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拳時常見的錯誤

1:弓蹬 即在練習太極拳時簡單地前弓後蹬,這樣不符合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太極拳運動要求轉腰松胯的螺旋運動。同時簡單的弓蹬還會傷及膝關節,造成運動損傷。

2:平移 即把重心從一條腿平行移到另一條腿上,而不是通過松胯轉腰旋轉過程中移重心。這樣就不能做到五趾抓地腳心空,對膝關節也損傷。

3:兩腿叉開 即練拳時,兩腿斜支撐。這樣形成尖襠,襠口不圓,同時兩腳內外側不平,也不能腳下有根,五趾抓地也做不到。腰胯也不靈動。

4:跪膝 不會坐胯,髖關節沒有鬆開,造成膝關節前跪,從而使得踝關節過度前傾。這樣運動整個中盤及下盤不靈動。完成不了纏絲運動,同時襠部也不能做到圓虛。

5:開腳 兩腳尖外撇,這樣形成尖襠。同時也合不住襠,腰胯不靈,重心不穩。易傷膝關節。正確的做法是要兩腳尖平行,這樣腳的內外側可以平鋪在地面上,重心在腳跟和腳掌中間,有利於五趾抓地腳心空。

6:胸實 氣血上涌於胸,氣血上涌於胸分靜止狀態和運動狀態,靜止狀態的氣血上涌是沒有理解放鬆的要領,而運動狀態是沒有理解太極運動的基本規律。總之,胸腹之間要求上虛下實,要做到開合摺疊無不靈動。胸實是不不喑太極之理的表現。

7:疊肚 是腹部收緊的表現,假如能正確的做到坐胯、松胯,腹部自然不會出現疊肚的現象。這樣周身自然協調,上下自然貫穿一氣。氣血流暢,做到氣遍身軀不稍微滯了。

8:直臂 肘關節挺直,沒有做到墜肘。在行拳時沒有掌握卷與放的運動規律,直臂運出。「勁以曲屈而有餘」,直臂是做不到的。

9:夠 夠是行拳時唯恐達不到而身手過界,形成出圈狀態。夠,會導致身形不正的現象,比如歪斜、前俯後仰。也是步法不靈活所致。

10:挺 挺是身板過直,僵硬所致。原因是沒有放鬆身軀,做到上虛下實。這樣不利於身法的摺疊,容易形成跟頭棍的現象。

11:跳坑 跳坑是出步一下踏實落地,沒有重心的轉換。不懂得出腿的意義。應該「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邁步如貓行」。重心腿支撐穩定,另一腿或提、或蹬、或踢、或刺、或插、或套、說收回就收回,不落陷阱。

12:蹬腿 蹬腿是在運動中只做屈伸運動。太極運動是纏絲運動,下肢是在扭轉過程中做自然的屈伸。習練太極拳開始訓練就要避免單純的屈伸。

13:掀腳 掀腳也叫喝風,即腳的內側和外側離地。這樣就做不到五趾抓地腳心空。究其因,一是不知腳內側和外側要平鋪在地面,二是踝關節僵硬不靈活所致。應多做太極步和松胯轉腰的練習改進掀腳的毛病。

14:不到位 不到位指的是小腿沒到位置,正確的做法是重心在湧泉穴附近,這樣腳跟和腳掌,腳的內外側平鋪在地面上,容易產生螺旋運動的動力。

15:跺腳 跺腳現象更多的出現在賽場上,運動員為了表示勁整,不僅僅是在賽場上,而在平時的練習中也狠狠的用大小腿之間的膝關節發出蹬伸而跺地。他們不理解太極拳中的勁整是氣息的下沉而達到腳底,由腳底而形於梢節的道理。例如太極拳中的雙震腳,氣息下沉而形於手指。這是當年陳發科先生將雙震腳從玉女穿梭中分出去的原因。心浮氣躁者戒之。

