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課堂教學實錄與點評

《走進<西遊記>》課堂教學實錄與點評

執教/崑山西塘街小學 徐衛國 點評/崑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潘琰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懂得讀古典文學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強閱讀名著的信心。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來理解人物形象。

3.通過讀原文片段,體會原著語言的精妙,激發閱讀古典文言名著經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讀古典文學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強閱讀的信心。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播放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片頭主題歌)

師:熟悉這旋律嗎?

生(齊):熟悉。

師:是什麼?

生(齊):《西遊記》。

師:確切地說,是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片頭主題歌。提起《西遊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很早以前,民間就流傳著許多有關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前些日子,老師布置同學們閱讀了《西遊記》這部神魔小說,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聊聊《西遊記》。

師:首先,我們來聊聊故事中的人物。(板書:人物)不用我問,唐僧師徒四人中,你最喜歡的人物一定是……

生(齊):孫悟空。

(出示孫悟空圖片)

師:你知道孫悟空這個名字是誰取的?

生1:唐僧。

師:不對。

生2:是菩提祖師。

師:對,是孫悟空最初拜師學藝的師傅菩提祖師。孫悟空還有一個法號,叫什麼?它又是誰給他取的?

生3:叫「孫行者」,是唐僧取的。

點評:不少人總是想當然地以為「孫悟空」這個名字是唐僧所取,其實不然,它是孫悟空當初拜師學藝時,由菩提祖師所取,「孫行者」這個法號才是唐僧所賜。由一個不為人注意的名號,很自然地激起學生一探小說中人物的興趣,可謂精心設計又不著痕迹。

師:在你們的心目中,孫悟空有什麼特點?

生1: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書中寫道:二郎睜開鳳眼四處探看,發現大聖變成了麻雀,就搖身變做一隻餓鷹,飛撲過去。大聖見事不妙,變做一隻大鶿老,衝天而去。二郎急抖翎毛,變做一隻大海鶴,衝上雲霄。大聖急轉直下,鑽入水中,變成一條小魚。二郎追至澗邊,不見大聖蹤影,心想:「這妖猴肯定變做魚蝦之類下水了,看我怎麼拿他!」二郎變成一隻魚鷹,在水波中尋覓。大聖變的魚兒游得正歡,見一隻魚鷹飛來,心想:「不好!肯定是二郎變的!」急轉頭,盪起了水花。二郎看見水花,樂道:「見到我就轉頭的魚兒,肯定是那猴子變的。」追上來就啄了一口。大聖跳出水面,變成一條水蛇,鑽入草中。二郎沒有啄著,卻見一條水蛇躥了出去,肯定是大聖!又變成一隻長嘴灰鶴,直追水蛇。水蛇又變成了一隻花鴇……

師:這處描寫中,孫悟空變化了幾回?

生1:五回。

師:孫悟空善於變化。

生2:孫悟空有一雙火眼金睛。在「三打白骨精」中有這樣一段話:那白骨精逃走以後,把孫悟空恨得咬牙切齒,她不甘心,又搖身一變,變成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婆,手裡拄著拐杖,一邊走,一邊哭著向唐僧他們走去。孫悟空走上前去,睜開火眼金睛,一眼看出這老太婆是白骨精變的,也不說話,舉起金箍棒就打……

師: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妖魔鬼怪。

生3:孫悟空力大無窮。孫悟空去向東海龍王借寶,上前一看,原來是根鐵柱子,有斗那麼粗。悟空說:「這鐵棍太粗,如果細一些就好了。」不料話音未落,那鐵棍細了一圈。悟空十分歡喜,又說道:「再細些更好!」那鐵棍真的又細了一圈。悟空拿在手裡一看,只見兩頭有兩道金箍,上面還有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悟空一高興,把如意金箍棒盡情地揮舞了一番,直攪得龍宮翻江倒海,嚇得老龍王和蝦兵蟹將魂飛魄散。

師:從這段金箍棒來歷的描述中,你體會到了孫悟空神力無邊。

生4:孫悟空有勇有謀。在「白象國救公主」這一章中,孫悟空變成公主的模樣,見了黃袍怪,眼淚直掉,黃袍怪忙問:「渾家,有什麼事這麼煩惱?」悟空眼淚汪汪地說:「你昨天走後,豬八戒來搶走了沙和尚,又搶走我們的兩個孩子。」那妖怪一聽,氣得直跳。悟空假裝心口痛,把黃袍怪的寶貝舍利子玲瓏內丹騙到手了,一口吞下肚,然後把臉一抹,露出本相……

