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中國歷史上十大悲壯忠臣

中國歷史上十大悲壯忠臣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英雄輩出,人才濟濟,有功蓋千秋的賢帝,也有出將入相的能臣;有殘暴昏庸的暴君,也有遺臭萬年的奸人。他們大多都記載史冊,任憑後人評論他們的是非功過。歷史上有這麼一類人,忠君衛國,敢諫直言,心繫社稷,憂國憂民,但他們最後都不能善終,每每回想他們的故事,都會為他們高尚的氣節敬仰折服的同時,也為他們不公的命運哀婉嘆息。

  

1.關龍逢

夏王朝從公元前21世紀建國,到了公元前16世紀,最後一個君王夏桀。夏桀生活奢侈,荒淫無道。他竭盡民力,修築王宮,又常常強迫人民打仗。據史書記載, 當時有施族部落敗,有施氏向桀王獻一美女,名叫妹喜(又叫未喜或妹嬉)。夏桀很是寵愛,晝夜與其飲樂,對妹喜言聽計從,常常為此不理朝政。

夏桀的暴虐無道,百姓十分怨眼。夏桀卻不以為然,還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遠不落的太陽。百姓咒罵他說:「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意為「你這個太陽還不快點完蛋!我們願意和你同歸於盡!」

對於夏桀的暴行,作為夏朝的大夫,賢臣關龍逢實在看不下去。據檔案館文獻史料記載:關龍逢也稱豢龍,是古代豢龍部族的後代。他多次向夏桀進諫,要他關心百姓與國家,但夏桀根本聽不進去。經過長期思考之後,關龍逢決定以獻黃圖進諫。關龍逢想藉此說明形勢危急,夏桀應多關心朝政。關龍逢獻了黃圖,故意立而不去。夏桀看到關龍逢的樣子,心裡很不耐煩,就說:「你還有 什麼惑眾的妖言要說?」關龍逢怒目而視。夏桀早就對這人絮絮叨叨、凈說難聽話的關龍逢厭惡極了,什麼也不問便把黃圖燒毀,接著喊來兵士把關龍逢囚禁起來, 不久就殺了。

夏桀殺了關龍逢,更加肆無忌憚。而商民族日益興盛起來,一舉滅了夏朝,夏桀和妹喜一同逃奔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死於亭山。

他應該是這類人的鼻祖吧。

  

2.比干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衛輝市北)。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曆四月初四日),卒於公元前1029年。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為殷商貴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託孤重輔帝辛。干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比干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問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干剖視其心,終年63歲。比干已經成了這類人的代名詞。

  

3.伍子胥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屬今監利縣人,縣城大車站外有其雕像。封於申地,故又稱申胥。伍子胥性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 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為楚平王所殺,被迫出逃吳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入吳後,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殺 吳王僚,奪取王位,得進用為「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與謀國政。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孫武 為將,選練兵士,整軍經武,使吳成為東南地區一強國。與孫武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沿淮水西進,由楚防 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大縱深戰略突襲,直搗楚腹地,以靈活機動的戰法,擊敗楚軍主力於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今漢川北),並展開追擊,長驅攻入楚都郢 (今荊沙江陵西北),終成破楚之功(見柏舉之戰)。闔閭死後,繼事 吳王夫差。二十六年,吳、越夫椒之戰,越慘敗幾於亡國,夫差急於圖霸中原圖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時,伍子胥預見到兩國不能共存之勢,又洞察越王句(勾)踐 圖謀東山再起之心,力諫不可養癰遺患,而應乘勢滅越。夫差不納,坐視越國自大。三十六年,及見夫差欲率大軍攻齊,越王句踐率眾朝賀,再度勸夫差暫不攻齊而 先滅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絕。知夫差昧於大勢而不可諫,吳國必為越國所破滅,為避禍而托子於齊國鮑氏,反遭太宰伯嚭誣陷,被逼自殺。伍子胥死前囑咐五國大將軍公孫雄挖出他的眼珠懸掛在吳國都城的東門樓上,來觀看越寇怎樣進入都城,滅掉吳國。死後僅十年, 越滅吳,終應其言。

伍子胥一生命運多舛,年輕時背井離鄉,後率別國軍隊攻打自己的國家,鞭屍自己的先王,這種「叛徒」的滋味我想也只有伍子胥自己能夠體會。終其畢生的精力和智慧輔助吳國,然而風燭殘年之際,招來夫差的猜忌,本有機會逃跑,伍子胥卻仰天長嘆「我該逃往何方?我已經老了,落葉歸根,楚國已經不會收留我了,吳國也要拋棄我,天下之大,卻沒有我的容身之處!」。我想伍子胥應該是這十個人中最為可悲和可敬的一位。

  

4. 商鞅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周顯王十 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這時太子犯法, 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與老師公孫賈。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復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變法日久,秦民大悅。秦國道不拾 遺,山無盜賊。前340年,率秦趙軍敗魏國公子昂將軍,魏割西河之地與秦,將人民遷居至大梁,此時梁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於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秦國貴族多怨。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 於鄙」、「不貪商、於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駟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 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斃」;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帥,亦不願收留。後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出擊鄭國,秦國 發兵討之,殺鞅於鄭國黽池,死後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於彤,滅商君之族。

