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

揭密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全文)揭密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全文)_巴西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c8d450100g0te.html紀實調查

編者按: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地處漢水流域嘉陵江上游段。歷史上以盛產名貴藥材大黃、煙草、水鹽、騾馬、胡麻、油菜、向日葵、大紅袍花椒、大麻而享譽海內外 。其中聞名世界並獲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保護認證、有著葯族「五朵金花」之首的「中國銓黃」,出口量佔全國總量的56%。禮縣有「隴南葯鄉」「金條之鄉」的美稱。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人文景觀較多,有聞名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堡子山秦公陵園;三國時期的古戰場祁山堡;秦人發源地---秦公墓,還有風景宜人的紅河湖水庫、香山、翠峰寺、洮坪藏族草原風光等旅遊資源;更是歷史文化名人東漢詞賦家趙壹、五代詩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趙世延等名人誕生地,擁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多處。

然而,震驚世界的禮縣先秦古墓挖掘被盜事件卻讓這個貧脊小縣一時名聲鵲起!更讓國內外眾多考古界專家、學者扼腕嘆息!禮縣,西垂(西犬丘)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西垂陵區),也至此成了令國人痛心疾首的千古遺恨。揭密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全文)

揭密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

20世紀90年代,人們開始將關注目光投向了這個曾被歷史所遺忘的西北偏遠山區。更有人曾戲稱:禮縣就是懷揣金娃娃,卻偏要裝出一幅可憐樣。當地經濟發展落後,多年來一直靠國家政府部門撥款救濟來過日子。每逢寒冬天臘月臨近,許多身背搭鏈、背簍、手持半截打狗棍的「春官」客(鄉間藝人)會,走南創北,挨家挨戶以說唱「打春歌」為他人來年祈福、獻藝,以乞討謀生。揭密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全文)

但無人知曉,清貧如洗的西北小城「禮縣」——這個計劃生育工作年年都被掛黃牌的貧脊縣,有朝一日會被「先秦故里發祥地「等諸多美麗光環所籠罩。然而,而讓世人萬萬沒有想到是:先秦祖墓里的一些珍貴器物卻從此而流失海外,散落民間。曾經平庸無知的村民,從而也與不法分子相互勾結成了浩劫大堡山西垂古墓的千古罪人。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距天水市90公里。東鄰天水、西接宕昌、岷縣,南連武都,陝川、北接武山。地處隴南之北,漢水流域嘉陵江上游。全縣土地面積4299.92平方公里、人口53萬之。地勢北高東低,境內山巒重疊,坡陡谷深,系丘陵盆地。川壩地集中在沿西漢水流域的鹽官、永興、城關、石橋等地。在西北和南部山區,有天然次生林,植被覆蓋較好。全縣森林面積達125萬畝,森林覆蓋率21.9%,境內有20餘萬畝草原馬場,水草豐茂,是繁育優良馬種的生產基地。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洋芋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向日葵、大麻、煙草等,經濟林蘋果、核桃、梨、花椒等。

起於秦漢、興於隋唐的鹽官鎮騾馬交易集市,年成交大家畜6000多頭,歷史上更是西域故國騾馬牛羊的交易集散地。全縣礦產資源豐富。近年來,已開探明的礦藏主要有金、銻、鉛、鋅、銅、鐵、銀等有色金屬和冰洲石、瑪瑙石、水晶石、大理石、花崗岩等非金屬。現探明黃金儲量27.8噸,遠景儲量50噸以上。被雀為葯族「五朵金花」之首的大黃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5000多噸。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人文景觀較多,有聞名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堡子山秦公陵園。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春風喚醒了這片沉睡千年的貧脊土地。地方特產的「八盤梨」與「花牛蘋果」及「毛皮加工」產品更是遠銷東南亞等地;礦產資源的大力開發使這個山大溝深、交通閉塞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得以重見光明。許多山裡娃走出了山溝、跨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

