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十大名關

關——是古代在交通險要或邊境出入的地方設置的守望衛處所,我國最著名的有十大名關。如今這些關已成名勝古跡,為人們遊覽懷古的好去處。1.居庸關居庸關是位於北京昌平縣北,距北京市區約50公里的一座關隘,關城建築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深谷中,為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長城沿途的險要關口,舊稱軍都關。關隘兩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巒間花木蔥蘢,猶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這裡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居庸關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建於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全用漢白玉砌成的「雲台」,雕刻異常精美。現存「雲台」高9.5米,東西長26.84米,南北長17.57米。台頂四周設有石護欄和用以排除積水的龍頭。台座中間,南北向開一券門,其券洞為半五角形折角拱券,中可通馬車。券洞及券面雕有卷吐花、迦樓羅(金翅鳥)、大龍神等造像,洞內兩壁刻四大天王造像和《陀羅尼經咒》、《造塔功德記》。而這部經文和表記則是以梵、藏、漢、西夏、維吾爾、八思巴六種文字題刻。券頂正面雕以曼陀羅紋五撰,兩側斜面雕造形生動的塵佛10尊,而佛與佛之間則飾以小佛像,以實其間,其數量有千尊之多。造像表情生動,雕工精美,實為元代雕刻中的稀有之物。

[/url]

2.山海關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的山海關區,與首都北京相距300余公里,又稱之為「榆關」或「渝關」,為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萬里長城沿燕山山脈蜿蜒綿亘而下,繞經角山,與大海相接,氣勢磅礴,自古以來即成為險要關隘,因城樓題額「天下第一關」而又名「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築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山海關城位於山、海之間約8公里的夾道之間,由七座城堡、十大關隘和萬里長城上眾多的敵台、墩台組建而成,將山、海、關融成一體。關城為四方形,設四門:東門鎮遠,西門迎思,南門望洋,北門威遠。門上均築城樓,城樓雄踞關上,巍然矗立,環城一條寬17米,深8米的護城河,城的中心位置築有鐘鼓樓。現存的「鎮東門」即「天下第一關」。關口是高12米的長方形城台,東西朝向,往東為關外,西為關內,南北連接長城。城台上築有兩層重檐九脊布瓦頂的城樓,樓上有塊「天下第一關」的巨匾,系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時進士肖顯所寫。離山海關城南4公里處,是今天萬里長城遺址之首,因龍頭在此深入大海,所以得名「老龍頭」。

3.娘子關娘子關,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 娘子關的城堡,背依高接雲天的嵯峨綿山,面臨澗壁如削的萬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隨山勢蜿蜒,桃河環繞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帶水,金城湯池」,整個關城兩翼是依山勢蜿蜒起伏的長城,這裡的長城,歷史上成為山西、河北兩省間的天然屏障,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十分險要。現在所存的關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築,有關門兩座,外城門為磚券門洞,上為平台。城門頂上有「直隸娘子關」幾個字。平台,是為了檢閱士兵望敵情而築。內城門,下為磚券,上為門樓。城門上方為「京畿藩屏」四個大字。關外古道,曲折起伏綿延,這就是著名的燕趙古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率娘子軍在這裡駐防,因而取名娘子關。娘子關東門裡,桃河岸邊,有處磚砌石高台,這裡是傳說中的平陽公主點將台。據說,平陽公主在娘子關任帥期間,表現得非常勇敢,常常是身不離鞍韉,手不離寶刀,就在她與大將柴紹結婚後,也不忘軍營生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中英豪,娘子關與她的英名並存,一直延續到現在。

4.雁門關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雁門關又名西徑關,在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雁門山腰,與寧武關和偏關合稱三關。現存關城為明初所建,是長城要口之一,古人稱為「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祟第一關」。

5. 平型關平型關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151年)修築,位於繁峙、靈丘兩縣交界處。北連恆山余脈,南接五台山脈。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峽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條峽谷山路,東通河北,西接雁門,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城虎踞平型嶺上,呈正方形,周長3000余米,城樓巍巍,高約8米,南北各置一門,原皆有瓮城,現僅存北瓮城。城內正中有過街樓。舊曾設顯赫的武衙門,現改建民房。城東2.5公里處為關門,門洞內置一塊大型巨石碑,上鐫「平型嶺」三個大字,字體雄健峭拔,真謂峻岭雄關。城南面東西高處,各設烽火台一座,遠遠可見。城北有大郎城,傳為宋將楊延昭鎮駐之地,堡痕歷歷可辨。平型關因抗日戰爭時期的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此地北橋溝一帶伏擊日本侵略軍坂垣師團二十一旅,消滅日軍數千人而名揚中外。

