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21世紀中國的工業化之路
06-07
● 王曉紅國鴻將剛剛出版的新著《論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送給我,作為他的學姐,我十分高興,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這是根據他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是他放棄很多東西、脫產寒窗三年的碩果,不僅映出了國鴻求學的艱辛,更映出了一個青年學者對祖國現代化之路積極探索的精神,以及為中國改革與發展建言獻策的強烈責任感。經濟學界泰斗劉國光先生在《序》中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在國家宏觀經濟部門從事研究工作,自然對這一問題十分關注。書中許多頗具建樹的觀點深深吸引了我,使我有感而發。 ( http://www.tecn.cn )18世紀中葉肇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大大加快了人類文明的步伐,工業化不僅創造出前所未有豐富的物質財富,也使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社會加速進步,工業化自此成為社會發展的方向。自此之後,工業化問題一直是國內外學者,尤其是發展經濟學家研究的重要問題。錢納里(H.Chenery)曾經說過:「從歷史上看,工業化一直是發展的中心問題。」羅森斯坦—羅丹(Rsosenstein-Rodan)1943年曾在《東歐和東南歐的工業化問題》一文中指出,經濟落後國家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關鍵在於實現工業化。繆爾達爾指出:「不發達國家很自然地把工業化看做它們擺脫貧困的陽關大道。」可見,工業化被認為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脫貧致富、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 http://www.tecn.cn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該怎樣選擇自己的工業化道路?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我國總結了國內外工業化道路的經驗教訓,針對全球化形勢的新變化和我國國情的特殊性做出的根本性戰略調整,它不僅是我國工業化路徑的重大轉換,也是重大的理論創新。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一探索和實踐,不僅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道路樹立了一面旗幟,也對世界經濟增長和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 http://www.tecn.cn )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走完了工業化道路,但都是通過傳統模式實現的。傳統工業化模式是建立在對能源和資源大量消耗的基礎上,隨之相伴的還有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我國的工業化道路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的,半個世紀以來,我國一直走的是傳統工業化道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工業化在政府的計劃指令下大規模推進,在工業化大力推進的同時也做出了許多違背經濟規律的「大鍊鋼鐵」之舉。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開始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業化道路。20多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迅速加快,經濟增長速度舉世震驚。1980年到2000年期間,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僅次於美國(20.7%)位居世界第二位。按照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世界銀行以製造業增加值占整個產品增加值比重劃分工業化與非工業化國家的標準來看,目前,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整個產品增加值比重約為50%以上,屬於半工業化國家(60%以上為工業化國家,40%—60%為半工業化國家,20%以下為非工業化國家)。按照階段來劃分,從人均GDP、就業結構、產業結構等項指標來判斷,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這意味著中國工業化道路已經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重要的轉折時期,要進一步中國加速工業化進程,選擇什麼樣的道路直接關係到實現工業化的成敗。 ( http://www.tecn.cn )由於製造業大規模地發展,資源約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主要矛盾和制約因素。我國資源稟賦差,耕地和淡水人均佔有量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和鋁等重要的礦產資源,人均儲量分別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不僅如此,長期以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放大了資源約束的壓力。2003年,在我國消耗的各類國內和進口資源約50億噸,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別為世界的7.4%、31%、30%、27%、25%和40%,而創造的GDP相當於世界的4%。主要產品單位產量的能耗、水耗和礦產資源消耗都大大高於國際先進水平。這一嚴酷的現實告訴國人,對於中國這個人口已經超過了實現工業化國家的人口總和,而人均資源佔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遠的發展中大國來說,靠傳統模式難以實現工業化,也難以為繼工業化。只有另闢奚徑,走一條以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http://www.tecn.cn )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致力於中國發展的所有學者關注的問題。國鴻吸收了中外著名學者的相關理論,通過對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深入剖析,在書中全面、清晰地論述了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構建了中國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體系、指標體系,回答了什麼是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怎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這不僅是工業化理論的重要創新,對於指導中國新型工業化的實踐也極具參考價值。 ( http://www.tecn.cn )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首先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工業化道路。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進行工業化,我們才可能真正解決發展目的的問題,也才可能真正享受到工業化所帶來的現代文明成果,在工業化過程中有效解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國際與國內之間、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完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新型工業化戰略體系由可持續發展戰略、信息化戰略、技術進步戰略、人力資源戰略、城市化戰略、「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制度法律和政府作用七個方面組成。它們之間相互關聯:可持續發展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信息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靈魂,技術進步、人力資源、城市化、「走出去,引進來」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動力和支撐,法律制度和政府作用是其保障。如果將中國比為一輛行使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的車,信息化是引擎,可持續發展是方向盤,技術進步、人力資源、城市化和「走出去、引進來」則是四個輪子,制度法律和政府作用則是車的框架。這七個方面的相互作用,為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技術支持和制度保障。 ( http://www.tecn.cn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基本原則,也是其真正要義,它滲透到新型工業化的每一個環節。信息化則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引擎貫穿發展的全過程,沒有信息化就沒有對傳統工業的改造,也就沒有新型工業化。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源則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永動的發動機,人類歷史上許多重大的政治和經濟體制變革都源於技術革命。在現代經濟中,技術進步在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起決定性作用。高素質的勞動力則為新型工業化提供人力支持。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庫茲涅茨說過,中國台灣之所以在短期內實現了工業化,主要原因就是它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勞動力,並能夠成功地吸收西方工業國家花費了200多年時間才發展完善的「知識庫」。因此,沒有技術進步和優良的人力資本,中國的新型工業化就是一句空話。這也對增加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加大國民教育投入,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的發展則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驅動因素。未來學家托夫勒認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城市化是21世紀世界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兩大驅動因素。」工業化的發展為城市化奠定了產業和社會基礎,城市化的發展又以工業化為依託和條件,工業化和城市化就像兩個孿生兄弟相互依存,在良性互動中實現共同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推進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已經將世界各國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也必將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鏈條之中,在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基礎上實現新型工業化,在全面開放的條件下實現與世界經濟共贏。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沒有法制保障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工業化。政府則應該通過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來促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 http://www.tecn.cn )從18世紀70年代最早發動工業化的英國算起,人類工業化的歷史已經經歷了二百多年的實踐,而先後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只有64個,佔全球人口比重不足20%。這一數字足以說明人類在工業化道路上行走之艱難,也足以說明為了工業化道路人類做出的不懈努力。而中國擁有世界人口的1/4,其工業化的實現必將巨大地推動全球實現工業化的進程。而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一條既可以告慰子孫,又可以向世界證明中華民族對人類巨大貢獻的道路,它必將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http://www.tecn.cn )(《論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趙國鴻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原文發於《讀書》雜誌2005年第10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21世紀超級營養健康食品精選大全 營養健康食品排行榜
※【21世紀報】「滬港通」投資者報告(14.9.27)
※港姐退化史:80、90年代極盛 21世紀美人絕跡(組圖)
※亞當·斯密在北京:21世紀的譜系+(意)喬萬尼·阿里吉著
※21世紀一個觸目驚心的因果輪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