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可危害截肢!您知道嗎!?

  

  小編不忍心插圖,大家可以百度搜索「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護理

1.什麼是糖尿病足?

發生於糖尿病患者的與局部神經異常、下肢遠端外周血管病變相關的足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

2.什麼是壞疽呢?組織感染壞死後,還會有腐敗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後進一步破壞感染的組織。簡單而言壞疽就是在活著的機體上發生的腐爛; 通常糖尿病足的壞疽最先出現在足趾,疼痛劇烈,久久不能癒合, 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會不斷擴散,累及整個足部、踝關節和小腿,甚至威脅患者生命; 嚴重的壞疽必須採取截肢治療;

3.易感人群 糖尿病>10年 長期血糖控制差 有足部潰瘍病史,曾經發生過足部潰瘍 常常有感覺異常或伴足畸形 吸煙 有嚴重的腎功能衰竭或視網膜病變 存在影響足部功能的骨科疾病 生活中不太注意腳的衛生和保健 單獨生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4.糖尿病足的原因分析 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變 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 足部畸形繼發的各種損傷 感染

5.糖尿病足病變

5.1糖尿病下肢血運障礙 長期糖尿病可以影響下肢和足部的血流供應。通常早期的表現: 小腿抽筋 足部蒼白 足趾冰涼、皮膚溫度低 嚴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現間歇性跛行 下肢供血不足還將導致足部抵禦感染和傷口自愈能力的下降。

5.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神經病變可出現一些異常的感覺,如疼痛、麻木、灼熱、針刺等。

5.3糖尿病無痛性神經病變 您的腳可能對下列情況毫無感覺: 割傷燒傷; 碰傷; 磨破; 水皰。 當神經受到損害時,不能正確的傳導信號。 此時,發生嚴重足病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5.4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畸形 長期的糖尿病可以引起一些足部形態和功能的改變: 拇外翻,拇囊炎 棰狀足趾、爪形趾 雞眼、胼胝和老繭 足跟痛,平足行走痛 足部異常受壓、摩擦和潰瘍 這些常見的足病,不僅可以影響雙腳的正常功能,而且非常容易引發損傷和感染,尤其是在保護不當和穿不合適的鞋時。 5.5足部感染

6.糖尿病足發病過程 神經病變—微小創傷—潰瘍--癒合不良--壞疽--截肢

7.糖尿病足癥狀皮膚表現: 皮膚搔癢、干而無汗、肢端發涼。 浮腫或乾燥、顏色變暗、有色素斑、毳毛脫落。 肢端皮膚乾裂或水泡、血泡,糜爛、潰瘍或壞疽、壞死。 感覺異常:肢端刺痛、灼痛、麻木。 感覺遲鈍或喪失。 腳踩棉絮感、鴨步行走、 間歇跛行、下蹲起立困難。 其他: 可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 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8.糖尿病足的特有表現 間歇性跛行: 下肢缺血使肌肉血供不足,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乏力、勞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停止行走,休息後可使癥狀緩解,這是缺血的早期表現;休息痛,夜間痛: 下肢缺血加重時引起休息痛,因睡眠時心臟輸出血量減少,下肢灌注血量也最少,疼痛常在夜間加重,故稱休息痛、夜間痛;動脈搏動改變: 足背及脛後動脈搏動減弱,嚴重者搏動消失; 感覺異常: 感覺手足麻木、刺痛、燒灼痛或感覺喪失,感覺喪失一般是神經病變所致,但突然動脈血管堵塞也可以使下肢失去感覺; 皮膚表現: 皮膚營養不良、乾燥、無汗、變脆而無彈性,皮溫下降,毛髮脫落,由於皮膚及皮下組織缺乏營養,使皮膚變薄、蒼白,而且皮下組織明顯消耗,這說明動脈血供差已持續較長時間;

9.足部檢查 觀察腳的形態有無異常 檢查足部的血管和神經 足背動脈看搏動是否正常 足的各個部分感覺是否正常 足部各個關節是否有異常

10.足部日常保健 積極的進行自我足部檢查 每天用溫水和無刺激的肥皂洗腳 洗腳水的溫度不要太高,以不燙手為宜! 洗後仔細的擦乾以防止細菌的滋生 足部乾燥的患者在腳擦乾後塗些護膚品 洗腳後及時修剪趾甲

11.穿鞋襪的講究 鞋子 寬大,透氣 鞋子前部最好是圓形或者方形,不擠腳 穿鞋前檢查鞋裡是否有異物,粗糙磨腳的地方 新鞋千萬別穿太久,每次穿著20-30分鐘為宜 襪子 襪子不能太緊 穿吸汗透氣的棉襪 勤洗勤換 不穿破損或有補丁的襪子

12.日常生活中需特別避免的問題 不能用電褥子和熱水袋,也不要洗桑拿浴 不要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期暴露於室外 不要赤足光腳

13.足部疾患如何處理? 傷口消毒:溫水及溫性肥皂沖洗傷口,消毒藥水(新潔而滅)消毒; 傷口包紮:用敷料覆蓋傷口,勿用崩帶緊纏傷口,以防阻斷血液循環; 醫院就診:經常觀察傷口,若出現紅腫熱痛、化膿、顏色變黑等惡化現象,應迅速就診;

14.早發現早治療 積極的進行自我足部檢查; 至少半年請醫生對自己的腳做一次檢查,如果有糖尿病足,應該至少每3個月複診一次; 一旦發生了潰瘍要立刻去看醫生,並且最少1-3周複查一次;

足背動脈搏動的觀察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於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注不足致微循環障礙而發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查體時可發現足背及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局部皮膚營養不良,皮溫降低,色澤異常,指高患膠時蒼白,下垂呈紫紅色,足部易發生慢性潰瘍。本病多見於中老年,常伴有高血壓史。

  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休息時也發生疼痛則是下肢嚴重缺血的表現,常伴有肢端麻木等。晚期還可發生肢端潰瘍和壞疽。體格檢查可發現肢端皮溫降低、狹窄或閉塞段動脈的遠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採用多普勒超聲波和血管造影,可確定患病部位、程度和範圍,有助於手術方法的選擇。

  足背動脈搏動消失應該如何預防?

  (1)飲食治療:減少對脂肪的攝取:應少食"飽和脂肪酸"佔有量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膽固醇"食物的蝦、肝、腎和其他內臟,蛋黃等。多吃恰瑪古產品可以有效的調節身體內的酸鹼平衡,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

  (2)不吸煙並防被動吸煙:煙草毒害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內皮系統功能,可致心肌肥大、變厚,殃及正常的舒縮運動並可致"好"血脂HDL下降。

  (3)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體力活動量需根據原本身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運動,每天最好堅持不短於30分鐘的活動,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進行,每次10分鐘。依個體條件進行跳繩、保健體操、打太極拳、騎車、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幹家務等。

  (4)釋放壓抑或緊張情緒:慢性憂鬱或持續的緊張,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流減少。


推薦閱讀:

糖尿病的拔罐療法
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對糖尿病的影響
糖尿病有什麼偏方
這樣喝茶降血壓、降血糖?為父母收藏~
糖尿病患者適合吃什麼水果

TAG:糖尿病 | 截肢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