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中華文明

  漢字與中華文明(轉)

一、漢字的起源與中華文明的產生

1.漢字起源的幾種說法  

漢字起源的說法繁多,歷代學者各抒己見,主要包括:  

⑴漢字源於結繩。  

認為漢字是在上古時期結繩記事的啟示下創製而成的。據《周易·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一書契。」說明結繩是記錄事情和經驗的符號,《繫辭》把結繩和文字聯繫起來,認為文字是結繩符號的發展。其實結繩只有數目記載。結繩的方式比較複雜,所結的繩很像魚網,是用橫繩和縱繩交織在一起,結成不同形狀的繩結,作為不同的符號。  

⑵漢字始於八卦。  

認為文字產生於易卦的卦象。八卦相傳是庖犧氏(伏羲)所制定的八種符號。這八種符號以—(陽爻)--(陰爻)為基礎,錯綜為八個不同形狀的符號,作為標識自然界、動物界和人體的標誌。 如乾卦代表「天」、「馬」、「首」, 坤卦代表「地」、「牛」、「腹」, 坎卦代表「水」、「豕」、「耳」, 離卦代表「火」、「雉」、「目」等。   

⑶漢字源於圖畫。  

認為文字是在圖畫的基礎上產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曾說過:「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古代獵食鳥獸,必須有辨識鳥獸足跡的知識,因為獸潛鳥駭,只有靠鳥獸在地上留下的蹄爪的印痕,才能追跡尋求,獲得禽獸。這種鳥獸蹏迒之跡,是一種自然界中的點畫符號。人們由此進而認識到用簡單的點畫符號,可以分辨不同的事物。  

⑷倉頡造字  

認為文字是倉頡創造的。有的古書說倉頡看見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倉頡便描摹他的形象,創造了文字。還有一種傳說,說倉頡觀察了鳥獸 印在泥土上的腳跡,啟發了他發明文字的靈感。還有人認為倉頡受到靈龜的啟示創製了文字。  

我們所能看到的有關漢字起源的文獻記載,最早來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傳說,有的還帶有神話色彩。這些傳說並非漢字起源歷史面貌的詳盡寫實,可以證實漢字歷史面貌的文物與文獻還不夠系統和充分。因此,對漢字的起源的各種說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  

2.什麼是中華文明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文明實質就是階級社會,文明時代的標誌是國家的產生。所謂中華文明,指的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出現的一切文明,包括黃河流域的農業文明,也包括長江流域的農業文明,包括漢民族的文明,也包括少數民族的文明。

過去人們一般認為,中華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070年前後的夏王朝,其標誌是「禹傳子,家天下」。近來有學者提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

我認為,把擁有統一的世襲王朝作為中華文明開始的標誌和把國家的產生和文明的開始割裂開都是不科學的。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把國家的產生作為文明開始的標誌,否則勢必造成混亂。但是,國家的產生和統一的世襲王朝產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最初的國家都是城邦。兩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國家就產生了,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公元前1792—1750 年)才建立統一的世襲王朝。希臘地區公元前2000年國家就產生了,公元前337 年科林斯大會才建立統一的世襲王朝。義大利地區公元前700年國家就產生了,公元前27 年屋大維才建立統一的世襲王朝。(世襲王朝包括血親與過繼)中華文明開始的標誌,也應該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以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為代表的城邦國家產生。  

3.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化決定了漢字起源的多元化

傳統史觀認為,中華民族是從黃河中下游最先發端,而後擴散到邊疆各地,於是有了邊裔民族。這就是本土起源說中的一元說。 一元說的論點已被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所推倒,中華文明不是從黃河中下游單源擴散至四方,而是呈現多元區域性不平衡發展,又互相滲透,反覆匯聚與輻射,最終形成為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化決定了漢字起源的多元化。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原始社會晚期及文明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然而,商以前的符號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事實上這是完全符合文字發展規律的。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就包括蘇美爾文字、阿卡德文字、阿摩利文字、亞述文字、埃蘭文字、赫梯文字、胡里特文字、米坦尼文字、烏拉爾圖文字等多種文字。比兩河流域大得多的中華大地,漢字起源如果只有一種文字反而奇怪了。我們研究漢字起源時,也要注意多線梳理,不能什麼文字都往甲骨文上靠。同時,漢字的起源的方式也不會是一元的,應包括結繩、圖畫、刻劃、個人整理等。對漢字的起源方式的各種說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主要也是因為這些說法都是堅持一元說。  

4.漢字產生也推動了中華文明產生髮展

一般來說,對漢字產生推動了中華文明產生髮展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人們往往過分強調漢字對文化的貢獻,這其實是捨本逐末了。文化發展不一定是靠文字記錄。像著名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荷馬史詩》、《吠陀》長期都是口耳相傳。漢字起源推動了中華文明產生髮展,更主要的是漢字便利了人們的交往,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此外,漢字產生不僅推動了漢族地區文明的產生髮展,也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文明的產生髮展。在中華文明產生髮展初期,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像著名的《夏禹書》,總共只有12個字,其中5個是古彝文,7個是甲骨文,充分體現了民族的交往與融合。

總之,我認為,破解漢字起源之謎,不能就漢字說漢字,必須把漢字起源納入中華文明起源這一系統工程中。漢字起源與中華文明起源是交相輝映的,必須聯繫中華文明的多元起源,以多元的視角探索漢字的起源。  

