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式盤的立式原理探微之一?古天文曆法為奇門遁甲的源流

奇門遁甲式盤的立式原理探微之一

——古天文曆法為奇門遁甲的源流

黑白齋主

常秉義先生在《周易與曆法》一書中論述說:「易學是一門同天文、曆數、氣象、物候等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實證科學。《周易》是占筮書。筮,數也,筮法源於古曆法,而曆法本身就是一種準確的預測。」當代學者郭揚先生在《易經求正解》一書中也認為: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為易學的淵源。基於易經而生的何種佔法,如奇門、六壬、太乙等等,都與天文曆數密切相關,皆離不開河洛理數、九宮八卦及節氣律歷星宿度數。一言以蔽之,離不開天文曆法的時空背景。因此,我們就從古天文和曆法來探究奇門遁甲式盤的立式原理根源。

一、古代天文的立足點和方法

我們的國學源泉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結果。中國古代天文學,是古人通過「仰觀」的觀察方法得出的成果。正因如此,古人觀察得到的天文知識就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表現在立足點和方法上。古人因為是用肉眼來「仰觀天文」,所以,就是以地球為觀察中心,而不是以太陽為太陽系的中心來觀察。古人眼中的天球,是視天球。古人眼中的日月星辰,都在視天球內壁的同一層面掛著並運行著。這就是古人的局限所在。而我們研究奇門,必須要明白這個局限,否則就會墜入無底的「迷惘深淵」。

《淮南子·原道訓》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宇宙,一般當作天地萬物的總稱。宇宙學就是從整體的角度來研究宇宙的結構和演化。因為古人觀察角度和方法的局限性,所以在中國古代,關於宇宙的結構,主要有三派學說,即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此外還有昕天論、穹天論、安天論等。

渾天說:天地具有蛋狀結構,地在中心,天在周圍。渾天說到底是何時由何人首次提出,現在已不得而知。但作為一種宇宙學說,它的產生和發展卻與一種實用的測天儀器──渾天儀有著密切的關係,史籍所載明確的渾天說直到東漢張衡造渾天儀並作《渾天儀注》時才提出來。張衡的宇宙學說被後世天學家多次引用和發展,並成為中國古代絕大多數天學家公認和遵用的宇宙學說。中國古代天學家就是以《渾天儀注》中所描述宇宙模型,進行天文觀測和曆法推算的。以後歷代曆法推算方法上常有改進,但基本模型仍是少有變化。

蓋天說:是比渾天說出現更早的一種宇宙說,可將其起源、發展的過程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原始的形象化比喻的「天圓地方說」,沒有進一步關於天地結構的定量描述;第二階段以《周比算經》為基本綱領性文獻,提出了自成體系的定量化天地結構,基本假定是天地平行,其間相距八萬里。蓋天說家以此解釋天地結構和天體運行,並進行定量描述和計算。

宣夜說:認為天是無限而空虛的,星辰就懸浮在空虛之中,自由自在地運行著。史籍中關於宣夜說的記載現在只找到兩條,其中一條還是斥責它「絕無師法」的。這種說法與現代宇宙論頗有形似之處,所以往往被作適當發揮之後,成為中國古代最先進的宇宙學說。然而,宣夜說認為日月星辰自由自在地運行,所以對它們的運行規律也就無從談起。這種對天體自由運行的誇大,使得宣夜說無隻字片言談到對天地結構的定量化描述,所以嚴格地講,宣夜說還不能稱作為一種宇宙學說。

從以上學說可以看出,古人認為滿天星辰包括太陽、月亮和北斗七星等都是在一個層面上的——即大氣層里。所以,古人認為不僅年、月、四季、十二月、白天黑夜、十二時辰和生命問題有關,而且滿天星辰都與人類有著莫大的關係,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命軌跡。

二、古天文學中與奇門遁甲有關的主要範疇

古天文學也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庫,內容豐富,但是直接與奇門遁甲立式有直接關係的是二十八宿和北斗七星。

(一)古天文之——二十八宿

古人很早就在實踐中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即由月球和五大行星所處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古人發現月球圍繞地球運轉一周是27日多(恆星月),恰好一天經過一宿。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變化又與日月的位置變化有關。

古人最初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星的視運動而選擇了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於是古人創設了天象的「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太陽以黃道及赤道的兩側,繞天一周所取的觀象坐標。二十八宿的「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古人把沿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二十八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稱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 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獝。

《淮南子·天文訓》將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中央鈞天 角宿亢宿氐宿

東方蒼天 房宿心宿尾宿

東北變天 箕宿斗宿牛宿

北方玄天 女宿 虛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 壁宿奎宿婁宿

西方顥天 胃宿昴宿畢宿

西南朱天 觜宿參宿井宿

南方炎天 鬼宿柳宿星宿

東南陽天 張宿翼宿軫宿

「二十八宿」細解這裡不在展開敘述。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二十八宿創設之後,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它的作用亦不斷擴大,它不僅在觀象授時,制訂曆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現代天體測量學形成之前,在推算、測定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流星、彗星、新星乃至滿天星辰的位置等,無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推算方法是,古人在每一宿中選取一顆星作為定標星,古人稱它做「距星」。某一宿的距星與下鄰宿距星的赤經差,稱做某一宿的赤道距度(簡稱距度),中國古代表述天體位置的兩個量叫去極度和八宿度。「去極度」是指被測星辰與北天極的角距離;「八宿度」是指該天體與它西側相鄰一宿距星的赤經差,這個度量體系就是中國天文學家們建立的赤道坐標系統。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七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四種與之相象的動物命名這四個部分,對應關係如下: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稱為東官蒼龍;

北方七宿似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故稱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猶猛虎越出深秋初冬,稱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南官朱雀。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統稱為「四象」。

對於四象,中國的不少典籍多有敘述,如《考工記》、《御龍子》、張衡《靈憲》、孔穎達《尚書疏》等,其中以《靈憲》中的敘述最生動,張衡寫道:「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中國典籍中有的稱「四象」為「四維」,如《史記·天官書》、《石氏星經》、魏人張揖的《博雅》、元黃鎮成的《尚書通考》等。《史記·天官書》的記載與《靈憲》所載基本相同,即: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著四季星象。中國天文學家高魯以《史記·天官書》為依據,設計了二十八宿與四象的關係圖。就現代國際通用的88星象而言,東方蒼龍大約是占室女、長蛇、半人馬、牧夫、天秤、天蠍、豺狼、蛇夫等座。北方玄武大約佔人馬、摩揭、寶瓶、飛馬、天鵝、仙女、雙角、鯨魚等座。西方白虎大約佔仙后、白羊、黃仙、金牛、波江、獵戶、天兔等座。南方朱雀大約佔雙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獅子、長蛇等座。

王大有著的《天人合一養生》一書闡明:「當立春之時,地球正當位於柳、星諸宿——所謂黃道,實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與『天球』相交的軌跡,立春時地球運行到柳星諸宿宿位——在此時的夜半,柳、星二宿位於天空正中(中天),而角、亢諸宿位於東方,觜、參諸宿位於西方,牛、女諸宿在下(背向地球)為北方,井、鬼諸宿在上為南方。所以,角、亢諸宿定為東方,觜、參諸宿定為西方,牛、女諸宿定為北方,井、鬼諸宿定為南方。以此布列,東春木,南夏火,西秋金,北冬水,中長夏土。於是有東方木星、南方火星、西方金星、北方水星、中央土星。土星又名鎮星、填星。填者,直方大,填中空;鎮者,居中攝臨四方。以一年中四時天之陽生於子、盛於午中、盡於子相生之序,由此而五星定位、定序、定性、定時。」

二十八宿系統的建立,為日、月五星以及若干天象發生位置的確定,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和定量化的背景依據,是古代天文觀測定量化和系統化的重要標誌。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評論道:「現在無疑已經證實,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雖然在邏輯性和實用性方面決不遜於埃及、希臘以及較晚的歐洲天文學,然而它卻是以大不相同的思想體系為基礎的。」他又說:「二十八宿的界限一經劃定,不論星群離開赤道的遠近如何,中國人都能夠知道它們的準確位置。甚至當星群在地平線以下時,只要觀測和它們聯繫在一起的正在頭頂的拱極星,就可知道了。」

先哲在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周期的漫長過程中,是以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作為參照標誌的。二十八宿為北極天頂周圍的星組,合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成額定度數。古代名醫張景岳指出:「東方七宿,位應蒼龍,共七十五度;北方七宿,位應玄武,共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西方七宿,位應白虎,共八十度;南方七宿,位應朱雀,共一百一十二度。」其周天二十四方位坐標由干支、八卦及洛書九宮結合而產生,五方配天干: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內經·靈樞·衛氣行》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昂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大抵是沿天赤道從東向西將周天等分為十二個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地支名稱與二十八宿相對應來表示,即:子為正北,午為正南,卯為正東,酉為正西;以子午為經,卯酉為緯;辰、戌、丑、未、寅、申、巳、亥居乾、坤、艮、巽的後天八卦方位的四維之地,分別列於西北(後天乾卦)、東北(後天艮卦)、西南(後天坤卦)、東南(後天巽卦)四方。在伏羲六十四卦方圖中,乾位在西北、坤位在東南,以乾坤為天門地戶。正如《易傳》所云:「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辟一闔謂之變。」而六十四卦圓圖中的乾坤之位則是宇宙萬物陰陽消長進退規律的體現,也是奇門遁甲陰陽遁排局布式的依據。因此說,二十八宿既是天區劃分的標誌,也是陰陽消長的象徵。正如《遁甲經》云:「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即以戊己分天門地戶。作為天門(入陽)地戶(入陰)的劃分,亦如《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說:「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奎壁臨乾,當戊土之位;角軫臨巽,當己土之位。即從奎壁往南,曰行陽道,故曰開天門,自角軫而北,曰就陰道,故曰入地戶,奎壁的位置在西北角,角軫的位置在東南角,與伏羲六十四卦方位的乾位西北、坤位東南相吻合,故乾、坤二位為開天門地戶的方位。奇門遁甲的陰陽遁的劃分雖然不是以乾坤方位而是以坎離方位為準,但其陰陽進退的原理是一樣的。」

(二)古天文之——北斗七星

古人將天空中位置相對不變的星體稱之為恆星,並以此為參照,藉以觀察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古人在「仰觀天文」過程中發現,滿天星斗都排列有序地由東向西運行,只有北極星不動,似乎其他星辰都在圍繞著它旋轉。於是,古人視北極星為上帝的象徵,而北斗則是上帝出巡天下所駕的御輦。此正如《論語》中孔子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斗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最初有兩種名稱,一為《春秋運斗樞》所記。曰:「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二為《洛書》所記。它除記上述七名外,又記有另外七個名稱,曰:「開陽重寶,故置輔翼,易斗中曰北斗:第一曰司命,第二曰司祿,第三曰祿存,第四曰延壽,第五曰益算,第六曰度厄,第七曰上生。」

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這七顆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斗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為魁,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狀三星分別是——玉衡、開陽、搖光。杓柄中央的星名叫「開陽」,相距11分處有一顆4等伴星,名「輔」,開陽星和輔星組成視雙星,肉眼即能識辨。開陽本身也是一顆雙星。北斗七星始終在天空中作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則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因此,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北斗星的形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10萬年後,我們就看不到這種柄杓形狀了。

