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斷交風暴:沙特聚眾群毆卡達的台前幕後

6月5日,埃及、沙特、巴林、阿聯酋政府聲明與卡達斷交,卡達居民紛紛搶購食品和飲用水。據悉,卡達40%的食品供應是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

馬曉霖

中東石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再次發動「憤怒外交」,矛頭直指小兄弟卡達。但是,真正清算的還是老對手伊朗。6月5日起,沙特、埃及、阿聯酋和巴林同時宣布與卡達斷交,並限令其外交官48小時離境。隨後,葉門、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等國也相繼跟進,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點莫名其妙。

沙特等國幾乎眾口一詞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要求其停止對穆斯林兄弟會和哈馬斯的支持。綜合各種信息可以判斷,這是沙特借特朗普來訪之東風,在中東組織的新一輪清理門戶行動,本質上還是爭奪地緣位置高地,尤其是遏制伊朗影響力的擴張。

沙特找茬:對卡達兩面討好早已不耐煩

這次又是沙特找茬,而且簡單粗暴甚至無厘頭。沙特官方籠統指責卡達包庇和支持恐怖勢力,包括「基地」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和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給地區帶來不穩定因素。埃及、阿聯酋和巴林等也都沿用類似措辭,同沙特保持步調一致。

此前有傳言稱,作為延伸懲罰,沙特和埃及主導的阿拉伯國家聯盟宣布開除卡達成員資格,並將卡達逐出干涉葉門內戰的伊斯蘭多國聯軍。不僅如此,沙特和阿聯酋還宣布關閉與卡達海陸空聯繫,禁止卡達航空公司班機降落,屏蔽卡達旗下的半島電視台。由於卡達40%的食品從沙特陸路進口,這個措施在卡達引發巨大恐慌,各個超市出現搶購風潮。

此次沙特之怒的導火線是,卡達通訊社網站發布了一條埃米爾塔米姆關於地區關係的內部講話,他稱讚伊朗是伊斯蘭和地區大國,作用不可忽視,暗諷沙特與其作對不智,並稱哈馬斯為巴勒斯坦人民合法代表……儘管卡達隨後稱這是黑客篡改所為,但已覆水難收。這個表態不僅戳痛沙特的傷口,也證明卡達敵友不分,吃裡扒外,親痛仇快。沙特與伊朗不共戴天世人皆知,卡達作為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之一,不僅與伊朗共同開發海上油氣,斗膽簽署和平協議,歡呼伊朗達成核協議……去年1月沙特動員海灣眾兄弟與伊朗斷交,卡達不僅拒絕配合,還曾試圖調解,腳踩兩隻船。

幾周前,特朗普訪問沙特受到超規格接待並拿到巨額軍火合同。作為回報,特朗普參加美國-阿拉伯-伊斯蘭峰會,重述地區和伊斯蘭政策,不僅公開提升沙特地位,而且譴責伊朗支持恐怖主義,並動員各方繼續封鎖和孤立伊朗。不知是受到沙特唆使還是另有考慮,特朗普在沙特通過推特點名指責卡達,稱其支持狂熱宗教勢力並已成眾矢之的。

然而,不識時務的卡達沒有看到風雨欲來,反而對魯哈尼當選伊朗總統熱烈祝賀,因此,這次被沙特抓住把柄報復在所難免。此前,沙特和埃及就清理過一次門戶,相繼宣布黎巴嫩真主黨和哈馬斯為恐怖組織,而它們的真正罪過在於作為阿拉伯政治和武裝力量,卻與伊朗打得火熱。

英國金融時報曾經報道稱,卡達為了解救在伊拉克南部獵鷹而被極端組織扣留的26名皇室成員,曾經向伊朗和「基地」組織支付了10億美元的贖金。這也許是沙特等指責卡達支持恐怖組織的直接證據。斷交風暴出現後,沙特外交大臣要求卡達切斷對哈馬斯和穆兄會的支持,為此有人援引英文諺語調侃稱,這是「飯鍋指責茶壺黑」。且不說哈馬斯和穆兄會是否屬於標準的恐怖組織,沙特過去沒少支持和資助哈馬斯,更被西方媒體長期指責為各種激進伊斯蘭力量的幕後金主。至於沙特討厭穆兄會的真實理由在於,它主張伊斯蘭民主和平權,反對王權和世襲制。

