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目次解說)第14片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義貫目次解說)(第1套)

2007年1月6日2月10日

文殊講堂

本片為第十四片

  (六)計[死後仍有十六相]之邪見。[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把筆拿起來,[或]旁邊編號A,[或自固身,雲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雲我有色;或彼前緣(就是眼前外色之緣,或彼前緣,眼睛所看到前面這個因緣。)隨我回復,雲色屬我(這是C,這一段是C,底下[或],編號D,);或復我行中相續(這個是D,ABCD有四段,等一下你就知道。),雲我在色。]第二,或見我圓,這個[或]的旁邊編B。或彼前緣這個[或],旁邊編號C。

  [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為什麼有十六相呢?把這個色、受想~~~排列下去就是十六,剛剛已經編號ABCD了。好!諸位看一遍,或自固身,雲色是我,如果是換第二個字,就變成[受]了,或自固身,雲受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雲我有受。C就是或彼前緣,隨我回復,雲受屬我。D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受。那麼,[想]也是,就是色、受、想、行。因為這個外道,他的功夫只能到行陰,再底下更微細的第八意識的識陰,他完全冥然不知,茫然不知。所以,他只能討論色、受、想、行,剛剛編的ABCD,四乘以四就是十六。D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這個依色、受、想、行,色四相、受四相、想四相、行四相,四四十六)。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相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義貫:[又]入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堅[固]凝[定],持[正]其[心],不起愛求,外[魔不]能[得]其[便],故能增進而破想陰;想陰既破,行陰即顯現,於是他便在定中[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死根[本](行陰),而[觀彼]行陰[幽]隱輕[清]、恆[常擾動]之根[元],故他即[於]彼行陰相續[無盡]之遷[流]相,提早執著。而[生計度]此行陰為諸動之本元[者,是人]從而[墜入死後]仍會再[有]色、受、想等諸陰[相],再從行陰生起之謬見,從而[發心顛倒]。[或自]堅持[固]守此[身]形,而[雲]四大之[色是我](此為計色是我)。[或]妄[見我]性[圓]融,[含遍]十方[國土],而[雲我]擁[有色](此為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彼]現[前]所[緣]之色,能[隨我](任憑我)[回]旋往[復]運用,而[雲色屬我](此為計離色是我)。

  [或復我]系[依行]陰[中]之遷流[相續]之相而存活,故[雲我在色]中(此為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如是等[皆]是虛妄[計度]而[言死後]身雖已死,但我心識仍在,故仍[有]我[相]在。[如是]之論說[循環]往複,共[有十六]種[相。從此或]更轉深一層而[計]著[畢竟煩惱]與[畢竟菩提],皆是由有為的行陰之造作而成,因此皆如行陰之無盡。是故真與妄二法之[兩性並]駕齊[驅],就是(同時並存),並行而不悖,故[各不相觸]、相妨。[由此]自心魔之作祟而邪[計]妄[度死後]仍[有]諸陰相[故],因而[墮落]於[外道]之惡見中,於是[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是則名為第六]類[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於是成就自[心]魔所造之[顛倒]邪[論]。

  (七)八種邪計無相[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系;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義貫:[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堅]固[凝]定、持[正心]念,不起愛求,外[魔不]能[得]其[便],故能增進而破想陰,想陰既破,行陰即顯現,於是他便在定中,[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死根[本](行陰),而[觀彼]行陰的[幽]隱輕[清]、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此時,若[於先]前已經[除滅]之[色、受、想]三陰[中]而[生]邪[計]籌[度者],意思是說(謂色受想本有今無,因為他已經進入了行陰,前面已經有的已經被他斷除,如今行陰雖現有,將來亦當成無),[是人]便[墜入]外道所計執的[死後]一切法皆歸於[無相]之斷滅論,則其[發心]遂成為[顛倒]心。此人於定中觀[見其]四大之[色滅]之後,則念其身[形無]復[所因](所依);若再[觀其想]陰[滅]時,則念其[心無]復[所系];而當他[知其受]陰[滅]時,則計他的色與心[無復連綴]之橋樑,因他以為前三[陰]之[性]既已[銷]亡[散]滅了,此行陰[縱]仍[有生理](仍舊存在),然[而]既[無受想]二陰,則此身乃[與草木同]。

