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棍節」引世界效仿
11月10日,江蘇揚州大學的單身大學生們舉行單身派對,迎接「世紀光棍節」。 本報記者孟德龍/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王宇丹 發自北京
「你脫光了嗎?」11月11日,無論走在大街小巷,還是打開電視、登錄互聯網,你都有可能收到如此的問候。不必驚慌失措,你並非身處天體主義文化的包圍之中。這一天是眾多男女為脫離單身狀態交友聚會的日子,因此又得名「脫光節」。而2011年11月11日因出現百年一見的6個「1」相連情況被大家戲稱「世紀光棍節」「神棍節」「六一節」。這個用數字發明的非傳統節日,不僅引爆一場全民狂歡,火了「單身經濟」,還引起海外的關注和效法,大有趕超情人節、聖誕節之勢。
有人「脫光」,也有人滿足現狀
半個多月前,北京女孩小劉就開始盤算起了「神棍節」的詳細計劃。早餐要吃光棍節特定的吉祥食品——四根油條和一個雞蛋,乘坐一次11路公交車,下班以後去電影院看《失戀33天》,爭取通過慶祝「世紀光棍節」早日告別單身。
與往年不同,「六一節」的三對「11」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一男一女」、「一生一世」、「一心一意」。臨近11月11日,中國多個城市和地區的婚姻登記處諮詢人數日益增多,各大酒店的婚宴酒席早已預定一空。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道,上海有超過3300對新人預約在當天註冊結婚,南京也有超過3000對情侶踏上了紅地毯。法新社引用一位香港作家的話說:「這是一個被視為很吉利的日子,數字的組合代表著永恆的愛。」
美國《華爾街日報》則注意到:「2011年11月11日,被中國媒體稱為『光棍節』的這一天,不僅是關於結婚,同樣也關乎那些未能找到伴侶的人的煩惱。」的確,各地情侶紛紛搶在光棍節「脫光」的同時,更多網友借這個節日自我調侃依然單身的無奈,或是宣告堅決「脫光」的決心。
「光棍苦,已是二十五,衣服破了沒人補;光棍難,工作好幾年,主食還是速食麵。」某網友感嘆著光棍生活的「辛酸」與「悲苦」。「今年誰願意陪姐過光棍節,姐讓他明年過父親節。」——一位女生在網路籤名里喊出了如此的豪言壯語。
當然,也有許多「剩男剩女」借11月11日表達了對單身生活的滿足。新浪微博連續三天推出光棍節話題大討論。「不戀愛的理由」、「祝TA單身一輩子」、「咱們湊合過吧」等話題引來了網友最多的關注。
網友「幸運唯物主義」在微博上說:「一人消費,沒有拖累;獨立自主,拍板乾脆;所有收入,自己支配;花錢瀟洒,當家絕對;人生短暫,自由可貴;單身倍好,光棍萬歲」。網友「吼叫的兔子」則寫道,「沒有準備好為一段感情負責;沒有準備好為另一個家庭負責;沒有準備好為另一雙父母負責……」
此外,繼淘寶體、咆哮體和藍精靈體之後,在「世紀光棍節」又誕生了諸多版本的「六一體」。如北漂光棍版:「一個人遊盪在華燈初上的長安街上,一首阿黛勒的《愛人如你》在耳機中單曲輪放,一顆仍然愛你的心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情,一雙淚眼婆娑看燈火闌珊,今夜,只想一直走下去。」網友們認為,「六一體」給單身男女提供了一次宣洩和調侃的機會,「與其悲悲戚戚,不如盡情狂歡」。
「光棍經濟」引爆網購狂歡
光棍們忙著「脫光」,商家也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CNN)網站注意到,在中國各地,人們用不同的方式慶祝著光棍節。
正如聖誕節和情人節,這一節日打造了能夠創收數百萬美元的產業:北京某家糕點學校開設了製作巧克力軟糖的課程,邀請單身人士「學習烹制巧克力食品的方法,交流吸引異性的藝術」;北京「歡樂谷」設計出各種與光棍節有關的遊戲。遊客們既可高唱「單身情歌」,又可藉機「向鍾情的異性表白」;深圳的「錦繡中華」主題公園則鼓勵單身青年通過「搜尋藏在建築物模型里的蔬菜」彼此結識……
旅遊業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機會。《香港商報》11月5日撰文介紹了「百年一遇光棍節6大邂逅愛情高發地」,平遙古城、後海、西安、上海、三亞、鼓浪嶼、阿壩米亞羅和鎮遠古鎮榜上有名。推薦理由浪漫煽情,旅遊貼士溫馨實用,讓人讀後不得不動心。
單身人士還能夠品嘗到「光棍檔」饕餮大餐。《失戀33天》被譽為中國內地首部為光棍節量身定製的「治癒系」愛情電影,而《光棍終結者》也正中單身的情懷。
