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規家風中汲取廉潔正能量
家規家風,是民族素質的折射,是社會風氣的基礎,是政治清廉的條件,是人生成功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時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的作風表現。」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他進一步強調:「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為此,我們要研究家庭教育與家規家風建設問題。
一、家庭教育的五大特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點和基點,是家風形成的重要基礎,在我國家實踐中,不能把家教推向社會,推向學校,必須獨立成章,精心實施。庭教育由於發生在家庭之中,與幼兒園、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較,具有五大特性:
(一)家庭教育的奠基性。家庭是人生的搖籃,是人出生後的第一個場所,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教對人生具有奠基性作用。我國古諺有:「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幼兒期是人生的開始。幼兒在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進行早期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在幼年時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成才至關重要。
(二)家庭教育的長效性。人一生2/3的時間在家庭中度過。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在自覺與不自覺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將伴隨著孩子的終生。因此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幾代人,甚至於十幾代、幾十代。
(三)家庭教育的權威性。小孩涉世不深,對世界了解不多,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話語和行為總是對的,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權威性,父母長輩在孩子身上能體現出權力和威力。但父母權威的樹立務必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長制上,明智的家長採用剛柔相濟的方法。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慈祥、威嚴、公正、遵紀、守法、勤勉、節約的良好形象,對孩子成長有好處。
(四)家庭教育的輻射性。由於有血緣關聯和親緣關聯,父母與孩子之間具有天然的密切性,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輻射作用。家長高興時,孩子也會參與歡樂,家長煩躁不安時,孩子情緒也不好。因此,父母要對孩子傳遞正能量,播撒陽光雨露,盡量避免負面情緒。在孩子面前,家長處變不驚、沉穩堅定,這樣會使子女遇事沉著冷靜,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五)家庭教育的全程性。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能全面、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能及時教育,及時糾偏、細緻引導。幼兒園、學校等群體教育,是一對多的教育,難免顧此失彼。家長應注重孩子教育的全程性、跟蹤性、及時性,讓孩子形成良好習慣,以彌補群體教育的不足。
二、培育優良家風的「五個途徑」和「五個重點」
家庭教育是一個特殊的綜合教育,對於個人、家庭、家族乃至國家至關重要。如何藉助家庭教育培育優良的家風,塑造優秀的家庭乃至國家事業接班人,我們認為應該堅持五個途徑、五個重點:
(一)五個途徑:
1、向古人要智慧。古往今來,我國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格外注重家庭教育,對子女教育尤為重視,積累了眾多寶貴的經驗和生動案例,是我們進行家庭教育、家風建設的智慧寶庫。蜀漢諸葛亮在繁忙的政務之暇,不忘對其子諸葛瞻的教育,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同樣,北宋政治家司馬光為完成《資治通鑒》這部歷史巨著,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乾淨,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面把書頁的邊緣托起,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同樣他還教育司馬康要提倡節儉,寫下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傳世警察言。等等。我們應該大力研究、傳承、弘揚古人家庭教育智慧,為當前家風建設提供智慧源泉。
2、從當代找典型。我們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民族的解放和共和國的創立鞠躬盡瘁,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同樣,他們精心培育並經後人傳承,以低調、守法、清廉、自立、誠實、正直為特徵的良好家風,令世人稱頌。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同志在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講:「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同志曾制定了「十條家規」,如晚輩只有出差順路時才可以來看望他,吃住費用不能用公款,看戲不得用內部招待券、自己買票入場,不許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家車子,生活要艱苦樸素,在任何情況下不要炫耀與他的關係等。這些家規,從進北京城開始,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為防止家人沾國家便宜,劉伯承元帥和夫人汪榮華在家裡曾專門貼了一張「告示」:「兒女們,這電話是黨和國家供你爸爸辦公用的。你們有私事絕對不許用這電話。假公濟私是國民黨的作風,不許帶到我們家裡來。」兒女們結婚之前,劉伯承同志就立下規矩:子女結婚後一律到自己工作單位去住。他多次向孩子解釋,家裡的優裕條件是黨和國家為照顧我而安排的,你們結了婚就不要住在這裡。等等。為我們家庭教育提供了生動、感人的真實典型,成為教育子女的鞭策和激勵。
