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錯了2500年的一句話

儒家思想中錯了2500年的一句話

凡塵

有一句話是大家都熟悉的: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幾千年來,大家用這句話來教育別人或者勉勵自己,棄惡從善,抑惡揚善。但是,很少有人考慮,儒家思想的這句話里存在著很大的錯誤。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認識下列問題:

1、這句話是誰說的?原話是什麼?出自什麼語言環境?

2、對待錯誤的幾種態度和做法。

3、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錯誤是最好的?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究竟是誰說的?

經過考證,這句話,原來是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左丘明的《左轉》。

一、關於左丘明其人。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左丘明,中國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一說左丘為複姓。雙目失明。春秋時有稱為瞽闍的盲史官,記誦、講述有關古代歷史和傳說,口耳相傳,以補充和豐富文字的記載,左丘明即為瞽闍之一。相傳曾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同為解釋《春秋》的三傳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從內容看,該書應成於戰國中期,可能是作者假託左丘明而作。相傳《國語》亦出於左氏之手,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傳說《左傳》的作者是和孔子同時的左丘明。它是戰國初年的人根據春秋時代各國史料所編寫出來的。作者不僅是一個傑出的歷史家,同時也是一個天才的文學家。 作者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作者在敘述歷史事實時,對於那些歷史事件是鮮明地表現了他的肯定或批判的態度的。他所肯定的是那些符合於他的儒家的觀點的東西。他肯定「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左傳》隱公三年)一類的論理道德,他也從那些論理道德的觀點出發肯定了「利民」②和「衛社稷」③一類對人民有利的東西。他批判了那些破壞論理道德的所謂「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左傅》隱公三年)之類的所謂「逆德」,他也批判了統治階級的驕奢淫佚的敗行。這部書在思想上的進步性和局限性都從這些方面表現出來。 從孔子對左丘明的評價看:「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左丘明的確是一位連孔子都非常尊重的儒家思想家。 二、關於這句話的語言背景。 《左傳·宣公二年》

「經」,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於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秦師伐晉。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弒其君夷皋。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傳」,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於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二月壬子,戰於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狂狡輅鄭人,鄭人入於井,倒戟而出之,獲狂狡。君子曰:「失禮違命,宜其為禽也。戎,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殺敵為果,致果為毅。易之,戮也。」

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人鄭師,故敗。郡了謂:「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於是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於鄭。半入,華元逃歸,立於門外,告而入。見叔佯,曰:「子之馬然也。」對曰:「非馬也,其人也。」既合而來奔。

宋城,華元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于思于思,棄甲復來。」使其驂乘謂之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人曰:「従其有皮,丹漆若何?」華元曰:「去之,夫其口眾我寡。」

秦師伐晉,以報崇也,遂圍焦。夏,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以報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鄭,曰:「能欲諸侯而惡其難乎?」遂次於鄭以待晉師。趙盾曰:「彼宗競於楚,殆將斃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従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腸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唯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兗不廢矣。」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鋤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

初,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趙穿逆公子黑臀於周而立之。壬申,朝於武宮。

初,麗姬之亂,詛無畜群公子,自是晉無公族。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晉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趙盾請以括為公族,曰:「君姬氏之愛子也。微君姬氏,則臣狄人也。」公許之。

冬,趙盾為旄車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為公族大夫。

從「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的語言環境看,意思就是,人都有過錯,知道過錯,並且能夠改,就是最大的好啊。

果真如此嗎?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平常對待錯誤的五種態度和做法。

我們平常對待錯誤的五種態度和做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都是有過錯的,「人無完人」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具體到我們生活里的某一件事情,人對待過錯的態度和做法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1、不知錯。

2、知錯不改。

3、知錯改而不盡。

4、知錯而改盡。

5、知錯而改至大正,變不利為有利。

「不知錯」。在做事情方面雖然是危險的。但是,不是個品德問題。所以,我們有「不知者,不怪罪」的說法。這種人只是對事物的認識還沒有到位,有很強的可塑性。

「知錯不改」。和「明知故犯」有異曲同工之處。是非常危險的、非常頑固的、非常可怕的。造成這樣的原因很多,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有外在壓力和脅迫,也有內在的心理障礙和人格扭曲;有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有自身毅力低下的因素。這是對待錯誤最不好的一種態度和做法。比如,抽煙。大多數人知道抽煙的危害,但是,隨波逐流,我行我素,聽天由命。

「知錯改而不盡」與「知錯而改盡」。「知錯改而不盡」,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里是最普遍的。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我們人自身毅力的重要性,還反映出,有些過錯在我們人身上是非常頑固的,同時,也反映出,我們對待改過認識的不足。還比如抽煙,有人知錯了,戒了一段時間,又因為種種原因復吸了;或者,比原來抽煙少了就滿意了,就是這樣「知錯改而不盡」的表現。

在這個方面,佛家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佛家以心為標準,把我們人類的過錯分為「惡」和「錯」。知道錯誤而去做,叫做「惡」;不知道錯誤而做了,就叫做「錯」。儒家把前者稱做「愚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佛家提倡「修行」,並告誡大家,「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就是一個改正錯誤的過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改正自己的錯誤是最困難的,所以說世界上最大的,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但是儒家和道家,還有辯證唯物主義都沒有告訴我們怎樣改正我們自己的錯誤。佛家提出了改正錯誤四個必須的條件:

1、)具備恥心。人必須首先知道是非榮辱,並且要具備知恥之心。人不知道榮辱,與動物無異。

2、)具備敢心。知道榮辱,改正自己的錯誤有時候是很痛苦的。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快樂,就必須要有一個痛苦的修行過程。要具備忍受這些痛苦的勇敢之心。

3、)具備恆心。改正自己錯誤的痛苦,有時候不是經受一兩次就能夠完成的,要有長期忍受痛苦的思想準備,也就是具備恆心。

4、)具備耐心。當我們的錯誤改正了一段時間以後,如果重新接觸到原來的環境影響,我們的錯誤就可能又舊病複發。因此需要我們還要具備一定的耐力,衝破新的誘惑。

只有具備這樣四種心,才能夠真正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做到「知錯而改盡」。否則,只能是「知錯改而不盡」。

「知錯而改至大正,變不利為有利」。「改正」就是「改」而使之「正」。達到無錯就叫改正。但是,這不是處理錯誤的最好的境界。我們在改正錯誤以後,吸取教訓,變不利為有利,提高我們的素質和能力,這才是最好的境界。比如,君王知錯改錯,不殺某人,這不是最好的境界,如果君王再啟用這個人,因才適宜,揚長避短,發揮他的特長,為我所用。這才是改正錯誤的最高境界!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錯誤是最好的?

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這句話也有問題,因為聖賢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左丘明在記敘晉靈公改錯這個問題時,雖然借用了趙盾、士季之口,說了「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樣的話。但是,在歷史上這兩個人究竟是不是真的說了,我們已經無從考察。但是,這篇文章是左丘明寫的,作者藉助作品中人物來闡述自己的思想,是敘事體文章的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因此,這句話的思想就是儒家的思想。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這句話,應該是「知錯而改至大正,善莫大焉」。如果我們能夠改錯就是最好的。那麼,現在在監獄裡的服刑人員不也是正在改錯嗎?難道他們是最好的嗎?,難道他們比我們現在還沒有犯罪的人還要好嗎?

值得進一步說明的是,在古代漢語中,「善」就是「好」的意思,是一個實詞無定指代詞,有人也理解成形容詞。如:1、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裡都有一個「善」,我們可以理解成,好方法,好策略,好品德,好德行,等等。也就是說,古代漢語中,這個「善」可以隨語言環境的不同,指代不同的東西。另外,從「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的語言環境看,這裡的「善」,可以理解為「好」、「好人」、「好態度」、「好君王」、「好品德」。

其實,這個「善」無論理解成什麼,不是我們本文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我們所要討論的就是一個「莫大」——「最大」的問題。古人在這裡,如果說「知錯能改」,就是最大的好,至於改到什麼程度沒有說明,那麼說「知錯改至大正,變不利為有利」是什麼程度的好呢?

所以,儒家幾千年的這句話說錯了!

我們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分析古人的這句話。

人是可以活得自由釋放的,只要學懂坦然面對自己,學懂接受錯誤面對錯誤,學懂努力向標竿直奔,學懂接受上帝願意無限賜予人的恩情! 知錯能改,是否就真的善莫大焉了呢? 俗話說:千金難買浪子回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是人知錯就真的能改了嗎?放下屠刀就真的是立地成佛了嗎?不盡然也! 首先從人的本質來看,人很多時候都是固執的,說好聽了是堅韌不拔,說難聽的就是頑固不化.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還是一意孤行,不為別的,就為爭那一口氣;有時候一條路明明走不到終點了,卻還是不願放棄,為的就是心中仍存的一絲希望.這種固執不願放手的心情,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所以說,知錯真的就能改嗎?即使改了,又能甘心嗎? 其次從」改」的價值來看,知錯能改並非價值千金.原本就走錯了的路,那又何來價值可言?姑且不算花在錯路上的時間精力,改錯也只是將錯了的方向引回對的方向,就這一舉動來說是沒有任何附加價值的.即使說你走對了方向後所產生的所有正面影響及價值都歸功於」改」,那扣除你走錯的代價,你還剩多少價值呢?所以說」改」,只是一個認識轉變的過程,它本身而言沒有任何價值. 最後從公平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如果在一種競爭的狀態下,其中一個競爭者因為走錯路後幡然醒悟然後被認為是善莫大焉而取得了競爭的勝利,這樣公平嗎?這樣的勝利難道不荒謬嗎?!就拿佛家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來說好了,一個殺人如麻的壞蛋,在做盡壞事後決定放下屠刀,然後他成佛了...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修生養性了一輩子的信徒情何以堪啊?!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知錯能改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只是將原來錯的改正,行為本身沒有任何價值,不應該予以特別的對待. 其實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改正了,而是你改正了以後是怎麼做怎麼走的,這個過程才是創造價值的過程,才是最終你可以引以為傲的行為.改,不是終點,更不是成就,它只是一個起點,一個需要你更加倍努力的起點.


推薦閱讀:

孔子思想是繼承周禮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偉大的傳統必有深遠的智慧 ——儒家文化與現代教育
在網路上有很多人說中醫是偽醫學,中國武術是花拳繡腿,儒釋道是封建迷信,這該如何看待?如何反駁?
選擇大於努力|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16

TAG:一句話 | 思想 | 儒家 |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