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體方法師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義節錄:中觀與唯識對「空」的不同見地玻璃薔薇 2010-08-27(前後皆有刪節)……經部師說十二處──根境非實,即成立了所觀的境是非實有的。後來大乘的唯識學者,極端的使用此觀空,如說∶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如魚見水為舍宅,天見為琉璃,鬼見為膿血,人見為清水,這可見水或舍宅等境界,是不實的,是隨各自業報的認識不同而轉變的。經部師,是一切有部中,薩婆多部更後面的一部,比較先進的。這個就是境空,外面的境界是空的、非實的。但是,心是有的,由心識的認識不同啊,產生外境而已。不然的話,魚看到水為什麼像房子一樣悠遊自在?天人看到水,像琉璃一樣的透徹;鬼看到水,就以為是濃血;我們看到的就是清水而已!這表示什麼?眾生的業報不同,看到的外境也不一樣!表示外境並不是實在不變的,是隨著眾生的心性而起,來判斷、認識的。這樣子的話,心境反而是實在的本源了,外在不過隨著心境的認識而變化而已。所以外境是非實的,由這樣的觀想,明白這個叫觀空,唯識家都用這種方法。『阿毗達磨大乘經』,瑜伽師,都是依此法以明外境的非有性,成立無分別智體證離言自性的。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瑜伽師是學唯識這一部分的,還有前面阿毗達磨的大乘經,差不多都依據這樣一個觀念在抉擇。知道外境的非實,是用這種觀空的理論,才成立內在有無分別自體的離言自性。這個離言自性啊,是進一步的方法!比如,從唯識的立場,心有境空,外在非實;第二步心境是相依相緣的,外境非實,那心是實在的嗎?心也是非實的!所以,進一步會破除心性的實在論,超越了心跟境的實有,體證的就是空性,這個空性叫離言自性。大家注意聽!唯識學也一樣的,最後還是會破心性的部分,但是,體證的叫離言自性。最後,雖然破了心性的實有,但是,離言自性——唯識學講的圓成實性,認為這個不能沒有的。就把圓成實性或者是離言實性實有化了!所以,導師在判空宗跟有宗,把唯識判為有宗就是在這一點。因為最後雖然體證的離言自性,但認為是實有的,所以還是判在有宗。有宗就是這樣子,不管外面怎麼空,空到最後還有一個實在的,這個就是有宗,尾巴去不掉,所以跟《中觀》的畢竟空是有差別的。這參考『攝大乘論』等,即可完全明白。觀空與分破空不同∶分破空,因分析假實而成立假名者為空的;觀空,則在認識論的觀點,說明所觀境界的無所有。觀空,也同樣的不能達到一切法畢竟空。一個用分析的;一個是用觀空的,所以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分析空是最後實有么,不可能超越鄰虛,所以一定會落到有!觀空也一樣,不能達到一切法畢竟空,最後有一個離言自性么!因為觀空即限定它要用能觀的心以觀外境不可得的,能觀心的本身,即不能再用同一的觀空來成其為空,所以應用觀空的結果,必然地要達到有心無境的思想。導師在點出重點,外境的空,是因為用能觀的心去觀它,外境一切不可得、空;而這個能觀的心,用同樣的方法怎麼來成其空呢?——結果變成外面的境是空,而心是有了!境空心有,固也可以為了達空義的方便,然在某種意義上講,不但所空的不能徹底,而將不當空的也空掉了。導師在分析這個空義,真的很透徹!境空心有,這樣的觀念,在某個意義上是可以方便善巧用的。可是,應該空的卻空的不徹底,而不應該空的確實把它空掉了!導師認為,這樣反而是顛倒!為什麼?講當體即空,沒有否定當體的作用喲!注意聽!萬法緣起現象是可以存在的,可以展現相續相的,不該把緣起現象的相續作用也空掉了,這樣就撥無因果惡取空了。如果認為心是實在的,境是空、是非實的,反而把不應該空掉的萬法、一切境相把它空掉了,這一點很重要!有的講人間是討厭的;人間是不好的;一切都要厭離的,都要破壞的,那是厭世觀念。如果知道當體即空,去掉的是對萬法的染著,而不是去掉萬法的現象。看到一切外境萬法,會愛染、會貪取,是我們認為這些法是實有的,可是,非把萬法都毀滅了才能夠不執著么?況且能毀滅萬法嗎?萬法明明在如幻相續著,能毀滅它的相續作用嗎?所以,知道萬法的當體即空,——我們的執著不見了,愛染,貪慾不見了,空的是這個地方!萬法的存在本沒有障礙我們,障礙的是我們對外境的貪染、執取。所以,萬法不是要去破壞它,不是要去除它的,要去除的是我們對萬法的執著跟貪染。所以,該破的、該空的不空;不該空的反而空掉了,這個就是需要注意喲!為什麼同樣一個理論,產生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厭離一切,不是要厭離一切外在的萬法,就是不要討厭,不要跟它相對,不會認為它是污濁的;它是很糟糕的;是害死我們的,其實不是這樣。問題是出在我們對萬法的執著,不了解真相而起的貪染、愛染。了解真相了,知道沒有一法是實在的,還會愛染它、佔有它嗎?貪愛真的有用嗎?看清楚了真相,貪愛就自然不起,這才是學法的根本,而不是在厭離萬法!那樣把全世界都毀滅了,萬法都不存在了,就能夠解脫了嗎?所以,我們在講修行,不是要厭離一切。但是,南傳的聽到這個就會不高興了:厭離兩個字是佛陀最重要的心法呀!「厭離」尤其是小乘修十六觀智的,這個厭離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講的厭離,目的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遠離。是要離開對一切萬法的執著。就是不離開萬法還是可以體證,還可以契入空性,還是可以解脫的,講的是這樣的方式。有時候要講這個很困難,——喝咖啡會上癮,喝咖啡會骨質疏鬆,所以咖啡是不好的,我們要厭離它,——不能喝咖啡!這樣厭離就能愛染不起了嗎?裡面的因有沒有解決?當把裡面愛染的因看清楚了,喝一點咖啡真的會死嗎?真的會執著嗎?所以,要知道不厭離,不是說厭離這個觀念不對,是說還有另外一個更深入的,這個就是大乘不共慧,不一樣的地方,大家要注意哦!即如分破空的學者,承認有實自性的極微和心心所,而由極微等所合成的現象,或五蘊所和合成的我,以為都是假法。他忽略了假法的緣起性,即是說,他們不承認一切法是緣起的。因此,一方面不能空得徹底,成增益執;另方面,將不該破壞的緣起法,也空掉了,即成損滅執。剛剛講到這個重點,是他忽略了假法的緣起性。我們一個根本觀念來,從無常看生滅,就會常常有生有滅,也就是說有一個真正在生滅的東西。