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刀臨床病理四例

例一::上段胸源性疾病——心律失常

邱某某、女、33歲。近二年來,心前區常出現胸悶,氣短,變天下雨前加重,頸肩背部酸脹,偶有頭昏、耳鳴現象。特別近半年大部分時間半夜由於胸悶而驚醒,在某教學醫院住院確診為重症心律失常,並按室性心律失常治療一月無效而出院。

檢查:頸肩背部肌肉緊張,特別是雙側提肩胛肌起點處可觸及痛性筋結,左T4.5棘突旁及右T5.6節段處胸長肌有明顯壓痛。

X光片示:頸椎生理曲度稍變直,C4-6節呈雙邊征,T5.6棘突右側偏移,未見有明顯椎體增生現象。

心電圖示:多數導聯呈室性三聯律和二聯律交替出現。

治療:針刀松解+整脊術。首次採用針刀松解雙側提肩胛肌+頸胸聯合整脊手法;第二次針刀松解頭半棘肌和頸半棘肌起止點;繼續頸胸聯合整脊手法;第三次針刀松解胸椎左側棘突旁多裂肌和廻旋肌及關節 囊,手法行胸椎前後整脊法;第四次行右側中上段胸長肌針刀松解術,手法行中上段胸椎提拉整脊術.患者自感從第三次針刀及手法治完後,當夜胸悶及半夜驚醒現象全部消失,第四次治療後複查心電圖全部導聯恢復竇性心律,律齊。隨訪12年無複發。

例2:中下段胸源性疾病-——胃潰瘍

馮某:女、48歲、某醫院內科主任。因上腹飽脹不適,暖氣、反酸、隱痛,經纖維胃鏡檢查確診為胃小彎處潰瘍。口服多種中西藥治療二年無效,潰瘍繼續擴大,擬於03年5月中旬行胃大部分切除術,術前三天突發腰扭傷而要求行針刀治療。

檢查:T7、8、9椎旁壓痛明顯,尤以T8右側關節囊處壓痛較甚,該處胸長肌呈條索狀,肌緊強,有痛性結節。左側第三腰椎橫突處,左側第四關節囊處壓痛明顯,下肢無放射征。劍突下壓痛明顯,無反跳痛,大便潛血試驗(+)。

X光片示:T7、8、9椎體前緣輕度增生,棘突向右偏歪,L3以下椎體正位片顯示小關節左側移位。

治療:針刀技術主要是先松解左側腰3橫突和腰4關節囊,然後松解右側T7、8、9關節囊及多裂肌、廻旋肌,配合胸腰椎整脊手法,三天治療一次。第一次治療腰痛癥狀基本消失;第二次治療胃部多種癥狀基本緩解;第三次治療後胃潰瘍癥狀全部消失,第四次治療後大便潛血檢查陰性。一個月後胃鏡檢查潰瘍已癒合,患者最大的心理障礙潰瘍致癌恐懼感已消失。 囑患者堅持做腰背部肌肉功能鍛煉,隨訪4年無複發。

例3:胸腰交界性脊源性疾病——腸功能紊亂症

張某某:女、38歲。腹脹2年,近一年在腹脹同時感到腰背部酸脹無力,尤以胸腰段為甚,常到外面按摩緩解不適,近半年背部疼痛越重腹脹就越明顯,服中西藥無效,經朋友介紹,以腰背痛而不是腹脹求治。

檢查:胸腰段外觀呈板狀,並有叩擊痛,棘突溝變淺,雙側骶棘肌止點處較緊張,有深壓痛,前屈時見胸椎左側彎,T8、10、12棘突有壓痛,尤以T12左側棘突旁筋結壓痛顯著。

X光片顯示:胸椎下段呈左側彎,生理曲度變直,T8~12椎體旋移伴棘突偏歪, T12棘突左側偏歪明顯。

診斷:脊源性腸功能紊亂症

治療:先採用針刀分次松解雙側T8~12雙側關節囊及棘突旁處病理性組織,後行手法整脊,主要是先小角度斜板後提拉中下段脊柱。首次治療後患者就感到腹脹背痛減輕,5次治療後,全部癥狀消失,囑患者行側屈旋轉腰背肌功能鍛煉法,每天堅持作2次,隨訪一年無複發。

例4:骨盆旋移症

陳某某:男、24歲,在讀研究生。一年前出現右側腹股溝處有牽拉性脹痛,半年前右下肢腘窩處出現脹痛,在當地某醫院按腰椎病治療無明顯好轉,又懷疑是精索靜脈曲張而行結紮術,術後上述病情不但無緩解反而加重,該院又要求患者作腰椎間盤開放手術,患者懼怕再次手術失敗經介紹前來就診。

查體:雙側椎旁無明顯叩擊痛,腰肌無明顯肌緊張,脊柱無明顯側彎,腰部前屈後伸功能基本正常,右側臀中肌,臀中皮神經出口處可觸及壓痛性條紊,骨盆查兩側不對稱,雙下肢對比右比左短4㎝。

影像學檢查:腰椎正側位X線片基本正常,全骨盆顯示:兩側骶髂關節間隙不等稱,CT及MR 顯示:腰4~5椎間盤輕度膨出,結論:該患者原診斷精索靜脈曲張及腰椎向盤突出症屬誤診誤治,正確診斷應是右側骨盆旋移症,與患者平時愛翹二郎腿有關。

治療:針刀主要松解右側骶髂關節韌帶,右側臀筋膜,右側臀中肌等。每次針刀術後即行右側骨盆前移複位術,三次治療後全部癥狀消失,隨訪一年未複發


推薦閱讀:

針刀治療菱形肌損傷
【微創針刀】龐繼光教授論: 微創針刀治療肩峰下滑囊炎
【每日一例】小針刀治療岡上肌損傷
枕頸肩背強推或針刀部位

TAG:針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