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指要 九、用《楞嚴經》的思想來指導修定

九、用《楞嚴經》的思想來指導修定

關於《楞嚴經》傳來中國,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據經籍記載,《楞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取來的。當時 (大約是釋迦牟尼佛滅度後六百多年,相當於漢朝桓帝時期 ),印度將此經視為國寶,禁傳國外。唐初,玄奘法師去印度求法時,並未帶回此經。到武則天時期,一位名叫般刺密諦的印度法師,把《楞嚴經》帶到中國來了。他為了逃避印度邊關的檢查,先用極細薄的白(左疊右毛 )寫好經文,然後割開手臂,將經文藏於皮下,待創口平復,才帶出印度國境。到了廣州,與被貶的丞相房融相遇。房融請他到廣州的一座大寺院制止寺翻譯此經,所以,現在我們才有幸看到這部經書。

與此經相關的另一個故事,也很有意義。

隋代的高僧智者大師,對佛學很有研究。他創立了「三觀」學說,對當時及後世影響都是很大的。有次他遇到一位從印度來的和尚,雙方討論佛學,智者大師也談了自己的觀點。那位印度和尚聽了後說:「你的理論與印度的《楞嚴經》意旨相符合。 」智者大師聽了後很高興,他就向西方叩拜,希望能看到《楞嚴經》。他拜了十八年,始終未能見到《楞嚴經》。《楞嚴經》是在他圓寂以後一百零八年才譯為中文的,那時已經是唐中宗神龍元年 (公元 705年)了。

《楞嚴經》是正法的代表,用《楞嚴經》所說的法來指導修定,最為殊勝。明末高僧智旭曾經評價說:「此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楞嚴經》的全名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值得說一下的是「密因」二字。什麼叫密因?一個人定力的本體叫密因,是人人都有的,但人人都不知道,它是個秘密,所以叫密因。除了這一意義外,佛在《楞嚴經》中還說了一些修證大乘佛果的密因,仔細地研讀,就會發現這些秘密。佛講這些密因幹什麼 ?是用來「修證了義」的。「了義」是什麼?學到極點,證到極點,無法可學,無法可證了,就叫了義。《楞嚴經》的用途,就是用佛講的密因去修證至高無上的佛果的。

釋迦牟尼佛講《楞嚴經》有六種因緣,明白這六種因緣,對理解持受《楞嚴經》是有莫大的好處的。

第一因緣是「恃多聞,忽定力」。

有的人仗恃自己博聞強識,便忽視了修定力,不去參禪打坐,不懂解行並重的道理。聞法聞經是解,修定是行,解行並重才是正修。《楞嚴經》主要是談修定的,對小乘大乘及未入乘的眾生都有用,是廣被三根的。

第二因緣是「警狂慧,護邪思」。

修持禪定的人,如果慧多定少,便會出狂慧,而狂慧很易生邪思,也易接受邪思,為自己的種種邪思辯解,便會害己害人。所以要警告忽視修定的人,只有重視修定,定慧等持才能順利前進證得菩提道果。

第三因緣是「指真心,顯根性」。

為眾生指示真心乃是本有的佛性,不是肉團心。明心見性,必須明白真心是什麼才有可能見到它(見性)。經中指出,我們的常住真心是不去不來,不動不變,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它既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

第四個因緣是「示性定,勸實證」。

「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我們修定,要修正定,不修邪定,在定上面,正邪的區分,從性定上下功夫,把妄想的根連根拔掉,達到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就是正定。定和慧是等持的,慧多定少是狂慧,定多慧少是枯禪,定慧等持,是真定,是性定。如把心識當真心,雖也能出現寂滅境,但都不實在,一有機會妄念仍會出來,仍是不得究竟。性定是要掃一切法,離一切相。

第五因緣是「銷倒想,除細惑」。

眾生之所以受苦,是因為他們都有顛倒想,把苦看作樂,把無常看作恆常,把假我看作真我,把不凈看作凈。總之一切都作顛倒想。《楞嚴經》就是要幫助我們「銷倒想」,還要「除細惑」,細惑是什麼 ?是細微的顛倒想,要幫助眾生除去一切顛倒想。

第六因緣是「明二門,利今後」。

二門之義有數種,《楞嚴經》所明之二門,也並非一。其一是權、實二門 (又稱平等法門與方便法門),權是權宜之義,是在實法中善巧運用,是暫時性的,方便性的。在弘法中,運用權巧方便法門,是為了引導眾生趨入實法之門。實法則是永遠不會變易的。明白這兩種法門,有利於度化眾生。