《易經·彖傳》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古代視北極星為上帝的象徵,而北斗則是上帝出巡天下所駕的御輦。對此,《甘石星經》云:「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意即上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史記·天官書》也說:「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所謂「七政」,據《索隱》引《尚書大傳》,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即是說,自然界天地的運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分布,以及人間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決定。對此,古籍《鶡冠子》明確記載:「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意即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斗在東,所以上帝從東方開始巡視,故《易傳》:「帝出乎震」,震卦在東。除了辨四時、定節氣之外,在古代北斗還是正綱紀所參照之星辰,當斗柄在天空中划上一個圓圈時,便完成了一個周年視運動。古人將一年中斗綱旋指十二辰的變化稱之為斗綱建月。明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云:「一歲四時之候,皆統於十二辰。十二辰者,以斗綱所指之地,即節氣所在之處也。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五月指午,六月指未,七月指申,八月指酉,九月指戌,十月指亥,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謂之月建。天之元氣,無形可觀,觀斗建之辰,即可知矣。」故《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之變,斗指子則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這正與奇門定局和九星落宮相對應。

古人以北斗七星視運動為坐標指針,將四時、八方、二十四節氣一周年完成,並由此而年復一年,往複循環。

下面對北斗七星按照古代天文名稱、黃老經註解、道教稱呼的順序予以介紹:

《黃老經》曰:北斗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機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精陽明也。第九隱元星,則弼星之魂明空靈也。具體可以排列如下:

1、天樞星。《黃老經》說它是「陽明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貪狼星」;

2、天璇星。陰精星之魂神,巨門星;

3、天璣(機)星。真人星之魄精,祿存星;

4、天權星。玄冥星之魄精,文曲星;

5、玉衡星。丹元星之魄靈,廉貞星;

6、開(闓)陽星。北極星之魄靈,武曲星;

7、搖光星。天關星之魂明,破軍星。

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斗九星。後來兩顆漸漸隱失,成為「七現二隱」,故今有北斗七星之說。

這九星在《雲笈七籤》24卷「北斗九星職位總主」的別名分別是:第1陽明星、第2陰精星、第3真人星、第4玄冥星、第5丹元星、第6北極星、第7天關星、第8洞明星(輔星)、第9隱元星(弼星),由九位大帝各主其星,攝理二十八個星辰。

在中國文化中,對包括北斗七星在內的星辰的崇拜信仰由來已久。古人認為北斗主死,南斗主生。遠在道教形成之前,儒教禮制也強調對漫天星辰的祭祀。另外,歷代學子崇拜的魁星,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即文曲星。《星經》云:「北斗七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道教形成後,吸收上述說法後將北斗七星神格化為重要的天神加以崇拜,並對之作種種神學解釋,成為司命主壽的七位星君。《雲笈七籤》卷二十四《總說星》曰:七星第一星「名曰天樞,魂神斗次;第二星名曰天璇,魂神斗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機,魄精斗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權,魄精斗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靈斗次行;第六星名曰闓陽,魄靈斗次行;第七星名曰搖光」。同時又稱北斗有九星,為九皇之神,謂「北斗九星,七見(現)二隱」。《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等,亦稱「司命」、「司祿」等為北斗七星之名,並有紫光夫人感蓮花化生北斗七星的故事流布民間。略云:龍漢時有一國王名周御,其妃名紫光夫人。某日,夫人於池秀逶,忽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長為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其餘七子為司命、司祿、祿存、延壽、益算、度厄、上生七星。《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及《上清靈寶大法》卷三十九等,即據此稱北斗七星為:北斗陽明司命星君,北斗陰精司祿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延壽星君,北斗丹元益算星君,北斗北極度厄星君,北斗天關上生星君。再加八、九二星,為九皇星君。道書承此說,除繼續論述其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影響外,著重強調其對個人生命的決定作用。《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云:「北斗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上清經》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樞宮,為司命星君;第二天璇宮,為司祿星君;第三天璣宮,為祿存星君;第四天權宮,為延壽星君;第五玉衡宮,為益算星君;第六開陽宮,為度厄星君;第七搖光宮,為慈母星君,總稱七司星君。專門奉祀北斗星君的廟宇稱北斗星君廟。因北斗專掌生存,故民間又稱為「延壽司」。

三、古代「仰觀天文」的目的

古人觀「天」的目的是什麼?

古代深入人心的天學思想是「天人合一」。這裡的「天」是被用來指整個自然界,它在古代中國人心目中,並非象近代科學的「客觀性假定」中那樣是無意志、無情感、可認識的客體,而是一個有意志、有感情、無法徹底認識、只能順應其道、與之和睦共處的龐大而神秘的活物。它表現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天地相通和天地對應。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保持天然、純真,人要和自然一致。我們的國學,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我們的國學始終都關注人,天人合一是主要命題。因此,人是宇宙中的人,人的陰陽和宇宙的陰陽息息相通,把人和環境割裂開來是不對的。古人認為日月星辰對人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古人談人必須談天地,必須談環境,必須談天文,必須談地理,必須談氣候。總之,人的體鍾必須與天一致。也就是說,古人「談天道」是為了「論人道」。正如《易經·彖傳》中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人的體鍾如何與天一致呢?就是要遵循天的季節性變化。古人切身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季節性變化和白天黑夜的晝夜變化對地球上萬事萬物的直接影響。為了能把握季節和晝夜的變化規律,古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探索宇宙,審視八方。根據日月往來、寒暑相推的四時變化和陰陽消長原理,確定星宿位置而定天時、推曆法。用曆法來指導人們的各種實踐活動。

古人很早就在實踐中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星的運動而選擇了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於是古人創設了天象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表面是天區劃分的標誌,本質則是陰陽消長的象徵。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甘石星經》:「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所以,古人觀天的首要目的是「觀象授時」,用來指導人類的生活實踐。授時就是制定曆法。

至於後來道家神話星辰的作用則不足道哉!

如果說,天文學是人類第一學,那麼曆法就是人類第一法。這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背景、不同政治背景的學者能夠共同認可、共同接受的歷史事實。世界的各種曆法均從天文中來,曆法是天文與人文轉換的第一成果。

所謂曆法,簡單說就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中國古代天文學史,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曆法改革史。時間長河是無限的,只有確定每一日在其中的確切位置,我們才能記錄歷史、安排生活。我們日常使用的日曆,對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極為詳細的規定,這實際上就是曆法在生活中最直觀的表達形式。年、月、日是曆法的三大要素。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論上應當近似等於天然的時間單位——回歸年、朔望月、真太陽日,稱為曆日、歷月、歷年。

曆法是天文學的分支學科。它是一種推算年、月、日的時間長度和它們之間關係,制定時間的序列的方法。簡單說來,就是為人們為了社會生產時間的需要而創立的長時間的記時系統。曆法能使人類確定每一日再無限的時間中的確切位置並記錄歷史。曆法以使用方便為目的,按一定法則,科學地安排年月日。日以上的時間系統計量與安排屬於曆法範疇。曆法是在人類生產與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年、月、日都直接與天體運行周期相關。很早以來,人們就把四季更迭的周期定為年,把月亮盈虧變化的周期定為月。一回歸年365.2422日,一朔望月為29.5306日,它們既不是月的整數倍,也不是日的整數倍,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在人為規定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數日,這種整數日的年和月,稱為歷年和歷月。

曆法是關於時間的計算方法的科學。比如今天是2004年7月2日,那位清末學者是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初九日出生的,唐朝從公元618年到907年共統治了290年等等,這些就是時間。這些時間的計算單位和數字是怎麼來的?是從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三個天體——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轉周期的比例計算出來的。計算時間的三個基本單位,年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月指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日指地球自轉一周。這些本來是小學生都懂的常識,為什麼說是一種專門學問?其實並不那麼簡單。準確地計算時間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複雜的原因在於太陽、地球、月亮這三個天體運轉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數,誰對誰都無法除盡。我們通常說一年12個月,360日,這只是一個概數。假如真的一個月是30整日,一年是12整月或360整日,那麼曆法就不成其為一門學問了。實際情況卻是:地球繞太陽一周是地球自轉一周的365倍多一點,相當於月亮繞地球一周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點;月亮繞地球一周是地球自轉一周的29倍多一點。它們相互間的比例都有一個除不盡的尾數,這就需要進行很複雜的計算,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夠相互配合起來,並且都能用整數進位,便於人們計算、使用,這就是曆法。所以又可以說曆法是計算太陽、地球、月亮運轉周期的比例的學問,是以這三個天體的運轉比例為研究對象的。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這種比例關係,就是不同的曆法。人們想盡辦法來安排日月年的關係。在歷史上,在世界各地,存在過千差萬別的曆法,但就其基本原理來講,不外乎三種:即太陰曆(陰曆)、太陽曆(陽曆)和陰陽曆。三種曆法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曆」實際上是一種太陽曆。關於各種曆法的內容,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曆法也是判斷氣候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我國的曆法中根據十二消息卦的機理而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補充曆法就是曆法用於判斷氣候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這一方面會在以後具體講解。

四、古代曆法簡歷——河圖洛書、八卦的源頭

中華文化不是始於文字,更不是始於儒家與道家,而是始於文字之前的天文曆法。以天文論天氣,是天文曆法背後的思路。以太陽為第一坐標論天氣變化,是天文曆法背後的方法。文字出現之後,曆法在文字中;文字出現之前,曆法在「圖書」中,曆法在「卦象」中。遠古中華先賢以太陽為坐標創建了太陽曆,以月亮為坐標創建了太陰曆,以北斗星為坐標創建了北斗歷,最後將三種曆法「合三為一」創建了陰陽合曆。文字之前的天文曆法是用抽象符號表達的,抽象符號就是河圖洛書、太極八卦。天文曆法一有永恆坐標,二有嚴密的數字,三有萬古長青的哲理。陰陽五行的哲理是從最初的太陽曆出發的。天文曆法中的陰陽五行第一特徵就是嚴格的規定性,與迷信與玄學毫無關係。

(一)文字所記載的歷

(1)《史記》所記載的黃帝歷。《史記·曆書》:「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按照《史記》的記載,歷是在黃帝時代出現的。從天文到人文的轉換,首先出現的是歷。最初的歷,是用五行表達的。

(2)《管子》所記載的五行歷。《管子·五行》:「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管子》告訴後人,五行的第一作用是正天時;正天時的五行歷是黃帝在蚩尤的輔助下創立起來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一行72天,五行360天。五行首尾相連,周而復始。五行歷,顯然有十月太陽曆的特徵。從《管子》這裡,一是知道了五行可以論歷,二是知道了蚩尤與黃帝的另一種關係——輔佐關係。

(3)《尚書》中的陰陽合曆。《尚書·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純太陽曆閏日,四年閏一日。陰陽合曆閏月,三年一閏,五年再閏。366日、閏、四時,這幾個特徵間接說明,《堯典》中的歷,應該是陰陽合曆。

