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缺德】★ 品酒是門一生值得研究的藝術

品酒是門一生值得研究的藝術

序言

酒具有一種神奇的功能,它像一種魔水,能使人神魂顛倒,如痴如迷,使人心曠神怡。一種好的葡萄酒,宛如一種藝術品,能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人說生活中缺少了酒,會使人的生活暗淡無光,像明媚的春天缺少了陽光,像十五的夜晚缺少了月亮。

一種好的葡萄酒,既然是一種藝術品,要對藝術品進行鑒賞,就需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葡萄酒品嘗學就是研究對葡萄酒的藝術欣賞的科學。因為葡萄酒是供人飲用的,是供人陶醉和欣賞,所以葡萄酒的感官品嘗,是鑒別葡萄酒質優劣的重要手段。

葡萄酒品嘗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對所有的人類來說,學一點有關葡萄酒品嘗的知識,無疑都是必要的。對廣大的葡萄酒消費者來說,粗略地學習一點葡萄酒品嘗的知識,可以提高自己對葡萄酒的鑒賞能力,在飲用葡萄酒的過程中,得到更大的享受和滿足。

要想充分的享受葡萄酒帶來的樂趣,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⒈ 合適的品酒環境

⒉ 選用恰當的品酒器

⒊ 正確的侍酒

⒋ 準確的品酒

⒌ 高絕的買酒術

⒍ 適宜的貯酒

此處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飲酒既是一種生活上的享受,那麼,不必過份講究。一切都斤斤計較,徒損飲酒的真正樂趣,我們的建議其實很簡單:我們"為品酒而品酒",儘管知道"要怎樣講究"是有益的事,但一定要把一切規矩都認認真真的照辦,卻並非必要。最好的方法是折衷行事:可以講究的地方,我們儘可能做到;沒條件的,大可不必深究。所以,以下所述,只是一種建議,讀者不必拘泥於形式,因為,飲葡萄酒其實是一種浪漫的享受,過份計較,則樂趣失矣!

合適的品酒環境

㈠氛圍

無論是陽光還是燈光都不可太強,無嘈雜喧鬧(包括強勁的聲響、音樂),空氣清新,牆壁應呈能形成輕鬆氣氛的淺色。

品酒應在腹中較空、感觀靈敏、不忙碌、精神及心情均良好的狀態下進行。

㈡檯布的選擇

不論是紅酒還是白酒,都會因產地和酒齡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調:白酒可以是淺綠色、淺黃色或金黃色,紅酒可以是紫羅蘭色、紫色(寶石紅色)。為使它們各自美麗純正的顏色顯現出來,檯布的選擇就不是隨便的的了。暗色的檯布會影響酒顏色的感受,以白色、粉紅色檯布為宜。

㈢酒溫

酒必須在最能讓它的身價得以體現的溫度中被待用。過低的溫度會壓抑香味味的散發,過高的溫度則會使酒失去新鮮感。同時,應在酒溫相對恆定的狀態下品嘗;應選定不易使人感官疲勞的酒溫。

通常,人舌的靈敏溫度為15~30℃,而味覺最為靈敏的溫度為21~31℃。低溫能使舌麻痹;高溫給舌以痛感。

諸味的強弱程度與溫度變化的關係,是不盡相同的。一般甜味成分的甜度,自低溫到37℃逐漸增強,高於37℃,則逐漸減弱,但甘氨酸在溫度變化時仍保持較為恆定的甜度;酸味成分在10~14℃的範圍內,所表示的酸味程度基本不變;苦味及鹹味成分,隨溫度升高而味感減弱。

一般來說,年輕的酒的侍酒溫度要比陳年的酒低。

每一種葡萄酒都有其理想的侍酒溫度,原則上,對於將白酒及紅酒加以冰涼後飲用,是公認的事實。而紅酒的溫度若能控制得適當,則風味更佳。在這樣的情形下,冰涼的酒在德國就佔優勢,形成一股趨勢。特別是紅酒,人們飲用的溫度,不再象從前一樣的溫度,尤其是要保持其清淡、色澤鮮艷的特性。飲用年份近、清淡的白酒時,其溫度也要較喝較濃的酒時來的冰涼些。

