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釋義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里很著名的一部經文,簡稱《心經》。也是在中國流行最廣泛的佛經,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在佛學界有很高的評價,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我們常說的「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就出自《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字,卻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近萬卷經典中,字數最少,義理卻最豐富的佛經,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包括了空、有兩大思想。

《心經》讀起來很容易,也利於背誦,但很多人卻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經常會斷章取義甚至偏離本意。

那麼,為了使大家更好的認識佛教,了解佛教的經典,在此,我將《心經》的釋義給帖出來,供養眾位善知識以及九法界有情眾生,縱使還不能馬上看得明白,但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通過反覆的閱讀和理解,一定會破迷除誤的,因為有了法緣的開始,就會在阿賴耶識里種下智慧的種子,總有一日會結出圓滿的果實!

願大家法喜充滿!福慧雙修!南無阿彌陀佛!~

一、經題淺釋

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注釋:

1、般若——印度梵語。讀音:「波惹」,意為智慧。然而,為何不直接翻譯成智慧呢?因智慧有世間智慧和出世間智慧及出世間上上智慧。世間智慧是世間常人的聰明才智。出世間智慧是阿羅漢和辟支佛的智慧。雖能超出三界,但未究竟圓滿。出世間上上智慧是諸佛及大菩薩的大智大慧,它能斷一切煩惱,度一切苦厄,得根本自在。般若智慧就是指的這種出世間上上智慧。但為避免和世間智慧相混淆,故而只用音譯,不翻譯為「智慧」。

2、波羅蜜多——印度梵語。可譯為「到彼岸」。彼岸是對此岸而言。生死名此岸,涅槃名「彼岸」。凡夫這邊名「此岸」,聖人那邊名「彼岸」。成佛就是修行者要達到的彼岸。但從此岸到彼岸,其中有一條大河間隔。河流譬喻煩惱,必須斷煩惱。要度過煩惱中流,需要坐船,方能到達成佛的彼岸。這條船就是「般若」智慧。以般若大智慧之舟渡過煩惱中流而到達彼岸。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因此,般若波羅蜜多也可譯為智慧到彼岸。

3、心經——佛法有大小乘之分,喻大船和小船。大乘過大江大海,小乘過小江小河。所證境界自然有別。佛法之所以分大小乘,是佛為不同根基眾生而說。比喻為不同需要的人準備的大船小船。大乘佛法以大般若經為中心。大般若經以以心經為中心,故此經名為「心經」。意即佛法的核心或中心經典。「心經」還可以解釋為修持心法或修心的法門。

二、正文淺釋

第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注釋:

1、觀自在菩薩——有特指和泛指兩種解釋:一是特指觀世音菩薩;二是凡能夠觀照五蘊皆空,而能得自在的修行者都可稱為觀自在菩薩。

2、行深若波羅蜜多——行深,意為修行甚深;波若波羅蜜多,可譯為智慧到達彼岸。

3、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不是用眼觀,而是以般若智慧觀照。比如我們在黑暗中,要看見房間內的東西,因為有了手電筒的照射,方見所見。現在我們要觀照五蘊皆空,非藉助般若智慧不可。那麼何為五蘊呢?即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法包含了宇宙萬法。先講「色」:色乃色質的色,不是貪色的色。凡是宇宙中有體積、質量、顏色的物質都稱「色」。色是宇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世界萬物的統稱。再講「受」:有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色,則有了人的感受。有酸甜苦辣咸,總是有感受的。那麼「想」呢?有了感受則有想。想前想後,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想到快樂則樂,想到凄涼則苦。再看「行」:由想則有行。行是動作、活動。也是行為的行,修行的行。乃至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都是行。最後看「識」:識指對萬物的認識。認識萬物離不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眼見物能識物。耳聽聲能識音。鼻識香臭。舌嘗味能識酸甜苦辣咸。意能分別好壞。色、受想行識為五蘊法,雖包括了宇宙萬法,說到底不外乎我們內在身心和外在世界。不外乎哲學上講的精神和物質。色包括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及世界一切屬物質的東西。受想行識乃是我們的身心世界,屬精神的東西。照見五蘊皆空,即是藉助般若智慧觀照我們的內心世界及外在世界皆是一空相,不執不著,不起分別心。故能解除一切煩惱苦厄,達到真正的自在。

第二段: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注釋:

1、舍利子——釋迦牟尼佛座下智慧第一的大弟子,又名舍利弗。佛講經到此,哦一聲弟子舍利子名,有特別提示的作用。

2、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宇宙萬物,是實有的。空即是無。這裡說色和空是無異的,沒有兩樣,是等同的。既然一有一無,為何說沒有兩樣呢?前面已述,五蘊法乃宇宙萬法,總括為色法和心法。佛法說:「一切由心現」。比如廚房裡放塊冰,看不清時以為是塊饃。細看原來是塊冰。再細想想,其實它是水呀。水即是冰,冰即是水。修行者證到一定境界,雖見牆壁高山都無障礙。這就是色不異空。