其二是定、慧二門。定門,就是修定,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謂之照而寂,是諸佛菩薩之定門。慧門,心性雖湛然不動而常照法界不出錯謬,謂之寂而照,是諸佛菩薩的慧門。明白定慧二門的道理,修持中定慧等持,止觀雙運,就能順利證得道果。《楞嚴經》是有很大一部份內容談修定的,對定和慧、寂和照的關係有明確的闡述。定慧等持,止觀雙運,是

禪定的基本路線。

其三是福德門和智慧門。菩薩六度萬行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均屬福德門。智慧門是了知諸法實相,即般若波羅密。

其四,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心真如,真是真實,如是如常,真心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名真。常住而不變,故名如。《楞嚴經》所講之禪定,屬真如三昧定,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及至根除。《楞嚴經》用許多篇幅為人們揭示自性真心實相,攀緣心之虛妄不實,以此引導修持者認識自家的主人公,應內求而不外求。心生滅門,指意識心 (肉團心 ),依因緣合和離散而有生滅,虛妄不實,眾生顛倒,以妄為真,以虛為實,迷卻自性,而不能脫離苦海。明此二門,當一心修定,運用妙觀察智,去照見五蘊皆空,方可度一切苦厄。

為了讓讀者能較好運用《楞嚴經》的思想來修定,我們再深入闡述以下幾個問題。

1.修定必須破妄顯真 妄是妄心,真是真心。佛學中的「心」的概念比較難於理解。每個人都有真心,真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湛然常住的,真心自性是清凈光明的。真心既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虛空大地山河海洋連同我們自身,都在真心之中。如果一旦見到真心,就是真正的悟道了。真心啟用,人的潛能就得到徹底的開發了,不僅有無上智慧,而且有巨大的神通(世間叫特異功能,悟道後出現的特異功能,是世間特異功能大師們所無法望其項背的),這就是佛學的真心觀。修持佛法的人,必須明此理,樹此觀,修持才能有成就。

那麼是什麼東西障礙了我們遮蔽了我們,使我們見不到自性真心呢 ?那就是無明。無明是從梵文 Aritya意譯而來,有愚昧、暗昧、無有智慧、不明真實之義,特指對佛學所說的真實的事、理、諦等的無知,亦稱痴 (moha),根本煩惱之一。佛教諸乘諸宗幾乎皆以無明為眾生生死流轉的最終原因,乃至羅漢、緣覺、菩薩未能圓滿成佛的根源。無明是佛學上的專用名詞,與世間的不明白事理還不是同義。所以,哪怕你是學問家,有碩士博士學位,若不明佛法中所說的有關真實的事理,仍然是無明。即令是研究佛學,精通三藏,什麼道理都懂了,就是不去行,不依法實踐,只把佛法當作理論和學問,個人行為中,仍然是追名逐利,貪瞋痴疑慢絲毫未除,也是無明。所以無明又不僅是明與不明的問題。

無明是從哪裡來的呢 ?《楞嚴經》中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有位禪師,把這四句話的標點改了一下,使原句成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樣,原句的含義更明晰易懂了,這位禪師因此而悟道。《楞嚴經》告訴我們,知見是無明的根本,只要做到知見不生,就達到了涅槃境界。這裡也解釋一下「涅槃」。一般人常把涅槃誤認為是死之義,不是的,涅槃是修持的圓滿境界,所以《楞嚴經》說達到知見不生,就是涅槃境界。

那麼,我們用六根六塵六識所生起的知見為什麼是無明呢 ?為什麼不能明白佛法所講的真實事理呢?是因我們的妄心在起作用,它雖依真而起,但卻妄加分別,隨境攀緣,生起各種妄心妄見來。有以下幾種:

身見。又叫我見我所見,不知道身體是五蘊假合而成,把身體看為實有,因而妄生貪愛,忘記了真我。又不知我身邊之諸物,無一定之所有主,妄認為實為我所有物。把我見和我所見合起來叫身見。這個身見是很厲害的,使我們迷失本性,不能自拔。