然而,就在1985年一個偶然的日子裡,四村八鄉的村民開始流傳著,一種盜墓成風的傳言:「有人在自己農田裡犁地時,發現了金娃娃,而一夜間成了萬元戶嗷!」。於是乎,這消息不徑而走。誰也沒想到在西漢水流域大堡子山一帶的永興龍槐村,一夜間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而恰恰與此同時,有人真在自家地里無意間挖出了古董。當時許多群眾根本就不會識別什麼是文物古玩,甚至也有人認為,這或許都是先人們葬於死人墓里的「死銅爛鐵」,不是吉祥之物。活人是可不能用的,否則會招來災難。有的索性,又埋於原處。更有膽大者,就拿它交了廢品者換得個塊兒八毛的,或兌換了塑料盆壺碗筷了。就這樣大堡子山出土的大量先秦歷史文物卻與考古學者、專家們失之交臂。

也正因為當地文物管理工作中的嚴重失職與採集挖掘工作的超常規失控,其中大多數文物也因此走私而流失海外,所以現在尚無法系統地掌握出土文物的全貌。但是,通過省級文物挖掘後期專業考古人員的發現,匯總在海外面世的部分文物和當地群眾中目擊者的口述,基本可以推斷出大堡子山先秦文物的出土是足以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事件。這次文物出土以青銅器為主,也有不少金器、玉器、木器。其數量之多、種類之全、檔次之高、器型之精美,在任何意義上都不遜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四川廣漢三星堆墓的發現。

著名青銅器研究專家馬承源教授曾在海外考察時意外發現後,即用巨資買回國寶青銅器,並移交上海博物館收藏,據稱其中的任一件都可定為國寶級的文物。著名玉器收藏家隋年生先生在《隋說古玉》一書中,也對這次文物出土進行了觸目驚心的描述。 據史載,秦人的祖先非子因牧馬有功受周孝王賞賜,得封秦地(今甘肅天水地區和隴南一帶)。此後,秦侯、公伯、秦仲、庄公、襄公、文公也都活動在隴右天水一帶。禮縣大堡子山先秦文物的出土以確鑿的事實論證了「秦人發祥地在西陲」的史學觀點。

然而,這一座並不鮮為人知的大堡子山,卻早1985年就開始遭遇了當地村民們無知的群體性盜掘古墓事件。更令人不解的是許多公職人員與政府部門的管理者,也曾同流合污摻於與了倒買文物之列。更有甚者借文物而跑官買官且名利雙收。筆者當時曾在當地文物管理所供職,對文物流失之事有所了解。在當地,老百姓一句口頭禪就是:「若想富挖古墓!」。於是乎,在距縣城45里處緊靠大堡子山的永興鄉、捷地、龍槐村,馬家村以及祁山鄉等地都很快被挖掘出了許多珍貴歷史文物。

   蘋果基地在「古墓浩劫」中狼煙四起

  禮縣,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和文獻資料考查,早在新石器時代(即原始社會晚期),禮縣境內就有部落定居。夏商時為雍州地,周為西垂(亦稱西犬丘)。解放初期曾就是紅色革命基地,並湧現出了大批優秀地下黨革命先烈。做為山大溝深交通閉塞的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之一。然而在二十世紀末的90年代伊始,這裡卻因一場「古墓浩劫」在中國乃至世界而名聲鵲起。

