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三)

重點提示:

做父母的總是很矛盾,

既希望孩子能夠早點在生活上、思想上、行為上獨立,又害怕孩子沒有這個能力而心軟,出手「相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這麼教孩子,但是說來容易,堅持起來很難,主要是父母不能堅持。既然父母都不能堅持了,孩子肯定樂於依賴父母。也有些父母是這樣認為的 「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這樣的觀念是極其錯誤的,良好習慣是在幼年形成的,等孩子大了就難以糾正了。這樣的孩子是不能走向獨立的。

教孩子獨立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獨立的開端。小孩子就是這樣,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還是行動上的事情,有挑戰性的事情對他才有吸引力,當這件事情失去挑戰性了,他就不感興趣了。這個時候,父母要控制自己出手相助的衝動,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的父母決不插手。這其實是父母與自己的抗爭,父母必須要克服潛意識裡想幫孩子的衝動。

孩子吃飯咋這麼難

1.?為什麼吃飯在孩子這裡就變得這麼難呢?

2.?孩子不吃飯是生病了嗎?

3.?孩子是吃飯,但為什麼那麼拖拉?

4.?把吃什麼、吃多少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孩子不好好吃飯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這個問題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

我們小區的笑笑一天光吃飯就要花四五個鐘頭,每餐都要追著喂,含著飯在嘴裡不吞。周周的好朋友樂樂吃飯是這樣的:先打開電視機,爸爸(或奶奶)用一個不鏽鋼碗盛了飯和菜在電視機前喂,樂樂一邊看電視一邊張嘴接飯。老嚴的兒子凱凱吃飯則是這樣的:每餐前半碗自己吃,吃著吃著溜下去玩,奶奶追在屁股後頭喂。玩一下玩具,吃一口飯,再玩一下玩具,再吃一口飯邊吃邊玩,直至完成「任務」。凱凱奶奶說,如果不喂就只吃半碗,如果追著喂可以吃兩碗。

吃飯,是人的本能,餓了自然會吃,為什麼在孩子這裡就變得這麼難呢?記得我們小時候,有口飯吃就算不錯了,飯一上桌就狼吞虎咽下肚,從來沒因為吃飯讓大人操過心。為什麼現在對著滿桌子香噴噴的雞鴨魚肉,孩子反而吃不下飯了呢?

究其原因,是家長沒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吃飯環境」。試想,如果有人給我們下達了每頓飯必須吃多少的「任務」,就算對著滿桌的山珍海味,我們的食慾也會減退幾分吧?如果吃飯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任務」,有了壓力,孩子不愛吃飯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多吃點,如果孩子某一頓飯吃少一點,家長尤其是一些老人就有些擔心:會不會是孩子要生病了?會不會引起營養不良?看咱家孩子這麼瘦,不多喂點豈不會更瘦?我曾經就是這樣。記得周周小的時候,身體很差,經常生病。在月子里和2個多月時患過兩次肺炎,不吃不喝不睡,精神狂躁,醫生說病情危重。雖然後來住院治療好了,但是那兩次生病的陰影盤踞在我心裡久久不散,我被嚇成了驚弓之鳥。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處於應激狀態,只要周周不吃飯或食量減少,我都會懷疑她是不是生病了,一定要喂她多吃幾口才能放心。這種狀況到周周近2歲時才得到改觀。由於我的過於緊張,給了周周一定的壓力,她小時候食慾一直不太好,一般只能吃1/4碗飯,有時甚至一口都不吃。我的心態放鬆後,吃與不吃由她掌握,她的食慾才逐漸好轉。

除了疾病因素之外,孩子不好好吃飯純粹是家長過於擔心,給了孩子壓力引起的。家長一擔心,就要勸說孩子多吃一點,孩子不願意吃,家長就強行喂一點。只要家長勸說孩子進食或強迫孩子進食,孩子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失去食慾。我們小區的一個孩子,三歲多了,每餐被奶奶強迫喂飯,孩子吃飯那真叫一個痛苦,實在是吃不下了,還要吃完那一碗。我在旁邊看著都難受,不要說孩子,換成是我,我也吃不下。

如果把「吃什麼、吃多少」的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的食慾會好很多。由於有前車之鑒,在我們家,每頓想吃哪些菜,會徵詢周周的意見,而

如果某一餐飯周周吃不下,哪怕沒吃一口,我們也不會勸她吃。有一次,我們在凱凱家吃飯,周周只吃了一點菜,沒有吃飯。周周說不想吃了,下去玩了。凱凱奶奶看到我們無動於衷的樣子,驚訝地問我們:「周周一口飯都沒吃,難道你們不喂嗎?」我說:「不必喂,她不願意吃就不吃,她想吃了自然會吃,孩子餓不壞的。」凱凱奶奶見我們真沒喂周周,很吃驚。

現在的孩子餓不壞,倒是怕撐壞。孩子沒有好食慾,正是因為孩子沒有嘗過飢餓的滋味。只要孩子餓了,吃什麼都是香噴噴的。記得有一次周周得了腸炎,食慾非常差,一連幾天都沒吃什麼東西。後來腸炎痊癒了,周周實在餓得不行了,一連吃了兩碗白米粥,以前她最多能吃半碗。有時,周周偶爾一頓飯沒吃,下一餐就會吃得比較好,因為中途我們不會拿任何食物給她吃,必須等到下一頓飯才能吃。所以經過大半天的飢餓,到了下一頓開餐,什麼在她眼中都比得上山珍海味了。

孩子的食量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食量大,有的孩子食量小,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達標就是正常的。很多家長規定孩子每頓最少吃一碗,一碗飯的任務必須得完成。這樣的話,吃飯對於孩子來說就真的是一個「任務」,而不是一種享受。周周的食量就屬於很小的那種,每餐多則是大半碗,少則是小半碗,食慾差的時候甚至不吃一口。孩子偶爾食慾差,一頓飯不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長大可不必緊張。

有家長說:「我的孩子營養不良,身高體重都沒達標,難道我不要多喂一點嗎?」營養不良,就更加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而不是每餐追在孩子身後喂。試想,如果孩子想吃,你不喂他也會吃,你要喂,除了形成他的依賴性之外毫無益處;如果孩子不想吃,你要喂,他會有抵觸情緒,導致孩子更加厭惡吃飯。追著孩子「喂飯」是非常不可取的,弊端多多。首先,邊玩邊吃會讓孩子形成三心二意的習慣,做事或學習不會專註;其次,不利於養成孩子的獨立性,孩子依賴家長喂,不自己動手;再次,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本應自己做的事情卻讓家長來承擔。

有的家長最怕孩子拖拉,吃飯磨洋工,一碗飯要吃1個多小時,索性趕快喂完省事。周周也有拖拉的毛病,我的做法是,給她定一個時間,比如開餐的時候是12點,我就會和她說,到12點半的時候收碗,到點不能再吃,時間一到沒吃完也得收。如果到點媽媽沒吃完,你也可以收媽媽的碗;如果你沒有吃完,媽媽就來收你的碗。周周不認識鍾,我就說是分針指到數字幾(她認識數字,也認識分針),我們就收碗。這半小時內,隨她怎麼拖拉,我們不再催她,時間一到我們就收碗。被收過兩次碗,挨過兩次餓後,周周知道遵守這一規則了,後來如果偶有拖拉,我會小聲提醒,記住到時間我們要收碗的,周周便心領神會,說要在某點之前吃完。對於年齡小不認識數字的孩子,可以採用定鬧鐘的形式,鬧鐘一響就收碗,中間不要催促。孩子是最煩大人催他的,越催越慢。

這個方法的操作關鍵在於:家長要控制住自己,中途堅決不給孩子吃東西,一定要等到下一頓開餐才吃,真正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飢餓負責。孩子體驗到不吃飽的後果是挨餓後,便會好好吃飯了。

此外,家長烹制飯菜時要注意營養均衡,經常變換菜的種類。把飯菜做得味道可口,色香味俱全,激發孩子的食慾。對於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參與做飯的過程,孩子對自己做的東西格外感興趣,會吃得更香。

孩子1歲以後,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邊進餐,孩子最喜歡模仿,跟大人進餐會讓他們開心,不要隨意改變進餐時間和位置,讓孩子心目中形成一種意識:坐在餐桌邊才可以吃飯,千萬不能追著喂。告訴孩子要一心一意吃飯,不能玩玩具或看電視。吃飯前把所有玩具收起來,電視關掉,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所有照料人對待孩子都要一致要求,不能

爸爸說不可以喂,到媽媽那兒又可以;或者昨天不能喂,今天又可以了。這樣會把孩子的心搞亂了,孩子不知道聽誰的,良好的進餐習慣將無法養成。

重點提示:

吃飯,是人的本能,但是在大人看來,讓孩子吃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多吃點,如果孩子某一頓飯吃得少,家長就擔心孩子是不是病了、會不會引起營養不良。然後命令孩子「把這個吃了,把那個吃了」。這樣,家長嚴格限制了孩子的「吃飯環境」,沒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吃飯環境」。

如果有人給成人下達每頓飯必須吃多少的「任務」,就算對著滿桌的山珍海味,我們的食慾也會減退幾分。大人這樣的行為,無形中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任務」,有了壓力,孩子不愛吃飯就是理所當然的了。以現在的物質條件,孩子餓不壞,也許會撐壞。所以,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不吃飯的問題。

孩子沒有好食慾,一個原因是孩子沒有嘗過飢餓的滋味;另一個原因是孩子的食量有差異,有的孩子食量大,有的孩子食量小,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達標就是正常的。

有的家長最怕孩子吃飯拖拉,一碗飯要吃很久,索性自己拿了碗給孩子喂飯,喂完省事。這樣最不可取。如果怕孩子吃飯時間長,可以跟孩子商量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時間,讓孩子吃完飯,如果吃不完,立馬把碗收了,餓了一頓,孩子就會記住餓肚子的感受了。

家長要以身作則,想要孩子養成什麼樣的吃飯習慣,家長要就要怎麼做。孩子最喜歡模仿,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邊進餐,不要隨意改變進餐時間和位置,讓孩子心目中形成一種意識:坐在餐桌邊才可以吃飯,吃飯要一心一意,不能玩玩具或看電視。

孩子睡覺,要注意哪些問題

1.?孩子睡眠不穩容易驚醒,怎麼辦?

2.?孩子要抱著才能睡著,怎麼辦?

3.?怎樣讓孩子睡覺不怕吵?

關於睡覺,我有一大籮筐話要說。在懷孕前,我的睡眠很淺,一點點聲音便可驚醒,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從懷孕6個月起,我嚴重失眠,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周周1歲半。在那2年里,我的失眠斷斷續續,最嚴重時是在孕晚期,連續7天7夜也沒怎麼睡著,連走路都走不穩了。

嚴重的失眠導致我陷入重度焦慮,可能是由於我孕期焦慮失眠,周周出生後睡眠很不好。從剛出生起,周周一睡著就會發出嗯嗯嗯的聲音,好像很費勁一樣,半夜總要哭醒幾次。尤其是得過兩次肺炎後,半夜哭醒必須要抱著走,抱著坐下來都不行,還得豎抱著趴在我們身上。我婆婆戲稱周周是條「趴石魚」,意思是說周周趴在我們身上像一條趴在石頭上的魚。在周周7個多月以前,幾乎每晚都是晚上12點以後才睡著,有時半夜兩三點才睡著。當時,她的睡眠很不穩,一點點聲響就能把她驚醒,有時抱在手裡睡著了,一放到床上又醒來了。只有叼住奶頭才能讓她安靜,睡著後我再把奶頭輕輕拿出來,就這樣養成了叼住奶頭入睡的習慣,導致她的牙齒形成了「地包天」,這是後話。

當初,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周周睡眠不安穩。我帶周周去看醫生,醫生說是缺鈣,建議我補鈣。補鈣一段時間後,我帶周周做了一個檢測,結果說不缺鈣了。但周周仍然睡眠不穩,必須要我抱著才能入睡,晚上仍然會哭醒幾次,哭醒後要抱著走動,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周周1歲半。我四處查資料,希望找到周周睡眠不穩的原因。排除了疾病的原因,她既沒受過驚嚇,又不缺鈣,會是什麼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後來回過頭來想,其實很簡單,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我孕期失眠,又因失眠導致焦慮,這就是胎教不好的胎教!媽媽孕期失眠、精神緊張焦慮,孩子生出來後自然睡眠不好;第二個原因,產後我一直失眠焦慮,尤其是周周出生2個月內得了2次肺炎,我的弦綳得緊緊的。這種緊張焦慮的情緒傳給了周周,雖然當時她只是一個小嬰兒,但是她能感受到媽媽

內心的焦慮,從而讓她也陷入焦慮。而且,由於我嚴重失眠,周周出生後,前半夜由婆婆帶著睡,後半夜餵奶後有時由我帶著睡,有時我喂完奶又走開,接著由婆婆帶著睡。小嬰兒沒有和媽媽睡在一起,是沒有安全感的。原來,周周睡眠不穩的罪魁禍首就是我緊張焦慮的心態!