邊見。常常不是執空,就是執有,總是落在斷常二邊,不能得中道了義。

邪見。不承認事物的因果關係,認為沒有可以招致結果的原因,也沒有由原因而招致的結果,因此認為惡不足恐,善亦不值得稱為好,這種見是見中最邪惡的。

見取見。以低劣的見解為根據,取種種劣事,並把它看作最殊勝最美妙的事物。

戒禁取見。一種是非因計因的戒禁取見。有這種見的人,把雞犬戒當做生天之因(效雞一足獨立,效狗吃糞便等 )。二是非道計道的戒禁取見,修塗灰斷食等苦行,以為涅槃之道。釋迦佛在世時,印度有許多外道就是如此持戒。

以上五種妄見稱為見濁,又稱五利使,能使眾生很快造業而墮落。還有以五鈍使為體的煩惱濁,也是五種妄心。

貪心。於順情境上生貪而無厭之心,指以佔有慾為本的貪愛貪求,如貪名利,貪色等。

瞋心。於逆情境上,生瞋怒怨恨之心。是一種有害於他人的仇恨心理。

痴心。痴迷不能覺察之心,亦即無明。

慢心。即是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之心。

疑心。於諸善法,心起疑惑,不能持受。

由於種種妄心妄想妄見,生起了眾多的煩惱,遮蔽了真心。錯把妄心為自性,反而把真心忘卻(但沒有遺失 )。每個人的自性真心與佛心是相同的。凡夫之所以為凡夫,並不因為缺少真心,而是忘卻了真心,遮蔽了真心。所以,修持佛法,就是要破除妄心,讓真心顯露。修定,是破妄顯真的有效辦法。

我們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和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 )相對時起了認識,叫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緣起的幻影,即名幻心 (妄心 )。心中起的道理,即是幻法,即是妄見,執著於這個幻我幻見,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造成這個生死的是妄心。修持佛法,想開發般若智慧,也得用這個妄心,也得用六根六塵六識。如果認識到妄心造成幻法,那麼一切人事,生死涅槃,都是幻。由此又可覺知本來也沒有生死,都是妄心的枉自造作。既無生死,也用不著涅槃。諸法空相,涅槃等空華,這是大徹大悟的了義境界,但對眾生來說,還得從破妄心做起。若從上述了義,自可不分真心妄心,分出真妄是一種方便權巧,「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如果妄心不除,世間的一切妄用不廢,眾生就不得解脫之道。真心是寂然常照的無心之心,不起念時,我們的見聞覺知仍舊十分明了,但無分別,寂然不動。如果起念,分別人事,但心不顛倒,不攀緣,不隨境轉,頓然回到無心本位,這還是真心起用。如果心隨境轉,不斷攀緣,漸入迷途,那就是妄心了,但本體不失。

2.憍陳如因悟客塵二字而證果 《楞嚴經》中釋迦牟尼對當時的聽眾說:「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釋迦牟尼悟道後先到鹿圓去度曾跟隨他的憍陳如等五人,對他們講過上面那句話,如今佛又用來教導眾人。憍陳如站起來說他是因悟「客塵」二字而證果的,他說了一番道理:「比如旅客到旅店中,吃住之後,自然要繼續上路,並不留在旅店裡,但旅店的主人自然是不離開的。」這裡,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塵妄想、無明及見思二惑。憍陳如又說:妄想分別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客人,真心是常住不動的,所以叫它主人。因此明白了不住是客的義理。又如雨過新晴的時候,太陽升到天上,陽光射入門縫,從射入的光線中便可看見塵埃飛揚的景相,塵質輕而浮動,虛空卻寂然不動。我們的見思二惑(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指諸種妄見,如我見邊見邪見等妄惑。思惑指貪瞋痴等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此系小乘之理解。若依大乘,則以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為見惑,俱生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為思惑,斷見惑之位為見道,斷思惑之位為修道,了斷二惑之位為無學道),往還有如塵飛動,微細不能覺察,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見。日光照射,有如我們在定中用智慧觀察照了,才能明白。他又說:「澄寂的是虛空,搖動的是客塵。 」

憍陳如所說的比喻義,是要用智慧去照破無明煩惱,破去搖動的客塵,寂然不動的自性真心便顯現了。

我們的自性真心,在眼為見性,在耳為聞性,在舌為嘗性,在鼻為嗅性,在身為觸性,在意為覺性。我們眼見到東西的時候,見性是不動的,動的是客塵,這很重要,見性是離外緣而獨立的。再深入一步,我們這個肉身不過是客店,而自性真心才是主人。我們轉動頭去看東西,頭動了,見性不動。我們看別人的手一開一合,動的是手,不動的是見性,所以釋迦牟尼佛強調「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由於我們沒有弄清主客,顛倒行事,忘卻真心,誤認外物是自己,誤認旅店是自己,心隨塵轉,生出種種執著,放不下,看不破,於是起惑造業,不能自拔,不能解脫。