  又,[此]色受想行四陰之[質](體)縱使[現前]於定中[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陰之[相]可得?[因之](於是)[勘校]經過了確認,覆核確定之後,可下結論說:生前與[死後]四陰之[相]皆[無,如是循環]論證共[有八無相]論。八無相論就是:色、受、想、行,一個是二,所以,加起來是八。既然現前質空,即無修因;而死後質空,便無證果,是故[從此或計涅槃]菩提與[因果,一切]世出世法[皆]系[空]無,[徒有名字],並無實際,一切法[究竟]歸於[斷滅],遂成為撥無因果之大邪見。這個很可怕的,認為沒有因果了!此行者[由此計度死後]一切皆歸於空[無故,墮落]於[外道]之惡見(即學佛法成外道),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是則名為第七]類[外道]所[立]於[五陰中]計[死後無相,心]魔所成之[顛倒]惡[論]。

  (八)八種俱非邪論.[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翻過來,[色受想中,見有非有]:這個[有],是指行陰之有。[非有],則是指已滅的前三陰,因為此三陰已經滅了,故成非有。此謂,於已滅之色受想三陰中,相對於現猶存在的行陰之[有],行陰現在講有,那麼前面三陰即成[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行],就是行陰。[無],就是前三陰之無。[不無],即非無,既言[非無]即是有。此謂,於現存的行陰之遷流內,對觀於前三陰之[無],則此三陰之[無]並非無,而是有。也就是說:前三陰之[無]這件事是[有]的。[如是循環]:[循環],指循環作觀,由後觀前,由前觀後。(按:此所謂[循環作觀],其實就是[繞圈子]。[窮盡陰界]:[陰],指色、受、想、行四陰。[界],界限,範圍。)

  [八俱非相]:什麼叫八俱非相呢?[有][無]二法及[俱][非]排列組合,俱非就是二個非,叫做俱非。有也是非,無也是非,叫做俱非。或是有,這個[俱]就是亦有亦無,[非]就是非有非無。所以,[俱]就是同時存在;[非]就是二個都否定。排列組合即衍成四俱與四非,稱為八俱非。此八俱非為:1有、2無、3非有、4非無、5亦有亦無、6非有非無、7非亦有非亦無、8非非有非非無,這對初學佛法來講,真不知道怎麼個解法?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說戲論的核心。將來我們會講到。[立五陰中死後俱非]:謂彼外道即以五陰為題旨,而立眾生於死後(其五陰)俱非有非無。(也就是說:人死後,其五陰不是有,也不是無。按:那是什麼呢?)說不出所以然。

  義貫:[又]入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堅]固[凝]定、持[正]其[心],不起愛求,故外[魔不]能[得]其[便],乃能增進而破想陰;想陰既破,行陰即顯現,因此他以[窮]究十二[生類]之根[本],(行陰),而[觀彼]行陰[幽]隱輕[清]、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但是他卻[於行]隱尚[存中,兼] 以[受想]二陰已[滅],而[雙計]亦[有]亦[無](於尚存者計有,於已滅者計無),行陰的[自體]之[相]以此有無之互[破],故不能成立;

  [是人]於是[墜入]外道之[死後]有無[俱非],(非有非無)的妄論,俱非同時,有跟無同時的妄論。從而更[起]種種[顛倒]邪[論]。此人於已滅之[色受想]三陰[中],對[見](對觀)行陰之[有]故前三陰成為[非有];而於[行]陰[遷流]之[內],對[觀]前三陰之[無]這件事實[不無](此無非無,而是有[無]這件事)[如是循環]對觀論證,由後(現在)觀前(過去),由前觀後,[窮盡]色受想行四[陰]之[界]限,達有無俱非,而衍成[八俱非相]之亂論,於是[隨]舉[得一]陰為[緣](以此陰作題材),彼[皆言]此陰於[死後]非[有相]、非[無相。又]以其所[計]一切[諸行](萬法)之[性]既皆[遷]離於正理之外,充滿[訛]錯謬誤[故],其[心]即依此等邪理而[發]邪[通]與邪[悟],從而他即更加確定[有無俱非]之邪見,而令一切事理之[虛實]皆[失]其[措]置之所。

  [由此]對生前之雙非,更推而[計度死後]亦一切法[俱非]有非無。由依如是邪見而修證故,此行者但見[後際](就是直見未來)乃一片[昏瞢,無]絲毫之道或實質理之[可道](可說),是[故]他便[墮落]於[外道]之惡見,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是則名為第八]類[外道]所[立]於[五陰中死後俱非]有非無、[心]魔所成之[顛倒]邪[論]。

