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黑暗中的閱讀

彷彿有一道光,穿透了我在黑暗中的閱讀歲月。

我覺得,許多年,我都是在黑暗中閱讀。在現在的網路時代,我仍是在黑暗中閱讀。那種生活已限定了我,使我很難走出來。閱讀的過程就是解密的過程,這是一種命定。真正的閱讀需要超乎常人的力量。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生命有了重量。

想想吧,置身於那種黑暗的氛圍中,靈魂會變得格外自由起來。你可以輕易地剔去很多不真實的東西,從而看到書籍里閃光的內核。冥冥中,肯定有與你靈魂相通的事物,你的使命就是找到它。這既與閱讀量成正比,又不成正比。也許你讀了很多,但一無所獲。忽一天,你猛然看到了那一星光亮——你追逐的,就是那一星光亮!

閱讀需要智慧。對閱讀而言,真正的穿透是智慧的穿透。文學需要執著,沒有這種精神,你永遠不可能懂得文學,永遠只能是似是而非。文學有一種魔的性質,在靜靜地閱讀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東西在我們的心底慢慢地蘇醒過來,並且生長起來——這就是文學,是閱讀給予我們的賞賜——文學就是這樣悄悄地來到了我們心中的。為此,我們要感謝黑暗。黑暗是詩性的。閱讀是用一柄鋒利的刀刃,一點點地切割那黑暗。我們可以聽到切割的聲音。黑暗一片片地剝離下來,突然,你的刀刃濺起了火光,還伴有煙霧升起,這時候,應該知道,文學出現了,你在黑暗中點燃了一盞燈。隨著燈焰的搖曳,你會聽到歌唱的聲音,悠遠而抒情。如果把這些旋律固定下來,那絕對不可能是平庸之作,那就是天籟。但固定是困難的,就像試圖把風攥在手裡一樣難,這和詩歌的產生有點相像。當然,詳細地描述這些,是我另外一篇文章的事情了。

黑暗中的閱讀是安寧的,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景象出現。而這種尋找的過程是艱辛而漫長的,有如穿越一條長長的隧道,前行的每一步都是探險,彷彿窮盡一生也沒有盡頭。很多時候,你會感到一種絕望的孤獨。你嘩嘩嘩嘩地翻著書頁,翻著黑暗中的記憶,黑暗被你攪動了,你覺得黑暗在你周圍起伏,流動。一粒粒文字像一粒粒棋子,在你的前後左右圍追堵截,你的任務只能是突圍。這是一種智力的博弈。人類智力的頂峰也是詩性的。對文學,你絕對不可小視。那些文字,無論排列得緊密還是散漫,真正的文學,每一粒文字都有重量,這些文字組織起來,便超越了固有,獲得了新的勢能和動能。文字在黑暗中遊走無聲。那些文字,有的妖艷,有的質樸,有的機智,有的木訥,是神奇的智慧將它們聚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有感情、有溫度、有呼吸的生命體。所以,作家是在創造生命,黑暗中的閱讀,就是感覺這生命心跳的聲音。作家都是些在黑暗的河流中潛泳的人,體察一個作家,也最好是在黑暗中去閱讀,這樣,你會擯棄所有的雜質,只汲取那些純粹的東西。只有黑暗中的光明,才會刺痛我們的眼睛。

電荷在我們的周圍高速運轉,但我們毫無察覺,這與傾聽文學何其相似。於無聲處聽驚雷——對文學的領悟,永遠是一個無限接近的過程。能夠遇到一次傾心的交談是不容易的,我們可以互為詩歌,互為散文,互為小說。我們閱讀文學,文學也在閱讀我們,而且是一種更為嚴格的閱讀,它能剝下我們所有的偽裝,在文學的目光下,我們靈魂赤裸,無可逃避。比如讀魯迅,我的感覺就是這樣。魯迅的作品是一個偉大的存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就一直在尋找著魯迅。我看到了《吶喊》中的魯迅,《彷徨》中的魯迅,《野草》中的魯迅……魯迅的深刻是真正的深刻,他是暗夜中的火把,照亮了我很長一段閱讀歲月。魯迅先生犀利的目光,不止一次灼痛了我,是魯迅先生,使我對文學有了全新的體會。