(4)《周髀算經》中的陰陽合曆。《周髀算經》以太陽回歸年的時間長度論歲,以朔望月的時間長度論月,一歲的數據是365.25天,一月的數據是29天。《周髀算經》具有里程碑意義。十月太陽曆失傳於中原大地,應該在《周髀算經》之後。在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還有「一行72天」的太陽曆的影子。

(5)《漢書》記載的六種歷。《漢書·律曆志》記載了六種歷:黃帝歷、顓項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漢書·律曆志》:「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紀明曆法。」這一說法,將《尚書·洪範》中的「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解釋為五紀曆。五紀曆,實際上也就是五行歷。

(6)元朝郭守敬調歷。公元1281年,郭守敬將太陽回歸年長度由365.25精確為365.2425。三百年後的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組織天文學家修正儒略曆,所修正出的數據也是365.2425。這個數據,就是今天公元紀年所使用的數據。

人類上下五千年,如若從曆法上論,進步僅僅體現在小數點後的第二位之後的小數上。

(二)「圖書」與「卦象」中的歷

「圖書」是指河圖洛書;「卦象」是指先後天八卦。

河圖、洛書,一直被認為是易學的起源,中華文明的源頭。河圖和洛書的來歷,也被賦予種種神秘的色彩。幾千年來,河圖、洛書問題像謎一樣吸引著一代代的研究者,也困惑著一代代的研究者。因為根本性依據的缺失,所以,對「圖書」的解釋,一直存在著「說服力」問題。

根據傳說,上古伏羲氏時,在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黃河中浮出龍馬,背上的毛髮旋成一副圖形,因為是從黃河中所出,所以這個圖形被稱為「河圖」,伏羲依據此圖而演成八卦,成為《周易》的起源。又相傳,大禹治水時,從洛陽西洛寧縣的洛河中浮出神龜,背上的龜甲也有一副圖形,因為出自洛水,所以這個圖形被稱為「洛書」,大禹依此圖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治理社會,名《洪範》。《周易繫辭》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關於河圖和洛書的來源,目前就是所謂的「龍馬」、「神龜」傳說。目前,奇門界的很多書籍也是不厭其煩地引用該傳說。這種神話傳說不僅使河洛文化成了河洛濫觴,同時也使易經象數預測學在數千年來始終背著封建迷信的外衣!

「馬出河圖龜負疇,自古怪說何悠悠。」

河圖洛書到底是如何來的,二者到底揭示了什麼易理呢?

其實,「河洛、八卦」就是曆法!!

首先,通過前面的古天文學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故天文學都是圍繞著地球,確切地說是指我國黃河流域一代的氣候變化來說的,不再重複。

其次,從現有的文獻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1)《屍子》說卦中有歷。《漢書·藝文志》中,有關於《屍子》二十篇的記載。《屍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在《屍子》的記載里,八卦是表達四時八節的。

(2)《帛書周易》說卦中有歷。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中有幾篇流行本《周易》所沒有的文章,有一篇題目《要》的文章,其中談到八卦是表達四時變化的。原話是:「又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物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四時變化,可以歸納為八卦。在《帛書周易》的記載里,八卦是表達四時八節的。

(3)《周髀算經》中的一個數據。《周髀算經·日月曆法》中出現383又940分之847(即383.9)這個數字。這是閏年13個月的天數。一看到這個數字,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六十四卦的384爻的爻數。一卦六爻,6×64=384(爻)。閏年13個月的天數,六十四卦的爻數,融合在了384這一數字。384÷13=29.53,這個數字幾近於朔望月的天數。384這一數字,對人們的啟示是:六十四卦,卦中有歷。

(4)《周易》中的一個名詞與二句話。《周易·繫辭上》出現「大衍之數」這一名詞,相隨相伴又出現了「五歲再閏」和《易經·彖傳》中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大衍之數」是談天地之數的。《周易》里的天地之數,與彝族文化里的天地之數一模一樣。彝族文化里的天地之數組成了圖書,圖書可以表達東西南北四方,可以表達春夏秋冬四季。「大衍之數」是不是關乎曆法?《漢書·律曆志》明確以「大衍之數」論歷,唐一行和尚改歷,名之以「大衍曆」;參照彝族文化,參照《漢書·律曆志》,參照一行和尚的「大衍曆」,完全可以將「大衍之數」視為是曆法的表達。「五歲再閏」是調配陰曆陽曆融合的一種方法。太陽回歸年的時間長度是365.25,十二個朔望月構成的一年時間長度是354。陰曆陽曆融合,必須置閏,閏余才能成歲。365.25-354=11.25(天),這裡的11.25是餘數。11.25×3=33.75,三年的餘數大於一個月。11.25×5=56.25,五年的餘數接近兩個月。調配陰曆陽曆的一致,必須置閏。沒有閏,四時之序就會錯亂。「五歲再閏」的陰陽合曆調配法沿用至今。「五歲再閏」這句話,在《周易》中出現在卦的演算中。卦表達的是歷,算卦的本義實際上是推演曆法的。擺地攤的算命先生所算的卦,與算卦的本義南轅北轍。

至於《易經·彖傳》中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前面已經論述的非常明確了。

(5)彝族文化里的「圖書」,從根本上說是表達宇宙發生論的,從具體上說首先表達天文曆法——兩種太陽曆。彝族文化在歷史上是口口相傳的文化,唐代、清代形成了典籍。近20年來,雲貴川三地的彝族同胞將先賢傳下來的典籍集結出版,《西南彝志》、《宇宙源流》、《土魯竇吉》、《宇宙人文》等一批典籍,出現在了世人面前。彝族文化里有洛書,也有河圖,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圖書與兩種太陽曆、先後天八卦的相關解釋。藉助彝族同胞的文化,可以有助於重新認識源頭的中華文化。

在彝族傳說中,漢族出於伏羲氏這一支,彝族出於伏羲氏母親那一支,所以在文化本源上有著一致性。按照這個說法稍加推理,馬上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彝族與漢族或舅甥關係或表兄弟關係。彝漢兩個民族在遠古時期原本就是親戚,源頭文化之相通相似的「所以然」,此處出現了合理的答案。

在《土魯竇吉》一書中,出現了圖書之形與圖書之數。書先而圖後,洛書的彝族名稱為「魯素」,譯為「龍書」;河圖的彝族名稱為「付託」,譯為「聯姻」。龍書表達的是十月太陽曆;河圖表達的是十二月太陽曆。關於圖書與八卦的關係,彝族文化的解釋是:彝族文化中的洛書,表達的是十月太陽曆,河圖表達的是十二月曆。洛書演化出了先天八卦,河圖演化出了後天八卦。彝族文化稱八卦為宇宙八角,八角可以表達空間中的八方,可以表達時間中的八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與冬至夏至)。陰陽五行學說源於天文,奠定於曆法,首先是由十月太陽曆奠定的。實際上,《周易》中八卦的本義就是八節歷。《帛書周易》:「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物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屍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在這兩個論斷中,八卦就是八節歷。天文學是中華大地上的第一學,曆法是中華大地上的第一法。陰陽五行太極八卦,是從第一學、第一法這裡出發的。陰陽五行太極八卦之所以被誤解誤讀,根本原因在於源頭天文曆法的失傳,尤其是十月太陽曆的失傳。

(6)今天天文學家對早期曆法的解讀。今天的天文學家解讀圖書與卦,解讀出的仍然是歷。其一,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陳久金先生在《彝族天文史》一書中寫下了卦中有歷的話,他說:「八卦與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它所使用的數當與曆法的周期有關。具體地說,無論是先天八卦還是後天八卦,它的十個數就是我國古代十月太陽曆的十月曆。所謂宇宙和自然的變化規律,就是指四季變化。原本是用它推算月的,後來又將它推廣。用來推算日和年。」——天文學家指出,最初的曆法是用八卦表達的。其二,還是這位陳久金先生,他在1986年第2期《自然科學史研究》發表了《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一文,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所謂伏羲受河圖,禹受河圖或洛書,是說天授他們治理國家的大法,其中自然包括象徵王權的曆法。」——天文學家指出,最初的曆法是用圖書表達的。其三,雲南天文台高級實驗師李維寶先生在《雲南少數民族天文曆法研究》一書中介紹了雲南彝族、傣族、佤族、怒族、基諾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所採用的多種曆法——太陽曆、陰陽合曆、物候歷,以及遠古時期先民所採用的「山頭歷」。書中多次出現太極圖:介紹傈僳族曆法時,出現了太極圖;介紹彝族曆法時,出現了太極圖、河圖、洛書與八卦。傈僳族的曆法,太極圖位於中央,圍繞太極的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之外是十二屬相組成的大圓。這個圖是傈僳族先哲所繪。(傈僳族的曆法圖與藏族曆法圖大同小異。在藏族《天文歷算》一書中發現了內外三層的天文曆法圖:中間圓分九宮,九宮外環繞的是八卦,八卦圓之外,也是最外層的圓是十二種動物組成的大圓。) 彝族的十月曆,一年分陰半年、陽半年。冬至到夏至,太陽視運動由南回歸線向北,這半年為陽;夏至到冬至,太陽視運動由北回歸線向南,這半年為陰。一年的陰陽各半,彝族先賢是用太極圖表達的。春夏秋冬四季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八節,彝族先賢是用八卦(史稱八角、八方)表達的。其四,李維寶先生在「彝族十月曆溯源」中的「十月曆演變脈絡」中關於河圖洛書的新觀點。李維寶先生將陰陽、五行、圖書之數合理地解釋到了十月曆中。他說:「『陰陽五行歷』,即以五行為月名,依次為水、木、火、金、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現一次。按《易》的表述叫做五行生成說,上半年作物生長象徵陽,下半年作物成熟收藏象徵陰。五行紀月在一年中出現兩次,都兼有陰陽,即以水月代表一月時為陽,代表六月時為陰;火月代表二月時為陰,代表七月時為陽;木月在三月時為陽,代表八月為陰;金月是四月時為陰月,是九月時為陽月;土月代表五月時為陽月,輪到十月時又為陰月。概括地說,五行在上半年若為陽,下半年再出現時必定為陰,反之亦然。」上半年為陽,下半年為陰,陰陽在這裡順利地進入了曆法。金木水火土紀月,五行在這裡順利地進入了曆法。以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這十個奇偶之數記陰月陽月,河圖之數順利進入曆法。其五,解釋五行的新觀點。《洪範》中的九條治國大法,第一條所出現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被李維寶先生解釋為五行歷。他在第六章第三節中說:「《洪範》五行不可能是什麼哲學概念,而是……1年分5個時節的曆法……這種歷史傳統早在周朝就有記載。如《春秋》記魯桓公『四不正朔』,《論語》中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等,都是被當作大事來記錄,說明那個時代各諸侯國都把曆法視為國家的大政,《洪範》把五行作為9條大政中第一條,必屬曆法無疑了。由於鯀不重視曆法,『汩陳其五行』而失敗了,禹把治歷當作9條大政之一,所以才成功了。」