  (九)七際斷滅邪見。這個[際],不是我們剛剛講的過去、現在、未來,這個[際]是指交際處,意思是指處所,[七際]就是七處,七際斷滅邪見。[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盡滅(就是初禪),或苦盡滅(就是二禪),或極樂滅(就是三禪),或極舍滅(就是四禪)。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看後面,[七際]是哪裡呢?⑴四大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⑵六欲天;⑶初禪(三天);⑷二禪;⑸三禪(各三天,就是九天);⑹四禪就九天;⑺四空天,七際就是七處。

  義貫:[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堅]固[凝]定、持[正]其[心]念,不起貪求,故外[魔不]能[得]其[便],乃能增進,而破想陰;想陰破已,行陰即顯現,於是他便能[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滅根[本](行陰),[觀彼]行陰[幽隱]輕[清]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然而他[於]行陰念念滅處,以為是於[後後]當歸於空[無],因此而[生計度者,是人]即[墜入]外道的[七]際[斷滅論]。此人[或計]四大洲及六欲天之[身]當歸於斷[滅、或]計[欲盡]之初禪當斷[滅、或]計[苦盡]之二禪當斷[滅,或]計[極樂]之三禪當斷[滅,或]計[極舍]之四禪天,乃至四空天當斷[滅。如是循環]推論,[窮盡七際],妄計[現前]之法悉歸[銷]亡[滅]盡,[滅已]於未來卻[無復]更生。此行者[由此計度死後]一切皆歸[斷滅],而[墮落]於[外道]惡見,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是則名為第九]類[外道]所[立]於[五陰中]計[死後斷滅,心]魔所成之[顛倒]邪[論]。

  (十)邪計五處現證涅槃論(就是五現涅槃邪論,就是提早計著說:這是涅槃!)[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這個就是本題的重點,行陰的十種陰魔,就是迷有漏天,明明是煩惱生滅法,作無為解,以為是證得不生不滅的無為,如來的涅槃。);五處安隱,為勝凈依(把有漏的五處認為是無為、不生不滅的境界),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注釋:[於後後有生計度者]:謂觀行陰念念相續無間,而計其最終(後後)必有實果產生,且恆常不滅。[五涅槃論]:五處皆得究竟涅槃之邪論。五處為六欲天,以及色界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五個地方,把它當作涅槃。其實這五個地方都是有漏生滅法。[或以欲界為正轉依]:[欲界],指六欲天。[轉依]:為唯識法相的術語。所以這個楞嚴經跟唯識、百法、《起信論》有息息相關的思想。[轉],轉變。[依],所依。謂轉變下劣的所依,成為勝上的所依;如從原來所依的染法、或煩惱法,轉而依於凈法,或菩提法、或般若法。蓋[轉依]的涵義,即與[斷證]一詞相近。又,[轉]字,古釋為[轉舍、轉得],意為[轉舍劣法(或惡法、染法)]、[轉得勝法(或善法、凈法)]。然而須先[轉舍],然後再[轉得](簡單講就是先放得下,再有所得。

  簡單講就是這樣子。你想擁有佛陀所有的財產嗎?很簡單,就是身心世界統統放下。這個世間誰最富有呢?你說:哪個首富幾千億!我說:我最富有!只要兩個字:知足!我就全世界最富有,知足就不缺了。我現在知足,就什麼都不缺,不缺,我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諸位!你也可以當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觀知足。就是全部身心世界統統舍,你就擁有釋迦牟尼佛所有的財產。不舍不能得到佛陀的財產,舍不下嘛,舍不下煩惱嘛!)正如於[斷證],必須先[斷],然後再[證](如先斷煩惱、再證菩提)。

  又,唯識學所說之[二轉依果],即是菩提果與涅槃果;以此二者為經由修證聖道,而轉煩惱成菩提,轉所知障變成涅槃。而後所得的最勝妙果。故此[二轉依果]又稱為所轉得之果。此句謂,此人邪計以欲界天為究竟之轉依(究竟果),即有若仙家之計六欲天為長生不死之仙境。錯誤的想法。[觀見圓明]:觀見欲界諸天(六欲天)之天光圓明。以此行者剛破想陰,圓定發明,初得天眼,故得觀見六欲天。[或以初禪性無憂故]:[初禪],色界初禪天。因為初禪是離生喜樂地,系初離於欲界煩惱,欲界之苦惱不再逼迫,故他稱之為[無憂]。此謂,此行者或以離於欲界憂惱的初禪境界,計為究竟涅槃。[或以二禪心無苦故]:謂為此人或將二禪的定生喜樂、心中無苦的境界,計為究竟涅槃。[或以三禪極悅隨故]:謂為此人或將三禪的離喜妙樂、極其喜悅相隨不離(極悅不斷)的境界,計為究竟涅槃。