……我還想到了另一種閱讀。

我覺得,有些文字是能夠飛翔的,在飛翔中,唱出了永恆。那還是在鄉居的日子,夜晚,讀海子的詩。「村莊,在五穀豐盛的村莊,我安頓下來/我順手摸到的東西越少越好!/珍惜黃昏的村莊,珍惜雨水的村莊/萬里無雲如同我永恆的悲傷」……「春天,十個海子低低怒吼/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亂你的黑頭髮,騎上你飛奔而去,塵土飛揚/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這些詩句,像犁鏵一樣切開了我的記憶,留下一串又一串的火光。閱讀結束了,而這些火光還在,它已被我的內心珍藏。這是一種補課。閱讀普希金,閱讀里爾克,閱讀聶魯達,都是如此。我領悟了:文學需要特立獨行,真正的作家只能是這一個,而不是其他;作家存在的前提就是獨特。

我懷念那些鄉村的夜晚。那些夜晚靜謐,安詳。也許有風聲,雨聲,落雪的聲音,但這些,都溶入到我的閱讀中去了。很多書中的人物圍著我歌哭、講述,從他們身上,我讀出了悲憫,溫暖,愛意,漸漸地,我也找到了文學的幾個關鍵詞。那些場景,故事,人物的命運,從黑暗中一一浮現出來,並且漸漸清晰。閱讀中,還有很多專註的目光穿越時空,直達我的靈魂,似乎,這些目光接通了我生命的源頭:魯迅、孫犁、趙樹理、艾青、肖洛霍夫、高爾基、屠格涅夫……黑暗中,一扇扇的窗戶打開了!那是多麼明亮的窗戶啊,航標燈一樣在我靈魂的遠岸閃爍。我懷念那樣的時刻。文學是在黑暗中雕刻光明的內核,只有把全部心血傾注進去的人,才有可能激活那個內核,點燃那個內核,使那個內核儲滿能量。文學的本質是悲憫。通往文學的旅途,就是帶著一顆悲憫的心在黑暗中穿越。

一個靈魂尋找另一個靈魂的過程,就是閱讀,如同你在觸摸一個作家的脈搏,傾聽他的心跳,感受他的呼吸。往往也有這樣的時候,比如讀《尤利西斯》,讀《追憶逝水年華》,你會感到這是在和魔鬼打交道,常常廢書而嘆……文學,靈魂的閃光,閃爍而來,閃爍而去,稍縱即逝,有時,你只會看到它們一個虛幻的背影。這時候,需要的是耐心。某一瞬間,也許是一個句子,或者一個字,突然讓你打了個寒戰,之後,便渾身發熱,通體發亮——無疑,你的靈魂已與另一個靈魂相遇了!你在慶幸的同時也會感到對方的欣悅。閱讀是有緣份的,一本書靜靜地坐在那裡,幾年,幾十年,幾百年,一直都在那裡等著一個人,時間的塵埃堆滿了它的封面,它已然蒼老,發黃,可它還是在地老天荒地等著……或許它等待的那個人,就是你!

黑暗的時光是蒙昧的時光。你在時光中漂流,隱隱中期待著一次驚心動魄的邂逅。一直是這樣。那一年,我從北大出版社郵購到一套《新詩潮詩選》,夜夜翻閱,我被深深地激動了——這和我以前讀過的詩作是多麼的不同啊!前衛,叛逆,大膽——這是一代人的呼喊,他們用粗礪的離經叛道的筆觸,給我勾畫出了一幅時代的精神影像。我看到了他們風中的剪影,看到了他們飛翔的姿態,生動,深刻,至今,我還記得那些閃光的名字:北島、舒婷、江河、楊煉……他們用詩歌,解密著那個時代,解密著那個時代的良知,並且為我重新闡述了文學,闡述了文學的真諦——詩歌就這樣走進了我的心中,多少年了,我總忘不了那些早春的花朵。