我們的自性真心,是和客塵相離而獨立存在的,我們的六識緣境時,即生分別,即是妄想。如分別心未除,即使在定中,滅了一切見聞覺知,能夠內守幽閑,也還是法塵分別影事。內守幽閑是進入無人無我的定境,《楞嚴經》告訴我們,這種境界還只能算暫時得到輕安,只是息滅了前五識的見聞覺知,不為外境所擾。但此時意識中的「定中獨頭意識」還在裡面守著,還在裡面分別法塵影事,因為細微不易覺察,仍屬虛妄不實。定中獨頭意識所緣之塵境,所起之分別均甚細微,如無波之流,暗流不息,所以叫它法塵分別影事。如果停留在這種境界上不再前進,就屬於頑空了。佛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

3.眚見和本覺妙明 先談一下「本覺妙明」。本覺,眾生之心體,自性清凈,離一切妄相,昭昭靈靈,有覺知之德,故名本覺,不是修成的,亦即是如來之法身。這個心體,無始以來,即被無明煩惱所遮覆隱藏。一旦依修治之功,始顯其性德。當然,修治不是對本覺而言,本覺是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的。修治是對妄心無明及煩惱而言,除去這些覆遮之物,本覺便會顯現

出來。妙明是寂然常照,妙之體不變,故叫寂,明之用是隨緣,故叫照。妙明和明妙是有區別的,明妙是照而常寂。

我們常常在一個關鍵問題上出錯,那就是不明白「本覺妙明」的道理,偏要在靈靈明明的本覺上加明,便成妄明了。

再談眚見。有眼病的人,夜間看燈光,燈光上會出現一個五色的圓影。沒有眼病的人,所看見的燈光是正常的,沒有五色圓影,顯然五色圓影是病眼的視覺功能出了毛病造成的,和我們本來的覺性毫無關係。《楞嚴經》中釋迦牟尼佛用這個比喻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患眼病,比喻無明,夜比喻迷,燈比喻藏性,五色圓圈比喻眾生之五蘊幻軀,五塵幻境。因為眾生有能見之妄見,所以出現外境幻影,妄見若除,眚病不起,就沒有幻影了。好眼表示真智,燈代表真理,以真智去見真理,就能見到一真法界的真實相貌了,那是一無所有,清凈寂然,就像用好眼看燈一樣,沒有五色圈的影子。

為什麼覺性清凈,會出現妄見呢 ?那是我們本來的真覺,墮在無明之中了,產生了能見的見分和所見的相分。本覺妙明,是無須加明的,我們有妄心,想在本覺上加明,這樣妙明變成無明了,真覺成了妄覺,真見成了妄見。我們的本覺是能夠清楚地見到見分和相分兩緣都是虛妄,這個本覺妙明才是真心,如果把見聞覺知當作真心,真心就被遮住了,那個妙明的覺體就看不見了。真心起用,離不開見聞覺知,但真心不屬於見聞覺知。

《楞嚴經》說:「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這就是說,見性 (能見的自性 )並不因光明、黑暗等外緣而生,它是常住不生不滅的。《楞嚴經》又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是說我們見到所見的物象時,所見並不是你的見性。見性是離開所見之物的,所見的作用和能見的功能都不能見到自性。這段話對於我們通達清凈實相是十分重要的,實相就是無相,萬相均由實相所生。實相就是真空,真空不空,故生妙有,掃一切法,離一切相,就可見到本覺明心。