  [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苦樂二亡],因為四禪系舍念清凈,苦樂二念皆不生,此行者住於此境,便以為已超脫生死輪迴,不再受生死苦,因而計四禪境界為究竟涅槃。以上皆是將有為、有漏。有為就是生滅,有漏就是煩惱,那個[漏]是指煩惱。把生滅法、煩惱法的欲界及色界天,計為無漏(就是沒有煩惱)究竟之勝果。[迷有漏天,作無為解]:謂迷於有漏的欲、色界天,計為無漏、無為之涅槃凈境。[五處安隱]:[安隱]同安穩。謬以此五處為安穩的究竟歸宿。[為勝凈依]:謂以彼五入為最勝清凈、究竟之所依處。[如是循環,五處究竟]:[循環],循環論證、推觀。謂經由這樣的循環論證,而謬稱此五處皆是究竟涅槃之處;此即是以染作凈。不知道這還在三界內。[五現涅槃]:[五],五處。[現],現證。謂此五處皆是現證涅槃處。[心顛倒論]:因為此人以染作凈、以有漏作無漏,故是心顛倒。蓋此心顛倒系自心魔之所成。

  義貫:[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堅]固[凝]定、持[正]其[心],不起愛求,外[魔不]復能[得]其[便],乃能增進而破想陰;想陰既破之後,行陰即現前,因此他便能於定中[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滅根[本](行陰)。於是此行者於定中[觀彼幽]隱輕[清]、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但是他[於]行陰念念相續無間之相,計其[後後](後後就是最終)必定[有]實體存在,恆常不滅。因而[生]邪妄[計度者,是人]即[墜入]外道所計執之欲界色界[五]處皆是究竟[涅槃]之邪[論]。

  其中有的行者[或以欲界]六天作[為正轉依]果(就是涅槃的極果);這是由於他在破了想陰之後,以圓定發明所得之天眼[觀見]欲界諸天的天光[圓明],超日月光(天人不需要太陽,也不需要月亮,本身會發光。)因而心[生愛慕故],遂計彼天為涅槃界。有的行者[或以初禪] 天之離生喜樂[性無]欲界之[憂]苦[故],遂計為究竟涅槃界。[或]有行者[以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境界,[心]中[無苦]逼切[故],遂計為涅槃界。[或]有行者[以三禪]天之離苦妙樂境界,[極]其喜[悅]常相[隨]不離[故],遂計為涅槃界。[或]有行者[以四禪]天之舍念清凈,得於舍受,不苦不樂,[苦樂二亡],便以為[不]再[受輪迴]之[生滅性]已證得不生滅性[故],遂計四禪天為涅槃界。

  此五者皆是[迷有漏]有為、仍在生死的欲界色界諸[天],而不覺知。謬[作無為]之涅槃[解],妄以此[五處]為究竟[安隱]之最終歸宿,而且邪計此亦[為]最殊[勝]清[凈]者(認為這個就是佛的地方)之究竟[依]處;[如是循環]論證、推觀(以此推彼,以欲界天而推證初禪天,再以初禪推二禪等),而妄言[五處]皆已達[究竟]涅槃之無上極果。[由此計度五]處皆是[現]證[涅槃]處,彼諸天人得現受寂滅之樂,不待將來,無須更修,因而[墮落]於[外道]之惡見(即學佛法變成外道),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是則名為第十]類[外道]所[立]於[五陰中]可得[五]種[現]證[涅槃],乃[心]魔所成之[顛倒]惡[論]。

  四、結語。結語就是這十種行~~行陰十種魔境,定中用心交互所成,都是在修定當中之心,所產生的偏執,斷、常、空無,或者是有,等等這些偏見。定中用心交互所成,囑令保護[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這個忖就是衡量自己,忖本來是思惟也不好好的思惟,不好好的衡量一下,不自量力的意思,不自忖量。)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這個麻煩大了,將來墜無間獄,多麼可怕),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因為這是自心魔所遍計的種種偏見),保持覆護,銷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凈標指。