將商鞅入此列有些牽強,因為他主要是因他國之事而被殺的,但考慮他為秦國的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後又慘死於秦君之手,故忝之。

  

5.晁錯

晁錯,潁川(今河南禹州)人。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有辯才,號稱「智囊」。漢景帝時為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曾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重農貴粟。在文帝朝,晁錯除了輔佐太子外,還對當時國家大事發表意見,提出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大都切合實際,見識深刻,不但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而且對以後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貴粟疏》和《舉賢良對策》等,都是當時傑出的政論文。對地方諸侯王危害西漢王朝的問題,晁錯與賈誼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文帝雖沒有採納他的建議,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當時,太子劉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袁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則持反對態度。申屠嘉死後,景帝提升御史大夫陶青為丞相,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從此晁錯位列三公,這是景帝二年(前155年)的事。晁錯位高權重,就向景帝再提削藩的建議,這就是有名的《削藩策》。這個《削藩策》一提出來,立即在朝廷內引起極大震動。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首先在都城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起兵叛亂,並向各諸侯王國發出了宣言書,以「清君側」為名,攻擊晁錯「侵奪諸侯封 地,專以劾治污辱諸侯為事,不以諸侯人君之禮對待劉氏骨肉,所以要舉兵誅之」等等。同月,膠西王劉印帶頭殺了朝廷派到王國的官吏;接著膠東王劉雄渠、苗川 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也都先後起兵,共同向西進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袁盎對景帝說:「吳楚所發書信,說是晁錯擅自抓住諸侯過錯,削奪封地,因此以反為名,要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就罷兵。當今之計,只有斬晁錯,派使者宣布赦 免吳楚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不流血而統統罷兵。」景帝沉默了好久,然後說:「且看真實情況如何,假如真象你所說的那樣,為了對得起天下,我不會愛惜某一個 人。」這實際上是同意袁盎的主張,準備以犧牲晁錯的性命來乞求吳楚等國退兵了。誅殺晁錯完全是一種突然襲擊: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傳達皇帝命令,騙晁錯說讓他上朝議事。晁錯穿上朝服,跟著中尉上車走了。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 車,忽然拿出詔書,向晁錯宣讀,這個忠心耿耿為漢家天下操勞的晁錯,就這樣被腰斬了。忠臣無罪,慘遭殺害,這真是一個悲劇啊!

晁錯與其他人有所不同,他處於西漢初期「文景之治」的盛世,死於明君景帝之手確實讓人為其鳴不平,只能說他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罷了。

    6.范增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國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項羽的叔叔項梁,勸說他立楚王的後裔為楚懷王,以此號召天下百姓。在項梁陣亡後,他跟隨項 羽,成為他的重要謀士,後來封位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趁機消滅劉邦以絕後患,但沒有被採納。劉邦後來赴鴻門宴,范增幾次暗示項羽除掉劉邦,項羽猶豫不決,范增又 讓項莊舞劍,想尋機刺殺劉邦,又因為項伯也出來舞劍從中作梗,除掉劉邦的計劃落空,最後劉邦逃脫。後來,劉邦被困在滎陽(今中國中部河南滎陽東北),項羽 勝利在望時,沒想到劉邦用了陳平的離間計,使范增受到項羽猜忌,遇事不再和他商議,范增一氣之下辭官回鄉,但走到半路就病死了。沒有了范增的輔佐,項羽終 於兵敗,自刎於烏江。

范增是唯一一個沒有死在帝王刀下的人,但西楚霸王項羽從初期叱吒風雲,英雄無敵的輝煌,到後來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這種對比的巨大反差,更讓人清楚范增之與項羽的重要性,我們常常為項羽的英雄末路感到扼腕嘆息,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范增的懷才不遇,恨鐵不成鋼的心境。所以與其說范增是病死的,不如說是項羽傷透了「亞父」的心,被活活氣死的。

  

7岳飛

岳飛(1103年—1142年)

臣子恨,何時滅?

抗金名將,身經百戰,屢建奇功。統軍欲收復中原失地,卻遭受「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怎奈臣子恨,何時滅,空悲切!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1141年(紹興十一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 附近)。監察御史萬候*(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朮甚至兇相 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 但岳飛卻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於臨安大理寺內,年僅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岳飛父子及張憲死於奸 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 天下?」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岳飛馳騁沙場的英雄形象和含冤屈死的結局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由於當時狹隘的民族意識,把金朝當作外族看待,致使岳飛的形象進一步的得到升華。但其忠貞不屈慘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之下,足以讓其名垂青史,萬世受後人敬仰。秦檜也永遠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之上。

  