6.寧武關寧武關,在今山西省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世。」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牆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身,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紫荊關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的紫荊嶺上,關也因此而得名。它是內長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身居倒馬關、居庸關之間,故明代合稱其為「內三關」。關門額上嵌石匾一方,橫書「紫荊關」三字。門前有營房、廟宇各一座。至今遺址尚清晰可辨。關門內是通向關城的十八盤。全程10公里,縱深2.5公里余,均系羊腸路。紫荊關主城分東西兩部分,中間以牆相隔,東城設文武衙門,西城為屯兵之所。關城東、西、南牆外有牆,形成環抱於主城外的三座小城池。紫荊關共有城門9座、水門4座、戰台19處。雄關壯麗,地勢險要。紫荊關歷史悠久,文物古迹較多。古代軍用水井、碾盤,仍保存完好;古棧道至今清晰可辨。紫荊關素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曾經歷大小戰爭130多次。清康熙皇帝兩次駐蹕紫荊關,題有「天子閱武」石碑。

8.武勝關中國古代大別山與桐柏山之間重要隘口,古稱直轅,與東之九里關、西之平靖關合稱「義陽(信陽古名)三關」,今存部分古代建築。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市南35公里,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南鎖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勝關古稱大隧隘道(一說直轅隘道)。南朝齊稱武陽關。唐稱禮山關,後復稱武陽關。清始稱武勝關。合稱義陽(今信陽)三關。武勝關地處險要,附近山巒交錯,群峰環結,關城以山為障,鑿山成隘,古以 「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歷來為南北抗衡之地,行師必由之道。南北朝時期,梁、魏為取得關隘要道的控制權,曾在三關相持,反覆爭奪數十年。南宋開慶元年(1259),忽必烈率軍渡淮河,攻大勝關,宋軍憑關據守,攻不得克,後因戍兵棄關南逃,方越關南下直取鄂州(今湖北武昌),逼南宋求和,結「鄂州之盟」。今有京廣鐵路經此。

9.友誼關在祖國的南疆廣西憑祥市區西南18公里處,坐落著惟一位於祖國南方、又惟一同外國接壤的邊陲重鎮,祖國的南大門——友誼關。該關建於劉漢王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又稱為大南關、界首關、睦南關。友誼關依山憑險而築,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幾逢戰火,屢毀屢建。明朝洪武年間重建,置「鎮南關」,到了清朝,法軍入侵鎮南關後焚毀關樓,後又重建,但抗日戰爭時期又被毀滅。現存的關樓為1965年改建樣式,並由陳毅元帥親筆題寫「友誼關」三個大字。友誼關的關樓高為22米,共有四層,整個基層均用長條石料堆砌而成,城樓大門為圓拱洞造型,高大明敞,前窄後寬,整個建築佔地180平方米。

10.嘉峪關嘉峪關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嘉峪山東南麓,為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關城始建於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關」之譽。現關城內外遺存部分多為清代所建。嘉峪關依山而築,居高憑險,自古為東西交通要衝。嘉峪關南有綿亘千里的祁連山雪峰,北有龍首山和馬鬃山,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漢以來的歷代王朝都在這裡派兵駐防。「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樓閣高聳,巍峨壯觀,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名動天下。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留下了許多古迹和珍貴的文物:古拙粗獷的黑山石刻畫像、反映魏晉時勞動人民的生產活動的新城魏晉壁畫磚畫墓、以及我國第一座全面、系統展示長城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長城博物館等。古老的絲路文化、皚皚冰川和茫茫戈壁共同構成了當地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嘉峪關城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嘉峪關的修建,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是演繹出了定城磚、冰道運石、山羊馱磚、擊石燕鳴等動人故事。


推薦閱讀:

這才是中國最美花海,剛拍的,美到爆!
韓媒:中國低價泡菜「佔領」韓國人餐桌
中俄合作最新消息:俄幫中國建造5到6艘航母
中國10大「上古」神獸
婚戀自由為何會遭遇「中國式逼婚」

TAG:中國 | 轉載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