  註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這十種於修習禪那時所起的狂解。[狂]者,因為這些魔境到後來都變成[未證言證],自言登聖,所以成為狂妄之徒。《楞嚴經正脈》云:[然通論十種狂解(行陰所起的十種狂妄境界),不出斷見、常見、空見、有見,只要加一個[見],就是偏。不是斷見就是常見,不是空見就是有見,總是有一個知見。且前面五種,行陰的前面五陰,是屬於斷見、常見,而後面的五陰,行陰的五種陰魔,是屬於空見、還有有見。]又,中土狂禪亦常有類此情形者。中土就是漢地。[無令心魔自起深孽]:[孽],罪孽。[心魔],以行陰十魔境,皆是行者自心之心魔造作所起,非為外魔所作。

  為什麼?因為看的不究竟,自己心不是佛,誤認為他已經悟了究竟。所以,就在這個不是最圓滿的地方,誤認為是最究竟,就開始起種種的偏見。[魔]者破壞義,以自持心不正,而起妄想計著,遂成自我破壞,心魔於焉出生。[勿令心祈得少為足]:[心祈]就是心中的祈求。[得少為足],以稍微有所證得、解得,便生滿足,乃至因此而自滿。以自滿故,終成狂妄。這個多了,現在學佛的,經教不看,心性不明,稍微一點點就不得了,成逛妄之徒。看了《楞嚴經》,生大慚愧心。佛陀教我們:千萬不作聖解。而眾生之所以會得少為足的原因,都是由於在初發心時,沒有依於正信而發大心。而之所以不能發大心的緣故,也都是由於正信、正知見不足。

  所以師父告訴大家,這個世界絕對不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解決的。信、解、行、證,少一個步驟都不行。你要對佛有信心,你要解如來的真實義。行就是很重要,要腳踏實地,修行是點滴的功夫,絕對沒有辦法一觸。所謂的頓悟,也是由漸悟,福慧慢慢具足,一剎那之間,那個叫做頓悟。什麼叫做漸悟?什麼叫做頓悟?用一個比喻,你就知道,頓悟,譬如說坐電梯;漸悟,譬如說爬樓梯。頓悟就是一下子坐電梯,像講堂,一下子就到六樓,有沒有每一層都經過呢?

  六祖那一種頓悟,不是今生今世、一生一世修來的,那是示現的,知道吧!六祖也是累積百千萬劫,號稱為東方如來,在我們漢地示現頓悟。人家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教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家就大悟。就成為一代祖師了!六祖怎麼來的,他是累積塵點劫,慢慢慢慢修學,然後今生今世來漢地出生,然後一剎那之間,聽到五祖開示,恍然大悟!你以為大家都是六祖啊?修行是點滴功夫。所以,不可以惡小而為之。不可以善小而不為。你不要認為那一點點惡,可以去做;也不要認為那一點點善,不要去做。所以,這個福德因緣要具足,《彌陀經》裡面那一句話,一句都沒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看經典要很清楚,少善根不有往生,少福德不能往生,少因緣不能往生。諸位每天都在誦《彌陀經》,為何不解其義呢?那麼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啦!怎麼是個多善根呢?就是要聽經聞法,要解行並重,心境如一。

  要深信,要發菩提心,提起正念。修學佛法就是這八個字。發菩提心,提起正念,二六時中,統統要用這八個字,這個是學佛的根本。我們現在很多人就是開始念佛,也不聽經、也不聞法,用自己那一套,拜佛、念佛硬拗,煩惱突不破,沒有辦法,割不下、放不開,可是道貌岸然,卻認為自己在修行。念兩三句佛、拜兩三拜佛就說自己在修行,叫他說你不來聽經聞法嗎?哎呀!我自己看啦!去,也不是叫人家念佛而已嗎?不不不,要對佛有信心。二,要解如來真實義。第三要行,要實踐啊!要確切的去做,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就是佛法,即現實又超越,即超越又現實嘛!證,就是證悟到萬法畢竟空。所以,有所證量,就是心境一如,原來萬法不可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我們雖然說,現前一念,當下本自具足,但是,沒有經過種種的痛苦、波折,你體會不出來,沒有經過出世間大悟的大善知識,單憑你個人,打死悟不出來。雖然就在你的眼前,可是你就不悟!