要降低酒的溫度,最方便是把酒整瓶放入一半冰一半水的冰桶中,十五至二十分鐘後,溫度就由二十多度降至十度以下,如想溫度降得更快,更可在冰水中撒一大把粗鹽。如嫌溫度太低,可把酒取出,放在冰桶旁邊。

此外,我們也可以把白酒放在冰箱的下層,那裡的溫度大約攝氏4度,飲用前把酒取出,溫度就會略升高,再把酒倒入杯中,溫度又會再迅速上升。

不甜的白色氣泡酒,飲用的溫度是最冰冷的,但還是不能在倒酒時感到太過凍手。溫度大約在攝氏5-6度即可,否則舌頭便無法確實感到酒的溫度。至於甜的氣泡酒,飲用時就和紅色香檳酒一樣,較為高些。氣泡酒不能加小冰塊來冷卻,因為如此快速的冷卻方法,會破壞有價值的酒的原味。而一般的冰箱溫度,並不會減損氣泡酒的風味。為了保持在餐桌上酒瓶的冰溫,而將其放入裝有小冰塊的香檳酒冷卻桶,亦是可行的辦法。

在法國,同樣也是品嘗冰涼的自然甜白酒,溫度大約在攝氏5度。而白酒的飲用溫度亦相當低,淡酒約為攝氏6至7度,酒精度較高的酒則在10度左右。品質好的白酒,其年份近、屬酸度良好口味種類的,溫度在8度時,飲用風味最佳。酒精成份較高的酒,依據年份的久遠、葡萄種類的不同,最適合飲用的溫度在11至13度之間。雪莉酒的飲用溫度(10~12度),又比波特酒、馬德拉酒(13~15度)更低。年份低、清淡的紅酒,如法國新鮮的薄酒來。而像出林格酒,及義大利產的紅酒,也是在較冰涼時飲用,風味更佳。酒精成份較重的紅酒,飲用溫度稍高,介於攝氏14至16度,最為適當。德國的粒選 及粒選干葡萄酒,在溫度14至18度之間,最能充份散發其香氣。飲用的酒溫最高者為成熟、濃度的布根第葡萄酒、波爾多葡萄酒,及其他國家所產相同年份的名貴葡萄酒。然而還需注意的一點是,把酒端上桌時,其溫度不應太高,也就是在室溫下,酒的溫度不應高於20度。把冷藏在酒窖的紅酒取出時,決不可放在暖氣設備旁來溫酒。把冰涼的酒,在一般的房間中,放置2到3小時,使其慢慢變溫,較能保持本身風味。

這些[規則]似乎顯得有些複雜,其實不盡然,只要簡單的牢記,酒的飲用溫度是和純度成正比的原則即可。

另外,人們能夠客觀的確定酒的溫度嗎?市面上販售有許多種的溫度計,經過一些練習,自已也就能夠計出正確的溫度了。

冰涼的葡萄酒,在飲用前先擺上桌,或將酒放在有冰塊的冷卻桶中存放。人們在品嘗前會先將酒打開放著。紅酒通常在飲用時,已開瓶了近一小時,如此酒的特色才能發揮,而酒的本質才可顯現出來。

選用恰當的品酒器

酒器是Wine Snob重視的問題,對於我們一般消費者來說,則可以採取中庸之道。我們這裡且只談一談"必須的酒具"--酒杯。

酒杯是餐飲的的重要工具,它對餐桌的整體美感,特別是對飲用情趣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飲用葡萄酒的酒杯頗有講究。而初入門飲葡萄酒的,對杯子並不講究,也認識不多,在正式的場合,看見面前一大排杯子,往往給其陣勢嚇倒,不知從何入手。學懂了,又會拘泥於杯子的禮儀,這是酒杯的煩惱,病在過,也病在不及。

