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立:台灣主體意識如惡性發展 是災難

  

   台灣主體意識是逐步建構起來的,本文不討論它的由來及其建構過程,僅就當今的台灣主體意識與兩岸關係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台灣主體意識仍在建構之中

   台灣主體意識的核心內容是:一、"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二、台灣前途要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李登輝通過"兩國論"、陳水扁通過"一邊一國"以及編寫教科書等等手段,把台灣主體意識建構成"台獨意識"。馬英九當局繼承了上述核心內容,只是不認同"兩國論"和"一邊一國"。當今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台灣共識"。童振源指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國號"為"中華民國","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這是台灣朝野與民意的共識,也就是"台灣共識""。①不過,對一部分人來說,台灣主體意識等同於"台獨意識",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則不是。現在台灣當局與台灣社會仍然在繼續建構台灣主體意識,以下事實就是證明:

   (一)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2009年10月10日馬英九首次提出"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這個概念,他說:"60年來,台灣人民秉持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與包容的核心價值,以"台灣精神"完成改革,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他強調"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是"台灣人用台灣的空間,用台灣的人力,發展出一個豐富中華文化的模式,這就是發展了一個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2009年"國慶"講話)。這說明"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必須是"台灣的",由台灣人建構的,以此與中國大陸的文化相區隔,體現了"台灣主體性",它是建構"台灣主體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台灣生活方式

   馬英九說:"台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是台灣創意與活力的來源,這是我們在華人世界的驕傲。"(2010年元旦文告),"今天台灣所展現的活力與生活方式,已成為華人世界的標竿"(2011年"百年慶典"講話)。"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2008年就職演說)他在《治國周記》中談到"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時,指出:"我們發展出一套跟大陸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由民主的台灣不光是一個政治口號,事實上這已經變成我們活生生、每天都存在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不但影響我們,也一定會影響我們周邊的華人社會。"②

   這說明建構所謂"台灣生活方式",也是企圖體現"台灣主體性",是建構"台灣主體意識"的一項具體內容。

   (三)"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早在2006年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就提出:"國民黨應強調的是"以台灣為主、對台灣有利"的"台灣主體意識",未來國民黨論述會朝此方向努力。"這種"台灣主體意識"不僅體現在台灣內部事務中,而且體現在兩岸關係中,2008年上任之後他強調要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推動兩岸政策。江丙坤指出:"馬英九特別指示,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基本態度也就是在談判基本過程當中,要理性對等尊嚴,但追求的目的就是要讓兩岸和平共榮。"此後馬英九在多次重要演說中一再強調這一原則,強調與大陸簽訂的各種協議都是秉持這一原則,堅持"對等、尊嚴、互惠"的理念。有人說馬英九"親中",他說,他一切都"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我只親台灣"。在他自己的言論中充分體現了"以台灣為主"理念,例如,他說:"只要我們秉持"台灣精神",善用我們的優勢,並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我們一定可以把台澎金馬建設為舉世稱羨的樂土、我們引以為傲的美麗家園。"(2012年就職演說)"國家的前途、台灣的未來,都掌握在我們二千三百萬人手中,由我們自己來決定。我們要以實力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以行動維護台灣尊嚴,以智慧打造台灣未來,讓我們共同開創下一個百年盛世!"(紀念辛亥百年講話)

   這說明"以台灣為主"已經成為他的核心理念,他也力圖要把這一理念建構成為以""中華民國"(或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前途要由2300萬台灣人來決定"為核心的"台灣主體意識"。

   實際上,這種建構還貫穿台灣當局政策主張的許多方面,實際上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兩岸超穩定結構"、"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不應合作保釣"、"南海不合作"等等,也都是"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與強化。

   民進黨也在繼續建構台灣主體意識。例如,蔡英文指出,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的共識,她把所謂""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當做"台灣共識"的核心。有學者概括蔡英文"台灣共識"的核心價值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國號"為"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台、澎、金、馬,"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互不隸屬的政權關係",並稱這是台灣民意的最大公約數。③