二、先秦時代:漢字的統一化趨勢與中華文明的發展  

1.最早的漢字  

不少朋友認為,我們現在能夠見到的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也有朋友認為,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現的一系列原始社會晚期及文明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都是原始文字。

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大合適的。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可辨識的文字。甲骨文已經具備了「六書」的構字規律,是一套比較成熟的文字了。所以甲骨文不可能是最早的文字,其它目前難以辨識的符號不能說不是文字。同時,文字是符號,但文字不是一般符號,而是「代替語言的符號」,必須形成一定的系統,所以認為原始社會晚期及文明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都是原始文字也不合適。

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考古工作者還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處 遺址里發現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 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個圖象文字,共發現了10多個單字。這些文字是按照實物的形狀描繪出來的,所以稱為「象形 字」。字體的結構與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 因此,「象形字」 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徵。

這裡有的朋友可能會問:你前面說中華文明開始應該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裡又說。中國最早的文字「象形字」大約產生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這不是不一致了嗎?沒有錯,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是國家的產生而非文字的產生。文字只是交流的一種工具,不能完全代表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可能存在超前或滯後。結繩記事等記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文字,一般來說,結繩記事等記錄方式較發達的地區文字的產生往往滯後,例如美洲印加人已經建立統一的世襲王朝,可是仍然沒有文字。中國自古就有結繩記事的傳統,文字的產生滯後於國家的產生是極為正常的。

2.先秦時代漢字發展的趨勢  

不少朋友認為,文字的產生以後,文字的發展都是從繁到簡的,其實這樣說是不合適的。如果以筆畫和字數多少衡量文字的「繁」與「簡」, 先秦時代漢字發展並非從繁到簡。先秦時代漢字發展呈現兩種趨勢:複雜化趨勢與統一化趨勢。  

⑴漢字的複雜化趨勢  

從虞夏時期的象形字到殷商甲骨文,再到西周金文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漢字主流呈現複雜化趨勢,一方面筆畫日漸增多,另一方面字數也逐漸增加。從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戰國時期的大篆絲毫不比虞夏時期的象形字簡單。虞夏時期的象形字發現的數量很少,殷商甲骨文發現的單字約 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1985年容庚《金文編》修訂第四版採用銘文3902件,收正文(可識的字)2420字,附錄( 還不能確定的字 )1352字,共計3772字。拿殷商甲骨文同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來比較,就會發現:原來的一個字,分化成了幾個字,筆畫也隨著加多了。

順便說一句,殷商除了甲骨文也有金文,不過殷商金文和西周金文不同,而和殷商甲骨文類似。西周除了金文也有甲骨文,西周甲骨文和殷商甲骨文不同,而和西周金文類似。所以我們應該準確的說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最好不要籠統的說甲骨文、金文。  

為什麼漢字會出現的複雜化趨勢呢,必須從中華文明的發展來思考。漢字出現複雜化趨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無疑是階級分化,下文還要詳細介紹。

⑵漢字的統一化趨勢  

漢字的統一化趨勢,即漢字的主流影響日趨擴大,地域化、民族化的漢字影響日趨縮小,最終實現漢字的統一的過程。  

 先秦時代的漢字,除了虞夏象形字、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戰國大篆這一主流,還存在諸多支流,例如四川地區的「巴蜀符號」和六國古文等。已發現的巴蜀符號超過二百多種,年代在公元前9世紀西周到公元前1世紀西漢之間,前後延續長達800年之久。六國古文,又稱東方六國文字,簡稱古文,是戰國時代除秦以外東方各國的文字,分晉、楚、齊、燕四系,與西周金文相比,字形差異很大,幾乎面目全非。這些地域化、民族化的文字影響日趨縮小,最終隨著秦的統一而衰亡。  

漢字的統一化趨勢也必須從中華文明的發展來思考。漢字出現統一化趨勢的原因主要是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下文還要詳細介紹。  

3.先秦時代中華文明的發展對漢字發展的影響  

⑴中華文明的發展為漢字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儘管中國文字的產生滯後於國家的產生,但是由於中華文明的發展較高,漢字發展得極為迅速,呈現跳躍式發展,實現了後來居上。

在古埃及人已經在堅硬的石頭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圖案時,中國的虞夏象形字還是極為粗糙、原始的。但是到了殷商甲骨文的時代,殷商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卻又遠遠高於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圖形。似乎漢字直接跨越了具象的象形文字的階段,直接進入了一種更抽象的較高級階段。到秦朝的小篆已經是一種全國統一的規範文字了,民間流行的的隸書與今天的漢字已很接近。  

⑵階級分化加劇與漢字的複雜化趨勢  

階級產生導致了國家的產生,但國家的產生絕非階級分化的終結,相反,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進一步加劇了階級分化。文獻資料、歷史傳說、考古發掘都表明先秦時代階級分化不斷加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統治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了罪惡的愚民政策。漢字的複雜化趨勢就是愚民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字體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字數也很多,幾乎要窮盡人的一生的精力才能掌握。顯然,廣大勞動群眾是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字的,這就有效的保證了統治階級的文化壟斷。

