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序言範文欣賞㈡
06-07
黃岡林氏家譜序言(清朝名臣林則徐撰寫)1837年出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撰寫黃岡林家譜序言,《閩楚同源序》:「吾族殷少師比干之後裔也.蒙周賜姓,承天發祥,其後孝子慈孫,代不乏人.總由相繼積德以結天心,故歷久而彌光.是以我祖披公,由唐進士肇基,莆田九子,咸為刺史.確守前勛,蘭桂叢發,散處遐方,迄今數千餘載,蕃衍幾遍天下.余初歷楚藩司,閱楚省郡諸志,早知守親發跡之黃者,大有人焉.思通悃愫,以扣來由,旋因入觀未果,茲幸復膺聖命,節駐楚邦,公退之暇,適逢守親執譜來署.余遍閱守圖,深悉公等本循州刺史蘊公之後,與余上共披公,雖關山閱離,未列雁行,而要知鄧林之竹發千尋,總有一本;黃河之水瀉千里,究出一源.千支萬派,自我鼻祖視之,未嘗不猶然一家人也.竊願與我同源之人,奮志詩書,效法聖賢,其無負仁人孝子之後也可.道光丁酉年,兵部尚書,湖廣總督,披公後嗣孫少穆則徐謹撰。衛氏家譜序言自清道光一十九年迄今,凡一百七十載。我衛氏族人承先輩基業,繼先賢懿德,披荊斬棘,耕讀不輟,雖歷經戰亂,、時局動蕩,仍子孫繁衍,人丁日隆。聚而成村者,蓋菜園鄉衛庄、衛家寨、周家溝、宮前鄉寶疙瘩,計余口;遷徙各地之衛氏余脈亦難以計數。期間,列強欺凌,民生凋敝;民國戰亂,生靈塗炭;十年浩劫,生計日蹙。族人亦如國人,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終日勞碌,然殷實之家中落,貧弱之子饑饉,以窯洞為居,時有斷炊之虞,焉有餘暇修續家乘哉! 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吐故納新,雨露播撒,盎然生機;自新世紀惠農政策惠及黎庶,澤被百姓,翻天覆地,百業勃興。族眾遍享福祉,奔小康,求大同,以平房、樓房為居,用電視、電腦休閑。先人有知,亦當載歌載舞、載欣載奔於仙宮,與我等生民同歌盛世乎!然譜牒累世未修,世代遞遷,光陰荏苒,滄海桑田,先輩之業績行將泯滅,每每念及先賢遺子孫以宗祊為己任之教誨,族之賢達深以為憂。族人衛庄退休幹部全業、現職幹部保朝、耆老占國、衛家寨耆老增德、退休教師德壽、族之明達鳳祥、寶疙瘩退休幹部衛華等志趣高潔,意氣恢宏,誠恐懿德之不立,惟憂風流之將湮,毅然於公元二零零七年六月倡議修續族譜,而囑余作序。公等遂廢耕罷商,不辭勞苦,不計廩資,赴盧氏、奔洛寧,遍訪族之耆老;其餘族眾亦飲水思源,追念先祖,饋贈錢財,以作墨資。歷時一載有餘,衛庄、衛家寨、周家溝、寶疙瘩四村族譜修續成集,並附各村簡介。至於遠適它鄉,年代久遠,杳無音訊,無從稽考者,亦不乏其人,終致譜集月缺,我族人無不扼腕嘆惜。 晚輩生性愚鈍,識見淺陋,豈敢與族之先賢比鄰,惟知以宗祊是務,勉為其難,豈有它顧也哉!勖我後世子孫,當秉祖宗之遺訓,親宗祊、睦鄰里、敬執事、興家邦!廣西韋氏家譜序言 樹有根,水有源。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史所以紀一國之事迹,譜所以敘世代之源流。蓋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傳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錯落,有見面莫相識,尊卑莫能辨者;雖一本之親,幾何不秦越視之,世序之淆亂散渙極矣。