   台灣社會也在建構與強化"台灣主體意識","愛台灣"、"台灣優先"、"台灣價值"、"台灣精神"、"台灣路線"、"台灣共識"、"守護台灣"、"天佑台灣"、"我是台灣人"等等,這些說法本來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以台灣為"我群"的目的就是要與"他群"區分開來,以此強化台灣的主體性。台灣一些本土社團更明確地表示,要"在捍衛本土政權、強化台灣主體意識、守護台灣方面,發揮更大效果"。④電影《KANO》通過1931年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的日籍教練和台籍球員的事迹,用90%以上的日語發聲,講述"台灣人與日本人攜手獲得榮譽的故事",建構了"台灣人與日本人共同創造歷史"的歷史記憶,這是與中國大陸完全不同的歷史記憶,以此體現"台灣主體性"。對於所謂"太陽花學運",有人讚揚它是高素質的"台灣自主性的公民意識"。有人企圖通過煽動對中國大陸的敵視與抹黑,來強化台灣主體意識。可以說,在今日台灣,隨時隨地都在繼續建構台灣主體意識,都在強化台灣認同。

  

   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如果說過去建構台灣主體意識是針對國民黨長期灌輸的"中國意識",那麼現在建構台灣主體意識則主要以台灣為"我群"、以中國大陸為"他群",並把二者區分開來。台灣當局從李扁到馬英九都在建構台灣主體意識,因此有些人認為台灣主體意識都是台灣方面刻意製造出來的,而與大陸沒有關係。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實際上大陸因素,包括社會制度、對台政策、兩岸交往以及"中國(大陸)崛起"等等都為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提供了"有利條件",大陸的一些言論與行動則對台灣主體意識的形成與強化產生了刺激與助長的作用。

   兩岸社會制度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處處都造成兩岸不同的現實,在大陸認為是天經地義的絕對正確的說法、主張、政策,例如"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台灣則不以為然;同樣,在台灣認為是正確的說法、主張、政策,例如""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大陸則無法接受。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制度無法適應、無法理解也就無法認同,甚至格格不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也讓台灣民眾感到兩岸文化"同源不同質"。這一切就為"你是你,我是我"、"你們大陸(或中國),我們台灣"乃至"兩岸不是一個國家"等等看法提供了"客觀依據"。

   大陸主張"一個中國",台灣認為國際公認的一個中國是PRC而不是ROC,只要承認一個中國,ROC就被"口頭吞併"了;大陸主張"和平統一",台灣認為統一成為唯一的"選項",台灣失去了自主性;大陸提出"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台灣認為這是否定了"台灣前途要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大陸提出在國際上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原則,台灣認為這是對台灣"國際空間"的打壓。諸如此類的"大陸因素"都對台灣造成"刺激",使他們極力爭取在國際上"發聲",極力體現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主體性。

   "大陸(中國)崛起"使得一些台灣民眾產生挫折感,擔心導致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因而對大陸存在不少疑慮與戒心。"總體上說,中國大陸崛起並沒有使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發生重大的變化,強化自我認同,維持兩岸現狀仍然是主流民意。"⑤

   兩岸交往交流固然有助於相互瞭解,但也經常會接觸到政治上的分歧,反而強化了台灣民眾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以大陸習慣用語為例,大陸民眾常用"統"、"一"、"共"、"同"、"合"、"大"、"快"、"近"、"親"以及和平統一、一個中國、一中框架、一個國家、一家人、經濟一體化、共同家園、命運共同體、共享偉大祖國的尊嚴、深化兩岸合作、共同保衛東海南海的主權、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兩岸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同胞兄弟血脈相連等等字眼和辭彙,在許多台灣人看來,這都是"和平統一"攻勢,是"統戰",他們認為如果認同上述說法,台灣就要被"吞併"了。當然這些政策、主張都是我方的堅持,不能不講,但越講越激發反彈,其負面效應不能不給予重視。

   總之,當前台灣主體意識的"他者"主要是中國大陸,因此在研究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與強化時,不能只研究台灣內部因素,而不考慮它與大陸的關係。大陸需要從自身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而這正是經常被忽視的地方。

  

   台灣主體意識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

   顯然,建構台灣主體意識是要與大陸區隔開來,造成與強化"我群"與"他群"的分歧,這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顯然是不利的。現在的問題是,首先對台灣主體意識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才能正確地面對。

   有些人認為建構台灣主體意識,就會導致敵視大陸、"去中國化",形成"台獨意識"和"獨台意識"、"台灣主權獨立意識"、"獨立於中國之外的自主意識",以(與大陸)對立、對抗和區隔為基礎的意識,反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反中國大陸、反兩岸統一,因此,對於台灣主體意識必須堅決反對,加以消解與重構,或把它包容在中國意識之中。

