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明末的太監政治

漫評明末的太監政治

淚痕

皇帝控制臣子的方法。無它,惟分而治之罷了。一旦出現一個權傾朝野的,沒有其它力量能牽制的政治集團時。那皇帝就只能等著一步步淪為傀儡了。

宦官政治表面上是某個昏暈皇帝寵信太監造成的。但事實上,一切哪有這麼簡單?淚痕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東漢的小皇帝,通常都被強大的外戚勢力控制著。但當小皇帝長大後,通常都能依靠太監的幫助一舉打垮強大的外戚勢力。淚痕想問:在東漢以後魏晉南北朝時,被別人控制的皇帝沒有百八十個,也三五十個吧!可有一個皇帝曾靠太監的幫助奪回過權力?一個也沒有!如果太監的權力真的是因為皇帝的寵幸才有。那太監的權力就完全是皇帝權力派生出來的。皇帝如果都被別人控制了,如果皇帝都沒有權力了。那太監從哪兒來的權力呢?他又是靠什麼幫助失去權力的皇帝奪回權力呢?宦官政治都是雄才皇帝構建的。普通皇帝有這個想法,也沒有這個能力。在東漢宦官政治是光武帝劉秀建的,在唐則是玄宗李隆基構建的,在明則是成祖朱棣構建的。

宦官政治大約是基於這種想法吧!在政府中有太監、朝臣構成的兩股自成系統的政治組織,他們彼此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當有人依靠某股政治力量危及皇權時。皇帝就可以依靠另一股政治力量打垮他。因為太監勢力再大,大約也只能以自己一系勢力為主。權臣勢力再大,也通常只能以自己一系勢力為主。將這兩股勢力完全控制的,好象沒有過!所以當皇帝想打垮他時,只要支持他的對立面就可以了。萬曆皇帝時,宦官政治已處於削弱之勢了。所以終萬曆一朝,並沒有權傾朝野的太監。皇帝依靠朝臣之間的權力爭鬥相互牽制對方。太監勢力在當時政治鬥爭中,開始充當配角了。雖然明王朝仍然有宦官政治,當時朝野以敢於抨擊時政、時事為榮耀,而且這種風氣始終處於非常激烈之中。這一切集中體現在了東林黨興起之上。僅從這兩點。就可以看出來,萬曆皇帝絕不象人們所說的那樣昏暈。萬曆後期,明政府內有三股政治勢力。太監、東林、非東林。他們相互平衡與牽制著。但當到了萬曆死後,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因為東林黨曾經是太子常洛的鐵杆支持者。太子常洛當了皇帝,自然最重用東林黨了。而且東林黨還與太監首腦王安建立了聯盟關係。當然再後期與非東林勢力鬥爭中,佔盡優勢。幾個回合下來。就把非東林勢力打得潰不成軍了。

這種政治鬥爭原也說不上誰代表正義誰代表邪惡。但是歷史需要褒貶。因為這樣就無法訓戒後人。但普遍人看歷史就好象小孩子看電影一樣。第一個念頭就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如果電影中好人與壞人不具有臉譜化,孩子是難有興趣把電影看完的。

所以歷史寫提總象是好人與壞人爭鬥的故事。尤其是通俗化的歷史版本。就更是如此的了。但真正的歷史,尤其是政治史。從來就是這麼回事。東林一系的勢力上有皇帝的支持。下有太監首腦的支持。在圍剿非東林一系勢力時。自然是得心應手,沒有幾個回合下來。就把非東林系勢力打得潰不成軍了。過去明王朝是東林、非東林、太監三股勢力並存。現在卻是大有東林黨山河一統的局面。

太子常洛只當了幾個月皇帝就死了。天啟皇帝上台時,只是個十六歲的孩子。而當時的政治局面糟糕極了,當然如果從皇帝的眼裡去看。皇帝控制臣子的方法,無他!惟分而治之。而現在到好,卻是東林一系勢力大有山河一統的局面。天啟皇帝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天啟皇帝是一個成天只關心木匠活的皇帝。

但真的如此嗎?

如果真的如此。那後來發生的一切又是如何解釋呢?皇帝控制臣子的不二法門就是分而治之。天啟皇帝一上台,先殺了與東林黨建立聯盟關係的太監首腦王安。後來起用與東林沒有什麼關係的魏忠賢主管太監一系勢力。

接下來呢?非東林一系勢力又在魏忠賢的扶持下開始興起。從此東林贈非東林系一個雅號:閹黨。

到天啟四年時。大明王朝又開始了東林、非東林、太監三股勢力並存的局面。東林山河一統的局面終於被打破了。

東林面對這種局面遂開始背水一戰全力反攻。結果卻失敗的一踏糊塗!從此魏忠賢勢力空前強大。皇帝稱萬歲,他號稱九千歲。天啟皇帝二十三歲時死了。

他臨死時前微笑著對自己的弟弟崇禎說:希望你當堯舜一樣的皇帝。崇禎聞此怕恐極了,這實是他內心中最隱密的想法。崇禎終於當了皇帝。但面對強大的魏忠賢集團,卻實在感到害怕極了。面對這樣強大的一個勢力集團。不要說當堯舜之君了。就是想擺脫傀儡的位置恐怕也太難了。但崇禎輕輕揮揮了手。卻驚訝的發現,魏忠賢集團竟然轟然而倒。皇權?難道皇權竟然是如此神聖。

