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四果與證悟空性*何是授記:《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之六

沙門四果與證悟空性*何是授記:《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之六 2013-07-29 16:01閱讀:

X如果阿羅漢認為「我」是阿羅漢,就會有我相;知道自己是阿羅漢,別人是凡夫,便有了人相;認為三界輪迴中很多眾生沒有得到阿羅漢果,即是眾生相;我這個阿羅漢何時入滅盡定,融入法界中,則為壽者相。只要有了「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四種執著便應運而生。(第九品)「菩薩若有已得授記的念頭,這不是真正的授記,而是魔的授記。」法王如意寶也常告誡我們:「假如認為得到本尊授記,從此不用精進也肯定會成就。有了這樣傲慢和執著,就不是真正授記。」(第十品)索達吉堪布講授|中善經義篇|第九品 一相無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以上通過法布施與財布施的對比,闡述了受持《金剛經》的功德。接下來,講沙門四果必須要證悟空性的道理。  什麼是沙門四果  小乘聖果,是沙門四果或沙門八果。  「沙門四果」包括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  「沙門八果」分別為:預流向和預流果,一來向和一來果,不來向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和不來果,阿羅漢向和阿羅漢果。  所謂「向」,是指沒有真實達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馬上就要到了。「果」則是已經超凡入聖,達到那種境界,獲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須要證悟無相、無住的空性。倘若無法斷除實執,則與凡夫沒有任何差別。  《般若經》云:「凡執實相者,皆無三菩提之解脫。」  麥彭仁波切也說:「聲聞緣覺必須要證悟大乘的法無我空性。若連一分都沒有證悟,別說超度三界,就算預流果也無法獲得。」  下面對此一一剖析。  沒有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才是真正的預流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預流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預流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預流果雖然在名言中稱為入流,但在勝義中根本沒有能入所入,遠離了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實有執著,這才是真正的預流果。」  【須陀洹】  亦名預流果,屬小乘見道,而非大乘見道。獲此果時已入聖位,故稱之為「預聖」;由於它是聲聞乘最初之聖果,又稱「初果」。  在這段經文里,佛陀一會兒說「預流果是入流」,一會兒又說「預流果不是入流」,如此自相矛盾,令許多初學者摸不著頭腦。其實,只要分開二諦,此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世俗中,可以假立名相,承認預流果遠離了凡夫境界,已趨入聖者之流;但從究竟實相而言,得果者、所得之果、得果方式都不存在。沒有能依所依之故,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可能有實有執著,這即是預流果的真實境界。  所以,小乘的登地(預流果)也必須要斷除執著,否則沒有機會現見真諦。宗喀巴大師的《六十正理論廣釋》在引用這句經文時,也是這麼解釋的。  沒有來去的執著,才是真正的一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一來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一來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一來果雖然在名言中稱為一往來,但勝義之中無去無來,這才是真正的一來果。」  【斯陀含】  亦名一來果,是小乘二果。