我想,精緻的閱讀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在你的生命中,總有一兩本這樣那樣的書在支撐著你,它們常讀常新,是你精神的源泉,心靈的港灣。細細地咀嚼,細細地品味,把那些精華的東西細細地吸收,從而變為自己的骨肉,靈魂,這樣,你就會慢慢地強壯起來。風凄寒而北來,雁銜霜而南渡,搜盡千峰,望斷千帆,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在故鄉那間蒼老的屋子裡,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曠野》,讀著《呼蘭河傳》,讀著《野草》……「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寂寥,空曠,孤傲……似乎,我接通了他們的精神血脈,他們思想的火光在我的血管里川流不息。我理解了他們,進入這些曲徑迴環的文本結構,我沒有了慌惑,沒有了絕望,每前進一步,我都是向著那些偉大的心靈靠近一步,而身後的一切彷彿都不存在了。這是一種艱辛之後的愉悅,登頂之後的暢然。在這樣的時候,你既獲得了歷史感,又獲得了現實感;在這樣的砥礪下,你的目光也會鋒利起來。你抓住了他們的關鍵,你找到了他們的特徵,而這種特徵是一個偉大作家的胎記,不用署名也可以辨認出來。沒有特徵的作家終將會被時光之流所湮沒。文學拒絕平庸,選擇了平庸,便失去了文學。

那麼,讓我們融入黑暗吧!很多年前,在蘆子溝煤礦,我曾下過一次礦井。罐籠車呼呼地跑著,向著黑暗的深處。在大巷的盡頭下了車,又鑽進了小巷,我只能靠頭上的一點微光深一腳淺一腳地摸索著前進。終於,來到了工作面,眼睛也適應了那種黑暗。我看到了黑暗中礦工們努力挖煤的情景。鎬聲不屈不撓地叮噹著,煤一塊一塊地被挖了下來——這是打撈光明的工作啊!再看那些礦工,則完全融在了黑暗之中……在閱讀的時候,我老是想起這些情景。那是孤獨的努力,艱難的掘進,所有的動作,都有了神聖的意味。融入不到黑暗中去,就永遠也不會有被火光刺醒的感覺,只有在黑暗中,靈光才能顯現出來——這是閱讀的哲學。在文學上,創作和閱讀永遠也不排除個人主義,人云亦云隨風俯仰者,只能離文學日益遙遠。

黑與白是兩種最簡潔、最純粹的色彩,而文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簡潔與純粹。這使我又聯想起曾經看過的那些黑白木刻作品。一把刻刀,一塊刻板,在藝術家的手上,就能創造出一個神奇的世界,而且是那樣鮮明深刻,那樣光華四射,那樣力透紙背,那樣意境高遠。黑與白,明與暗,折射出了奇妙的藝術之光。黑暗中的閱讀,也是如此。在黑暗中閱讀,常常會感到一種博大的寧靜充溢心田,如同羊水中的漂移。那種曠地風景,會在你的心中留下永難磨滅的印象,就像吳伯簫先生所說:感人的歌聲給人留下的記憶是久遠的。沉潛於黑暗之中,你的心智會格外靈敏,靈感的觸鬚會伸得很遠很遠,就會激活你很多的想像與體驗……那年冬天,夜讀遲子建的《樹下》,突然就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場大雪,想起了大雪中奶奶的墳墓。雪花紛紛揚揚地下著,漸漸地落滿了書頁,書中的文字看不見了,但我擁有了那些文字。多少年了,那場大雪一直都在我心中落著,那晶瑩的雪花鋪滿了我的記憶,每當夜深人靜,獨坐悵然,我就常常會想起那場大雪,以及大雪下面詩歌的火焰——這黑暗中的火焰啊!

閱讀也是一種生活,而且是一種刪繁就簡的生活。深入生活就是深入內心。閱讀可以照亮我們的內心,使我們的內心充滿光明。

這樣的記憶很多很多……

我已經走了很久。閱讀穿過的地方,已變為廢墟,也許很快又會被時光淹沒,被荒草覆蓋,等待著另外的造訪者,去叫醒那些沉睡的靈魂。而我已經走遠了。途中,我遇到很多的同行者,我們都在默默地走著,在黑暗中。前面是什麼?不知道。但我看到一些人像丹柯一樣舉著燃燒的心在迅跑。黑暗被熔開了一個口子,但又很快合攏。堅持在黑暗中閱讀的,我不是第一個,肯定也不是最後一個。黑暗無邊無際……

突然

燈亮了!

  作者:張存平

推薦閱讀:

世界讀書日,只想站在暴風雨中,向黑暗中張望看你的倩影
人對黑暗、陰森事物的恐懼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
《告白》作者湊佳苗另一懸疑大作
《得勝的教會勝過所有的黑暗權勢》第六章(如何對付邪靈) 1
抵抗黑暗的最好辦法,是讓自己成為光明

TAG:閱讀 | 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