《管子》以五行論歷,《淮南子》以五行論歷,以此而論,李維寶先生的認識是完全有歷史依據的。他對圖書與歷、八卦與歷的解釋,絕大部分都是能接受的。

綜上所述,從《河圖》《洛書》和八卦、干支、五行等實際的性質看,它並不是什麼「超自然」的產物,也不是迷信東西,而是一門關於測量太陽,推算天文氣候曆法的技術,屬自然科學範疇。河圖、洛書、八卦、干支、陰陽、五行均是古代天文曆法的內容,均是自然科學而非玄學和迷信。

五、如何理解易學預測技術中的滿天星斗

易學中有大量的天文現象,作為構成易學的基礎而存在。比如說二十八宿和北斗七星等。而在實際預測之中,也總是有星象名詞參與到預測的過程中。在一些批判易學的人眼中,這就成為預測是迷信的一個「有力證據」。他們認為除了太陽系中的日、月以及幾大行星之外,那些遙遠的天體,對地球上生物的影響幾乎為零。用這些星體的位置變動來預測命運,根本就沒有道理,不是迷信是什麼?天文學家討論星象和命運的關係就認為,古人之所以把星象變化和人們的命運聯繫起來,是由於古人知識的局限性,他們不知道滿天的星斗都是和地球相距非常遙遠的天體,往往以光年為單位來計算的,所以除了太陽、月亮和幾大行星之外,星象的變化不可能對地球的人類命運產生關鍵性的影響。這種觀點看來有正確的地方,就是古人知識的局限性。在前面我們已經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古人是把地球的大氣層作為「天」的,他們認為地球的大氣層就是整個宇宙,而日月星辰都是大氣層中的天體。這一點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渾天說」這種宇宙學說。「渾天說」的代表作《張衡渾儀注》中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天地如一個雞蛋,天如蛋清,地如蛋黃,天把地包裹在中間。這種理解正是地球被地球大氣層包裹的形象比喻,所以古人心中「天」的概念,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宇宙,而是指地球的大氣層,這一點是首先要確定的基本原則。以此為基礎,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古人各種預測體系的內涵。

從現代天文學的成果來看,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天體,無疑是太陽和月亮,其中太陽是絕對的主宰,季節、晝夜等時間節律,都是依靠太陽的光和熱形成的,所以太陽是地球環境氣候的決定因素,它對萬物命運的主宰是毫無疑問的。除了太陽之外,月亮也是影響地球環境的重要天體,雖然月亮並不是很大的天體,但是它離我們太近了。根據科學的研究,地球的潮汐節律直接來自太陽和月球的引力。除此之外,地球的洋流、地震等自然現象的形成也是和月亮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月亮也是決定地球環境氣候的重要因素。日、月、地這三個天體的複合運動,就形成了我們地球的基本節律——年、月、日、時。這些時間節律,毫無疑問對萬物的命運有重大的影響。

除了日月之外,太陽系中的大行星對於地球的環境氣候也有很大的影響。奕巨慶的《行星與長期天氣預報》中介紹,特大暴風雨多發生在月亮的朔望前後,這和潮汐的原理是一致的,但是朔望的影響一天就過去了,而異常的旱澇卻有可能持續數月,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最大的可能就是五星的朔望也同樣對地球氣候有影響,在行星朔望和月亮朔望發生重疊的時候,被影響的地區就形成特大的暴雨洪水,而不被影響的地區就形成特大幹旱。《內經》中說:「泉涌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上應歲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太陽系的其它大行星,因為距離地球太遠,所以它們對地球的影響力要比日、月小很多,對於地球的基本節律,即年月日等時間節律的形成,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這些大行星的影響還是存在的,當它們和日、月、地處在一些特定角度位置的時候,比如天文學中所說的「合」「沖」之類的位置,就可以對日月形成的節律產生增幅、減幅的作用,從而使日月節律的影響程度出現異常,於是在對應的年份中形成自然災害。劉傑的《中國運氣學》中介紹,我國500年來的兩個乾旱期,就發生在九大行星的會合附近。所以行星雖然不能決定地球的年、月、日這些基本節律,但是對於地球的超年節律卻是決定的因素,它們是誘發超年節律中自然災害、異常氣候的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年月日這些基本節律是地球的恆量,那麼行星的影響就是一種變數。不過這些的變數也不是無規律的,行星也有自己的固定運行軌道和公轉周期,也有自己的朔望周期,只是相對於地球的基本節律來說它們是一種變數而已。

綜合起來看,能夠直接影響地球上萬物的天體就是太陽和月亮,它們是地球基本節律周期(年以內的周期)的主導因素,而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也能影響地球上的生物,它們是超年節律的主導因素,但是行星的影響是間接的,它們本身不能單獨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當它們和日月的影響疊加或者抵消的時候,就有可能讓基本節律的強度出現變化。這也是超年節律的意義所在。這些天體對生物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易學中所用的星象主要就是日月和五星,意義就是如此。

當然大家也許會說,易學中的星象並不是只有這些,還包括三桓、四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概念,可以說是把滿天的星斗都算在內的,這些可都是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恆星,根本不可能對地球有什麼影響,這又如何解釋呢?

其實,中國星象中的四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五大行星等,都不是用星象本身來預測命運的,而是以星象為坐標,以星象的變化來確定地球上環境氣候的變化,「天體虛空而不可見,唯以日月星辰見之」。古人觀察星象的變化,其實是為了確定「天氣」的變化。什麼是「天氣」的變化?就是五行運氣的變化,也就是地球大氣層內環境氣候的變化。我們現在說氣候現象的時候,還是沿用「天氣」這個詞,就是這個意思。因此星象只是作為一個背景、一個坐標、一個參照點,用來標示地球上環境氣候的變化情況。比如說古諺:「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古人所說的星象與命運的關係,並不是用的星體本身的影響,而是其所標示出的五行運氣對命運的影響。而代表環境氣候變化的陰陽消長和五行運氣,則毫無疑問是地球上萬物的主宰因素。星象,包括日月五星其實都是「其象在天,其用在地」。這也是易學中的天文體系和現代科學中天文體系的區別。科學中的天文只是天文學而已,而易學中的天文是和地球的時空環境結合起來的。這樣天文現象就有了標示環境氣候變化的作用,也就有了預測命運的意義。不但天文學體系是這樣,數學體系也是這樣,易學中的數,同樣是和環境氣候的變化結合的。因此數的規律才具有了預測命運的作用。

「千里來龍,此處結穴」。地球環境氣候的差異和變化模式,就是易學的本源,是貫通一切易學原理的「根」。而這一切成立的基礎,是建立在環境(陰陽五行的變化)對命運具有的主宰作用基礎之上。

六、奇門遁甲的核心真義——陰陽五行

奇門遁甲以日、月、地球以及五大行星的運轉規律為基礎,以二十八宿為參照背景,以北斗七星為運轉樞機,以河圖洛書、八卦、六十甲子為生成模式,實際則是以曆法為參照模式,模擬地球宇宙世界的物質運動規律。而地球宇宙世界的物質運動規律的核心是陰陽五行。因此,奇門遁甲的核心真義是陰陽五行。

正因如此,《御定奇門寶鑒》之「釋八卦分八節」云:八節者;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也。冬至一陽生,生於陰之極也。夏至一陰生,生於陽之極也。故冬至起於坤,夏至起於乾。以先天卦之接應也。是以立春起于震,春分起於離,立夏起於兌,行東蔀之生氣而隸於北。立秋起於巽,秋分起於坎,立冬起於艮,行西蔀之殺氣而隸於南。又引漢陰居士曰: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含兩間而吐四時者,理中氣也。氣無理不畜,理無氣不舒。陰陽生殺者,所以畜其氣而舒其理者也。故庖羲氏俯仰以畫卦、軒轅氏即卦以分節,亦各緣陰陽生殺,發其含吐舒畜而已矣。八節之義,冬者陰也,其音翕、陰之理也。夏者陽也、其音張,陽之理也。春者陽之生氣也,故其音張而發。秋者陰之殺氣也,故其翕而斂。此陰陽理氣自然之翕張斂發,故運行四時而生成百物也。至者拯也、分者中也、立者止也。先天坤以純陰居北,陰至於純而陰極矣,故曰冬至陰極則陽生。陽生則陰止,故震一陽生於東北曰立春。離以陽含陰而居東,陽之生氣得乎中,是以二陽含一陰而中分之,故曰春分。陽過其中而氣漸盛,若不知其所止,則必至於極。故兌以一陰止二陽於東南曰:立夏。干以純陽居南,陽至於純而陽極矣,故曰:夏至。陽極則陰生,陰生則陽止,故巽一陰生於西南曰:立秋。坎以陰含陽而居西,陰之殺氣得乎中,是以二陰含一陽而中分之故曰:秋分。陰過其中而氣漸盛,若不知其所止,則必至於極,故艮以一陽止二陰於西北曰:立冬,此羲皇二聖,卦節一揆之旨也。後天卦位雖易,而八方八節不能易。其所能易者,則陰陽升降之氣。而所不能易者,則陰陽配合之理也。故曰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

奇門遁甲式盤的立式原理探微之一古天文曆法為奇門遁甲的源流(2012-04-12 13:21:43)

轉載

標籤: 奇門遁甲 二十八宿 北斗七星 五行 雜談 分類: 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式盤的立式原理探微之一

——古天文曆法為奇門遁甲的源流

黑白齋主

常秉義先生在《周易與曆法》一書中論述說:「易學是一門同天文、曆數、氣象、物候等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實證科學。《周易》是占筮書。筮,數也,筮法源於古曆法,而曆法本身就是一種準確的預測。」當代學者郭揚先生在《易經求正解》一書中也認為: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為易學的淵源。基於易經而生的何種佔法,如奇門、六壬、太乙等等,都與天文曆數密切相關,皆離不開河洛理數、九宮八卦及節氣律歷星宿度數。一言以蔽之,離不開天文曆法的時空背景。因此,我們就從古天文和曆法來探究奇門遁甲式盤的立式原理根源。

一、古代天文的立足點和方法

我們的國學源泉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結果。中國古代天文學,是古人通過「仰觀」的觀察方法得出的成果。正因如此,古人觀察得到的天文知識就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表現在立足點和方法上。古人因為是用肉眼來「仰觀天文」,所以,就是以地球為觀察中心,而不是以太陽為太陽系的中心來觀察。古人眼中的天球,是視天球。古人眼中的日月星辰,都在視天球內壁的同一層面掛著並運行著。這就是古人的局限所在。而我們研究奇門,必須要明白這個局限,否則就會墜入無底的「迷惘深淵」。

《淮南子·原道訓》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宇宙,一般當作天地萬物的總稱。宇宙學就是從整體的角度來研究宇宙的結構和演化。因為古人觀察角度和方法的局限性,所以在中國古代,關於宇宙的結構,主要有三派學說,即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此外還有昕天論、穹天論、安天論等。

渾天說:天地具有蛋狀結構,地在中心,天在周圍。渾天說到底是何時由何人首次提出,現在已不得而知。但作為一種宇宙學說,它的產生和發展卻與一種實用的測天儀器──渾天儀有著密切的關係,史籍所載明確的渾天說直到東漢張衡造渾天儀並作《渾天儀注》時才提出來。張衡的宇宙學說被後世天學家多次引用和發展,並成為中國古代絕大多數天學家公認和遵用的宇宙學說。中國古代天學家就是以《渾天儀注》中所描述宇宙模型,進行天文觀測和曆法推算的。以後歷代曆法推算方法上常有改進,但基本模型仍是少有變化。