師:孫悟空雖然有時十分魯莽,但很多時候卻不失他的聰明機智。

師:孫悟空真是神通廣大。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就有這樣一些成語,高度讚美了孫悟空這一「神」的形象。

出示:齊天大聖 大鬧天宮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 騰雲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盡 天下太平)

生:(齊讀)

點評: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安排了《三打白骨精》一課,在其後的練習3的「誦讀與積累」中,安排了上述成語的誦讀。執教者自然地將《西遊記》的閱讀指導與語文教材的學習內容結合起來,實現了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彰顯其大語文教育的寬廣視野。

師:在許多讀者的心目中,孫悟空是「神」。但是,別忘了,最早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孫悟空是什麼樣的?

生1:孫悟空是個猴子。「美猴子出世」這一章中就告訴我們,他出世的時候是個石猴。

師:誰能模仿一下孫悟空行動的樣子?

生2:(模仿孫悟空撓痒痒及瞭望的樣子)

師:除了美猴王出世之外,你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還有哪些情節描寫告訴我們孫悟空就是一隻猴子?

生3:在「大鬧天宮」這一章中說,孫悟空本來就喜歡吃桃子,而這桃子更是仙家珍品,孫悟空望著桃子,饞得口水直淌,多想摘幾個下來解解饞,可那些力士們一直跟在孫悟空左右,孫悟空一直下不了手。這天,孫悟空把力士們全部趕到桃園外面,自己一個人爬上樹,專揀熟的,飽飽地吃了一頓。

師:愛吃桃子是猴子的天性。

生4: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聖騰挪騙寶貝」,因為金角大王把唐僧、豬八戒和沙僧抓了起來,孫悟空變成妖怪的老母親,孫悟空一進山洞,八戒笑道:「弼馬溫來了。」沙僧道:「你怎麼認得是他?」八戒道:「彎倒腰,叫『我兒起來』,那後面就掬起猴尾巴子。我比你吊得高,所以也比你看得明白。」

師:我敢肯定,你讀過《西遊記》的原著,對嗎?

生4:是的。

師:有沒有全部讀完?

生4:差不多讀了一半。

師:老師當初讀《西遊記》的原著,已經是念高中時候的事了。你現在就能閱讀《西遊記》的原著,真不簡單!

師:還有嗎?老師提示一下,孫悟空被二郎神追趕,變成一座廟宇,結果被二郎神識破,是怎麼會被識破的呢?

生5:孫悟空來到山下,變成一座廟宇,嘴變成廟門,牙齒變成門扇,眼睛變成窗棱,慌忙之中,把尾巴變成旗杆,豎在土地廟後面。二郎神趕到山下,不見孫悟空的影子,卻看見一座土地廟,二郎神繞土地廟轉了兩圈,見旗杆豎在廟後,不禁笑道:「這猴頭又在哄我,我見過無數寺廟,從來就沒有見到旗杆豎在後面的。」……

師:這是一處細節描寫。你讀書真細心,能注意到這樣的細節描寫。同學們,只有當我們關注、品味小說中的情節——(板書:情節)尤其是一些細節描寫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對人物的特點有更深入的了解。

點評:結合具體的故事情節(尤其是細節描寫)感受人物形象,這是指導小學生閱讀諸如《西遊記》這類長篇小說時必須授予的基本方法,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執教者正是懷著這樣強烈的目標意識,事先布置學生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摘抄一些精彩的故事情節,並精選了其中的一部分,課堂上通過對故事情節的賞析,引導學生體會人物豐富多彩的個性特點,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逐漸豐滿起來,最終立體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師:像這樣的描寫在小說中還有不少,作者這樣做,正是為了提醒讀者時刻不要忘記孫悟空是個猴子。當然,孫悟空又具有喜怒哀樂等人之常情。對孫悟空「人」的特點,這裡暫且不表。

師:神、猴、人,三者就是這樣完美地結合到了孫悟空身上,這在我國以往的文學畫廊中,還沒有任何一個形象能做到這一點。

師:與孫悟空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人物形象,那就是……

生(齊):豬八戒。

(出示豬八戒圖像)

師:在你的印象中,豬八戒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生1:豬八戒很貪吃。他給高太公家當女婿,高太公這樣說他:「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後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獃子,腦後又有一溜鬃毛,頭臉就像個豬的模樣。食量又很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晨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夠。」

師:整天就是惦記著吃,這是你看到的豬八戒。

生2:豬八戒還十分懶惰。唐僧叫豬八戒去化齋飯,豬八戒答應一聲,前去化齋,可走了十幾里路,也沒有碰到一個人,豬八戒又氣又累,見到一塊草地,就躺在草地上睡起覺來。

師:能偷懶就偷懶,這在作品中顯得非常突出。

生3:豬八戒十分好色。「盤絲洞除妖」這一章中,豬八戒見七個女妖精在泉中洗澡,忍不住笑嘻嘻地說:「女菩薩,也帶我和尚一塊兒洗洗怎麼樣?」說完,丟下釘耙,脫了衣服,「撲通」一聲跳進水裡……

師:豬八戒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你知道他為何被逐出天界,貶到凡間的嗎?

