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化及其教育應用 [和訊博客]

Write Blog,寫網誌這個動作本身。這三層意思都是從Web Log而來,所以研究博客就是要研究這種特殊的思想交流與共享的方式。

  關於博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乃至更早。一開始只是一些IT愛好者和新聞愛好者的個人自發行為。在經歷了柯林頓——萊溫斯基緋聞、「9·11」等震驚中外的事件的洗禮後,博客開始浮出水面,甚至喊出了「Weblogs will outrank the New York Times web site by 2007」的豪言壯語。博客以不容置疑的實力步入主流媒體。在這個過程中,博客的數量也達到了百萬級,並以異乎尋常的增長速度發展;博客的領域也從IT、新聞行業迅速蔓延到社會各個領域,並走入尋常網民家。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博客,如國外的丹·吉爾默(Dan Gillmor)、麥特·德拉吉(Matt Drudge),國內的方興東等。關於博客,一般的觀點認為,博客是繼Email、BBS、ICQ(IM)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具有個人性、即時性、開放性、拿來主義、可信性等特徵(方興東,博客論1.0版)。筆者認為博客除了以上特點外,在文化上大致還具有如下特徵:

1.思想共享

  思想共享是博客發家致富的秘笈。方興東在《博客論1.0版》就說道:「博客的出現,標誌著以『信息共享』為特徵的第一代門戶之後,追求『思想共享』為特徵的第二代門戶正在浮現,互聯網開始真正凸現無窮的知識價值。」思想共享把人們帶入一個更加寬容與開放的世界,擴大了視野,也開發了創造性。

2.非線性與集中性

  博客中超鏈接技術的運用使博客文本具有非線性的特徵,它讓知識的組織接近它的本來。同時博客又是一種非同步的表達方式。個人的博客把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思想彙集起來了;而社區博客則是把分散在不同個人頭腦當中的觀點彙集起來了。這種彙集也決定了博客文本的非線性特徵。在系統科學中非線性就意味著非加和性(1+1≠2),非線性的內容組織,往往會創造出新的觀點,它在博客中的作用跟蒙太奇手法在影視的作用是類似的。與這種非線性相對的是博客的內容又體現了一定的集中性,個人博客的內容在一定時期內跟博客本人的興趣愛好是聯繫起來的,因而博客的內容一般不會相差很遠;而社區博客的建立更是嚴格,它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因而內容更加具有集中性。同時這種集中性也使博客文化帶有了一定社區文化的特徵。

3.批判性與多元碰撞

  博客的內容不一定就是真理,特別是一些純粹的個人觀點。只有經過歷時的討論,它才逐步接近真實。而這種討論的魅力也並不在於盲目的贊同,而是理性的批判,不是「罷黜百家」而是「百花齊放」。偉大的博客就要吸引持不同觀點的人來博客。波普爾在《論三個世界》中講到:「所有這些世界3客體的特徵是,它們可以由批評而得到改進。它們的特徵是,批評可以是合作的……」博客屬於波普爾的世界3的範圍,「批評可以是合作的」看似矛盾的一句話,博客文化的精華盡出其中。博客不但要批判,而且這種批判最好來自多方面的。

  由此可見,博客文化中思想共享、合作批判等特點,相對當前的文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要在一個開放民主的社會裡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這些又是必須的。也正是由於這些文化上的特點,決定了博客將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教學工具。

二、教育博客

  博客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教育領域的人們。目前,有為數不少的人在網上從事著博客教育應用的探索,出現了專門關於教育的博客網站,我們不妨稱之為教育博客。目前關於博客還沒有比較權威的分類方法,在本文中筆者根據主要參與者的身份把教育博客劃分為以下三類,即學生為主的博客、教師為主的博客和師生共同參與的博客。下面分別來分析它們的特點與教學應用。

1.學生為主的博客

  這一類博客主要的參與者是學生,博客的內容大多為學生對教學情況的反饋,對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的感悟,學生社會實踐的報告。這一類博客對教育的影響就是,一方面對於教師家長來說是一個有效跟蹤與了解學生成長情況的場所;而對於學生來說,一方面與同學交流心得體會,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共同分享了成長過程中的喜悅與煩惱。這一類博客如果組織的好,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協作學習或者研究性學習的平台,但是目前並不多見。

2.教師為主的博客

  這一類博客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博客的內容則涉及教學心得、教學問題的討論、學校宏觀管理等,主要跟博客本身在教育系統中的工作有關。這種博客通過分享教學經驗,反思教學過程,以及對教育宏觀管理問題的思考,將對教師本身的水平提高有莫大的幫助。可以作為一個教師培訓、進修的平台。

3.師生共同參與的博客

  這一類博客往往以課程的形式出現。教師在上面展示教學計劃、課程內容或講義、學習資源、習題與答案。而學生則在這裡提出疑問,完成老師的習題,同時學生也可以把學習當中成功的喜悅、失敗的懊惱寫下來供大家分享。該平台除了作為課堂管理平台外,還可以作為師生坦誠交流的地方,跨越師生之間的交流障礙,為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作出貢獻。  

  最近也出現了一些以edu、learn、school、teach等詞為作為網站域名的博客網站。如www.weblogg-ed.com,www.elearnspace.org,www.schoolblogs.com等。他們直接以博客教育應用為宗旨,如www.weblogg-ed.com的口號就是「Using Weblogs in Education」(在教育中使用博客),它非常關注博客在課堂上的應用。除了這些專業的教育博客平台外,還有一些通用的博客託管平台也聚集著成千上百的教育博客。至今為止,教育博客還是以教師的個人博客居多,學生為主的博客卻很少見,國內的此類博客更少,國外在www.kern.org倒是聚集了比較多的此類博客。師生博客之間數量的不平衡,預示著博客教育應用的潛力。

