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41課:三經要點(二)、答疑(一)

第41課:三經要點(二)、答疑(一)凈宗法師2006年10月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胎生即雜行,化生即專修】請合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請放掌《無量壽經》裡邊講胎生、化生,鼓勵我們要明信佛智、避免胎生──有這麼一層含義存在。胎生也就是雜行了,雜行之人雖然往生,在蓮花之內「五百歲不見諸佛」,這個「五百歲」是一個大致的時段,總之是各有長短不等。化生就是明信佛智、專修念佛之人,化生彌陀報土。【《無量壽經》要點之七:特留此經】第七、在《無量壽經》裡邊講到說:特留這一部《無量壽經》在法滅時代「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有的就問了:「為什麼就專留這部《無量壽經》呢?別的大乘經典怎麼不留下來呢?」一點:因為《無量壽經》講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宣揚阿彌陀佛本願救度之法,順符阿彌陀佛的本願;其它的經典沒有說到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釋迦牟尼佛特別留這一部《無量壽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因為隨著時代的推移,眾生的根機越來越低劣,造罪越來越勇猛。其它大乘經典都是要強調自力修行的──佛法是機和法相應,就是說:有適應修行這個法門的根機,這個法才可以在世間能夠存在得下來,不然的話,就是諸佛用神力留它住下來,也沒有眾生能夠修持。因為法滅的時候,眾生的善根是很薄弱的,身高才一尺多,造惡很勇猛,如果留持其它的,要求怎樣的禪觀、怎樣的修行,要求怎樣的持戒,那個都做不到了,一個是根機做不到了,另外三寶都不存在了,都沒有人宣說佛法基本的教理,講發菩提心、講持戒……這些都沒有人能做得到。沒有人做得到,等於自然就消失了。其實,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是佛教徒,我們都有佛教的經典在看,可是世間這些人,他善根沒有成熟,對他來講好像佛教經典也跟沒有一樣。到了法滅時代,眾生苦惱深重,離苦得樂是每一個人天然的本能。越是苦惱深重,就越願意脫離這個苦境。靠修行種種的難行法門難以達到,那個時候,遇到念佛法門,說:「你只要稱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彌陀凈土。」他就會一心歸投,就好像《觀經》裡邊的下品眾生一樣。這樣機法容易相應,所以,留這一部經,它才可以利益眾生,能夠讓眾生得以度脫。【正法住世】比如說有的講:「《楞嚴經》非常好!」為了保持佛法正法住世,他發了一個心:「我每天誦《楞嚴咒》。」我說:「那你要死了怎麼辦?你要死了,不是正法住不了世了嗎?」不是從這個角度講。所謂「正法」,如果以「正法時代」來講,那正法五百年已經過了,我們是根機不堪、沒有得成聖果的人。如果以佛的教法來講,只要有《無量壽經》住世,也就是正法住世。如果以法對眾生的利益來講,所謂「正法住世」,不光是在教相方面有這一部經典的存在,同時是說這部經典所說的教法能夠讓我們了生脫死、究竟得到解脫,這個才是真實意義上的正法住世。不是說我們嘴上在那裡稱念(這當然也是傳持佛法的一種方法,大家有背誦、有稱念、有研習……),如果以這樣來講,我們的記憶力就比不上電腦,也比不上光碟,你刻個光碟放那個地方,一百年都不會壞。主要我們作為一個佛弟子,是要把佛陀的教法能夠正確地理解,然後落實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最好的,能夠普勸一切眾生,在這個時代選擇適應時代和眾生根機的法門,這樣也可以講是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普及於世間了。如果這個世間大家都來念佛、都求生極樂世界,你還說沒有正法嗎?往生的人一個接一個,你柔軟,我比你更柔軟;你坐著走,我也坐著走;你站著走,我也站著走,看了這成千上萬的人都往生凈土,這個就正法住世了。那麼,你經典研究得再多,如果沒有人解脫生死,也聽不到說有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那佛法對世間的人就沒有吸引力了;吸引我們來也不能得到究竟利益的話──現在所謂學各宗各教的人,最後都歸心凈土,那也就是凈土法門是一切眾生的最後依止之處,也是我們所有人最後燃起希望的地方,「哎!還有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可以得到佛法解脫生死、成佛的利益」,這樣佛法根本的本質就還存在著。所以,我們自己念佛,勸導一切有緣人念佛往生西方,這本身就是「行大悲者」,「自己念佛,教人念佛,是為菩薩,行大悲者」。【《觀經》要點之一:觀佛導入念佛】《觀經》也有幾處是需要來解釋說明的,《觀經》雖然名字叫《觀經》,從經文的文字比重來講,講「觀佛三昧」有很長的經文,講「念佛三昧」的經文比較少。但是《觀經》的重點不在於講觀佛,以善導大師的解釋《觀經》的重點是從「觀佛三昧」導入「念佛三昧」,引導「定散二善」歸入「一向專稱」,這是要大家把握的,這是第一。【《觀經》要點之二:三福導入專修】第二:《觀經》裡邊的三福,這到底是雜行還是正行呢?因為三福業也是在《觀經》裡邊所說的。三福算是雜行(其它的定散修持迴向往生也算是雜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就屬於「正定之業」。「雜行」聽起來好像覺得不好。雜行其實它是一個比較性,它是個方便引導,在引導聖道法門修行的人歸入凈土來講,它非常的重要,所以稱為「要門」。