   我的看法是:台灣主體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它的建構與形成是正常的必然的現象。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是由於外界事物的作用而引起的,是人們在參與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映。因此,考察台灣主體意識必須從它之所以能夠產生的社會條件進行具體的歷史的分析。這裡只指出三個要點:

   第一,台灣民眾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在這一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他們認同台灣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制度,表明他們與台灣這個群體有歸屬關係,以台灣為生命共同體,並且以此與不是生活在台灣地區的人們區分開來,這完全是正常的。台灣學者劉性仁指出:"台灣主體意識並沒有錯,它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本能,一種在地的認同,對於周遭環境的關懷與愛護,這再自然也不過"⑥。我曾經指出:"如果生活在台灣地區而不認同台灣,或不能建立起命運共同體,那麼,他們有可能認同中國(包括大陸)並與大陸建立命運共同體嗎?"⑦

   第二,台灣問題的由來,最重要的因素是台灣長期維持著一個"代表全中國"的架構,一直保留著"中華民國"的稱號,即一個"國"的架構。凡是一個"國"所要有的東西他都有("總統"、政府、議會、軍隊、"憲法"、"國旗"、"國歌"、護照等等),為了體現一個"主權國家",就需要一個作為"國"的主體意識。過去的"中國意識"(那時"中華民國"佔據了聯合國的席位,在國際上代表中國)和現在的台灣主體意識就是這種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第三,它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必然產物。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參考建構主義理論,大約需要經過霍布斯文化(敵對關係)、洛克文化(對手關係)、康得文化(朋友關係)、家人文化等階段。⑧目前還處在前面兩個階段,雙方有很大的差異與分歧,台灣不可能與大陸相一致,他們感到有必要建構主體意識,與大陸區隔開來,以免"主權受損",以免"被大陸吞併"。大陸學者周少來寫道:"台灣年輕人一般都認為:自己出生和成長於台灣的民主化之後,自由開放的民主多元社會在他們看來是"理所當然";年輕一代與大陸更少保持歷史和血緣的聯繫;而在台灣自由多元的輿論環境中,從媒體中所看到有關大陸的新聞報道更多是負面的問題;自己從小所受的教育更加強調台灣的"主體性";而對大陸的政治體制介紹則更加突出所謂的"一黨專制"和"威權發展"的方面。"⑨台灣學者盧伯華指出:"台灣主體意識過時了嗎?不!只要中共對台灣的威脅與壓力仍在,台灣主體意識就不會消亡。"⑩這就是說,在兩岸關係的現階段,兩岸政治制度不同,存在許多差異,在重大政治難題尚未解決之前,台灣建構台灣主體意識顯示與大陸的差異是必然的現象。 兩岸統一,關鍵在於如何正確面對台灣主體意識,這是應當著重研究的課題。對於台灣主體意識是否應當堅決反對?是否可以通過經濟文化交流給予阻止或化解?是否可以用中國意識加以取代或包容?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作出回答。

   首先,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既然是正常的、必然的,儘管台灣不同政黨對主體意識有不同的詮釋,但它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識,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不會因為外界的反對而消亡。相反的,大陸方面如果對台灣主體意識展開批判,必然引起台灣民眾的不滿。陳淞山指出:"高舉民族大義,強化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對台灣認同採取排他性的政治策略與布局,其實是適得其反的謬誤思考,更會激化台灣民心的反彈與憤怒"。?看來"堅決反對"的做法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沒有好處的。我們應當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包容差異,而不要提出"聚同化異"之類的主張,因為所謂"化異"顯然要把對方的"異"化掉而"聚"入我方的"同"中來,而不可能是把我方的"異"化掉而"聚"入對方"同"中去。"化異"就是要消滅差異,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更不符合"尊重台灣的社會制度、價值理念與生活方式"的精神。

   其次,有人主張用"推進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建構兩岸經濟共同體,實現兩岸經濟的一體化"的辦法,來"打破"台灣主體意識思維。但是,事實已經證明,兩岸經濟關係的緊密發展,並不能解決政治分歧,也不能促進相互認同。俞新天指出:"顯然,克服障礙不能只講經濟"讓利",再好的經濟政策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受益和滿意,社會的、心理的、思想的問題不可能純靠經濟來解決"。?唐永紅指出:兩岸經濟一體化"有助於推進兩岸和平統一,但並非兩岸和平統一的充分條件","兩岸經濟合作與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台灣方面在主觀意願上將可能不僅不會通過採取正面的言行推進經濟合作與一體化向政治合作與一體化方向外溢發展,而且可能通過採取負面的言行抑制這種外溢發展"?。此外,有人認為應當加強兩岸交流,以此來"化解"台灣主體意識。實際上,交流交往確實有助於相互瞭解,但它不必然導致相互認同,相反地,可能由於相互瞭解的加深,對彼此的差異會有更加廣泛深入的瞭解,從而更加鞏固了既有的主體意識。正因為台灣主體意識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它不可能由產生於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中國主體意識所取代。