家譜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繪為圖。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渙而受之以萃之義也。 稽吾族自始祖元哲,相傳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系出江西省臨安府豬市壩,洪武1368年,朱元璋在位時,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發動了調南征北逾詔,韋氏始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子女逃到貴州、廣西兩省安家立業。 厥後皆耕讀為業。五傳至烈祖韋天貢,天祖韋有道。家日益饒,復遷翰堂,遂卜居焉。是時土寇竊發,蹂躪鄉里,追源溯流,欲創修家譜,志焉未逮。 迄今又數十餘年,生齒日繁,支派愈盛。族愈遠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則一脈之貽如同陌路,無以動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篤其睦族敦倫之誼。爰是悉心採訪,詳加纂輯,務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號、爵秩與歷代墓所、祭產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錄,壽諸棗梨,傳為家乘。 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自始祖順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聯屬族人,使覽斯新譜者,父兄宗族儼在庭幃,長幼尊卑秩然不紊。俾咸之一本之誼,共敦九族之親,而尊祖敬宗,敦倫收族之心有不感發而興起者乎。 天地生物人為貴。曷貴乎爾?以其具天秩之彝倫,有以篤水源木本之念,凜凜然統族屬而不昧厥初也。 夫祖宗往矣,而若子若孫若曾元以下,非一脈之留貽乎?故尊祖者不可不敬宗,敬宗者不可不收族。誠哉老泉之言曰:情見乎親,親盡則情盡如途人也。吾所相視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分而至於途人者,勢也。勢無如之何也,幸未至於途人也。使之無至於忽忘焉,可也。噫!人各有心,未有聞老泉之言而孝悌之心不油然以生者,此吾譜之所以不容緩也。 海陽縣趙氏家譜序言 趙氏原隸濱籍,伯始祖諱義,明初以軍功世襲大嵩衛鎮撫使。始祖諱敬,以弟承襲。二世諱通,三世諱全,俱承世職。四世長支諱成,歷傳五世諱賢,六世諱節,節生之宜承職,至國朝定鼎,相傳人山,子以變遷城西唐家,率業農。四世次支諱盛,再傳未詳。四世三支諱隆,三支長諱玄,玄生金、生玉、生滿。玉生之度,支派始繁。子以義補博士,漸振詩書業,世世襲大嵩衛鎮撫使始引以為刑指以為非,寡廉鮮恥之行皆知引以為刑律,居衛城路面,舊傳為南趙。三支次諱寵,寵生遷策,起畎畝,奮發讀書,以明經判紹興。子景星,孫作舟傳其業,以文章德業起家,世居衛城路北,舊傳爲北趙。康熙初,八世諱以某公、作某公修譜,尚屬服親,伯之度,叔景星,注列俱詳。及乾隆中,猶在十世、十一世之間,疏遠者不過始越五服。而族人未睹譜牒者,竟茫不知先世之宗派,所言遂有大背於譜者。攷之舊譜,自知其經。