眾生所以沉淪,由於有兩種顛倒分別妄見,其一就是別業妄見,又叫眚見。如前所說,眼睛有了病,看見燈光上多出了五色圓影,這是比喻。它所喻的是什麼呢 ?我們的身境本來是惑業所現,但因我們迷惑不知,妄生分別,執外境為實境,妄生苦樂執著。其二是同分妄見。一切眾生世界,也是惑業所現,也是不實的虛影,但是由於我們迷惑不知,便妄生分別,執著心外實有。眾生本來都是無漏的妙覺明心,本覺明體,由於無明的遮蔽,就幻現出種種虛妄的見分,就變為見聞覺知,再幻現種種相分,成為山河大地及一切萬象。既然是以無明為因,惑業為緣,因緣和合,因此成為和合而妄生(本無所生,四大假合而有生相,故曰妄生),和合而妄死 (本無所死,因和合而有生相,亦因和合而有死相故曰妄死 )。如果能遠離諸和合緣(指別業妄見之惑業俱全的和合緣)、不和合緣(指同分妄見的有惑無業的不和合緣)就能滅除二種顛倒的生死根本。有人把佛學佛法的修持歸結為三個字「了生死」。如何了法,就是遠離二緣,知道他們都是虛妄,不執為實有。滅此二緣,就是滅除生死根本,除卻了生死因就能得到圓滿菩提,就能得到不生滅的清凈妙覺明心,亦即是真心本覺,常住不變的自性。

還要明白,我們的本覺妙明真心,不是因緣 (不從他生 ),不是自然(不是自生 ),非和合(不是共生),非不和合,就不無因而生。這表明,本覺妙明真心,是離諸生相,清凈無染的。

我們證菩提心,不是從因緣生,和合而起。菩提是無生法,如果菩提屬世間有生法,那就不叫菩提了。

《楞嚴經》又說:「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明白這個道理,知道它幻化不實,依他似有,觀相實虛。它的性是真,都是從常住真心,妙覺明體所生。是依真起妄,由妄而生見分相分。如此認識悟解,當下即可得圓成實相了。

4.如來藏 如來藏,亦稱如來藏心,如來藏性。謂佛具有的清凈實性或眾生身心中所潛藏的佛性。但眾生因無明妄想掩蓋了此性未能顯現,是常住不變之性。如來藏即法身,即佛空性之智。分為空如來藏 (離煩惱所顯空性 ),不空如來藏 (具有不可思議的解脫功德 )兩種(見勝鬘經)。佛學辭典解釋如來藏時,是這樣說的:「真如在煩惱中,謂之如來藏,真如出煩惱,謂之法身。依《佛性論如來藏品》,藏有三義:

(1)所攝之義。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則含和合不和合二門。為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門者,生一切之凈法,一切染凈之法,皆攝於如來之性,即真如,故云如來藏。易言之,則真如攝一切法,如來藏一切法也。 (2)隱覆之義。真如在煩惱中時,為煩惱隱覆如來之性德,而不使顯現,故名如來藏。是眾生之煩惱藏如來也。 (3)能攝之義。真如在煩惱中,含攝如來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來藏。 」 明白如來藏性,對修持者來說十分重要。這是因為,一切生滅去來,都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如來藏的德性是常住 (無去無來 )、妙明 (不迷悟)、不動 (本無生滅)、周圓 (無處不遍)這四種德性,稱妙真如性。如果在如來藏里去尋求生死去來,那是了不可得的。覺悟了,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是常住真心妙明性體,就可了脫生死。

五陰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譬如我們以清凈目來看萬里晴空,只看見虛空光明晴朗,一無所有,這是如來藏「本來無一物」的清凈境界。但若久視晴空,眼出現疲勞相,結果會看見虛空中出現狂花亂舞和其它幻相。這種妄相狂花,既不是從虛空來的,也不是從眼睛生出的。色陰就如狂花一樣,都是虛妄,不是由因緣所生,亦不是自然而有。其餘四陰也與色陰一樣是虛妄不實的。

六入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亦稱六處,是六塵吸入之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就如剛才所說的那種用眼久視虛空,發生疲勞相,便看見狂花亂飛,這個能見的眼和所見的花都是妙覺心中的疲勞相。以眼入為例,因明暗兩種妄塵,粘著在湛然不變的見性,就發生見。這個見吸收塵相,就叫見精。這個見精,離開明暗兩種塵相,就沒有實體了,所以應當知道這個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眼入是虛妄的,非因緣而生,非自然而有。其它五入也是如此。

推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如來藏性的顯現。

在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色性到極點便是真空,真空到極點便是真色,而且「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緣顯現其用。

在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同樣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在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同樣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在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同樣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空性無形,因色顯發,虛空之性,同樣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地水火風空這五大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融無礙,不生不滅。其相雖妄,其性則真。

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性具之覺,即真體之空,性具之空,即真體之覺),同樣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見聞覺知等性都是如來藏,識性亦是如來藏。在如來藏中,性具之識,即妙明真知,本覺之明即性真之識,同樣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而且「含吐十虛,寧有方所」,能夠含吐十方虛空,能包涵及出生十方無邊際虛空,何況虛空中所有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萬法,所以說三界唯識(識即心),萬法唯心。