那段日子我真是心力交瘁,周周睡不好,我也睡不好;我一睡不好就焦慮,我一焦慮周周也焦慮;周周一焦慮又導致她睡不好,她睡不好又導致我更焦慮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之後,我開始調整自己。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解決周周的睡眠問題。我喜歡寫日記,在日記里,我告訴自己周周很健康,我的焦慮只不過是庸人自擾。每次寫完日記後,我心裡會放鬆不少。我也把緊張焦慮的感受向周周爸傾訴,說完後心裡輕鬆了很多。在漫長的失眠路上,我看了不少醫生,都沒能徹底解決,後來偶爾在一本書上看了一個方子,只服了一劑,居然就能酣然入睡,後來連服了幾劑,就徹底和失眠再見了。解決了失眠問題後,我的心態漸漸放鬆,不再像以前那麼緊張焦慮。我的心態放鬆之後,周周的睡眠也逐漸變沉,慢慢地半夜不再哭醒,一覺睡到天亮。

這個過程讓我相信,媽媽的心態和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堪稱巨大!

只是,周周還是要我抱著入睡。一個壞習慣一旦形成,要去改變真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大約是1歲9個月的時候,我開始糾正周周的睡眠習慣。周周已經習慣趴在我的肩膀上入睡,躺在床上就睡不著,哪怕上下眼皮打架了,躺在床上就會驚醒,必須等睡熟了才能放到床上。那時周周的睡眠比同齡小朋友要少,別人能睡十二三個鐘頭,周周只能睡十個鐘頭左右,如果中午睡了午覺,晚上必定到11點以後才能入睡,並且午睡要在床上玩1個小時左右才能入睡。剛開始,我從午睡開始糾正,讓周周自己睡在床上,我給她講故事或者唱歌,要求她好好蓋著被子,不能掀掉。不過周周根本不能老老實實躺在被子里,總是一會兒坐起來,一會兒站起來。往往我講得口乾舌燥,周周還是沒能睡著,最後還是抱在身上睡著的。

後來,我發現不睡午覺,周周晚上容易入睡一些。於是我不再試圖讓周周睡午覺,如果上床後15分鐘沒睡著,我便讓她起來玩。同時,加大她的活動量,消耗她的精力。晚上準點洗臉刷牙上床,全家熄燈關電視。一躺到床上,周周的名堂可真多呀,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尿尿,一會兒這裡癢,一會兒那裡痛。我知道她這是找種種借口不想睡覺。折騰了一陣後,周周纏著我講故事,講得我口乾舌燥、昏昏欲睡,她還沒有睡意。最後我索性不講了,自己睡自己的,隨便她去折騰。過了一陣,周周實在是無趣,竟然自己睡著了。從那以後,我們每天都是晚上9點半上床,不管是在自己家還是走親戚,這個時間都雷打不動。上床後我既不講故事,也不唱歌,由周周自己睡,她基本上在15分鐘之內能睡著。

睡覺和吃飯一樣,是人的本能,困了就要睡的。很多孩子入睡困難,排除疾病和身體因素後,一般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和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而引起的。像周周小時候這樣,主要就是受我情緒的影響,沒有建立穩固的安全感而導致睡眠不穩。良好的睡眠習慣也非常重要,要做到不要哄、按時睡、不怕吵這幾點。

不要哄。反思我自己的經歷,哄孩子睡覺就是最不可取的。孩子從一出生,家長就應該讓孩子自己躺在床上睡,不要哄,不要把孩子抱在手上睡,也不要在搖籃里搖著睡。如果抱著睡或搖著睡形成習慣,孩子就會習慣在抱著的狀態或搖著的狀態入睡,一旦不抱或不搖,孩子就睡不著。孩子上床後,既不要給孩子唱歌,也不要給孩子講故事,可以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讓孩子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入睡。自己睡的習慣越小越容易養成。另外,我發現要孩子睡覺,我們自己先不能急,如果你急於讓孩子睡著,孩子又

不能很快睡著,你便容易煩躁,你一煩躁,孩子就更睡不著。倒不如放鬆一點,不急於要求孩子睡著,冷靜地觀察孩子有些什麼「招數」,等招數使盡,孩子疲勞了就睡著了。

按時睡。孩子要定時睡覺,最好讓孩子在晚上9點以前進入夢鄉。這是因為寶寶的身高和生長激素有一定關係,而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一般生長激素在深睡1小時以後逐漸進入高峰,一般在晚上10時到凌晨1時為分泌高峰,佔總分泌量的20%~40%。孩子晚睡就可能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影響長高。對於孩子來說,固定在某一時刻做某件事,便會形成規律,所以要孩子按時睡覺,就必須建立有規律的作息,按時吃飯、按時洗漱、按時起床。每天晚上8點半便可刷牙洗臉洗腳,洗漱完畢準點上床。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便會習慣準點睡覺。

不怕吵。這一點非常重要,高質量的睡眠是不容易驚醒的,容易被吵醒就說明睡眠不深。周周剛出生,我婆婆就說,對孩子不要輕手輕腳,以免日後睡覺怕吵。她老人家的觀點真是真知灼見,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可惜這一點我並沒有做好。由於我睡覺怕吵,在我帶著周周睡的時候,屋裡必須保持安安靜靜,否則會吵醒我。由於習慣了在安靜的環境中睡,所以周周小時候睡覺也怕吵。後來,我的失眠問題解決後,周周也逐漸睡得沉一些了,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躡手躡腳地出出進進,周周慢慢變得不怕吵了,睡著後我們在旁邊說話笑鬧絲毫沒有影響。

孩子養成了好的睡眠習慣,對身體和心智都大有幫助,同時,家長也會輕鬆許多。

重點提示:

有些孩子晚上哭醒好幾次,有些孩子午睡一二十分鐘就會醒來一次,並且號啕大哭

孩子睡眠不穩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孩子睡眠不穩的原因,有可能是父母情緒的影響,比如母親孕期失眠、精神緊張焦慮對胎兒進行了不好的胎教活動,或者產後失眠焦慮影響孩子情緒,孩子自然睡眠不好;第二個原因,也許是生理缺鈣。

針對第一個原因,家長要先消除自身焦慮情緒,如果孩子受到影響,要做到不抱孩子睡覺、讓孩子按時睡覺、孩子睡覺時不要輕手輕腳,以免日後睡覺怕吵。

如何讓孩子自覺地少吃零食

1.?為什麼孩子只要到超市,就吵著要買各種各樣的零食?

2.?為什麼孩子嘴饞別人家的零食?

3.?孩子吃零食毫無節制,怎麼辦?

說到吃零食,家長們都感到頭痛,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愛吃零食。很多孩子為了零食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都用上。有的孩子只要到了超市,就吵著要買各種各樣的零食,不買不走;有的孩子為了吃零食撒潑耍賴,大哭大鬧,不全部「掃光」不罷休;有的孩子更絕,進了超市後,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零食的包裝撕開,然後慢條斯理地開吃他知道撕開包裝後爸爸媽媽不買都不行。

濫吃零食的壞處多多。我看到過一個小朋友,3歲半不到,體重卻有50多斤。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像一隻小企鵝。我問孩子的媽媽孩子怎麼這麼胖。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特別愛吃零食,每天薯條、雞腿、可樂、糖果、餅乾不斷,吃了零食還能吃主食。」我說:「難怪呀,孩子吃的那些東西不都是導致肥胖的嗎?」孩子的媽媽說:「就是啊,孩子這麼胖,已經很不正常了。我們正在給孩子減肥,可是增肥容易減肥難啊!」

吃零食的害處眾所周知。除了肥胖,濫吃零食還會導致沒胃口吃正餐,常吃零食會擾亂正常的消化規律,進而影響孩子的飲食。家長應該都有體會,如果孩子在飯前吃了零食,那餐飯往往吃得不多。另外,常吃零食,由於零食中酸、甜、咸各種味道的強烈刺激,導致孩子味覺遲鈍,以致一般的飲食根本不足以引起孩子的食慾。長期食慾不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嚴重的會造成營養不良。

零食的誘惑力對孩子怎麼會如此之大?其實回顧一下我們小時候,我們曾經也是如此痴迷於零食

!說說我的幾件關於零食的趣事吧。大約4歲的時候,我在家裡一個瓷罈子里意外發現了一包片糖,面對這個意外的收穫,我欣喜不已,可我又擔心吃掉幾塊後會被媽媽發現數量變少,於是我想了一個在當時看來天衣無縫的「好主意」:將每塊片糖都吃掉一小截,這樣片糖的數量就沒有變少,媽媽發現不了。

我的自作聰明換來的結果是一頓臭罵。我媽媽回來發現每塊片糖都短了一截,惱火不已,她說:「唉,你要吃就拿幾塊吃啊,為什麼要每塊都咬成這樣?」

回顧幼年的經歷,我感悟到一點:若想讓孩子自覺地少吃零食,關鍵在於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不是大人時時刻刻監督。如果時時需要大人監督才能少吃零食,那麼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抵擋不了零食的誘惑。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在「適度和自律」一文中有詳盡的闡述,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另一方面,對於零食,家長不能限制過度,限制過度會讓孩子更加想吃,自己家沒有,就會想別的辦法,甚至伸手拿別人的。

這是一位媽媽寫給我的信:

「我的孩子3歲5個月,在幼兒園上小班,平時對他吃零食控制得比較嚴,因為吃多了零食不愛吃飯,所以一般是在飯後才給他糖果、蛋糕之類的。就是平時家裡有好吃的,也都會先藏起來,等他表現好時才拿出來給他。但是最近發現他在幼兒園拿小朋友的糖果吃,有三次了。第一次是在小朋友放書包的柜子里,小朋友掉的沒拿回家的他撿來吃;第二次是看到小朋友書包邊的口袋裡有糖,他也拿回來吃,我和他爸問他,他如實地告訴我們糖是怎麼拿的;第三次是我媽發現他拿了糖,可能口氣上不是很好,孩子跟外婆撒謊說是爸爸給的,不過我們問他的時候他還是說了實話。我突然意識到了可能是平時我們限制他太多,不准他吃這個,不准他吃那個,造成糖果對他的誘惑力太大,再見到小朋友的糖果時,實在是無法剋制。於是,我就帶他去買了很多糖果回家,每天在他的書包里放一點,讓他知道自己書包里有好吃的,希望他不再去在乎別人的好吃的。請問您能否給點建議?」

這位媽媽起初對零食的限制有些過度,「不准他吃這個,不准他吃那個,造成糖果對他的誘惑力太大,當他見到小朋友的糖果時,實在是無法剋制」,以致伸手拿了小朋友的糖果。過度地限制零食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壓抑,人都有一種這樣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孩子也不例外,對於孩子來說,越不給他吃零食,他就越想吃,吃零食的慾望在大人的壓抑中被強化了。自己家沒有零食吃,就去拿別人的,這個孩子就是這樣的心理。

平時把零食藏起來,只有表現好的時候才拿出來給他吃。這是很多家長的常用做法,但這樣做很不好:其一,零食買回來卻藏起來,這實際上就是不信任孩子,在防備他,這給孩子的感覺很不好。想想,藏起了零食就能熄滅孩子想吃零食的慾望嗎?還是在藏藏掖掖中勾起了孩子更加想吃的衝動?如果孩子控制不住這種想吃零食的慾望,是不是會翻箱倒櫃四處去找?藏零食是處理孩子吃零食的最糟糕的方式,這實際上是「引誘」孩子偷零食吃。其二,表現好才拿出來給孩子吃,這是把零食當做了獎品,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零食是一種獎勵,是一種好東西。這是在間接鼓勵孩子吃零食。

有家長可能會疑惑了:既不能過度限制,又不能把零食藏起來,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難道買回零食擺在孩子眼皮子底下,讓孩子自己吃?那豈不是對孩子的誘惑更大?那孩子還不一次吃個夠?其實不會,和上面這位媽媽溝通後,不久後收到她的反饋,說他們不藏零食了,孩子對於家裡擺在桌子上的零食反而不經常拿了,每天在他的書包里放少量他愛吃的零食(盡量是健康食品),讓他自己有好吃的,他也不再拿別人的零食了。最為可喜的是,孩子能在大人的提醒之下保持適度了,比如約定只吃2塊餅乾,他就決不會吃第3塊了。孩子都有「向

善」的心理,如果我們充分信任孩子,孩子是不會辜負我們對他的信任的。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對於零食,我們不能「堵」,只能「疏」。正確的做法是把吃零食的控制權交給孩子,建立簡單的規則,比如飯前不能吃、睡前不吃、不能多吃等,讓孩子自己保管零食,並且決定什麼時候吃。買零食的時候,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零食。買回家後,放在孩子便於拿取的地方。我對周周就是這樣做的,我從來不藏零食,而是把零食放在周周方便取放的地方,或者由她自己找地方存放。

有一次,朋友送給周周一箱旺仔牛奶,我和她約定,一天只能喝一盒。周周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盒,一口氣喝光了,覺得還不過癮,哼哼著還要一盒。我說約定好只能喝一盒的啊,要適度,等明天再喝吧。周周知道要遵守約定,也知道吃任何東西要保持適度,於是不再堅持。她把牛奶收到小櫥櫃里,樂呵呵地干別的去了。第二天早上,周周一睜眼就說要喝旺仔牛奶,喝完一盒後便自覺地把柜子關好,不再要求喝第二盒了。最有意思的是,剩下最後3盒的時候,周周先自己喝了一盒,然後把剩下的兩盒分給了我和她爸爸。我故意逗她,「只剩下兩盒了,你都給了我們,你就沒有喝的啦。你不留著自己下次喝嗎?」周周說:「我喝夠了,我昨天、前天,還有四天(意思是前面好幾天)都喝了,夠了。」看著她那張笑靨如花的小臉,一股感動的暖流湧上我心頭。

周周也很喜歡吃零食,但是對零食她能自覺地保持適度。當然偶爾也有抵抗不住誘惑的時候,但在我的提醒之下都能適可而止。這是因為她意識到零食尤其是垃圾食品不是個「好東西」。她知道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應該適度。這個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有位媽媽說,她不想讓孩子吃垃圾食品,也從來不給孩子買垃圾食品。但是,有時在戶外玩耍的時候,別的孩子帶了垃圾食品,家長出於好意會分給孩子們吃,這位媽媽就替孩子謝絕了,說「我的寶寶不吃垃圾食品」。她不知這樣做對不對,於是問我。我說:「這樣很不好。吃一次垃圾食品對孩子的身體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你替孩子做決定,阻止孩子和別人自由交往,這個影響很大。碰到這種情況,家長不應該介入,應該由孩子決定吃還是不吃別人的零食。」

此外,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做到少吃零食。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少吃零食,自己卻很喜愛吃零食,這樣是非常糟糕的。如果連家長都做不到少吃零食,怎麼能要求孩子做到呢?家長能吃零食,孩子就不能吃,還跟孩子說什麼「小孩子不能吃,大人才可以」,這更是錯上加錯,只會引起孩子更深的抗拒。

吃零食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採取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既不縱容,也不過度限制,合理引導,孩子會養成適度攝取零食的習慣。最後,提醒大家要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選奶類、果蔬類、堅果類的食物;吃零食不要離正餐太近,不應影響正餐的食量,睡覺前半小時避免吃零食;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飲料。

重點提示:

小孩愛吃零食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無節制地濫吃零食會導致肥胖,還會導致小孩沒胃口吃正餐,擾亂正常的消化規律,進而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怎麼辦呢?