此果斷除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仍有三品未斷,故還要來欲界的人趣或六欲天受生一次,以此得名「一來」。  雖然在名言當中,一來果聖者還要來欲界投生一次,但在究竟實相中,他已證悟了無我的般若智慧,遠離了我來、我去的分別。《中論》云:「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無我我所執。」因此,如果證悟了無我空性,就能斷除對來去的執著。  什麼是不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不來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不來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不來果雖然在名言中不來欲界,但勝義之中沒有來與不來的分別,這才是真正的不來果。」  【阿那含】  亦名不來果、不還果,是小乘三果。此果能安住於色界或無色界,不需要再來欲界受生,故稱為「不來」。與前一樣,不來果雖在名言中不來欲界投生,但依勝義理論觀察,所謂「來」與「不來」根本不可得。  按理來說,佛經理應由弟子提問,釋迦牟尼佛回答。但有時候恰恰相反,就像這部《金剛經》,很多地方是釋迦牟尼佛提問,須菩提回答,然後佛作個印證就可以了。大家熟悉的《心經》也屬於這種情況。故而從這部經也能看出,佛經可以是佛陀親口宣說的,也可以是佛陀予以印證的。  阿羅漢為什麼叫「戰勝敵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阿羅漢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阿羅漢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就勝義而言,根本不存在實有的阿羅漢。」  【阿羅漢】  是小乘的最高果位。此果已出離輪迴,不再轉生六道。但相對大乘而言,仍有細微的所知障未斷,因此並不究竟。  阿羅漢,在藏文中是杞炯巴,直譯為「戰勝」,表示戰勝了煩惱這種敵人。雖然還沒有戰勝所知障的敵人(三輪執著引起的一種障礙),但他完全斷盡81品修惑,解脫了輪迴,從這個角度也可以叫戰勝敵人。  小乘中,阿羅漢是最高的果位,但依大乘《妙法蓮華經》《定解寶燈論》的說法,他最後一定要回小向大,趨入大乘。  現在有些人對大乘、小乘分不清,認為阿羅漢已經獲得了無生法忍,境界與八地菩薩等同。持此觀點的人,可能沒有看過《俱舍論》,也沒有學過《現觀莊嚴論》等大乘教典,在理解佛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符合佛經的說法也情有可原。  此處,須菩提說阿羅漢肯定沒有「我是阿羅漢」的執著,為什麼呢?因為在實相中阿羅漢滅盡了五蘊,斷除了意識分別。  小乘如此承認,大乘也這樣認為,《入中論》云:「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現為諦,能仁說名世俗諦,所有假法唯世俗。」意思是說,凡夫由於無明障蔽,妄將世俗的顯現執為實有,所以叫做「世俗諦」;但在阿羅漢和佛菩薩面前,已經斷除了這樣部分實執,故一切假立之法唯是「世俗」,而非「諦」實。因此,阿羅漢出定後也知道自己是阿羅漢,但卻沒有諦實的執著。  阿羅漢若認為「我已得阿羅漢果」,會有什麼過失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阿羅漢若認為『我已得阿羅漢果』,則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  如果阿羅漢認為「我」是阿羅漢,就會有我相;知道自己是阿羅漢,別人是凡夫,便有了人相;認為三界輪迴中很多眾生沒有得到阿羅漢果,即是眾生相;我這個阿羅漢何時入滅盡定,融入法界中,則為壽者相。只要有了「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四種執著便應運而生。  《入中論》說,眾生輪迴之因,即是我執與我所執。假如阿羅漢沒有斷除這些,就跟凡夫沒有任何差別了,又怎麼會是阿羅漢呢?  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覺得「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說:「世尊,您說我獲得了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第一的阿羅漢。」  