  據公開的文字記述,1987年,禮縣東部永興、永坪幾個鄉村的村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四處尋找、只是悄悄開始了一股挖掘「龍骨」的地下活動,並將其作為名貴中藥材在集市出售,換取錢財。所謂「龍骨」,其實就是大型的古生物化石。「窮則思變」,意外之財使個別人一夜暴富的事例,讓人們利欲熏心。挖掘龍骨很快成為一時風潮,由禮縣波及鄰近的天水市、西和縣的數十個鄉鎮,蔓延西漢水流域一百餘公里及其主要支流。期間不斷傳出有人挖龍骨時挖到古墓、得到寶藏的消息則迅速傳播各地,也風一樣快地引來了一些不法文物販子。這些「客商」經常神出鬼沒地長期客居小旅社裡,或出現在賭博場所。他們最初以低廉的價格搜羅流散在農民手裡的零星古董、古幣;繼而以越漲越高的現金坐地收購販賣出土文物;更有甚者,見利分贓不均者,眾判親敵,殘遭毒手,死於非命地。有引來滅頂之災者,亦有雞犬成仙者,更有人成了附近聞名萬元戶,開上了轎車、搬進了洋樓。

據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趙小鈞介紹說:這場始於「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脫貧夢,很快就演變為部分村莊大規模的盜掘古墓,而且來勢迅猛。農田莊稼根本就沒人愛打理了,往日綠油油的小麥地里全是深坑老窖,曾經靜謐安祥的小山村突然,狼煙四起。隱藏在幕後的不法文物販子以金錢為誘餌,推波助瀾,並提供了更為先進民間探測設備與儀器;當地的愚昧農民為掙錢更是不擇手段,最終將滿目瘡痍的大堡子古墓推向了毀滅性的災難境地中。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是所有能下地人都捲入了這場瘋狂搶挖行列。

大堡子山遭遇罕見的萬人浩劫

  1990始瘋狂盜掘古墓的野火越演越烈,最終「包剿」了大堡子山及與之毗鄰祁山十坊等地。這種掠奪更愈演愈烈,更有人也將手伸向了距縣城近在咫尺的西山、圓頂山,四角山等等。幾乎一夜之間,大堡子山就變成了滿目瘡痍的狼藉之地。這座塵封的古代大墓,沒能逃過後生們,獵奇目光,竟遭遇了一場千古浩劫。

1993年,禮縣的盜墓活動進入了最瘋狂的失控時期,大堡子山成了部分不法分子實現發財夢想的天堂。全國各地文物商販趨之若鶩,悄然雲集流竄禮縣、天水、西安、漢中等地市,並時不時派出「馬仔」打探消息,鼓動、引誘、收買當地農民不分晝夜挖掘墓葬,迅速形成了勘探、挖掘、收購、販運一條龍的作業系統。

  許多挖掘工作都是在深夜進行。白天大都睡覺或賭博或采點。夜裡出來活動,且有較為明確而細緻的分工安排,團伙輪流交替作業,當時最多的一天這一帶盜掘古墓的農民達數千多人,波及到全縣18個鄉鎮,56個村,有的帶著鋪蓋卷,拿著鍋碗瓢勺,當地就餐,晚上架起燈籠火把、架子車,日夜奮戰。如同70年代的農業大會展,一家有時候有五六口人參加盜墓會戰,形成了一場史無前列的風潮。

  後在本縣許多有點良知的文化人的急切呼籲中,有關新聞報道《古墓悲歌》《盜墓賊西竄》、《禮縣盜墓狂潮為何愈演愈烈》等文章,才見諸報端。而真正意義上,尤其是許多文物在走私過程中意外被海關截獲,才得已保住國寶性命。這一切均引起了甘肅省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1994年3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禮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專程進入了大堡子山,對被盜掘的墓葬進行搶救性的清理髮掘。經過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這幾年基本遏制住了禮縣的盜墓活動,現存在禮縣博物館的部分文物就是那時截獲並保護下來的。