因為本來都是在修行種種的定善和散善,修行大乘善根、小乘善根、世間善根,然後普勸。如果沒有這個要門的話、沒有雜行迴向的話,那這些人就入不了凈土門了──他一個台階上不去,還是在執著原來的修持法門。那就可以原地就原來所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是非常善巧方便的。凈土門之內再求真實和方便的判釋,再引導他歸入一向專念。雖然歸入一向專念,「舍雜行」並不是說廢棄雜行之體,而是在我們的心中知道專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把一切善事功德收攝在念佛體內。比如說:我們念佛的人也會行善積德、也會布施、也會相應多少持戒、也會供養三寶,我們不是把它作為一個雜行來修行,覺得說:「念佛不夠,在念佛之外再做這些補助往生。」沒有這些。而是心中知道:專修念佛決定往生,隨份隨緣(這是一個念佛人應當做的),持守五戒還是五戒,修持善法──應該說要做得更好!因為我們原來的心是惶恐不安的、擔心害怕的,現在有一個決定的可靠性,這個心就穩定下來了,這樣內心就跟佛法更加的相應──這才是你得法益、相應於法的一種表現。如果說懈怠放逸的話,反而和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相應了,和法義也不相應了,你的行持和嘴上所說的就不相應了。這是關於三福業。【《觀經》要點之三:九品之意】還有一點就是關於念佛,因為在《觀經》裡邊,念佛是說在下輩三品當中,所以,也有人認為說:「同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讀誦大乘超過念佛,因為念佛在下品嘛!想要高的品位往生,就應該去修行其他的」。這樣的解釋,你要說他沒有道理,他拿出《觀經》九品:上品修行大乘善,中品修行小乘善,中下品是世間善,念佛在下品。這個依善導大師的解釋,道理不是這樣。念佛之所以說在下品,是顯示這個根機,他種種法門──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都沒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顯示念佛法門可以救度極惡下機的人。這個九品代表此界的九種眾生:上品的人可以以他的大乘善迴向往生,中品可以以小乘善迴向往生,乃至世間善迴向往生。可是下品的人拿什麼呢?毫無所有,那只有說以念佛法門可以救他。顯示下品之人,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無法修行、無法得脫,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以這個最下等的根機,顯示這樣的人可以得救的法門是最殊勝的法門,是這個意思。另外,《觀經》講的九品是方便說。怎麼叫方便說呢?關於極樂世界的品位,是各有說法、不一樣,應該說這一點,自古到今有很多的解釋,各人的立場不一樣。如果以善導大師、曇鸞大師的思想認為:根據《無量壽經》,根據往生的真實義來講,凡存品位之差就是方便。比如像曇鸞大師就講: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根機,本來是三三九品,一旦念佛到達極樂世界,一入念佛法門就沒有差別了,沒有一和二的差別。也如同剛才我們所說的比喻:千江萬水進入大海,失去故名,同得海號。比如長江水、黃河水、小溝、小溪的水、井水……入了大海之後,它也不叫井水,也不叫河水,也不叫其它的江水,通通叫海水。它的深度跟海一樣深;它的廣跟海一樣的廣;它的味道跟海一樣的味道。我們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出家、在家,凡夫、聖人,你就不再叫你原來的名字了,你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一樣的無量壽,跟整個極樂世界的莊嚴功德──都是無為無漏的境界、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這個就是說「念佛即是涅槃門」,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就失去了原來的品位差別。那麼,為什麼要安立品位呢?講品位是世尊為了方便誘導此界的眾生,一方面是說明此界眾生分為九品的差別,「這九品眾生你都要念佛」,是引導九品之人歸入念佛。這樣的品位,是就此界眾生的根機所言,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切眾生,根性不等,有上中下,佛皆勸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像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所說的:但以遇緣不同,致令九品差別。是指在此土有九品的差別,一旦到達極樂世界,就沒有這一些了。在《觀經》的經文裡面,是有說到到極樂世界蓮花開的時間有早晚,這些也是方便,若結合剛才所說的《無量壽經》,那就是說:根據你的疑惑……在蓮花胎裡邊的時間早晚,有幾點狀況:一個是你疑惑佛智,那應該說你疑心越重,這個花開得越晚;第二個是指罪業深淺,罪業越重,蓮花開得越晚;第三是指你功德大小,功德越大,花開得越早。不過只要是在蓮花里(要呆一段時間),總之,它就是一種方便。專修念佛,根據《無量壽經》裡邊說,就是蓮花化生,不再在這個蓮花裡邊過一段時間的。九品都要過一段時間,都是來顯示:一個是他在娑婆的根性有差別;再一個他本身功德大小有差別,這個是要順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有相、取相分別的眾生。那如果說都沒有差別的話,可能懈怠之人更加放逸無慚;精進之人,作為凡夫,可能會難以理解平等一如的境界。