如果從緣起的觀念再深入一層的話,是生不可得,滅不可得,這樣知道意思吧?注意聽哦!這個地方差別很大!如果認為生是實在的,滅是實在的,我們要了生滅就沒有辦法了!但是,如果從緣起的這個觀念去深入一層了解,就知道生不可得,滅也不可得!為什麼?生滅是無常的,無常是常不可得;無我是我不可得,不可得的還要去掉它嗎?——實在的才要去掉它!比如說生煩惱、痛苦、貪嗔痴,以為都是實在的,所以要去破掉它,要去對治它,是不是這樣子?從緣起的角度,就能體會到煩惱的實性不可得,這個要真去體會,不是只有理論。實有的我性不可得,實有的貪性不可得,請問:還要去掉什麼?注意聽哦!從緣起深入一步的角度,跟有實生滅的角度,用功的方法會全然不同哦!大乘的不共慧,就是在後面這個根本的佛法內容和功能,這個是不同的地方!如果必須要講兩個都可以用,兩個都最後可以解脫,就是下手處不同,——這樣的和匯,問題就在這裡!而真正的大乘不共慧的地方,是深一層的、更深一層的從緣起的現象來觀察,還有深一步的作用,這個叫不共的地方。無常的現象如果是實在的,那麼要去對治無常的現象也可以;如果了解無常是它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實性不可得,那還要對治什麼?一個是從有為的對治;一個是直接契入法性寂滅的體證!這個就是大乘跟小乘下手不同處。現在一般人很少去體會這個。站在大乘的立場認為小乘怎麼樣;站在小乘的立場認為大乘怎麼樣。其實,只是不了解這個相互關係的差別而已!為什麼要如實觀照,而不是對治?如果實有的東西能對治得了么?如果要打仗,敵人是虛幻的能打得贏嗎?敵人如果是實在的就能真打得贏嗎?——這都是問題喲!這就是用功會不會受用,最大抉擇的地方!敵人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如何分辨?所以各位,如果發現真正的敵人,就有對象可以打仗,這樣知道意思吧?如果從來沒有發現真正的敵人,只是想像中的敵人,怎麼打仗?什麼時候打得贏他?今天學法要了生死,那生死的真相有沒有看清楚?誰在生死?我們要對治煩惱、對治貪嗔痴,知道貪嗔痴的真相在哪裡嗎?有沒有把自己身心貪嗔痴跟煩惱的真相看清楚?所以,第一步應該先看清楚,我們才有下手處么!敵人在哪裡?有幾個?用什麼方法可以把它打敗?這個才是有智慧么!如果敵人怎麼找都找不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住在哪裡,要怎麼對治他?每天要修行、要打仗,到底跟誰打仗?修了那麼久修掉些什麼?剩下多少?——搞不清楚!所以修行,為什麼這個理論要先明白?導師今天替我們抉擇的法有多重要,大家還不太清楚!!理論的基礎如果錯了、不是究竟的,依據這個方法去修行,最後只是在有、有。就算是正確的,但是也要看「有」在什麼地方?要真正的發現「有」才能對治喲!——理論本身就有問題,然後依據這個理論去修行,也不知道真正 「有」的本質是什麼,也看不清楚。為什麼大家修行不能解脫受用?——現在點出的只是一個重點!一個真正要用功思維的人,一定要去抉擇這個問題!如果今天要斷煩惱,一定要把煩惱的真相看清楚,不然怎麼斷?這個重點一定要把握!看清楚了真正的煩惱,才能下手,這樣知道意思吧?如果看不到、找不到,每天在跟誰打仗?底是有、還是沒有?這個才是問題喲!注意聽!要搞清楚這一點知道意思吧!所以,叫你們用如實觀照,不是先建立有來對治喲!是要先讓你看清真相再對治,不是叫你們不要對治,是發現真相再對治。但是,如果真的去討論真相,有一天就會知道,——原來根本就不用對治!將來用功的人就會知道的。我再講個公案:神光去參達摩,斷臂求法,這個公案大家都聽過了,很普遍吧?但是,幾個人知道奧妙?他跪在雪裡很久了,達摩不理他,神光就毅然斷臂,表示他的堅定的意志,達摩看他這麼真心,就問他:「你所求何事?」他說:「我心不安,求師為我安心!」——我們現在不都有煩惱么?心都不安跟他差不多吧對不對?為這樣才要學佛啊!——達摩說:「好,這樣誠心我答應你,把你的心拿過來,我給你安!」他回來一找,——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好了,給你安好了,聽說神光就這樣大徹大悟了。覓心了不可得,煩惱的心怎麼找都找不到。過去每天都為那個煩惱的心纏繞,今天竟然怎麼找都找不到?這個「覓心」的『覓』字,就是找么!師父講的如實觀照的「看」呀,就是這個「覓」字,意思一樣的。這個「我為安心竟」,怎麼找都找不到這個心還要安嗎?注意聽啊!這個聽懂了,如實觀照就知道怎麼用了!——我可沒有叫你跟一個虛幻的敵人打仗啊!我是希望把敵人(煩惱心)先看清楚,就像二祖神光,他每天煩惱——有一個大敵人在,他從來沒有看清這個的敵人的真相。待他看清敵人,原來根本就沒有敵人,還要打仗嗎?注意聽!這個法明白了,才能受用啊!上次談到有一些法義,因為不了解自性空,所以最後達到的是心有無境,——境空心有,雖然可以達到空義的方便,但是不徹底,甚至於不該空的也把它空掉了!所以,問題就是忽略了假法的緣起性!也就是說,不承認一切法是緣起的,一方面不能空得徹底,成增益執;另一方面將不該破壞的緣起法也空掉了,問題就出在對自性空不了解。唯識學者把緣起法統統的放在心心所法── 依他起性上,不能到達心無自性論;對於六塵──境的緣起性忽略了,所以不能盡契中道。導師對這個重點的提示,就是對唯識學者的一種看法。所謂第一義諦跟俗諦的分別方面,認為勝義諦部分講空是接受的;但是,依他起的這些法,認為不能沒有自性,這一點就是跟《中觀》的不同。龍樹菩薩所發揮的空義,是立足於自性空的,不是某一部分是空,而某些不空,也不是境空而心不空。這個就是最不同的地方!中觀和唯識這兩宗差別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把握這個重點!上一次也講中觀,自性空是一切法都一樣,不管是勝義諦還是世俗諦都一樣的。但是,最後論究到空的這個境地,唯識以為第一義諦是可以空的,而世俗諦這是自相有,不能空的!那麼真常系的思想剛好又相反!世俗的一切可以空,但是第一義諦的勝義諦,——所謂的如來藏、佛性、自性清凈心是不能空的,是實有的!——這些重點需要大家能先明白把握住,談中觀、談唯識,談真常系的思想差別在哪裡?將來在抉擇這個法義,就可以很清楚它的理論體系,原來哪裡不同!『智度論』(卷七十四)又說有三種空∶一、三昧(心)空,二、所緣(境)空,三、自性空。「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 三三昧的時候,在能觀的心上所現的空相說的。三昧空,就是在觀空的時候,能觀的這一邊心相上現起的一種空相,其實,這個就是跟定相應的空。