生4:因為在蟠桃會上調戲嫦娥仙子。

師:真是色膽包天!

師:我們民間有這樣一句話,問的是「你知道豬八戒的媽媽是怎麼死的嗎?」

生(齊):笨死的。

師:唐僧被黃袍怪捉拿去,豬八戒去波月洞找師父。

(出示:「……我是大唐差往西天去的!我師父是那御三藏。若在你家裡,趁早送出來,省了我釘鈀築進去。」那怪笑道:「是,是,是有一個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怠慢他,安排些人肉包兒與他吃哩。你們也進去吃一個,何如?」

這獃子認真就要進去……)

師:(朗讀)你說他笨在哪?

生5:他師父唐僧是和尚,而和尚是不吃葷,只吃素的。

師:他竟然連師父是和尚都忘了,真是笨到家了!

師:豬八戒的身上集中了那麼多缺點,不過,有時八戒還挺機靈的。小說中也有幾次這樣的「靈光一現」,你注意到了嗎?

生6: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悟空智降妖怪」中,八戒又思量:「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呀,不說你還好哩,一說你,那妖怪便一發無狀:『是甚麼孫行者,我可怕他!他若來,我剝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啃了他的骨,吃了他的心,饒他猴子瘦的,也要把他剁炸著油烹!』」行者聞言,就氣得抓耳撓腮,道:「賢弟,你起來,我這就去把他拿住,以報罵我之仇!」

師:你從哪兒看出豬八戒的機智來?

生6:他用激將法請出孫悟空去救師父唐僧。

師:同時,他又巧妙地借妖怪之口,大罵了一通孫悟空,還真夠機靈的。

師:在「烏雞國除怪」這一章中,那妖怪變成了唐僧,連孫悟空都真假難辨,後來是怎麼識破的呢?

生7:豬八戒叫唐僧念緊箍咒,會念的就是真唐僧,不會念的就是假的。

師:結果使假唐僧原形畢露,豬八戒也藉機讓一向欺負自己的孫悟空吃了個啞巴虧,有苦難言。

師小結:貪吃、懶惰、貪財、好色、呆笨、機靈……同學們,這就是吳承恩給我們刻畫的豬八戒的藝術形象,真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點評:豬八戒這個人物身上集中了諸多的缺點,但他並不可憎,而是十分可笑;他憨直、善良,有時又不乏機靈,因而還有幾分可愛。如何全面、客觀、公正地認識豬八戒這個人物形象,執教者作了獨具匠心的處理——在學生一味「調侃」其缺點的時候,突然話鋒一轉,把學生的視角轉移到豬八戒的「機靈」上,使學生對豬八戒的認識有了一個突破,凸顯了這一喜劇形象的審美價值。

師:同學們,除了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之外,《西遊記》這部小說還有一個為讀者津津樂道的地方,這便是它的語言特色(板書:語言)。老師讀原著的時候,也非常喜歡它的語言描寫,尤其是一些詩詞描寫。請看……

(出示:峰岩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群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豝鑽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道旁荊棘牽漫,嶺上松楠秀麗。薜蘿滿目,芳草連天……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師: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

生:(朗讀)

師(走近一學生):我看你一臉困惑,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

生1:有許多字不認識。

師:不僅如此,是不是還有許多不理解的生僻的詞或句子?

生1(點頭):是。

師:是啊,讀像《西遊記》這樣的原著,在字音、詞義方面,我們有不少障礙。不要說你們,就連在座的老師初讀的時候,也會遇到跟你一樣的困難,徐老師自然也不例外。你猜猜,當時老師是怎麼做的?