3、從境外借經驗。在西方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先進理念,如責任教育、同孩子一同成長、傾聽教育、放棄完美主義等理念。如1920年,一個11歲的美國小男孩踢足球把鄰居家的玻璃踢碎了,人家索賠12.5美元。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的說:「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說:」我先借給你,一年後還我」。從此,這名男孩每逢周末、節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掙足12.5美元還給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美國總統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4、從父母樹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教育孩子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規範自身的言行,做到以身作則。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處,日夜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模仿性最強,在孩子面前,父母從思想品德到生活小節,都沒有小事。好的父母表率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孩子認為父母的一切言談舉止都是最標準、最美好的,對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有強烈的模仿慾望。這種影響是在無意識中產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言傳身教,率先垂範,為孩子樹立為之驕傲的榜樣,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
5、從相鄰學優點。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環境、鄰里環境、學校環境及社會環境。從相鄰的好人、好事、鄉賢、名人中學習優點,對孩子成長和家風建設有重要作用。古代孟母三遷,就是要為孟子尋找一個濃厚的學習和成長氛圍。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揭示的也是環境之於人的影響。同時,要教育孩子趨利避害,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免疫力。
(二)五個重點:
家庭教育是全面教育、系統教育、細緻教育。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應該有所選擇和突出重點。
1、狠抓道德教育。德,是一種善性品質,正向力量,人生智慧,天地大道,是衡量一個人素質和品位的標準。德,在個體層面,對普通人員而言,需守住起碼的品質底線。《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家庭教育也要重視《弟子規》的學習。家教的核心在於陶冶孩子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養成道德習慣,做一個道德情操高尚的人。
2、凸顯美學教育。當前中國教育進入素質教育時期,美學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提高孩子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凸顯美育教育就是要孩子深切地知道,熱愛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做一個真正高尚的有情趣有素質的人。
3、堅守法治教育。立德為樹人之本,法育是德育之基。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律的基礎知識來教育年輕後代,使他們從小就受到民主的訓練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於履行社會主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增強法制觀念,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是德育的內容之一,也成為當前法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法治教育必須融入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之中,使孩子從小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個有法治思維和規矩意識的人,能堅守法規底線。
4、注重禮儀教育。中國是禮儀之邦,向來注重禮儀教育。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形象。注重禮儀教育,是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尺度。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視對個人儀錶、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育,這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教養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起目的是培育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裡如一,內外一致合格公民。
5、加強勤儉教育。「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許多走向邪路的人,都是奢侈浪費的人,講排場、講享受,「四風」盛極。勤儉節約,是人之美德。你可以有很多金錢,但沒有浪費資源的特權。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飯,都是大自然的恩賜,勞動的成果,必須珍惜,必須感恩,誰也沒有資格隨意浪費。要教育孩子從小厲行節約。
三、家規家風的三大功能
家庭的最大作用是讓人有歸屬感、支持感、信任感和舒暢感,快樂與痛苦時有人與你分享、分擔。因此,家規家風對人的影響巨大,至少有三大功能。
(一)家規家風是育人之本、立命之基
家風(也稱「門風」「父風」等),是一個家庭或家庭在世代繁衍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傳統習慣、生活方式、行為準則與處世之道的綜合體,其主要內容是其獨特而穩定的思想觀念和情操、作風。知禮儀、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家訓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家規作為規範子孫的行為準則,是一個家族立世做人的風範。從這個意義看,家風是家庭的精神和靈魂,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基。家庭風氣正,事業才能枝葉茂盛。同時,優良的家風家規作為一種倫理道德文化,其蘊含的內在品行規範和倫理教化內容,是一種日常生活道德評價標準和行為倫理準則。家風正,則人心正,良好的家規家風是培育子孫為人、處事、向善、廉潔的孵化器,又是一種優化社會風氣,提升國民道德素養的精神助推力。由己家到他家,從一家到百家、萬家,在全社會營造培育和踐行優良家規家風的濃烈氛圍。
