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兵仙韓信
漢朝楚王韓信(?—前196年),漢族,淮陰(時稱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楚王、上大將軍。楚州區留有與胯下之辱相關的「胯下橋」遺址,並在鎮淮樓東側建有韓侯祠紀念館。西漢開國功臣,初屬項羽,後歸劉邦。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
座駕:五明驥;
兵器:魚腸劍;
經典之戰:暗渡陳倉,井陘之戰,垓下之戰;
官爵:無名小卒----郎中------連敖------伐楚大元帥------齊王-----楚王------淮陰侯。
他起初並未受到劉邦賞識,只當個小糧官,丞相蕭何卻很器重他。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軍事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韓信出身沒落貴族,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
韓信在下鄉南昌亭長家吃閑飯,幾個月後,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前一大早就燒好飯,在床上就把飯吃了。等到吃飯時間韓信去了,就不為他準備飯食。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
韓信在城下釣魚時,有許多老婦在沖洗絲絮,其中一人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表示:「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意思是說我將來必定會重重報答你的。老婦很生氣,斥責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史記·淮陰侯列傳》)意思是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吃食,難道是希圖報答嗎?
淮城屠戶中有個年輕人想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漢書·韓信傳》)併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漢書·韓信傳》)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廠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史記·淮陰侯列傳》)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讓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漢王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何亡。」(《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劉邦且怒且喜,罵到蕭何為何逃跑,蕭何說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韓信。劉邦又罵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表示自己也想向東發展,絕非甘居漢中,定要取天下。蕭何說:「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看在蕭何的情面上同意讓韓信為將,但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劉邦表示可以讓他做為大將。於是劉邦想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同意了蕭何的要求。
諸將聽說後,都很高興,人人覺得有機會被選拜大將了。等到拜大將時,竟是韓信,全軍皆感驚訝。
韓信對門鄰居是一個年老落魄、無子無女、無依無靠的「地仙」(風水先生)。韓信力氣大,心地也不錯,他每天用砍柴換來的米去周濟老地仙。老地仙感激不已。
一天,老地仙對韓信說:「後生仔,多謝你多年的照顧,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們後山上有一處龍脈風水寶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面,你將我葬在那龍口裡的話,你今生將大富大發,一生榮華富貴;如果你老母死在前面,你將她葬在那龍口裡的話,你今生會出將入相,位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生,記住啊。」韓信點頭答應。
自小胸懷高遠的韓信自然希望自己出將入相呀。
一日,老地仙生病,病勢很重,眼看活不長久了。韓信急壞了。他思慮再三,最後咬咬牙,在一個風雨欲來的黃昏,對母親撒謊說背她去醫眼睛,就背著老母走進那個石洞構成的龍脈口中,把活生生的老母放在洞內。
韓信走出「龍口」,對著石洞連叩三個響頭,只聽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龍口」巨石轟然塌下,將老母活葬在「龍口」中!
地仙忽聞後山巨響,知道韓信已在「龍口」活葬其母,就趕緊拖著重病之體來到龍脈地。
此時風雨大作,天昏地暗。地仙見到楞立於風雨之中的韓信時一聲長嘆:「天地昭昭,活葬親母;得天理即不能得地理,得地理即天理難容!」
後來,龍脈地得了地理,韓信從軍,戰功赫赫,最後出將入相,做到了漢朝劉邦封賜的「齊王」。
當時天下甫定,劉邦還相當器重韓信。韓信自然記得老地仙的話,就對高祖劉邦說:「皇上啊,我儘管為大漢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只怕日後會死無葬身之地啊。」韓信就將自己少時活葬親母的事說給高祖。
劉邦為了保全韓信不應天理之劫,就向全國發出一道聖旨:在全國任何刀槍器械上、哪怕是柴刀、菜刀、箭支上都刻上這麼一句「此刀不斬韓信。見天不殺韓信,見地不殺韓信」。——這麼一來,韓信想必不殔櫪拡會有任何劫難了吧。
可是,後來,高祖病危,皇后呂氏掌權,有人陷害韓信有謀反之心。於是,呂后設計將韓信騙至三層繡花樓上(下不見地),繡花樓上窗戶嚴封(上不見天),然後將韓信以酒灌醉,用繩索將其捏死——無論韓信如何用心防範,最終也難逃活埋親母的天理嚴懲!
推薦閱讀:
※韓信之死:都是「跑官要官」惹的禍
※韓信大起大落
※國士無雙:韓信如何得到劉邦重用
※韓信的下場其實可以避免 只是當事者迷
※國士無雙 築壇拜將 與兵仙韓信有關的13個成語典故盤點
TAG: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