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坐堂 兒科病診治絕招81 濕疹

濕疹 濕疹是發生於嬰兒頭面部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濕疹,輕者面頰、額部有輕度紅斑及小丘疹,群集或散在;重者可發展成為大片紅斑、丘疹、丘皰疹。有明顯滲出、抓破,多數為糜爛面、表面厚痂,可侵及整個面部並可延及頭、頸部。 濕疹的發病原因很複雜,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相互作用而誘發本病。往往是多種內在因素同時致病,有的患者一般健康狀況正常,尚不能立即找出可疑的致病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內在因素:內在因素的種類很多,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胃腸道功能性障礙,腸寄生蟲病、精神緊張、情緒變化、失眠、疲勞、感染病灶、新陳代謝障礙及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均可產生濕疹或加重病情。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指生活環境中的物理和化學物質等刺激因素。各種化學物質,如藥物、油漆、染料、肥皂;物理刺融,如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炎熱、乾燥、摩擦、纖維異物(如動物皮毛、麥芒)等,均可誘發濕疹。 有哪些癥狀? 1.急性濕疹:發病較快,可發生於體表任何部位、常見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手或足露出部位及外陰、肛門等處,多對稱分布。初發病時可見多數散在的水腫性紅斑,邊界不清,在紅斑上發生小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或在早期山現大量的紅丘疹、丘疹或小水皰,密集成群,邊界不清。由於搔抓或摩擦,其皮疹頂端破後呈明顯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漿液不斷滲出。此時如處理不當,可引起全身泛發性濕疹。一般經2-3周皮疹減退,滲出減少或停止,有的痊癒或反覆發作。有的可變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皮疹退後,未得到進一步適當處理,則轉為亞急性濕疹。皮損炎症較輕,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仍有少數丘疹或小水皰,輕度糜爛滲出或有或無,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3.慢性濕疹:慢性濕疹由亞急性濕疹發展而來,也可一發病即為慢性濕疹。其主要病變是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暗紅色,表面粗糙,覆有少量鱗屑,或呈苔癬樣變,有時亦有丘疹、丘皰疹散在,抓破後僅有輕度滲出結痴。病變處常有色素沉著,亦有色素脫失。慢性濕疹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常見於小腿、手、足、腘窩、肘窩、外陰、肛門等處。可急性發作,多數病程長,反覆發作,經久不愈。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 如何診斷? 濕疹的臨床表現很複雜,其基本特徵是皮疹的多形性、對稱性,易反覆發作,劇烈瘙癢。皮疹多形性,如紅斑、小丘疹、小水皰、丘皰疹、糜爛、滲出、結痂、皸裂、鱗屑、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抓痕。這些皮損在某一時期以某種或某些皮損為主。急性期皮損可有紅斑、丘疹、水皰、丘皰疹、糜爛、滲出及結痂,病程較短。亞急性濕疹以小丘疹、鱗屑、結痂為主。慢性濕疹皮損多表現為乾燥、鱗屑、肥厚、皸裂、苔蘚樣變,可見色素沉著或脫失。因此,濕疹的診斷並不困難。 如何治療? 基本方一 生地12克,赤茯苓12克,牛蒡子12克,白鮮皮30克,金銀花10克,薄荷10克,木通6克,黃連6克,甘草梢12克,燈心草為引。 *發於上部,加桑葉10克,蟬蛻6克。 *發於中部,加龍膽草6克,梔子6克。 *發於下部,加車前子(包)10克,澤瀉10克。 *瘙癢甚者,加白蒺藜10克,地膚子10克。 *色紅熱甚者,加赤芍10克,丹皮10克。 上藥肌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用於小兒急性濕疹。 基本方二 白朮6克,蒼朮6克,厚朴6克,陳皮6克,木通6克,防風6克,甘草6克,茯苓10克,滑石10克,梔於10克,豬苓12克,洋瀉12克,肉桂5克。 *納呆,加炒麥芽12克,佩蘭10克,草豆蔻10克。 *腹脹便溏,加炒枳殼8克,大腹皮12克。 *瘙癢不止,加蛇床子6克,地膚子6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用於小兒亞急性濕疹。 基本方三 白鮮皮15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苦參10克,黃柏10克,全蠍10克,烏梢蛇10克,土茯苓12克,威靈仙12克,皂角刺12克。 *脾虛,加白朮12克,生薏苡仁15克,山藥15克。 *食積、濕滯者,加焦檳榔10克,厚朴10克。 *瘙癢,皮損肥厚,色素沉著或便秘者,加大黃6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台均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用於小兒慢性濕疹。 有哪些單驗方? 1.荊芥15克,防風15克,白鮮皮15克,地膚子15克,苦參15克,艾葉15克,川椒4.5克,加水適量,煎沸後倒入盆中,溫洗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 2.雄黃3克,黃連粉5克,硫黃6克,爐甘石20克,硼砂2克,混合研細,加蒸餾水100毫升,搖勻,擦洗患處。 3.紫草30克,黃柏15克,荷葉500克,麻油250毫升,前2味藥用麻油浸泡半天,再置於火上熬枯,去渣,然後將荷葉燒成炭,研成細末,加到油中,調勻成軟膏備用。塗敷患處,每日早、晚各用藥1次。 4.枯礬3份,爐甘石3份,密佗僧3份,烏賊骨3份,黃柏2份,冰片2份,共研細末,置密封瓶中備用,麻油調敷患處,每日2-3次。 特別提示 l.尋找疾病發生的原因,如花粉、飲食、接觸某些物質等,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2.分散對瘙癢的注意力,盡量少抓皮膚,勿用熱水或肥皂燙洗皮損處,以免加重病情。 3.堅持鍛煉,增強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可以減低機體的敏感性,改變過敏體質。 4.暫忌致敏和刺激的食物,如魚蝦、濃茶、咖啡、酒類、蔥、蒜等。牛奶餵養的小兒可將牛奶多煮幾次,使其蛋白變性,或改用人乳、羊乳、豆漿或奶糕粉等。總之,飲食宜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菜和水果等。保持大便通暢。
推薦閱讀:

20天搞定中醫實踐技能(中醫執業醫師以及助理醫師)方證
「肝膽相照」事出有因——中醫臟腑的關係
近代中醫存廢記
老中醫的五音療法——焦慮防治
太極中醫聖方,千年養生之道

TAG:兒科 | 中醫 | 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