杯子跟西餐的刀叉盤碗一樣,大多數都是為了擺一個場面的陣勢,實用效能往往是次要。這得說一點西餐禮儀的歷史。十九世紀中葉之前,大家吃餐是自助式,工業革命製造了生活富裕的中上階層,新財爺們為了顯示其身分,便都坐著等人服侍,由僕人端上每一道菜。為了炫耀財富,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刀叉盤子杯子,反正有人服侍。本來是錫或木造的杯子,已變成玻璃做的,炫耀之風一吹數百年,玻璃杯又雕花又燙金,不切實際。不過其中也有例外,如喝摩澤爾(mosel)出產的薏斯琳(Riesling)的杯子,上面刻花是為了增加折射,使金黃色帶青的酒液更晶瑩,而阿爾薩斯酒杯頸長而綠色,也是為了反映酒液的顏色。既然當年是新富帶起的炫耀潮流,所以實用的例子不多,進餐禮儀(etiquette)也是那個時代興起的,相傳下來,大家不僅照單全收,還隨著年代改變而增加。

世紀初,人們生活愈來愈豐裕,開始有上館子的習慣,餐廳舊例,也為了方便侍應知道什麼時候倒什麼酒。當時興起不同酒用不同形狀的杯子,以資識別。有些有實際作用,有些畫蛇添足,如喝香檳闊口淺身的Coupe,酒容易濺出,氣泡香氣容易散掉,是香檳的災難。所謂 Paris Goblet,當時最流行,長杯頸,碗底圓,杯身直。餐館為了避免杯子損耗太多,遂發明杯沿滾厚邊,這也是嘗酒的災難,一則玻璃加厚了,接觸不那麼敏感,而且呷酒時容易從兩邊流到嘴角甚至衣服上。在普通工人的餐廳,不講究杯子,用的都是直身無杯的厚水杯(tumbler)喝葡萄酒。今日有些館子為了標榜平民化,用這種杯子,實在過猶不及。

決定杯子是否好壞的,是酒。譬如香檳最重要的是氣泡,用笛子型(flute)的杯子,香氣和氣泡可以持久。長笛子型可以看到氣泡一路上升,講究的在杯心碗底部中心點有凹位,讓氣泡從中心點旋轉而上。還有,香檳杯要用水晶造,在顯微鏡下,會看到水晶比玻璃的表面更不平滑,氣泡可以附於其上,慢慢釋放二氣化碳。

對於酒杯,一般性的要求如下:

⒈葡萄酒杯杯身應該薄,無色透明,以使酒的本色能夠顯現出來。避免使用壁厚、有色或在裝飾花紋的杯子。

⒉葡萄酒杯口小腹大(避免使用敞口杯),狀如鬱金香形,使酒的香氣聚集在杯口,並不易散逸,以便充分鑒賞酒香、果香。

⒊葡萄酒杯容量應足夠大,以便盛酒到2/3時就在一定量的酒,一般八杯酒的量為一瓶酒。

⒋葡萄酒杯要有4~5百米長的杯柄,以免手持杯身,影響酒溫和觀察酒色。最好每一種酒使用一個杯子(由小到大依次從左到右擺放,水杯應放在最左方),以免因使用同一個杯子而造成"前酒"的餘味干擾後面的酒味。

基本上,大部分類型的酒(紅白如是)都可以用鬱金香形的杯子,長杯頸,杯碗圓,杯身向上收窄,使香氣保存。

特殊地,香檳用的杯子,是細長形或鬱金香型的,這種杯子可以更好地欣賞到不斷升起的美麗的汽珠。考究的香檳酒杯有著特殊的構造:杯柄中空如管,直通杯身。這樣,當酒倒入杯中時,汽珠如泉涌自杯柄向上不斷升騰,十分悅目。杯柄中空,加之杯身又較長,汽株上升的距離便比一般酒杯要大各得多,更便于欣賞。

而白蘭地的釀造屬慢氧化過程,蒸餾出來後還要要橡木桶中陳化,裝瓶後仍處於密封隔絕氧氣的狀態。當開瓶倒入酒杯後,酒因接觸空氣進一步氧化,會增添香與味。故常採用敞口型杯以加大酒與空氣的接觸,使酒較快地氧化。此外,白蘭地用杯的杯枘較較短,這樣在端杯時,只能用兩手指夾持杯柄,而手掌自然托住杯身,給酒加溫並便於搖動,以增加香味的揮發,供充分品味。

而論對酒杯的功能的研究,世上無人比得上Riedel。這家在戰後才發展的玻璃杯老字號,為每一款酒研究並設計專用的杯子,形狀大小都有根有據。Riedel的水晶酒杯:清澈無色,以便清楚觀看杯中酒液;薄如紙片,減少舌頭嘴唇與酒接觸的隔陔,形狀設計以發揮酒的香氣及味道層次為歸依。