而今年「光棍經濟」最火的恐怕還是在網上:「雙十一」這一天,淘寶商城和淘寶網的交易額之和突破52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分鐘產生1萬個包裹。這一銷售額是「購物天堂」香港一天零售總額的6倍。同樣,京東商城、噹噹網、凡客誠品、夢芭莎等電子商務網站也各顯神通,大打「單身」噱頭,紛紛在這一天推出規模龐大的促銷活動。在網路商家的推波助瀾下,這個非著名民間節日儼然已經演變成一場充滿喜慶氛圍的網購狂歡節。
全球同慶「六個一」
英文版的維基百科網站「證實」,光棍節是中國大陸年輕人為慶祝自己仍然單身而獨創的娛樂性節日。與源於西方的情人節逐步被中國人接納類似,事實上,光棍節這個中國民間自造,發源於校園的節日現在不僅已風靡全國,世界各地青年也紛紛效仿慶祝。
在中國生活了近13年的美國語言學者約翰·帕斯登在自己的網站「連接中國」上用文字和圖片專門對今年的「神棍節」做了介紹。他認為「今後幾年這個節日將越來越流行」。巧合的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也在當日出生了。「希望今天出生的她不會孤獨一生,」他幽默地寫道。
歐盟駐華代表團大使艾德和與他的愛人、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的貝雅德就選擇在這一天喜結良緣。「我們慶祝這個節日的方式,就是在這一天『脫光』,」艾德和熟練地引用這個中國網民創造的辭彙說道。
據統計,中國香港在「光棍節」這天創出單日結婚對數新紀錄,比去年的十全十美日(2010年10月10日)更為火爆。同樣,英國結婚勝地格雷特納格林鎮在同一天至少舉辦了50場婚禮,是平時的5倍。
俄羅斯也有不少戀人看準了這個帶有「神奇數字」的好日子。從首都俄羅斯到濱海邊疆地區的年輕人都認為在11月11日結合,婚姻能夠幸福長久。甚至有人提前2個月就在當地民政機構預約登記結婚。
而據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11日報道,當天雅加達宗教辦公室婚禮場次早已預定一空。據北蘇門答臘省棉蘭市宗教部門統計,該市有415對新人希望在11日結婚,但主持婚禮的官員只有116人。為滿足需求,工作人員只得從清晨到午夜不間斷地舉行結婚儀式。
熱熱鬧鬧背後的深層思考
其實,從中國傳到西方的不只是「光棍節」,帶有中國時代特色的辭彙如「剩男剩女」早已收錄進英語。「脫光」、「裸婚」這些近年來流行的熱詞,詼諧生動地反映出了中國人的婚戀狀態。專欄作家本·肖特在《紐約時報》觀點版面開設的「肖特熱詞」欄目中指出了「剩女」的特性——學歷高、收入高、獨立性高。
CNN援引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得出的研究結果稱,到2020年,中國將有超過2400萬名男性面臨找不到伴侶的窘況。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稱其為「一個處於和平時期的國家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數字」。《今日美國報》在評述電視相親節目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原因時指出,它們還突出表明,找到合適的配偶這一人類恆久的難題,在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剩男剩女」多,「脫光」難度大的重要原因,本·肖特認為在於中國傳統的婚戀觀:「強男找弱女的觀念仍佔據大部分的頭腦……與上輩人相比,現代社會為中國女性提供了更多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但當她們努力工作,追尋母親僅能夢想的生活時,卻意識到自己已在婚戀市場被男性淘汰」。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則認為「結婚率下降的部分原因在於人們推遲了婚期」。亞洲婦女在工作的同時還不得不照顧丈夫、子女和年邁的父母,因而「對婚姻異乎尋常地悲觀」。而經濟獨立、接受高等教育能讓她們過上「比單調沉悶的傳統婚姻更具吸引力的」生活。
推薦閱讀:
※2010吉尼斯世界紀錄無奇不有(圖)
※世界十大著名橋樑簡介
※聞風喪膽:動物世界裡的「毒王」排行榜
※避暑勝地 清涼世界
※世界十大摩托車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