比如,在觀一切的法是虛幻不實時,慢慢的進入一種空相,好像什麼法都不見了一樣,那個禪定的境界也會產生。所以,這裡講的空相,就是能觀心上產生的一種相,這樣解釋就對了。如十遍處觀,在觀青的時候,一切法皆青,觀黃時一切法皆黃,青黃等都是觀心上的觀境。比如,以青、紅、赤、白,不管哪一個顏色作為我們所緣的境界,當心觀成為青,一切的就現出青的相來;如果把它觀成黃色的,所有的境相就是一個黃色。那表示不管是青紅赤白,都是我們能觀心境上所現出來的觀相,也就是心上所現的境界。這樣,空也是因空觀的觀想而空的。比如:現在看到外面的境界,一切法千差萬別么,那為了不要執著,用一個空相來觀也可以。觀想虛空了;觀想光明了等等,慢慢的心外面的境界相就不現了,而現出的是所觀的那個空相。不管是青紅赤白,或者是虛空相都一樣的。或者是進入定境以後,產生的空無所有,這都是能觀心所現的相,這個都是屬於三三昧的部分。經上說種種法空,但依能觀的觀慧而觀之為空,於外境上不起執著而離戲論,所以名空,而實此種種法是不空的。一般來對於一切的境界容易執著,那麼怎麼樣使它能觀到變成空?在能觀心境上就產生空相不執著,其實,是能觀的心產生的作用,能觀的心相是空了,但是外面的境界會真的變沒有嗎?不是,還是有的,還是存在的,只是心相上產生的空相不執著而已。這等於說∶空是觀心想像所成的,不是法的本相。這句話要注意喲!我們修空觀,是為了怕外面的境界染著了,就用觀想的方式,觀空的方式,把它變成沒有了。心境上專註於某一個相上,能觀之心慢慢的產生一種定境。所以,這一種空相是觀心所想像出來的,這個不是一切法的本相喔!很多人包括修定也是一樣,怕我們的心被外境染,用某一個專註的點,專註的對象,心就在那個地方止住,其它的相就不見了,其它的相就忘記了,這個屬於定心而起的,不是一切法的本相,這跟真正體會法的是根本不一樣。這樣,必執有不空的,不能達到也不會承認一切法空的了義教說。如果用這個方法,就會產生這個問題。因為空的是心想像而起的像,但是外面的境界還是實在的,還是存在的。變成想像的是空,而事實的現象是不空,沒有辦法了解一切法的當體即空。這個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執著在這種空相的話,那麼一切法空,了義的這個觀念就不能接受。「所緣空」,與上說相反,是所緣的境界是空的,能觀心這才托所緣空境而觀見它是空。此所緣空,即必然是能觀不空,這與前三空中的觀空相近。不過,觀空約境隨觀心而轉移說,所緣空約所緣境無實說。這兩種完全不一樣,比如三昧空,那個是從心境上現起的外面境界是不空;但是,這裡講的所緣空,是能觀心不空,外面所緣境認為是空的。因為一切境界是由心所顯的,所以,這個能觀的心是不空的,外面所緣的是空的。那麼我們要注意了,不管是三昧的空,還是所緣這方面是空,能觀心不空,都不是中觀的本意。龍樹曾評論道∶「有人言 ∶三三昧無相無作心數法名為空,空故能觀諸法空。有人言∶外所緣色等諸法皆空,緣外空故名為空三昧。此中佛說,不以空三昧故空,亦不以所緣外色等諸法故空。┅┅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這個其實在講空義最重要的地方了!現在從分析來講,這樣比較清楚,大家聽得比較懂。比如:用能觀的心來看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隨能觀的心而起變化,那麼就知道外在的境界非實。這樣能觀的心是不空的,這個能觀的心的作用是真實的。另外一種呢?由於了解用觀空的方法,使我們的心產生種種的空相,體會到原來能觀的心是起變化的,能觀的心是幻是如幻的,這樣一邊是重心的作用;一邊認為外在的,不是心靈能轉變的,心怎麼轉變,外面還是不變的。一部分的注重在外面的實在,外面是心不能轉變的;而另外一種,外面都是心起的作用。如果心不起作用,外面的境界根本就非實。一邊是肯定外在的相;一邊是肯定內在功用的心,能的這一部分。但是,龍樹菩薩就點出重點!一個叫空三昧,一個認為這個是三三昧,無相、無作、心數法名為空,是心裡的空相,所以才產生的空。這是三昧而產生的,由定來產生的;另外一種人呢?外面所緣的其實是空的!外面空、外面非實,能觀的心是實在的嗎?龍樹菩薩就點出來:真正的佛說「不以空三昧故空」,不是因為修定三昧而起的空相,佛說的不是這個!「亦不以所緣的外色」因為這樣子而空的,也不是。什麼是真正的中觀?離此二邊說中道!既不執著在外境,也不執著在能觀的心,離是兩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什麼是中道?諸法因緣和合生,一切法是條件的組合。比如色、心二法,一般來講叫名色,其實,這二法是相依相緣的才叫和合,因緣的和合才顯現出來的,只要是和合的法就沒有一定的性,沒有固定性就對了。這個沒有固定性也就是我們講的無自性,沒有固定性的本身就是空。那這樣的空跟前面這兩個空一不一樣?不一樣!注意聽! 《中觀》的思想,就是站在緣起和合的立場來看一切法的當體即空。既不是心的作用而空,也不是因為否定外在而空,都不是。一切法不用否定,只要是因緣所生的就知道是空了,還要用心靈去否定嗎?還需要用觀心觀空、觀想嗎?不需要!這個很重要!佛法講的空義呀,要展現的真正法空是講緣起空!緣起的空本身就是無自性的空,不是用觀心或者是觀想才空的,都不是。也不是禪定的空,三三昧而感覺到一切空,都不是。不是在境界的有無,不是在心相的有無,都不是。這裡如果明白了,需不需要特別的修禪定,去空掉一切萬法?講這個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最後要體會的是叫做大乘不共慧!今天講大乘的「不共」,要注意的就是這個不共慧!不能了解中觀的緣起性空,就不知道真正大乘的不共慧在講什麼?如果一定要修觀,一定要去抗拒生滅現象,一定要去抗拒無常現象,一定要去抗拒一切的貪染執著,這是從有為法上去進行對治法。但是,大乘不共慧不一樣哦,就是在了解這個自性空的道理,從緣起的萬法當下,直入不生不滅的涅盤真相,沒有對治,這個就是大乘不共慧的地方哦!開始講四諦、講緣起,講無常、無我,這個是次第的,是照一般二乘的思想來講的。但是,真正的大乘思想是直接契入的,直接契入涅盤寂滅。這個就是不共的地方,不然大乘跟小乘沒有什麼不共,法義上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契入方法確實是不同,就是在這個地方!三昧空、觀空跟自性空差別太大了,這個地方大家要多用一點心!