人的舌頭上有四大味蕾區域,嘗不同的味道。舌尖嘗甜味,兩旁邊沿嘗鹹味,上部兩旁嘗酸味,後部嘗苦味。酸度高的酒如果舌尖先嘗,會先嘗其甜味,酒液稍後流向兩旁,酒在口感就嘗到其酸、乾的收結。譬如Riedel的薏斯琳(Riesling)杯,杯沿有向外略翻的唇(lip),就是要導向酒液先達舌尖。由於莎當妮(Chardonnay)是略甜於薏斯琳,故此莎當妮酒杯不用此外翻的杯口。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杯,因為布根地酒的香氣清馨,闊口的杯香氣易散,而赤霞珠一般丹寧較重,屬較剛烈的酒,杯口的設計要把酒液導向舌面中間,及至兩旁,以達到果味、酸度以及丹寧的平衡。如果酒液一衝就到舌後,就會覺得酒太苦。

讀者是否以為以上只是廠家唬人的理論?不信可以自己用不同的酒杯試試。Riedel的這套設計論據,其實也是經過多次實踐檢驗而得的真理。該廠每年進行大大小小的試驗,邀請酒廠負責人、釀酒師、酒評家親身嘗試各種形狀大小的杯,以確定哪一個形狀大小才適合哪一種酒。譬如多年來慣用的喝白蘭地的大杯碗杯(所謂brandy snifer),在試驗中,酒人一致發現這種杯才是最差勁的。因為杯口太窄,聞時只覺酒精一涌而上,白蘭地的花香果香蕩然無存,要待酒杯中已無酒,才隱隱透出。Riedel的干邑杯就不是大杯碗的了,讓酒液有層次地散發香氣。

正確的伺酒

有關葡萄酒在餐桌上的繁文縟節多如牛毛,若不是特別要學西式餐桌禮儀,那麼,一隻開瓶器,調好適當的酒溫,選擇合適的杯子也就足夠了。但是為了避免遇到特殊情況,錯失好酒,還是多認識一點細節比較保險。

(一)呼吸

為了讓飲用時葡萄酒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預先開瓶讓酒透透氣,呼吸一會兒。其功能在於讓酒稍微氧化,以去除不好聞的還原氣味,同時讓酒的味道變柔順一些,,特別是未到成熟期的紅葡萄酒,先開瓶透氣可避免喝時單寧收斂性太強。至於提早多久開瓶才適當,則依酒的種類和個人的口味偏好而定。通常以新鮮的果香為主的酒,清淡普通的紅、白、新酒,以及玫瑰紅酒等都無須事先開瓶,現聞現喝就可以了。甜白酒或香檳酒最好在一小時之前開瓶,讓酒瓶直立透氣即可。若為新酒,呼吸的時間通常在0.5~1小時,特別是紅酒會因呼吸而變得圓潤柔順,呼吸的時間也更長些,但一般不應超過3個小時;而多年的陳酒,則最好在使用時才開瓶,以避免提前開瓶令香氣散逸,一般陳酒只,須呼吸半小時。

(二)啟瓶

這是一種優雅的有一定技巧的動作。胡亂去除酒瓶的封口會在損瓶頸的雅觀,用不合適的開瓶器或笨拙的開瓶方法會弄壞瓶塞,使塞屑掉入酒中,因此可能損壞整瓶酒。

你只要留心觀察餐廳待者動作,便不學到開瓶技巧:

一般方法為侍者首先將酒讓客人觀看,並說出酒的產地和年份,展示面應使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籤。最開瓶工具是一把帶木柄的螺旋鑽,普通而實的是槓桿式開瓶器,在國外稱為"侍者之友";此外,還有蝴蝶型開瓶器和高檔好用的兩件式(帶小刀、雙蝴蝶翅、螺鑽及其旋柄)開瓶器。

用"侍者之友"開瓶,先用小刀從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準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後扣信瓶口,進而平穩地將把手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當木塞快脫離瓶口時,應用手將瓶塞輕輕拉出,這樣就不會發出大的響聲--整個開瓶過程中都應盡量保持安靜。此時再用餐巾擦拭瓶口,接著聞一聞,如果發現任何異味,應謹慎地品嘗確定後更換之。