但是,如果從教理本身來講,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是說「五乘齊入」: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五乘」:人乘、天乘,到聲聞、緣覺、菩薩,平等往生。又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人天善惡」:這一切凡夫都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差別、平等。所以,《無量壽經》裡面也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身皆金色,無有好醜。到極樂世界都平等一相: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是根據他方國土人民的心: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有天、有人、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就隨順他方習俗,而稱之為天人,其實,他本身功德智慧都是一樣的,這個在《無量壽經》裡邊有相關的經文。以這樣的經文和教理,證明極樂凈土的境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我想關於這一點,也不必過多地去探求它。所以,也有祖師大德講:「與其你在這裡去討論品位的高下,不如你專修念佛,到達極樂世界。一到極樂世界,你可以自己看個究竟。」這個可以講是最好的辦法了,在這裡是講不明白的,這是佛智。善導大師也有個說法,在《觀念法門》裡邊,因為既然是方便,總不能舍掉這個方便,對於一類眾生的根機就一定要有方便誘導,他會勇猛,「哎,有這個品位,我會更勇猛」。善導大師就說:「每天念佛三萬遍以上,你就是上品上生。」如果想得上品上生,你可以多念佛。其實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有品位階級的地方和那個沒有品位階級的境界來講,沒有品位階級是更高尚的。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要滿足於上品上生,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要往生到報土的境界,比上品上生還要優越。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大家對這一點不理解,也沒有關係,只管念佛就好,到達極樂世界自然明白。【《阿彌陀經》要點之一:「多善根」即是執持名號】下面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我們日常最熟悉的一部經典。關於《阿彌陀經》有幾點重要的經文,如果不了解、誤解的話,我們對凈土教義就不明朗,修行就感到膽怯。在我們以前的講學當中都學過了,把它集中提出來:第一、就是什麼是「多善根」?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根據經文的經意,首先說不能往生的是「少善根」,接下來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就必然往生,這是說可以往生的,就是以「執持名號」作為「多善根」,這個是經文的次第的關係。第二、我們在上午也學到了,「稱名一行,總超萬行」,稱名是「福善同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專修念佛就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就是「多善根福德」──是以阿彌陀佛因地的大願,作為我們「多善根之因」;因地的大行,作為我們「多福德之緣」。所以,一一之聲,完全具足阿彌陀佛的善根,跟佛的善根福德相等。所以,歷代祖師的解釋,不管是善導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還有元照律師,都千篇一律以執持名號作為「多善根福德」。這個「多善根」,已經不是多少的「多」了,是絕對性的概念,不是說還有人可以相比的,是無法相比的,像「盡虛空、遍法界」一樣。了解這一點,就不會走入歧途。如果這個不了解,就會把念佛擱到旁邊,然後去種種地修行,以自己凡夫所修的有為有漏的善法,夾雜、迴向求往生,落入雜行,往生不定。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會在專修念佛的路上很踏實、穩健地往前走。同時,不廢諸善,這樣才可以往生決定有把握。這是關於「多善根」。【《阿彌陀經》要點之二:「一心不亂」即是專修念佛不雜亂】第二:關於什麼是「一心不亂」?也是《阿彌陀經》所講的,「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後面說: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解釋,自古有兩種解釋法:一個就講行持上的功夫,達到禪定的一心不亂──這個很難的。依天台的教法,有解釋「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善導大師解釋的「一心不亂」,是指我們一心念佛不雜亂,專修念佛不雜亂。所以,善導大師經常說:「一心稱佛不亂」、「一心愿生」、「一心專念」……在「二河白道」比喻當中就說:「一心正念直來」,也就是信順不疑,對佛沒有二心、沒有疑心、沒有退心、專修念佛。