蓋天說:是比渾天說出現更早的一種宇宙說,可將其起源、發展的過程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原始的形象化比喻的「天圓地方說」,沒有進一步關於天地結構的定量描述;第二階段以《周比算經》為基本綱領性文獻,提出了自成體系的定量化天地結構,基本假定是天地平行,其間相距八萬里。蓋天說家以此解釋天地結構和天體運行,並進行定量描述和計算。

宣夜說:認為天是無限而空虛的,星辰就懸浮在空虛之中,自由自在地運行著。史籍中關於宣夜說的記載現在只找到兩條,其中一條還是斥責它「絕無師法」的。這種說法與現代宇宙論頗有形似之處,所以往往被作適當發揮之後,成為中國古代最先進的宇宙學說。然而,宣夜說認為日月星辰自由自在地運行,所以對它們的運行規律也就無從談起。這種對天體自由運行的誇大,使得宣夜說無隻字片言談到對天地結構的定量化描述,所以嚴格地講,宣夜說還不能稱作為一種宇宙學說。

從以上學說可以看出,古人認為滿天星辰包括太陽、月亮和北斗七星等都是在一個層面上的——即大氣層里。所以,古人認為不僅年、月、四季、十二月、白天黑夜、十二時辰和生命問題有關,而且滿天星辰都與人類有著莫大的關係,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命軌跡。

二、古天文學中與奇門遁甲有關的主要範疇

古天文學也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庫,內容豐富,但是直接與奇門遁甲立式有直接關係的是二十八宿和北斗七星。

(一)古天文之——二十八宿

古人很早就在實踐中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即由月球和五大行星所處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古人發現月球圍繞地球運轉一周是27日多(恆星月),恰好一天經過一宿。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變化又與日月的位置變化有關。

古人最初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星的視運動而選擇了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於是古人創設了天象的「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太陽以黃道及赤道的兩側,繞天一周所取的觀象坐標。二十八宿的「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古人把沿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二十八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稱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 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獝。

《淮南子·天文訓》將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中央鈞天 角宿亢宿氐宿

東方蒼天 房宿心宿尾宿

東北變天 箕宿斗宿牛宿

北方玄天 女宿 虛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 壁宿奎宿婁宿

西方顥天 胃宿昴宿畢宿

西南朱天 觜宿參宿井宿

南方炎天 鬼宿柳宿星宿

東南陽天 張宿翼宿軫宿

「二十八宿」細解這裡不在展開敘述。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二十八宿創設之後,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它的作用亦不斷擴大,它不僅在觀象授時,制訂曆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現代天體測量學形成之前,在推算、測定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流星、彗星、新星乃至滿天星辰的位置等,無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推算方法是,古人在每一宿中選取一顆星作為定標星,古人稱它做「距星」。某一宿的距星與下鄰宿距星的赤經差,稱做某一宿的赤道距度(簡稱距度),中國古代表述天體位置的兩個量叫去極度和八宿度。「去極度」是指被測星辰與北天極的角距離;「八宿度」是指該天體與它西側相鄰一宿距星的赤經差,這個度量體系就是中國天文學家們建立的赤道坐標系統。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七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四種與之相象的動物命名這四個部分,對應關係如下: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稱為東官蒼龍;

北方七宿似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故稱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猶猛虎越出深秋初冬,稱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南官朱雀。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統稱為「四象」。

對於四象,中國的不少典籍多有敘述,如《考工記》、《御龍子》、張衡《靈憲》、孔穎達《尚書疏》等,其中以《靈憲》中的敘述最生動,張衡寫道:「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中國典籍中有的稱「四象」為「四維」,如《史記·天官書》、《石氏星經》、魏人張揖的《博雅》、元黃鎮成的《尚書通考》等。《史記·天官書》的記載與《靈憲》所載基本相同,即: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著四季星象。中國天文學家高魯以《史記·天官書》為依據,設計了二十八宿與四象的關係圖。就現代國際通用的88星象而言,東方蒼龍大約是占室女、長蛇、半人馬、牧夫、天秤、天蠍、豺狼、蛇夫等座。北方玄武大約佔人馬、摩揭、寶瓶、飛馬、天鵝、仙女、雙角、鯨魚等座。西方白虎大約佔仙后、白羊、黃仙、金牛、波江、獵戶、天兔等座。南方朱雀大約佔雙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獅子、長蛇等座。

王大有著的《天人合一養生》一書闡明:「當立春之時,地球正當位於柳、星諸宿——所謂黃道,實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與『天球』相交的軌跡,立春時地球運行到柳星諸宿宿位——在此時的夜半,柳、星二宿位於天空正中(中天),而角、亢諸宿位於東方,觜、參諸宿位於西方,牛、女諸宿在下(背向地球)為北方,井、鬼諸宿在上為南方。所以,角、亢諸宿定為東方,觜、參諸宿定為西方,牛、女諸宿定為北方,井、鬼諸宿定為南方。以此布列,東春木,南夏火,西秋金,北冬水,中長夏土。於是有東方木星、南方火星、西方金星、北方水星、中央土星。土星又名鎮星、填星。填者,直方大,填中空;鎮者,居中攝臨四方。以一年中四時天之陽生於子、盛於午中、盡於子相生之序,由此而五星定位、定序、定性、定時。」

二十八宿系統的建立,為日、月五星以及若干天象發生位置的確定,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和定量化的背景依據,是古代天文觀測定量化和系統化的重要標誌。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評論道:「現在無疑已經證實,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雖然在邏輯性和實用性方面決不遜於埃及、希臘以及較晚的歐洲天文學,然而它卻是以大不相同的思想體系為基礎的。」他又說:「二十八宿的界限一經劃定,不論星群離開赤道的遠近如何,中國人都能夠知道它們的準確位置。甚至當星群在地平線以下時,只要觀測和它們聯繫在一起的正在頭頂的拱極星,就可知道了。」

先哲在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周期的漫長過程中,是以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作為參照標誌的。二十八宿為北極天頂周圍的星組,合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成額定度數。古代名醫張景岳指出:「東方七宿,位應蒼龍,共七十五度;北方七宿,位應玄武,共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西方七宿,位應白虎,共八十度;南方七宿,位應朱雀,共一百一十二度。」其周天二十四方位坐標由干支、八卦及洛書九宮結合而產生,五方配天干: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內經·靈樞·衛氣行》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昂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大抵是沿天赤道從東向西將周天等分為十二個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地支名稱與二十八宿相對應來表示,即:子為正北,午為正南,卯為正東,酉為正西;以子午為經,卯酉為緯;辰、戌、丑、未、寅、申、巳、亥居乾、坤、艮、巽的後天八卦方位的四維之地,分別列於西北(後天乾卦)、東北(後天艮卦)、西南(後天坤卦)、東南(後天巽卦)四方。在伏羲六十四卦方圖中,乾位在西北、坤位在東南,以乾坤為天門地戶。正如《易傳》所云:「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辟一闔謂之變。」而六十四卦圓圖中的乾坤之位則是宇宙萬物陰陽消長進退規律的體現,也是奇門遁甲陰陽遁排局布式的依據。因此說,二十八宿既是天區劃分的標誌,也是陰陽消長的象徵。正如《遁甲經》云:「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即以戊己分天門地戶。作為天門(入陽)地戶(入陰)的劃分,亦如《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說:「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奎壁臨乾,當戊土之位;角軫臨巽,當己土之位。即從奎壁往南,曰行陽道,故曰開天門,自角軫而北,曰就陰道,故曰入地戶,奎壁的位置在西北角,角軫的位置在東南角,與伏羲六十四卦方位的乾位西北、坤位東南相吻合,故乾、坤二位為開天門地戶的方位。奇門遁甲的陰陽遁的劃分雖然不是以乾坤方位而是以坎離方位為準,但其陰陽進退的原理是一樣的。」

(二)古天文之——北斗七星

古人將天空中位置相對不變的星體稱之為恆星,並以此為參照,藉以觀察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古人在「仰觀天文」過程中發現,滿天星斗都排列有序地由東向西運行,只有北極星不動,似乎其他星辰都在圍繞著它旋轉。於是,古人視北極星為上帝的象徵,而北斗則是上帝出巡天下所駕的御輦。此正如《論語》中孔子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斗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最初有兩種名稱,一為《春秋運斗樞》所記。曰:「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二為《洛書》所記。它除記上述七名外,又記有另外七個名稱,曰:「開陽重寶,故置輔翼,易斗中曰北斗:第一曰司命,第二曰司祿,第三曰祿存,第四曰延壽,第五曰益算,第六曰度厄,第七曰上生。」

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這七顆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斗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為魁,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狀三星分別是——玉衡、開陽、搖光。杓柄中央的星名叫「開陽」,相距11分處有一顆4等伴星,名「輔」,開陽星和輔星組成視雙星,肉眼即能識辨。開陽本身也是一顆雙星。北斗七星始終在天空中作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則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因此,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北斗星的形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10萬年後,我們就看不到這種柄杓形狀了。

《易經·彖傳》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古代視北極星為上帝的象徵,而北斗則是上帝出巡天下所駕的御輦。對此,《甘石星經》云:「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意即上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史記·天官書》也說:「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所謂「七政」,據《索隱》引《尚書大傳》,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即是說,自然界天地的運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分布,以及人間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決定。對此,古籍《鶡冠子》明確記載:「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意即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斗在東,所以上帝從東方開始巡視,故《易傳》:「帝出乎震」,震卦在東。除了辨四時、定節氣之外,在古代北斗還是正綱紀所參照之星辰,當斗柄在天空中划上一個圓圈時,便完成了一個周年視運動。古人將一年中斗綱旋指十二辰的變化稱之為斗綱建月。明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云:「一歲四時之候,皆統於十二辰。十二辰者,以斗綱所指之地,即節氣所在之處也。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五月指午,六月指未,七月指申,八月指酉,九月指戌,十月指亥,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謂之月建。天之元氣,無形可觀,觀斗建之辰,即可知矣。」故《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之變,斗指子則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這正與奇門定局和九星落宮相對應。

古人以北斗七星視運動為坐標指針,將四時、八方、二十四節氣一周年完成,並由此而年復一年,往複循環。

下面對北斗七星按照古代天文名稱、黃老經註解、道教稱呼的順序予以介紹:

《黃老經》曰:北斗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機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精陽明也。第九隱元星,則弼星之魂明空靈也。具體可以排列如下:

1、天樞星。《黃老經》說它是「陽明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貪狼星」;

2、天璇星。陰精星之魂神,巨門星;

3、天璣(機)星。真人星之魄精,祿存星;

4、天權星。玄冥星之魄精,文曲星;

5、玉衡星。丹元星之魄靈,廉貞星;

6、開(闓)陽星。北極星之魄靈,武曲星;

7、搖光星。天關星之魂明,破軍星。

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斗九星。後來兩顆漸漸隱失,成為「七現二隱」,故今有北斗七星之說。