嘉慶壬戌,吾伯叔依先世舊譜,續及十八世,詳確明備。聞爲族人不學者紛綴牲牒,冒取應援,互有異同。茲基與階弟、彝姪、敏孫、治孫等。亟采舊聞,征諸故實,校對詳明,世嫡之相承,昭穆之森列,俱表其世系,覽之者必不至為異說所誤,後之人勿廢其職,勿失其學,庶永保無替雲。 歲嘉慶成戊辰十三世孫廣基謹誌 凡有族譜之家,必須時常翻閱,隨時添注,方無遺漏失考之虞,若永遠不閱,一經年湮代遠,人口繁多,再欲修整,殊非易易也。我趙氏族譜,自嘉慶甲子重修迄今百餘年,人丁戶口之眾不止較倍從前,譜書迄未續修,閤族咸以為憾。茲於光緒丁未春宴,招集諸侄暨侄孫、曾孫等,語以續修之舉,均樂從之。唯吾族之鄉居者人數過半,一時未能周知。於是郵寄一紙,囑其自行調查,寄城添注,乃遷延日久,脫略居多,又復遣侄孫輩各處詢訪,不憚煩勞積三年之久,於宣統已酉秋方始告成,裝成十冊,各分可繕寫一部,以備時常翻閱,隨時添注,庶幾後世遵守此意,可以永久無替雲。 歲宣統元年己酉十四世孫宴謹誌 郭氏舊譜序(歐陽修撰) 余賞參參諸家之譜牒,考氏族之源流,蓋自黃帝以來,子孫分國受姓,其得姓則一,而後別為氏者則殊。有以先王之謚而為氏者,有以所居為官司而為氏者,流衍派別,鮮有能辨其氏族之源者也。溯其流則可以知其源,尋其枝則可以知其根,余因歷覽傳記,而知其概矣。按郭之先,本出周室王季之後,為文王卿士,功在王試冬躲於盟府,封於虢,時稱為虢公。周惠王時,殺子頹有功,遂得虎牢以東之地,今城皋也並酒泉焉。後為晉所滅虢公合舉其族,出奔京師,子孫多就城郭園池而居,因以為氏。虢,郭氏之源也,故京師有東郭市,西城池,皆以此也。後有郭隗者,客於燕,卒復燕,昭王得士,實自隗始。漢興郭氏浸盛,有曰蒙,曰亭、曰衷冬皆高祖元勛,均封列侯。忠生遷,遷生長,永生萌,世居潁川,故今有五看焉。漢室既東,郭氏壯盛,太原、河南、潁川、東郡、馮翊是也。其聲著者曰泰,字林宗,屢舉有道不就,雅尚沮高,為世所慕。又有仕於晉者曰璞,洽聞博物,尤深陰陽卜筮之學,不從王氏之變,遂殞其身。迨至季唐,郭氏尤盛。有曰知運者,多戰功,封太原郡王。最顯者曰子儀,世居華州,以武舉屢有大功,進封汾陽郡王。生八子:曜、旰、希(左有「日」旁)、出(左有「日」旁)、晤、曖、曙、映,皆為顯宦,孫多人,銳、鋒、鋼、釗、奇、從、,萬為超擢。唐未兵略冬五季擾攘,以故子孫分適他國,所至皆以汾陽為封郡看,此汾陽郭氏之攸始也,難道以先王之謚為氏者與?抑難道以所居之官為氏者與?宋興,海宇寧一,褒功繼盡,推恩及遠,詔封其孫元亨為永興軍助,以旌先王之功德,而俾澤流於無窮。元亨之從祖父諱在徽,仕唐庄宗鴻臚卿,以言事謫守廬陵。其子文國公,遂家邑麻崗。生三子:軒、並(左有「車」旁)、輪,軒生靖,大平興國中仕至殿中侍御史。生熙,仕至吉州觀察使,生三子:長曰龍,徙居吉水,仲曰聖,留居麻崗,季曰宜,亦徙居吉水。越二十餘代,而萬聖、振溫、福海三公,先後宦遊荊楚,一落業黃泊湖,為古堤橋之始祖;一橋寄武陵,轉徙七里湖,為大潭溪之始祖;一就籍安鄉,為黃山崗之始祖。然雖所居渙散,而一脈流傳,子孫繁昌,碩大敏達者,蓋由祖德深厚,故胤祚若是也。由此稽之,則後裔豈無騰踏有光祖考不盡如縷者。易曰:積善之莢冬必有餘慶。詩曰: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其郭氏之謂也。 大宋熙寧四年辛亥仲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歐陽修拜撰 !重修泰安大梭庄李氏家譜代序 世間萬物,水有源,木有根,人莫能例外。