《楞嚴經》先破識心之妄,後又論其為如來藏性妙真如性,最後等同於性之全體,周遍法界,含吐十虛。這是從方便出發,破妄取真,然後才圓解普融,推求一真法界。如不從破妄做起,會將如來藏性,淹沒於情塵之中,從迷積迷,浩劫不返。知道是妄,不認它是真,再會歸如來藏性,即達妄成真了。

無明非無,與清凈不二,名為二物,實自一體。譬如鳴鐘,響徹四周,是此鍾;若以手捂住,再敲則鐘聲變啞,亦是此鍾。聲雖有別,鍾則不二,把手拿開,再敲鐘聲又可響起。可見,以手捂鍾,雖可使鍾暫時變啞,但畢竟於鍾無損,無明遮蔽真心也如同用手捂鍾一樣。妙明真心是無損無失的,無明與清凈,是同一如來藏所出。心境兩空,普被一切,遍盪十方,如來藏性,本來就是這樣的。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我們:「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背覺合塵,就是違背真覺而和塵勞合在一起,在如來藏性裡面,就發生勞相,而生出世間萬相,應該怎麼辦呢?釋迦佛說:「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這就是說要以不生不滅的妙覺明心為本修因,如此去合如來藏性,始可脫離塵勞。如來藏性亦就隨凈緣而化一切妄相,顯現本來的妙明本覺,而圓融照遍十方法界。只有「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眾生是被塵勞妄相所惑,只要能滅塵合覺,如來藏性即顯現無遺。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來乃至非意識界」。這裡把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全非了。前面說他們都是如來藏性,這裡又否定了,這就是空有為法。「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

非死,非老死盡」,十二因緣都空了,這是說的「空如來藏」。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四諦都空了。「非檀那(即布施波羅蜜 ),非屍羅 (即持戒波羅蜜),非毘梨耶 (精進波羅蜜 ),非羼提(忍辱波羅蜜 ),非禪那 (禪定波羅蜜 ),非般刺若(般若波羅蜜),非波羅蜜多 (到達彼岸 )」,這裡把菩薩行的六波羅蜜也全非了。在空如來藏里,什麼都非了。非,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非棄,如來藏裡面還有妙明。

「如是乃至非怛阿竭 (如來),非阿羅訶 (應供,能應九法界眾生供養 ),非三耶三菩 (即正遍知,知心色萬法為正知,知萬法唯心為遍知,正知是實智照理,遍知是實智照事),非大涅槃(不生不滅之圓寂 ),非常非樂非我非凈」。「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以上所說,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空如來藏是萬法皆空,清凈湛寂,不立一法。真空之後才出妙有,才生不空。故釋迦佛又說:「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

五陰六入十八界,又都是如來藏性。

「即明無明,即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十二因緣法都是如來藏性。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四諦也是如來藏性。

「即檀那,即屍羅,即毘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刺若,即波羅蜜」。菩薩六度都是如來藏性。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即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凈,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

以上所說一切,包括如來果位,完全具足於如來藏心裡,這個如來藏妙明心元,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離開有離開空,又是有又是不有,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空不空如來藏之道理。

5.舍識用根起修 我們的湛圓妙覺明心,本來是清凈無染的,由於四大假合成身體後,便有了六根,使我們的一個妙覺真心,分開則變成六根的視、聽、覺、察等。這個不生滅的真心,一旦和生滅妄心和合,就變成阿賴耶識。「元本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有了這個六和合,就出現了五重渾濁。

第一個叫劫濁。他是怎麼產生的呢 ?當我們用「見」去看見十方虛空時,虛空和見是各不相關的,虛空無體,見則無覺。感覺是人體產生的,如果虛空和見融為一體,就交織妄成世間諸相,叫劫濁,屬色陰。

第二濁叫見濁。四大假合的身體,有了身相,有了六根,有了見聞覺知。元本是一精明的真心,被四大壅隔,分成了六和合。元本圓融無礙的真心,現在成了有窒有礙的六和合。四大本是無知之物,現為六根的性能所旋轉,而變成有知覺了。由妄知和妄覺兩相,互相交織,叫做見濁,屬受陰。