3、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上所述,既然「色」是由業識幻現而來,故不可執著,用般若觀照應無障礙。那麼其它「四蘊」同樣也應觀空,不執不著。

第三段: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注釋:

1、舍利子——佛講經到此,再次喊一聲弟子舍利弗名字,以提醒聽經者注意。

2、是諸法空相——諸法乃萬法,也是五蘊法。諸法空相乃五蘊皆空之空相。這空相亦即「真性」或曰「真心」。

3、不生不滅——沒有開始也沒有壞滅。人的色身肉體有生有滅。但真性則無生無滅。

4、不垢不凈——垢乃污垢,凈乃潔凈。佛教用蓮花比喻真心,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出清水而不沾。真心如蓮花不垢不凈。

5、不增不減——真心性空,無增多也無減少。覺悟成佛的,真性無增多。眾生沉迷生死苦海中,真性也無減少。故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如何平等呢?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第四段: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到無意識界。

注釋:

1、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遣「五蘊法」。因此緣故,諸法空相中,即法性空中,無色蘊,亦無受想行識。則五蘊法空,顯真諦理。遣是遣除煩惱,遣除執著。只有觀空才能遣除執著。

2、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遣「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眼有視覺,耳有聽覺,鼻有嗅覺,舌有嘗覺,意有知覺。何以說無呢?因六根是由父母精血而成。即從因緣和合而有。緣生性空。再分析:例如眼不過有眼珠等組織而成,是無實體的。就好像一間房屋,看起來整體是屋,細琢磨不過是石頭、磚瓦、灰泥和合而成。再看石頭、磚瓦、灰泥等也是從緣而生。緣生是空,即空與空和,還等於空。故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俗話說的「六根清凈」即是此意。若觀得六根為空。即能破我執,可證空理。

3、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遣「六塵」。「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世界萬物雖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塵」。由「六根」對「六塵」。凡眼見到的都是色。耳聽到的都是聲音。鼻子聞到的都是氣味。舌嘗到的酸甜苦辣咸都是口味。身感覺到冷暖、澀滑、痛癢是感觸。法是前五塵落謝的影子,是心意所想到的。例如:日常生活,眼見過的一切色境,耳聽到的一切聲音在心中能浮想起來,這些印象名為法。由眼耳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根」尚且空,又何有「六塵」呢?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六根」對「六塵」不起分別心。故曰無色聲香味觸法。

4、無眼界。乃到無意識界——這是遣「六識」。此句中間用「乃至」,省略了無耳界、無舌界、無身界。由「六根」對「六塵」起分別,名「六識」。又名「六界」。若眼根對色塵不起分別則無眼識即無眼界。耳鼻舌身呢?道理相同。乃至意根對法塵不起分別是無意識界。如果由意識分別法塵美醜起貪嗔痴而成煩惱。「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今能了知無「六根」、無「六塵」、亦無「六識」,則法體潔凈。

第五段: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注釋:

無明即是無所明了。眾生起貪嗔痴等煩惱,糊糊塗塗的思想名「無名」。無名消滅,即謂「無明盡」。現在既沒有了「無明」,哪來的「無明」消滅呢?拿「無明」比作敵人。「無明盡」比做消滅敵人。既無敵人也就沒有消滅敵人之說了。按佛講的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追根尋源,因無明顯執迷妄有,是糊塗不清。現消滅了「無明」,則一切「生」和老死的憂悲苦惱皆滅,從而達到永遠不再輪轉生死的涅槃境界。

第六段:無苦集滅道。

注釋:

苦集滅道是「四聖諦」。諦是真實無虛之意。「四聖諦」即四種正確的道理。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是出世間因果。先說苦集二諦,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佛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熱苦。但苦從何來,是由集而造成的。集是苦因。集因即指由煩惱迷惑所造之業。由煩惱迷惑而作苦業,故受苦果。快樂是自作自受,痛苦也是自作自受。再說滅道二諦。知道了苦的來源,必須尋求解脫苦的方法。要想解脫苦,必須修道,即是修「戒定慧」道。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而後證「滅」諦。比如醫生向病人說生病是痛苦的(苦諦),病的原因是受涼或飲食不當等等(集諦),健康是非常可貴的(滅諦),要健康必須認真服藥(道諦)。現在說「無苦集滅道」是說「四諦」是空的。好比人有病故要吃藥。如身體健康又何須服藥呢?再如過河需要船,現在已經上岸了,是否要把船拖上岸呢?故人若修道,斷生死,證涅槃,就無須執著於苦集滅道了。