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名稱雖曰不一,體裁亦各有別,而其理則大致相同也。國之有史,所以明興衰更替之因;族之有譜,所以動木本水源之恩。 惜我泰安大梭庄李氏家譜迄經數百餘年變亂,早經失沒。據父老長輩傳聞,有謂自南山(徂徠山附近)某村遷來,而在此之前系在明代由山西遷來之言,亦有部分長輩言或與范鎮溝頭李氏相近,且在解放前,曾同明代時由河北棗強遷來的范鎮溝頭、泉上、蘇庄等村李氏續修家譜,然由於多種原因未能續上,未便強續,故作罷。然考察我村,本名大蘇庄,明末清初之際,回族及部分漢族由章丘遷來,民國時,改名為大梭庄,而觀我村大部分姓氏,蓋於清代由章丘遷居於此,而我村李氏是否亦由章丘遷來,已無據可考。而觀輩分,則與居於桑疃、滿庄、漕河等地的明朝開國丞相李善長之後和石碑成德堂李氏相近也。然無論自山西遷來,還是河北棗強之後,仰或他地遷來,我泰安大梭庄李氏均為堯舜時皋陶之後,商紂時李利貞之裔也。 余乃泰安大梭庄李氏之後,每每祭掃先祖之墳冢,想我泰安大梭庄李氏先祖,跋山涉水來此土,斬棘拓荒,建宅修舍,人傑地靈,享運暢達,恩德厚重,耕讀傳家。嘗聞木有本,本固枝榮,根深葉茂;水有源,飲水思源,源遠流長。每每念及此,常為我泰安大梭庄李氏家譜遺失,致使後人不知家族之根源,族眾不知先祖之艱辛而日夜嗟嘆,憂思難寐,唯恐長此以往,列祖之英名遺忘於歷史長河,列宗之偉業埋沒於九泉之下矣,豈不悲乎?其他宗親談及此事亦常有此感,而徙居異地他鄉如南張、北禪、泰安城、萊蕪、濟南、新疆、東北、青海、四川之宗親,心繫故土,魂牽夢繞,更恐多年之後與族之本源失去聯繫,致使同本一木之枝葉,同源一水之分流,他日異地相遇而不相識,豈不痛哉?故我梭庄李氏漂泊在外之遊子此念更烈。 欣逢盛世,社會和諧,國家昌盛,物阜民豐;而余乃歷史學專業畢業,對國史、族史頗感興趣,適逢遠在青海西寧的族叔李繼源回來祭祖探親,對創修家譜,極為關切,足見其拳拳遊子懷鄉敬祖之心,因此在徵得居於老家的家父李繼才及族叔李繼河的同意下,在各位居於老家的家族長輩:李和義、李和玉、李和平、李玉成、李玉海、李玉河、李傳祥、李潤普、李潤發、李傳---、李繼前、李繼軍等的鼎力支持下和遠在異地他鄉的宗親的熱切鼓勵下,在各位宗親:李傳華、李傳軍、李潤東、李傳----、李傳----、李傳----、李海剛、李繼斌、李繼-----、李良、李奇、李奎、李君等的大力協同下,為喚起族人敬先祖之仁德,仰先祖之禮儀,學先祖之勤勞,崇先祖在天之靈,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斗膽為我大梭庄李氏家族修譜立傳,以緬懷先祖,昭示後人,團結族人,孝親敬祖;和睦鄉里,奮發圖強!是為余及族人之夙願也。 泰山巍巍,銘記列祖英名,汶水蕩蕩,傳唱列宗偉業。泰安大梭庄李氏先祖千古!辛卯年(公元2011年)4月泰安大梭庄李氏之後代序。山東省金鄉縣周氏家譜(十二修)序言中華譜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吾周氏始祖自明初由山西洪洞遷來金鄉己屆六百四十餘年,家譜己歷經十一修,至今又二十餘載過去。當年悉心編撰人員多年邁辭世。族人諸多憂慮,若再拖延恐續譜事難以為繼。吾周氏乃金鄉望族東緡世家。所居之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族人自古多聖賢,功臣,現代也不乏英模與棟樑。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民族與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族人深感榮耀與自豪。