  因此我們要了解,修學佛道,絕對不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誦一部《無量壽經》就可以搞定它的。這是不可能,絕對沒有辦法的!果真你也能夠萬緣放下,一念佛號提起、誦一部《無量壽經》,而得成就,我恭喜你,那你是宿世大有善根的,也不是簡單的人。但是一般人沒有辦法的,說:老實修行、老實念佛,你以為這麼簡單嗎?什麼叫老實?沒有妄叫做老實嘛!什麼叫做專一?不起分別心叫專一嘛!你誦一部經,妄念那麼一大堆,這個叫雜修啊!我誦無量部經,心都專註在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這叫專修啊,你要弄清楚,專修跟雜修,還是在心性功夫裡面論斷的。念一部經叫做專,你真的專得下來嗎?那就是以少為足。那麼,信、解、行、證,佛經講的,你要往生極樂世界,要信、要願、要行啊!你看,要信,要建立這個凈土的信心就有多困難!所以,念佛要念得自己很有把握,調查一下:你有十足的把握,臨命終,南無阿彌陀佛、西方三聖,一定來接引你的請舉手!不敢嗎?就是你打這個沒有把握的仗啦?

  我們都錯會佛陀的用心良苦,你要有信心、有願力,緣是由願力而來的,發願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九牛不挽!要行啊!信、願、行,行就是要解,要解如來真實義,要聽經、要聞法、要念佛。這個一點都不能少的。所以,我們末法時期,很沒福報,本來要跑來講堂聽經,碰到了惡知識就跟他講:哎呀!不用去了,你去了不是一樣?回來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沒有錯,來講堂念南無阿彌陀佛,回去也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可是,你來聽經聞法,徹底的釜底抽薪的解決煩。你來聽經聞法,回去念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跟你不聽經、不聞法、不解如來的真實義,念的那一句阿彌陀佛,力道是完全不同!大悟的人念佛,入木三分,即心就是佛,念佛就是三昧。而眾生沒有辦法,一念煩惱多、妄想也多、貪慾也多。所以,自己不修行,又勸人家不聽經、不聞法,只念一句佛號,是很可怕的思想。專念是對的,但怎麼個專法呢?你要有智慧嘛。所以,念佛對不對?對一半,要用大智慧念佛嘛!誦經對不對?對一半,要用大智慧誦經嘛!大智慧統統要排在前面嘛!你念佛念到刀槍不入,風雨都打不進去,三昧就成就,這個才是功夫。

  我們念佛還在為了世間緣起緣滅的假相,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那你想想看,什麼時候入三昧呢?後面那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一日至七日,]後面那一句[一心不亂]!你看看注意那個字,一心不亂就是一切佛法,必須三昧才能成就。[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諸位!看經典能夠少一句話嗎?一心不亂就是三昧成就。所以,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要打那個有把握的仗,不能打那個沒有把握的仗。所以,從現在開始,你要學習放下,不要去羨慕什麼首富,什麼香港的港星,也不要去炒作新聞,管他們二人怎麼樣,煩惱這個,煩惱那個,這個力霸集團又怎麼樣,這個都跟我們沒有關係。本來可以叱吒風雲,長袖亂舞,現在不行舞不出來了!本來是政商名流,現在變成逃亡通緝了。諸位!名、利對修行人來講,就像過目的雲煙,不實在的東西,現在就眼睜睜,每天電視都在報導這個集團!王先生逃來逃去,護照都被取消,連一個台灣都回不來。所以,我們窮沒有關係,窮得心安理得,知足就是最富有的。,口袋裡面的金錢,永遠比不上腦袋裡面的智慧,請你務必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所以把錢統統拿出來布施,沒有關係~(開個玩笑)。

  好了,這個就是我們看經典不能曲解佛義,你要了生死,要很有把握!沒有依於正信而發大心。而之所以不能發大心的緣故,也都是由於正信、正知見不足。蓋修行若不發大心,便極容易止於途中的種種化城,[化城]就是方便。而謂為實在、究竟的涅槃城。又,此經中所說的[十種狂解]的[得少為足]之人,都是已經正式起修,並且皆已證得禪那,而且又破了色、受、想三陰的深修之士。然而當今之所謂狂妄者,卻連[得少為足]都談不上,因為彼等充其量僅是[學少為足],或[修少為足],因為有的才開始在學習、或方開始修,僅僅修學了少少分便覺得非常滿足了,以此自滿而驕矜自視、而目空一切,以是成狂。末法這個時期,多得不勝枚舉,驕矜自視,目空一切。[大覺王]:即佛。[清凈標指]:清凈妙法之所標指者,亦即直指本心,直標成佛之道。