當然,廣大勞動群眾也不可能被愚弄,大力開展簡化字的工作,戰國時期民間已通行小篆,戰國末年又出現了隸書。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再用大篆,而用較為簡單的小篆表明漢字的複雜化逆流的破產。  

⑶國家統一、民族融合與漢字的統一化趨勢  

從虞夏萬國到殷商3000諸侯,再到西周1800諸侯、春秋百國和戰國七雄。中華文明的城邦數量不斷減少,規模日益擴大,最終由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說,虞夏商周也是統一的,但是這種統一不是中央集權的統一,實質是以一國為首的城邦聯盟,類似公元前337 年科林斯大會實現的以馬其頓為首的希臘統一。而秦統一中國是消滅了城邦割據的更高層次的統一,類似於14、15世紀英格蘭的統一。)

同時,先秦時代民族融合也不斷加強。一方面形成了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另一方面華夏族與少數民族的融合也不斷加強。  

國家統一、民族融合為漢字的統一化趨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例如,古蜀人融入漢族使古蜀文字「巴蜀符號」逐漸消亡,秦始皇統一中國更是直接導致六國古文的覆滅。最終,秦始皇實現了「書同文字」, 把漢字統一到了小篆上來。  

4.先秦時代漢字發展的趨勢對中華文明發展的影響  

⑴漢字的複雜化趨勢造成了嚴重的惡果  

首先,漢字的複雜化使階級分化進一步加劇。簡單質樸的虞夏象形字一般人很容易掌握,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筆畫繁多,字數也很多,只有少數統治者能掌握。這樣就人為的造成了統治階級和勞動群眾的文化差別,使階級分化進一步加劇。到了戰國時期,甚至出現了不同階級使用不同文字的現象:群眾用小篆或隸書,統治階級用大篆。  

其次,漢字的複雜化阻礙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可以想像,極端複雜的文字給人們的交往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廣大勞動群眾文化水平低下極大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戰國時期,儘管冶鐵技術已發明了數百年,大部分兵器還是青銅,更不必說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了。  

最後,漢字的複雜化還阻礙了民族融合。極端複雜的文字使少數民族如讀天書,春秋戰國時期,認識大篆的少數民族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夷狄」成了不識字、沒文化的代名詞,這顯然對民族融合極為不利。

⑵漢字的統一化趨勢極大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首先,漢字的統一化趨勢是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漢字具有超方言特性及超語言特性。語言學家把中國各地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區。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就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歐洲的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之間的差別比中國方言的差距小得多,但是他們絕不願意承認各自的語言是「羅曼語」的不同方言。儘管這些國家都用拉丁字母,但不能實現「書同文字」,也無法形成統一的國家。  

其次,漢字的統一化趨勢極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 「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這還不包括「巴蜀符號」等少數民族文字。試想虞夏萬國就算只有1000種文字,已經足以使交往變得難於上青天。漢字的統一化趨勢極大推動了民族融合、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綜上所述,先秦時代漢字發展呈現兩種趨勢:複雜化趨勢與統一化趨勢。漢字的複雜化趨勢違背了社會發展潮流,造成了階級分化加劇阻礙中華文明的發展阻礙民族融合等一系列嚴重的惡果,受到人民群眾的強烈抵制。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再用大篆,而用較為簡單的小篆表明漢字的複雜化逆流的破產。漢字的統一化趨勢符合社會發展潮流,極大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是先秦時代漢字發展趨勢的主流。  

三、由秦至清:漢字的簡化趨勢與中華文明的發展  

1.篆到隸:秦亡與漢盛  

⑴「書同文字」的兩重性  

秦作為中華文明上升時期的一個王朝,明顯的具有兩重性:進步性與反人民性。「書同文字」這一重要的政策充分體現了秦朝這種兩重性。  

「書同文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領導的、比較徹底的漢字規範運動。它實現了文字的統一,為國家統一提供了牢固紐帶,極大推動了民族融合、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同時,「書同文字」實現了小篆的官方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簡化漢字的願望。這一切有巨大的進步作用。但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當時,民間漢字隸化的傾向已經十分明顯,如果真正反映人民簡化漢字的願望,應該把漢字統一到更為簡便的隸書而非已經開始被人民拋棄的小篆上來。但是,秦始皇反人民的本質使他不可能放棄統治階級長期堅持的愚民政策,因此他堅持使用篆書而非隸書。小篆之害,何止十倍於焚書!人民對秦始皇愚民政策極為不滿,也播下了秦朝早夭的種子。

順便說一句,不少朋友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命李斯統一文字,創立了小篆。後來徒隸程邈,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又創立了新的字體隸書。實際上正像漢字的產生一樣,小篆和隸書都不可能是個別人的創造,而是靠日積月累許多人共同創造的,李斯和程邈只是作了整理工作。事實上,由於大篆字體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民間早已開展了簡化字的工作,創造了許多簡體、俗體字,這是小篆的主要來源。戰國一些木牌和竹簡上的文字,簡化篆體,減少筆劃,字形轉為方扁,用筆有波勢的傾向,即隸化的傾向,已經相當明顯。不過關於隸書的傳說強調,秦始皇 「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規定隸書專供隸役應用。這也隱約體現了秦始皇反人民的本質和人民對秦始皇的不滿和反抗。  