這九星在《雲笈七籤》24卷「北斗九星職位總主」的別名分別是:第1陽明星、第2陰精星、第3真人星、第4玄冥星、第5丹元星、第6北極星、第7天關星、第8洞明星(輔星)、第9隱元星(弼星),由九位大帝各主其星,攝理二十八個星辰。

在中國文化中,對包括北斗七星在內的星辰的崇拜信仰由來已久。古人認為北斗主死,南斗主生。遠在道教形成之前,儒教禮制也強調對漫天星辰的祭祀。另外,歷代學子崇拜的魁星,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即文曲星。《星經》云:「北斗七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道教形成後,吸收上述說法後將北斗七星神格化為重要的天神加以崇拜,並對之作種種神學解釋,成為司命主壽的七位星君。《雲笈七籤》卷二十四《總說星》曰:七星第一星「名曰天樞,魂神斗次;第二星名曰天璇,魂神斗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機,魄精斗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權,魄精斗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靈斗次行;第六星名曰闓陽,魄靈斗次行;第七星名曰搖光」。同時又稱北斗有九星,為九皇之神,謂「北斗九星,七見(現)二隱」。《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等,亦稱「司命」、「司祿」等為北斗七星之名,並有紫光夫人感蓮花化生北斗七星的故事流布民間。略云:龍漢時有一國王名周御,其妃名紫光夫人。某日,夫人於池秀逶,忽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長為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其餘七子為司命、司祿、祿存、延壽、益算、度厄、上生七星。《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及《上清靈寶大法》卷三十九等,即據此稱北斗七星為:北斗陽明司命星君,北斗陰精司祿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延壽星君,北斗丹元益算星君,北斗北極度厄星君,北斗天關上生星君。再加八、九二星,為九皇星君。道書承此說,除繼續論述其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影響外,著重強調其對個人生命的決定作用。《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云:「北斗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上清經》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樞宮,為司命星君;第二天璇宮,為司祿星君;第三天璣宮,為祿存星君;第四天權宮,為延壽星君;第五玉衡宮,為益算星君;第六開陽宮,為度厄星君;第七搖光宮,為慈母星君,總稱七司星君。專門奉祀北斗星君的廟宇稱北斗星君廟。因北斗專掌生存,故民間又稱為「延壽司」。

三、古代「仰觀天文」的目的

古人觀「天」的目的是什麼?

古代深入人心的天學思想是「天人合一」。這裡的「天」是被用來指整個自然界,它在古代中國人心目中,並非象近代科學的「客觀性假定」中那樣是無意志、無情感、可認識的客體,而是一個有意志、有感情、無法徹底認識、只能順應其道、與之和睦共處的龐大而神秘的活物。它表現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天地相通和天地對應。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保持天然、純真,人要和自然一致。我們的國學,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我們的國學始終都關注人,天人合一是主要命題。因此,人是宇宙中的人,人的陰陽和宇宙的陰陽息息相通,把人和環境割裂開來是不對的。古人認為日月星辰對人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古人談人必須談天地,必須談環境,必須談天文,必須談地理,必須談氣候。總之,人的體鍾必須與天一致。也就是說,古人「談天道」是為了「論人道」。正如《易經·彖傳》中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人的體鍾如何與天一致呢?就是要遵循天的季節性變化。古人切身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季節性變化和白天黑夜的晝夜變化對地球上萬事萬物的直接影響。為了能把握季節和晝夜的變化規律,古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探索宇宙,審視八方。根據日月往來、寒暑相推的四時變化和陰陽消長原理,確定星宿位置而定天時、推曆法。用曆法來指導人們的各種實踐活動。

古人很早就在實踐中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星的運動而選擇了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於是古人創設了天象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表面是天區劃分的標誌,本質則是陰陽消長的象徵。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甘石星經》:「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所以,古人觀天的首要目的是「觀象授時」,用來指導人類的生活實踐。授時就是制定曆法。

至於後來道家神話星辰的作用則不足道哉!

如果說,天文學是人類第一學,那麼曆法就是人類第一法。這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背景、不同政治背景的學者能夠共同認可、共同接受的歷史事實。世界的各種曆法均從天文中來,曆法是天文與人文轉換的第一成果。

所謂曆法,簡單說就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中國古代天文學史,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曆法改革史。時間長河是無限的,只有確定每一日在其中的確切位置,我們才能記錄歷史、安排生活。我們日常使用的日曆,對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極為詳細的規定,這實際上就是曆法在生活中最直觀的表達形式。年、月、日是曆法的三大要素。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論上應當近似等於天然的時間單位——回歸年、朔望月、真太陽日,稱為曆日、歷月、歷年。

曆法是天文學的分支學科。它是一種推算年、月、日的時間長度和它們之間關係,制定時間的序列的方法。簡單說來,就是為人們為了社會生產時間的需要而創立的長時間的記時系統。曆法能使人類確定每一日再無限的時間中的確切位置並記錄歷史。曆法以使用方便為目的,按一定法則,科學地安排年月日。日以上的時間系統計量與安排屬於曆法範疇。曆法是在人類生產與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年、月、日都直接與天體運行周期相關。很早以來,人們就把四季更迭的周期定為年,把月亮盈虧變化的周期定為月。一回歸年365.2422日,一朔望月為29.5306日,它們既不是月的整數倍,也不是日的整數倍,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在人為規定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數日,這種整數日的年和月,稱為歷年和歷月。

曆法是關於時間的計算方法的科學。比如今天是2004年7月2日,那位清末學者是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初九日出生的,唐朝從公元618年到907年共統治了290年等等,這些就是時間。這些時間的計算單位和數字是怎麼來的?是從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三個天體——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轉周期的比例計算出來的。計算時間的三個基本單位,年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月指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日指地球自轉一周。這些本來是小學生都懂的常識,為什麼說是一種專門學問?其實並不那麼簡單。準確地計算時間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複雜的原因在於太陽、地球、月亮這三個天體運轉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數,誰對誰都無法除盡。我們通常說一年12個月,360日,這只是一個概數。假如真的一個月是30整日,一年是12整月或360整日,那麼曆法就不成其為一門學問了。實際情況卻是:地球繞太陽一周是地球自轉一周的365倍多一點,相當於月亮繞地球一周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點;月亮繞地球一周是地球自轉一周的29倍多一點。它們相互間的比例都有一個除不盡的尾數,這就需要進行很複雜的計算,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夠相互配合起來,並且都能用整數進位,便於人們計算、使用,這就是曆法。所以又可以說曆法是計算太陽、地球、月亮運轉周期的比例的學問,是以這三個天體的運轉比例為研究對象的。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這種比例關係,就是不同的曆法。人們想盡辦法來安排日月年的關係。在歷史上,在世界各地,存在過千差萬別的曆法,但就其基本原理來講,不外乎三種:即太陰曆(陰曆)、太陽曆(陽曆)和陰陽曆。三種曆法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曆」實際上是一種太陽曆。關於各種曆法的內容,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曆法也是判斷氣候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我國的曆法中根據十二消息卦的機理而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補充曆法就是曆法用於判斷氣候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這一方面會在以後具體講解。

四、古代曆法簡歷——河圖洛書、八卦的源頭

中華文化不是始於文字,更不是始於儒家與道家,而是始於文字之前的天文曆法。以天文論天氣,是天文曆法背後的思路。以太陽為第一坐標論天氣變化,是天文曆法背後的方法。文字出現之後,曆法在文字中;文字出現之前,曆法在「圖書」中,曆法在「卦象」中。遠古中華先賢以太陽為坐標創建了太陽曆,以月亮為坐標創建了太陰曆,以北斗星為坐標創建了北斗歷,最後將三種曆法「合三為一」創建了陰陽合曆。文字之前的天文曆法是用抽象符號表達的,抽象符號就是河圖洛書、太極八卦。天文曆法一有永恆坐標,二有嚴密的數字,三有萬古長青的哲理。陰陽五行的哲理是從最初的太陽曆出發的。天文曆法中的陰陽五行第一特徵就是嚴格的規定性,與迷信與玄學毫無關係。

(一)文字所記載的歷

(1)《史記》所記載的黃帝歷。《史記·曆書》:「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按照《史記》的記載,歷是在黃帝時代出現的。從天文到人文的轉換,首先出現的是歷。最初的歷,是用五行表達的。

(2)《管子》所記載的五行歷。《管子·五行》:「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管子》告訴後人,五行的第一作用是正天時;正天時的五行歷是黃帝在蚩尤的輔助下創立起來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一行72天,五行360天。五行首尾相連,周而復始。五行歷,顯然有十月太陽曆的特徵。從《管子》這裡,一是知道了五行可以論歷,二是知道了蚩尤與黃帝的另一種關係——輔佐關係。

(3)《尚書》中的陰陽合曆。《尚書·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純太陽曆閏日,四年閏一日。陰陽合曆閏月,三年一閏,五年再閏。366日、閏、四時,這幾個特徵間接說明,《堯典》中的歷,應該是陰陽合曆。

(4)《周髀算經》中的陰陽合曆。《周髀算經》以太陽回歸年的時間長度論歲,以朔望月的時間長度論月,一歲的數據是365.25天,一月的數據是29天。《周髀算經》具有里程碑意義。十月太陽曆失傳於中原大地,應該在《周髀算經》之後。在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還有「一行72天」的太陽曆的影子。

(5)《漢書》記載的六種歷。《漢書·律曆志》記載了六種歷:黃帝歷、顓項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漢書·律曆志》:「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紀明曆法。」這一說法,將《尚書·洪範》中的「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解釋為五紀曆。五紀曆,實際上也就是五行歷。

(6)元朝郭守敬調歷。公元1281年,郭守敬將太陽回歸年長度由365.25精確為365.2425。三百年後的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組織天文學家修正儒略曆,所修正出的數據也是365.2425。這個數據,就是今天公元紀年所使用的數據。

人類上下五千年,如若從曆法上論,進步僅僅體現在小數點後的第二位之後的小數上。

(二)「圖書」與「卦象」中的歷

「圖書」是指河圖洛書;「卦象」是指先後天八卦。

河圖、洛書,一直被認為是易學的起源,中華文明的源頭。河圖和洛書的來歷,也被賦予種種神秘的色彩。幾千年來,河圖、洛書問題像謎一樣吸引著一代代的研究者,也困惑著一代代的研究者。因為根本性依據的缺失,所以,對「圖書」的解釋,一直存在著「說服力」問題。

根據傳說,上古伏羲氏時,在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黃河中浮出龍馬,背上的毛髮旋成一副圖形,因為是從黃河中所出,所以這個圖形被稱為「河圖」,伏羲依據此圖而演成八卦,成為《周易》的起源。又相傳,大禹治水時,從洛陽西洛寧縣的洛河中浮出神龜,背上的龜甲也有一副圖形,因為出自洛水,所以這個圖形被稱為「洛書」,大禹依此圖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治理社會,名《洪範》。《周易繫辭》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關於河圖和洛書的來源,目前就是所謂的「龍馬」、「神龜」傳說。目前,奇門界的很多書籍也是不厭其煩地引用該傳說。這種神話傳說不僅使河洛文化成了河洛濫觴,同時也使易經象數預測學在數千年來始終背著封建迷信的外衣!