日月輪迴歷史日延。周氏家族日益壯大,迄今周氏人口己達數萬之眾,播徒遠郡他鄉者成千上萬。社會繁榮穩定,周氏族人事業亦日漸發達。自海內外來故鄉尋根問祖者絡繹不絕。誠所謂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家譜與國史方誌並稱為中國史學的三大支柱。己丑初我族重修祠堂落成,族人慶幸之餘,諸多熱心族益事業者商議十二修家譜事。與會族人一拍即合、,決定十二次撰修家譜,此次修譜力爭保持原譜風貌,同時體現時代氣息。議定後,迅即組織力量,籌集資金分工合作、各項事宜有條不紊,眷清後,幾經校對,付梓印刷。至年終基本采楫成帙,復經逐一校對,定稿印裝,羿年十二月十二修家譜告竣。其間編修族人及各支各地參編人員盡職盡責。十七世淑淳,十九世樂善,傳興,二十世培桐、可信、克振、佑賢、金生,二十一世用順、雙林、巨文、二十二世兆輝等不顧年老體弱,飽經奔波跋涉之苦勞和署往寒來之苦,為敦宗睦族恪盡職守。尤以節儉勤奮與一絲不苟的精神堪為後世人效法。譜諜當順應時代,與時俱進。此次新修譜諜定為五卷七冊、整卷容量大增,厚紙單張雙面印刷,經多方商議,新增行實五則,均採用白話文。複製了始祖及後世祖先之彩色影像。整個譜冊即實用又美觀大方。祖德宗功,子承孫繼。值此十二修家譜告竣,闔族欣慰歡慶之機,余等與長輩同輩及晚輩族人,應同心同德光揚吾族愛國愛鄉勤勞勇敢淳樸善良之傳統,全族團結與各族團結友善,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為和諧社會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崛起,為謀求我族更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續譜委員會 公元二零一零年歲次庚寅仲春之吉日山東濰坊闕庄於氏家譜的序言原序余讀周世家而知一姓之興,自后稷始積德累仁,或以功食報、或以德拓疆疇,失官而竄戎疇,荒山而大其緒疇,陰善而八百傾心疇,矯造而十二歸版疇,以暴殄而隕厥令聞疇,以憂勤而恢復故物疇,式微而不振疇。勉強以圖存或倚以股肱,或以降為氓隸大而魯衛晉鄭,小而曹騰邾莒祚胤,蕃衍以億萬計,其間某某以積德而昌,某某以不積德而亡,莫不歷歷可數焉嗚呼,先世忠厚之澤,可享而不可恃後人昌裕之福可致而不可幸,如是其難貸也哉,君子謂家國一理帝王之家,固然而編氓士夫之家,欲以光先緒而啟後人非積德無由焉。吾於氏系赤山舊家父老相傳,於明洪武年間始遷濰邑,卜居於城北二十里高里之南曰闕庄者受廛焉。始祖行六舊譜失字諱生十三子,十二翁歷年久運世系不存,其見於舊譜者十三翁一人而已。自始祖至隆,凡十世,隆以下又四世,子姓蕃衍固由祖德培植之。厚然其間,或以書香而叨天家之爵糈,或以秉耒而享田家之樂利,或採芹於泮而食詩書之福,或振鷺與雍而分學序之,榮或以素封擬萬石,或以服賈致千金,或食祿之家降為氓庶,或襏襫之胤爵列簪紳,或先世貧而富有千畝,或先世富而貧無立錐。按譜而求亦歷歷可數,要不過曰積德則昌,積不德則亡,操左券焉。積德維何昭烈訓後主有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斯言盡之矣。凡我後人,亦誰不望厥後之克昌哉,甚矣積德之不可以已也,後之觀斯譜者,其亦共鑒於斯言。大清康熙十五年歲次丙辰正月朔日十世孫際隆拜序序(重修再序)從來族譜之作固所以考世系亦,所以深追遠之情也。