生1:查《漢語詞典》。

師(笑):來,跟你握個手,恭喜你,答錯了。

(鬨笑)

師:老師時常把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跳過去閱讀,這樣也能讀懂個八九不離十。如果你讀原著,不妨也這樣試試。

點評:對於小學六年級學生來說,讀《西遊記》這樣的原著還是有相當難度的,主要是小說中眾多的生僻字,不少詞(句)意思生澀難懂。許多人正是因為這些,對原著望而卻步。執教者以其自身的閱讀經歷,來消彌孩子對原著的畏懼心理,增強閱讀文言名著的信心,足見其用心之良苦。

師:今天,為了方便同學們閱讀,老師給有些生僻的字加上拼音。

(出示:峰岩重疊,澗壑(hè)灣環。虎狼成群走,麂(jǐ)鹿作群行。無數獐(zhānɡ)豝 (bā)鑽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道旁荊棘牽漫,嶺上松楠秀麗。薜(bì)蘿滿目,芳草連天……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師:(誦讀)這樣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生1:這樣寫可以襯托出取經路途的艱險。

生2:「山高必有怪」,暗示接下來要出現妖怪了。

師:說得對。如果你讀《西遊記》的原著,會發現很多這樣險惡的環境下,都會出現一個妖怪。這在文學寫法上叫「伏筆」,就是設下一個埋伏,預示著下面即將發生的事情。原著也正是這麼寫的……

(出示:卻說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果然這山上有一妖精……)

師:(朗讀)

(出示: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師:請你結合這一回的標題猜一猜:這座山上藏著哪個妖精?

生3:白骨精。

師:讀了這個題目,你大致能了解到這一回主要的故事情節嗎?

生4: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師:對。那麼,「聖僧恨逐美猴王」主要講什麼呢?

生5:唐僧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

(出示: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師:你讀一讀第十九回的題目,能猜一猜這一回的主要內容嗎?

生6:就是講孫悟空在雲棧洞打敗豬八戒,唐僧收豬八戒為徒弟。

師:「浮屠山玄奘受心經」說的是在浮屠山,有一位禪師傳授給唐僧一卷多心經,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字。

師:《西遊記》屬於章回小說,每一回都有一個題目,我們稱它叫「回目」(板書:回目),在形式上是一個工整的對句,字數相等,對仗工整,如「雲棧洞」對「浮屠山」,「悟空」對「玄奘」,「收」對「受」,等等。同時,它也高度概括了這一回的主要內容,顯得十分凝鍊。這一語言特色非常值得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好好玩味。

點評:傳統章回小說多以聯句作為回目,每一回目都簡介一回的故事內容,語言十分凝鍊,對仗比較工整。這是一種在小說創作過程中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執教者在指導學生閱讀《西遊記》這樣的章回小說時,注意到了這一藝術形式,給予學生必要的提示,值得肯定。

師:第十九回中有這樣一段打鬥場面的描寫……

(出示:行者金睛似閃電,妖魔環眼似銀花。這一個口噴彩霧,那一個氣吐紅霞。氣吐紅霞昏處亮,口噴彩霧夜光華。金箍棒,九齒鈀,兩個英雄實可誇:一個是大聖臨凡世,一個是元帥降天涯。那個因失威儀成怪物,這個幸逃苦難拜僧家。鈀去好似龍伸爪,棒迎渾若鳳穿花……)

師:誰試著來讀一讀?

生7:(高聲朗讀)

師:從這段打鬥的場面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7:武打的場面非常激烈,讓人覺得眼花繚亂。

師:這處描寫,語言對仗工整,長句、短句參差結合,讀來朗朗上口,給人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師:你們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摘抄了哪些精彩的語言描寫,請你大聲地朗讀,並說說你的感悟,與大家一同分享。

生1:在《驚天地美猴王出世》中,開頭有這樣一段話:「相傳海外東勝神洲有一個小國,叫傲來國。它緊靠大海,海中有座名山,叫花果山。這山雲霧飄渺、風景秀麗,滿山青松翠柏、奇花異草,更有清泉瀑布、珍禽怪獸,真是仙山聖境。」我讀後,感覺孫悟空的出生地花果山真是景色秀麗,令人神往。

生2:「好個美猴王!只見他頭戴紫金玉珠寶石冠,身披金黃奪目黃金甲,身後一襲紅袍,腳蹬金甲銀筒寶玉靴。美目散威,唇若塗脂,兩腮金毛。不怒自威的氣勢使人望而生畏,聞風喪膽。巨靈神一驚,想,這美猴王竟如此美妙!」這段外貌描寫寫出了孫悟空不怒自威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孫悟空還沒出手,就讓人感覺到他的強大,就連巨靈神都感到害怕。

師:真是不怒自威!

