蘭法律之下,女兒們能得到的遺產只有兒子們的三分之一,養子女則無繼承權。族內通婚可能使繼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只有通過法庭才能解決。

  鑒於這些問題的複雜性,本書只討論不受伊斯蘭法約束的繼承問題。有關伊斯蘭法繼承問題最好徵詢專家意見。

  在這一部分中,我們會分析一般的民法規則下的繼承。雖然各國的民法均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它們都允許人們自己決定去世後的遺產分配。

  保證你的意願得到執行的方法就是訂立遺囑。遺囑是一種法律文件,描述了你希望自己的財產如何分配。儘管很多國家允許你以自己的格式立遺囑,但最好還是不要這樣做,因為可能在法院認證時遇到困難。由有資質的律師來幫你寫遺囑就保險得多。你可以在任何時候更改遺囑,或者重寫,或者增加「遺囑附錄」——即對原來的遺囑進行補充。

  無遺囑死亡

  如果你未曾訂立遺囑就去世,在法律上就叫「無遺囑死亡」。每個國家對這種情況都有規定,一般來說,財產會按既定的順序被分配給配偶和/或近親。

  這樣分配遺產有一些問題:

  誗法律規定的分配次序或許與你的意願不符。比如說,有些錢會分給你不想分給的人。

  誗遺產會由法庭指定的管理人管理。這可能會比你自己指定「執行人」(管理遺產的人)花去更多的費用和時間,也可能會給你的配偶造成困難,因為他或她可能要等待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獲得遺產。

  誗如果你在國外去世,遺產分配的時間和費用還可能更高——視當地情況而定。

  誗它可能破壞你減少遺產稅的計劃。

  但有錢人不會不立遺囑就去世的……他們會嗎?

  他們會!據《台北時報》2004年2月28日報道,英業達公司副董事長溫世仁於2003年底猝逝,留下了價值約30億新台幣的財產。之前,他沒有對財產進行任何計劃的處置。根據台灣當地的繼承法,他的財產將被課以最高的遺產稅率——50%,剩餘的將分配給他的近親。媒體還報道說,溫世仁還有一位私生女,此前不為人知。由此人們猜測,這位女兒也可能要求部分繼承權。

  退休生活(3)

  訂立遺囑

  從你開始積累財產時,就應該訂立一份遺囑,這點很重要。所以,有的人一成年,或是在服兵役之前就會立下遺囑。對於退休人士來說,計劃如何把你的財產傳給他人是一件重要的事。而且,你也完全可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在退休後數度更改遺囑。

  立遺囑並不會花費你很多錢。在大多數國家,一位律師做這項工作的收費不會高於300美元,他們會建議你如何添加一些條款,以防範某些風險。比如說,你在遺囑中將全部財產留給妻子,但你們卻在車禍中雙雙罹難,這時誰將成為繼承人?一名好律師還會向你提供建議,告訴你哪些法律會對你的遺囑產生影響。在有些國家,即使立遺囑人將配偶排除在繼承人之外,配偶還是有權向法庭要求分得遺產,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此外,在有些國家,如果你又結婚,已立的遺囑就自動失效,所以這時你還需要重新訂立遺囑。

  此外需要重視的一點就是指定執行人的問題。儘管你可以指定職業人員,如律師或銀行人員作為執行人,他們卻可能在你過世後收取很高的執行費用。出於這一原因,最好是能指定你信任的朋友或親屬作為執行人(他們也可以是遺囑中的受益人)。你應該選擇那些誠實、可靠,同時善於處理文件、應付繁瑣公務手續的人。如果他們需要專業建議,隨時可以找到律師諮詢,這樣的費用會比直接找律師當執行人低。如果你財產很多,預計需要繳納高額繼承稅,就應該在訂立遺囑前徵詢稅務專家的意見。

  和你指定的執行人私下聊一聊,讓他們儘可能多地了解你的想法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受益人可能在處理金錢方面更聰明一點,你可能想根據這些情況來確定財產分配的結構。比如說,如果你的孩子中有一個人花錢如流水,或年紀尚幼,你可能會願意進行遺產委託,這樣他只能定期得到投資的收益,從而防止他把繼承來的財產很快花光。和你的配偶談談這一問題也很重要。如果你的配偶多年來都依賴你作與金錢有關的決定,那麼對方在你過世後可能會無所適從。你可以通過現在就交出財務處置的責任來鍛煉對方,為未來做準備。你們還該談談在你過世後對方應如何生活。

  遺囑術語

  財產(Estate)——你的不動產和金錢。

  立遺囑人(Testator)——訂立遺囑的人。

  受益人(Beneficiary)——從遺囑中得到收益的人。

  遺囑附錄(Codicil)——對現有遺囑的補充或修改。

  遺囑執行人(Executor)——被授權管理或分配去世者財產的人。你通常可以指定一個以上的執行人。

  遺囑信託(Trust)——一種法律機制,允許人們在過世後仍可以「細水長流」地贈與遺產。使用遺囑信託主要是為了保證以正確的方式將遺產給予受益人(比如留給遺腹子)並減少遺產稅。