很多家長有錯誤的觀念:第一,把零食當做「好東西」,藏起來,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第二,把零食當做「獎品」,當孩子表現好時,才給孩子吃。這兩種做法一方面是對孩子不信任,另一方面鼓勵了孩子吃零食。家長限制過度會讓孩子更加想吃,自己家沒有,就會想別的辦法,甚至伸手拿別人的。

其實,若想讓孩子自覺少吃零食,關鍵在於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不是大人時時刻刻監督。如果時時需要大人監督才能少吃零食,那麼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抵擋不了零食的誘惑。讓孩子少吃零食,家長要做到:

第一,買零食的時候,引導孩子選擇自己

喜歡的健康零食。

第二,零食買回家後,放在孩子便於拿取的地方。

第三,把零食的控制權交給孩子後,建立簡單的吃零食規則。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父母如何回應

1.?當孩子在地上撒潑要買已經買過的賽車時怎麼辦?

2.?孩子提不合理要求時,父母控制不住發脾氣,怎麼辦?

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家人沒有滿足他的要求的時候,使出孩子慣用的「武器」來要挾家長。武器不外乎這幾種:哭哭啼啼、大發脾氣、撒潑耍橫、在地上打滾。家長或不堪其擾,向孩子妥協了;或惱羞成怒,對孩子非打即罵,以武力讓孩子屈服了;或念念叨叨,說一番大道理,孩子卻聽不進去。

如果孩子經常使用要挾的「手段」,一定是他曾經成功地用這種手段得逞過。

周周也曾有過不守規則而哭鬧的經歷,那是在她兩歲多第一次看巧虎的視頻的時候。孩子過久地看電腦或電視,對智力和視力都不利,因此在看之前,我和她約定每天只能看一集,周周爽快地答應了。看完一集後,周周覺得很不過癮,還想看一集。我溫和地說:「巧虎很好看,你很想繼續看是不是?可看電腦久了會壞眼睛,你答應媽媽只看一集的,要說話算數。」周周實在是太喜歡看巧虎了,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哼哼要再看一集。我堅決地拒絕了,在旁邊陪著她。周周哼哼唧唧哭了一會兒,見我的態度非常堅決,便不再堅持,玩別的去了。自從那次之後,她每次看完一集巧虎都會主動關掉電腦。

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不要說教,也不要孩子一哭鬧就依從,更不要打罵,正確的做法是簡明扼要地講清楚不能這樣做的理由,然後溫和而堅決地拒絕。不管孩子哭得多大聲,哭得有多久,賴地撒潑得多厲害,家長在一旁平靜觀察或該幹什麼幹什麼,耐心等待孩子的情緒平息。這個過程中,家長最難做到的就是不能保持平靜,一不小心就會火冒三丈,只要家長著急上火,鐵定就處理不好這件事了。

不少家長問我:「我也知道發脾氣不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啊,怎麼辦?」

喜歡發脾氣的家長不外乎兩種原因,第一種是不了解孩子。解決辦法是多學習育兒知識,讀懂孩子的內心。譬如要挾,孩子也就那幾招,如果你了解他的那些招數,知道他下一步要出什麼招了,你基本上勝券在握,還要發什麼火呢?第二種是家長自身的性格急躁,修養不夠。這就需要家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完善自己,別無他法。家長脾氣暴躁又沒有自控能力的話,孩子怎能不任性呢?家長要以身作則,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處事的方式客觀理性,不要任性而為,孩子才不會任性而為。

有的家長教育孩子非常情緒化,同樣一種行為,在家長心情好的時候會被允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被允許。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慢慢就學會察言觀色,揣測大人的心思。有的家長則是不管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都喜歡阻止孩子,非要等到孩子哭鬧才會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哭鬧,家長就滿足」,這實際上是在暗示孩子必須要「哭鬧」才會得到大人們的允許。這樣的家長在阻止(或拒絕)孩子之前,應該好好想想,這件事是應該嚴厲禁止的嗎?如果不是,就不要等孩子哭鬧了再來答應。同樣,如果是應該嚴厲禁止的,就要堅決制止,不管孩子怎麼哭鬧都不能妥協。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是「威逼」,就是「利誘」,比如和孩子說好了到點回家,可是到點了孩子不回,以哭鬧要挾。家長先「威逼」:回不回家?不回下次再也不帶你出來了,天天把你關在家。後「利誘」:跟媽媽回家,媽媽去給你買糖吃。這樣做,給孩子的負面作用是:家長不可能真的天天把孩子關在家,「威逼」沒有兌現,孩子意識到家長這麼說只不過是只「紙老虎」,今後不會再相信家長的話,家長會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利誘」容易兌現,兌現後孩子會覺得哭鬧要挾就是好,還可以「得利」,這不是在助長孩子下次繼續要挾嗎?

其實,孩子的要挾無外乎「哭鬧」「賴地撒潑」「打人」等幾種方式,孩子喜歡要挾成人是因為他曾經要挾成功過。倘若孩子要挾幾次未成,便會意識到要挾無用,從而慢慢放棄這種方式。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就是所有在場的大人要態度一致。孩子是最敏銳的,只要現場有一位成人有一丁點袒護,他就會將要挾進行到底。

但是,孩子的哭鬧不一定全是要挾,有時是家長沒有理解孩子,阻止了孩子的內心成長需求,是孩子略略的反抗。有的家長對於什麼是合理行為、什麼是不合理行為界定得非常模糊,有的甚至自己都拿捏不準哪些應該允許,哪些應該嚴厲禁止。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混亂,不知道哪些行為是合理的,哪些行為是不合理的,所以孩子會鬧著要滿足他的要求。前面說過,只要孩子的行為不破壞環境、不傷害自己、不妨礙他人,我們都應該視為合理行為,對此,家長應該抱以支持和理解的態度,孩子的這些行為是不需要經過成人允許的,他有自己決定的權利。家長要「懂」得孩子,把自己降到孩子的高度,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去思考,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給孩子決定權。切勿把孩子內心成長的需求當做無理要求。而對於不符合上面幾條的,則視為不合理行為,應該堅決制止,不論孩子怎麼要挾都不要遷就。

重點提示:

孩子喜歡提一些無理要求,特別是跟小孩一起上街的時候,看到商場里眼花繚亂的玩具,看到遊樂場好玩的設備,經常買了一個要買兩個,玩了一次要玩兩次,家長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孩子就「威逼」、「利誘」。通常,家長對這樣的孩子沒有什麼辦法。有些家長要麼就在孩子的「威逼利誘」下順從了孩子的無理要求,要麼就發脾氣。

家長如果順從了孩子的無理要求,以後孩子還會有更多的無理要求,在家長不同意的情況下,孩子就會使出慣用的「武器」來要挾家長,因為他曾經成功地用這種手段得逞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沒有不敗給孩子的。

家長如果發脾氣,第一是家長不了解孩子,第二是家長自身性格急躁,這對親子關係是個考驗,到這個地步,事情鐵定處理不了,結果會是兩敗俱傷家長脾氣越來越暴躁、孩子心理受到傷害。

正確是做法是: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不要說教,也不要孩子一哭鬧就依從,更不要打罵,要簡明扼要地講清楚不能這樣做的理由,然後溫和而堅決地拒絕。

孩子的學習就是不斷體驗

1.?周周揀挑雞蛋的故事。

2.?怎麼讓孩子不斷體驗?

一個晴朗的春日,氣溫突然升高,我擔心擱置在竹筐里米糠中的雞蛋會變質,欲把雞蛋揀到籃子里再放入冰箱。周周平時非常樂意和我一起幹家務,這次也不例外,她興緻勃勃地和我一起在米糠中「刨雞蛋」。周周對雞蛋並不陌生,幾乎每天早晨都吃一個,但是零距離接觸生雞蛋,這還是第一次。

在揀雞蛋前,我交代周周「要輕拿輕放,否則會打破」。周周點頭應允,把手伸進筐里,在米糠中淘呀淘呀,淘到了第一個雞蛋,興奮地大喊:「我找到一個了!」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入籃子里。接著又淘出了第二個、第三個突然一不小心,一個雞蛋從周周的手裡掉下來,落在籃子里,破了。周周拿起那個破了的雞蛋,仔細地觀察了一會兒,放下,好像覺得有點可惜。隨後,她更加小心地拿竹筐里的雞蛋,直到把筐里的雞蛋全部揀完,沒再打破一個雞蛋。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剛開始我交代要輕拿輕放,周周也按我所交代的很小心,但是仍然沒拿穩,打破了雞蛋,而在打破一個雞蛋之後,她卻沒有繼續打破雞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之前她沒有「雞蛋易碎」的體驗,所以儘管我有交代,但她仍然是一知半解。打破了一個雞蛋之後,她有了「雞蛋易碎」的體驗,明白自己應該更加小心地拿雞蛋了,於是再也沒有打破雞蛋。

這樣想來,我的交代是多餘的,這是由於我潛意識裡還是擔心周周會把雞蛋打破,沒有真正信任孩子。交代再多,沒有體驗,孩子仍然不懂;不交代,孩子體驗過了,自然就明白了。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學習就是不斷體驗。比如認識「雞蛋」,大人一般會這樣教孩子:雞蛋是橢圓形的,表面光滑,易碎,蛋殼裡面有蛋白和蛋黃,味道很鮮美,等等。講一大堆的概念,孩子還是一知半解,倒不如讓孩子拿雞蛋,摸一摸、看一看、放一放,再打開看看,煮熟了嘗嘗,孩子在體驗中不知不覺就感知了雞蛋的形狀、性質、味道。又如認識「水」,無色無味、透明、可以流動。如果我們在課堂上來講這些,孩子一定會興味索然,但是如果讓孩子去玩水,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感知到水的上述特點,他們會用兩個杯子把水倒來倒去(感知水的流動),把小手放入水中仍然可以看見自己的手(感知水的透明),用不同顏色的容器裝水(感知水是無色的)

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大多數是「紙上談兵」,給孩子講一大堆的概念,很少給孩子體驗的機會。有位爸爸給孩子買有貼紙的書,意在開發孩子的潛能。有個題目是這樣的:上方畫著一隻小白兔,下方畫著蘿蔔、青菜、肉、小魚之類的食物,問題是「請把小白兔愛吃的食物貼出來」。爸爸指導著孩子把蘿蔔、青菜貼在小白兔的下方,孩子照做了。我問這位爸爸:「孩子餵過小白兔嗎?」爸爸搖搖頭,說:「沒餵過。」我說:「那你告訴孩子貼貼紙有什麼意義呢?」爸爸說:「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小白兔的食性啊。」我說:「想讓孩子了解小白兔的食性,直接讓孩子拿各種食物喂小白兔不更直觀嗎?小白兔吃什麼不吃什麼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大人去教。」這位爸爸恍然大悟,拍拍腦袋說:「說得有道理啊。」

這是典型的灌輸知識,孩子沒有餵養小白兔的體驗,他獲得的只是爸爸告訴給他的東西。這種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不僅沒有用處,反而有害處:一是讓孩子形成一種被動的思維方式等著成人來「灌輸」,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二是缺乏親身體驗,面對枯燥的一堆概念,孩子可能會失去學習興趣。

不僅家長如此,學校也是如此。我們的學校教育大多是在教室里規規矩矩上課,很少把課堂搬到戶外,也很少給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在課堂上講一大堆的「概念」,卻不曾給學生一點「體驗」,這樣的學習又怎麼不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又怎麼能讓孩子理解和記住?難怪我們的孩

子會「高分低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給周周製造各種體驗的機會。一次,周周對做飯發生了興趣,自己舀了一勺米,粗粗地洗了洗,放進電飯煲。我幫她插上插頭,她自己按下「煮飯鍵」,煮的過程中不斷揭開蓋看看熟了沒有。在她的「開開合合」之中,過了比平時長几倍的時間,飯最終還是煮熟了。周周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連連說:「我自己煮的飯格外香!」光白飯(沒菜)就吃了兩碗。