所以,在《法事贊》裡面就說「教念彌陀專復專」,用「專復專」三個字解釋這裡的「一心不亂」:「一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專心,所以叫「專」;不亂就是不雜亂,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它是有定向、有目標。不雜亂還是「專」,所以,用兩個「專」來懇切地勸導我們,「教念彌陀專復專」。這樣,我們念佛就執持名號,用信順之心相續念佛,這叫做「一心不亂」。這樣的「一心不亂」,我們都能做得到,對不對?(「對!」)對呀。如果是禪定的一心不亂,那就難了。那個如果能做到,是少數人。當然,你能做到就更好;做不到,你能夠信願一心,你能夠專修念佛不雜亂,就達到標準了,很簡單。這是第二。【《阿彌陀經》要點之三:臨終心不顛倒是因聖眾現前】第三點:怎樣保證臨終之時心不顛倒?如果「一心不亂」(第二點)不能解決,他就恐怖了、擔心害怕了:「我念佛沒有達到這個功夫,怕不能往生啊……」那這麼一聽,心裡邊心開意解、明朗了,「哦!這樣念佛就可以。」可是,還有最後、臨終:「哎呀,臨終如果顛倒了怎麼辦?」這有兩個解釋:第一點、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是「正定之業」,平生之時往生一定,不待臨終,已經定下來了。第二點、根據《阿彌陀經》的經文來說,專修念佛之人,臨終之時,每一個人都是正念現前的,都是心不顛倒的。臨終心不顛倒,不是我們自己有這個力量達到這樣的功夫,說「以此為前提,阿彌陀佛才來接引」,不是。反而是只要我們平時專修念佛,那麼,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自然現前來接引我們;由於阿彌陀佛來現前接引我們,慈力加持,光明攝護,而令命終的人當下心不顛倒。我們來複習這段經文:說:「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到臨命終了(平常是專修念佛,現在到臨命終了),那麼,臨命終是怎麼樣一種狀態呢?經文這樣來描述它: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你專修念佛的人臨終了,佛就來接你了,這個是得到利益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談你修行功夫深淺,你只要一向專修念佛(一心不亂地),臨終的時候,佛與聖眾自然來到面前,所以,佛與聖眾自然來迎接。然後說:是人終時,佛先來現前迎接,然後這個人才命終。從平時「若一日……若七日」,然後到臨終,平時是「若一日……若七日」是一心不亂地專修念佛,得到臨終的利益就是: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了──佛現前;以佛現前為因,就得到第二種果報:是人終時,心不顛倒。佛就現前了,光明加持我們。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所以,每一個專修念佛的人,他臨終的時候,都會得到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來接引,當下心中如入禪定,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所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他是在什麼狀況下命終的呢?是「心不顛倒」狀況下命終的,當下就跟著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有人以為說「我們要自己念佛,達到心不顛倒的功夫,自己能夠保證這一點,阿彌陀佛再來接我,我再往生」,這個把經文的次第關係就顛倒了──不是這回事情。我也舉了貴陽那位蓮友的例子:他是一個瞎子,他是得腦溢血,突然死過去了,他是平常專修念佛的人。死過去到醫院搶救,經過一天一夜,醒過來第一句就念「南無阿彌陀佛」,然後說:在這段時間,他看見極樂凈土阿彌陀佛了。後來往生的很殊勝。那就說明:我們這一個人,雖然在外相看起來昏迷、迷惑,覺得「他昏迷了」,其實他的神識,佛來接引看得很清楚,不昏昧的。所以,每一個人,你只要平時專修念佛,不必擔心臨終阿彌陀佛不來接,或者「佛來接,我不知道、看不見」,你根本不用擔心。阿彌陀佛之所以發這個「臨終現前接引願」,就是憐憫我們臨終不能做主、四大分離的苦惱,種種的業緣相纏,哪裡能自己做主呢?所以,祂知道我們有這樣的倒亂的苦惱,才要加持我們說:「我臨終現前接引,就是為了保證你命終之時能夠正念、心不顛倒的。」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邊也解釋這句話:我見是利,故說此言。釋迦牟尼佛,佛眼親自見到眾生有這樣臨終種種昏迷、倒亂之苦,彌陀「特為保任」,特別來保證我們:「你不用擔心,我臨終現前接引你。」釋迦牟尼佛才講這句話。什麼利益呢?臨終之時,佛必來接。所以,大家對這一點不必擔心,專修念佛不會有閃失的,不然就不能稱為「正定之業」。【《阿彌陀經》要點之四:「善男子善女人」即念佛之人】第四點、《阿彌陀經》裡面講:善男子、善女人到底什麼樣的人有資格稱為「善男子善女人」呢?有人說「要達到五戒」,有的說「要成為十善」,說「要五戒十善的人念佛才能往生」,那這樣和經文相違背,像《觀經》裡邊,十惡、造罪的人也念佛往生了。根據祖師的解釋:我們念佛之人,雖然本來是惡機,但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被佛贊為「善男子、善女人」。最典型的經證就是在《觀經》下品上生,這個十惡罪人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化佛前來接引他,讚歎他說: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為什麼叫「善男子」?