吾族於氏自明初從登州府文登縣赤山大水泊,遷至濰縣闕庄居住,歷年久矣,嗣後有閱三世自闕庄遷居城裡四牌坊者有閱六世,自四牌坊遷居碑子皂戶後埠頭者有閱三四世,自碑子遷居時家埠前呂家者,人丁繁衍閭里眾多,誠有不可勝道者矣。自際隆祖慮世系之不明俾,後世無以為考稽之資,於是修為族譜而詳志之,其中某為大宗、某為小宗、某為某之親出、某為某之繼嗣,即養子之附於內,而螟蛉者亦無不了如指掌亦。然世系難得明,而墳墓猶未暇記載也,且夫墳墓之記載,亦豈可忽乎哉?夫以仲尼之聖猶待於五父之詢,而況其下者乎。遐思自始祖遷濰以來,其墳墓之淹沒而無稽者何可勝數,此皆後人念之而不覺心傷者也,吾為此懼,故與繼光弟約闔族共議,將墳墓繪成一圖附於譜末,其年遠者但列其所在,不敢有臆斷,其時近者並詳其山向,勿使有惑疑,而且某祖在於某方某墳居於某次,使後人之祭掃者庶可覽之,而快然無憾也。則世系明而追遠之情亦,伸亦。光緒元年歲次乙亥端陽前九日十七世孫 國寶、繼光謹序家譜序言史記云:國之有史,家有譜。史以志事,譜以論昭穆。國史不可少,家史不可無。此是古今歷史有所議也。我族李氏,源遠流長,溯自利貞公原以理為氏,其父理征字德靈。因真言諫紂,遭商紂滅族之禍。利貞與其母避難於河南楚苦(音古)縣伊侯之墟,摘木子而得生存。遂改理為李,始知有李氏之姓也。其後子孫,皆繼以李為姓。自高祖建唐以後,歷代二十一帝,達二百八十九年,侯、王、將、帥分封疆域,嗣孫蕃衍,散居全國各地。由於朝代更新,屢遭兵亂,嗣孫遷徙無常,宗支離散,世系失記。自明朝以來始見有譜記,修譜者又因交通不便,難以查考,或因根脈之中斷,難以記述。今檢閱各地舊譜,實完好無幾。倘有存者,有所遺漏,有所紊淆,皆無統一的譜碟。今者,凡我宗親,均有感於修譜之必要。時值一九九五年春,村中成立福利會,重修祖墳。時有各地宗、族親人談論族源之事。夫翻閱舊譜,方才發現家譜源遠流長,在四百餘年收藏中,經歷無數的烽煙和動亂中而倖存。雖然譜本前後有所殘缺,可見家族先人尊祖之心可表。是唯一能夠查考我族上千年來興衰存亡的史記。如無重申修編,恐怕一旦舊譜孤本丟失,子孫後代有感無譜載之缺陷。譜序云:為人之無譜,好比有水而無源,有木而無根。人生在世豈可忘根本矣。故修編族譜是我輩當務之急。丙子之夏,筆者受族人之託,以陸城理事會李振,慶鑒,振釵,來輝等人一行專車前往閩南各地尋宗訪祖,在漳浦縣文史主編李林昌,對台聯宗理事會(漸山)李文章,平和縣侯山文史主編李棟樑,福河李阿山老師以及南山大宗諸位理事的大力協助下,查考了漳州市文史和各地族譜,資料有所充實。從各地考證中,證實了我家之譜實事求是,是考證我族的唯一真實史料。我族人口眾多,分布全世界。由於多年未修族譜,且因世道滄桑,譜碟損失頗多,世系失傳。特別是海陸惠的族人,均是明嘉靖年間因生計,遊學,逃荒,遷移的。有的不知祖公發自何地,從何而遷。有的抄錄混亂,世系不清,此乃修編族譜之難點也。為此,編者以工作之餘,用幾十年的收藏、整理編成《善慶堂李氏家譜》一冊。意望匯流成海,拋磚引玉。期望我族賢能有志之士,承前啟後,完成族史的全部彙編。族有所據,代有所依,謹以為序。 公元一九九五年歲次丙子靜潛公二十一世裔孫統武字庚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李自成15代後人, 61歲老人拿出《李氏家譜》, 揭秘李自成身世
※世界級汽車集團的家譜集成
※【好故事】家譜上的逃亡
※揭邵逸夫家譜:遺囑早立 曾與兒子斷交
※家譜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