在我們家,周周幾乎什麼都可以體驗:拿著牛排刀切菜,切好後再炒熟;用迷你撮箕和掃把,自己掃地,看著自己打掃後的屋子,她充滿成就感;拿著小鋤頭挖土種樹、種菜;飼養小鴨子、金魚、蝦子、蝌蚪等小動物;吃飯前端菜拿碗,飯後收碗打掃;和我一起做家務,收拾整理物品、抹桌子、拖地板、晾衣服、包餃子、做南瓜餅、炒菜洗菜,等等。孩子非常喜歡參與到成人的活動當中來,在這些活動當中積累生活經驗,學習各種知識,這就是「生活即學習」。只要周周願意,幾乎任何事情,我都會讓她嘗試和體驗一下。有了各種體驗,周周在做各種事情的時候非常謹慎,完全不必擔心她會被燙傷、切傷、觸電,她甚至提醒我要小心被切到、燙到。

除了日常生活中各種「瑣事」的體驗,我們還經常帶周周到郊外、鄉村、江邊、公園等地體驗,摘果、摘菜、爬山、戲水、撿田螺在很多同齡孩子忙著學習識字、算術、舞蹈、英語的時候,周周在瘋玩著,豐富著自己的人生體驗。在體驗的同時,她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很多。很多人見到周周,看到她的畫,聽到她說話、提問,大家會驚嘆於她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敏銳細緻的觀察力、好問愛思考的習慣,紛紛詢問我是怎麼教育周周的。我笑笑說,就是讓她不斷體驗,什麼都嘗試,這是真正的「寓教於樂」。

重點提示:

孩子6歲以前的學習能力特彆強,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學習就是不斷實踐、不斷體驗。

很多孩子的父母習慣紙上談兵用書本上的字、圖等去教孩子識物,很少把「課堂」搬到戶外,也很少給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是典型的灌輸知識,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能力。這些教育方式不僅沒有用處,反而有害處:一是讓孩子形成一種被動的思維方式等著成人來「灌輸」,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二是缺乏親身體驗,面對枯燥的一堆概念,孩子可能會失去學習興趣。家長應該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瑣事」中去體驗、學習,經常帶孩子到野外、公園、江邊、鄉村,與大人、小孩接觸、交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考力,「寓教於樂」。

1.?孩子不敢主動跟小朋友玩,怎麼辦?

2.?什麼是小孩眼中的真實小社會?

3.?在孩子的「社會」里,父母應該怎麼做?

周周和思思在樂樂家玩,她們一起聽著音樂跳舞。周周和樂樂手拉手模仿電視裡面跳交誼舞,周周圍著樂樂轉圈,開心得不得了。突然,我發現思思不見了,我問思思媽:思思呢?思思媽起身一看,原來思思躲在卧室里,撅著嘴、皺著眉,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她一定是覺得周周和樂樂在跳舞,她被排除在外,她因此而感到失落,一個人躲在卧室生悶氣。

我蹲下來問思思:「你是不是想跟周周、樂樂一起跳舞呀?」思思點點頭。我給她打氣,「那你去找她們呀!」思思媽附和著說:「是的,你去找她們玩。」思思猶猶豫豫站起身走了出來,很想開口又擔心被拒絕的樣子。我再次給她打氣,「你說呀,她們會和你一起玩的。」最終,思思還是沒能鼓起勇氣,默默地站在一旁不吭聲。我對周周和樂樂說:「思思想和你們一起跳舞,可以嗎?」周周停下來,拉住思思的手說:「來,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在周周拉起思思手的一瞬間,思思的臉立刻由陰轉晴了,三個孩子玩到了一起。

思思在人際交往中缺少一種主動性,看到別人玩到了一起,她覺得自己被孤立了,心裡很失落。她很想參與進去,但是鼓不起勇氣,等著別人來找她。其實很多孩子都像思思這樣,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在一個團體中處於被動地位,不會主動加入其中。

我們幼兒園有一個孩子,在家裡話很多,和熟悉的小朋友也能玩到一塊,但是在幼兒園參加集體活動時就遊離於團體之外了。她對集體活動很有興趣,但不敢加入進來。小朋友結伴玩耍的時候,她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滿臉羨慕,小朋友來邀請,她會欣然加入;但是如果別人不邀請,她從不主動加入。在幼兒園裡,幾乎每個班都有這樣的孩子,他們並不是特別膽小的那種,也不孤僻,他們就是比較被動,他們想加入到團體中來,但從來不會主動出擊,只是等待別人來邀請他。

主動交往是一種能力,尤其是在一個團體中,迅速適應這個團體,和團體中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不是成為團體中一個被忽略的對象,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很多孩子都缺乏這種能力,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缺乏一個真實的「社會」,缺乏鍛煉的機會。孩子參加團體活動的機會不夠。除了幼兒園,孩子在家裡很少有機會參與多人的活動,有時就算參與,家長也免不了會介入。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是跟一個或兩個同伴玩,甚至一個同伴都沒有。而在很多傳統的幼兒園,老師喜歡過早介入到孩子當中,比如玩一個遊戲,老師會安排張三當什麼、李四當什麼、王五當什麼,孩子只有被動接受的份兒,沒有彼此協商和合作的機會;孩子有衝突,老師唯恐出亂子,立刻過來「調停」 所以,傳統的幼兒園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小社會,而是一個有人監督、管理、調停的群體,孩子在這樣的群體里,總是被安排、被管理、被協調,無從鍛煉其主動性。

對於孩子來說,怎樣的團體才是一個真實的小社會?一個自由的、平等的、沒有大人介入的團體才是真實的社會。比如在大人聚會的時候,各自帶上自己的孩子。大人玩大人的,孩子玩孩子的,大人不介入到孩子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打打鬧鬧、玩耍嬉戲,哭的哭、笑的笑。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小社會。

我就在我家周圍努力地給周周營造一個這樣的小社會,我和身邊一些熟悉的、開明的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把我的教育觀「灌輸」給他們,讓他們的教育方式和我保持一致。一有機會就「召集」三四個甚至更多孩子在一起玩,而家長們除非必要,否則不介入到孩子當中。

人是「社會人」,離不開社會交往。一個不夠主動的人,就難以獲得和別人交流的機會,難以架起發展人際關係的橋樑。家長們要注意給孩子創造一個真實的「社會」,盡量少介入孩

子,鼓勵孩子主動和他人交往。

重點提示:

主動交往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一個團體中,要想迅速適應這個團體,就必須和團體中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不是成為團體中一個被忽略的對象。很多孩子都缺乏主動交往的能力。

很多小孩在人際交往中缺少一種主動性,看到別的小孩玩到了一起,他覺得自己被孤立了,心裡會很失落。其實孩子很想參與進去,但是鼓不起勇氣,他等著別人來找他。但是小孩們正玩得開心,根本無暇也沒有能力顧及其他小朋友。

父母應該在培養孩子主動交往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機會就「召集」三四個甚至更多孩子在一起玩,給孩子一個自由、平等、沒有大人介入的「孩子的社會」,鼓勵孩子主動和他人交往。

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1.?讓孩子學習怎麼就那麼難?

2.?孩子有超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每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是帶著超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來到人間的,我們把孩子稱作天才一點都不為過。我們來看看周周的想像和創意。

晚上,周周和我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突然,周周指著窗外大喊:「那裡有眨眼睛的飛機!」我循著她的角度望去,天空中果然有一架飛機飛過,飛機上的燈一閃一閃的,不正像在眨眼睛嗎?

鞦韆盪得很高的時候,眼看就要碰到最近的大樟樹的樹葉,周周說:「我好像要摘到樹葉了。」接著來了一句更驚人的,「我好像要摘到星星了!」這句不和「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周周畫了一幅畫,畫的中間有一個小孩,小孩頭頂是一個大大的太陽,太陽的鼻子、嘴巴、眼睛俱全,笑眯眯的,太陽的光芒(圓圈旁的一根根細線)緊緊貼著小孩的手。周周是這麼描述她的畫的:一個小朋友在公園玩,他迷路了,他去找太陽公公幫忙。太陽公公說:「牽著我的手,我帶你去找警察叔叔。」太陽公公牽著小朋友的手,這是多麼大膽的想像!

周周有時候會把小傘撐開,搬一把小板凳坐在撐開的傘下,口中發出嗚嗚的聲音,說是開飛船。

中秋節,吃過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幽藍的夜空中,月亮在樹梢上掛著,又圓又亮。此情此景引得周周「詩興」大發,出口成章,那時周周剛滿3歲。

月亮

月亮升起來了

小樹和她做朋友

房子也和她做朋友

一不小心

月亮掉到池塘里了

月亮大聲喊

救命啊,救命啊

小樹救起了月亮

月亮弄得髒兮兮的了!

這樣的創意還有很多,您家的孩子肯定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就是天生的詩人、畫家、發明家,他們有著數不盡的奇思妙想,很多想法讓我們成人瞠目結舌卻又堪稱絕妙!

與孩子的創新能力相反的是,成人的創新能力低下。周周爸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研發人員,有一次談到創新時大發感慨,說身邊的同事包括他自己要設計個什麼方案的話,必須找樣本來參考,不參考就想不出來。我們這一代受應試教育長大的人大概都有同樣的感受吧。小時候的我們應該也是有天賦的,也有非凡的創造力,是什麼扼殺了我們的天賦呢?

回顧我們的成長曆程,不難找到答案,是不當的教育。我們從小到大都被這樣灌輸:要聽話,不淘氣,好好讀書,考出好成績。學校、家長、社會評判我們的標準是:成績好+聽話=好孩子。他們全然不顧我們有什麼興趣愛好,也不允許有什麼「驚世駭俗」的獨立見解。孔子在幾千年前就悟到的「因材施教」基本沒有被現行的教育採納,千篇一律地學語文、數學、物理、政治、化學等,絲毫不管學生有沒有學習興趣。我發現我真正用到的知識很少是在學校學到的,而各方面能力也不是在學校培養的。相反,社會是一所最好的學校,磨鍊了我的意志,讓我學會了與各種人相處以及解決各種問題。

學校和幼兒園喜歡搞一刀切。現在,幼兒園的教學大多是集體形式,把全班幾十個孩子組織起來,排排坐,老師在前面「上課」。我曾經在和不少幼兒園

老師交流時戲稱,現在孩子上幼兒園是被「趕鴨子」:老師趕著一群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做同一件事情,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對於教學活動,孩子沒有主動選擇的權利,只有被動接受的份兒。所以,孩子學習就變成了「趕鴨子上架」。

童話大王鄭淵潔對於教育有一個這樣的觀點,大意是他的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同之處在於,學校教育是動物園飼養野獸,喂什麼吃什麼;他的教育是放養野獸,野獸自己想吃什麼自己捕食。他主張要「放養野獸」般教育孩子。我非常贊同他的這一觀點。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而不是由老師或者家長來喂他吃。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他就有興趣,有主動性,學習就是「美食」,他「吃」起來是一種享受;由成人喂,孩子很被動,沒興趣,學習就是「難吃的東西」,他可能吃得想吐。

下面這兩位「差生」的轉變,就是因為最後由他們自己選擇「吃什麼」。

《東方早報》2006年9月份報道過一位叫王楠子的少年,在國內他被教成水泥腦袋,到美國後他被育成年輕天才。報道稱,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學一個「標準的差生」,經常被老師「重點關照」,無奈之下赴美求學;8年後,他成了全美動畫比賽個人組冠軍,並被老師表揚是個「天才」。王楠子後來是費城藝術學院的大四學生,是該校動畫專業最出色的學生。

無獨有偶,《中國青年報》也曾報道過一位叫牛培行的少年,年僅16歲已擁有6項國家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從12歲第一項發明至今,已有多項發明獲得省市、國家發明創新比賽大獎,並被國內企業及美國投資公司看中,簽訂購買和投產意向書。而牛培行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小學三年級以前,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全校幾百名學生中的最後一名。貪玩、不聽講、不記筆記,更不完成作業。「那時,我經常被老師罰站,叫家長也是常有的事。」牛培行說。因為學習差,牛培行在小學就轉了3次學,父親甚至把他送到遠在呼和浩特的一所自治區重點小學。

王楠子在國內因為開玩笑、愛接茬、迷戀運動被認為是問題孩子,而這些在美國老師眼裡都不成為被批評的理由。一次,他像過去在國內一樣插嘴,當堂糾正了美國中學老師的一個錯誤,沒想到,老師當場就說:「你真是個天才。」「太受鼓勵了。」王楠子感嘆。正是那些記憶猶新的鼓勵促使他真正開始自覺地學習和奮鬥,使他開始徹底擺脫了原來差生的自卑心理。

而牛培行呢,不愛上課,就喜歡在馬路上或者自行車修理鋪撿些廢零件,撿回來就開始琢磨,製作一些小玩意兒。看到兒子玩性不改,父母開始送他到培訓班學習。讓他學電子琴,琴沒彈幾下,他卻在一邊不停地鼓搗電源插座;讓他學國際象棋,他卻鬧著要上製作班,後來只好答應兩門課一起學。結果國際象棋學了個一塌糊塗,連基本步法都不會走,而小製作卻大有進展。從此,他的房間變成了加工廠,床上堆滿了各種工具、模型、零件。進入初中,牛培行的學習成績有所長進,發明創造也進入了高峰。

可見,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都不一樣。不是孩子不好好學習,而是「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當你羨慕別人的孩子畫畫好或鋼琴彈得好的時候,你要仔細地觀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他有什麼特質?不要盲目地去和別人攀比。

2009年,華裔科學家曹錕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第8位華人,但都不是中國國籍。為何中國無人獲諾貝爾獎?這個問題很多人在思考。有些人說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苗子在小學階段就被扼殺了。但我覺得,諾貝爾獎的苗子在學齡前就被扼殺了!應試教育的觸角早已伸向了學齡前,幼兒園小學化已成普遍現象,而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廣告詞不知是誰想出來的,

誤導了多少家長,禍害了多少孩子),教孩子識字、算術、讀經等,有的忙著給孩子報鋼琴、舞蹈、美術等各種培訓班,家長和老師們樂於讓孩子掌握知識性、技能性的東西,似乎這樣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鮮有家長想過,孩子喜歡嗎?孩子所學的是否適合他?獲諾貝爾獎是需要創造性思維的,而在兒童早期給孩子灌輸知識性、技能性的東西會大大地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教育就應該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數學,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寫作千篇一律地教孩子就會抹殺孩子的天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去干涉他,教育就這麼簡單。

重點提示:

每個孩子都有著超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成人,創新能力就開始下降。為什麼我們小時候也是有天賦的,大了天賦卻被扼殺了呢?主要還是家庭和學校教育不當導致。

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因材施教,在兒童早期給孩子灌輸知識性、技能性的東西會大大地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家長應該注意,要仔細觀察孩子,如果孩子喜歡畫畫,千萬不要強迫他去跳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去干涉他。

1.?為什麼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創造力了呢?