(二)家規家風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集中體現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5000年文明生生不息,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而這些,大部分是以家風村風民風的形式體現和傳承的。從個人層面看,中國人自古就有深厚的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歷代無數仁人志士的終極理想和終生追求。從家庭和家族層面看,中國人十分重視家風培育。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僅公開出版的「家訓」就有上百種,《誡子書》《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經典名篇廣為流傳。
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將自己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人生的哲理、處世的德行,熔鑄在家訓的警句格言中,薪盡火傳,綿延不絕,使中華兒女從小在家訓的熏陶中學會做人處世,培養了良好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歷史上才湧現出了大批名垂千古的人物。他們是優良家教的承載者,也是傳授者,為後人留下了許多金玉良言和警世恆言。
在當前各地積極踐行家規家風教育活動,一方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的同時,積極從本地地域傳統文化中萃取優秀廉政教育資源,汲取家規家訓家風、鄉規民約中的精華,深入挖掘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優秀廉政文化,著力培養良好家風,營造良好的黨風社風,但不能「作秀」,不能搞成運動。
(三)家規家風是黨員幹部的必修課
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家風與作風黨風緊密相連,家風建設是黨員幹部的必修課。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培育廉潔家風。廉潔家風是幸福家庭的「助推器」,是抵禦貪腐的「防火牆」,是民風政風的「風向標」,更是組織監督的「攝像頭」。為官從政,必先「正好家風、管好家人」。中國士子歷來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是基礎,而正家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歷代賢臣廉吏立家規、樹家風,既有春風化雨的生動故事,又有輯之成冊的傳世家訓。
我們共產黨人要成為道德榜樣和良好家風的建立者、守護者。從歷代清廉官員的家規家訓中努力汲取廉政養料,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教實踐中積極借鑒家風好經驗。一方面以自身清正為「齊家」樹立標杆,另一方面要嚴格要求家庭成員,以免「後院起火」、養癰遺患。當前,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貪污腐化,家風敗壞是重要原因。庭家風不正、管教不嚴,子女很容易招惹禍端;而領導幹部家庭,如果家風崩毀,則不僅禍害家族,而且還直接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現實中常有「貪腐父子兵」、「受賄夫妻檔」、 「一人當官全家涉腐」,把家庭成了「權錢交易所」,前門當官,後門開店,丈夫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點,領導幹部要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親。加強黨性修養,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要牢固樹立公僕意識,自覺克服特權思想,自覺做到廉潔自律、清白做人、乾淨做事,並為子女作出好的榜樣,樹立一個好的形象,才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教育示範作用,為樹立清廉家風奠定良好基礎。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良好家風是中華文明的璀璨明珠,是黨長盛不衰的紅色基因,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重要軟實力。黨員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建設,做到家風正、作風淳、廉潔奉公,以優良家風推進黨風政風民風的持續好轉。
四、推進優良家規家風建設的五點建議
當前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深水區,中國家庭也已從傳統大家族時代進入小家庭時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如何培育優良家風,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深思的課題。為此提出五點建議。
(一) 建設和諧溫馨的家庭關係
家庭是進行家庭教育、家風教育的原場。和諧溫馨的家庭關係是進行家風教育的前提。夫妻和順、父慈子孝,母賢女淑,一個和諧的家庭才能培育濃厚的家風氛圍,才能激發家庭成員之間為維護共同的家規家風而進行無悔的付出。反之,夫妻破裂、父子反目的家庭,家風也必將無優良可言。
(二) 營造情趣高雅的學習環境
家風是一個家庭、家族在長期的生活中共同體現出來的一種生活方式或價值取向。翻開中國古代及當代家風故事,無一不是建立在共同的學習環境基礎之上。像教育世家、杏林世家、書香世家,其家風都是建立在情趣高雅的共同愛好之上而形成的,對家庭乃至家族一代或幾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的。愛好學習的人,一般不會太壞。學慣用功的人,一般有底線。中國自古就有「耕讀傳家」的理念和傳統。
(三)培育同情弱者的正義之心
人要懂得正義,分清是非。既要有疾惡如仇的正義之心,又要有同情弱者的正義之舉。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於培育人的為人處世之原則,其基本原則就是培育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以正義之心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真正將家規家風文化的核心要素傳承不斷。
(四)樹立積極向善的奮進精神
積極向善是優良家風的生動體現。積極,就是要光明磊落;向善就要保持自己的善良之心;奮進就是敢於擔當,敢於迎難而上。要有李白「鐵棒磨針「的毅力、要有王羲之墨盡18缸水的勤奮。建設優良家規家風就是要培育積極向善的理念和精神,在家族中形成群體精神。
(五)倡導尊老愛幼的孝善之舉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家風建設的核心內容。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闡述的都是尊老愛幼的孝善之舉,人皆有幼時,皆會老去。家庭之中亦有老人與孩子。強化尊老愛幼的孝善之舉,是家風培育、傳承、弘揚的主旋律。應該納入家風建設的核心範疇。待老如小真孝道,待子如友真愛子。
(作者: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推薦閱讀:
※解析居家風水明暗財位
※陳來:從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優良家風滋養
※聶榮臻的家風
※家風建設與廉政建設
※居家風水形煞篇之四《污口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