16:邁步 邁步也是常見的現象,習練者和運動員往往把一條腿輕輕地邁出,然後再做重心的轉移等等。他們不了解出腿含有各種技擊的意識,或刺、或踢、或插、或套等等,然後才有重心的變化。而變化之中更有技擊的意義。欲避此病,需請明師教之,非個人想像而為。

17:無開合 陳鑫說:「一開一合謂之拳。」打拳時無有開合的意識就不能叫打拳,只能是體操、舞蹈,或者是比划動作。欲避此病,需要講究陰陽開合的轉換和變化,用心體會其中的要領。

18:無虛實 打拳時要注重虛實的轉換,要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結合陰陽開合的變化,才能進一步的做到實即虛,虛即實。否則也是比划動作。

19:挺胯 挺胯是站立或高架子時不知松胯,即使低架子時也是坐胯不夠。這樣會使身腰運轉不靈,形成尖襠或盪襠的病象。解決的方法是多做松胯轉腰的練習,養成襠部圓虛的習慣。

20:直背 直背是身軀過分緊張,不知要在保持立身中正的前提下,使身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直背也使得身弓的摺疊不能實現。解決的辦法是正確地理解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以及正確的理解含胸拔背。

21:架肩 架肩是松肩的反面。肩部松才能做到墜肘,才能氣運到梢節。而胸背放鬆不夠是造成架肩的根源。多做放鬆練習,做到上虛下實就能改掉架肩的毛病。

22:頂不正 頂不正是沒有做到虛靈頂勁而出現的搖頭晃腦等等現象。運動中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如一線貫穿垂直於地面,頂勁自然虛靈。頂勁領起,精神自然為之一振。自無搖頭晃腦之病。

23:目光獃滯 目光獃滯是不懂得目光要隨動作進行調節。在進行太極運動時,主目光朝向運動的技擊主方向,而餘光兼顧其餘方向。加上耳聽身後就能使目光顯得顧盼有餘。有時含光默默,有時則光芒四射。自無目光獃滯之病。

24:無呼吸 無呼吸是運動時沒有掌握肢體運動與呼吸之間的協調配合,因而出現憋氣與肢體僵硬的情況。初學者開始學習就應該簡單地掌握肢體與呼吸的協調如一,逐步的深入,以致拾級而進。在無教師教學的情況下,應在做動作的時候自然的呼吸,日久自能有所體悟。切不可急於求成。

25:無意識 無意識指的是不知動作的意義,失去了意識的導向。拳論有:「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雖是高級程度,但也是在懂了每個動作的技擊含義之後的進階。故初學者必要懂得每個動作,以致每個分解動作的技擊含義方能有初步的拳術意識。日長月久即能達到高級程度。

26:塌腰 腰部前塌,主要是因為習練者身體素質較差,腰腹力量和大腿肌力量不足,坐不住胯。塌腰直接影響到立身中正,還容易造成頂胯或突臀。有此病者可調高架子和步子,同時加強腰腹和腿部力量的練習。

27:越線 常見的越線現象是兩手動作越過身體兩側的體側線在腹前形成的活動區域,此病會引起肩肘關節緊張,氣息上浮,且動作散漫,失去開合之意。

28:小腿不直 此病常表現為外羅圈腿或內羅圈腿,形成小腿的斜支撐。小腿不直造成膝關節緊張,導致襠部不能虛圓,還會引起膝關節受傷。在橫檔步練習中,重心腿小腿要達到垂直方為到位。在套路中如單鞭、懶扎衣等要求重心腿要運行到小腿直,如此方能圓滿的達到要求。小開步也要求小腿直。小馬步要求接近直,是因為膝內扣相合。

踝塌 踝關節向內側塌下,必然導致尖襠。糾正方法是踝關節向外撐圓,腳趾頭抓地腳心空,坐胯。


推薦閱讀:

太極拳技擊需做到的階段
楊式85太極拳 虛實腿拳架異同
張志俊妙論太極拳(六)—— 發力訓練
第667期:論太極拳之通
陳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極拳

TAG:太極拳 | 錯誤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