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共同參與 成就奇蹟

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共同參與 成就奇蹟http://health.msn.com.cn/2012-02-03 16:18:00 來源:新民晚報

  每年的2月4日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指定的世界癌症日,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共同參與,成就奇蹟(Togetheritispossible)」,旨在呼籲全社會從不同層面(政府機構、腫瘤研究與治療機構以及抗癌專業政府、民間組織等),針對不同群體(青少年、中年、老年、癌症患者、患者家屬、普通群眾等)開展相關活動,逐步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腫瘤防控體制。

  癌症發病率為什麼逐年攀升

  全球癌症發病率持續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一、全球老齡化趨勢及人口的增長;二、與致癌性相關的行為活動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08年全世界約有1270萬癌症新增患者,760萬死於癌症,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癌症新增例數達56%,據推測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發病率將增加50%,即每年將新增1500萬癌症患者。不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數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增至1320萬。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見的腫瘤,而肺癌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見腫瘤。目前上海市惡性腫瘤病人現患率已經超過1%,現患率絕對數在13萬以上。

  致癌因素中的主要殺手是哪些

  吸煙是排名第一的殺手。約20%的癌症死亡都與「吸煙」密切相關,吸煙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吸煙量越多,煙齡越長、起始越早,癌症的發病幾率越高。有八成肺癌是由於長期吸煙引起,吸煙除了與肺癌關係最為密切,還與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腸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腎癌及宮頸癌等十餘類腫瘤相關。吸煙者腫瘤的發病率比不吸煙者明顯增高,每日吸煙量越多,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煙齡越長,誘發癌症的危險性就越大。有效地控煙可明顯遏制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我國擁有世界第一數量的煙民大軍,達到3億,再加上被動吸煙者數目難以想像,如何有效控煙是擺在政府面前的緊迫任務。而對吸煙者來說,更應該從自身做起,要對家庭和社會負責,應當記住: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越早越好。

  不健康、不均衡的飲食習慣。高脂、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缺乏(碘、鋅、銅、硒等)微量元素、過量飲酒等都與癌症的發生髮展緊密相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每天進食不同種類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或能降低患癌風險,而且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士一般亦較少超重。適度進食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以及避免過量食用加工肉類,有利於控制癌症發生風險。研究表明部分酒精飲品的過量飲用都是引致多種癌症的成因之一。因此,減少酒精飲品的分量能有效地降低患癌風險。不要依賴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而是建議人們應該從食物中吸收所需的營養素。

  其他一些致癌因素。如環境污染等,可能導致致癌物質長期刺激,引起惡性腫瘤的發生。

  「共同參與」應對癌症

   增加對自身機體「和諧平衡」狀態的認知度。人類目前雖然尚未攻克癌症,但已經掌握一些癌症病因及預防干預措施的知識,通過主動積極的預防和干預,至少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人們應該破除「談癌色變」的悲觀理念,科學辯證地看待。每一個健康個體中都存在「原癌基因」,都不同程度存在基因和染色體異常,也就是所說的遺傳易感性,但在「抑癌基因」和正常免疫系統監控下處於平衡狀態,不會產生病變。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在前述高危因素(三大殺手)的輪番刺激下,打破了機體防衛平衡機制,「原癌基因」就會被啟動,異常的遺傳特性就會產生致癌表型,經過複雜的癌變過程,最終產生腫瘤。由正常細胞變成腫瘤細胞需要經過非常漫長的過程,比如胰腺癌是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腫瘤,帕瓦羅蒂和蘋果總裁喬布斯(胰腺內分泌癌)都是因它而故世,惡性程度極高,但是最近世界頂尖雜誌Nature研究結論顯示,從正常的胰腺導管上皮細胞逐步演變成癌細胞、直到遠處轉移,這個過程可能花費了十餘年,換句話說我們有十餘年的時間窗口去預防它、早期發現它、有效治療它。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掌握科學的防癌常識是保持自身機體「和諧平衡」健康狀態三要素。

   多種方法「綜合協同」治療模式應對癌症。如果能夠做到早期發現並得到及時正規的治療,1/3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縱觀臨床腫瘤診治進展,多學科綜合治療目前已成為腫瘤治療的模式和發展方向,它需要多學科的參與,需要不同學科對腫瘤學專業的共同認識,更需要學科之間的團結協作,使腫瘤治療從單一方法到多種手段的聯合,可以不斷提高惡性腫瘤的治療水平。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一直倡導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在國內較早組建了多支高水賓士療團隊(Mu1ti-discip1inaryteamMDT),如乳腺癌、大腸癌、泌尿系統腫瘤、胸部腫瘤、胰腺肝膽腫瘤等,每個團隊均由外科、放射治療科、病理科、中西醫結合科、腫瘤內科、放射診斷科、消化內鏡中心、腫瘤基礎研究人員等組成。協作組為腫瘤患者提供專業化的醫療服務,通過多學科的討論制訂周密翔實的治療計劃,應用循證醫學的原理,對具體病案制定出符合當前研究方向的、共同認可的治療計劃,縮短及優化從診斷到治療的時間和流程,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努力提高治癒率,延長患者生存期。

   「共同參與」關愛每位癌症患者。每一位癌症病人都應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全社會的幫助,不僅是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良好的家庭環境、充滿關愛的社區氛圍都非常重要,政府部門也應共同參與,為癌症患者搭建共享服務平台。上海市抗癌協會始終以科普宣傳服務全市腫瘤患者為己任,希望成為紐帶,整合與抗癌事業相關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患者及其家屬,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成就抗癌奇蹟。

  (郭小毛教授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上海市抗癌協會秘書長)

推薦閱讀:

刺參與癌症患者的康復(觀察)
廣西來賓市政府門口成傳銷場所 參與者破產自殺
談談小米,談談《參與感—小米口碑內部營銷手冊》
人生不要總是志在參與

TAG:癌症 | 世界 | 成就 | 奇蹟 | 2012年 | 主題 | 2012 | 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