篆體比六國古文簡便,故而秦始皇能滅六國統一天下。「書同文字」舍隸書而用小篆,故而秦朝二世而折,14年而亡。鐵的事實告訴我們,漢字的簡化潮流不容違背。  

⑵隸書的推行與漢的繁盛  

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書體,漢代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脫去古體(包括結構、筆畫的寫法)而與今天的漢字已很接近。嚴格意義上說,從漢代簡化的隸書開始,漢字才算真正形成,小篆及先秦文字等複雜的文字只能算是「古文」,即漢字的前身,我們今天之所以稱中國文字叫「漢字」而非「秦字」、「周字」、「商字」也緣於此。隨著隸書的推行,漢代中華文明進入了一個繁盛時期。  隸書的推行的突出貢獻是促使漢民族形成。眾所周知,共同的語言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條件。然而,中華文明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發展階段懸殊,在當時做到「語同音」是不現實的,今天推廣普通話工作也尚未完成。漢民族形成代之以共同的語言的是「書同文字」。然而,秦代的「書同文字」舍隸書而用小篆,使官方文字並未得到人民的認可和接受,也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書同文字」。事實上,古蜀文字「巴蜀符號」,六國古文等在秦代也並未完全消失。而隸書到西漢得到普遍推行,使官方文字得到了人民的普遍認可和接受,「巴蜀符號」,六國古文等文字最終消亡。隸書成為漢民族形成和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漢代漢民族最終形成。  

隸書的推行的另一重要貢獻是極大的推動了科技文化的發展。漢代是中國歷史上科技與文化非常輝煌的一個時期。東漢桓帝時,僅太學生就號稱有3萬人。試想,如果繼續使用字體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的篆書,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接受教育。在史學方面,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卅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卅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班固所編寫的《漢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完整的斷代史,共八十萬字。很多西方學者認為,漢代的作家所開創的史學標準,直到18世紀都一直領先於世界。試想,如果繼續使用字體繁複篆書,光寫這麼多字恐怕就會把司馬遷和班固累死。在科技方面,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試想,如果繼續使用字體繁複的篆書,一天寫不了幾個字,社會上怎麼會有改進造紙術的需求呢? 

隸書的推行還推動了民族融合、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這裡不再詳述。  2.隸到楷:隋唐的繁榮  

漢字的簡化趨勢並不因隸書的推行停止。早在西漢初期,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就演變出來了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草書。西漢末年,為了端正草書的漫無準則和減省漢隸的波磔,由隸書發展演變而成了楷書。東漢晚期又出現了介於草書、楷書之間的行書。  

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是隸書逐漸簡化的書寫字體。經過長時間的競爭,楷書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是楷書筆畫平整,形體方正,能夠同時反映漢字的簡化趨勢和規範化趨勢。楷書經三國時魏人鍾繇及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改進發展日益成熟至於定形,於是有代替隸書之勢,終於在南北朝成為通行的主要字體,漢字至此已規範化。隨著由隸到楷這一次大轉變的完成,隋唐中華文明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繁盛時期。  

楷書的推行的突出貢獻是促使中華民族形成。漢代漢民族最終形成,但是漢民族和少數民族之間仍然交往較少,存在一些隔閡,原因之一是隸書仍然不夠簡化,少數民族學習較為困難。楷書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少數民族紛紛學習漢字。以南詔為例,在南詔官方文書中皆使用漢字。唐武后聖曆元年(698)所立的安寧《王仁求碑》的碑刻文字所用皆為武則天頒行的字體,同時還運用了唐代民間流行的俗字體,如岡(岡)等。具有典型性的《南詔德化碑》通體全是唐代漢字,且辭藻華麗,頗具唐風。少數民族紛紛學習漢字使少數民族和漢民族在唐代相互不視為外族,中華民族形成。  

楷書的推行的另一重要貢獻是極大的推動了科技文化的發展。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和漢字進一步簡化,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有很大的關係。隋唐雕版印刷術發明,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這和漢字進一步簡化也有很大的關係,試想如果漢字還是隸書甚至篆書那麼複雜,怎麼刻印呢?  

此外楷書的推行還推動了漢字走出國門,影響世界。漢字像數學符號一樣,只表意,不表音,有超語言特性。但過分複雜限制了漢字的推廣,楷書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隋唐時期,朝鮮、日本等國曾經用漢字記錄他們的語言,極大的推動了這些國家的發展。  

3.漢字簡化的停滯和中華文明的衰落  

隸到楷這一次大轉變完成後,漢字簡化呈現停滯的景象,一直到晚清,官方漢字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中華文明的發展也由上升轉向衰落,到晚清甚至出現了嚴重的民族危機。  

在五代十國的分裂之後,代之而起的不是大一統的重建,而是遼、西夏、金同北宋、南宋的分立。其中,佔主導的兩宋以積貧積弱而著稱於世,「靖康之難」使北宋覆滅,《紹興和議》使南宋對金稱臣,末代皇帝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在崖山集體跳海自盡宣告了南宋滅亡。代之而起的元朝完全建立在民族壓迫上,從未出現過盛世。到了晚清,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把中華民族推到了滅亡的邊緣。  