【無諍三昧】  藏文中叫「無惱禪」,玄奘和義凈譯為「無諍住」  《華嚴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俱舍論釋》中也說,在家人由於貪圖樂受,為了財產、田地、牲畜、女人而爭論不休;出家人由於對自他宗派有好壞的想法,進而展開辯論破立。但不管是世間人、修行人,如果沒有遠離爭論,不要說獲得無上涅槃,就算處理人際關係也非常頭痛——今天兩個人相處融洽,明天就可能勢同水火。因此,《涅槃經》說:「一念不生,萬法無諍。」只有息滅了執著分別念,才能斷除一切爭論,證得須菩提的境界。  【人中最為第一】  佛陀的十大弟子雖然都是阿羅漢,但證悟的境界各有所長。比如,迦葉是頭陀第一、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鍵連是神通第一、富樓那是說法第一、阿難是多聞第一、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說離欲第一)。這些都可稱為「人中第一」。  【第一離欲阿羅漢】  所謂「離欲」,是指離開一切煩惱。本來阿羅漢都離開了一切煩惱,但根據小乘的論典,其境界也有高低之別,須菩提在阿羅漢中是最殊勝的阿羅漢。  在世俗現相上,須菩提對般若空性的領悟最高同,每次說出自己的體會,佛陀都讚歎「善哉、善哉」,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佛為了印證弟子的根基,也曾於大眾面前說:「我的十大弟子中,須菩提是離欲第一、解空每一。」但這也只是名言中的說法而已,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有增上慢,認為「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下面從勝義中分析阿羅漢的境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說:「儘管佛陀說我是離欲第一阿羅漢,但實相中我根本沒有這種執著。如果我有這種執著,自認為已得阿羅漢道,那佛陀根本不會說我是離欲第一、喜寂靜者。正因為證悟了實相,無有所行,佛陀才稱我為喜寂靜者。」  阿羅漢雖有各種顯現,但已斷盡我與我所的實執。就像大乘菩薩一樣,《寶性論》中說,在眾生面前可以顯現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但他的真實境界中,並沒有凡夫的絲毫執著。  大家若能通達緣起性空,就會知道一切法根本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而且其中頗有甚深意味。  【樂阿蘭那行者】  「樂」是喜歡,「阿蘭那」是寂靜,「樂阿蘭那行者」是喜寂靜者。此處的寂靜,指身口意寂靜、調伏煩惱,這一點只有阿羅漢才做得到。最殊勝的阿羅漢,就是最寂靜者。  我們凡夫不是寂靜者,而是憒鬧者、散亂者,身口意三門整天為了名聞利養而奔波忙碌。  只有遠離了能所執著(對「能」證悟的我、「所」證悟的聖道產生的執著),才可證悟阿羅漢果,成為最寂靜者。《定解寶燈論》講義中就曾引用過七個教證、三個理證,說明阿羅漢必須要證悟法無我。其實用《金剛經》的教證也可證明:阿羅漢若沒有證悟法無我,而僅僅證悟了人無我,就會墮入一個邊,故對緣起性空必須有所了悟。  在勝義中,須菩提並沒有執著自己是離欲第一的阿羅漢,但名言中佛陀的確如此讚歎,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緣起之理。  緣起之理,唯有佛陀方能徹底了知,世間人則很難通達。但若不懂這個道理,縱然是名聲蓋世的大法師,證悟聖道也有一定的困難。  龍猛菩薩在《出世論》中說:依靠分別念承認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的戲論者,由於尚未通達諸法實相,難免會遭受種種痛苦,而佛陀所說的緣起生,才是一切萬法的真相,是宇宙唯一的真理。  所以,緣起性空之理非常重要。假如通達了這一點,就會明白須菩提在實相中沒有任何執著,但在如夢如幻的兩相中,可以稱之為「離欲第一」。|中善經義篇|第十品 莊嚴凈土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以上講了四聖者都要斷除對果位的執著,接著講往昔佛陀的授記、器世界、有情世界三方面也無實有。  這三者的次第關係是:在名言中,佛陀先得到授記(授記),然後將來住持清凈剎土(器世界),度化無量眾生(有情世界)。  