  義貫:[阿難,如是十種]於修習[禪那]時所起之[狂解,皆是]行者於想陰破後,[行陰]顯現之際,但此行者[用心]不善,定慧與妄想[交互]陵替,[故現斯]等邪[悟]境界。然而[眾生]冥[頑迷]惑,[不自忖]度思[量]正法及自己難得的身分(忘失正法及自我),[逢此]狂悟境界[現前]之際,竟[以迷]妄之境界[為]得勝[解]、開悟,而[自言]已[登聖]位,因此未證言證,[大妄語]業於焉[成]就,來世當[墮無間]地[獄]受無量苦。[汝等必須將如來]之正法[語,於我滅後,傳示]於[末法]時期,[遍令眾生]修正定者,[覺了斯]十種心魔之[義]理,[無令]行者自己[心魔自起]狂解、從而造大妄語之[深]巨罪[孽],以[保持]正法,不令斷絕,並以[覆護]正修之士,[消]滅止[息]種種顛倒[邪見,教其身心開]發[覺]了[真義,於無上]佛[道不遭]橫[枝歧]路而,墮入外道,並[勿令]其[心]中生起[祈]求[得少為足]之念,因而墮於凡、外、權、小([凡]就是凡夫;[外]就是外道;[權]就得權教;[小]就是小乘)。得少為足之境界。意思就是:你要發大菩提心,成就大菩提果。汝等須[作大覺王]所教敕[清凈]妙法之[標指],直指本心、直示成佛之道。

  第五節、識陰魔境

  這個識陰魔境,就是指第八意識,非常的微細,在《楞伽經》講:非二乘人所能覺知,也就是說證阿羅漢果,或者是證辟支佛果,仍然無法窮盡第八意識的微細意識。所以,它對凡夫來講,可以說是幾乎覺察不到,證阿羅漢果都沒辦法,何況凡夫?一、識陰區宇相(定中初相)[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攸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因為第八意識接近涅槃)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因為這個第八意識非常微細,大家對它很陌生,所以,這個注釋全部都要看。

  注釋:[行陰盡者]:謂行者若在想陰盡,行陰顯現之後,開始修斷行陰,什麼叫做斷呢?因為生滅就是苦,只要是生滅,它就是會敗壞,就無樂可言。於此修斷過程當中,若能始終不起狂解,或一有妄念生起,便能覺知不為所惑,常住於圓定,因此終能達到行陰盡的地步。所以,修行的關鍵就是你在生滅法當中,起了一念貪嗔痴、嫉妒,或者其它的煩惱、我慢的煩惱心起來的時候,趕快覺察就同時放下,這樣是真正修行人。慢慢慢慢把萬法回歸到當下,不要被境界和煩惱拖著走,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我們的覺察沒有辦法達到這個微細,來釜底抽薪的解決人生、宇宙所發生的種種痛苦和煩惱,那麼就會離佛遙遠。要是會用功,就在現前當下這一念。不會用功就會變成百千萬億動,因為佛在哪裡一直找不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已經很清楚的告訴你了自性就是佛。[諸世間性]:指世間之生滅性。萬法都是這樣子,你發射太空艙到外太空,你住哪一個星球,其實答案都是一樣的。生生滅滅,緣起緣滅,萬法空無自性,都是這樣子的。所以,大悟的人沒有什麼叫做稀奇古怪的東西。只有無知、無明的人,世間才有稀奇的東西。[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同分],眾同分。這樣你們看不太懂,用大家聽得懂的名詞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譬如說虛空,或者是我們大家所看到的山河大地,人類看的可以看到虛空是無色的,可以看到山河大地,這個是人類共業所感的一個世間,是眾同分。但是,如果是以一隻螞蟻來講的話,把一隻螞蟻放到森林裡面,它不知道那個叫做森林,因為它的境界不夠。它在一棵樹上爬來爬去,它怎麼知道那個是一棵樹呢?所以,就人類的角度能夠看到山河、大地、虛空,就一隻螞蟻的角度來講,它的眾同分跟我們不一樣。所以,人類的共業所感,看出來的世間,跟居住在地球的眾生,看出來的世界完全不一樣。

  譬如說魚生長在大海裡面,它看出來的世界跟我們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世間。雖然說同處在這個地球,可是這個眾同分,就是共業所感的看出去的相不一樣。[生機],生滅之機。[機]同[基],動之始也。此句謂幽隱輕清、而擾動不息、眾同分的生滅之機。所以,我們共業所感的,答案就是只要是相,統統是生滅的。既然是生滅就會敗壞,所以,執著也沒有用。所以,你執著會痛苦,與其你執著過日子,不如放下。但是記得,要守住因果的法則,等到惡業開始來纏住了,才要說我怎麼活得這麼痛苦?來不及了,因為你的惡因已經造了,惡果就一定要受報。