2.?怎麼做,孩子才能畫有創造力的畫?

孩子的創造力與生俱來,非常驚人,上一篇文章列舉了周周的很多大膽的創意,我也從其他孩子身上看到過類似的甚至更好的創意。我堅信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師。那為何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創造力了呢?

先來看看成人是怎麼來教孩子的。有一次在朋友家玩,幾個孩子聚在一起畫畫,大人們在一旁圍觀。周周是天馬行空,想到哪兒畫到哪兒,想怎麼畫就怎麼畫,想像大膽。另兩個孩子則是小心翼翼的,唯恐畫錯。我問他們的家長,以前是讓孩子怎麼畫畫的。一位家長說是讓孩子照著畫,另一位則是讓孩子描著畫,也就是用一張半透明的紙覆蓋在畫上,把畫的內容拓印出來。孩子習慣了照著畫或描著畫,一旦離開范畫就不知該怎麼畫了。在不少學校和幼兒園,教孩子畫畫都是用「臨摹」的方式,不知家長們記不記得自己小時候上美術課是怎麼學畫畫的,我上學的時候就是照著范畫畫,這樣「照著畫」的後果是,如果不照著范畫畫,我就畫不出來。

「示範」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師在教孩子時常用的方法,比如寫字、唱歌、舞蹈甚至玩遊戲,都是教育者先示範一遍,然後孩子跟著來一遍。一位媽媽就曾經非常熱衷於事事示範,甚至在孩子玩沙的時候,她看見孩子笨手笨腳的,也忍不住要示範該怎樣玩。她這樣給孩子示範怎麼做「生日蛋糕」:用鏟子把沙攏成圓圓的一堆,再拍打得緊一點,再插上幾根小樹枝,嘴裡同步解釋這幾個步驟,做好之後,她讓兒子跟著學一遍。兒子很快就學會用沙子堆生日蛋糕了,她沾沾自喜,覺得孩子學得不錯。可是就在不久後,她發現兒子不管做什麼,都等著她示範,如果她不示範,兒子就不會動手了。包括玩沙,兒子也只會照著她示範的方法去玩,完全想不出其他的玩法。她這才感到事態嚴重了。

成人的「示範」實際上是人為地設置了一個框框,把孩子的創造力禁錮了起來。成人的示範在孩子的眼裡會成為一個標準動作,成為孩子模仿的範本。這對創造力來說卻是不利的。雖然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但模仿的學習缺少獨立思考,因此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左右了孩子的獨立思考,喪失了創造力的發揮。而且,成人所做的示範大多是面對某問題時所運用的慣例,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新的想法和點子就被排除在外。

很多人是非常主張模仿的。他們認為:先有模仿,後有創新!我覺得創新和模仿沒有必然聯繫,有的模仿甚至會局限人的創新能力。

我思考了很久,比如萊特兄弟製造飛機的時候,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的時候,袁隆平研究出雜交稻的時候他們沒有模仿誰,最多不過是參考一些前人的經驗。

當然,我並不完全反對模仿,畢竟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途徑,對於好的東西是需要模仿的,但是模仿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應該在模仿的基礎上,吸取別人的經驗,並努力超越。所以,孩子年齡越大,創造力越差的一個原因就是:成人教得太多,讓孩子模仿太多。我還看到過不少孩子小時候很有靈氣,上學後或上培訓班後,技巧是學了不少,靈氣卻沒了。過早注重知識性和技巧性的東西,勢必會以犧牲孩子的創造力作為代價!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人喜歡控制孩子,孩子逐漸失去個性、喪失獨立的人格。一個喪失個性、沒有獨立人格的人,怎麼可能有創造力?前面說過,大多數成人認為聽話才是好孩子,成人為了省心,認為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就好。這種教育觀之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是很聽話、乖巧,但其代價是喪失孩子的個性和創造力。一個敢於創新的人必定是一個有著批判和質疑精神的人,敢於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不迷信權威、不人云亦云。我們的教育最失敗的一點就是,太不注意保護孩子的個性了,隨著個性的被扼殺,創造力也被扼殺了。

創新能力是人類最

重要的一種能力,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全依賴於創新。創新能力缺失會造成很多惡果。對於企業來說,創新能力的缺乏便是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我們的「中國製造」多,「中國創造」少。從汽車到電視機、冰箱等家用電器,再到電腦、手機,以及其他生產生活用品,中國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產品很少。由於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沒有核心技術,所以即使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商品銷往全球,中國人賺取的只不過是一點可憐的加工費,利潤中的一點小錢。沒有創新的「中國製造」模式的直接惡果是,為全世界貢獻了物美價廉的產品,而留給自己的,卻是工人們少得可憐的工資待遇和日漸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不能不說是國家和民族的悲哀。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面對前來探望的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出的一個刻骨銘心的疑問。什麼是傑出人才?創新型人才才是傑出人才。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之下,創新能力隨著受教育的增多而不斷遞減。由於創新能力的缺乏,我國作為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至今沒有產生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孩子的創造力與生俱來,不需「培養」,只需「保護」。家長要做的是尊重孩子,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保護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不以成人的定式思維去影響和評價孩子,欣賞並記錄孩子的「奇思妙想」,保護孩子的創造力不被破壞。

1924年,魯迅先生在北師大附中校友會上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講,題目叫「未有天才之前」,他說道:「在要求天才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天才,但是我們得給天才成長的土壤。民主和自由是天才誕生的土壤,專制和控制是扼殺天才的毒藥。讓我們每一個家長先給孩子成長為天才的土壤吧。

重點提示:

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創造力了。這跟成人怎麼教孩子有密切關係 「臨摹」(就是模仿)是父母教孩子的一種方式,「示範」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師在教孩子時常用的方法。「臨摹」和「示範」往往給孩子的創造力設定了一個框,把孩子創造力禁錮起來了。成人教得太多,讓孩子模仿得太多,控制得太多,孩子就會喪失個性,喪失獨立的人格。

孩子的創造力,其實只需要「保護」,孩子喜歡什麼,孩子要畫什麼、怎麼畫,孩子玩什麼、怎麼玩 這些都由孩子自己決定。

第一次離開媽媽遠行

1.?獨自去外婆家的孩子想媽媽了。

2.?孩子為什麼害怕離開父母?

3.?為什麼有的孩子離開父母很久都不想父母?

周周一直是我帶,沒有離開我出過遠門。周周3歲10個月的時候,外婆要回老家幾天,曉曉熱情邀請周周去她家玩,周周欣然應允,要求到外婆家去。我很支持她,在去之前我交代:「媽媽不會跟你一起去,要是想媽媽了,可以打電話給媽媽。還有,晚上媽媽不在身邊,外婆會陪你睡覺。」周周高興地點點頭。送她們上車的時候,周周坐在座位上,愉快地跟我揮手再見。看著車子遠去,我有點小小的擔心,不知周周第一次離開媽媽遠行會不會心慌,會不會焦慮不安。

當天晚上,我打電話過去,周周在電話里興奮地說著在外婆家看到的一切,匆匆說了幾句便玩去了,沒有絲毫心慌。倒是我,忙碌的時候不覺得,一旦空閑下來,心裡就空落落的,突然少了個小人兒在身邊唧唧喳喳,屋裡安靜得嚇人。不過也好,我不是一直希望她走向獨立,可以離開我嗎?

第二天下午,我打電話給周周,她說外婆出門喝喜酒去了,還沒有回來。她有些想外婆了,問我為什麼還不去接她,說話間帶了一點哭腔。

我說:「外婆可能已經在路上了,你耐心等等。媽媽要過幾天才來接你,你如果想媽媽,可以隨時

打電話給媽媽。現在媽媽陪你說說話。這是你第一次離開媽媽,表現得這麼堅強,周周是真的長大了。媽媽要把這件事情好好記在日記本上。」

聽我這麼說,周周開心起來,跟我在電話里說了半個多鐘頭。在電話那頭,她稚嫩地說:「媽媽,我今天去扯筍子了。筍子就是小時候的竹子,筍子長大了就是竹子,筍子是一節一節的,有的筍子有一個人那麼高。我扯了很多筍子,我不會全部吃完的,會留給爸爸媽媽吃

「媽媽,小山坡上有野花,野花穿的是綠色的褲子,野花的臉是紫色的(聽到這句時我怔了一下,隨後醒悟過來,她是說野花的花冠是紫色的,莖是綠色的),還有黃色的,很美麗,但是不能摘

「媽媽,在一個小土包上有棵桂花樹,恐怕有幾百年了

「媽媽,外婆家有推土機,只有一個輪子(我不解,後來才知道她說的是獨輪車) 」

說這些的時候,她的語調是輕鬆的,時不時發出一陣陣咯咯的笑聲。我問她:「你在外婆家開心嗎?」她愉快地說:「開心。」

打這個電話時,周周一會兒左手拿手機,一會兒右手拿手機。最後說再見的時候,周周非常愉快和輕鬆,完全沒有心慌了。

放下電話,我一陣輕鬆:周周真的長大了,她可以離開我了,這種離開不是被迫的,不是痛苦的,不是壓抑的,這種離開是自願的、主動的、輕鬆的、愉快的。她想我、她依戀我,但是她可以輕鬆愉快地離開我。一直以來,我給她的寬鬆的愛、最大限度的自由,建立了穩固的安全感,這一切努力沒有白費。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走向獨立。孩子走向獨立的兩個必備條件:一是穩固的安全感,如果從小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戀、穩固的安全感,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繼而推及他人是可以信任的,環境是可以信任的,從而慢慢走向獨立。二是孩子真正自由,這個自由包括身體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如果孩子能做自己的主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和意志,不必聽命於他人,不必看人臉色行事,他在別人面前是放鬆的,而不是緊張的,他不必討好於他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那麼總有一天,孩子自然會走向獨立,這個過程不必刻意培養。

對於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容易走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過於保護,將孩子保護於自己的羽翼之下,對孩子離開自己非常憂慮。這樣的家長內心深處對孩子的離開很恐懼。比如我們幼兒園的很多新生家長,在孩子剛來園時,不舍和焦慮之情溢於言表,好不容易把孩子交給老師,還戀戀不捨地站在院門外偷聽,時不時跑到幼兒園來偷窺,看孩子是不是在哭。有的媽媽甚至和孩子齊聲痛哭。連家長都如此焦慮、恐慌,孩子能不焦慮嗎?這樣又如何能讓孩子走向獨立?愛孩子,就是讓孩子有一天可以離開你。

另一個極端是強行讓孩子獨立。不少家長由於工作等原因,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到幼兒園全托。孩子剛開始的時候會痛苦、會焦慮,但是日子久了,孩子變得漠然,和媽媽分離的時候不再哭泣。這時家長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的孩子獨立性強。某些全托的孩子確實自理能力較強,但是他們不是真正的獨立,他們的內心深處特別缺乏安全感,長期不和父母在一起,他們慢慢對父母變得淡漠。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是正確的,但是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建立在獲得安全感的基礎上。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建立好,強行把孩子推向獨立,結果會適得其反。

如果孩子和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係,獲得穩固的安全感,他自然會一步步走向獨立。這個過程不必刻意培養,只要父母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最大限度的自由,相信他,然後放手就能做到。這樣孩子就能離開父母的羽翼,成長為搏擊長空的雄鷹。

重點提示:

父母總說「孩子離不開父母,到外公外婆家,才沒待一天就想不在身邊的爸爸媽媽了」,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孩子離開了,很多家長會

突然感覺不安,特別是小的孩子,父母總怕這怕那的,生怕孩子離開父母就會出問題。父母的焦慮和不信任,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機會。

其實孩子總歸還是要離開父母。如果孩子從小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戀、穩固的安全感,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繼而推及他人是可以信任的,環境是可以信任的,從而慢慢走向獨立。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離不開父母」或「父母離不開孩子」,而強行將孩子與自己隔離開,比如送幼兒園、放老家等,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冷漠、對父母不信任,進而不信任周圍的環境。

原則,讓孩子擁有一兩門特長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東西都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會不堪重負。貪多求全、盲目跟風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可能花了錢、花了時間,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破壞了孩子以後學習的信心,得不償失。所以,父母要重在保護孩子的興趣,給孩子選興趣班最好不超過2個班。

做一對不說教的父母

我們在「糟蹋」孩子

1.?可不可以把孩子給老人帶?