漢字簡化的停滯是中華文明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首先,漢字簡化的停滯嚴重摧殘了科技文化。1911年辛亥革命時,中國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5%,而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時,日本學齡兒童入學率已經達到了50%。不要忘了,中國實行科舉制,日本沒有實行科舉制,中國讀書動力可比日本足的多。之所以出現中國學齡兒童入學率遠遠落後於日本,過分複雜的官方漢字可謂「功不可沒」。此外,宋代開始,對古文字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現熱潮,金石學逐漸產生。清代又流行考據學。這種文化復古主義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使中國人創新精神不斷喪失,嚴重摧殘了科技文化。  更為重要的是,漢字簡化的停滯完全是統治階級為保持文化壟斷,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罪惡的愚民政策的後果。從民間看,漢字簡化並未停滯,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今天我們使用的簡化字,相當一部分都是這一時期產生的。只不過,統治階級這一時期日益腐朽,基本喪失了進取心,不但不承認簡化字,堅決推行反人民的所謂「正體字」,甚至大力推崇古體字,大搞文化復古主義。廣大勞動群眾也不可能被愚弄,他們冷眼旁觀日益腐朽的統治階級上演的一幕幕醜劇。在奉行「防民甚於防寇」的反動派統治下,中華文明不走向衰落才怪。  

此外,這一時期少數民族地區也根據漢字創造了不少文字,如契丹文、西夏文等,但是這些文字比漢字還要複雜,違背漢字的簡化趨勢,很快消亡了,這些民族文明也隨之衰落,這也加速了中華文明走向衰落的進程。順便說一句,這一時期周邊國家如朝鮮、日本等國也根據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但是這些文字比漢字簡便的多,所以這些國家的文明發展起來了。  

縱觀由秦至清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漢字的簡化趨勢是中華文明的發展的重要動力,這一趨勢不容違背。順應漢字的簡化趨勢則國治國興,違背漢字的簡化趨勢則國亂國衰。  

四、近代以來的簡化字運動與中華文明的復興  

1.簡化字運動的興起  

近代的漢字簡化,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國運動。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文件都書簡體。經非正式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一百多個簡體字,其中80%為後來採用。到了1909年鼓吹俗體字的《教育雜誌》創刊。陸費逵在其創刊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五四運動以來,簡化字運動迅速發展。 1920年2月1日 ,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減少漢字筆畫的提議》。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同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聯署,提出八種漢字簡化原則,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一度標榜贊成簡化字運動。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5年8月21日 ,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這是近代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體字表。當時,社會各界普遍批評《第一批簡體字表》不夠徹底,國民政府惱羞成怒,胡說簡化字運動是共產黨的陰謀。1936年2月公開撕毀了贊成簡化字運動的假面具,通令《第一批簡體字表》暫緩推行。  

中國共產黨一貫支持簡化字運動,從蘇區到根據地再到解放區,中國共產黨推行簡化字的努力從未停止過。中國共產黨推行簡化字的努力受到了廣大勞動群眾的熱烈歡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突出表現是教育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以興國縣為例,短短三四年時間裡學齡兒童入學率由10%增至60%,由中國教育最落後的地區變為了最先進的地區,連國民黨都認為,其「辦理精神足資仿效」。這顯然和中國共產黨推行簡化字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這種強烈的反差下,中國共產黨戰勝國民黨成了歷史的必然。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近代以來,特別是五四運動開始,出現了一股「廢滅漢字」的思潮,提出「不廢滅漢字,不足以國強」,「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漢字拼音化」。應該怎樣看待這股思潮呢?我認為,必須具體分析。魯迅、吳玉章等左派革命者主張「廢滅漢字」,主要是出於反對官僚買辦集團愚民政策的需要,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希望通過簡化漢字打擊官僚買辦集團,復興中華文明。陳獨秀、胡適等右派買辦文人和文化掮客主張「廢滅漢字」是希望通過廢除漢字來消滅中華文化,毀滅中華文明,使中國進一步淪為殖民地,是文化虛無主義的表現,這和國民政府堅持用繁體字的文化復古主義手段不同,反人民的本質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2.第一批簡化字與中華文明的復興  

⑴什麼是第一批簡化字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製《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2年2月5日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1955年我國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1055個異體字。  1956年1月28日 ,國務院發布《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 1月31日 ,《漢字簡化方案》在《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在全國推行。至此,中國大陸開始全面推行簡化漢字,但並沒有廢止或者消滅繁體字,也沒有要求在所有場合都不準使用繁體字,只是把繁體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範圍內。這就是第一批簡化字。  

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把平均每字16到19畫的繁體字簡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畫的簡化字,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基本上以此為基礎。  

⑵第一批簡化字對中華文明復興的貢獻  

第一批簡化字極大的推動了科技文化的發展。繁體字一共有近6萬個,常用字也有4500多個,要一個個都記住當然很困難,而且繁體字筆畫繁多,要記住就更加困難。簡化字跟繁體字相比,它的顯著優點是:筆畫少,結構簡,字形清晰,分辨明快,比繁體字好學便用。1949年,中國大陸25歲以上未受過教育的人口比例估計超過80%,1979年,中國大陸25歲以上未受過教育的人口比例估計為38%。相比之下,1979年,其他亞洲國家「未受教育」的比例是:巴基斯坦,81%;印度,72%;新加坡,48%。這和第一批簡化字的推行是分不開的。  