   最後,台灣主體意識是會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的。陳芳明考察了台灣意識從日據到現代的發展過程,提出如下看法:"台灣意識並非是封閉的,也並非是靜態的,而是動態地在不同歷史階段接納不同族群的參與並認同"。?當今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條件下,以"台獨意識"為核心的主體意識不得不有所改變,隨著和平發展的深化,兩岸必然會逐步增進共識,增進互信,因而朝著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相聯接的方向發展將是一種可能的趨勢。有的台灣學者已經指出:"台灣主體意識若被誤用或是濫用,恐怕對台灣來說是禍而非福,連帶影響兩岸關係、經濟發展、開放程度落實、文化創新、社會學習與成長等這些層面,甚至會變成保守主義、反動主義、排他主義與保護主義的代言人,對於正要邁向卓越發展的台灣社會,絕非好事。因此我們應當正確理解台灣主體意識,並透過正確的管道及信息正確的傳播,告知青年世代什麼是真正的台灣主體意識,否則倘若繼續放任下去,未來必將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這說明克服與擺脫排斥大陸的主體意識也將成為可能的趨勢。陳淞山主張:"讓兩岸和平發展的交流與融合自然形成"認同台灣"就是"認同中華"的價值觀,並積極創造其與"中華認同"或"中國認同"相聯結的"文明價值"。"以此來建構兩岸的"文明共同體"。?我認為這是一種善意的理性的期待。

   總之,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識,一方面它刻意與中國大陸區分開來,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它是現階段兩岸關係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是一種正常的必然的現象。在社會歷史條件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它是不會自行消亡的,也不會被另一種主體意識所取代。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讓它惡性發展,造成台灣與中國大陸敵對的局面,那對於兩岸人民來說,將是嚴重的災難;一是尊重差異,包容差異,正確地面對差異,處理差異,通過交流交往,增進共識,增進互信,在共同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朝著"認同台灣"與"認同中國"互相聯接的方向發展,這應當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景。

  

   (刊於《中國評論》2014年12月號)

  

   注釋

   ①童振源:《凍結台獨黨綱是推動兩岸和解第一步》,http://www.CRNTT.com,2013-12-29

   ②馬英九:《治國周記》,《自由民主軟實力,兩岸文化影響力》,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5725&rmid=2074

   ③范世平:《蔡英文主導下的民共新關係》,2014年4月17日《旺報》。

   ④《捍衛本土政權,台灣社成立》,2006年6月19日《民眾日報》。

   ⑤陳孔立:《台灣民眾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的複雜心態》,《台灣研究集刊》2013年第3期。

   ⑥劉性仁:《評台灣青年世代的主體意識及其影響》,《中國評論》2012年6月號。

   ⑦陳孔立:《台灣民意與群體認同》,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162頁。

   ⑧參閱王貞威:《家人:兩岸關係新文化的結構探析》,《台灣研究集刊》2014年第3期。

   ⑨周少來:《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傾向及其對兩岸政策的影響》,《江蘇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⑩盧伯華:《搶佔台灣主體意識的新論述》,《新新聞》2008年1099號。

   11陳淞山:《兩岸關係發展的困局與機遇》,《美麗島電子報》2013年3月15日。

   12俞新天:《世界權力轉移特點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海研究》2014年第2期。

   12唐永紅:《兩岸經濟合作的政治效應問題探討》,《台灣研究》2014年第4期。

   14陳芳明:《文化認同與民族主義》,《文訊》第339期,2014年1月。

   15同注⑥

   16同注⑦

  


推薦閱讀:

大運來時  事業才發展
周迅霆鋒戀情發展已2年 張學友潑冷水氣走張柏芝
IronFX鐵匯CEO談近期公司發展狀況
八字看最適合外地發展的命局
遁甲中的六丁陰神對事物發展的作用

TAG:台灣 | 意識 | 災難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