明白了什麼叫自性空,才能知道大乘不共慧的奧妙,如何直接一切法的當下,緣起的觀念當下就能契入無生的涅盤,而不需要抗拒而不需要對治,這一點差別不同哦!龍樹所明此──『般若經』中所說的「無有一定法故空」,即說一切法緣合而成,緣合即無定性,無定性即是空,此空即指無自性的畢竟空說。龍樹直接點出來的這個重點,跟《般若經》講的是一致的。《般若經》所說的法義重點,是「因為無有一定法故空」。緣起,故沒有一定的法,那麼緣起就是空了,就是這個意思。講這樣的空,才是真正的無自性的畢竟空。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畢竟空,就是站在這個角度講的。從緣起入手的,對治的這一部分,大家就會在善觀因緣中使用,而不是必然的,這一點大家就要明白。「三昧」的空,「修定」的空跟「觀空」的空,跟這個緣起自性的空一不一樣?這裡搞不清楚,關係到修行用功的方法,關係到能不能契入,為什麼很多人修行很用功,定力也不錯,方法也很多,卻都在對治?為什麼不能解脫?不能大受用?因為大部分不是修三昧空,就是修觀空,很少知道緣起自性空的畢竟空,這一點一般人很難了解,所以才叫大乘不共慧。注意喲!是不共在這裡喲!比如說如實觀照,在網站有一些南傳的,坦白講,他們對南傳的法義非常深入,而且體會很深,但是,就不了解大乘不共慧,認為照這種方法可能解脫么?他會懷疑!所以,真正的大乘不共慧,一般人了解是不容易的。由此可知,中觀的空義,約緣起法的因果說,從緣起而知無而知一切法畢竟皆空。若偏於三昧空或所緣空,專在認識論上說,不能即緣起知空,即不能達到一切法空的結論。導師講的每一句話,幾個人比他更清楚?還有比他更清楚的境界嗎?導師體會的法,難道還會在前面的三昧空和所緣空境界嗎?一般人以為那個叫有神通、有境界么!所以,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導師沒境界、沒修行了、只是理論啊!其實,如果把這個法義搞清楚一點,真的體會深刻一點,哪一個人還會批評導師沒有境界呢?真境界反而人家看不懂了!有定境的,像那個三昧空的,所緣空的,大家都以為有境界了。而真正體會法性空的人,反而說他沒有境界,這個是正常的。如果只專註在三三昧空、所緣空的對治上,在認識論上下功夫,不能當下就體證緣起性空的話,最後的歸宿不能達到一切法皆空,一定會在有裡面!其實,導師已經在點出三系的不同,中觀,唯識,真常不同就在這個地方。畢竟空就是中觀的思想,其它的為什麼最後歸於有?就是這個分別的地方不同!如果將來你們研究大乘三系,不管唯識或者真常的思想,只要了解這個重點,再研究它就很清楚了,就知道導師為什麼中觀是空宗?其它的兩系是有宗,為什麼這樣的分判你們就會了解了。不能徹底的知道一切法空,坦白講,要解脫也是不容易的,大家要了解。自空與他空,系兩種不同的空觀。譬如觀花空,自空者說∶花的當體就是空的。他空者說∶此花上沒有某些,所以說是空,但不是花的本身空。自空就是自性空了,他空論就不是自性空了,兩種的空觀是完全不一樣的。作個比喻:我們在觀察一朵花,因為花是緣起的,花是條件的組合而產生的現象,從花蕾到開、到謝的過程是不是緣起的?是不是剎那不停的?當下就知道花本身就是空!為什麼?因緣所生法!是緣起的法當下就是空。但是他空論者,他的觀察就不是這樣,花沒有其它的條件,所以是空的,不是所有條件都有的。但是,有一些條件本身是有的,它不空的。如「瑜伽論」的「真實義品」說∶「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這即是說∶在此法上由於空去彼法,沒有彼法可以說為空,但於此法是有的。唯識學者說空,無論如何巧妙的解說,永不能跳出此他空的圈子。最早的《阿含經》裡面,就有講到鹿母子講堂是不是?這個講堂裡面,沒有某某法。比如說,我們現在都是人在上課,但是這裡面沒有牛、沒有羊。所以,可以說它是空的,沒有一切法都具足么。但是,所有其它的現象都是實在的,不能說它完全是沒有的,把空解釋成沒有的意思。所以這裡就講,「在此法上空去彼法」,其它不同條件的法是沒有,可以空去那些沒有的法。但是,這個有當下的法是不能空的。再作一個比喻,這樣比較清楚,因為這個文句上大家會比較難了解。比如說我們身體好了:我們身體有五蘊大家都承認的,那有沒有一個我?五蘊組合一個身體大家都能承認,但是,裡面有一個靈魂不變的我,有沒有?沒有!因為這個是沒有的。五蘊可以了解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所以這個我是空的。但是五蘊本身不能空!因為五蘊就是有么。五蘊不能空,所以我是空的。這樣解釋大家比較清楚,這個就是唯識論,重點是在這裡!空去的是虛幻的誤以為有的我,那個我是可以空,因為沒有實在性。但是五蘊不空,五蘊的本身是有的!所以,這個叫一空、一不空,空去某法,某法是不存在的可以空。但是存在的不能空。這個就是唯識論的空法大家要明白!所以導師就講,如果照這樣子的講法,唯識學者在說空,怎麼樣巧妙的解說,最後沒有辦法跳出他空論。他空是什麼意思?是人為造作把它空掉,而不是本來就空的,這樣的論點不一樣。此他空論,也不是唯識學所特創的,他的淵源即遠從薩婆多部而來。這一種理論不是唯識學自己創造的,在部派佛教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思想了,後面引申到唯識學把它建立起來來使用而已。有名的世友論師曾說∶(這個是部派佛教很出名的四大論師之一,)空與無我不同,無我是究竟了義的,空不是究竟了義的。如說五蘊無我,這是徹底的,確乎是無我的;若說五蘊為空,這不是徹底的。五蘊是實有么,怎麼會空?把空解釋為沒有了!所以,連四大論師也是這種觀念啊!講空跟無我,把它分別為不一樣的。講無我本來是徹底了義的,但是,講空(無我即空)卻認為這個不是究竟了義!為什麼?——五蘊無我這個可以講啊,確實是無我的!但是五蘊本身不能說沒有吧?五蘊是空認為這個是不徹底的!如果站在中觀的立場,五蘊是不是空?五蘊是不是緣起的?五蘊本身是不是變化不居的?是呀!所以,只要緣起的還是空。並不是這個法不見了、消失了的才叫空。法雖然顯現出來,只要是緣起而有、緣起而滅的都叫空。由於五蘊無我,所以佛說空,而於此色、受等五蘊卻是不可空的。如解經說「諸行空」,也說 ∶諸行中無我我所,所以是空,不是諸行的行空。這就是唯識者跟四有一貫的思想。他們解釋經裡面就是這樣講的。《阿含經》常常講到「諸行空」么,什麼是諸行?一切遷流變化的萬法都叫諸行!諸行中沒有一個實在的我,也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我所,所以說是空的。但是,遷流變化的諸行不能說是空,這就是他們的解釋了。