第七段: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注釋:

1、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智:指真空智、真空理,由般若證得之空理。空理是一真如心。今說無智是說不執著於能證得的空理。因空理是一真如心,每個人都具有。由於眾生被煩惱所遮,故真理不顯。今顯真空理性,一切皆空,連空也無所得。空理是本有的,雖得實無所得。比如在黑暗中,房內雖有寶珠,但因黑暗看不見,以為寶珠丟失。若燈一開,光明照耀,寶珠即刻出現,似乎有所得,其實是得到自己本來就有的寶珠。現以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證得空理,原來是得到自己一顆本來有的真如心,並非新有所得。故說無智亦無得。一切無所得才是真得。

2、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菩提譯為覺悟。薩埵譯為有情。菩提薩埵意為覺有情。簡稱菩薩。一切菩薩都是依照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修行而自覺證得無上菩提的。

第八段: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注釋:

1、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掛是牽掛,礙是障礙。世人的掛礙,是牽掛著事業能否成功,父母牽掛著兒女,妻子牽掛著丈夫家庭等等。因為有了掛礙,就時時刻刻擔驚受怕,這是由於沒有般若智慧之力。如要心無掛礙,則須修學般若,究竟到達彼岸之時,則得心無掛礙。

2、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是非不分,上下不明,是謂顛倒。究竟涅槃是指最高最圓滿的不生不滅的無上境界。人生無常,不知自己身在苦海,在追逐色名利時,暫時得到就快樂,失去就痛苦。所以,世人時常在顛倒夢想之中,晚上做夢是夢想,白天醒時所想的都是夢想。現實生活以為實有,其實也是夢想。所以佛說:「人生如大夢」。唯有佛才是大夢覺。雖然我們在夢中,卻能在夢中行善,也難能可貴。如果我們能通過修行般若法門,能觀「五蘊皆空」,同樣也能像佛一樣在夢中覺悟,而證究竟涅槃。

第九段: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注釋:

三世諸佛,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在不同時間修成的諸佛。三世諸佛都是依照般若智慧法門修行而成佛,故說般若是諸佛之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覺有世間覺、邪覺、出世間覺及出世間上上覺。世間覺覺悟了一種,未必覺悟其他。又今日覺悟,明日未必覺悟。至於邪覺乃邪知邪見。只有出世間覺才稱正覺。小乘人聲聞緣覺能覺一切法無常苦空,能出生死證涅槃,雖是正覺,而未覺悟一切眾生。菩薩自證自覺,而且平等普遍覺悟眾生,自覺覺他,故名正等正覺。但未究竟圓滿,因無明未盡,故不能稱為「無上」。唯有佛覺行圓滿,萬德俱備。故成佛名為無上正等正覺。

第十段: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注釋:

心經本是顯說般若,現在說心經是咒,是密說般若。咒,梵語名陀羅尼,譯為能持能遮。能持一切善,能遮一切惡。咒語是佛原本為某一部分暗鈍的眾生所說。一個人即使天生愚笨,不能依般若法門修持,如能一心持咒,心智自然聰明開朗。因此,我們說咒的實質也是經。反之,經也可以說是咒語。經是顯咒,咒是密經。可以這樣說吧,通常誦經可實現漸悟思維,持咒可實現頓悟思維。咒語的意義微妙難解,眾生無需知道,只要一心持念,即有不可思議的靈感。

1、是大神咒——喻般若法門廣大神妙,不可思議。

2、是大明咒——喻般若智慧光明無量,能破除心中愚痴和黑暗。

3、是無上咒——喻般若法門是無上真言,無任何法門比她更高。般若乃諸佛之母,十方三世諸佛皆因般若而得成就。

4、是無等等咒——喻般若法門沒有任何法門能和她相等同,唯有般若與般若相等。

第十一段: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注釋:

這段文字是密說般若。咒語是梵語,名陀羅尼,乃佛的秘密語,在一字一句中,含有無量的意思,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只要一心誦念,即有奇妙的感應。故不可翻譯出來。

如果強欲翻譯,也要作如下解釋:

揭諦—度。 波羅—到彼岸。 僧—眾。菩提薩婆訶—快速成就。全咒大致的文意是:度!度!度我到彼岸。度眾生一齊到彼岸!

附《心經》全文:以此供養大家,阿彌陀佛!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duǒ),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推薦閱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四百七十七
金剛般若經挾注(大正藏2739部)
理解、貫通大小乘佛法的核心思想:緣起性空(即般若)--學佛網經咒頻道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一一九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五十三

TAG:心經 | 釋義 | 般若 | 般若波羅密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