「馬出河圖龜負疇,自古怪說何悠悠。」

河圖洛書到底是如何來的,二者到底揭示了什麼易理呢?

其實,「河洛、八卦」就是曆法!!

首先,通過前面的古天文學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故天文學都是圍繞著地球,確切地說是指我國黃河流域一代的氣候變化來說的,不再重複。

其次,從現有的文獻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1)《屍子》說卦中有歷。《漢書·藝文志》中,有關於《屍子》二十篇的記載。《屍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在《屍子》的記載里,八卦是表達四時八節的。

(2)《帛書周易》說卦中有歷。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中有幾篇流行本《周易》所沒有的文章,有一篇題目《要》的文章,其中談到八卦是表達四時變化的。原話是:「又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物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四時變化,可以歸納為八卦。在《帛書周易》的記載里,八卦是表達四時八節的。

(3)《周髀算經》中的一個數據。《周髀算經·日月曆法》中出現383又940分之847(即383.9)這個數字。這是閏年13個月的天數。一看到這個數字,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六十四卦的384爻的爻數。一卦六爻,6×64=384(爻)。閏年13個月的天數,六十四卦的爻數,融合在了384這一數字。384÷13=29.53,這個數字幾近於朔望月的天數。384這一數字,對人們的啟示是:六十四卦,卦中有歷。

(4)《周易》中的一個名詞與二句話。《周易·繫辭上》出現「大衍之數」這一名詞,相隨相伴又出現了「五歲再閏」和《易經·彖傳》中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大衍之數」是談天地之數的。《周易》里的天地之數,與彝族文化里的天地之數一模一樣。彝族文化里的天地之數組成了圖書,圖書可以表達東西南北四方,可以表達春夏秋冬四季。「大衍之數」是不是關乎曆法?《漢書·律曆志》明確以「大衍之數」論歷,唐一行和尚改歷,名之以「大衍曆」;參照彝族文化,參照《漢書·律曆志》,參照一行和尚的「大衍曆」,完全可以將「大衍之數」視為是曆法的表達。「五歲再閏」是調配陰曆陽曆融合的一種方法。太陽回歸年的時間長度是365.25,十二個朔望月構成的一年時間長度是354。陰曆陽曆融合,必須置閏,閏余才能成歲。365.25-354=11.25(天),這裡的11.25是餘數。11.25×3=33.75,三年的餘數大於一個月。11.25×5=56.25,五年的餘數接近兩個月。調配陰曆陽曆的一致,必須置閏。沒有閏,四時之序就會錯亂。「五歲再閏」的陰陽合曆調配法沿用至今。「五歲再閏」這句話,在《周易》中出現在卦的演算中。卦表達的是歷,算卦的本義實際上是推演曆法的。擺地攤的算命先生所算的卦,與算卦的本義南轅北轍。

至於《易經·彖傳》中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前面已經論述的非常明確了。

(5)彝族文化里的「圖書」,從根本上說是表達宇宙發生論的,從具體上說首先表達天文曆法——兩種太陽曆。彝族文化在歷史上是口口相傳的文化,唐代、清代形成了典籍。近20年來,雲貴川三地的彝族同胞將先賢傳下來的典籍集結出版,《西南彝志》、《宇宙源流》、《土魯竇吉》、《宇宙人文》等一批典籍,出現在了世人面前。彝族文化里有洛書,也有河圖,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圖書與兩種太陽曆、先後天八卦的相關解釋。藉助彝族同胞的文化,可以有助於重新認識源頭的中華文化。

在彝族傳說中,漢族出於伏羲氏這一支,彝族出於伏羲氏母親那一支,所以在文化本源上有著一致性。按照這個說法稍加推理,馬上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彝族與漢族或舅甥關係或表兄弟關係。彝漢兩個民族在遠古時期原本就是親戚,源頭文化之相通相似的「所以然」,此處出現了合理的答案。

在《土魯竇吉》一書中,出現了圖書之形與圖書之數。書先而圖後,洛書的彝族名稱為「魯素」,譯為「龍書」;河圖的彝族名稱為「付託」,譯為「聯姻」。龍書表達的是十月太陽曆;河圖表達的是十二月太陽曆。關於圖書與八卦的關係,彝族文化的解釋是:彝族文化中的洛書,表達的是十月太陽曆,河圖表達的是十二月曆。洛書演化出了先天八卦,河圖演化出了後天八卦。彝族文化稱八卦為宇宙八角,八角可以表達空間中的八方,可以表達時間中的八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與冬至夏至)。陰陽五行學說源於天文,奠定於曆法,首先是由十月太陽曆奠定的。實際上,《周易》中八卦的本義就是八節歷。《帛書周易》:「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物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屍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在這兩個論斷中,八卦就是八節歷。天文學是中華大地上的第一學,曆法是中華大地上的第一法。陰陽五行太極八卦,是從第一學、第一法這裡出發的。陰陽五行太極八卦之所以被誤解誤讀,根本原因在於源頭天文曆法的失傳,尤其是十月太陽曆的失傳。

(6)今天天文學家對早期曆法的解讀。今天的天文學家解讀圖書與卦,解讀出的仍然是歷。其一,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陳久金先生在《彝族天文史》一書中寫下了卦中有歷的話,他說:「八卦與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它所使用的數當與曆法的周期有關。具體地說,無論是先天八卦還是後天八卦,它的十個數就是我國古代十月太陽曆的十月曆。所謂宇宙和自然的變化規律,就是指四季變化。原本是用它推算月的,後來又將它推廣。用來推算日和年。」——天文學家指出,最初的曆法是用八卦表達的。其二,還是這位陳久金先生,他在1986年第2期《自然科學史研究》發表了《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一文,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所謂伏羲受河圖,禹受河圖或洛書,是說天授他們治理國家的大法,其中自然包括象徵王權的曆法。」——天文學家指出,最初的曆法是用圖書表達的。其三,雲南天文台高級實驗師李維寶先生在《雲南少數民族天文曆法研究》一書中介紹了雲南彝族、傣族、佤族、怒族、基諾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所採用的多種曆法——太陽曆、陰陽合曆、物候歷,以及遠古時期先民所採用的「山頭歷」。書中多次出現太極圖:介紹傈僳族曆法時,出現了太極圖;介紹彝族曆法時,出現了太極圖、河圖、洛書與八卦。傈僳族的曆法,太極圖位於中央,圍繞太極的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之外是十二屬相組成的大圓。這個圖是傈僳族先哲所繪。(傈僳族的曆法圖與藏族曆法圖大同小異。在藏族《天文歷算》一書中發現了內外三層的天文曆法圖:中間圓分九宮,九宮外環繞的是八卦,八卦圓之外,也是最外層的圓是十二種動物組成的大圓。) 彝族的十月曆,一年分陰半年、陽半年。冬至到夏至,太陽視運動由南回歸線向北,這半年為陽;夏至到冬至,太陽視運動由北回歸線向南,這半年為陰。一年的陰陽各半,彝族先賢是用太極圖表達的。春夏秋冬四季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八節,彝族先賢是用八卦(史稱八角、八方)表達的。其四,李維寶先生在「彝族十月曆溯源」中的「十月曆演變脈絡」中關於河圖洛書的新觀點。李維寶先生將陰陽、五行、圖書之數合理地解釋到了十月曆中。他說:「『陰陽五行歷』,即以五行為月名,依次為水、木、火、金、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現一次。按《易》的表述叫做五行生成說,上半年作物生長象徵陽,下半年作物成熟收藏象徵陰。五行紀月在一年中出現兩次,都兼有陰陽,即以水月代表一月時為陽,代表六月時為陰;火月代表二月時為陰,代表七月時為陽;木月在三月時為陽,代表八月為陰;金月是四月時為陰月,是九月時為陽月;土月代表五月時為陽月,輪到十月時又為陰月。概括地說,五行在上半年若為陽,下半年再出現時必定為陰,反之亦然。」上半年為陽,下半年為陰,陰陽在這裡順利地進入了曆法。金木水火土紀月,五行在這裡順利地進入了曆法。以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這十個奇偶之數記陰月陽月,河圖之數順利進入曆法。其五,解釋五行的新觀點。《洪範》中的九條治國大法,第一條所出現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被李維寶先生解釋為五行歷。他在第六章第三節中說:「《洪範》五行不可能是什麼哲學概念,而是……1年分5個時節的曆法……這種歷史傳統早在周朝就有記載。如《春秋》記魯桓公『四不正朔』,《論語》中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等,都是被當作大事來記錄,說明那個時代各諸侯國都把曆法視為國家的大政,《洪範》把五行作為9條大政中第一條,必屬曆法無疑了。由於鯀不重視曆法,『汩陳其五行』而失敗了,禹把治歷當作9條大政之一,所以才成功了。」

《管子》以五行論歷,《淮南子》以五行論歷,以此而論,李維寶先生的認識是完全有歷史依據的。他對圖書與歷、八卦與歷的解釋,絕大部分都是能接受的。

綜上所述,從《河圖》《洛書》和八卦、干支、五行等實際的性質看,它並不是什麼「超自然」的產物,也不是迷信東西,而是一門關於測量太陽,推算天文氣候曆法的技術,屬自然科學範疇。河圖、洛書、八卦、干支、陰陽、五行均是古代天文曆法的內容,均是自然科學而非玄學和迷信。

五、如何理解易學預測技術中的滿天星斗

易學中有大量的天文現象,作為構成易學的基礎而存在。比如說二十八宿和北斗七星等。而在實際預測之中,也總是有星象名詞參與到預測的過程中。在一些批判易學的人眼中,這就成為預測是迷信的一個「有力證據」。他們認為除了太陽系中的日、月以及幾大行星之外,那些遙遠的天體,對地球上生物的影響幾乎為零。用這些星體的位置變動來預測命運,根本就沒有道理,不是迷信是什麼?天文學家討論星象和命運的關係就認為,古人之所以把星象變化和人們的命運聯繫起來,是由於古人知識的局限性,他們不知道滿天的星斗都是和地球相距非常遙遠的天體,往往以光年為單位來計算的,所以除了太陽、月亮和幾大行星之外,星象的變化不可能對地球的人類命運產生關鍵性的影響。這種觀點看來有正確的地方,就是古人知識的局限性。在前面我們已經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古人是把地球的大氣層作為「天」的,他們認為地球的大氣層就是整個宇宙,而日月星辰都是大氣層中的天體。這一點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渾天說」這種宇宙學說。「渾天說」的代表作《張衡渾儀注》中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天地如一個雞蛋,天如蛋清,地如蛋黃,天把地包裹在中間。這種理解正是地球被地球大氣層包裹的形象比喻,所以古人心中「天」的概念,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宇宙,而是指地球的大氣層,這一點是首先要確定的基本原則。以此為基礎,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古人各種預測體系的內涵。

