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探微(1-2)

篆刻探微(一)1.印的名稱與認識古印書法是我國獨有的藝術,它是以文字基礎,通過筆墨使用的技巧,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抽象藝術。由於歷代官方與民間的重視與提倡,書法幾乎被所有的讀書人視為既實用又能消遣的高尚藝術,更由於漢魏以後,行書與草書的流通與發達,把書法的藝術境界,發揮到了一種顛峰狀態,確立了書法的美術性質及深度,促使書法不局限於整齊劃一的篆隸正楷的圖案性,而形成了一種可以與生理心理兩方面相配合,能發展自己意趣,又能隨意揮灑的藝術了。 在行草流行之前,能夠保存古代書法藝術的實物頗多,骨、銅器、碑碣、簡冊等都是古代文字之所寄,我們可以由此窺探書法的源流。但我們如果從另外一件小的物品上觀察,你或許有更明晰的了解與意外的收穫,那便是我要談的印章了。印與書法的關係太密切,從商周開始,便有印的前身「鉥」的存在,「鉥」最早可能是用作標誌的,後來因為實用,就拿來作交易上的信物、官方授與權柄的代表物,隨著朝代的更替,文字的演變,「鉥」雖然名稱變了,但用途確至今未易。所以由鉥印上文字,便可以探源書法的演變,也可以借著這方寸之物,將篆書的意態與神韻,保存了下來。書法藝術所以能提高,一方面是書體【行、草】的作用,但是另外一件促使書法美術性提高的原因,卻是紙的發明與流行。沒有紙,只靠竹木做的「簡」書寫是不能任意發揮的。而印章也在書法利用紙張為傳寫的工具之後,才由「封泥」的用途,改變成「濡朱」,由純粹的信物變成與書法並列,鈐拓之後,可以欣賞的文物了。到了元朝末年,王冕用軟石【花乳石】制印之後,印才由銅玉一類的硬質材料,轉變為可以由文人自己書寫、自己刻制,不必再假手於工匠,借著刀的雕刻技巧,使「書」與「刻」融為一體,表現出多種不同的意境,甚至連古代所未有的意韻,也都能從石質印材中刻劃而出,達到美術上所謂的一種高境界,於是篆刻便不再附庸於書法的範疇內,而堅強的站立起來,成為與「書」「畫」鼎足而三的藝術了。所以我一直認為:紙的發明是書法的強心劑,而軟石【壽石、青田、昌化等】的出現與使用,也促成篆刻藝術的成長與發達。因為篆刻與書法的關係甚為密切,書法的演進,直接地影響了篆刻的發展,所以不得不在開始之初,略為提敘。更因為雕刻藝術,必需通過布局與篆刻的技法,才能達成。學習篆刻者,不得不透過章法與刀法,而上窺「書」「刻」契合的境界,所以刻制的技巧,實為初學者所必究。前人所著有關篆刻技法的書籍,因限於印刷條件,未能逐一闡述,使沒有師承的學習者,無法自由修而窺其堂奧。現代印刷技術的進步,可以負起這項傳導的任務,使篆刻的技法,透過插圖的傳真,讓讀者得篆刻的技法,透過插圖的傳真,讓讀者得到相當滿意的收穫。所以願意就個人所知從篆刻的欣賞至印章的刻制技法作有系統的敘述,供給學習篆刻者參考,更希望篆刻的先進與同道們,賜予指正。一、印的名稱章始於何時,雖不可考,但在商朝之際,已有印的存與使用,則是不爭的事實。在那時代,無論官方與民間用印都一律稱作「鉥」,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秦以前的印章中,尚未發現有印字的存在,於是我們就把這一個時期的印稱之為「古鉥」。