一切真的只是因皇權的神聖嗎?如果我們翻開歷史書就會發現絕不是這麼回事。歷史上淪為傀儡的皇帝、死於非命的皇帝、被人趕下台的皇帝多了。自己的兄弟、兒子、叔叔、岳父、母親、妻子這些至親至近之人。如果勢力強大了,那皇帝也只有淪為傀儡,甚至常常死於非命。至於權臣、武將、太監勢力勢力強大了。那更是會被人家當傀儡操縱,甚至同樣死於非命。

這種皇帝,翻開中國歷史。沒有一二百個。也足有百八十個。皇權神聖只是建立在某種微妙的政治格局之上。如果這種微妙的政治格局一被打破。那皇帝的神聖性就消失了。他就變成了被人用繩子操縱的傀儡。事實上。歷史上許多非常傑出才能的皇帝都不能很好的維持這種微妙的政治格局存在。在大唐王朝中,真正維持住這種微妙政治格局的皇帝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李世民。其餘皇帝呢?高祖被兒子逼成了太上皇,高宗被自己老婆奪去了權力。武則天老時也被人逼著交出了權力。中宗被自己女兒與老婆毒死了。睿宗面對自己姐姐與兒子,那只有當傀儡的份。玄宗到老了被將帥與兒子弄得鬱郁而死。肅宗以後的皇帝面對強大的將領固然無力應付,就是面對興起的太監勢力也無法應付。於是皇帝隨意被太監廢立,隨意被人殺害。

看到了吧!大唐盛世皇帝就是這副德性。至於魏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時的皇帝就更不要說了吧!從此我們可以看出皇權神聖性的維持是多麼難了吧!

天啟皇帝一個成天就知道玩的皇帝,一個成天就知道做木匠活的皇帝。是如何保持了這種微妙的政治格局?曾經顯赫一時的東林勢力不能打破這種政治格局,後來囂張一時的魏忠賢不能打破這種政治格局。於是皇帝是神聖的,他的權力是絕對無與倫比的。他小手一揮,讓人可入地,讓人可升天。

崇禎接過皇權,面對強大的魏忠賢害怕極了。卻忽然發現,魏忠賢雖然號稱九千歲、雖然擁有著強大的勢力。但他終究不過是自己哥哥手底下的一條狗罷了。自己哥哥死了,這條狗就成了喪家之犬。淚痕初看天啟覺得他荒唐。後來看卻覺得開始畏懼。也許他才是深藏不露的權術高手!

權力是世間最誘人的東西之一。能拒絕權力誘惑的人實太少了。無論誰擁有了權力,都會用盡全力保持他的存在。天啟那種玩童一樣不例外!如果他真是一個只知道玩的小孩子,那如何輕易的打垮當時已差點已山河一統的東林黨呢?東林黨不能打破當時的政權格局,所以他們只是後來死於非命的「忠臣」。而絕非從前控制皇帝的王莽。

如果他真的只是一個知道做木匠活的皇帝,那又是如何使魏忠賢永遠只能當皇權下面的一條狗。魏忠賢不能打破當時的政治格局,所以他是後來樹倒猢猻散的魏忠賢。卻絕不是從前敢逼死皇帝的趙高,更不是大唐王朝的太監仇士良。皇帝想殺大太監仇士良,太監仇士良把參與此事的高級官員全滿門抄斬了。皇帝傷心的說,我連漢獻帝也不如。他好賴是被諸侯控制著,而我呢?竟是被自己的家奴控制著。崇禎是一個非常有理想的皇帝。從本能上而言,他非常討厭太監政治。他一上台就大有打破這種政治格局的傾向。但終於他還是發現,太監政治竟然是自己保持權力不可缺少的武器。

崇禎相信袁崇煥,所以在他軍隊內撤削太監勢力。結果呢?一年之後,崇禎再想指揮袁崇煥的軍隊時發現。如果袁崇煥不點頭,這支軍隊他根本控制不了!

所以只因崇禎惹了袁崇煥(袁崇煥涉嫌通敵叛國,皇帝拘捕了他),所以京城極度危急之中。袁崇煥的軍隊就不管不顧的集體走了。皇帝的命令,根本一點用也不管了!於是他又變本加利的發展了太監政治(可惜崇禎的權謀遠不如哥哥天啟,崇禎的太監政治很失敗)。弘光皇帝在強臣、將帥的控制下成了傀儡。他也想構建太監政治以控制文臣武將,但憑他的實力與能力,也想構建太監政治?實在想的有些太天真了。於是臣子都紛紛勸諫,總而言之您想中興大明怎麼可以建立這種制度呢?於是弘光皇帝只好做罷。於是弘光皇帝只有繼續當他的傀儡皇帝。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部分國內網友認為納粹是右翼政黨?
在民智漸開的今天,為什麼電視台還要不遺餘力的做主旋律色彩濃重的節目?
魯迅對共產主義的態度?
法國大選觀察:「馬克龍旋風」會一直刮下去么?

TAG:政治 | 太監 | 明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