2.?父母「會生不會養」。

有一天,和編輯一起聊天,他問我:「周老師,您從教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想了想,說:「我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孩子在被糟蹋。」編輯笑著問:「此話怎講?」

我說:「很多父母會生不會養,把孩子扔給老人,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兒;還有很多家長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只是根據孩子表面的行為來判定孩子,孩子非常痛苦,或屈從、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可家長覺察不到孩子的痛苦,指責孩子不聽話、任性。在這種時候,我會為這些孩子感到惋惜。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是謬論,在危言聳聽。做父母的誰不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又有誰想糟蹋自己的孩子呢?但是,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很多家長確實在糟蹋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渾然不覺。」

不少年輕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帶幾個月後(有的甚至剛滿月)就把孩子扔給了老人,自己樂得逍遙自在。我有一個朋友,產假一過就上班了,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他們夫妻倆都是碩士,但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卻沒有達到「碩士」的水平。朋友覺得年輕人干好工作最重要,帶孩子是件很簡單的事,交給老人就行了。他們的教養方式非常落後:注重知識灌輸,不到1歲就教孩子識字;不注意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孩子邊玩邊吃飯,肉類由大人嚼碎了餵給孩子吃;給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但很少陪孩子。

我跟他們說過多次,童年的經歷是多麼重要,父母必須陪伴孩子。但他們聽不進建議,既不反對,也不採納。我想也許是他們內心覺得不以為然,只是礙於面子不說什麼。這孩子實在是太可愛了,我想幫助他們,幫助孩子。可是看了他們這油鹽不進的樣子,只好就此打住。

這孩子1歲以前,我們經常在一起玩。孩子長得很漂亮,臉上總是洋溢著笑意,到我們家來,好奇地這裡摸摸那裡看看,天真可愛。大約半年後,我再次看到了孩子,當時已經是1歲8個月,他的臉上沒有了笑容,總是眉頭緊鎖,看見我們,一個勁地往爺爺身後退。我想拉拉他的手,他把手往後縮,眼神里滿是膽怯。那天是周日,朋友休息。我們去的時候,朋友並未在家陪孩子,而是在外面打牌。孩子跟著爺爺,在偌大的客廳里看電視,爺爺話不多,和孩子沒什麼交流,屋裡死氣沉沉的。孩子蹣跚著走到門口,指著門口小聲喊「媽媽」,我跟過去,蹲下來問他:「寶寶是要找媽媽?」孩子點點頭,眼睛撲閃撲閃地望著這扇緊關著的大門。小小年紀的他知道媽媽是從這裡出去的,他要從這裡去找媽媽。

看著那小小的、孤單的身影,我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滋味。在這個裝飾豪華的房間里,孩子吃的、玩的、用的,隨處可見,大都價格不菲。但是最珍貴的東西他沒有那就是爸爸媽媽的陪伴。周一到周五,媽媽要上班,周末應該可以陪陪孩子吧?可

是媽媽寧願奮戰在麻將桌上,也不願意花時間陪陪孩子!孩子一點都不快樂,他還只有一歲多,他便不會笑了。

「會生不會養」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父母把孩子生下後,帶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有一位媽媽,孩子2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孤僻,幾乎不和別人交往,醫生懷疑是非典型孤獨症,但也不敢確診,這位媽媽急得不得了。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帶,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整天給孩子看電視,這就是原因。

有些父母雖然把孩子帶在身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偶爾陪陪孩子也僅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沒有互動、沒有交流。這些孩子整日與老人相伴,成了父母雙全的孤兒!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會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失去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就好比一棟高樓的地基,沒有地基,高樓怎麼能建起來?父母自己不帶孩子,孩子遲早要出問題的。

大多數家長還是把孩子帶在身邊,但是他們不懂孩子。前面說過的哲哲是周周的小夥伴,聰明活潑,2歲半的時候就能弄清楚10以內的數字,而周周在他那個年齡的時候連1、2、3都數不清。哲哲很喜歡跳舞,我經常看見他跟著社區舞蹈隊在廣場上跳舞,動作頗有神韻,節奏感很強,他跳得非常投入,經常一跳就是半個多鐘頭。哲哲非常熱情,每次看見我就像碰到親人,大喊著「周媽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樣飛過來,撲到我的身上。每次遇見我,都要纏著我做遊戲。這麼可愛的孩子在我眼裡就是一塊絕佳的璞玉,稍事雕琢便會大放異彩。但是在家人的控制之下,這塊璞玉愈來愈暗淡了。

前面說過哲哲媽強迫哲哲回家的例子,在哲哲不肯回家的時候,媽媽威脅、利誘、假裝拋棄用盡種種方法脅迫孩子,以期讓他聽話。哲哲媽曾經擔憂地對我說過,哲哲沒有主見,喜歡模仿別人,幹什麼都喜歡跟別人學,沒有自己的想法。她沒有想到,正是她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自主。父母總是試圖強迫孩子屈服於自己,孩子怎麼可能會有主見呢?後來,哲哲慢慢變得膽小和畏縮了,不敢在廣場上跳舞,躲在暗處跳;越來越聽話了,對大人言聽計從,大人指東不敢向西。眼神也獃滯了許多,完全失去了小時候的靈氣。一天,我碰到哲哲的媽媽,她擔憂地說哲哲居然不會保護自己了,有時遇到別人搶他的東西,或者打了他,他只知道哭。

3歲的美美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友好而禮貌,周周很喜歡和她玩。美美是由外婆帶,外婆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傳統的,她容不得美美「不聽話」。我時常看見她呵斥美美,把美美馴服得乖乖的。有一次,美美在外面和周周一起玩沙,美美不小心弄髒了衣服。外婆一頓劈頭蓋臉的責罵:「怎麼這麼不小心!你知道我有多難洗?瞧周周怎麼沒弄髒?就你這麼笨手笨腳 」美美怯怯地望著外婆,不知該如何是好,那種怯怯的眼神真是令人心痛。

美美和小夥伴玩的時候,外婆亦步亦趨地跟著,時不時干涉一下。美美喜歡跟周周玩,周周也喜歡美美,經常邀請美美來我們家玩。美美很想來,有一次甚至跟著周周跑上了樓,到了我家門口,但是美美的外婆不允許,儘管我們熱情邀請,儘管美美哭著哀求,外婆還是把美美強行拉走了,還連連向我們道歉,我不知道她為何要這樣做。

有一次,周周邀請了好幾個小朋友到我們家吃晚飯,其中包括美美。我看見周周伏在美美耳朵邊說:「美美,到我們家玩去,好嗎?」美美滿臉開心地說:「好啊。」然後美美一直和周周手拉手往回家的路上走。走到分岔路口,外婆對美美說:「美美,我們下次再到周周家去,好不好?」我笑著對美美說:「你想不想到我們家玩?你自己決定,想玩可以去的。」美美怯怯地看了一眼外婆,小聲說:「我不去了。」最終,美美沒能去我們家,跟著奶奶乖乖地回家了。美美已經不知道自己做決定了!在大人長

期的壓制和操控下,孩子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學會了揣測大人的心理。他們害怕大人不高興,於是壓抑住內心深處的聲音他們心裡的聲音是「想去」,但實際說出來的卻是「不去」。當孩子在家長面前不能放鬆,要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他們能感到快樂嗎?

從教十多年來,我不知碰到過多少「亮亮爸媽」、「哲哲媽」和「美美外婆」這樣的家長,他們從事著各行各業,文化程度高低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都在「糟蹋」孩子。他們對待孩子或忽略、或壓制、或強迫、或操控,他們誤解著孩子,不知不覺中「糟蹋」著孩子,帶給孩子無盡的痛苦。做這一切的時候,他們渾然不覺,還以為給了孩子幸福的生活。而這些孩子,原本可以成長得更優秀、更幸福,但在家長們錯誤的「愛」和控制之下,他們的個性及優秀品質正在漸漸消失,他們的心靈越來越不快樂。

重點提示:

父母「糟蹋」其實就是父母「會生不會養」。現在的父母,把孩子生下來以後就不管孩子的衣食住行了,把孩子丟給老人、保姆或者幼兒園,甚至讓孩子遠離父母,把孩子扔到老家。有些父母即使把孩子帶在身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偶爾陪陪孩子也僅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沒有互動、沒有交流。而事實是童年的經歷對孩子非常重要,父母必須陪伴孩子。這樣就造成了父母不了解孩子。一些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交流,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結果得來的卻是成人指責孩子「不聽話」、「任性」。父母誤解著孩子,不知不覺中「糟蹋」著孩子,帶給孩子無盡的痛苦。

我被孩子打了

1.?大人被孩子打了,要如何反應?

2.?不要讓孩子習慣父母替他們收拾殘局。

有一天晚上,我們要到朋友家談點事,因為和這位朋友很熟,她的孩子在我們家玩,所以我們想帶著周周一起去,順便送朋友的小孩回家。出門前,我問周周:「媽媽和爸爸要去思思家談一件重要的事情,你是和我們一起去,還是留在家?如果你去的話,只能和思思玩,不可以打擾爸爸媽媽。」周周說要和我們一起去,並答應不會打擾我們。

到了思思家,周周想玩「白雪公主」的遊戲,我說:「媽媽有事,你可以找叔叔(思思爸)玩。」過了一會兒,周周又跑過來,說想聽故事。我說:「你答應過不打擾媽媽的,你可以要爸爸給你講。」周周去找爸爸,她爸爸也在聊著天,沒怎麼理她。我和朋友談得正酣,周周突然把手中的書砸到我臉上!書的硬角扎著了我的臉,一陣鑽心的痛!我捂著臉,半晌說不出話。我的大腦緊急運轉:為何周周會做出這樣野蠻無禮的行為?是我們關注她太多讓她以自我為中心了,還是今天沒人給她講故事而惱羞成怒的偶然行為?不管怎樣,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必須好好處理,不然後果很嚴重。朋友說:「周周,你把媽媽打傷了。」我感覺周周坐到了我的身邊,小手撫摸著我的頭。我聽到周周爸說:「快向媽媽道歉。」我慢慢抬起頭,周周爸驚呼:「真的被打傷了,都破皮了!」周周看了,感覺到事態嚴重,小聲地說了聲「對不起」。

我把周周抱在腿上,不掩飾自己的傷心難受,「你打了媽媽,媽媽真的很難過,也很生氣。打人是野蠻的行為,是不對的。來之前我和你說過,媽媽是來談事的,你不可以打擾媽媽。現在,你要麼跟爸爸回家,要麼和爸爸到一邊玩去,你自己選擇。」周周想了一下,說要和爸爸回家,和我們道別後就回家了。

事後,我反思了很久,一定是我們某些地方做得不妥,才會導致周周做出這樣的行為。第一個原因,我們可能過多關注她了,她有些以自我為中心,這一次沒有人關注她,在她的再三要求下,還是沒人陪她玩遊戲,也沒人給她講故事,她惱羞成怒了;第二個原因,以前她也有對我們發過脾氣,雖然當時我們表現得很難過很生氣,但是只要她向我們道歉,馬上就可以獲得原諒,沒有讓她

承擔自然結果。每次犯錯後說句「對不起」就行了,一句「對不起」成了免死金牌,她無須承擔任何責任。

其實,周周很在乎我的感受,看見我傷心難過了,她心裡也不好過。在她「傷害」(比如攻擊和發脾氣)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讓她承擔過相應的自然結果,這樣傳遞給她的信息是:我們的傷心、難過、生氣都是暫時的,我們總是會原諒她,我們會無條件地寬容她所有的錯誤,所以她屢次犯錯。

想徹底改正她這種無禮行為,肯定要排除這兩個因素。現在我要做的是讓她承擔自然結果。這個自然結果是什麼呢?假如是一個成年人打了我,我會是什麼樣的反應?我一定會很生氣,一時半會兒不會輕易原諒他,並且我會不理他,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有誠意地向我道歉,並且保證不會有下次。就是說這個自然結果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被打者很生氣;第二種是被打者不會再和打人者友好交往;第三種是可以友好交往,但是需要打人者做出承諾,保證不會再發生類似情況。

所有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理所當然不會和孩子「記仇」,我們就是這樣,就算當時真的生氣,也是事情一過就立即原諒了孩子。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無所顧忌地傷害父母,沖父母亂髮脾氣,甚至打父母。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必須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她,不要那麼快就輕易原諒她。不過說實在的,我這一次是真的生氣了,並且我準備把這個「仇」一直記著,不會一下子就原諒周周。我要時不時地鞭策一下她,讓她懂得,媽媽再也不會無原則地輕易原諒她了,她必須學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負責。

晚上我回家的時候,周周已經睡著了。第二天早晨,我在電腦前碼字,周周醒了,她喊媽媽,我沒理她,繼續打字。周周喊了很多遍,我仍然不理她。周周沉不住氣了,光腳下床拉著我的袖子說:「媽媽,我喊了你很多遍了,你為什麼不說話呀?」