在古鉥中,鉥字的寫法有好多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三類,一類是只有一個「朮」字而無其它邊旁的,這一類我認為是比較原始的鉥字,也即是鉥之本字。第二類是從土旁作「朮」,第三類是金旁作「鉥」,從土從金是因為鎔銅鑄印,系先以土作坯而印的本身又是銅製的。這在當時六書的會意與指事已經通行之時,應該是很自然的事。秦始皇統一天下,自稱天子,並用玉做璽,於是群臣平民均不敢再用鉥字,又因為自秦以後,天子之印,均用美玉製作,不再用銅,所以鉥又從玉為「璽」了。天子既然以璽為專用詞,士大夫及平民階層便以「印」字代替了「鉥」,便成了後世通稱的「印」了。漢代沿用秦朝制度,天子之印稱璽,平民稱印,或「印信」、「信印」,但太守將軍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稱為「章」,於是印的名稱又多了一個「章」字。漢祚八百餘年,印章的流通甚廣,印的制度也頗為完備,所以後世多將印與章合稱為「印章」。隋唐的印,雖然仍沿襲漢代的制度,但到了武則天作了女皇帝之後,她認為「璽」字與「死」字音近,把天子所用的「璽」改為「寶」。於是從她以後皇帝便均將自己的印稱之為「寶」了。在民間,因為印已由「封泥」變為「濡朱」,同時由於紙的發達,在潔白的紙面上鈐蓋了朱紅的印章,非常悅目,於是便稱為「朱記」簡稱為「記」。宋代以前,印的用途,已逐漸擴大了範圍,文人讀書的書齋和其它軒館,也常刻一方印來表明,齋館印於是大事流行。到了宋代,許多人更有將自己收藏的書籍與書畫上,加蓋自己印章的習慣,因為鈐蓋的對象是「圖」及「書」,所以就又稱之為「圖書」。後來人們又把印,稱為「圖章」,便是由此蛻變出來的。元代為外族入主中原,許多制度文字,對他們不能適應。在印章方面,他們又不能建立比漢人更完整的制度,當然只有因襲宋人的辦法,但時常在漢文之外另加蒙古文。在民間更流行畫押,如同現代的簽字一樣,他們把「押」鑄成印,大多數是長方形,上面是個姓氏,下面是自己的一個「花押」,我們稱之為「元押」。元押中當然有好多是蒙古文的,但其中漢人所用的大多數在姓氏下,刻一個蒙古文的「記」字。這恐怕也是受到「朱記」的影響吧!明化沿用舊制,但臨時性官吏,官方頒發的官印稱之為「關防」或「條記」。這也是以前所沒有的。清朝篆刻的風氣大盛,治印成為文人的一種嗜好,因為流行太廣泛了,於是便有人將印叫做「戳記」「戳子」「手戳」。表示這種物品,蘸了印泥後,一按即起,非常方便,但也就越來越通俗了。二、認識古印與欣賞古印古鉥古鉥是指秦以前的印而言,這段期間的印,印文多與金文相合,自然然而古樸,無論官鉥與私鉥,都沒有嚴格的印刷限制印形的大小、邊欄的有無、界格的方式,也都很自由,沒有什麼限制。以發現的實物來說,大體官鉥較大,多在一寸上下,私鉥較小,多花五分以下。古鉥中的印文,有的至今尚不能識,但文字的大小,悉依自然,字劃簡單的較小,較繁的則大,縱橫交錯,一任自然。如果我們把印文的內容撇開不談,一般人都把它們分作四類,即巨鉥、周鉥、小鉥與雜形鉥。巨鉥均在一寸以上,最大的兩寸以上其中以官鉥較多,私鉥較少。圖一所示為著名的朱文巨鉥「日庚都萃車」,這方印的印文,結構錯落有致,樸實自然。