第三名煩惱濁。「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這是說我們學習世間的知識,發為知見,終日胡思亂想,於是生出了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境界。六識如果離開六塵,就無體相可尋,六塵離開六識,就無體性可得。因此,六識和六塵便相互交識,妄成種種印象,留在記憶中,貪戀不舍,使你的心變得渾濁,名為煩惱濁,在五陰中屬想陰,是第六意識境界。

第四濁名眾生濁。「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我們心中的妄念,朝夕生滅不停,自己所執著的知見,總想讓它留於世間,由於行陰密移,自己又得隨業果在不同的地方遷轉,這種生滅不停的妄見和業果,相互交織,便成了眾生濁,在五陰中是行陰境界,屬第七識。

第五是命濁。「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准,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我們的見聞覺知,原來是無異樣的,因為六塵隔離,便生出異相來,耳只能聽,眼只能看,舌只能嘗。而我們的本性的精明之性是可以互知互覺,相知相覺的,分為六和合後,應用上才出現互相違背,能聽就不能看,能見的不能聽,用途不同,失去一定的標準,互相妄織,擾亂了真性,形成命濁,五陰中是識陰,即第八識。

總的說來,我們的妙覺明心,清凈本然,毫不渾濁,由於一念無明,生出妄相,外被五大器世界所擾成為劫濁,內被四大身相所渾成為見濁,再被六塵所纏成為煩惱濁,最後被生死所縛成為眾生濁,再由六塵隔越,六根不能互用形成命濁。清凈本然全被攪渾為濁了,如何使渾濁為澄清,這就是修持的任務。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見聞覺知,離各種妄相,回來契合自性清凈,那就應當依據不生滅之根,來扭轉虛妄而生之識。因為不舍除識心,不能修成大定,根性若不取用,不能證得涅槃。要用我們的不生滅的見性聞性,來除去虛妄,降伏無明煩惱,還歸於本覺自性,得回元本光明覺照的不生滅性,來作為因地心。這樣去修持,才可證得菩提道果。

渾濁之水,只有放在靜器中澄清,沙土自沉,清水自現。修定,就是在澄清自身的渾濁,定力越深,清凈之水自然顯現,這就叫初伏客塵煩惱。但還不能到此為止,因為泥沙還在靜器中,一有條件,它還會渾濁,要想永斷無明煩惱,必須把泥沙取出拋掉。這就需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勇猛精進,捐棄諸有為相。還要明白,我們自己,是被六賊自劫家寶。什麼是六賊 ?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六塵引發六識,起惑造業,生出種種煩惱。什麼是家寶 ?家寶就是如來藏性,就是常住真心。因為六根對六塵引發六識,我們終日隨六根六塵向外跑,不能返照本元,這叫有漏,「漏」去的正是自性法寶。當然漏和失都是譬喻性的說法。自性是不會漏失的,只是被無明煩惱遮覆了,不能顯現,好像漏失一樣,好像被劫走一樣。

由於眾生相續,世界相續,長時間以來,就因一念無明,就把妙明圓覺的自性,束縛在四大六根裡面,妄認四大六根為自體,對於五大六塵的物質世界,又執為心外實法,妄生取著,因此,我們就不能超脫三界,了脫生死。

六根之性是不變的,它是由於依真起妄,起惑造業,顛顛倒倒,在圓融的自性中幻化出六根來,於本來非一非六的精明體,生出一和六的虛妄分別。就好像虛空,本來無形無相,但若加上不同的器皿,就有方形圓形的分別,如拿掉器皿,只剩一個虛空了,又說虛空是一。其實,一也沒有,虛空是永恆不變的,無同無異,更不能說是一非一。

我們的六受用根是怎麼來的呢 ?弄清楚是很有好處的。

先說眼根,它是由明暗兩種色塵,粘著在元妙圓融的真性里,真妄和合,發為見精。見精與色塵結合,成為眼體,這是勝義根。這根元名清凈四大,佛眼法眼才能看見,它像葡萄一樣。依勝義根,生出浮塵根,即肉眼。見精寄托在浮塵根之肉眼,向外攀緣一切色塵境界,根隨塵轉,流逸奔色,終日執著在色相上。

耳根。是由動靜二相相搏擊,粘著於妙圓真心中,產生聞精,聞精和聲塵結合,便成勝義根的耳體。依勝義根生出浮塵根,即肉耳。耳體是清凈四大,浮塵根則向外攀緣聲塵境界,流逸奔聲。