第一批簡化字大大加強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的血肉聯繫。第一批簡化字(繁體字簡化為簡體字)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盡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其實質是民間文字的官方化。這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代表人民,大大加強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的血肉聯繫。從1956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開始,簡化字在祖國內地廣泛推行,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特別受到初學文化的兒童和成人的歡迎。人民的擁護,是黨和政府戰勝重重困難,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的根本保證。  

第一批簡化字的推行還有利於推動國家統一。港澳台人民群眾積極要求使用簡化字。香港知識界對簡化字採取了「繁簡由之」的態度。台灣不僅民間已大量使用簡化字,政府和文化界也曾多次公開討論漢字簡化問題。台灣教育部頒布的作為手寫行書標準的《標準行書範本》中,也已大量採用了簡化字,如了取代瞭,才取代纔,只取代祇等。不少港澳台同胞是從第一批簡化字認識了中國大陸的先進,產生了統一的渴望。  第一批簡化字的推行還有利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推動了民族融合、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這裡不再詳述。

⑶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態度  

有人認為,毛主席說過「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所以毛主席也是贊成「廢滅漢字」的思潮的,主張簡化漢字的目的是要最終廢除漢字,而實現拼音化,簡化漢字只是一個過渡時期。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態度:一是支持,二是慎重。  

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支持態度前面已經說過了。像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全面推行第一批簡化字都反映了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支持。下面著重說說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慎重態度。  

毛主席的確說過「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但這並非是毛主席的個人主張,而是五四運動以來學術界大多數人的共識,毛主席說這句話只是表示他贊成學術界大多數人的共識。在推行第一批簡化字時,許多人主張廢止或者消滅繁體字。但毛主席不贊成這種極端的做法,並沒有廢止或者消滅繁體字,也沒有要求在所有場合都不準使用繁體字,只是把繁體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範圍內。毛主席領導下制定了「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簡化字原則,也就是說盡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80%的簡體字是從歷代的草書中挑選而出,這在當時是相當穩妥的。文化大革命中,不少人要求進一步簡化漢字。毛主席對此也持慎重態度,直到毛主席逝世,我們仍然使用的是第一批簡化字。  

毛主席在文化建設領域一貫主張既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又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簡化字運動也是一樣。一方面順應漢字的簡化趨勢,積極支持簡化字,實現民間漢字的官方化;另一方面堅決抵制右派買辦文人和文化掮客通過「廢滅漢字」來消滅中華文化,毀滅中華文明的文化虛無主義主張,堅持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簡化字原則,反對擅自造字。這就是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態度,也是我們今天簡化字運動應持有的科學態度。  

3.第二批簡化字:「現代化」的怪胎。  

 1977年12月20日 ,國務院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共853個)的草案。第二批簡化字公布,立即遭到了方方面面的批評,批評最尖銳的是將「展」簡化為屍字里有一橫,人們說是「暴屍於市」。這批文字受到詬病的關鍵是缺乏群眾基礎,一味追求簡單,已經失去了漢字的風貌。現在批評漢字簡化、反對漢字簡化的大多是以第二批簡化字為依據的,甚至有人以此反對毛主席推行的漢字簡化運動。  

我們必須明白這樣一個事實:第二批簡化字和毛主席推行的漢字簡化運動(第一批簡化字)不是相繼的關係。第二批簡化字不是在第一批簡化字的基礎上推行的,而是直接在繁體字基礎上推行的,第二批簡化字代表了漢字簡化運動中的另一種主張,即右派買辦文人和文化掮客通過「廢滅漢字」來消滅中華文化,毀滅中華文明的文化虛無主義主張。  

毛主席逝世後,長期受壓制的買辦思想抬頭,不少人鼓吹「現代化」,實質上是鼓吹全盤西化,國務院中某些主管文教的人尤甚。在這種背景下,漢字簡化運動違背了毛主席領導下制定的「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簡化字原則,製造了第二批簡化字這個「現代化」的怪胎。第二批簡化字引用了不少日文中的簡化字,主要是當時某些人把日本看作中國「現代化」的榜樣。第二批簡化字不是在發展漢字,而是毀滅漢字,這批代表文化虛無主義主張的簡化字理所當然的遭到了人民的唾棄和抵制。  

人民在唾棄和抵制第二批簡化字的同時,也抵制某些人繁體字回潮的主張,積極要求恢復使用第一批簡化字。在這種情況下,1986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國家語委《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從此,「二簡字」被停止使用。為便利人們正確使用簡化字,同年10月,國家語委經國務院批准重新發布了《簡化字總表》,並作了個別調整。調整後的《總表》,實收簡化字2235個,為人們確立了一個明確的字體規範。(順便說一句,此後文化虛無主義者把精力由「廢滅漢字」轉向推行全民學英語,我是支持香奈兒妹妹的,因為不管她是不是炒作,確實不利於右派買辦文人和文化掮客。)  

第二批簡化字的推行與廢止,再次證明了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的態度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今天對簡化字運動必須堅持毛主席領導下制定的「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原則,既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又反對文化復古主義。  

回顧近代以來的簡化字運動與中華文明的復興的歷程,我們可以得知:毛主席對簡化字運動支持又慎重的態度是唯一科學的態度。符合毛主席主張的簡化字運動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違背毛主席主張的簡化字運動則對中華文明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五、今天漢字發展的幾個問題  