從現代天文學的成果來看,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天體,無疑是太陽和月亮,其中太陽是絕對的主宰,季節、晝夜等時間節律,都是依靠太陽的光和熱形成的,所以太陽是地球環境氣候的決定因素,它對萬物命運的主宰是毫無疑問的。除了太陽之外,月亮也是影響地球環境的重要天體,雖然月亮並不是很大的天體,但是它離我們太近了。根據科學的研究,地球的潮汐節律直接來自太陽和月球的引力。除此之外,地球的洋流、地震等自然現象的形成也是和月亮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月亮也是決定地球環境氣候的重要因素。日、月、地這三個天體的複合運動,就形成了我們地球的基本節律——年、月、日、時。這些時間節律,毫無疑問對萬物的命運有重大的影響。

除了日月之外,太陽系中的大行星對於地球的環境氣候也有很大的影響。奕巨慶的《行星與長期天氣預報》中介紹,特大暴風雨多發生在月亮的朔望前後,這和潮汐的原理是一致的,但是朔望的影響一天就過去了,而異常的旱澇卻有可能持續數月,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最大的可能就是五星的朔望也同樣對地球氣候有影響,在行星朔望和月亮朔望發生重疊的時候,被影響的地區就形成特大的暴雨洪水,而不被影響的地區就形成特大幹旱。《內經》中說:「泉涌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上應歲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太陽系的其它大行星,因為距離地球太遠,所以它們對地球的影響力要比日、月小很多,對於地球的基本節律,即年月日等時間節律的形成,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這些大行星的影響還是存在的,當它們和日、月、地處在一些特定角度位置的時候,比如天文學中所說的「合」「沖」之類的位置,就可以對日月形成的節律產生增幅、減幅的作用,從而使日月節律的影響程度出現異常,於是在對應的年份中形成自然災害。劉傑的《中國運氣學》中介紹,我國500年來的兩個乾旱期,就發生在九大行星的會合附近。所以行星雖然不能決定地球的年、月、日這些基本節律,但是對於地球的超年節律卻是決定的因素,它們是誘發超年節律中自然災害、異常氣候的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年月日這些基本節律是地球的恆量,那麼行星的影響就是一種變數。不過這些的變數也不是無規律的,行星也有自己的固定運行軌道和公轉周期,也有自己的朔望周期,只是相對於地球的基本節律來說它們是一種變數而已。

綜合起來看,能夠直接影響地球上萬物的天體就是太陽和月亮,它們是地球基本節律周期(年以內的周期)的主導因素,而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也能影響地球上的生物,它們是超年節律的主導因素,但是行星的影響是間接的,它們本身不能單獨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當它們和日月的影響疊加或者抵消的時候,就有可能讓基本節律的強度出現變化。這也是超年節律的意義所在。這些天體對生物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易學中所用的星象主要就是日月和五星,意義就是如此。

當然大家也許會說,易學中的星象並不是只有這些,還包括三桓、四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概念,可以說是把滿天的星斗都算在內的,這些可都是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恆星,根本不可能對地球有什麼影響,這又如何解釋呢?

其實,中國星象中的四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五大行星等,都不是用星象本身來預測命運的,而是以星象為坐標,以星象的變化來確定地球上環境氣候的變化,「天體虛空而不可見,唯以日月星辰見之」。古人觀察星象的變化,其實是為了確定「天氣」的變化。什麼是「天氣」的變化?就是五行運氣的變化,也就是地球大氣層內環境氣候的變化。我們現在說氣候現象的時候,還是沿用「天氣」這個詞,就是這個意思。因此星象只是作為一個背景、一個坐標、一個參照點,用來標示地球上環境氣候的變化情況。比如說古諺:「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古人所說的星象與命運的關係,並不是用的星體本身的影響,而是其所標示出的五行運氣對命運的影響。而代表環境氣候變化的陰陽消長和五行運氣,則毫無疑問是地球上萬物的主宰因素。星象,包括日月五星其實都是「其象在天,其用在地」。這也是易學中的天文體系和現代科學中天文體系的區別。科學中的天文只是天文學而已,而易學中的天文是和地球的時空環境結合起來的。這樣天文現象就有了標示環境氣候變化的作用,也就有了預測命運的意義。不但天文學體系是這樣,數學體系也是這樣,易學中的數,同樣是和環境氣候的變化結合的。因此數的規律才具有了預測命運的作用。

「千里來龍,此處結穴」。地球環境氣候的差異和變化模式,就是易學的本源,是貫通一切易學原理的「根」。而這一切成立的基礎,是建立在環境(陰陽五行的變化)對命運具有的主宰作用基礎之上。

六、奇門遁甲的核心真義——陰陽五行

奇門遁甲以日、月、地球以及五大行星的運轉規律為基礎,以二十八宿為參照背景,以北斗七星為運轉樞機,以河圖洛書、八卦、六十甲子為生成模式,實際則是以曆法為參照模式,模擬地球宇宙世界的物質運動規律。而地球宇宙世界的物質運動規律的核心是陰陽五行。因此,奇門遁甲的核心真義是陰陽五行。

正因如此,《御定奇門寶鑒》之「釋八卦分八節」云:八節者;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也。冬至一陽生,生於陰之極也。夏至一陰生,生於陽之極也。故冬至起於坤,夏至起於乾。以先天卦之接應也。是以立春起于震,春分起於離,立夏起於兌,行東蔀之生氣而隸於北。立秋起於巽,秋分起於坎,立冬起於艮,行西蔀之殺氣而隸於南。又引漢陰居士曰: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含兩間而吐四時者,理中氣也。氣無理不畜,理無氣不舒。陰陽生殺者,所以畜其氣而舒其理者也。故庖羲氏俯仰以畫卦、軒轅氏即卦以分節,亦各緣陰陽生殺,發其含吐舒畜而已矣。八節之義,冬者陰也,其音翕、陰之理也。夏者陽也、其音張,陽之理也。春者陽之生氣也,故其音張而發。秋者陰之殺氣也,故其翕而斂。此陰陽理氣自然之翕張斂發,故運行四時而生成百物也。至者拯也、分者中也、立者止也。先天坤以純陰居北,陰至於純而陰極矣,故曰冬至陰極則陽生。陽生則陰止,故震一陽生於東北曰立春。離以陽含陰而居東,陽之生氣得乎中,是以二陽含一陰而中分之,故曰春分。陽過其中而氣漸盛,若不知其所止,則必至於極。故兌以一陰止二陽於東南曰:立夏。干以純陽居南,陽至於純而陽極矣,故曰:夏至。陽極則陰生,陰生則陽止,故巽一陰生於西南曰:立秋。坎以陰含陽而居西,陰之殺氣得乎中,是以二陰含一陽而中分之故曰:秋分。陰過其中而氣漸盛,若不知其所止,則必至於極,故艮以一陽止二陰於西北曰:立冬,此羲皇二聖,卦節一揆之旨也。後天卦位雖易,而八方八節不能易。其所能易者,則陰陽升降之氣。而所不能易者,則陰陽配合之理也。故曰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

《御定奇門寶鑒》之「釋星」又曰:「蓬任沖輔英芮柱心禽,其立義皆本於甲。而其取義則因於節氣。蓋甲既遁而星乃顯其用,謂之星者,必晦而後現。猶夫甲之必遁而後顯也。冬至之木、陽意已動。蓬者逢也,言能復逢其陽也,故一宮曰蓬。立春乃可以任其性矣,故八宮曰任。春分則其氣益暢,故三宮曰沖,沖者動也。至於立夏。扶蘇四蔭,附之者益眾,故四宮曰輔。夏至而英華盡露矣,故九宮曰英。立秋而斂,故二宮曰芮,芮之為言內也。秋分黃落,厥干獨存,故七宮曰柱。立冬則體竭內含,中藏仁德,故六宮曰心。惟土則四時相依於木,有禽之象焉。故中五曰禽。」

《奇門遁甲鳴法》序云:「術數之學,唯奇門一家,非他技可比。征之於數,實出於河圖洛書、九宮八卦;征之於理,實繫於天地人文、陰陽消息。」釋「陰陽秘旨極玄微,二至分途順逆飛。」時又云:「沖和之氣,無過乎陰陽;統攝陰陽之理,無過乎節氣。故冬至陽生,夏至陰生。陽生則陰消,則萬物隨之所以生,乃知來之候,故奇門家用之於順也。陰始則陽息,萬物隨之所以死,乃數往之候,奇門家用之於逆也。順逆異途,其星神門儀分而布之,則玄微之旨明矣。」

《奇門遁甲總訣》篇首即云:「陰陽順逆妙難窮。二至還歸一九宮。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來一掌中。」篇末又進一步強調云:「陰陽逆順妙無窮,節氣推移時候應,二至還歸一九宮,三元超遁用六甲,八卦周流遍九宮。」

李開元在《李氏奇門占斷總訣》開篇也云:「天地之道,陰陽而已;陰陽之道,五行而已。《黃帝陰符經》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兩句話,十六字,便道盡了奇門遁甲的核心。」

所以說,得陰陽五行之理,奇門遁甲的真義盡矣!!!

《御定奇門寶鑒》之「釋星」又曰:「蓬任沖輔英芮柱心禽,其立義皆本於甲。而其取義則因於節氣。蓋甲既遁而星乃顯其用,謂之星者,必晦而後現。猶夫甲之必遁而後顯也。冬至之木、陽意已動。蓬者逢也,言能復逢其陽也,故一宮曰蓬。立春乃可以任其性矣,故八宮曰任。春分則其氣益暢,故三宮曰沖,沖者動也。至於立夏。扶蘇四蔭,附之者益眾,故四宮曰輔。夏至而英華盡露矣,故九宮曰英。立秋而斂,故二宮曰芮,芮之為言內也。秋分黃落,厥干獨存,故七宮曰柱。立冬則體竭內含,中藏仁德,故六宮曰心。惟土則四時相依於木,有禽之象焉。故中五曰禽。」

《奇門遁甲鳴法》序云:「術數之學,唯奇門一家,非他技可比。征之於數,實出於河圖洛書、九宮八卦;征之於理,實繫於天地人文、陰陽消息。」釋「陰陽秘旨極玄微,二至分途順逆飛。」時又云:「沖和之氣,無過乎陰陽;統攝陰陽之理,無過乎節氣。故冬至陽生,夏至陰生。陽生則陰消,則萬物隨之所以生,乃知來之候,故奇門家用之於順也。陰始則陽息,萬物隨之所以死,乃數往之候,奇門家用之於逆也。順逆異途,其星神門儀分而布之,則玄微之旨明矣。」

《奇門遁甲總訣》篇首即云:「陰陽順逆妙難窮。二至還歸一九宮。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來一掌中。」篇末又進一步強調云:「陰陽逆順妙無窮,節氣推移時候應,二至還歸一九宮,三元超遁用六甲,八卦周流遍九宮。」

李開元在《李氏奇門占斷總訣》開篇也云:「天地之道,陰陽而已;陰陽之道,五行而已。《黃帝陰符經》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兩句話,十六字,便道盡了奇門遁甲的核心。」

所以說,得陰陽五行之理,奇門遁甲的真義盡矣!!!


推薦閱讀:

淺探陳式太極拳推手的力學原理
地支藏干原理,十二地支藏干表
[針灸專題]針灸祛皺原理與方法
三合四大局理氣以河圖為理氣原理
「絕地逢生」的操作原理

TAG:曆法 | 原理 | 奇門遁甲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