「因為你稱了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第一;第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善男子」呢?「諸罪消滅」,這是第二;第三、「那麼你諸罪消滅、身心清凈,我迎你回歸凈土」。所以,這一念佛,通通就得到這些利益了。不然,世間的善,再善不能稱為「善」。世間,你就是一個大慈善家,如果不念佛的話,這個善是有為有漏的善法,不足以了生脫死,仍然是三界裡邊的一個罪業眾生,仍然是六道輪迴的一個苦惱種子,這怎麼能稱為「善男子」呢?念佛之人可以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他才有資格稱為「善男子」。所以,這是站在佛法究竟解脫的立場上,以這樣高的標準來說的,不是依世間的善惡觀來判斷。【《阿彌陀經》要點之四:「若一日……若七日」即一輩子念佛】還有《阿彌陀經》裡面講的「若一日……若七日」,已經多次說過了,不可片面理解為只念一天佛、念七天佛。「若一日……若七日」就是一輩子的相續念佛,善導大師多處都有解釋:「一發心以後,永不改變」。如果從經文來看,也是如此,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就是你一向、一直念佛。有一天的壽命,就是一天專修念佛不雜亂;有兩天的壽命,就兩天專修念佛不雜亂,一直念到什麼時候?一直念到臨終之時。如果有七天,就七天;七年,就七年……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為: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這個就是相續念佛,也和《無量壽經》的「乃至十念」是一個意思。「乃至十念」不限於就是念十句佛,也不限在臨終念一句、十句(那個是臨終之人不可能念更多了)。我們平時的人就是念念相續地念佛,是「乃至十念」的念佛。這些都是有關三部經里大家容易產生疑問的地方。【問題一:為什麼往生的人不多?】下面有點時間,我想還是把我這裡邊的一些問題,先跟大家說一下,就是一些普通的疑惑。第一點、有人懷疑說:「往生極樂世界這麼容易,為什麼往生的人不多呢?」這是因為雜行雜修的緣故。專修念佛,十即十生;雜行雜修,千中無一。所以,大家不要落在往生很少的這個範圍之內,就應當選擇專修念佛。這是第一點。【問題二:釋尊為什麼講其他法門?】第二、有人說:釋迦牟尼佛──既然念佛這麼好,祂出世就專門講念佛法門就好了嘛!何必還講其他種種法門呢?這個就不了解佛智是以種種方便引導。第一、眾生根機各有不等。阿羅漢的根機成熟了,給他講阿羅漢的法門,當下證入阿羅漢的果報;菩薩的根機成熟了,跟他講相應的法門,當下證果。這是佛有智慧眼,觀察眾生的根機各不一樣,適應什麼法門當下解脫,當下就給他這個利益。至於說念佛法門,固然是釋迦牟尼佛出世本懷,是救度惡業、下劣根機的眾生。這樣需要通過種種法門的方便誘導,而把這個念佛法門突出出來。所以,這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不等,所以講說八萬四千法門。雖然講說八萬四千法門,還有一些眾生根機遺漏在八萬四千法門救度之外,如同《觀經疏》裡面所說的:「凡惑無由遍攬」。為此戒定慧不能得利的眾生、不能解脫的眾生,特別開此念佛法門,大暢佛的本懷。所以,這是根機各有不等,故說種種法門。【問題三:要不要深入經藏?】第三點、說:我們念佛人,你專修念佛,老實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要不要讀誦大乘經典呢?要不要深入經藏呢?這個不是要人家說,不是「我來要求你」,這個是各隨根機。如果你覺得「我年老,記憶力也弱,我就專門念這句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得分一百分!圓滿了。沒有任何不足!如果覺得說「我還有弘法度生的任務,我還要廣宣佛法」,那麼你可以廣學方便,其它的教門也應當了解──只要了解佛法,都對我們是有利益的。在保證我們專修念佛這個大根本、大原則的情況下,力所能及地也可以去看。同時,第三點、如果說你想專修念佛,心裡邊定又定不下來,信心又不穩定,又不能實實在在去專修念佛,對世相也看不破,對有關的佛法教理也不能了解,心中動搖(往往這樣的根機也有很多),這樣就有必要了解相應的道理,比如說:有關因果的道理(有的人連因果都不能深信,他怎麼能夠專修念佛?)比如說世間有關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這些都是我們佛教的基礎課。專修念佛是要解脫生死──最高的課了,你這個基礎課都還沒有上,你就要回頭補課,你要了解世間的空相、無常,這些都有必要熏習。這個各隨根機,把握一個大體的方向。如果是那個根性,出家師父,或者雖然是在家居士,也有這個能力,也有這樣的菩提心愿,要廣弘此法門──你弘揚這個法門,別人也可以拿其他教理來妨難你(像善導大師,他如果不是通達經教的話,他能寫出這部《觀經疏》嗎?)就是所有的妨難,都可以給你說得清清楚楚,讓你很信服,就能夠引導你歸入念佛。如果我們要勸導他人的話,有關的教理、經典,你是越有智慧、越能修學,那當然就更好了。所以,這是自己審量自己的根機。【問題四:要不要念其他佛菩薩名號?】第四點上午略微提到一點,有的人消業障就念地藏王菩薩,消災免難、求子念觀音,開智慧念文殊菩薩,治病、求延壽念藥師佛……這個對於專修念佛的人來講,都不必如此。我們專修念佛,就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它所有一切都包含在這句名號當中。如果一方面念南無阿彌陀佛,另一方面為了求這個念這個、求那個念那個,一方面說明你不懂得佛法圓融的教義,另一方面,對凈土宗來講,行持上沒有把握住它的根本。所以,你只管念佛就好了,通通在這裡邊都有了。