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的禪修

作者:釋海音,喇榮佛教大學法師

今天也算不上什麼講演。關於漢傳佛教的禪修,我自己也沒有什麼切身的體驗;只不過仁波切上課時,經常看見我閉著眼睛,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禪修。講到漢傳的禪修,前面也有道友講過狗子無佛性、南泉斬貓等故事,闡述斷除分別執著,可以契入到如來禪的自性中。其實,在專門實修之前,更多地應該注意禪的前行。對生死過患的認識、對上師三寶的信心等是非常關鍵的。

1.禪的初機——至誠恭敬

漢傳佛教禪的起源是這樣的:

迦葉尊者的最初證悟,與他對世尊釋迦牟尼佛的恭敬心是不相分離的。當時世尊把自己的袈裟傳給了迦葉尊者,尊者說:「世尊的袈裟,本來不敢接受,但為了依教奉行,我接受了。」尊者對佛陀所傳的袈裟非常恭敬,如果手沒有洗,就不會碰一下;而且自己從來都不曾穿戴,總是放在枕邊或恭敬的對境處。其實尊者最初拿到袈裟時,恭敬頂禮的當下就大徹大悟,證入無學位大阿羅漢。

對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觀修儀軌,如果以如此這般的信心契入的話,那麼與禪的本性已經非常相合了。

2.禪的入門——杯茶禪理

杯茶禪理,相信一些對禪有興趣的人都了知:

一位學者向南隱禪師請教禪的智慧,禪師以茶相待。禪師把茶水倒進茶杯,茶滿了;但是他繼續倒,茶水溢出了杯子。學者說:「師父啊,茶已經滿了,新倒進來的都溢出了!」南隱禪師說:「你就好像這杯茶一樣,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把自己那杯茶倒空了,那叫我怎麼跟你講禪呢?」

如果我們相續中已裝滿了很多自己的知見,所謂西方哲學、東方哲學、美學、心理學等等,無窮無盡的分別想法,那自相續中,如何容納佛禪之智慧啊?

不論是前世今生還是禪修的探討,不論藏傳還是漢傳,如果我們的內心如遼闊的大海或廣袤的藍天,那麼心相續中決定有所收穫。但是往往是那心中的無明成見,障礙了自己通往真理的大門。

北宋宰相司馬光,教子康以儉,待客酒不過三巡,平生少欲知足,著扛鼎之作《資治通鑒》。但是他並不相信佛法,他曾說佛法之微妙法理,不出其所著。蘇軾曾為司馬光作過一篇墓志銘,詳記其經歷,稱其名重於當時,德行堪表於世。也提到司馬光以耳目之不及,所未敢言信。東坡按:黠智者,其障如是。

我們常常會這樣想,看不到地獄天堂,看不到前世今生,同樣也看不到六道輪迴,於是乎就會想當然認為:這是虛幻的,也是荒誕的。但是我們看不見,不能證明其有,難道就可以輕易地斷言其無嗎?一個智慧的心是開放、包容的,如果封閉固執,那就一定會障礙智慧的顯現。

3.禪的意趣——禪門所修

通過這兩天的討論,在座諸位可能一半以上對佛教有興趣和信心;但也有人,可能對佛教抱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其實疑是好事,如果是一種合理的懷疑,那麼要通過交流,提出疑問,請教一些大德或者修行有體驗的同修,讓他們回答這些疑惑。

今天講的是禪修,它歸攝於佛法中甚深的止觀。我出家的地方是禪宗的道場,所以下面講一些禪宗的教言,也稍微介紹一下禪修。

首先,什麼是禪行。禪,本是梵語禪那,譯成漢語即是靜慮。靜是定,慮是一種勝觀的智慧。禪定,就是止觀雙運;止就是定,而觀就是安住於空性,也即相續當中啟發和證悟實相的空性,是明觀的智慧。定慧的通稱是禪行,本源自禪理,傍之禪行,這在宗密大師的《禪源諸詮集》里有介紹。禪行的目的是見到心性本來清凈的面目,並不是說坐在那裡閉著眼睛,無所事事,不是這樣的。