「日庚」迫右,「萃車」依左,露出中間的空白,使全印呈現一種虛實並存的妙處。是一方淳樸而開盪的好印。圖二所示是一方白文巨鉥「梁熊彪都司馬滄軍戠功之鉥」,這方十二字印,雖然排列較為整齊,卻均能盡筆意之能事,加之年久出土,斑剝殘蝕,更呈現了一種蒼古氣度,使我們看起來不覺得有呆板的感覺。「梁」字、「馬」字和「功」字,下面或空,左或空右,更使全局鬆動有韻。在邊欄上也有很凸出的表現,因為大印如果邊欄細於印文則氣勢即不夠雄渾,小印邊欄如粗於印文則有擁腫而喧賓奪主之感。此印之邊,較文稍重,使通體融為一匯,良工心苦,古人尤甚,不由得我們不讚賞。另外所舉的巨鉥,亦各有長處,希望讀者細詳欣賞。第二類古鉥無以名之,如稱官鉥,其中又有私鉥,如直稱古鉥,則又與現存中央研究院的三方商鉥易於混淆,故只好稱之為周鉥了。周鋪現存的實物,以戰國時期之物為最多。這一類的鉥均在一寸上下,方的蒼渾古拙,有的細挺剛勁,有的則有邊欄、有界格,有的連邊欄界格都沒有,反而更顯示其古樸。圖五所示為「大司樂鉥」,是官印,「大」與「鉥」兩字較小,「司」與「樂」二字較大,能得對角疏密調襯之效。且大字雖簡,其勢不小而「司」「樂」雖繁,而筆意疏落,是虛中有實,實處見虛的好例好。邊欄為雙重,益增此印之凝重。假如製作時,能把「鉥」字省為「朮」,當更能生色。圖六「 將之鉥」,則工整中含跌宕,左下角與右下角,亦能對稱,處理得宜,亦是好印。圖七為「左司徒訊鉥」,疏右而密左,且「鉥」字上下相錯成為一直行,使與右兩行文字相配和,但又不覺得刻板。圖八「司馬之鉥」,於婉轉中見方勁,「之」字特小,用以支奇,中間的界格,更是調和「馬」與「鉥」字不相屬的媒介,使界格兩面的印文,由鬆散而密結,成為通家之好。圖九的「陳齒」是私印,剛健有力,與甲骨同一路數,也是很精美的印。小鉥的風格,與同一時期的鉥仍相同,但是因形狀均在五分以下,白文多數有邊界,朱文多寬邊細文,製作精美,文字婀娜奇古,是它的特長。白文印圖十三,首行「孫參」印,筆划了了,而能以簡馭繁,意態悠美,布局均祥。下一印「秦□」則挺健遒麗,均耐人尋味。朱文小鉥,更能疏密得宜,古秀奇肆,如圖十三後三印「枯成戌」「高馬重」「肖留」便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雜形鉥是指正方形官私鉥以外形狀的鉥而言,因為古鉥無定製,印的大小與形狀可以自由製做,於是長方、曲角、鐘形、鐸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腰圓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心形以及、運珠形等多種形態便都出現了,更有的一方一圓一三角三者合為一印,或三個圓形合為一體,也有兩個圓形一個三角形的,不一而足,可以說印章的外形,遠在周朝便已經大備了。後人更起而效法,將印形刻成書卷形、葉形、琴形、鼎 形、如意形…等等,反覺得不如古鉥富於變化,簡單而悅目。因為線條的組合,只是直線與曲線的交錯而已,太過繁複,則有喧賓奪主之勢,只重外形,而忽視印文所表現的篆刻藝術境界了。在白文雜鉥中,界格與邊欄的配合,更是出奇辟勝;有的圓中套方,方中含圓,或是方中套方,方中錯方,兩方交錯,在相套相錯的邊緣,或粗或細,配合得宜。