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事上拎得清的父母,能讓孩子少奮鬥10年!

在筆者的諮詢工作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

一些來訪者,尤其是兒童,經過一個階段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後,癥狀好轉,可以投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了,可是沒多久,相同的癥狀會再一次困擾他們。當我們進行深入了解後,發現這些兒童背後,大都會有不良的家庭關係。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孕育新生命的搖籃,是每一個個體最重要的生活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家庭成員的行為特點和交往模式都是為了適應家庭整體的模式而自然形成並保持的,因此家庭關係對每一個個體的身心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關係,應該是穩定的「鐵三角」關係,丈夫、妻子、孩子三者之間的關係彼此親密,不過於纏結,也不過於疏離,三個點之間可以有適度的遠與近,不過基本上都存在於一個正三角的構架中,達到一種動態平衡。

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的家庭,往往是容易出問題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出現問題或者癥狀,往往是夫妻關係先出了問題和癥狀。

在眾多的來訪個案中,我們會看到「倒錯現象」:夫妻關心孩子,孩子關心家庭。

孩子依賴父母而生存,他們的成長需要穩定的環境,而父母關係的波動,會導致孩子內心極大的不安全感,因此孩子們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傾向-----犧牲自己,平衡父母關係,成為「家庭中的救世主」。

孩子們對父母的關係,會有一種本能的「代償心理」或「自我歸因」。

代償心理的表現往往是:「我病了,爸爸媽媽都在關心我的病,他們就會目標一致,這時,我們這個家是完整的。」而自我歸因的表現往往是:「爸爸媽媽吵架都是因為我不好,如果我足夠好,他們就不會吵架了」。

在目前的大部分中國家庭中,夫妻關係既不如核心家庭中的親子關係重要,也不如原生家庭中與父母的關係重要。

媽媽們被社會和文化鼓勵,與自己的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忽略丈夫彷彿成了天經地義,這樣一來,一個「焦慮的母親」加上一個「缺失的父親」,往往會造就一個「有問題行為的孩子」。

男孩由於缺乏父親的榜樣作用,在原生家庭中,難以與自己的父親很好地認同,成長後的性格少了陽剛與承擔,多了退縮與懦弱,以後在自己的核心家庭中,也難以與自己的妻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女孩由於缺乏父親的認可和陪伴,在原生家庭中習得母親的行為模式,成長後傾向於較早與異性同伴建立連接而早戀,以後在自己的核心家庭中,也難以與自己的丈夫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如何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

一個新的家庭成立後,夫妻二人作為這個家庭的核心成員,兩者之間的行為特點和交往方式都是在為了適應家庭整體的模式,並在彼此的磨合和互動上形成且保持的。

每個家庭都存在其特定的、相對穩定的交往與情感模式,具有相應的內在規則。

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夫妻關係,這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在此基礎上,其他關係如親子關係、手足關係、婆媳關係、翁婿關係等等才能依存,以夫妻關係作為核心,其他關係之間的矛盾和問題才能得到良好的解決。

想要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需要夫妻二人做如下努力:

1、允許兩人存在分歧,求同存異。兩個來自於不同家庭、不同成長背景的個體,在生活中要允許對方與自己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問題解決方式。

2、保持學習的心態,樂於分享。除了自己工作和職業發展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學習如何經營兩性關係、如何處理親子關係,並且與家庭成員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

3、嘗試了解對方,而不是評價對方,多讚美和肯定對方,而不是致力於做對方的差評師。

4、當感覺不到對方的愛時,並不一定是對方不愛你,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男女兩性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具有不同的愛的方式,學慣用對方的方式去愛對方。

5、有分歧時,冷卻5分鐘,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 。避免因為情緒失控而導致事態擴大化。

如何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兩個成熟的個體因愛結合,共同建立起一個家庭,愛情的結晶降臨之後,在一個家庭中就又多了一種關係:親子關係。親子之間的互動從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就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基本決定了孩子以後的行為模式、性格養成等。

隨著少年期、青春期等轉折時期的到來,孩子就會慢慢發展變化為成熟的、個性化人格。小到身心健康,大到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親子關係對兒童的影響之廣泛,不可小視。其中主要的三大影響有:

1、對語言發展之影響:在語言方面,比起爸爸,媽媽對孩子語言方面的影響更大。

2、對人格形成之影響:倘若家庭關係不和諧,容易導致孩子社會退縮、人際關係障礙、表達能力不佳、神經官能症、脾氣暴躁、少年時期觸犯法律等等。

3、對社會人際關係之影響:家庭關係融洽、親子關係親厚,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有被關愛、被需要的感覺,那麼孩子多數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假如孩子一直在不和諧的親子關係中成長,那麼孩子多數會不信任他人,沒有令自己滿意的朋友關係,成年後難以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

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夫妻關係在家庭關係中佔主導,不能讓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

2、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採取正確的溝通方式

3、 與孩子共同成長,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與不同時期的需求。

4、 與孩子保持平等和民主的相處模式,要知道,你做父親(母親)這個職業的工齡與孩子的年齡是同步的。

5、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時,及時出現,承擔父母的責任,給予孩子引領和陪伴。

爸爸媽媽們需要做什麼?

媽媽們要在孩子面前尊重孩子的爸爸,維護父親的權威,給予孩子生活上的照顧。

爸爸們要在孩子面前愛孩子的媽媽,肯定媽媽的付出,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德國著名家庭治療師海靈格說:「女人跟隨男人,男人為女人服務」是一段親密關係的最佳狀態。我國傳統文化里倡導陰陽相合,男人為天,女人為地,男人承擔滋養,女人承擔養育。

父親引領孩子社會化,具備獨立擔當和自我認同的能力,教會孩子勇敢、自信、具備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

母親賦予孩子溫暖、安全感,教會孩子具備自我感受、情感交流和愛的能力。

當父母角色和功能在一個家庭中能夠準確到位時,孩子們才能得以在這個系統中健康成長和發展,孩子們也自然而然地能夠學會在家庭中尋找成長助力和資源:

「媽,我餓了」

「媽,我冬天的衣服在哪?」

「媽,有人給我寫情書,我該怎麼辦」

……

「爸,我們今天去哪兒玩?」

「爸,我的滑板車不好用了,你幫我看一下」

「爸,我想競選班長,要做哪些努力」


推薦閱讀:

小米正式赴港IPO!雷軍公開信首談:小米是誰?為什麼而奮鬥?
獻給天下奮鬥的男人們!(女人看了心疼落淚)
奮鬥對白
【激勵自己奮鬥的句子】那些激勵自己奮鬥的句子(3)
田氏代齊:一個外來戶的奮鬥史

TAG:孩子 | 父母 | 奮鬥 | 10年 | 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