宗薩仁波切的入禪開示中提到,禪修三摩地是啟發自己智慧的一種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作為大乘行人,不論是藏傳還是漢傳,都是修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為根本,度化眾生。如果有了三摩地的能力,就會更容易了。這也是佛法修禪過程中的見修行果。

在佛教中不論是大小、性相、顯密,所謂的禪修,是知道自己的本性清凈。生活在現在的社會中,由於內心不知滿足的慾望、對事實真理的不明了,我們有著太多的壓力、緊張、焦慮、不安等,這時若能通過禪行,或者說世間禪定和出世間禪定,來平息自己的分別念,那麼自性中很多智慧還是有能力啟發的。

禪,有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所謂外道禪,比如見解上執持常和斷,但是通過修定,也能獲得些相應的定境和神通,叫外道禪。凡夫禪,是了知因果輪迴,但又希求上界的安樂,修世間的四禪八定,依然是在六道當中。後面三種是出世間的。

漢傳禪宗,屬於最上乘禪,圓頓之法。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尊者會意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是為源。西天二十七代祖師,中土六代祖師,師師相授,衣缽為憑;法法相傳,以心印心。

在唐宋以前,因為人的根基非常利,生死心切,一言半句便可以悟道。至於師徒之間,只不過是以心印心,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而且在上師攝受弟子的過程當中,主要是隨弟子的根基而已。

宋以後,人的分別念比較多了,根基差一點,宗下善知識不得已採用以毒攻毒的方法。開始是參一些公案,參公案過程中產生一些疑情,由此契入到禪修當中。後來念佛的人越來越多,結合禪宗修法,大德們又引出了參話頭。你不是念佛嗎,就參「念佛的到底是誰」。當然也有一些參其它的話頭,比如說「拖死屍的是誰」、「看未生以前本來面目」。

晚清、民國時期以及現在,主要是參什麼呢?就是參「念佛是誰」。就是說在唐宋以前,其實沒有參話頭,也沒有禪堂,現在打禪七 [1],然後跑香、坐香等等這一些規矩是沒有的。

如果沒有入佛門或不念佛的人,去參「念佛是誰」,那麼他可能不知道怎麼參,感覺莫名其妙。有些是對禪宗有興趣的,你在照顧話頭過程中,或者說你打禪七過程中參「念佛是誰」,如果我一直念這個「念佛是誰」,這叫什麼呢?「念」話頭,而不叫「參」話頭。

在第一場結束之後,我們集體共修念釋迦牟尼佛心咒、文殊菩薩心咒,這時就可以參,當下專註念咒的是誰呢?這也是參話頭的一種方式。以前有一弟子向虛雲老和尚請教,老和尚問他是怎麼修的?弟子回答:「我念阿彌陀佛,但是在念佛的時候,發起疑情。」他是這麼修的。

如實修禪定者,相續中會升起疑情。這些境界我們現在不容易引發,但是通過參「念佛是誰」,可以產生一種疑情。因為暢遊於妄想之海的心,很難去反躬自省,迴光返照。

近代很多正宗的禪宗道場基本上參「念佛是誰」,但是在座諸位可能不知道怎麼參,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參。比如說可以參念經的是誰、現在聽聞的是誰、吃飯的是誰、走路的是誰、喝茶的是誰、念書的是誰。總而言之,圍繞著自己的行住坐卧,自己可以有這麼一種疑問、懷疑,就是參「是誰」。

關於參話頭,禪宗大德都有一些精闢的開示。參話頭沒有什麼不平常,都是一個樣子的。「念佛的是誰」,並不是用口說,用一種音聲把它念出來,這不叫參禪,叫「念」話頭。參話頭主要是在內心有一種體悟,有一種懷疑,即話頭「念佛是誰」本身是一個問句,它的答案是什麼呢?指的就是心,心是話的這個頭。不是說參話頭么?心,就是話的頭,萬法皆由心生。

比如說走路、穿衣、吃飯或一些行住坐卧威儀中,會產生好多錯綜複雜的想法、念頭,它們來自哪裡?參話頭其實就是參自己的心性,所以在參的過程中,要遠離分別念。宗門下主要依的就是這個。這是需要從根本上了知的,否則到了禪堂卻不知道如何用功。