1.關於潘慶林先生的提案  

 潘慶林先生的提案全文如下: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進行了文字改革,先後公布並推行了兩批簡體字方案。簡體字的使用和推廣,對掃除文盲,普及文化,起到了功不可沒的積極作用。   

但是經歷了半個世紀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社會歷史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實踐證明,現在有必要反省和重新對簡體字做出評價和調整。   

第一,在當年的歷史背景下,對繁體字的簡化存在著粗糙的一面,有些違反了漢字造字的「藝術化」和「科學化」的規律,(如將「愛」簡化成「愛」等)   

第二,在目前電腦逐漸普及的情況下,「漢字輸入」的難題已經解決,(如「智能全拼」、「五筆字型」等等,簡體字與繁體字對電腦打字已無區別。漢字簡化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義。   

第三,目前中國尚未完全統一,中國大陸使用的是繁體字,而台灣及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都使用的是繁體字,中國周邊的一些東南亞國家以及海外華僑基本上使用的繁體字。這種「一國兩字」的局面既不利於中國文化的普及,也不利於中國文化的交流。   台灣地區把繁體字稱為「正體字」,並策劃申請「世界非物質遺產」,這將對中國大陸造成壓力和被動。   

特此提案,在規定的時間內,比如10年左右,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分期分批的停止使用簡體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即與港澳台地區使用同一種繁體字。待祖國統一後再共商「規範漢字」之大計。  

關於潘慶林先生的提案,我僅就幾個問題說明一下看法:  

⑴關於簡體字功不可沒  

潘慶林先生的提案說「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進行了文字改革,先後公布並推行了兩批簡體字方案。簡體字的使用和推廣,對掃除文盲,普及文化,起到了功不可沒的積極作用。」實質是混淆了第一批簡化字和第二批簡化字的作用。第一批簡化字不止在掃除文盲,普及文化方面,更在加強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的血肉聯繫等諸多方面。而第二批簡化字沒什麼積極作用。 潘慶林 先生通過貶低第一批簡化字,拔高第二批簡化字,實質是希望利用人民對文化虛無主義的厭惡實現文化復古主義。  

⑵關於電腦逐漸普及的情況下,「漢字輸入」的難題已經解決  

並非如此,計算機處理漢字又對漢字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計算機處理漢字的專家普遍希望對橫向筆畫超過七筆、豎向筆畫超過八筆及其以上的字進行筆畫減省。繁體字動輒十幾、二十幾筆,而簡體字平均七、八筆,不僅書寫快速,對於計算機用字也極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幾筆的字一個個都塞進十六針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現在大家使用的免費字體,簡體是漂亮的宋體,而繁體卻什麼體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來的。  

⑶關於「一國兩字」不利於中國統一。  

並非如此,前文已經說過,第一批簡化字的推行有利於推動國家統一,不少港澳台同胞是從第一批簡化字認識了中國大陸的先進,產生了統一的渴望。  

此外,按照潘慶林先生的說法:美國使用英文,是不是當年獨立戰爭根本就沒打,或者今天美國人要求重新回歸英國的統治?再者說,還有一個誰統一誰的問題。為遷就台灣用繁體字大陸就跟著恢復繁體字。那麼,現在看守所里的陳水扁正鬧著組建「台灣獨立黨」、「台灣獨立政府」,按照潘慶林先生的意思,是不是為遷就陳水扁,就應該讓他當大陸的領導人?  

⑷關於簡體字不利於中外文化的交流。  

並非如此,東南亞國家以及海外華僑也在推行簡化字。例如: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為「異體簡化字」),均與中國公布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簡體字總表》,收簡體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布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頒布《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簡化字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馬來西亞:1972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出版《簡化漢字總表》,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泰國: 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可教學簡體字,發行簡繁對照表手冊,並在小學課本上附加簡繁對照表。  

⑸關於台灣地區把繁體字稱為「正體字」,並策劃申請「世界非物質遺產」。  

所謂「正體字」,就是官方文字。像虞夏時期的象形字、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都是當時的「正體字」。台灣地區官方文字長期一直是繁體字,對於台灣地區來說,當然要把繁體字稱為「正體字」。 聯合國已決定自2008年以後,原在聯合國同時使用的中文繁體、簡體字,改為一律使用簡體字。凡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國家,都承認簡體字是中國的「正體字」。莫非潘慶林先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非法的?  

至於策劃申請「世界非物質遺產」,這不正說明台灣地區繁體字也不被人民接受,人民群眾積極要求使用簡化字,繁體字已經成了快進棺材的「遺產」了嗎?  

2.關於「用簡識繁」  

近年來一些人提出了「用簡識繁」,即認為簡化字不能承擔中華文明。漢字的繁難是針對寫來說的,對於認來說,繁體字、簡化字區別不大。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遇到簡化字與繁體字非一一對應時,在簡化字旁括注對應的繁體字,耳濡目染地使學生能夠認識繁體字。應該怎樣看待這種觀點呢?  