我板著臉說:「我生氣。」

周周異樣地看著我,「為什麼呀?」

我看著她的眼睛,「你說為什麼呢?」

周周想了一下,「哦,我昨天打了你。」然後理直氣壯地說,「我說了對不起了呀。」

我情緒低落,「可是我還是生氣,還是傷心。」

周周沖我笑,「媽媽,對不起,下次我不打你了。」

若是往常,到這一步我就被她逗笑了,「盡釋前嫌」,但是這一次我不吃她這一套,「光說對不起,光說下次不打,沒有行動是不行的,我要看到實際行動。」

周周有些急了,她看著我的眼睛再次保證,「我下次真的不打你了!」

我說:「好,媽媽相信你一次,但是絕對不可以有第二次!」

周周說:「好。」

我說:「傷口還疼呢。」

周周想了一下,說:「我給你包紮。」說著拿來些布條給我「包紮」。完了後,她拉著我的袖子到卧室,「媽媽,我和你說句悄悄話。」她趴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對不起。」伸出手撫摸我的「傷口」,「這樣好點嗎?」

這是她在設法補救呢!這正是我想看到的:做錯事後想方設法補救,這說明她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真誠地道歉,有實際行動,不是輕飄飄地說一句「對不起」就完事。趁著這次機會,我還提出「不僅不能打人,而且不能亂髮脾氣」,要求周周一並改正,周周欣然應允。

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是捨不得和孩子「記仇」的,孩子在自己面前發脾氣也好,孩子打自己也好,家長是斷然不會和孩子有「隔夜仇」的,不說隔夜,就連隔一個鐘頭都不會。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有獨立人格、敢於擔當的人,我們在孩子小時候起就應該把他們當做一個獨立的、能承擔責任的個體,他必須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必須給孩子為自己負責的機會,譬如因他們的不當行為而造成的自然結果。很多家長試圖糾正孩子的種種不良習慣和行為,嘗試過多種方法都無效。打罵、懲罰讓孩子逆反或屈從,說教讓孩子嫌煩,頻繁提醒讓孩子產生依賴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讓孩子

承擔其行為帶來的自然結果,這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家長們習慣於給孩子收拾殘局,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犯錯,家長忙出面擺平。這種給孩子「擦屁股」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習慣於家長替他負責,永遠也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那什麼是自然結果呢?就是孩子的行為直接產生的結果,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自然結果是挨餓;外出遊玩前拖拖拉拉,自然結果是縮短遊玩時間或者不能外出遊玩了;孩子對別人不友好,喜歡攻擊他人,自然結果是他將失去朋友,受到群體的冷落;損毀了別人的東西,自然結果是必須修復或賠償;孩子睡懶覺,自然結果是上學遲到,挨老師批評;孩子少穿衣服,自然結果是感冒生病如果我們對孩子亮明自己的態度:你有選擇和嘗試錯誤行為的自由,但同時你也必須接受和承擔行為的自然後果。那麼這個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的效能就會顯現:孩子將學會替自己的行為負責。實踐表明,孩子們都能夠從錯誤中及時吸取教訓,並且很快地糾正錯誤行為。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故事,給我觸動很大。說的是有個男孩非常調皮,某日心血來潮搞惡作劇,把停在小區的車刮破了十幾台。媽媽獲知了這件事,沒有給孩子講大道理,只是帶著兒子到十幾位車主家一一道歉,並承諾賠償。而很多車主其實不知道自己的車是被誰刮破的。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位媽媽傻如果別人不知道,溜之大吉都來不及呢,她卻反其道行之,送上門給別人賠錢。其實這位媽媽是有大智慧的,她要讓兒子懂得:做錯事就要補救,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一個負責任的兒子和十幾台車的修車費相比,哪個更值錢?

承擔自然結果不是懲罰,但比懲罰的效果要好一萬倍。

重點提示:

父母被孩子打了,因為所有父母都是愛著自己的孩子的,不會和孩子記仇。有些父母一笑了之,有些一開始很生氣,但很快就淡忘了這件事情。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無所顧忌地傷害父母,沖父母亂髮脾氣,甚至打父母。家長們習慣於給孩子收拾殘局,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犯錯,家長忙出面擺平。這種給孩子「擦屁股」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習慣於家長替他負責,永遠也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必須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不要那麼快就輕易原諒孩子。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是一個有獨立人格、敢於擔當的人。

不要隨意許諾

1.?頂著烈日帶孩子去公園。

2.?有的孩子經常耍賴皮。

3.?孩子其實比大人更注重承諾。

朋友帶著孩子上我們家玩,臨走的時候,孩子突然說要到我們樓下的理髮店去理髮。朋友夫妻勸說孩子,你的頭髮這麼短,不需要理。孩子不幹了,哼哼唧唧地鬧著要理髮去。我十分納悶,孩子的頭髮實在是很短,為什麼他非得剪頭髮呢?朋友解釋說:「我們來的時候,孩子在樓下看見那個理髮店了,覺得很新奇,說要進去理髮。我想讓孩子快點上來,就隨口答應說回去的時候再去理。我以為過一會兒孩子就會忘了這件事,誰知這時又想起來了。」

怪不得孩子這麼堅持要去理髮,儘管他的腦袋上實在沒有什麼可理的了。可對孩子來說,大人答應了的事情他都會信以為真,他會一直要求大人踐約的。我對朋友說:「既然你已經答應了孩子,就要說話算數、兌現諾言,不能出爾反爾。不然孩子下次不但不會相信你了,還會學會不守承諾,他會覺得大人可以說話不算數,那他也可以說話不算數。要不,當初你就不要輕易答應,隨便許諾。」

有些家長由於種種原因,喜歡隨口給孩子許諾,許諾後卻不兌現諾言,反而勸說孩子向自己妥協。周周4歲的時候,我和好友約定次日帶孩子一起去公園玩,頭天晚上,我們把這個計劃告訴了各自的孩子。第二天,天氣異常炎熱,好友來電話說因為天氣太熱,不去了。還說兒子正因這件事在「結經」(當地土話,意思是胡攪蠻纏)。我說:「這不是你兒子

結經,而是你言而無信。你都答應了兒子要去公園,現在又不去了,是你出爾反爾,還倒打一耙怪兒子結經,哪有這樣的理?」好友笑笑說:「可我看到這毒辣的太陽就不想出門,我拿玩具槍分散他的注意力了。」她的兒子10歲,不知這注意力能分散多久,能否徹底消除他心目中媽媽「言而無信」的形象。但那天,我們還是帶著周周頂著烈日去了公園。

我們從來不在周周面前隨口許諾,「言出必行」在我們家是不成文的規矩。每一次答應周周一件事情之前,我們都會先想想,這件事情我們能辦到嗎?如果不能,就不能隨口答應,而一旦答應了,就要兌現。記得有一次早上刷牙時,周周的牙膏沒了,我隨口說了一句:「周周的牙膏沒了,今天給你買牙膏去。」那天忙乎了一天,把買牙膏這件事給忘了。到了晚上,周周刷牙時,想起了這件事,她歪著頭看著我說:「媽媽,今天你答應給我買牙膏的。」我這才想起來,連連道歉,「對不起,媽媽把這件事忘了,要不我現在去買?」那時已經晚上10點,外面下著大雨,我跑到外面去買牙膏,買了牙膏回來的時候,我全身淋得濕透。

只要答應了孩子,除非自己病得爬不起來,否則不管是什麼情況,都要兌現承諾。這條原則是我們一直遵循的。由於我們信守承諾,周周也非常信守承諾。

有一次,我買了2件棉襖,在徵得周周的同意後,要把其中一件送給曉曉,周周打電話告訴了曉曉這件事。不過由於曉曉回了老家,棉襖一直放在家裡,沒送出去。一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周周不肯穿原來的棉襖,說那些棉襖沒有帽子都不好看,要穿米奇那件有帽子的。米奇棉襖還沒有洗,家裡也沒有其他有帽子的棉襖。周周急得哭了。我忽然想到準備送給曉曉的那件棉襖是有帽子的,周周一定會喜歡。反正周周冬天還只買了一件棉襖,正好穿了這件就不要再買了。於是我把那件棉襖拿了過來問周周:「願不願意穿這件?如果願意穿這件,媽媽再買一件送給曉曉姐姐便是。」沒想到周周看了一眼,說:「不穿,這件是送給曉曉姐姐的。」我問:「你喜歡這件棉襖嗎?」周周點點頭說喜歡。我說:「你喜歡的話就穿吧,媽媽再買一件送給曉曉姐姐。」周周哭得更大聲了,邊哭邊說:「我說過要送給曉曉姐姐的,我不穿。」那一刻我真的很震撼,看得出來,周周其實很喜歡這件棉襖,只不過她已經親口答應要把它送給曉曉,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又拿回來自己穿呢?所以就算這件棉襖還沒送出手,她也要信守承諾。

我們的言出必行不僅潛移默化地教會了周周信守承諾,也贏得了周周對我們的信任,為自己樹立了很好的「威信」。周周對我有著高度的順從,凡事只要我交代清楚,她必定做到。比如有一次我動手術,在醫院住院5天。那5天里我不能陪她,我事先和周周交代清楚,媽媽生病了,要去醫院做手術,需要離開周周5天,5天之後媽媽病好了就可以回來陪周周了。那天去醫院的時候,外婆還在路上,周周被我們託付給鄰居帶。離開時,周周輕鬆地和我們說再見,我住院的5天里她很想我,便自己打電話給我,但是她沒有鬧情緒。我想,她之所以表現如此良好,是因為我信守承諾,從來不食言,從來不哄騙她,她非常信任我。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騙一騙沒什麼,過後就會忘記。可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以前,我們幼兒園的一個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特別不適應,每天都哭著不肯去。這家是爺爺奶奶接送孩子,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真是個苦差,因為孩子就是不肯出門。爺爺奶奶好話說盡後再沒有辦法了,於是騙孩子說是到院里玩,不上幼兒園。騙了幾次後,孩子不肯再上當受騙了,哪兒也不去,這下老人沒轍了。家長找到我,問我該怎麼辦。我說:「在孩子看來,爺爺奶奶答應帶他到院里玩的,怎麼一出門又是上幼兒園來了?你說孩子還會相信大人的話嗎?他當然不肯出門了。你們只要和孩子實話實說就

行了。這種欺騙不僅不會被孩子忘記,還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覺得大人不可信,讓他更加難以適應幼兒園生活。」

欺騙孩子還會誤導孩子:騙人是被允許的。欺騙孩子的惡果就是失去孩子的信任,由此孩子也會不信守承諾。《曾子殺豬》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生動地說明了父母信守承諾是何等重要。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夫人對其子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實現教育的方法。」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有家長認為,對孩子要「恩威並施」,方能樹立威信,我不這麼認為。讓孩子順從不是靠家長的威嚴來壓服,應該是孩子內心深處認可我們的決定,願意服從。所以,威信一定不是靠威嚴來樹立的,而是靠「信任」來樹立的。偶爾,周周也會提一點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吃飯之前想吃點零食之類的。我說:「這個肯定不行,其中的原因你是知道的,不用媽媽多講了吧?」周周見我說「肯定不行」,就會知趣地妥協,因為她知道她再說也沒有用處,媽媽是說一不二的。

成人對孩子說過的每一句話,孩子都會信以為真,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慎重許諾,一旦許諾,就應該兌現承諾。我們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諾,孩子才能做到說話算數,不耍賴皮。如果孩子喜歡耍賴皮,一定是家長或者其他成人曾經食言,沒有很好地踐約。

重點提示:

家長要求孩子誠實守信、說過的話要算數,但是有時候家長自己對孩子的承諾卻一拖再拖,最後甚至直接不兌現。這些家長認為孩子小,騙一騙沒什麼,過後就會忘記。可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既然家長已經答應了孩子,就要說話算數、兌現諾言,不能出爾反爾。不然孩子下次不但不會相信家長了,還會學會不守承諾,他會覺得大人可以說話不算數,那他也可以說話不算數。要不,家長就不要輕易答應,隨便許諾。家長的言出必行不僅潛移默化地教會了孩子信守承諾,也贏得了孩子對家長的信任,為自己樹立了很好的「威信」。讓孩子順從不是靠家長的威嚴來壓服,應該是孩子內心深處認可家長的決定,願意服從。

發現優點、忽略缺點

1.?周周幫外婆擠牙膏擠多了。

2.?床單被孩子尿濕了一塊巴掌大的地方。

3.?孩子真有缺點,要忽略嗎?

睡前刷牙的時候,周周在外婆的牙刷上擠好了牙膏,然後接了一杯水,把牙刷放在杯子上。做好這一切,周周滿心歡喜地告訴外婆,「外婆,我幫你擠好牙膏了!」外婆走過來一看,數落她說:「哎呀,擠了這麼多牙膏,真是太浪費了。」其實牙刷上的牙膏只不過一厘米長,退一步說,就算是牙膏糊住了整個牙刷那又有什麼呢,她樂於服務他人、幫助他人不是很可貴嗎?周周有些黯然。我趕忙上前說:「周周可以幫外婆擠牙膏了,很不錯。」周周眼睛裡閃過一絲亮光,興奮地說:「我還可以幫媽媽擠牙膏。」

還有一次,早上起床的時候,周周一邊大喊著「要尿尿了」,一邊開始拉,把床單尿濕了一塊巴掌大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尿被她忍住了,一直憋到廁所才拉。外婆看見了,「恨鐵不成鋼」地來了一句,「周周,你都這麼大了,居然還尿濕褲子!」周周有些沮喪。外婆還想繼續數落,我用眼神制止了,轉過臉對周周說:「媽媽覺得你進步了,原來你尿濕很大一片,現在能忍住一些,只尿濕很小一片了。」聽我這麼說,周周釋然了。

同樣一件事情,外婆看到了它的反面,而我看到了它的正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對孩子的影響也就差之千里了。

我們看看這

幾句話帶給孩子的不同感受:

「擠了這麼多牙膏,真是太浪費了!」 我浪費了牙膏,我幹得不好!