倒酒時應先斟一些給主人品嘗,主人表示滿意後,再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注意女士、長者優先),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籤。

(三)換瓶

有時老酒的瓶身一邊或瓶頸一端有沉澱物,這些沉澱含有因酒的陳化而變得不穩定的單寧和色素,這時必須換瓶。若平時是平放或倒置,換瓶前應將酒正向直立放置一定時間。輕輕開瓶後,細心將酒緩緩地倒入另一瓶中,把沉澱物留在原瓶瓶底。換瓶也是讓封閉的葡萄酒透氣,或使"硬朗"的單寧柔化,改變單寧的結構,使其變得較圓、少苦澀。

(四)斟酒技巧

某些要保持較低溫度的酒,須用餐巾裹著酒瓶倒酒,以免手溫使酒升溫。

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倒酒應在客人的面前倒。

為保有酒香,酒瓶口與酒杯的距離不能太大,所有的紅葡萄酒倒酒時瓶口幾乎是挨著杯子的。

斟酒最多以杯容量的2/3為度,過滿則難以舉杯,更無法觀色聞香,而且也是為了給聚集在杯口的酒香留一定的空間。一般白葡萄酒是2/3,紅葡萄酒是1/3。

在特別高級的宴會服務時,若客人想要一杯多年陳釀的紅葡萄酒,待者應左手持杯,緩緩倒入杯中,不可讓客人把杯或向旁邊有碗碟的杯中倒酒。

準確的品酒

品酒可區分成五個基本步驟:顏色、搖晃、聞酒、品嘗、回味。

(一)顏色

想要看出葡萄酒的顏色,最好要有一個白色背景,並將酒杯放在它前面。當然顏色範圍要看您品嘗的是白酒還是紅酒而定。下面是兩種酒的顏色:白酒有淡黃綠、稻草黃、金黃、金、暗金、馬德拉酒色和棕色;紅酒有紫、紅寶石、葯磚紅、紅棕、棕色。顏色會告訴您許多有關酒的事,例如白酒,當它們變老會加深顏色,相反地,紅酒則會失去色澤。

(二)搖晃

為什麼要晃酒?為了讓氧氣進入酒內。我不確定你準確好了沒有,不過我可以很直接地告訴您:搖晃會使酯、醚和乙醛釋放出來,並和氧氣使酒產生香氣。

(三)聞酒

現在您已經搖晃使香氣釋放出來,酒聞起來像什麼呢?它有那種形態的NOSE,"NOSE"為品酒人通常用事業形容酒綜合氣味的字。

精確地指出酒的NOSE其後意義是讓您能辨認出酒某些特性。

(四)品嘗

對大部分人來說,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並快速吞下去。但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從事的事情。記得它布滿您口腔四周;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您如果像大部分人一樣牛飲葡萄酒的話,就忽略掉所有重要的品嘗味蕾了。

葡萄酒業有種古老的廉潔:"買酒用蘋果,賣酒用乳酪"。蘋果會把葡萄酒中缺陷呈現出來,乳酪則有使葡萄酒氣味變柔順的傾向,留下使您更覺愉快的品嘗滋味。

(五)回味

當您有個機會品嘗過葡萄酒後,好好坐著一會兒並回味所品的酒。想想看您方才的體驗再問問您自個兒下面問題以協助您加深印象。酒是否:

☉清淡,中度濃郁,或濃郁?

☉白酒:酸度如何?極少,正好,或太酸?

☉紅酒:單寧太強或太澀?令人感到愉快嗎?或沒有單寧了?

☉餘味持續多久?

☉最重要是您喜不喜歡這瓶酒?

☉價錢值得嗎?

此處又衍生出另一個重點。當您品嘗一種酒後第一件事是您是否喜歡它,它是您想要的酒嗎?

高絕的買酒術

決定去買酒,問題又來了。買那種?紅酒粉紅酒還是白酒?這是很多人站在酒櫃前傷腦筋的。因為餐酒不像白蘭地你一定不會選錯。餐酒A跟餐酒B與餐酒C都是差不多的樣子,但價錢卻有驚人的分別,為什麼?