獲得法是一種分別念,理應捨棄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佛告訴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如來往昔在燃燈佛前,是否得到過授記,是否真實有所得之法?」  須菩提說:「名言中雖可如是承認,但依勝義諦觀察,如來在燃燈佛前並未得到任何法。」  看來須菩提什麼都說「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了。當然,勝義中須菩提說得非常對,但名言中釋迦牟尼佛也曾得過法。《賢劫經》中記載,在九十一劫前,釋迦牟尼佛是法雲童子時,在燃燈佛面前得無生法忍,獲得了八地菩薩的果位。然後燃燈佛給他授記:「在九十一劫後的賢劫,你將於娑婆世界成佛(第四佛),號釋迦牟尼。」所以,名言中釋迦牟尼佛確實得過授記,並在燃燈佛面前得過法,獲得無生法忍。  但勝義中,這一切是不存在的,沒有所得之法,沒有能得之人,也沒有獲得之相,能所本來就是大空性。世親論師說:「獲得法是一種分別念,理應值得捨棄。」其他經典中講:「菩薩若有已得授記的念頭,這不是真正的授記,而是魔的授記。」法王如意寶也常告誡我們:「假如認為得到本尊授記,從此不用精進也肯定會成就。有了這樣傲慢和執著,就不是真正授記。」  六祖大師則認為,佛法廣大無邊,猶如太陽光般周遍一切,沒有能得所得,故無有任何可得。六祖的解釋跟前面的略有不同,但究竟意義沒什麼差別。  總之,從勝義上講,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前沒得過授記和法,但名言中必須要承認得過,不然,許多經典中的公案講不通。因此,學《金剛經》一定要分清勝義諦和世俗諦。  除了心清凈,世上沒凈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菩薩有沒有真實莊嚴剎土?」  「沒有,世尊。什麼緣故呢?因為所謂的莊嚴佛土,並非勝義中的莊嚴,而是名言中的莊嚴。」  一地到十地菩薩,都要建立莊嚴自己的剎土。比如釋迦牟尼佛因地時發下五百大願,將來要住持娑婆世界;阿彌陀佛當法藏比丘時發過四十八願,將來住持極樂世界;藥師佛也曾發了十二大願,將來住持琉璃世界。依《現觀莊嚴論》的觀點,清凈三地(八至十地)時,專門要修持清凈剎土。故從名言來說,菩薩必須要莊嚴自己的剎土。  現在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一邊在佛學院求學,一邊聯繫外面的居士和大和尚,希望自己以後有個道場,不然回去沒有弘法利生的地方。同樣,菩薩將來成佛時,也需要有一個剎土,否則,度化眾生的誓願不一定實現。因此,名言中這一切都成立。  但須菩提的回答,是從勝義來講的。因為菩薩莊嚴剎土,從實相上而言,能莊嚴的沒有,所莊嚴的也沒有,莊嚴的形象也不存在。如果真實存在,必定是以微塵的方式或器世界的方式,但這樣的器世界或這樣的微塵,用勝義智慧來觀察,是根本找不到的。  所以,顯宗了義經典《維摩詰經》中說:「心凈則國土凈。」名言中只要心清凈同,一切的顯現必清凈,在具髻梵天的眼裡,娑婆世界也全是清凈剎土。但若進一步觀察,勝義中剎土並沒有一個實有的微塵,都是自性清凈而現前的。  禪宗也有這麼一句話:「心的本性是清凈道場,除了心清凈以外,並沒有其他的凈土。」  總之,了義經典中的究竟意趣,就是心清凈則剎土清凈,此外不存在一個實有的琉璃世界、娑婆世界、極樂世界……這些世界在名言中雖可成立,但實相中莊嚴剎土則是不存在的。這就是「即非莊嚴」的涵義。  那麼,「是名莊嚴」是什麼意思呢?從名言來說,這些剎土應該是有的。比如在夢境中,自己去一個花園裡享受快樂,這是可以承認的。因此,名言中莊嚴剎土,是夢幻般的存在——菩薩以如幻的發心,莊嚴如幻的剎土,最後現前如幻的果位,度化如幻的眾生,這都是合理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所以,須菩提,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要被世間的貪嗔痴所轉,不要執著色、聲、香、味、觸、法,應無所執著而生清凈心。」  六祖證悟的,就是後面幾個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前五祖讓大家唯一念修《金剛經》,若實在念不來,只念「摩訶般若波羅蜜」,也可以代表《金剛經》。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包括了所有的《般若經》,而《般若經》又統攝在一句「摩訶般若波羅蜜」中。