唯識學者繼承此種思想,所以說∶由於依他起上,遠離遍計所執相,名之為空;而依他起是自相有,不能說為空的。依他起是什麼意思?就是緣起了!因緣組合而有的都叫依他起,他就是因緣法。什麼叫遍計所執呢?在因緣法以外又產生一個虛幻不實認知的,那個叫做遍計所執。比如說我們拿一把火,用一個繩子綁著把它旋轉,那就會看到一個火的圈子是不是?旋轉快的話,火就會現成一個火的圈子。其實有沒有火的圈子?沒有!這個是由於幻相而起的,所以,這個火的圈子是虛幻的,這個叫遍計所執。但是,火的本身是實在的,火的圈子幻相是遍計所執,那是空的可以講。但火在燃燒的當下,這個火不能說它是假的,這個是有的。所以,依他起的不能說是空,是自相有,遍計所執的才能說他空。這個就是唯識學者「他空論」的講法,也是源遠流長的部派佛教就有了。其實何止部派佛教呢?在《阿含之空》就有講了,《阿含經》裡面也有這樣的講法。就是鹿母子講堂的說法,也是「他空論」的根據呀!那麼就知道,唯識學者講的三性、三無性,這個三性在講什麼?依他起,遍計所執么,還有圓成實么!遍計所執的說空;依他起的不空;圓成實的那就免談了更不空,空性是實在的了。所以,為什麼不管說空說有,最後歸於什麼——實有,這個叫有宗,就是這個道理。這種他空論,早已根深蒂固而必然的與自性有論相結合。這就是結論,只要根據的是這種「他空論」的思想,而且很深的在每一個人的內心,一定會跟自性有結合,最後一定歸於自性有。導師這幾句話等於就是判教的根據了!空宗、有宗怎麼分?「他空論」者就是有宗,就是這樣簡單。因為最後一定會跌入這個自性見裡面,跑不掉的。說得遠一點,他空的思想,早見於『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就有這種觀念。有時候我們在批評唯識學、唯識的觀念,但是,不能說唯識學就是完全顛倒亂講的,唯識學者還是有根據的,同樣在《阿含經》中就有不同空義的展現。「大空經」就是《中觀》這一邊的思想;「小空經」就是唯識這一邊的思想,跟《阿含經》都有關係的。所以,講起來其實三系都有法緣,不能說是憑空捏造的。如『中阿含經』的『小空經』,就是他空論。這種思想,與西北印度的佛教有關。『小空經』中的他空,即除去某一些而留存某一些──本是禪定次第法,稱之為空,而不能一切空的。修禪定有一個次第,一步一步往上進。比如四禪八定,初禪慢慢的意念寧靜了;二禪非常喜樂;三禪就舍了;四禪心就不動了。再上去是空無邊處,即四無邊處:非想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一步一步的上去,每一次的境界都不一樣,初禪到二禪,初禪就沒有了;二禪的境界到三禪,二禪就沒有了;三禪到四禪,三禪就沒有了。這樣一空、一不空,一步一步的上去,空無邊處、到四無邊處、到非想處的時候,前面的四禪跟空也沒有了。就是這樣一空、一不空,所以修禪定的觀空方法,就會有這種他空的思想。這本是禪定次第法,稱之為空,即不能一切空,要達到一切皆空就不可能了。此經以「鹿子母堂空」為喻,如說鹿子母講堂空,是說講堂中沒有牛羊等所以說空,非講堂是空,也不是講堂里沒有比丘,更不是別處沒有牛羊,才說為空。這修的都是禪定的法,在我們舊有的觀念裡面,以為由戒可以生定,定就可以生慧,慧就解脫了。所以,很少人不透過禪定而修的,但禪定並不是不好,執著在禪定的境界就變成執著,反而辛苦喔!有的在禪定中某一個境界就停很久。講一句不客氣的話,能修到空無邊處、四無邊處的人已經不多了!但是,到空無邊處、四無邊處、無想處還會執著啊!就執著在那個境界,要解脫也不容易哦!所以今天談法,不是在講定不好,定是增上,對進入修慧的這個境界,是有幫助的。如果不知道它的內容,就會產生執著,以為修定到某一個特殊的境界,甚至產生神通就不得了了!產生執著。所以這個定為什麼叫味定呢?因為會產生味道!執著的味道。所以,這個空的內容就很重要了,如何才能不執著?而真正的興起無漏慧?而真正的能解脫?這是浮淺的空觀,『楞伽經』稱之為「彼彼空」,最粗而不應該用的。這種「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的空觀,有種種的樣式,而根本的方法不變。這在某一種特殊的狀態,在對治中可以用,但是很粗淺的。這一種一空、一不空的理論,其實有很多方法,表面上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根本的內容都是一樣的。講一句實在話,現在大部分修的只要是注重禪定的,都不離開這樣的原則,這個就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唯識學者的空義,實以西北印的他空論為本,雖接受了大乘的一切法空說,而究竟隔著的。唯識學當然也是談空了,但是,這種空跟當時的西北印度的「他空論」是一樣的,是根據這個的。唯識學當然也認定大乘佛法,是要到達一切法空的境地。雖然也認為必須要一切法空,但是,根據的「他空論」那,其實要達到真正的一切法空,還有一層隔閡的。至於自空,也是淵源於『阿含』的。如『雜阿含經』說∶「常空┅┅我我所空,性自爾故」。自空,即《中觀》的自性空的。重要就是這「性自爾故」。我們上過《雜阿含》,談到法的部分,「法性自爾」一直就在強調這個自性空。常不可得,所以常空;我我所不可得,所以我我所空。為什麼呢?此性自爾!什麼叫性自爾?本來就是這樣子!空,不是把它消滅了、把它改變了才叫空的;或者是用心去觀想它才空的;去否認它才空的,都不是,本來就空。對此不了解,所以不知道它本來空而已!了解了之後,原來當體即空。這即是說∶常、我、我所的當體即空;不是空外另有常、我、我所等不空。破常見所以說無常,目的在破常;本來無我,我們認為有我,所以,無我就是要破這個我見。但是,如果現在知道無常、無我,是常不可得,我不可得,那還有沒有一個常我可破?如果明白就不用破了!無常、無我,是本來就無常、無我;我們在無常、無我中起我見,起常見,當看清了真相的時候,果然真的是無常無我,那這樣有沒有一個常我可破?常、我、我所等所以即空,是因為常、我、我所的性自爾故。又如『雜阿含』的『勝義空經』(三三五經)說∶無我我所而有因果業報流轉事,但不是勝義諦中有此因果業報流轉等,所以說∶「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這裡一般人就比較難了解了。《阿含經》的「勝義空經」就講到一個很重要的理念:雖然無我、無我所,但是因果業報不失,展現的生死流轉這一邊是宛然有的。這個因果業報,不是勝義諦中有此因果業報流轉,在勝義諦中是沒有的,在俗諦中(俗數法就是俗諦了)展現的現象就是 「此有故彼有……」。