是不是越貴的酒就越好?通常,貴酒都是有一定的質素,問題是這些進口的名酒,價錢貴到有點不合理。大家不必痴想以下等價錢買到上等酒,酒不像時裝,永遠不會大減價,偶然有些不宜再存放的酒,或許會稍微降價拋售,一般來說,葡萄酒只會隨年份的增加而越賣越貴。大家要擔心的是,有沒有付出高價卻只買到一瓶不怎麼樣的酒。

那麼中下價錢的酒就不能入口了?這又不盡然。開一瓶酒,酒本身固然重要,但也得視乎環境氣氛場合食物。平常日子,飲平常酒就可以了。一瓶難得的酒,要與難得的人共飲,共渡難得的時光。要是所有大食會生日會都要拿一瓶頂級好酒,而人人拿著一隻紙杯喝酒,實在暴殄天物。要知一瓶佳釀是很多人的心血結晶,喝掉一瓶,這世上就少一瓶。

此因買酒並非僅是價錢平貴的問題,還是選擇和配搭的問題。喝什麼酒,怎樣喝,完全顯示你的見識和品味,金錢並非是決定性的。葡萄酒最有趣的地方也就在這裡,它需要你去認識、發掘、親身體驗、細心回味,溫柔的照顧,像對待一個情人。人間有情,富商們跟尋常百姓都得享那滋味;人間有酒,一樣。

那今天晚上該喝什麼酒?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幫助大家作決定:嘗試將悠悠良夜作為一齣戲劇去結構,這將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晚上?裡面的人物、場景、燈光、道具、配樂、劇情、桌上的食物,都組織好了,你就知道,應該在這舞台上放一瓶什麼酒。

適宜的貯酒

對很多喜歡喝一杯的人來說,買幾瓶葡萄酒不是問題。問題卻出於購買之後,怎麼放?

如果你是家中可放十輛名車的富豪,當然這不算一回事。但一般人,別說建酒窖,就是擺一個標準裝置的酒櫃亦不容易。屋子裡剩下一個稍微可以活動的空間,全家人馬上提出各種方案:植物、電腦、音響、健身器材……酒?立刻有人皺起眉頭放哪裡不可以!

但是,這是一瓶Chateau Haut-Brion?

如果不幸的遇到上述情況,你唯有根據以下的資料,試試看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收藏這一瓶名酒。

存酒的地方最好向北,要避開炎熱的太陽照射及一切發熱器,亦不要接近有強烈氣味的物件。門和窗都要選擇不透光材料,因紫外光對存酒不利。也不要接近大路,車輛長期的震蕩亦有不良影響。

溫度與濕度非常重要。理想的濕度是保持70%至80%,如果太干可放一盤濕沙用以調整,因為濕度不夠會使瓶塞干縮引致外面的空氣入侵,如此酒質會產生變化,但又不要濕至發霉。擺的時候一定要把酒橫放,否則瓶塞會幹。當然,短期內不會有問題。想送一瓶葡萄酒給朋友,不必像向皇帝進貢那般,把酒橫著捧上他家。

酒不能放在太冷的地方,太冷的話它會停留在凍凝狀態不再繼續進化,這就失去藏酒的意義。太熱它又會演變太快顯得粗糙,也沒有任何餐酒可在20攝氏度以上久存。溫差變動越少越好,大概在10度至14度之間上落。

你開始用凌銳的目光向四面八方掃射……

不可以放在窗邊、門邊。因為太光,又時常震蕩。

不可以放在廚房。因太熱,太多氣味。

不可以放在冰箱。因太冷。

不可以放在浴室。因太濕。

不可以放在擺電視機的組合櫃。它散熱。

也不太適合放在飯廳。那裡進行太多活動,太混亂,吵吵鬧鬧,有人抽煙,人體的溫度亦提升了空氣的溫度。

還剩下什麼地方?會不會就只能放在你的床底下?


推薦閱讀:

夢幻仙子畫家胡一然作品鑒賞
ARTYOO 藝術故事 | 秦思源:我曾經看過一檔「為什麼當代藝術不受歡迎」的電視節目
有一本書叫 三天成就好口才:讓你八面玲瓏的說話藝術
如果梵高來到了這裡,也許他就再也不會畫向日葵了……

TAG:藝術 | 品酒 | 一生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