這一點提醒大家一下:消業的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光明的佛,就能消無邊的罪業、黑暗;如果求開智慧的話,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十方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文殊菩薩的光明也就不能比了,文殊菩薩現身在菩薩位了,那麼,我們念阿彌陀佛無量光的名號,就可以開無邊的智慧;如果求延壽的話,阿彌陀佛是無量壽,那自然就可以愈病,自然可以延壽;如果要求消災免難,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功德,有功德才可以消災免難,是自自然然這些都有了;如果要求子,念阿彌陀佛也可以。在我們安徽馬鞍山有一個呂傑居士,她就是念十萬聲佛號求子(在我們《念佛感應錄》的第三集就有記載),她那個時候供的是觀音菩薩,但念的是阿彌陀佛,念十萬聲。結果不到十萬聲,就有了兒子了、就懷孕了。人家給她看,說是一個女孩兒。她就說:「我自己就是一個女的,挺麻煩的……」她又發願念十萬聲佛,說:「阿彌陀佛啊,你最好是把我懷中女孩子換成男孩子。」真的哦!結果要生產之前,就看見一個小和尚往她腹部一沉,說:「我來了。」第二天就生下一個八斤重的胖娃娃、一個小子。你看,這個很奇特!非常的奇特!所以,求子得子,求男轉男,這個很殊勝!所以,念阿彌陀佛都可以達到!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所有其他佛菩薩能達到的事情,念阿彌陀佛沒有達不到的,專修念佛通通在裡邊!【問題五:以前發願修別的,現在改修念佛,是不是對佛菩薩打妄語?】另外有人問:我以前曾經發願要念別的經典、要修別的法門,現在想改了專修念佛,是不是對佛菩薩打了妄語?這個不算。為什麼不算呢?打個比喻,比如說你兒子在你面前保證了:「爸爸媽媽,我想考大學,考一個普通大學。」結果他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你會不會說他:「哎?當初你跟我講考普通大學,怎麼考上重點大學?你打妄語了!」你應該更歡喜:他不是妄語,是進步了。像阿羅漢,他原來發心是要做阿羅漢的,後來回心向大:「我不做阿羅漢了,我要修菩薩道!」佛也不能指責他說:「你當初發願做阿羅漢,怎麼現在打妄語啊?你要做菩薩?」因為他是回小向大。你原來修行難行道,解脫生死沒有指望,你現在迴轉過來,修行易行道,專修念佛,佛不會說你打妄語的!而會說:「這樣剛好啊!往生決定啊!這樣才是正修佛法了!」至於說我們原來說要誦什麼經,都沒有白誦,現在就可以放下來,專修念佛,那這部經也含在這句名號中。佛菩薩不是那麼小氣,跟我們那麼講:「哎,你這樣就是打妄語,你說念我的名號,你沒有念,你打妄語了」……「你說念我觀世音菩薩,你不念,那我不保護你……」這個不是菩薩。諸佛菩薩都是同心一道,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凈土。我們發願應該發一個正確的願,如同《阿彌陀經》裡邊所講的: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個是根本的願。你能夠順佛的教導來發,這就把握住根本了。至於說具體的哪一部經、讀多少部,那都是細節問題,那個可以放下來,不算打妄語(如果打妄語、有罪過,我在這裡告訴你,我就要擔罪過了,你就放心了)。還有的說:「我原來修密法,上師傳我密法了,上師法裡邊不能夠舍法、不能舍上師,我現在想改專修念佛,聽說舍法、舍上師要墮金剛地獄,永遠不能出來,這怎麼得了?我到底怎麼辦?」那關於在密法裡邊怎樣叫舍法、舍上師,我想在密法裡邊一定有它的解釋,我不是很了解,就不便多講。但是,從大的原則來講,佛法是心法,什麼叫「舍」呢?就是說:你心裡邊對上師不恭敬了,對這個法你徹底捨棄掉了,你改信外道了,你學法輪功了,你干別的去了,不信佛法了,這個就舍掉了。至於說我們現在感覺到「我修這個法門,我年紀大了,再讓我來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我來不及了,我暫時把《菩提道次第廣論》放一放,頂多過二十年,到極樂世界再學好不好?」那這樣不叫舍法,叫暫時放一下,等到了極樂世界,我「法門無量誓願學」,我一法都沒有舍。這個是時間早晚、時機的問題,這個不叫舍法。內心裡邊對給我們傳法的師父,對給我們這個法的利益,我們還是敬重,沒有說貶低他、說他的壞話,然後誹謗,沒有這一些,內心裏面還是敬重、不舍,「我將來到極樂世界,把他完全圓滿學會,開無邊悟,獲得無生法忍」,這個不叫舍法。因為我們心裏面沒有舍佛──法是跟著佛走,既然不舍佛,怎麼叫舍法呢?對不對?佛都有法,到了阿彌陀佛那個地方,什麼法沒有?全部都有了!不過時間早晚而已。同樣是信佛了,怎麼會說「學這個法門我暫時學不來,換一個法門就下金剛地獄」?這個佛跟佛之間不矛盾了嗎?不至於如此。另外,也可以方便向你的上師稟報,說你的情況:「我現在年紀大了,其它的可能來不及了,我想專修念佛」,如果這個上師通達的話,一定會默許、首肯的:「可以,無罪。」這樣就很慈悲了,法門就沒有障礙。【問題六:念六字名號和念四字名號有沒有差別?】還有人問:念六字名號和念四字名號有沒有差別?從往生來講,沒有差別,念四字、念六字都可以往生;從形式來講,六個字的名號比較完整,四個字的名號比較簡略,一般都提倡平時就念六字。如果臨終之時舌根不利、不方便,或者要睡眠了,念六字不那麼順溜,這個時候就可以改念四字,甚至更少也行。不管念幾個字,乘佛願力都能往生。念「阿彌陀佛」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尊佛,對不對?請問各位,阿彌陀佛和南無阿彌陀佛是兩尊佛嗎?極樂世界有沒有兩個阿彌陀佛?(「沒有。」)只有一尊佛嘛!念六個字也是祂,念四個字也是祂,祂都聽到、祂都看到、祂都知道、祂都來接引你──沒有任何問題。【問題七:哪種念佛方法好?】還有人問:念佛有唱念、有口中稱念,有大聲念、有小聲念,有記數念、有不記數念,哪一個好?