   「秦公簋」揭密秦人第一陵區

  法國著名收藏家克里斯蒂安·戴迪先生收藏有禮縣大堡子山出土的60餘片秦人金箔飾片和兩隻金虎。在一次國際展覽中,引起了國人重視。而秦人大量使用黃金裝飾棺槨等器物的做法充分證明在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的600年前,秦國的國力已經非常強盛。史載:秦人有四大陵園。早在1987年,秦人四大陵園中的第二、第三、第四陵園,即雍城陵園、芷陽陵園和臨潼秦始皇陵園都在陝西省先後挖掘發現,唯有秦人的第一陵園卻一直難覓蹤影。令人世人驚嘆的是,甘肅省禮縣紅河鄉出土了一件後來被稱做「秦公簋」的青銅器,這件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國寶,上有銘文105個字。這件文物的出土證明了,禮縣是秦人早期的一處重要都邑,是秦先祖、秦文化的真正發祥地,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老家」,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就是秦人的第一陵區——西垂陵區。

  如今,被瘋狂盜掘後經省級文物專家多次搶救性發掘的秦公大墓遺址,南北長107米,東西寬16.4米,建築基址四周為夯土圍牆,中間有18個大型柱礎石,每一個的直徑都接近1米。其建築規模宏大,屬歷史罕見,據考證:其大約始建於西周晚期,春秋初期戰國時期被廢棄,漢代遭到嚴重破壞。專家認定,這個遺址應該是秦人的大型府庫類建築。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又在被盜秦公大墓西邊20餘米處發掘出了一處祭祀遺迹,發現的主要遺迹有人祭坑四座,灰坑6個,樂器坑1座。並出土大量編鐘、罄等文物。

  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區和「西犬丘」兩大千古之謎的解開,系統可靠地解釋了秦人由東西遷,在西垂髮祥、到雍城發展、於咸陽壯大、進而滅掉六國、一統天下的歷程,填補了先秦文化研究的部分歷史空白。對研究秦人早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冶金、鑄造、禮制、陵寢制度等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現存於禮縣出土的青銅器上,諸器大多自銘「秦公」,諸如秦公鼎、秦公簋、秦公壺等等字樣。那麼禮縣秦西垂陵區到底曾埋葬的是哪位秦公先祖呢呢?從目前看根據學術界研究的情況比較多數的學者傾向於認為可能是襄公或文公的墓。也有人認為,二號墓墓主可能是秦襄公,三號墓的墓主可能是襄公夫人。其論據主要是秦公大墓出土的青銅器有濃郁的西周晚期風格,與秦文公之世有著不應該忽視的時間差異。事實上,秦西垂陵區出土,更給國內學術界揭示了所有難題,全部可以歸結在一個核心問題上,那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在禮縣的瘋狂盜墓,在那次堪稱千古遺恨的盜掘秦公大墓中,倒賣之外不知毀壞了多少被盜墓者認為不值錢的寶貴的文物。陶器被砸了,石磬白白送給了外地的不法文物販子,只有青銅器、金器、玉器他們才認為是文物而金箔竟按克算重量,也給賣了。而禮縣發生的群體性瘋狂盜掘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的事件,也並沒有使那些想依此脫貧治富的人有一個能富裕長久。

如今,秦公墓附近還有眾多秦國公王室的貴族墓葬群,盜墓分子繼續把黑手伸向這些墓葬,幸好在有關部門及時果斷出擊,端掉盜墓分子,考古人員在貴族墓葬里發現了相當多高規格的隨葬物,更令考古人員感嘆是,就連貴族墓的器物都這麼精美,秦公墓的器物哪就更加珍貴、更華麗了,關鍵是秦史的記載有很多不詳之處,學者與專家只能藉此秦公大墓及歷史推斷來解釋很多歷史疑團了,可惜現在一切都只能靠想像了。但願這塊沉睡了千年的秦皇故土,能真正掀開華夏兒女富國興邦的歷史篇章!


推薦閱讀:

信願法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擔心,是多餘的
為什麼亞洲人的音樂,尤其是流行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沒有影響力?
世界長壽老人的十大愛好
羅經透解----羅盤知識 - 博客 BLOG x5dj.com 我的世界 我的家

TAG:考古 | 世界 | 悲劇 | 震驚 | 古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