  受託人(Trustee)——負責管理一項遺囑信託的人。

  無遺囑死亡(Intestate)——未立遺囑死亡的狀況。

  遺囑認定(Probate)——某人過世後,由法院認證遺囑的法律有效性。一般來說,法院一旦認定了財產價值和遺產稅已交付,就會給予遺囑認定。儘管執行人也可能在此前分發部分遺產,但大多數資產都會在法院認定後進行分配。

  減少遺產稅

  在亞太地區,征遺產稅在各國是十分普遍的。一般來說,稅率根據你的遺產規模而變化。所以你需要什麼樣的稅務規劃取決於你的財產有多少,以及你在哪個國家納稅。

  非常富有的人通常會更擔心遺產稅的問題,不過他們對此的態度也千差萬別。有的巨富認為,家人不應該繼承過多的遺產,因為他們可能會不負責任地使用這些錢。也有一些人不願意思考自己身後的問題,直到來不及處理為止。多數人可能會希望把財產傳給自己的家人,而無須交納遺產稅。

  如果你的財產可能需要繳納大額的遺產稅,你可以找到各種方法來減少甚至免去繳納的稅款,而這一切要視你的環境和你過世時的法律規定(可能不同於現在的法律規定)而定。有的國家或地區對你在世界各地擁有的財產都要徵稅,有的國家或地區只對在本國的財產徵稅。徵求專業的稅收顧問意見所費不貲,但如果你面臨著高額稅收,這筆錢是值得花的。以下是減/免遺產稅的幾個主要方法:

  誗使用每年津貼贈與。很多地方允許你每年贈與一筆現金。比如說在台灣,每年的贈與金額可以高達100萬新台幣(約3萬美元),而無須繳納任何稅款。

  誗使用免稅保單。很多國家對某些種類的全壽險和養老保險保單不徵稅。正如我們在前一章中看到的,保險收益通常是免稅的,而保費通常也在一定程度上免稅。只要計劃周密,你完全有可能通過大筆投資於保單而免除繼承稅。

  示例:藉助保險減輕遺產稅

  常埃瑞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台灣人,現年41歲。如果去世,他大約有400萬美元的財產可能會被課以遺產稅。台灣地區對於海外的財產和收入不徵稅,但埃瑞不想把財產換成現金放到海外去。

  為減少可能需繳納的稅金(在台灣地區最高遺產稅率為50%),他決定投保一種名叫「百歲定期」的定期壽險。他為自己的壽命投保400萬美元,每年的保費是2萬美元。合同規定是可續保的,但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保費也會提高,在他高齡時可能會變得非常高。如果埃瑞在100歲之前謝世——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他的受益人就能得到免稅的400萬美元。當然了,他無法預計他去世時的真正財產是多少,而且如果他活的時間很長,可能會需要繳納很大一筆保費,但這一合同確實保證了他的一大部分財產可以免稅地留給家人。

  對於非常富有的人來說,以下一些做法可能是正確的:

  誗把部分財產放在不征遺產稅的國家。但是要小心!這種辦法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你必須保證你付稅的國家不會提出對這些財產徵稅,以及在海外的財產可以迅速地轉給你的受益人;此外,如果你在第三國去世,也不會產生任何法律上的問題。這樣做時你應該先徵求專家的意見。

  誗使用遺產信託。遺產信託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禮物,它們有很多作用。而且,根據你所在國家的法律,它們有時可以被用來避免遺產稅。它們由受託人管理,而委託別人管理遺產通常是昂貴的,所以最好在決定前衡量一下得失。

  繼承與海外資金

  如果你把財產放在海外,就需要確認在你過世後受益人可以很容易地得到這些財產。有的受益人在繼承海外遺產時遇到了很大困難,儘管遺囑已經在本國經過法律認證。

  如果像很多人一樣,你經營海外資產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能在你過世後把財富留給家人,那麼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趁你在世時就把財產轉入他們名下,或者是與他們開立共同賬戶。

  另一個安全的方法是進行遺產信託,但要保證你指定的委託人是非常誠實的,並且能在你過世後儘快地把財產交給你的受益人。

  ·小說下載網 - 您下載的文件來自《秘密電子書》更多免費電子書請登陸咪咪TXT電子書--Www.mimitxt.com


推薦閱讀:

非常准!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指甲嗎?!
下對注,贏一次;跟對人,贏一世。信錯人,哭一回;愛自己,美一生
孩子叛逆,請先反省自己!拙見
為了童年的夢想他往臉上塗石膏,最後自己成了遊戲中的主角
自己也可以算命!簡單易學的八字——(用神篇1)

TAG:理財 | 財富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