這個必然的展現的因果法則,是在俗諦中哦,不是在勝義諦中有因果業報喔!緣起因果的相續有,是世俗的,勝義諦中即無我我所而空。世俗有與勝義空,此經即概略指出了。緣起因果的現象是宛然的相續,這個是屬於世俗諦的。在勝義諦中是無我、無我所而空的,當下就了解了。世俗有的當下就是勝義空,勝義空不離世俗有,這個重點就點出來了。所以雖然分世俗、分勝義,其實是不二的。總之,自空乃即法的當體而明空,他空則在此法上空去彼法而明空的。所以中觀所說的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他空論者是不能承認的。這兩種空義差別要明白:自空是在法的當下就明空;他空是要在法上空去某一法而明空,這樣就不一樣了。《中觀》家認為世俗的一切萬法,只是假名施設的有,不是實在的有。在勝義上來講都無實性,所以是畢竟空。但是,「他空論」者認為一空、一不空,畢竟空他不能承認,差別就在這裡。所以,唯識認為《中觀》畢竟空是不了義,甚至於認為是惡取空,不然的話還需要唯識學嗎?《中觀》在前,唯識在後。就是認為《中觀》不了義,才建立唯識學的。如果是站在真常系的立場呢?那《中觀》跟唯識又都不了義了!為什麼?如來藏、佛性、自性清凈心是不能空的,是實有的,是不變的!這樣《中觀》跟唯識那就變成不了義了。如果站在一切法空的立場,一般都是《中觀》跟唯識在爭論,真常系連名字都排不上!為什麼?講無常、無我是根本的么!怎麼可以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呢?所以在大乘三系的爭論中,真常系其實連位置都沒有,一般的爭論就在空宗、有宗,《中觀》跟唯識之爭。後來唯識學者論空,只約遣去遍計所執說;不但不能說緣起即空所顯,也不能當下確認諸法皆空,唯識學講空的部分,只有遍計所執。緣起的萬法本來就是空,他說這樣講是不對的,也不能當下確認諸法皆空,一定要空去某一部分才叫空,當下諸法皆空是不承認的。諸法緣起的當下都是自相有,怎麼會空?所以自空與他空是根本不同。假使引用『成唯識論』所說∶「若執唯識是實有者,亦是法執」,以為唯識也說緣起心心所法空,不免附會。自性空跟他空論,根本的見地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拿《成唯識論》的這一點來講:「若執唯識是實有的亦是法執」,意思是說:《成唯識論》也沒有說唯識是實有的。如果因為這一句話,認為唯識緣心心所法,一切都是空的話,就未免附會了,不了解唯識的真意。唯識的根本就是在一空、一不空。最後,以三無性來否定前面的三性三自性,顯現的是空性,最後這個空性還是不空,空性實有化。一切萬法是空性來產生的,如果空性不是實有的就不能緣起一切萬法。——那這個空性變成了跟本體論有什麼不同?跟第一因有什麼不同?所以,唯識的根本還是在他空論!沒有辦法自性當下即空,這個自空跟他空兩個的認識基礎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明白這個,有人就認為圓融最好,怎麼圓融?把兩個講成一樣,可以不可以?把它講成一樣怎麼可以!事實上兩個根本不能圓融,怎麼個圓融法呢?所以,這個法的抉擇,其實「圓融」兩個字可以把它解決掉,變成沒有爭論可能嗎?我覺得,中觀者的一切法空,主要是從緣起因果而顯的,而唯識宗是從認識論上說的。緣起因果,是從萬法的遷流變化中顯現的,緣起法則的必然性,是從因果上來講的。但是,唯識是從認識論來講的;唯識的思想,如果沒有這個識的分別,外面的境界一切都不能成立。他是以認識論的一個基礎來看的,不是站在一切法的立場來看的。唯識者以為從因果緣起上明空,是共小乘的,不徹底的;從因果法則上去看一切現象,跟小乘的二乘是一樣的,是不徹底的。大乘應從認識上說。如『攝大乘論』說∶「自然自體無,自性不堅住,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無自性,不是說自性完全沒有。如未來法,在未來而生,必待因緣而決無自然生的,所以名無自然性。比如,未來會生起的法,在未來才會生起呀,還一定要等待因緣,不是自然而生起的,所以名無自然性。過去已滅無體,即頌中的自體無。現在生滅不住,即頌中的自性不堅住。這是約三世因果的流動,說無自性。『阿含經』有這種說法,所以『攝論』以為這是共小乘的。已經消失的,已經過去的,當然沒有自體。《阿含經》有這樣的說法,未來的還沒有生,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當下剎那不住,這個是從三世因果的遷流現象來講的,說它無自性,也就是無常,遷流變化不居。所以,從遷流變化來看它是無自性,這個在《阿含經》裡面就有講。如果今天講一切法本來就是空性,是自性空的,那跟這個一樣不一樣?一樣啊!所以《攝論》就以為這個是跟小乘法是一樣的,把《中觀》的畢竟空,看為跟小乘法是一樣的,跟《阿含經》講的是一樣的。「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這是約遍計無自性講。本來就沒有的,去執取它,這樣才能說它是無自性的,這個就是遍計所執說它無自性。於一切法執自相、共相、我相、法相等,都是依名計義,依義計名而假名施設的,不是自相有的;離此遍計的非自相有,即大乘的空無自性說,這是唯識學者自命為不共小乘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唯識學,是所謂大乘不共法,不共法是什麼?是不共小乘的意思了!認為這個是大乘特殊的,跟小乘法不一樣的,要離開遍計所執的這個自相有,才是空無自性的,這樣跟《阿含經》的經義是不一樣的。然細究這「執取相不有」,『阿含經』也多說到「不可取,不可得」。「如執取不有」,聲聞學者確乎也是可以達到的。導師只是在點破了,唯識者認為不共的地方,其實哪裡是不共呢?這個在小乘法裡面本來就有的,那麼就要舉證。『雜阿含』(九二六經)說∶迦旃延入真實──勝義禪時,不取一切相而入禪。我們上【雜阿含】的時候,就上過這一經;勝義禪,不取一切相,地水火風,青紅赤白,一切萬法隨某一項而入禪的那個不是真實禪,是不取一切相不著一切相,那個才叫真實禪。別譯又說∶「但以假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真實義品」引此以為離言法性的教證,焉能說聲聞法無此?導師就找這個證據。唯識學者認為,因緣所生的法有種種的名、種種的義,從種種名、種種義的假名施設來看說它空寂,這個是可以的,甚至於由於這樣來引證,叫做離言自性。