哪一個都好。不過比較起來,如果道場裡邊大眾人多的話,唱念音聲整齊,加以法器,比較莊嚴;如果自己在家裡念佛,就沒有必要唱了,聲音也大,時間長了也累。特別年紀大的人,唱兩個小時就把老命唱掉一半了,氣也沒有了。只要自己稱念就可以。稱念佛號也分為四種念法: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大聲念就像我講話這樣,念得聲音比較大,一句又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小聲念就是聲音小小的,不是那麼很大聲;金剛念就是在唇耳之間,自己念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默默地,這叫金剛念;默念就是在心中念,也不動口,也不出聲,心裡邊自己知道。這四種念法可以調節而用,如果你覺得瞌睡、昏沉了,或者覺得說「我現在精神很飽滿,我想大聲念」,你就大聲念,乃至到山頂上唱一番也行;如果覺得說「現在覺得念累了」,我就降下來小聲念;再累了,我就金剛念;再累了,我就默念;默念昏沉了,又提聲音念……這個可以輪換而用。一般來講,金剛念會比較持久,聲音小小的,動一個嘴巴,稍稍地動嘴,聲音似有似無之間,會比較持久。默念容易昏沉。另外,默念不是心比較靜定的話,比較容易打失掉。比如說我們走路,你動個小嘴巴念念佛比較好,哎,遇到熟人了:「南無阿彌陀佛」,又走了。如果你默念的話,念著念著,遇到熟人一講話,肯定熟人走了,你佛也走了、沒有了,因為打掉了。但是動嘴形成習慣了,就不容易打掉,這個是以我們的口帶動我們的心,拽一拽,好像有根線拉著它一樣,這樣會比較容易相續。至於記數和不記數,一般對初機念佛都提倡記數,因為有一個數,我們會有一種成就感,同時,至少比如說:我們每天定一萬句,「我再忙,我完成一萬句,即使別的事情耽誤了,我還有一萬聲的佛號」,不會荒廢這一天的時間。所以,這個記數是非常善巧的。善導大師在他的著作裡邊也經常談到,「一萬聲」、「二萬聲」、「三萬聲」,不記數怎麼知道多少萬聲呢?只不過記數,不要定一個過高的要求,看到別人記數心裡著急,「我也定個五萬」,結果你舌根也不利,時間也不多(累死你),然後年紀又大,一看來不及了……這樣心裡有壓迫感,甚至會念出心臟病出來。像我有一個姑媽,她都八十多歲了(我就跟她講:「你念佛,不要定太多的數字。」),她就念得緊張,說心臟不好。我一聽,就知道了,「哦!這個是你定的數字太多」,把它降下一半,哎,她就念得挺舒服了。所以,根據我們的狀況,比如說氣力比較弱,念佛比較慢,人家一分鐘能念六十句,你一分鐘只能念三十句,那麼,人家定兩萬聲,你定一萬聲就好了。所以,根據我們的情況,只要把這個時間不要荒廢就好。這個是記數。那不記數,如果你念佛形成習慣了,那就可以不記數了,但是這樣是要久修的人。一般來講,還是提倡記數。還有,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念佛,可以不記數,不一定要撥念珠,可以記時間,我坐這裡念佛一個小時、半個小時,或者是更長時間都可以,這樣就不必再去數念珠了,因為我們坐在那裡,身心很安定,如果手再動念珠,其實是心不定的,慢慢定下來之後,手上帶個念珠都覺得事兒多,脖子上掛個東西也覺得事兒多,把褲帶松一松,整個身體全部放鬆,其它多餘的東西都拿掉,穩穩噹噹坐在那裡念佛。這個是關於記數。【問題八:念佛的人可不可以打坐?】還有關於打坐,說:「念佛的人可不可以打坐?」可以。你能打坐,就打坐念;不能打坐,你就垂腿念;你如果坐累了,你就走著念,所以叫「行住坐卧」,怎麼方便、怎麼舒適、怎麼安樂,你怎麼念佛。不要因為顧及外在太多的形式,讓我們內心起煩躁不安、把念佛持續不下去,這樣就是形式破壞了內容。我們做任何事情有形式、有內容,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這個形式能夠幫助我們相續念佛、念佛念得法喜,我就採取它;如果對我這點構成妨礙,這點我就不要了。這是一個大原則。【問題九:怎麼知道往生還是沒往生?】還有人問:「怎麼知道他到底有往生、沒有往生?」我們凡夫沒有五眼六通,所以不要妄信妄說。那麼,怎麼知道呢?一個依教理,一個依瑞相。怎麼叫依教理呢?根據《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的教理,你只要信願專修念佛,這個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所以,他這個人平時是信願專修念佛的,那麼他一定往生。至於說這個人到底是不是信願專修念佛?外表可能看起來他很精進、很勇猛,也在專修,他內心裡邊是不是信願呢?是不是真的願往生呢?我們不知道。只有他才知道。所以,到底有沒有往生,只有這個人他自己才知道,我們只能是看外表瑞相。大體說起來,這個人如果平時確實有願往生的心,也在專修念佛,走的時候也很安詳,甚至面貌喜悅、身體柔軟,那麼,這樣判斷他應該是往生的,應該沒有問題的──教理也明確,瑞相也鮮明。如果說到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蓮花來接引、佛光來接引,那更是證據,這是臨終的證據。或者說這個人已經往生之後,又託夢來告訴他的兒女,一次、二次、三次地托同樣的夢,或者跟幾個兒女都托同樣的夢,那也毫無疑問他是往生了。我想對這一點,別人往生沒往生倒不重要,我們自己怎樣往生最重要,那麼,就要信願專修念佛。【問題十:是不是沒有瑞相他就沒有往生?】再下面就是說:是不是沒有瑞相他就沒有往生?比如說他走得很平淡,也沒有什麼殊勝、了不起的瑞相──這個也不敢講他一定沒有往生。我所遇到的例子、所聽到的、所遇到的,說這個人她才走的時候,骨節都是硬的(在石家莊有個居士,名字我忘記了),老夫妻兩個念佛,老太婆走了,只有老頭兒一個人給她弄,老頭兒一個人也沒有力氣,就說了:「某某人,你都往生西方了,我現在也搬不動你,你身體這麼硬,我也沒辦法給你穿衣服,你看看,你能不能軟一點?