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子無才便是德?

     今天聽一女友慨嘆自己的不幸時說了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感覺很不舒服。真地是這樣嗎?    想想自己還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自古才女多舛難」。這「才」,不僅包括文才,也包括「人才」,通俗些說就是美色吧。印象中,好象真地是這樣。扳指數來,就我所知道的,王昭君,遠嫁塞外,空有滿腹菁華不知誰人能識;貂嬋,在刀光血影中幾易其夫,其絕代風華成了血腥屠殺的誘端始因;還有李清照,一代風流女詞人,觀其一生則當真是過得「凄凄慘慘戚戚」;更有那身居高位的武皇、呂后,難為其機關算盡、心力交瘁,她們的人生儘管看來富貴風光,然獨處觀心,其自我感覺肯定與幸福、快樂無緣……    有才,無才;亦或說有幸,不幸?難道對於女子而言,真地是無才=有幸、有才=不幸嗎?那為什麼同樣的公式就不適合男兒身呢?古往今來,多少有識有志的優秀男兒,他們的一生過得要麼轟轟烈烈,要麼風流瀟洒,要麼淡泊寧遠,要麼鞠躬盡瘁……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釋放他們的才情,因此而帶來的滿足和精彩根本就不勝枚舉。    其實,僅就才情而言,賦予的對象無論是男是女,其本質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是,為什麼在不同的主體身上表現出來,或者說發展下來的結果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我想,原因應該與性別無關。但是,在絕大多數人的心裡,都習慣性地將女性視為弱者,總認為凡女子定要給自己找一個依靠,否則女子這一生定會過得很凄涼。也許包括女子自己心裡都在這麼想。所以,一旦找不到其可心的依靠,或者失去了依靠,有才女子具備的優勢便無可依託,才情成了悲詩憫詞的源泉,美貌成了隨手拋擲的舊衣裳,哪怕是身處高位,體驗更多的恐怕也是鬱鬱寡歡的苦悶,於是理所當然成了悲劇的主角。    其實,錯了。女子和男兒一樣,都是主宰自己人生的獨立主體,都可以自如而快樂地生存在任何適合生命的地方。有了依靠固然是好,可以令我們有分擔、有共享,但就算沒有依靠,女子的世界和男兒的一樣,還會有很多很多豐富的內容等待著自己去探索、去發掘、去享受。一旦用心地投入進去就會發現,才女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自憐自艾、徒自悲傷,脫俗的美貌可以幫助女子更自信、更愉悅地面對難題;豐富的才情可以幫助女子更敏銳、更真切地體驗美好;難得的駕馭才能可以幫助女子在輝煌的事業宏圖裡成就不同於一般的滿足和驕傲……女子有才又有什麼不好?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里的「德」所指的恐怕不是女子本身,它是服務於男人的立場而對作為其附屬物的女人提出的要求。男尊女卑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女子難道還要用這句話來詮釋自己不快樂、不幸福的理由嗎?    女子和男兒一樣,都是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活著不是僅僅就為了快樂,但是,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幸福快樂地活著;只要願意,具備才能越多越強的人,就能夠體驗到更多更獨特的快樂的感覺,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生命之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活著,決定我們到底是享受還是忍受,幸福亦或不幸,其根本因素不是性別,更不是有才無才,這取決於我們是否把讓自己快樂生活的決定權留給了自己,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推薦閱讀:

未婚女子要謹防三種曖昧(圖
女子蓋頭是真主的命令
女子當如蘭
約翰·湯姆森拍攝的晚清女子
女子出生在哪幾日最旺夫,年年旺,月月旺,家財日日漲!

TAG: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