離言法性,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圓成實了。如果是這樣,《阿含經》裡面就有了,怎麼能講聲聞法沒有這樣的法呢?由此可知,認識上不執取種種相的空,也是共小乘的。從認識論上來看,不執取一切的相而達到空,其實在小乘法《阿含經》裡面就有了,就是這個勝義禪!勝義禪是不執著一切相而叫禪的,不根據青紅赤白;不根據地水火風;不根據一切相,也就是對一切相都不執取,這個叫入真實禪。不執一切相不就是離言的空相嗎?怎麼講沒有呢?聲聞法沒有嗎?導師就舉這一經來點出來!所以,唯識學者的這一種看法,其實在《阿含經》裡面都有的,表示講的不共,其實哪裡不共?早就有了!依緣起因果法以明無自性空,與『攝論』三說不同。緣生即無自性,自性不可得即是空;《攝論》講的三種說法,其實,照因果的緣起法來講,當體去明白它的空無自性,跟《攝論》講的三種都不一樣。只要因緣所生的法,當下就是無自性,注意喲!如果執著一切法有自性,所以要破自性見。如果知道緣起即無自性,從大乘的空觀就是自性不可得;說無常就是常不可得。這個是真相啊!既然自性不可得就是空。因為無自性空,所以執有自性戲論為顛倒,而如實正觀即不取諸相。今天執著有自性,一切法都是實在的;那種實在感、實有感、自性見,讓我們顛倒、愛染、執著。如果這個如實正觀以後,了解緣起當下即空非實,那個戲論執著還會在嗎?當下即離!所以,如實正觀即不取諸相,為什麼能不取?相空就非實么!非實還會執著嗎?如果確實了解自性不可得,就是見諸法實相了,還要離什麼?所以,如實正觀就是如實的了達當下的真相。入勝義禪時,不取一切相,這當然不離緣起因果而安立。今天能夠於一切法不住、不取、不貪,不住一切相,不是離開這個以外來觀空,就在一切法中觀察它的無自性而已。所以,從緣起的深觀中,正觀緣起當下,了解一切法的無自性,當下就離戲論執著。今天講大乘不共慧就是這樣,直接契入的就是涅盤實相,要注意聽!其實導師在講這些法,分析自性空跟他空,中觀跟唯識的時候,一再點到這個重點!只是,一般人沒有辦法了解他在點的是什麼?『般若經』曾說∶若有一法可得,諸佛菩薩應有罪過──有執著即是雜染不清凈法,也是『阿含』所說過的。《般若經》講一切法空,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如果有一法是實在的法,不變的法,永恆的法,這個叫有自性。如果有這樣的一法實在可以得到的話,那麼所有的諸佛菩薩都有罪過,為什麼?因為有執著,有實在感,那這樣子的執著實在感,就是雜染不清凈法,那諸佛菩薩怎麼會清凈自在呢?依緣起因果法直明一切法空,是空門;《阿含經》裡面講三解脫門:空解脫門,其實,從緣起的因果法,因果的現象裡面,直接就明了一切法空,這個就是空門。不取一切相,是無相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方便不妨不同,而實則一悟一切悟,三解脫門同緣一實相。什麼是一實相?諸法寂滅!注意聽啊!今天講空,怎麼個空法?一切緣起的因果當下無自性就名為空!因為緣起故。為什麼不執著外面的一切相?因為外面的一切相還是緣起的,還是無自性的,必歸於滅的,也是歸於空寂。了解了身心的造作,也是緣起的,還會執著實有的願嗎?你還能造作嗎?這個當下還是緣起、還是空寂的!這個空寂性就是實相。所以,講涅盤寂靜,實相就是空寂。不管是從空,無相,無願入手,三解脫門看起來有次第。其實,三解脫門所體會的都是同一個實相,這一實相就是我們大乘講的空性,也就是我們講的實相,一實相印就是這一印。那這一印跟三解脫門完全一樣,一實相印就貫穿了三法印,就在談這個。這一實相印,就是大乘不共慧。中觀以緣起無性的空門為本,未嘗不說無相門。而唯識專從觀空以明「不如所取有」,不能即因果而明空,此即是二宗的不同。《中觀》從緣起的萬法現象,當下體證它的無性,當下體證的就是空,以這個為根本。雖然當下講空,未嘗不說無相門,無相跟當下空哪裡有不同?都是從緣起空下手一樣的!唯識是從觀空的方式,不是當體即空,從緣起觀空的。是用觀空、修空觀、修禪定的方式,用這一種方式,就沒有辦法在因果的當下就明空。中觀跟唯識的不同就在這個地方。上明緣起無自性,都是為了說明空的定義。龍樹論說到的地方很多,根本與其它的學派不同。所以,從緣起就了解無自性,這一部分說明空的方法,這種定義就是《中觀》龍樹常常用的,用的地方非常多,跟其它宗派不同的地方也就是這個特色。所以,如果了解《中觀》的特色是什麼,就在這緣起明空義,緣起明無自性,這個就是中觀的特色。第四節 緣起自性空現在,把上面講的緣起、自性、空,總合起來說∶緣起與自性是絕對相反的,緣起的即無自性,自性的即非緣起。緣起就是要其它很多條件組合么,絕對不是自成、自有的,不需要條件、不需要其它因緣來助成的。剛好相反,緣起的就是表示無自性,講自性的就必不是緣起的,這個很簡單就可以明白。一般的眾生,外道以及佛法中的其它各派,都是以自性為根源而出發的。佛法的特質就是緣起無自性,佛法是緣起論!不是本體論,不是一元論;不是二元論,不是多元論;不是唯物論,不是唯心論,就是緣起論。談緣起就已經否定了自性的實有,所以講無常無我。一般的眾生跟外道,還有佛法中其它的某一些宗派,偏偏都是以自性為根源來談法。這一點就是導師要我們明白的地方,今天佛教說與世不共、不同的,是其它的宗派、其它的外道不能解脫究竟的地方,只有佛教佛法才能究竟,是憑什麼?就是憑不共法的特色么!與世不共的特質。如果都以自性為出發點,跟外道都一樣了,那佛法還有什麼特色?而佛陀的所以與外道不同,即是「我說緣起」,「論因說因」。所以依中觀說,中觀可稱緣起宗,其它各派可稱為自性宗。佛陀講的是談因論因。《中觀》最符合佛陀的教義,是以緣起來談無自性而明空的。所以中觀最符合緣起論的立場,所以導師就講,照中觀的說法,中觀可名為緣起宗。這個就是導師分有宗跟空宗的不同,就在這裡。緣起宗就是空宗,其它的有宗就是自性宗,講自性實有的。也即是空有二宗的分別處。若以緣起與空合說,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二者不過是同一內容的兩種看法。佛教講空宗、講有宗憑什麼來分別?就是憑這自性跟無自性的差別來分別!所以空,其實就是在談緣起;緣起就是在展現空。聽起來名字是兩個,但是事實上的內容是一樣的,是同一內容兩種看法。兩種說法,也即是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大家都誦《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空是什麼意思?