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筆記
《水滸·引首》開頭就是「詞曰」一篇,其最末有三句令人費解的話:「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容本」為「擇水」),恐傷弓遠之曲木」,我們若將這三句話與元末張士誠聯繫考慮,則似可解,即:「訝求魚緣木」,是嘆息自己曾經誤入歧途,竟想指望張士誠改天換地,其實自古「興亡如脆柳」,「前王后帝」以及「虛名薄利」,皆如「新月下長川」一樣終究無憑。「擬窮猿擇木」,是說自己在元末亂世之中,也就象一隻窮猿一樣慌忙不知所措;其「窮猿」二字,亦暗指元朝,說自己其實就跟到了末路的元朝一樣慌亂,竟然想依靠張士誠來扭轉乾坤(元朝遙封張為「太尉」,並從張士誠獲得糧食接濟)。「恐傷弓遠之曲木」,其「弓遠」二字,即「弓長」之意,暗指張士誠,這張士誠目光短淺婦人之仁不用人材缺少謀略,終於失敗,是個不材,也就是「曲木」。一段曲木是匠人棄之不取的廢物,也是不能用來做成良弓的。自己本當遠離這種無用的「曲木」,卻竟然追隨了一陣,落得個傷心的結果。「恐傷」是怕傷心卻很傷心,另一方面也是為張士誠而痛惜。
《水滸傳》與張士誠起義再探
《水滸》與張士誠起義的關係探討,前人早已對此有過論述。清代顧苓在《跋水滸圖》一文中說「羅貫中客霸府張士誠,所作《水滸傳》題曰《忠義水滸》。……《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至正失馭,甚於趙宋,士誠跳梁,劇於宋江,《水滸》之作,以為士誠諷諫也,士誠不察,而三百年後,高傑、李定國之徒,聞風興起,始於盜賊,歸於忠義,未必非貫中之教也。」這裡,筆者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命題作進一步的探索。 一、張士誠起義與《水滸》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從《宣和遺事》來加以說明。《大宋宣和遺事》中的梁山泊故事,被魯迅稱為「是《水滸》之先聲」,被鄭振鐸稱為「最初的《水滸傳》雛形」。從《水滸》與《大宋宣和遺事》對比研究上,我們可以看出這裡的師承和奧妙。《宣和遺事》其起因由於朱面力之運花石綱,如楊志賣刀、吳學究劫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及受天書等事並有之。而送生辰綱者,北京留守梁師寶,不是世傑,亦不是蔡京婿。押送者,縣尉馬安國,非楊志也。稱三十六人為天罡猛將,以宋江為帥,不在此數。三十六人中,有公孫勝、杜千(不作遷),無解珍、解寶。其名號多與今本同,龔《贊》異。唯吳學究名加亮不名用,盧俊義姓李,楊雄姓王,二阮為阮進、阮通,李俊為李海,關勝名關必勝,張橫為火船工張岑……為什麼《水滸》上的智多星叫吳用,這是由於施耐庵為張士誠做軍師時,是在江北打開局面,還是到蘇州稱王,施耐庵一直勸告張士誠。施耐庵的意見是以江北草堰一帶為基地,然後用兵,奪取天下。然而張士誠想的是佔領江南,享樂心切,結果在蘇州城住下來後,天下大勢未定,就急於稱起吳王來,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施耐庵的話他一點也聽不下去。施耐庵看到張士誠如此腐敗,嘆了一口氣說:「可惜當年項羽,不聽范增的勸告,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今天我縱有滿腹經綸,奈何不遇明主,又有什麼用呢?」後來施耐庵就離開了張士誠,張士誠也就被朱元璋打敗。張士誠的失敗,施耐庵一直耿耿於懷,他覺得自己也有一份責任。後來在寫《水滸傳》時,特地把智多星寫成「吳(無)用」,意即自己沒有盡到一份責任幫助張士誠平定天下,軍師無用啊。就這樣,「梁山上的軍師--無(吳)用」成了一條人們口頭常說的歇後語,一直流傳到今天。《水滸傳》是以張士誠的農民起義為背景的,但又不能明寫,所以書中當出現張岑時,這張岑與張士誠有諧音之虞,因此施耐庵將其改為張橫,士誠的士,最初是一橫,因此叫張橫,而張士誠弟弟張士信、張士德,正好《宣和遺事》中有張順,士信、士德的信、德最初起筆是三撇,與順的前三筆是相似的。這是將張士誠的起義事有意地寫在書中。晁蓋等智取生辰綱,《遺事》上強調的是「劫」,《水滸》作者突出的是「智取」。從《遺事》就事論事地陳述故事梗概,發展到《水滸》使情節成為各種不同性格、典型的成長和構成的歷史。經過施耐庵的藝術加工,不僅人物的性格鮮明突出,形象高大迷人,而且故事情節本身也更加曲折複雜,鞭辟入裡,別開生面,引人入勝。從塑造江湖俠義英雄到塑造反抗政府的革命英雄,這是《水滸》的又一特點。《遺事》上宋江吟的反詩是:殺了閻婆惜,寰中顯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泊上尋。這是把殺閻婆惜看成「寰中顯姓名」的英雄行為,而實際上不過是個背著「凶身」的罪名上山避難的渺小形象。《水滸》中施耐庵把宋江吟的反詩改為: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畢竟反映了《水滸》作者是有意要把宋江塑造成為以反抗政府為已任的高大的造反英雄形象。這詩中隱晦曲折地點了吳地發生的吳王張士誠的農民起義,類似黃巢的農民起義形象。唐朝末年農民大起義的首領王仙芝、黃巢等人都是私鹽販子出身,正與張士誠相同,張是以販私鹽起家的,也正是不堪受盤剝才揭竿而起的。《水滸傳》將童威、童猛安排在江西九江一帶販運私鹽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而在宋江所在的北宋末年並沒有爆發以私鹽為起因的大規模武裝起義。《宋史》中關於宋江的記載,共有三處:《徽宗紀》、《侯蒙傳》、《張叔夜傳》。《宋史.張叔夜傳》說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說明宋江最早的起義地點是在黃河以北,而梁山泊卻在黃河以南。宋江的起義時間很短,從宣和元年末到三年初,總共不過一年多。張士誠起義是十四年,這與《水滸傳》基本相符,說明《水滸》是以張士誠農民起義為背景的。此外我們無法解釋這一情況。二、張士誠起義與《水滸》密切相關,我們也可從張天師建立天師道一事加以說明。貫華堂古本《水滸》楔子,開宗明義是《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這裡是用了張士誠的姓,太尉是張士誠招安時的官名。天師是對法術者的尊稱,東漢順帝時,張陵在四川鵠鳴山(今大邑縣境內)修道,作道書24篇,自稱天師,創立道派,張陵是第一代天師,其後裔承繼道法,代代相傳天師之位。張陵創天師道雖然在四川,但人們一般總把江西龍虎山作為天師的發源地。相傳第一個移居龍虎山的是第四代天師張盛,時間約在西晉永嘉(307-312)年間,張盛尊張陵為掌教和正一天師,在龍虎山修築了清宮和天師府,使龍虎山成了道教的聖地。《水滸》中說的張天師祈禳瘟疫發生在嘉祐三年(1058),這個張天師應該就是張嗣宗。據有關記載,張嗣宗「赴闕,祈禱有應,年七十八貌若童顏,賜號"虛
推薦閱讀:
※大乘心---聽凈空法師講華嚴筆記
※[論文筆記] Referring Relationships
※[漢易筆記一]孟喜卦氣說
※旅人筆記
※宋子京筆記
TAG: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