「周周可以幫助外婆擠牙膏了,真不錯。」 我可以服務別人了,我很能幹。

「你都這麼大了,居然還尿濕褲子!」 我這麼大了不應該尿濕褲子,我真差勁!

「原來你尿濕很大一片,現在能忍住一些,只尿濕很小一片了。」 我進步了!我真不錯!

家長看到事件的積極一面,給孩子鼓勵,帶給孩子的感受是「我是能幹的、進步的,我很好」;家長看到事件消極的一面,否定孩子,帶給孩子的感受是「我是差勁的」。

善於發現優點和進步的家長,孩子的優點會越來越多,進步會越來越大;總是盯著缺點和不足的家長,孩子的缺點會越來越多。

遺憾的是,家長往往容易看到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優點卻視而不見。

我一位朋友就是這樣,非常羨慕我能把周周教育得這麼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周周這麼能幹。她的孩子叫星星,比周周小1個月。據我觀察,這個孩子其實有很多優點。那是在一次聚會上,我第一次看見星星。我們一大群人在公園燒烤,公園裡大約有幾十張燒烤台,前來燒烤的人們幾乎佔滿了這些檯子。我們這一群人分了3個檯子。星星從另一個檯子上拿來2個橘子,一個給自己,另一個給了周周。別看這只是一件小事,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是很了不起的。首先,星星沒有要爸爸媽媽幫他去拿橘子,而是自己去拿,到一個陌生的人群中能儘快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是一種能力;其次,星星不僅給自己拿了橘子,還不忘記給周周拿一個(這是星星和周周第一次見面,應該說是新朋友),這說明星星樂於助人,並且能主動和同伴交往。

像星星父母這樣的家長,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視而不見,不是他們不想去發現,而是他們不會觀察孩子,發現不了。而有的家長則是性格所致,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很苛刻,不允許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認識的一個家長,每次見到我就向我抱怨,說孩子沒有主見、不懂得堅持、叛逆等,總之渾身都是缺點。孩子一點都不聽話,處處和他們作對。其實這個孩子活潑開朗、講理、友善,有很多優點。我把孩子的優點一條條給她列出來,她卻並不認同,不以為然。她對孩子要求很嚴厲,從來不允許孩子犯錯,如果孩子稍有失誤,她會很嚴厲地責備孩子,把孩子否定得一無是處,後來孩子真的越來越逆反、越來越不聽話了。

沒有人喜歡被否定,孩子也是如此。試想,當我們在單位上班,若主管總是看到我們不足的地方,經常掛在口頭,指指點點,對我們的成績卻視若無睹,我們將會是怎樣的感受?我們會積極工作還是消極怠工?我們會不會覺得鬱悶?我們會發自內心地服從這位主管,還是憋足勁找機會逃離這個地方,謀個更好的職位?答案不言而喻。

要讓孩子的優點越來越多,最好的辦法就是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給予肯定。但是注意,不是「誇獎」,而是「肯定」。「誇獎」是對孩子的評價,誇得太多對孩子有負面影響,這一點前面說過;「肯定」不是對孩子的評價,是表示你看到了孩子的優點或者做出的成績,你客觀地描述事實即可,不需加上你的評價。沒有哪個孩子是不喜歡肯定的,一個孩子面對肯定,會越來越有信心,發展得越來越好;如果面對否定和指責,就會沮喪和挫敗,甚至破罐子破摔。

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問,我的孩子可真的是有缺點呀,難道也要忽略嗎?是的,要忽略。很多家長想改變孩子的缺點,做法是不斷地提醒。誰知越提醒越糟糕,缺點不但沒改掉,反而越來越明顯,家長困惑不解。其實道理很簡單,每一次對缺點的提醒都是一次強化,等於你在告訴他「你有這個缺點」,孩子又怎麼不會牢牢記住自己的這個缺點呢?

有一句話說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想把這句話改成:孩子身上不缺少優點,而是我們缺少發現

優點的眼睛。願天下的父母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忽略孩子的優點。

重點提示: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身上一定有缺點也有優點,一些家長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很多家長想改變孩子的缺點,做法是不斷地提醒,結果越提醒缺點越明顯;有些家長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孩子的優點會越來越多,進步會越來越大。

對孩子的缺點,應該忽視;對孩子的優點,應該給予肯定。

如果不說教孩子,那怎麼教孩子呢

1.?孩子經常把腳踩椅子上,多次提醒也改不了。

2.?孩子不敢玩遊樂場的任何一種遊樂玩具。

3.?孩子在幼兒園不愛說話。

一個三歲多的女孩喜歡把腳踩在椅面上,媽媽在旁邊提醒,「寶貝,把腳放下去。」女孩把腳放下。沒過多久,女孩又把腳踩上去,媽媽又提醒,「寶貝,不能把腳放在椅子上,媽媽說過多少次了,鞋子太臟,待會兒椅子不能坐了。」女孩條件反射似的又把腳放下,可沒過多久,女孩的腳又踩上椅面了

有個5歲男孩膽子較小,不敢冒險,不敢玩遊樂場的任何一種遊樂玩具。媽媽覺得這樣不像個男孩,男孩就應該敢於冒險,敢於挑戰。某日,一家三口到公園玩,媽媽鼓勵男孩去玩公園的遊樂玩具,男孩不敢。媽媽再鼓勵,說:「你是一個男子漢,要勇於冒險,你看人家小女孩都敢玩,要不,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玩?」男孩還是沒能鼓起勇氣,媽媽失去耐心,強行讓孩子玩了一次。男孩在痛苦中玩了一次,後來更加不敢玩大型玩具了

以上是兩位媽媽「糾正」孩子缺點的兩幕情景,媽媽們的道理都沒錯,可是教育效果卻很糟糕:女孩照樣踩椅面,甚至踩得更頻繁;男孩照樣膽小,甚至比以前更加不敢冒險。為何給孩子說理卻說不通呢?面對孩子的缺點或不良習慣,我們該怎麼辦?

說教是最沒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說教讓孩子感到反感,要麼孩子會公然作對,對大人的說教不理不睬;要麼是表面服從,內心卻很抗拒,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說教無效的原因。對孩子的「缺點」或「不良習慣」,一次次的說教實際是在提醒孩子:你膽小,你踩椅面。這樣反而會強化孩子的行為。

好的、有效的教育是不露痕迹、「潤物細無聲」的。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也是一個膽小被動孩子的轉變。這位媽媽是大學老師,2009年12月給我發來一封名為「令人擔憂的圖圖」的郵件:

「我女兒圖圖2歲10個月,膽子比較小,有點偏內向型。對不熟悉的人和環境,開始表現得比較羞怯,玩上半天才會熟識起來。比如說,這個周末帶她去兒童樂園,裡面的小朋友很多,其實她很喜歡裡面的東西,但就是有點怕,不敢去玩。等過了半天,興頭才表現出來。這個時候要有大人陪著。如果有別的小朋友來玩,她就會主動跑到家長身邊。平時,在小區坐滑梯也是這樣,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她就不願意上去滑,不會和別人爭搶。

「圖圖在幼兒園並不開心,老師說她在幼兒園一直不太吭聲,也不主動去和小朋友玩,也不喜歡幼兒園的玩具。和一兩個小孩子玩的時候,挺好的,就是集體活動不太樂意(我估計她很想參加,但是不敢參加,或者不知道怎麼參加)。圖圖語言表達能力不錯的,但就是不太愛說話,只有老師問她的時候,她才說。」

在跟圖圖媽的溝通中,我了解到,孩子是不惹事的類型,他們對孩子保護得比較多,遇到孩子和同伴發生衝突會立即介入。而幼兒園老師由於害怕孩子被抓傷對家長不好交代,也是一發生衝突就立即介入,所以孩子幾乎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搶,因為拉不下面子去說別人,圖圖媽的做法是讓孩子謙讓,這種「不公正」的做法讓孩子覺得委屈和受傷害,因而變得更加退縮。

我建議圖圖媽給孩子創造真實的社交圈子,大人少介入,相信孩子有自己解決的能力。小朋友搶孩子的玩具時,

要鼓勵孩子想辦法拿回來,不要顧及面子,維護規則的公平最重要。同時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膽小」之類的字眼,也不要急於讓孩子主動和別人交往,以免給孩子壓力。細心觀察孩子,發現孩子「膽大」的行為時及時肯定。

1個月後,我看到了圖圖媽的反饋:「今天帶圖圖去玩,3個小朋友一起在玩滑梯,圖圖表現很好。當前面的小朋友準備躺在滑梯上睡覺時,圖圖有些著急,但她沒有像往常一樣,向媽媽求助或者自動退下來,而是在那裡跺腳,以提醒她的小同學(同一個托班的孩子)。一會兒,在孩子奶奶的招呼下,那孩子自己滑下來了,圖圖也很順利地滑了下來。這點變化,給我帶來些驚喜,圖圖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方式,變得大膽些了。但這卻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有時候我會失去耐心,告訴她應該自己去做!應該和人家打招呼但效果並不好。也許,家長可以做的是相信孩子,並給予更多的交往機會,關注她好的一面,忽略她弱的一面。時時提醒孩子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等於在暗示孩子你這樣不行,那樣不好,這是在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孩子就會成為自己所說的那個樣子,我還是要多培養自己的耐心,耐心!欲速則不達!」

圖圖媽真是一個有悟性的媽媽,她意識到了必須「關注其好的一面,忽略其弱的一面」,這樣好的一面被強化,好的一面的「面積」便會越來越大,覆蓋掉弱的一面。反之,如果時時提醒孩子「你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弱(壞)的一面被強化,弱(壞)的一面的「面積」會越來越大,覆蓋掉好的一面。家長們應該有這樣的感受,當孩子出現打人、吐口水等「不良」行為後,如果家長大驚小怪、或哈哈大笑、或氣急敗壞、或一番說教,總之只要家長給予了強烈的關注,孩子就會越來越起勁,哪怕家長厲聲喝止,孩子也會繼續其惡作劇似的行為。如果家長忽略他的行為,就當沒看見,孩子搞兩下,索然無味便罷休了。

我們幼兒園有一個五歲多的女孩芳芳,只要閑下來就喜歡吮手指,經常把手指咬出血。她媽媽急得不得了,想了很多辦法,講道理、打罵、塗苦藥水、戴手套等,都改不了這個習慣。有一天她碰到我,發愁地說:「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喜歡吃手,手都啃出血了,這可怎麼辦呀?」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吃手是表象,本質是缺乏安全感,要完全糾正這個行為,就要讓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你的這些措施都是對孩子行為的一次次強化,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加強她的行為。」芳芳媽說:「那我怎麼才能改掉她這個壞毛病呢?」我說:「首要的肯定是建立安全感,這個命題很大,父母需要通過學習,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給孩子真正的愛和自由,讓孩子和你們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碰到孩子吃手的時候,不要指責,不要提醒她不吃手,輕輕拿開她的手即可。然後以她感興趣的活動來分散她的注意力。平時找事給她做,不讓她有閑下來發獃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活動上面,就會減少吃手的行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她的這個習慣,以免強化她的行為。養成一個習慣容易,要改變一個習慣難。改變一個習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三兩天可以改變的,你要有足夠的耐心來等待。」

沒多久,芳芳上小學了,也不知這個習慣到底改了沒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媽媽仍然是以前那樣的方式,這個習慣是改變不了的。

我的小侄女曉曉喜歡一邊捻頭髮,一邊做吸吮狀,這個習慣導致她形成了「地包天」,即下面的牙齒包在上面的牙齒外面(正常情況是上牙包在下牙外面)。經過牙齒矯正後,醫生叮囑,必須改掉吸吮的習慣,不然換牙時還會形成「地包天」。曉曉的這個習慣本來不是太嚴重,僅僅是在顯得無聊的時候偶爾為之。我媽心情急切,唯恐曉曉的「地包天」再次複發,每當曉曉捻頭髮的時候,她就大聲喝止「別捻頭髮」「怎

么又捻頭髮了」,有時還打曉曉的手。在奶奶的「監督」之下,曉曉越發緊張,捻頭髮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從以前的偶爾為之發展至時時刻刻都舉著手捻頭髮!

重點提示:

說教是最沒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說教讓孩子感到反感,要麼孩子會公然作對,對家長的說教不理不睬;要麼是表面服從,內心卻很抗拒。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某個弱點或不良習慣,一定要記住「教育無痕」四個字,不要對孩子進行說教,說教太多孩子聽不懂,就算聽懂也接受不了。不要提醒,因為每一次提醒都是一次強化。我們要忽略掉孩子不好的一面,善於發現孩子好的一面並給予大大的關注,這樣好的一面就會慢慢放大,覆蓋掉不好的一面,孩子的缺點和不良習慣將慢慢改變。


推薦閱讀:

這樣的父母,孩子「服「
女人生孩子前後有什麼區別?
怎麼看待北京大紅門某幼兒園虐待孩子事件?應該怎樣區分虐待與管教?來個三觀正的?
孩子多大開始異性父母不該給孩子洗澡?

TAG:孩子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