在空宗就體會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今天不了解緣起的空,能不能達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沒有辦法?如果照唯識的思想,怎麼樣讓空變成色?色變成空?怎麼可能?色是有的,是不空的,空怎麼會是色呢?這個要怎麼解釋?今天如果不是站在緣起自性空的立場,怎麼能解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呢」?不只是「不異」喲,「即是」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比如,我們這個色身就是色法么,「色即是空」,也就是說這個「色」的當體就是空,如果照緣起法當然知道,因為是緣起的,是五蘊的組合。沒有實在性,沒有不變性,沒有永恆性,說它是空很合理。因為無自性,沒有實性才能緣起萬法。這個身體還會變化、會變老,「由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樣才能緣起呀!所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才能成立。如果不了解緣起法,不了解緣起即空、就是無實性,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要怎麼解釋?怎麼解釋也解釋不通!所以《般若經》的精神,主要的就是這幾句話!跟中觀的空義是一致的。緣起與空是相順的,因為緣起是無自性的緣起,緣起必達到畢竟空;若有自性,則不但不空,也不成為緣起了。導師從這麼遠的探討,——從《阿含經》、從《阿毗壇》、部派佛教、到大乘的「空相應經」,到《中觀》的空義,這樣一路抉擇下來,我們應該越來越清楚了。為什麼自性空跟他空不一樣?我們慢慢就明白了!如果有自性它就不會變了,是常么。就變成不空了,沒辦法變空,空也不成立,那空不成,緣起法也不能作用。外人以為空是沒有,是無,今說緣起即空,即誤以為什麼也沒有了。眾生的誤解就是在這裡了。照空才能緣起的這個內容來看,不是否定什麼都沒有,正因為空才能緣起有,空就是能有,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么!如果認為空是什麼都沒有,這個是誤解了、誤會了,不了解空義的人,反而在實無實有的這個觀念裡面。因為在他們,緣起是可以有自性的,緣起與空是不相順的。而在中觀者,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所以有不礙生死流轉以及還滅的緣起法。緣起是有、俗諦;空是真諦、是無,這樣的解釋是不相順的。緣起是順於流轉的一邊,也順於還滅的一邊,是兩邊同時的緣起。所以緣生萬法的流轉、流變,生死就是這樣相續。因為緣起也可以還滅,所以才能證涅盤而解脫生死,不是偏於一邊的。如果偏於一邊,不是執著實有,就是執著實無。其實,它是可以有也可以還滅,空跟有不是相對的,而是在緣起法的當下同時展現的,這樣怎麼會落於實有跟實無呢?不了解緣起法才會落在自性的實有實無!中觀所說的空,不是都無所有,是無自性而已。比如,對一切法、人、事、物都好,以為是實在的,才會產生愛染、執取、佔有。如果了解都是變化不居的,沒有一個實在性、永恆性,那麼貪取、佔有、愛染當下就止息了。以前曾比喻過:一塊冰塊看起來是有,但它必歸於滅。為什麼?它一定會融化的!這樣會不會抱著一個冰塊在那邊快樂滿足?很快就融化了啊!我們看人、事、物是這麼實在,其實跟一塊冰塊有什麼不同?明白真相,就像不會抱著一塊冰塊當為實有意思是一樣的。對人事物也當下可以解脫的,所以,不是厭離萬法,否定萬法,是否定萬法的實在性、實有性,離開貪染執著,不是要厭離一切法。而是離開對法的那個實在性,就不執著、不愛染。所以,要超越的是那個實有感、自性見,不是在厭離萬法。這個很重要啊!關係到我們修行用功的心態。我常常講喝咖啡會上癮,有的人喝咖啡一天喝幾十杯,一下子不喝就很難過了、受不了了。因為咖啡會上癮,所以咖啡是惡的!就永遠都不能用咖啡,這樣的結論對不對?要厭離它么!不能接觸咖啡,咖啡是壞的,會使人上癮。——喝咖啡會上癮,是我們對咖啡的性質不了解,如果明白咖啡的性質,知道它的作用是虛幻性、非實,就不會去執著非喝它不可。有的心臟不是太強的,喝一點咖啡也會幫助血液循環,對身體還是有幫助的。就像說不能飲酒,飲酒會亂性。但是,現在醫學講:某一種身心狀態的人,一天喝一小杯對身體有幫助的。所以要明白,要去掉的是對法實有感的執取,不是在對法完全的否定跟毀滅才可以!執取了、愛染了,是貪慾的存在產生障礙的,不是那個法的本身有問題。《阿含經》裡面也講,黑牛跟白牛中間有一個鞍是不是?還是「扼」在互相牽連著。不是黑牛影響白牛,也不是白牛來影響黑牛,是中間那個「扼」!表示不是我們去障礙一切的萬法,也不是萬法來障礙我們,是中間產生的那個「貪慾」。貪慾是實有感造成的,自性見造成的。了解緣起無自性,了解一切法的真相,剎那剎那生滅不住、不停的,沒有一法是永恆的,這樣就不執取了。不然,人一定要離開這個世間才能不貪、不染么,不是的!真正證果的這些聖者們,當下體會,當下就遠離顛倒執著;當下就證入不同的聖果,是不是?所以,不是在厭離一切法,是離對一切法實有感的執取,就是那個自性見。但是,這個不是空理論!在萬法中每一法都可以觀察,包括色心二法;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萬法;自己的身心變化,心靈上的起落,都一樣喔,是不是緣起無自性的?當下觀察應該當下就明白呀!這個不一定要幾百年,幾十年的修行啊!佛法談的是緣起的事實,當下的現象,明白這個重點何其重要!如水中的月,雖月性本空,而月亦可得見。我們看水中有一個月亮,知道這個月亮是影子,不是實在的。其實,抬頭月亮還是看得見的,還是在的。不是在否定一切萬法,緣起如幻的當下,一切萬法中就可以了解,不一定要離開萬法。全文見:http://www.rjfjw.com/dispbbs.asp?boardid=38&id=656&p
推薦閱讀:

佛學基礎知識05 廣超法師主講 果逸居士筆錄
凈修法門—星雲法師
斌宗法師:大藏經論處處稱頌指歸凈土--學佛網
成觀法師《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09集
凈空法師: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TAG:方法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