生3:朱欄寶檻,曲砌峰山。奇花與麗日爭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彎綠柳似拖煙;賞月台前,數簇喬松如潑靛。紅拂拂,錦巢榴;綠依依,綉墩草。青茸茸,碧紗蘭;攸蕩蕩,臨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錦槐傍朱欄玉砌。有或紅或白千葉桃,有或香或黃九秋菊。看不盡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

師:這也是一處環境描寫,讀後有何感悟?

生3:這段話寫得非常美,讓人有一種如入仙境的感覺,而且這段文位元組奏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可想而知,作者的文字功底很紮實,不然也不可能把景色描寫得那麼美。

師:像這樣生動明快的語言描寫,在原著中可謂比比皆是,堪稱一絕。這也正是這部小說吸引世人目光的原因之一。

點評:《西遊記》的語言藝術成就很高,書中運用了大量的俗語、諺語、詩詞,為小說增添了不少的趣味性。大量詩詞運用於對景物的描寫、人物的自敘、心理描寫以及抒情議論,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增添了小說的詩意美。執教者以原著中的兩處詩詞描寫為例,指導學生誦讀、咀嚼、品味,領悟原著語言的精妙,在此基礎上請學生交流摘抄的精彩語段及閱讀感悟,以此喚起學生對作品的熱愛及一探究竟的濃厚興趣,成為本堂課的一大「亮色」。

師:同學們,《西遊記》原著共100回,70多萬字,在文學史上享用崇高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出示並引讀:《西遊記》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享有盛譽。《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從19世紀開始,它被翻譯為日、英、法、德、俄、等十來種文字流行於世。)

師:聊到這兒,我們可不要忘記創作了這部不朽名著的人。你對吳承恩有多少了解呢?

生:吳承恩(1500~1582),漢族。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82歲。

(出示上述文字)

師:「歲貢生」指的是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縣丞」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助理。

師:吳承恩的生平背景,與他創作《西遊記》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他小說中寫了許多妖魔鬼怪,又有什麼用意呢?同學們,三十多年前,老師第一次讀這部小說,根本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現在思考這個問題,便又有了新的認識。相信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當你再次研讀這部神魔小說的時候,對小說的思想意義一定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點評:指導十二三歲的小學生閱讀《西遊記》,要不要涉及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這是個頗費躊躇的問題。執教者沒有刻意迴避,也不作深度探究——事實上也不可能深入探究——而是設置一個「懸疑」,「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式地戛然而止,實乃聰明之舉。

師:同學們,讓我們捧起《西遊記》這部古典名著,讀過青少版《西遊記》,我們不妨去「啃一啃」原著。當你沉下心來,走進作品,你一定會被書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詼諧幽默的人物語言所吸引。

板書設計:

走進《西遊記》

人物 情節 語言 回目

【簡評】

《西遊記》原著凡一百回,七十餘萬字,如何在短短的三四十分鐘時間內,給小學生以提綱挈領式的閱讀指導——教以一定的閱讀方法,激發其閱讀的興趣?如果不是對作品有一定深度的研讀,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特色等有準確的把握,那是很難想像的。

同任何小說一樣,《西遊記》也是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以及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表現人物豐富多彩的性格特點的。執教者牢牢抓住這一「牛鼻子」,引領學生品讀精彩的情節和語言描寫,感受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西遊記》是一部古典文言名著,小學生閱讀原著自然有一定的困難。如何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熱情與信心,執教者精心選擇了原著中的幾處詩詞描寫,指導學生誦讀、品味,領悟語言之精妙,在此過程中,還以自己的閱讀經歷,自然地滲透了閱讀原著的某些方法,消除孩子們對閱讀原著的畏難心理,真可謂匠心獨運。

教學過程中還不乏幾處即時生成的精彩環節。在指名學生交流時,執教者非常敏銳地意識到一個男孩正在「啃」原著,對此予以了高度的「關注」,當得知那個孩子已經讀完一半原著的時候,執教者又給予了高度的讚揚——「老師當初讀《西遊記》原著,已經是念高中時候的事了。你現在就能閱讀《西遊記》的原著,真不簡單!」真誠的讚美,對當事人而言是莫大的激勵,對其他同學又何嘗不是莫大的鞭策呢!

短短的三十多分鐘時間,執教者精心選擇,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形象和作品語言,習得閱讀古典文學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增強了閱讀原著的信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推薦閱讀:

AAA高爾夫教學形象化,衝擊你的視覺!
YTWL肩胛訓練GIF動圖教學
少林十二式易筋經動態教學!附詳細練法及呼吸秘訣!
八字命理教學!!來學學!
上下樓梯關節疼,教你4招自療法(附真人教學)

TAG:西遊記 | 點評 | 西遊 | 教學 | 課堂 | 課堂教學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