搞清楚沙卡核心衝突,就不難理解其他國家為何跟進。埃及財政嚴重依賴沙特等海灣產油國輸血,政權又建立在顛覆穆兄會民選政府的基礎上,共同反對穆兄會及其巴勒斯坦分支哈馬斯,理所當然;阿聯酋外交一直唯沙特馬首是瞻,更何況它與伊朗有波斯灣三島領土之爭,自然討厭卡達與伊朗過從太密;巴林是什葉派人口占多數但王室屬於遜尼派的小國,這幾年完全靠沙特出兵才得以保住政權,因此,追隨沙特反對伊朗,也不惜與卡達翻臉;葉門政府是沙特扶持的弱勢力量,共同敵人是什葉派胡塞武裝和前總統薩利赫,及伊朗等地區什葉派同盟;利比亞東部臨時政權得到沙特和埃及扶助,如今投桃報李;至於約旦、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和馬爾地夫等小國窮國,必須站出來償還沙特的金援人情。

特立獨行:卡達樹小招大風

沙卡間也不止於上述這些恩怨。20多年來,卡達在哈馬德領導下特立獨行,樹小招大風,早已讓沙特感到不爽。

1995年,王儲哈馬德乘父王境外養病之機篡權上位,開啟當代阿拉伯王權國家政權非正常變更先例,給各王國的親王們樹立了壞榜樣。因此,哈馬德上台之初備受沙特等老輩君王厭煩冷淡,兩次海合會峰會都不歡而散。

哈馬德心存大志,想做阿拉伯的李光耀,想把王國建成西亞新加坡,他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做後盾銳意改革,高速推進卡達的現代化建設,人均GDP和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並在政治領域著力改革,推進人權、法制和民主建設,大開新風,獨樹一幟,而且於2013年主動遜位,成為當代世界唯一健在但不搞終身制的實權君主。

哈馬德還創造了傳媒奇蹟,推出半島電視台,打破了CNN和BBC壟斷的世界電視傳媒格局,為阿拉伯伊斯蘭世界贏得榮譽,大幅度提高了本國知名度,而且使之成為密切聯繫阿拉伯各國反對黨、鼓動青年革命的動員機器,一直被沙特等保守力量所嫉恨,也因為同情穆兄會遭受埃及軍方打壓。

近年卡達大力開展多邊和平衡外交,積極調解巴以衝突、黎巴嫩內亂、達爾富爾問題,出盡風頭。卡達如魚得水的在中東各路敵友間穿梭,既與以色列保持公開和高調的官方聯繫,也與其死敵伊朗、哈馬斯和真主黨過從甚密,多哈儼然已是中東政治舞台中心。

卡達在人文領域的建樹也令周邊國家十分眼紅。它不僅建立起著名的伊斯蘭文明博物館,斥巨資在全球從事高端文物拍賣和收藏,高舉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大旗,還成功舉辦了亞運會,勇奪2022年世界盃舉辦權,無論硬實還是軟實力,都成中東模範國家。

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卡達更是處處搶鏡,當仁不讓。無論是派戰機轟炸利比亞政府軍,還是帶頭歡呼穆巴拉克下台;無論是逼迫葉門薩利赫放權,還是在敘利亞扶持代理人,其鋒芒都蓋過龍頭老大沙特。2014年,沙特就帶領阿聯酋、科威特等,以卡達收留穆兄會領導人為由召回大使。另外,卡達與沙特也有一直難以消弭的硬傷。從1996年至2006年間,卡達多次公開或委婉地指責沙特夥同阿聯酋、巴林策劃針對哈馬德的未遂政變。一句話,沙特早就討厭哈馬德領導的卡達了。

卡達突遭圍毆,但它並不孤單;沙特來勢雖猛,但並非應者雲集。海灣的科威特和阿曼就沒有追隨沙特,而是積極斡旋,希望有話好好說。特朗普對這場海灣國家兄弟鬩牆有挑撥是非之嫌,但是,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緊急滅火,強調美卡關係非常密切,並已迫使白宮發言人代表特朗普重新表態,肯定卡達在反恐事業中的積極表現。

俄羅斯、德國、法國和土耳其領導人也都打電話給卡達埃米爾,不乏安慰和勸和之意,包括伊朗在內的多個國家呼籲雙方冷靜處理糾紛。正因為如此,塔米姆放棄發表全國講話的決定,給科威特埃米爾以調解空間,也等待沙特等國收回成命。

有人擔心,如果沙特一意孤行,很可能徹底把卡達推到伊朗懷抱,屆時,什葉派之弧對沙特的威脅就不止南北夾擊,而是三面合圍。卡達設有美國在中東的最大軍事基地,無論如何,美國不會允許事態發展到這一步,沙特也不該愚蠢到這一步。(作者為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教授、博聯社總裁)


推薦閱讀:

卡達被踢出「阿盟」,只因為他是一個「穆左」
阿盟內訌,卡達遭群毆,特朗普賺大發了!
!!!!!!! 卡達:小國大推手
多國宣布與卡達斷交!搭乘卡達航空 (Qatar) 的你,必看!

TAG:卡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