三、博客教育應用的理論

  博客教育應用的進行,大部分是出於教育工作者對於博客的直接的興趣與樸素的願望,因而對於理論的探討則較少,至今也沒有專門的理論出來。但是我們可以先從現有的教育理論中吸取有用成分,指導博客在教育中的應用。

1.知識建構(Knowledge Building)

  根據波普爾「三個世界」的觀點,加拿大的斯凱德瑪利亞(Scardamalia)與貝萊特(Bereiter)提煉出知識建構的概念。他們認為,知識建構跟學習是不同的東西。學習只是會改變了個人的知識結構,而知識建構則是作用於「世界3」。可以這麼說,一個持知識建構觀點的人會認為,研究人員的首要目的不是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創造新的知識與增加概念人工品(conceptual artefacts,貝萊特認為概念人工品不但包括科學家的產品,而且也包括學生的解釋與思想)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會學習一些對他們的科學研究活動來說是重要的知識與技能。知識建構的思想跟Sfard的分享隱喻有異曲同工之妙。Sfard在1998年提出了關於學習的兩個截然不同的隱喻:習得隱喻與分享隱喻。關於學習結果的問題中較傳統的看法就是習得理論。它把學習解釋為個人心靈與知識的獲得,也就是波譜爾的「世界2」。根據分享隱喻,則恰恰相反,關心學生習得了多少知識以及把知識組織得多好是沒有意義的,它把學習看作是參與,把知識當作參與實踐、談論與行動的一個方面。

  讓知識建構理論跟博客教育應用的結合,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理由:

(1)知識建構理論跟博客文化兩者具有很好的結合點,因為知識建構理論是直接來自於波普爾的三個世界的理論,而博客文化則體現了波普爾的開放社會與知識進化的理念。正因為兩者具有如此的淵源,而且又走了不同的路徑(一個理論,一個實踐),所以兩者可以做到相輔相成;

(2)根據知識建構理論,上個世紀末在加拿大與北歐開展了相應的實驗,實驗的平台CSILE( Computer-Supported Inten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Knowledge Forum(http://www.knowledgeforum.com/),它在一定程度上跟我們這裡所講的以學生為主的博客網站類似,他們在該平台上的探索是我們今天博客教育應用的先驅,他們的經驗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2.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選擇一定的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主動探究的一種教學方式。對於學生而言,研究性學習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起作用:

(1)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2)豐富學習的體驗;(3)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4)增進獨立思考的能力;(5)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6)養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筆者認為,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在博客中開展具有先天的優勢。這是因為博客這種工具在目前看來就像一個網上社區。這個社區只要引導得當,讓教師、學生、家長一起參與,或者更加開放,讓之外的人也來參與。這樣就會拓寬研究視角,開發學生思維廣度與深度,培養廣泛合作與共享的心性。而且博客這種獨特的表達個人思維的方法,對養成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思考的習慣也不無裨益。

3.協作學習

  協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在一定的激勵機制下最大化個人和他人習得成果的一種學習模式。協作學習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務,它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在協作學習中,學習者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實現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並利用必要的共享學習資料,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意義建構獲得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強調學習者的創造性、自主性和互動性。

  目前也有很多人在研究協作學習的平台,其實不考慮專業化的話,博客就是一個很好用的免費平台,同時由於我國教育經費的普遍不足,博客更加值得推廣。關於把知識建構、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理論與博客教育應用相結合,這只是我的一點淺見,主要是希望能在目前日益升溫的博客教育應用活動中,引導大家進行理論的思考,從而使實踐不至於盲目。理論的探討不是盡善盡美,希望前輩方家批評指正。

四、博客教育應用展望

  人類社會正在進入知識時代(Knowledge Age),知識經濟、知識管理、知識工人等各種與知識相關的辭彙層出不窮,人類對知識的重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對知識的強調,一方面將促進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也向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傳統教學模式所傳授的僵化的「知識」將被新的知識概念排除在外,新的知識概念強調了知識存在的背景,即知識不能脫離它的背景而獨立地被理解。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人的創新精神,而這在知識時代尤為重要。此外,傳統教育中由於理性教化的缺失(石中英,2002)而造成的問題也日趨嚴重。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教育得變了。

  目前在教育領域中,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知識管理等新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模型層出不窮,這些理念與實踐模型在現實中都求助於技術,出現了諸如「基於網路的協作學習」、「計算機支持的遠程協作學習」等相關名詞與技術產品。博客正在這個時候進入教育者的視野,無疑給教育技術輸入了新鮮血液。博客這種在技術上顯平民化,文化上略超前的網路資源,在新的世紀中將引領教育技術走向新的方向——即跳出技術的追求走向文化的設計。

  今後,在廣大博客的推動下,以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博客在教育中的應用將會更加深入與廣泛。雖然由於其文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建立新的學習文化將是當務之急。但是當博客順利地越過文化這一關卡後,迎接它的將是一片更加廣闊的天地。


推薦閱讀:

沒文化可以有多可怕?
《釜山行》:孔劉,一個連我這種堅定韓星黑都十分欣賞的韓國男演員
儒學中的「本體」、「工夫」分別是什麼意思?
「心裡有座墳,葬著未亡人」是什麼體驗?
中英教育文化差異研究

TAG:教育 | 文化 | 博客 | 和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