8.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謚文正。浙江寧海人(寧海古古稱緱城,故時人稱其為「緱城先生」),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翰林學士(正五品)宋濂, 歷任陝西漢中府學教授(從九品1392-1398),翰林侍講(正六品1398-1399),侍講學士(從五品,1399-1400),直至按照《周禮》 更定官制,將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皆為從五品)合併為文學博士,並升任文學博士(正五品,1400-1402)。建文年間(1399-1402)擔任建文帝的老師,主持京試,推行新政。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成祖)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株10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 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 己,方孝孺穿著喪服當庭大哭,叫人反覆勸他歸順,不聽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大家紛紛推薦方孝孺,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 也頗為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弼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 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執筆,疾書「燕賊篡 位」數字,擲筆與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發怒說:「汝不顧九族乎?」孝孺奮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罵聲益厲。

朱棣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縱橫,仍噴血痛罵,朱棣厲聲道:「汝焉能遽死,當滅十族!」朱棣一面將關至獄 中,一面搜捕其家屬,逮解至京,當其面一一殺戮。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胞弟孝友臨刑時,孝孺淚如雨下,孝友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 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孝孺亦作絕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 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終,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連他的學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牽連。這就是亘古未有的「滅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行刑的日期長達7日之久!入獄及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方孝孺的死也比較特別,他侍奉於一個賢明的君王,卻死在另一個偉大的君王之下,在同樣都是朱姓的明朝,這樣的結果很難讓人判斷他的行為是否正確?說愚忠不對,說刻板不準,但他為了氣節和信仰被「滅十族」,而且全部是凌遲處死,讓人明白什麼叫「士為知己者而死」的內涵。

  

9.于謙

于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 (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 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 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 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棄屍街頭,家人發配邊疆。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曆中,改謚忠肅。

于謙挽狂瀾於既倒,讓奄奄一息的明朝重新得到了喘息之機,保衛了國家的尊嚴。于謙之死讓人頗感造化弄人。一國之君被敵國所俘,被迫退位,後又復辟成功,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恐怕都是僅此一例,于謙由於此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于謙的死是必然的,誰讓他攤上了這千古一例呢?

   10.袁崇煥

袁崇煥 (1584~1630年) 字元素,號自如。廣西藤縣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授福建邵武知縣。時明軍在遼東與後金對峙,日趨被動。崇煥雖身為知縣,卻以天下為己任,以邊才自許。天啟二年(1622年),入京朝覲,因御史侯恂之請,被破格擢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清太祖努爾哈赤奪占廣寧,大臣廷議守山海關,以防禦京師。危急之際,崇煥單騎巡閱山海關內外,還朝備陳關上形勢和方略,請兵御守山海關。廷臣稱其才,升為僉事,監督關外軍。他力主坐鎮寧遠(今遼寧興城),守關外以捍關內,身為大學士、薊遼督師孫承宗之倚重。修築關外重鎮寧遠城,進兵備副使,再進右參政。後高第繼孫承宗任薊遼督師﹐崇煥拒絕執行高第撤守關內的命令﹐刺血為書﹐激勵將士﹐誓死守衛寧遠孤城。大敗後金十萬圍攻大軍﹐炮傷努爾哈赤﹐贏得明朝對後金作戰的第一次勝利(史稱「寧遠大捷」),一掃明軍望敵而潰的暮氣,收復遼西大片土地。朝廷擢其為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時魏忠賢遣其黨羽劉應坤﹑紀用等出鎮遼東﹐他抗疏進諫﹐不納。七年,後金兵渡鴨綠江南下,他採取積極戰略,遣將修繕錦州﹑中左﹑大凌三城,破後金主力,取得寧錦大捷。戰後終因不附魏忠賢, 被其黨所劾去職。熹宗崩,崇禎即位,魏忠賢被誅。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崇禎元年(1628年)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 軍務。七月入都,帝召見平台。他慷慨陳詞,計劃以五年時間恢復遼東,並疏陳方略,依靠遼東人民保衛遼東土地,築城屯田,堅壁清野,待機而進攻,對當時遼東 軍事形勢作了全面的估計和籌劃。到任後,即加強防守,收復失地,安撫流亡。殺皮島(今朝鮮椴島)守將毛文龍,整頓軍制,以嚴明紀律。翌年,清太宗皇太極避開其防守地區,率軍十萬取道喜峰口入關。崇煥聞訊自遼東千里馳援,十一月抵達薊州(今天津薊縣)﹐在後金攻佔遵化﹑直抵北京城下的緊急關頭,率軍入衛京師,與後金兵鏖戰於廣渠門外,取得京師之捷。崇禎帝十二月初將袁逮捕入獄,以「袁崇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罪名於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體)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

如果沒有袁崇煥,明朝可能至少提前十年被清朝滅亡,如果袁崇煥沒死,至少在他有生之年,皇太極的八旗鐵騎無法越過長城。但明朝一是強弩之末,病入膏肓,縱使崇禎是個有抱負的皇帝,縱使袁崇煥是個有作為的臣子,但他們都無法逆轉歷史的大潮。這裡十位悲壯忠臣,明臣十占其三,明朝需要總結的教訓,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推薦閱讀:

年過50卻風韻猶存的十大女星
常學普賢行十大願
香港80年代最拉風十大天王天后巨星(圖)
斷了男人"香火"的十大元兇
讓老婆永遠愛你的十大對策(圖)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人物 | 人物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