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那些年,我們一起受騙的教育口號
這些年,我們有時被教育口號騙成了愣頭青,有時又被教育口號壓製得不能呼吸。
在某名師評選過程中,有幸聽到候選人講學。其中一位老師提到他的教育追求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這句口號我們耳熟能詳。但沒想到真有人把這個當做自己的教育目標,並且孜孜以求。我既覺得可敬,又覺得可笑。
中國人最喜歡玩弄文字。這個口號的文字極為精緻。僅僅通過語序變換,就至少表達了三層意思。
一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一切為了孩子」。二是我們教育的指向,乃是「為了孩子的一切」,杜絕了教育中的重智輕德現象。三是界定了我們教育對象的範圍,乃是「為了一切孩子」。
但口號畢竟是口號,如果真相信這回事,並且努力想要落地,這不是唐吉坷德大戰風車,這是風車大戰唐吉坷德。
這句話如果在醫院,就可以換為:「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為了一切病人。」如果以此來要求醫生,可能連院長自己都覺得荒謬可笑。為什麼教育行業就大行其道呢?
這句話還可以換為:「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為了一切人民。」
說實話,後句標語,我曾親眼目睹過,可見這則標語的精緻和生命力。
但我仍然不喜歡這則標語。
首先,「一切為了孩子」,平心而論,你真「一切為了孩子」嗎?你有必要「一切為了孩子」嗎?
如果你真一切為了孩子,你就是一個不稱職的人。因為教師身份只是我們社會身份的一種,我們還有很多身份,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為社會公民……
如果一切僅僅是為了孩子,我們就是狹隘的,而一個狹隘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好老師。如果連好父母、好子女、好公民都做不好,怎麼可能是一個好老師呢?我敢肯定,這樣的人,也很難教出好學生。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啊。
其次,「為了孩子的一切」。老師不僅要關心孩子學習,還要關心孩子生活和心理健康。這是必要的,一個好老師應該這樣做。
但老師的關心也是有限度的。超過一定的界限,就會過猶不及。孩子固然需要老師關心,但絕對不希望老師一門心思撲在自己身上。
在非學習期間,孩子都希望擁有個人空間和閑暇,換句話來說,擁有自主選擇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一旦老師擠壓孩子的一切空間,強行「為了孩子的一切」,孩子非但不領情,很可能還會逆反。最近很多起惡性事件,很多都是老師過於關注孩子,嚴重侵犯了學生的生活空間造成的。這怎能不讓我們警惕。
其實,哪些該由老師關心的,哪些不該老師關心的,課程設計和管理制度設計中早已考慮到。老師只要盡責就好,用不著為了孩子一切。防止好心辦壞事。
最後,「為了一切孩子。」作為老師,你只需公平對待你的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一樣的陽光和雨水,不要期待他們長一樣高,結一樣的果。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你沒有必要操心別的班級的孩子、別的城市的孩子、別的國家的孩子,別的班級、別的城市、別的國家都有自己的老師,你未必比那些老師更優秀。如果每個老師都關心別的班級、別的城市、別的國家的孩子,而且一切為了這些孩子,為了這些孩子的一切,這不是災難是什麼?
由這個病態的口號,我又想起了一個更加變態的口號。任何時候,只要這個口號一出,所有口號都黯然失色,望風披靡。所有老師更是骨肉橫飛,非死即殘。
這個口號就是: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首先,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裡「沒有教不會」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界定不清楚。所以不好判斷。如果教的內容是——吃喝拉撒,只要大人教,基本上孩子沒有教不會的。因為這也是人之為人的必然需求,從基因里人就有這個種子。這時候的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但如果是知識呢,或者是讓人擁有道德水平呢。這時候就很難說了,的確有教不會的學生。
其次,什麼叫「教會教不會」,這個「會」的程度是什麼。事實上就在「會」與「不會」之間就有很多層次,再加上「會」與「精」之間又有差異,「精」與「用」之間又有層次。考試作為選拔性的評價方式,勢必要淘汰一部分學生,正好藉助於會與不會、會與精、精與用來區別,所以怎麼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會」來評價老師呢?
再說什麼叫教學。至少就有兩種理解,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或者是老師教學生學。無論哪一種都離不開學生這個主體。
也許老師所教的,正好是學生所厭惡的。這並不奇怪,有的學生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熱愛,他怎麼可能熱愛學習?老師拚命想要教會,學生根本就不想學會,有時學生覺得學得越多越無聊,覺得他越努力,就離自己的理想越遠。
請問這個時候老師怎麼教會。任何人都永遠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老師也無法教會一個不想學會的人,道理是一樣一樣的。
哲學上說,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老師也不過是一個外因而已,真正的還在於學生。遺憾的是,學生並非白紙一張,每個學生站在老師的面前,已經是經受過家庭教育和社會浸染的人了。老師的教必然受到過去教育的影響。過於誇大老師教育的作用,是不恰當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算國家機器和法律那麼強大,不照樣還是有人殺人放火。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譬如那個閨蜜劉鑫,你能不能找一個道德好老師,把她教育成一個感恩的人,有道德感的人?譬如那個殺妻放在冰箱里冷凍的冷血男人,老師怎麼能把他教會成一個柔軟善良的人?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如果是老師拿來給自己勵志,那就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句話能夠表達一種信念,一種決心,一種捨我其誰的霸氣,一種一定要教會學生的決心。但如果拿這句話作為評價老師的標準,那問題就大了。
事實上我們就常常聽見這樣的訓誡,但老師也不要擔心,邏輯上反擊很容易。
當領導罵我們不是一個好老師,因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可以用歸謬法來反擊:既然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麼,也沒有教不會的老師,只有不會教的領導……
我們小老師之所以不好,是因為領導沒有領導好,沒有把我們發展好。領導一定會啞口無言。這是邏輯的力量,也是命題的荒謬。
情懷 熱血 能量
只為百姓說人話 不為權貴唱讚歌
但書人間善與惡 哪管湮沒與流傳
推薦閱讀:
※書本上學不來,父母們不重視,這項能力卻影響孩子一生
※為了孩子的教育,這些爸媽也是拼盡了渾身解數 | 品牌新事
※喜大普奔之大學offer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刊文:《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主張違背未成年人成長規律》?
※戳心戳心,美國的教育階層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