  [倏然隳裂]:[倏然],突然。[隳],毀。[裂],破裂。[補特伽羅]:梵語,義為數取趣。[數],數數,一次又一次,多的意思。[取],得也。[趣],六趣。謂數數不斷地由取而得六趣之果報。叫數取趣,亦即是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把緣起緣滅的這個假相世間看得很開,念佛也是不得力,力道不大。所以,萬緣放下,一念提起,就是這個道理。你一直執著也沒有用,因為它會毀滅的。但是,你不珍惜它也不行,你沒有借重這個色身,也沒辦法修行。所以,修行是有點麻煩,但愛惜這個色身變成著相,你不愛惜它放棄,你不能成佛,沒有這個假相,你怎麼成佛呢?所以要拿捏的剛剛好,不可以讓它太享受,但是也不可以象外道吃盡苦頭!那個無益的苦行,也沒有意義,太糟蹋了自己。有的人動不動就跑去自殺、跳樓、喝農藥,這個對佛法來講是不行的。因為這個色身雖是假相,可是它可以讓我們修行、做功德,變成一個工具,可以發揮。同樣一個人的人身,但是大悟可以救無量無邊眾生。

  [酬業深脈]:[酬業],酬答宿業,即受宿業之報。所以,認命比算命更重要,接受這個事實,結婚了,夫妻再怎麼樣苦,盡量不要離婚,除非不得已。因為這個業已經造成了。[深脈],深潛之脈絡,即指行陰。[感應懸絕]:[感應],即因果感應。為什麼因果的感應會懸絕呢?因為第八意識就像一個倉庫,前七識是在造善業跟惡業,統統搬來第八意識放著,變成種子。所以,你前七識行陰突破了,因果就斷了,所以叫做因果的感應。[懸],遠。[絕],斷絕、絕跡。謂行陰為能感應因果者,而今行陰已盡,因果之深潛脈絡便斷,就是生死了,因喪果亡,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還沒有造這個惡業,就好好警惕自己。眾生是等到受到痛苦的果報,才發現不應該這麼做!來不及了。故不復受生,因此說感應因果之行陰已斷絕懸遠,亦即是說行陰已經遠離。[將大明悟]:即天亮,得大醒覺(大覺悟)。[精色]:精明之色;天將亮之時,天上雖有精明之色,但未大明。這用以象徵於性天之中,行陰已盡,識陰顯現,故於性天中現有精明之曙色,但仍未放大光明。

  [內外湛明]:內六根、外六塵湛然明徹,就是清醒透徹,不被迷惑。根塵化為一味,為什麼?都是同一個本性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個道理。內四大、外四大本來就是同一個本體。地、水、火、風本來也是同一個本體。歸於一體,而無復內外相隔之相。我們受於業力,變成分內四大、外四大,還執著得不得了!為了這個假相,貪嗔痴造無量無邊的惡業,臨命終雙手一撒手西歸,遵循著業力的因果法則,繼續去輪迴。所以,眾生沒有聽到佛法就很笨,用這個色身拚死命的造業卻帶不走。拚死命的貪錢、財、色、名、食、睡,卻不能擁有,赤壁賦裡面講的,而今安在哉?

  [受命元由]:[受命],即受生。受生之根由即是第八識。[觀由執元]:[由],根由,即識陰。[執],計執。[元],本元真心。謂此行者觀自己受命之元由(識陰),便計執它是本元真心。[諸類不召]:[諸類],指十二類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等等。[召]召引。謂十二類生皆不能召引他再去受生,因為他的行陰已盡故。[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獲],得,得證。[同],同一識性。因為萬法唯心所造嘛!謂已證得十方界皆是同一識性,亦即同是唯識變現。[精色不沉]:其識精元明之色不再沉溺而復現黯冥。[發現幽秘]:[發現],開發顯現。[幽秘],幽暗隱秘之處,即識陰之體。以行陰既滅,識陰即顯現,故有如開發顯現出幽暗隱秘之處。慢慢的開發微細的第八意識顯現出來。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本(1)
楞嚴經–精研七趣 略說 (9)
楞嚴經通議卷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20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17

TAG:解說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