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帝師、總編,陳廷敬的三張面孔
從一個「從七品」的芝麻官,到「正一品」的光祿大夫;從一個編撰史料的小編輯,升任康熙皇帝的老師,再到相當於宰相的「文淵閣大學士」,最後又成為《康熙字典》的總編輯,這就是山西陽城人陳廷敬一生的為官之路。
在這條路上,他主要擔任過政治家、帝師、總編三種職務,也展示了三張不同的面孔。在74年的生命里,陳廷敬從政54年,包括升遷在內的職務變化28次。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難以想像,他是如何勤勉而又謹慎地走過這54年。
5月16日,隨「華夏古文明 魅力新山西」採訪團來到陽城縣有「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皇城相府,在領略這座宏偉神奇的古建築的同時,也重新認識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山西人陳廷敬。
作為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子弟,陳廷敬被送上了從文入仕的道路,肩負著家族的厚望。他沒有辜負重託,20歲就考中進士,進入中央權力機關,被授予了一個「檢討」的職務——在那時,這是負責編輯、校對國史的一個小官,還不到七品。
三年後,康熙即位。這名「康乾盛世」的開創者看重這名山西人,不斷提拔。陳廷敬得到康熙賞識的原因不為人知,但可以猜測出,他一定是在這三年時間裡有著巨大的努力和傑出的表現。
從起居注日講官、翰林院侍講學士、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一直到內閣學士,在15年的時間裡,陳廷敬顯示了卓越的才幹和優良品德,在仕途上節節高升,一步步走到了康熙皇帝的身邊,成為他的老師。
在康熙皇帝身邊,陳廷敬給比自己年輕16歲的滿族皇帝傳道、授業、解惑,既講授琴棋書畫、經史子集,也傳授治國理念、為君之道。可以想像,孜孜不倦、謹小慎微,是他擔任皇帝老師一直秉持的態度。在皇城相府的一間正房裡,陳列著康熙皇帝和陳廷敬的畫像,兩人頗有幾分相像,都是尖瘦的臉型。
導遊陳磊開玩笑說,「如果唐朝以胖為美,那麼清代可能以瘦為美。因為清朝的皇帝幾乎全是尖瘦臉型,畫師就專門把陳廷敬也畫成這樣了。」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康熙皇帝創造了無數豐功偉績,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在他的背後,陳廷敬作為智囊團的重要成員,出謀劃策,功不可沒。這些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已經有充分的展示。
如果說,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電視劇《喬家大院》使得晉中喬家大院聲名遠播的話,那麼,為皇城相府起到同樣作用的就是電視劇《康熙王朝》。16日這天是周一,依然有川流不息的遊客。
陳磊自豪地介紹,皇城相府的遊客總數曾經在某個黃金周超越了大名鼎鼎的五台山。
一長一少,一師一徒,一臣一君,兩人分別以「輔弼良臣」和「曠世明君」被載入史冊,師生關係堪稱千古楷模。
陳廷敬的政治生涯,正值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憑藉著師生間相互的了解和信任,陳廷敬此後又擔任過工部尚書、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重要職務,66歲時更是達到巔峰——文淵閣大學士,這是一個相當於宰相的職位。
也正因為這樣,他千里之外的老家宅院也由此得到了「相府」的尊稱,雖然他從政後很少在這裡居住。「相府前面之所以又有皇城兩個字,是因為有康熙南巡時兩次入住這裡的傳說。」陳磊介紹。在進入皇城相府前,遊客們看到的一個陳廷敬迎接康熙皇帝的實景演出,就是根據這個傳說而演繹的。
雖然位居高官,權傾一時,但是陳廷敬卻以勤政廉儉、奉公守法、從嚴治吏而著稱。擔任文閣大學士7年後,他以健康為由辭職,聽力的逐年下降,已經影響正常的溝通交流了。
但是這個73歲的老人依然無法回到家鄉頤養天年,他又被安排了一個新的職務——《康熙字典》的總閱官,也就是總編輯。為了加快編撰進度,他迅速組建了一個由高級知識分子組成的28人編輯部,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
遺憾的是,「一代帝師」已步入風燭殘年。一年之後,他就撒手人寰,即使康熙皇帝派來的太醫也難以挽回他的生命。康熙皇帝深感痛惜,不僅對他作出了「寬大老成,幾近完人」的至高評價,還為他寫了一首輓詩。
幸運的是,作為編輯部成員之一,陳廷敬的兒子陳壯履繼續著他未完成的事業。六年後,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大型字書《康熙字典》功成圓滿。陳廷敬依然被認為是這部巨著的總修官,也就是總編輯。在皇城相府里,有一個大院被辟成「中國字典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各種版本的《康熙字典》,供人們緬懷這名為中國文字學做出貢獻的總編輯。
少小離家老大回。對於陳廷敬來說,這只是個美好的願望。他一生中只有三次回家,都是照顧生病的母親,或者為父母送葬。他為官清廉,也沒有給他的家族帶來多少財富。現在大家看到的皇城相府是他長期經商的祖輩們建成的。
不過,他的地位和名望給如今的皇城相府帶來了巨大的品牌價值和源源不斷的遊客,如果沒有這樣的官職聲望,皇城相府或許也就失去了獨特的亮點。
「陳廷敬很了不起,是我們陽城人的驕傲。」在為遊客講解時,陳磊經常會這樣說。
推薦閱讀:
※如果存在智商高於人類的生物,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如何評價知乎上美國大選的相關帖子被微博大v貼出之後遭到嘲諷的行為?
※如何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
※為政治而狂為國家而癲是真名士自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