並且點綴了簡單而美麗的圖案花紋,取材雅緻而淳樸,也是後世所效法的。至於雜鉥的印文,則官鉥極少,姓名鉥亦不多,絕大多數為「吉語印」,如「大吉大昌」「千秋」「萬歲」「宜有千方「正行無私」「公私之鉥」「王之上士」「一心慎事」「誓言」「安官」「期上」「明上」「昌」「敬上」「從志」「敬事」……等,開後世閑章之先河,也是印章在實用期間,可以給人們精神上鼓舞與慰藉的一個好印證,因為人類是有美感天性的,在各種不同的器物上都能自然的流露出來。至於雜形鉥中印文的藝術境界,因與其它類型的古鉥,除去邊界不同而外,其餘應該都是大同小異的,就不多贅敘了。2.秦印與漢初官印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一切公私事務都有法制,印章當然也不會例外。尤其是以美玉刻成傳國璽之後,則天子之印獨稱「璽」,臣民的即均稱為「印」「璽」與「印」從此可以別尊卑。並且在少府設「符節令丞」,專門掌理宮中及群臣的官私印信。官印一律以「方寸」為制。但這個時期的印,流傳甚少,一則因為秦傳至二世而亡,一則是漢朝初年也未曾訂定印製,而秦代的印製因秦末之大亂,為項羽所破壞,印的大小不分,無論尊卑均刻姓名,所以漢代初年,一仍項氏之舊,印章稱名致尊卑分別不嚴。一直到元狩四年,才訂定印製的大小與質地,至太初元年,才訂定官印的字數。所以在漢武帝元狩四年以前的印,多因襲秦制,在製作上,與秦印區別也很少。圖一所示「昌武君印」乃是一方秦代官印,由這方印,我們可以看到與古鉥不同的有:一、文字的筆劃整齊釕,如「君」「印」二字便都有「秦山刻石」的趣味,字劃外圓內方,整個字形,結體整飭。「昌」「武」二字是為了配合方的印製,稍有遷就方形之感。但全印在田字界格內,顯得鬆動勻稱。尤其「武」字的反文與「印」字的半反文,使整個印都活潑起來,確實是一個方好印。圖二「宜野鄉印」的配合,仍有古鉥的意味,可能是秦初的官印,四字下腳均虛,故能舒暢有氣,後世浣派的篆刻,便採取了這種長處,而獲得「讓頭舒足,無息流暢」的佳評。其中「野」字的迫右而空左,與「印」字最後一筆的中垂而讓右是對稱的,也著實與上二字的虛下實上,均能發揮調和之美。全印的筆劃,容與之至,較「昌武君印」,更勝一籌。圖三「蒼梧侯丞」是漢初之制,雖有界格,但筆劃仍甚整齊,圓潤光潔,秀美宜人,此印之抄處在田字界格之分界作上兩字大,下兩字小,使人看了之後,但覺整潔可愛,便將界格不相稱忽略了,古人製作的苦心,也由此可見一斑。圖四「南越王璽」亦屬漢初之物,此四字印已不作田字格,只作普通邊界,但文字的停勻凈庄靜,仍是一覽無餘。此即為鄙齊收藏,除正印外,另有副印二方,一曰「誓嗣」,一曰「萬龢」。且正印上有款字,與普通印刷不同。但以文字觀之,當定漢初時物,刊出全貌,供讀書欣賞。秦及漢初小印及半通印 秦及漢初的私印,均較官印為小,其大小與古小鉥相若,所用文字,多是小篆,偶亦有秦以前六國篆法,要皆筆意細挺,扶疏自然。有的與近世刀刻意味相同。我們若用很簡胲的字眼來批評歷代的印章;則周鉥重「質」、秦印重「意」,漢印重「形」,隋唐重「態」。所以凡能體會秦印中的意味的,應該是對印已有當相的了解了,因為意韻是比較難於領悟的。圖五1「朱多」樸實蒼厚,仍有周鉥面貌。2「王越」則純用小篆筆法,而剛挺自然,折筆處內方外圓,與秦刻石相合。3「范高」實上而虛下,甚有生氣。