⑴關於簡化字不能承擔中華文明  

首先,漢字記載著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成果,是中國文化典籍的忠實記錄者。並非中國文化典籍就不能用簡體字來記錄,而非得用繁體字來記錄。北京大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簡體本《十三經註疏》就是一個明證。  

其次,中華文明有精華也有糟粕。堯舜禹湯時期的象形字是比較簡單的,後來由於統治階級為保持文化壟斷,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罪惡的愚民政策才變複雜了。簡化字實質是中華文明堯舜禹湯時期和諧親民傳統在現代條件下的復活,繁體字則是愚民政策在現代條件下的重演。的確,簡化字不能承擔中華文明,準確的說是不能承擔中華文明中統治階級愚民政策的糟粕。可是,我們為什麼承擔它呢?不承擔它中華文明會迅速發展,承擔它中華文明只會走向滅亡。  

⑵關於對於認來說,繁體字、簡化字區別不大  

「對於認來說,繁體字、簡化字區別不大」是不對的,寫和認不能截然分開。漢字特徵越明顯越容易認,而不是筆畫越多越好認。漢字的一個音一個形是相互對應的、固定的,繁簡字形同時出現在教材中,一個音同時對應兩個字形,對學習者來說不符合學習的規律。對初學者介紹兩種形體,以後他寫的時候容易先想起印象深的那個字,會出現繁簡併用的混亂,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⑶關於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在簡化字旁括注對應的繁體字  

「在簡化字旁括注對應的繁體字,」歷史上並非沒有搞過, 1935年8月21日 ,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時就教小學生同時認識繁體。結果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引起社會廣泛批評。  

在《漢字改革》一書中,語言學 家王力 先生指出:「最令人百索不得其解的,乃是教育部(指民國時期的教育部)一度公布簡體字,卻教小學生同時認識繁體。這些全國認識的簡體字,我們天天看見它們,天天寫它們,何煩教育部公布?學生之喜歡簡體字,如『水之就下』,今天國文教員在字旁畫了一個大叉,明天的卷子上它又來了,又何煩教育部的提倡?如果說是正式批准,讓學生放膽去寫,國文教員也不必再打叉,這話有些道理了,卻又何苦叫他們同時認識繁體字?本為避繁就簡,卻弄成了簡上加繁,這不是所謂『治絲益芬』嗎?我以為教育部如果要公布簡體字,必須同時廢止繁體字,否則所謂公布者,對於漢字之改革,毫無用處,徒然增加書寫上的糾紛而已。」  

我們應該明確這樣一個事實:繁體字已經死了,虞夏時期的象形字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一樣退出了歷史舞台。根據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結果,截至上世紀末,平時習慣寫簡化字的占95.25%,寫繁體字的只佔0.92%,有3.84%的人是繁簡併用,平時習慣寫繁體字的幾乎都是老人。這說明規範漢字已經牢牢佔據大陸社會用字的主流,不容動搖。以後我們學習和使用繁體字,只能和學習和使用虞夏時期的象形字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一樣,作為一種文化遺產來學習和使用。目前簡化字和繁體字使用的關係相對合理、和諧,任何恢復或變相恢復繁體字的努力都是不得人心的。  

3.未來漢字發展  

⑴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今天,漢字簡化工作並未結束,如「藏、曦、嘴、餐、罐」,「鑲、驥、饢、顴」等字,筆畫較多,有待於簡化或進一步簡化。  

漢字進一步簡化必須堅持毛主席領導下制定的「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簡化原則,盡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堅決抵制右派買辦文人和文化掮客通過「廢滅漢字」來消滅中華文化,毀滅中華文明的文化虛無主義主張。  

⑵加強對古漢字的研究和學習  

在高中階段,學生已基本完成識字任務。對有志於從事古漢語、考古、書法藝術等專業領域的學生適當地介紹些漢字結構和演變知識、漢字簡化及繁簡字的對應規律,使他們從總體上了解漢字,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可以開設關於總體上介紹古文字知識的選修課供他們學習。另外,在古漢語、考古、書法藝術等專業領域要對相關專業從業人員進行專門教育培訓,使他們掌握繁體字、古文字等知識,提高專業素質。同時,把古文字研究納入中華文明起源發展和這一系統工程中,弄清古文字的源與流。

「保衛漢字」與簡化漢字並不矛盾,簡化漢字有利於漢字的普及,漢字普及能使漢字更好的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使漢字獲得新生,真正保衛漢字。違背漢字的簡化趨勢,甚至大力推崇繁體字,大搞文化復古主義,只能加劇漢字的危機。文化復古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一樣,都會使包括漢字在內中華文化走向毀滅。今天,我們一方面必須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進一步簡化漢字。另一方面進一步簡化漢字必須堅持毛主席領導下制定的「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簡化原則,決不搞類似「二簡字」的破壞漢字行為,不走「拼音化」道路。既反對全民學英語的文化虛無主義行為,又反對推崇繁體字的文化復古主義行為。

加強對古漢字的研究和學習中,必須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對「恢復繁體字」,「用簡識繁」, 「小學開設繁體字課程」等恢復或變相恢復繁體字的主張堅決批判和抵制。  最後說一句,如果我們堅持毛主席「既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又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化建設方針,漢字必能取得新發展,中華文明必然會迎來新輝煌。


推薦閱讀:

【元素家族——連載145】青銅時代(三)中華文明到底有幾千年歷史
中國文明的淵源——共同體
中華治國大道(二) 共15篇
中華文明蘊含全人類的共同價值
中華樂舞(下)--啟悟神傳文化的玄妙之門

TAG:漢字 | 文明 | 中華 | 中華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