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軒先生太極拳隨筆精論(一)

太極拳的功夫,不外乎是動靜開合而已。它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其特點是靜中之動,雖動尤靜。動,所以活氣血,靜,所以養腦力。動靜結合,身心皆練,內外一體,剛柔相濟。每一動,其身勢、腰腿、氣息、神識,無不配合恰當。其運用不尚拙力而用技巧,以柔克剛,逆來順受,故可以變化自如,此皆由於沾、粘、綿、隨,不丟不頂,故可以隨心所欲。功至極深,能使對方來力盪空,如捕風捉影,無用武之地。

[評賞]此乃太極拳總綱。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效用、練功方法、攻防技巧,乃至最高境界,皆敘述完備。太極拳之特點,雅翁高度概括為「動、靜」二字,若真正悟出動靜之關係者,即入太極拳之門也。靜藏動,動存靜,動靜互根。老論曰:「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靜即是動,動亦是靜,和諧了這似乎矛盾的對立概念,即入道也。

太極拳的練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勢放鬆,穩靜心性,修養腦力,清醒智慧,深長呼吸,氣沉丹田等。假如練時動作散漫,氣意上浮,那就對身體無甚補益,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對氣沉丹田這一規則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極之氣沉丹田怎樣可以做到呢?那就必須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以後,其意氣則自然可以達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如果用硬力將氣意壓下去,那就會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體發生疾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學者應當多加註意。此外,尚須平時注意精神上的修養,以作功夫的輔助則更好。

[評賞]何為丹田?中國曾經是最大右派的章乃器先生在他著的《科學的內功拳》一書里,專門把一般人視為神秘的「丹田」作了說明。「在道學和內功拳裡面,丹田是認為很重要的。關於丹田的位置問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有說在兩目之間,其餘的有說在臍下二寸,有說在臍下一寸——他認為,「其實所謂丹田,不過是一個注意點或者內部的緊張點」,他並認為,「古書里「運氣丹田」四個字,是極端有害的。本人愚魯,至今也未理解何為氣沉丹田。竊以為先把小腹自然松垂,不要無意的凸,也不要有意的收,為好。至於氣是否沉到丹田,暫不考慮為妥。

在練時,先將全身放鬆,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繩兒拴在肩上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以腰脊之力牽動兩臂,穩靜地出動,將一趟拳演變出來,非四肢之自動也。

在動時,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腰脊率領,牽動四肢,綿綿軟軟,鬆鬆沉沉,勢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在練功之時,要以神走,以氣化,以腰領,以意去,內外一體,心神合一,神氣貫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會養出非常的靈覺來。

[評賞]四肢各節,如繩相系,則轉動自如。若四肢有斷開的感覺更妙,但要做到能斷能接,能停能隨,方如繩相系。「腰脊之力牽動兩臂」,這裡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身體變動的源動力是腰脊;二是牽動的「牽」字用得極為準確,要用心體會;三是牽動的是兩臂,不是肩,還要補充一點,還要牽動腿腳。所以有「非四肢之自動也」。四肢自動是練拳大忌,切記切記。後條明確提出了「腰脊率領,牽動四肢」,也是對上條的補充。「神走、氣化、腰領、意去」太極拳就是這樣動的!

推薦閱讀:

二十四式太極拳圖解教程(21-24) -中國太極拳網
略談太極拳身法的「含與展」
『太極拳行法釋要』<肆>『拳論篇』
談太極拳之------虛實
太極拳推手的著力點

TAG:太極拳 | 先生 | 太極 |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