我好給你穿衣服。」這個話一說完,身體馬上就軟下來了。如果你要以身體柔軟判斷她有沒有往生的話,她先身體不軟,你說沒有往生;後來馬上就軟了,又說往生了。其實,先前就往生了,只是沒有現這個相,結果她家的老頭兒懇求她,哎,馬上就改軟了。這個也是有的。所以,不可以依外表之相來判斷,還是以內心裡邊跟教理相吻合作為依據。【問題十一:佛堂應該怎樣布置?】再就是:凈土宗的人怎樣設佛堂?我們專修念佛,佛堂應該怎樣布置?專修念佛,佛堂不要複雜,頂多供奉西方三聖,最好是單供一尊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凡夫的心,對境容易分別,我們的境單一,我們的心就單一,這個不是執著。如果講執著,寧願在凡夫位上執著一點,到極樂世界我們成為大菩薩,再圓融、再去遍禮十方諸佛也不遲。在這個地方如果供得很亂──有的家裡佛堂供的特別亂,我所見到有一位蓮友家裡佛堂供了一百多尊。我說:「你到底修持什麼法門?」密宗的也有,甚至民間信仰的也有,什麼都有,太亂了!一看就是他沒有入道。那麼,專修念佛的,根據善導大師的專拜阿彌陀佛、專門供養讚歎阿彌陀佛,我們就可以專供西方三聖或者是專供一尊阿彌陀佛就好了,很簡單,一尊佛、一個蓮花燈、一個香爐、一盞凈水,這個就好了!多清凈啊!點香也不要點太多,家庭佛堂小,現在的居室通風條件不好,有的人在家點香點的很多,而且是化學的香料,熏得一走進那個房間都想吐──應該點上好的香、檀香,不在於數量多,質量要好一點。你家裡面的小佛堂點一支就可以了,不必點三支,也不必點一大堆,像燒柴一樣──空氣污染,這個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你看九華山,一看就知道都是信佛初機的人,都是那個有錢的大老闆,肚子大大的,來了就買香,像柴一樣一捆捆地往那大香爐里燒,「嘩」,火燒的很大,那個對空氣、對環境都不利。我們念佛的人,貴在是「心香一瓣獻佛前」,要把我們的身體打掃乾淨,要行善,要潔凈我們的心,要求生凈土,把我們的心做成一個亮堂堂的佛堂,裡邊就專供南無阿彌陀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經常念這一句佛號,就等於香爐的香氣、阿彌陀佛的功德香──這是我們的香爐口「呼呼呼」飄出來了,那不好嗎?這個香爐不用花錢,你家的先生不同意你,你也可以安;你出門在外出差,說「我出門了,家裡的佛堂沒人照應」,你在這裡照應就好了,隨身帶,也不用打貨票,這個多好呢!這個是真實的。不要擔心說「我家裡條件不好,沒有地方,他們不同意,供不起佛堂」。家裡供不起佛堂,就在心裡供──你有心就好。你是沒有條件,佛不怪你。如果有這個條件,我們供這個佛堂,對家庭、對孩子都有一個好的引導。小孩子雖然上學,回到家裡邊,家裡有佛堂,他去拜一拜,他從小心裏面就有善根,他就聯想到因果報應,他長大了就不會為非作歹。不要說成為大聖大賢,最起碼他會成為良民。所以,這個佛堂能夠護佑一家人;我們自己觸境逢緣,也能提起我們的正念。所以,有條件還是供設佛堂,沒有條件我們就往內心裏面求。【問題十二:專供阿彌陀佛,其他佛像怎麼辦?】有的講:「我原來請了很多佛像了,現在我想專供三聖,專供阿彌陀佛,原來的佛像怎麼辦?」原來的佛像,如果是可以用的,不管是花了多少錢、在哪裡請來的,你都不要貪、捨不得,說:「這個佛像花了多少錢、哪裡請來,不捨得送人了!」這個不好。你可以把它擦洗得乾乾淨淨,香熏一熏,然後人家有緣的、初機學佛的,他非常傾向地藏王菩薩,「哎,這尊剛好給你,供養給你」,這樣很好了。又捨不得──你都已經專修念佛了,家裡放了五、六尊佛菩薩,人家一尊沒有,你還捨不得!你應該讓這尊地藏菩薩到他那兒去度他,這個地藏菩薩就分身、起了作用了;放在你這個地方,你就把這個資源閑置了,就等於地藏菩薩在你家裡邊下崗了。你家裡有這麼多菩薩,人家沒有,人家請不起,怎麼不要給人家呢?【問題十三:改為專念阿彌陀佛,菩薩有沒有意見?】還有人講:「我原來念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我現在改專念阿彌陀佛,這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有沒有意見?」有意見──有好的意見,說:「好!我等菩薩都來護念你,你這樣就對了!」不會像我們凡人,說:「啊?你念阿彌陀佛,不念我了!」不會有這樣的一種過失。打個比喻說:阿彌陀佛就是一個大船,阿彌陀佛親自來救度眾生,在大船旁邊的,就直接撈到船上去了;還有遠一點的就放下小船,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把這個小船開出去,把那些遠一點的眾生先接到小船上面,然後再拉回來送到大船上,對不對?那麼,這個小船救到的人應不應該上大船?(「應該。」)上大船的話,來救他的人會不會有意見,說:「我把你救起來了,你怎麼不坐我的船,上大船幹什麼?」他救你上小船的目的,就是讓你上大船的。小船就代表種種方便法門。佛菩薩接引我們入了方便之門,然後要把我們送到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你上去了,祂們更高興,說:「好了!我再去救其他的人,你不要老在這裡佔位子。」這樣就好了,不會有意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論戰國時期儒家的變禮思想1
求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是黨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
揭秘哲學家董仲舒的思想:一切以君權為主
我的高尚
一個女生 如果連體重都無法控制 是否意味著她身上沒有成功者所具有的堅韌不拔等品質 未來還能成大事嗎?

TAG:思想 | 大師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