所以,現在漢傳佛教仍有這樣的傳統,如果一些老年人不識字,凈土宗的就念「阿彌陀佛」,禪宗的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菩薩應當發清凈心,不要對外境的色法生心,分別「這是白色、紅色」「那是長方形、三角形」,因為這些全部屬於執著。同樣,對聲香味觸法生心也是執著,理當一併斷除,要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像《現觀莊嚴論》中所說,遠離一切所緣和能緣。  以前六祖大師依此而證悟,因為這句話涵攝了中觀最殊勝的要義。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應無所住]是講空性方面,萬法沒有能緣所緣,跟虛空無有差別,故應對其斷除實執;「而生其心」是講空性的同時顯現不滅,智慧可以在空性中產生。  《入中論》中說諸法都是空性,但空性中卻可以有顯現。所以,此處抉擇了中觀最究竟的密要——現空無二。空性方面來講,與龍猛菩薩的《中觀六論》觀點一致;顯現方面來講,與彌勒菩薩《寶性論》的道理無別。心的本體雖然是空性,但智慧的妙用不滅,這就是究竟實相。  因此,按照我的理解,「應無所住」是大空性,「而生其心」是大光明;用大圓滿來解釋,「就無所住」是本來清凈,「而生其心」是任運自成;就顯宗而言,「應無所住」是第二轉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轉 的密意。這樣的一句話,完全能讓人證悟心的本性。  六祖開悟之後,五祖在印證時曾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如此殊勝的金剛語,大家應該好好體會。尤其是對,《金剛經》有大信心的人,通過學習,若能精通其甚深涵義,或許就有證悟的機會。  有智慧的人,絕不貪戀夢中的身體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問:「須菩提,你是怎麼認為的?若一個人的身體猶如須彌山(分析有情世界時,「人」只不過是一種代表),這樣的身體大不磊?」  「非常大,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勝義中諸法皆空,沒有身體就是最大的身體。」  須菩提答得很好!眾生的身體依靠蘊聚而成,乃至螻蟻以上,每個眾生都有不同的身體。假使有的身體像須彌山那樣大(按《俱舍論》的觀點,須彌山高十六萬由旬,相當於1068800公里),比如阿修羅王羅睺,身體正好與須彌山大小相同。這種身體在名言中雖然大,但在勝義中一切諸法皆是空性,根本沒有大小的差別。  佛陀之所以這樣提問,主要是為了破除外道的實執。有些外道認為,整個器情世界的創造者是一位大尊主,他的身體極為龐大,且堅固不變,永恆存在。在名言中,若真有人的身體是這樣,那確實很大,但在勝義中,實際上身體是一種色蘊,仔細去觀察,所謂的「大」是沒有的。  須菩提說「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沒有固定的形體,才是真正的大身。《入行論》也抉擇身體為空性,勝義中連一個微塵也沒有,最後得出結論:「是故聰智者,誰貪如夢身?」真正有智慧的人,絕不貪戀夢幻般的身體,畢竟夢中的身體再高大,也不過是迷亂的顯現。  伏藏大師列繞朗巴在色達佛塔那裡,曾見過三四層樓那麼高的聖尊,但就實相而言,這只是如夢的身體,並不是真實的身體。因為因緣所生的一發法,均無有真實,同樣,身體也是因緣所生,故必定是空性。  佛陀最究竟的觀點,就是身體無有大小,在勝義中都是空性。世親論師也說:「依靠名言諦,如夢的身體是承認的,但依靠勝義諦,身體連微塵許也不存在。」  因此,大家學《金剛經》時,務必要分開二諦。我們沒有觀察時,身體也有,剎土也有,好像什麼都有,但真正通過觀察,萬法完全是無實空性。若分析一個人的身體不存在,就能推出輪迴中所有眾生的身體都不存在。身體不存在的話,依靠身體而產生的種種行為又哪裡在會有?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1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為何古今中外推崇《金剛經》?
    《金剛經》講解第二十八講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八頁)

    TAG:金剛經 | 空性 | 強大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