鼻根。是由通塞二相互相顯發,粘著於妙圓真心中,發為嗅精,嗅精與香塵結合,便成為內清凈四大勝義根——鼻體,再依勝義根變為浮塵根,即肉鼻了,亦是色香味觸四塵混合而成。嗅精就寄托在肉鼻上,向外攀緣一切香塵境界,流逸奔香,循塵轉動。

舌根。由恬淡和多味兩種相互相參雜,粘著在妙圓真心中,發為嘗精。嘗精對映味塵,成為內清凈四大勝義根,即舌體,依勝義根變為浮塵根,即是肉舌,亦是色香味觸四塵混合而成,嘗精就寄托在肉舌,向外攀緣一切味塵境界,終日流逸奔味。

身根。由於隔離和接合二種觸塵互相摩擦,粘著在妙圓真心中發出覺精。覺精和觸塵對映,搏取觸法而成內清凈四大勝義根,即身體。依勝義根而變為浮塵根,亦即肉體之身,也是色香味觸四塵混合而成。覺精就寄托在肉身上,攀緣各種觸塵,終日流逸奔觸。

意根。由於生滅兩種法塵相互連續,粘著在妙圓真心中,發生知覺的作用,叫知精。知精對映法塵,攬取法塵,成為內清凈四大勝義根。依勝義根而變為浮塵根,亦即肉團心,也是由色香味觸四塵混合而成。知精就寄托在浮根四塵的意思上。肉團心是不可見,內照法塵卻能知道和思量,隨法所轉,終日流逸奔法。

上面所說六根之性,本來都是妙圓真心,如來藏性,由於有了加覺加明,就變為妄覺妄明,失去真實之性,把本有之精的功能都失去了。因為和妄明妄覺粘在一起,成為第八識見分,其體雖真,其用則妄。真性和妄塵膠合在一起,發出見分之光。原本是一精明,因為攬塵結根就變成六和合有六種作用了。

我們需要明白:「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觸覺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這就是說,離開客塵,都成妄體。一定要明白,攬塵結根,是妄體,元明照用,才是真體。

分清了真妄,我們就應不循動靜離合恬變通塞生滅明暗等十二種有為相。任隨選拔一根,

不讓它和妄塵粘合,而使它潛伏於內,歸於本元真心,就會發出本有的明耀。只要發出本有的光耀,就既不受內根的局限,又不為外塵所滯礙,真心便會顯現,其餘五根,自然也會同時解脫。

只要我們不隨外塵所起的妄知妄見,本有之真知真覺,不用靠勝義浮塵二根,而能發出靈明之功能。這時,根塵都脫掉了,六根便能互用,任何一根,都具有其餘五根的作用,這就叫六根清凈,自在無礙。

如果六根都得解脫,自性裡面就會發出玉一般的智光,那麼一切浮塵及器世界的種種變化相,都會像滾湯澆冰一樣,你的心光就會變成無上真知真覺。

從任選一根修起,任隨一根得解脫,都會使我們到達六根清凈,妙覺圓明,這是《楞嚴經》的一大要旨,因為「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根和塵有內外之分,根是八識之見分,塵是八識之相分,像是蝸牛的兩隻角,伸出來為二,縮回去便是一個八識。既然同源,向外跑便是根塵,向內伏便是解脫。能分別之識心,是虛妄相上所起之妄想,全無實體,同病眼看到的空華一樣,是虛妄的。

「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由於有六塵,引發六根之知見,根是依塵才能有用,塵要托根才顯出相分來,見分和相分都沒有獨立的自性。就像交並的蘆荻一樣,一根倒了,另一根也隨之倒下失去作用。所以,在知見上再立一個知見,是妄上加妄,是無明的根本。如果能修到知而無知,見而無見,一念不生,一塵不染,那才是無漏無妄之真凈境界。

要解脫六根,也應逐一來解,先解第一結分別我執,離開塵相;再解俱生我執,除盡根結。塵消根盡,證得人我空,便能超出分段生死。然後再解分別法執、俱生執,得到空性圓明,亦就是法解脫。解脫法執之後還要返照,俱空之境不生,就能得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真定,亦是證得楞嚴大定。這就是菩薩從三摩地中得無生法忍,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根結盡解,妙心已悟,空性圓明。


推薦閱讀:

窮人真正缺的不是錢(薦讀與點評)
共產主義者到底喜不喜歡反思
學哲學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嗎?
魯迅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所謂新思想,都是舊主張(熊培雲)

TAG:思想 | 禪定 | 指導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