在實修方面,禪宗和密宗的一些甚深修法比較相近,但是上師的傳承和加持、眾弟子的因緣是各不相同的。所謂方便入之,究竟所依。

有些參禪者特別喜歡聽「煩惱即菩提」,喜歡說「狗子有沒有佛性」,喜歡玩弄這些分別念。在末法時代,不論是修持哪一種法門,前行是非常關鍵的。對於初發心的人,要具足三種心:對前行的信心、長遠心、覺悟心。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去參話頭。具體如何參,你們可以看一些禪宗大德的開示,在此不再贅述。

4.禪的悟入——大德提攜

宋丞相張商英,初任通州主簿。一日游僧寺,見藏經梵夾,金字齊整,裝潢嚴麗,怫然作色道:「吾孔聖之書,乃不如胡人之教,人所仰重!」回家後欲寫無佛論,妻向氏道:既無佛,何論之有?當須著有佛,論始得。於是作罷。

後來,他閱覽《維摩詰所說經》,當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這一處的時候,撫幾感嘆道:「胡人之語,亦能爾耶?」向氏道:「可熟讀此經,然後著無佛論。」自此留心於祖道,隨有機會,即參學請益。

元祐六年,為江西漕運使。其間,他拜謁了常總禪師。常禪師詰問居士之所見處,覺得所見與自己的證悟相符合,於是便給予印可。

後來遇兜率從悅禪師,最初對從悅禪師並不以為然,還借吟詩諷刺從悅禪師狂妄無知,其中有兩句道:「不向廬山尋落處,象王鼻孔謾遼天。」從悅禪師並不在意。

有天晚上,與從悅禪師大談佛法。談至深夜,二人慢慢地談到了宗門公案。此時他承認了心裡原來並不踏實,尚有疑團。從悅禪師聽後,便哈哈大笑,獨自回方丈,關上門休息去了。他卻躺在床上,老想著這個公案,睡不安穩。到了五更,下床小解,踢翻尿壺,豁然大徹,於是便作頌曰:「鼓寂鍾沉拓缽回,岩頭一拶語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

此時不勝歡喜,忙穿好衣服,去敲方丈門,喊道:「某已捉得賊了。」從悅禪師道:「賊在甚處?」便默然無語。師道:「都運且去,來日相見。」翌日禪師道:「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如是之說,公已深悟。然至極微細處,使人不覺不知,墮在區宇。」說完便為他作頌印證。從此,商英景仰從悅禪師,待以師禮。後來他又參訪大慧宗杲禪師,嘆道:「不因公語,爭見真凈死心用處?若非二大老,難顯雪竇、馬師爾!」

從悅禪師的「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正是參禪人、尤其是知見深厚的人,最容易犯的一個大毛病。多少人因為依語生解而當面錯過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真學道者,當於此處痛徹反省!所以在修行過程中、參禪悟道過程中的引導非常關鍵。很多人對瑜伽、參禪、止觀非常有興趣,但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便很容易走偏。

大德的開示中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所以大家不要心急,盲目地學瑜伽、參禪。正知見非常重要,在正確見解引導下,修行就不會錯路。否則像張商英參禪悟道的公案,如果沒有後來的大慧宗杲禪師,還有前面兩位大德的引導,那麼他會怎麼樣呢?在我們列舉的公案當中也有講到,從悅禪師就是通過跟他討論這個公案,旁敲側擊啟發他,自然而然地,在他相續當中引發疑情,從而證悟。

在大乘一些正宗的佛理中,生佛無別,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像剛才「狗子無佛性」這個公案,從實修的角度,為什麼說狗子無佛性呢?那麼對於一個初步了解佛法的人來說,狗子無佛性,他會覺得非常難以理解。這個時候疑情就會引發,就會在禪修過程中通過疑情而證悟,這可暫稱為以毒攻毒吧。

參禪指月,「指」喻大德善教言,「月」喻心性實相。一切言教無非為當機之方便而設,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見月。以言教而顯示實相,然言教本身並非實相。


[1] 據虛雲老和尚開示,禪七這種修行方法是宋朝出現,清朝興盛的。

推薦閱讀:

大乘入楞伽經(5)
漢傳佛教(2)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早課儀規及唱誦規範》

TAG:佛教 | 禪修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