4「王鈞」印與「王越」印同工。5「趙偃」印則細挺有致。 6「王昌」印於平板中見變化。7「恆○」印平實。8「陳蒼」印蒼逸。9「荊錫」多動態。10「李達」奇肆。 11「張渙」印簡當。12「梁棘」印已更趨整齊,但於上下留紅處,仍具匠心。13「茅拾」印得錯落之致,而不使人有斜不能收之感。14「鄒劉」印於整齊中見筆意。15「夏舍」之舍字則盤曲密實。都各有神致。至於半通印則官私印均有,常見者多私印。官印中用半通印者,皆官職卑小,不能用方寸之印,而用半通之銅。圖六11「南鄉」即為官印,筆劃倔強,氣勢磅礡。1「令狐臣」布局甚巧,二上一下,上半左大右小,完全是配合文字的繁簡而設,所以看起來仍是很有勻稱的感覺。「狐」字的右半與「令」的最後一帶筆,神情流露。此印藏玉照山房。又「詔發」也是官印,筆勢圓渾,字態從容。 3「王錡」之「錡」則以奇取正,「奇」倚「金」旁,而顧盼生姿。其它諸印例如9「竇昂乳」與「令狐臣」之布局於似,只是上下瓦易而已。4「王射」、5「駱祿」、6「襄當」、7「傅勃」、8「呂鈞」、 10「張夕」、12「張鈞」都可以由「王錡」一印觸類旁通其中「駱祿」一印,併兼有勻稱與圓渾之美。假如我們把「古鉥」「秦印」作一個比較,則會發現古鉥的筆劃刻籌平均,方圓兼備,以朱文小鉥為例,大致可窺一斑。而秦印則於結構方正中求筆劃的圓渾,這可能與筆的改良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秦代蒙恬作的筆,一定是比商周用的筆要高明的多,所以後世均推崇他為筆的創始者,其實在商代的甲骨上已經有了毛筆書寫的事實了。3.認識古印與欣賞古印漢印漢初的印與秦印甚為相似,但在元狩四年以後,印的大小、質地、字數,甚至印緩,便都有了嚴格的規定,尊卑有別,不能逾越,所以漢印中除漢初官私印易與秦印相混之外,普通的印,行家一過目,就知道是漢制。漢印的最大特點是在篆法上與周秦不同,周代古鉥奇淳樸,能夠做到錯落有序,離合自然,與金文息息相關。秦印因流通的時期短,早期的作品有周鉥的余意,晚期的作品頗為整飭,很接近漢印,倒是半邊印與 印有秦代獨有的特長,疏朗秀逸,為其它朝代所無。漢印更因為隸書之通行,所以在筆劃的轉折處,方的意味增多,當然也就更適於印章的製作。所以漢印多根據六書的正寫而作增減,使篆書在方寸之內,發揮了屈伸增減方圓平正的效果,如果我們評論漢印的作風,簡言之,可以用「平穩茂密、庄穆凝重」八字來形容,因為漢印的面目很多,圓渾娟秀者有之,蒼渾樸厚者亦有之,茂密平實者亦有之,雄快奇肆者更有之,於是篆刻家把漢印奉為學習時的,假如拿印與書法來比較,則漢印正和唐人的楷書,而秦印與與晉人的楷書近似。學書法的人,大多從正楷入手,也大多由唐人的楷書入手,因為唐人之書重「法」,學習時由法入手,是最正確的。而晉人之書則重「韻」,重韻的字,初學的人就不易達了。於是我們可以說,學篆刻必先從漢印入手,因為漢印有法度,漢印中各種性質與各種形式的印,幾乎全都有了,真已集印章之大成。漢官印的面貌很多,大致來分,則可以分為導源於小篆的圓潤型與接近於隸書的方峻型兩種,前著秀美,後者挺健。但如仔細的分析,則漢印中幾乎絕大多數是採取一種方圓兼備的形式來製作的,純方與純圓的在漢印中卻不很多見。│後世浙派的重方、皖派的趨圓,可能便是尋得漢印中的短缺而加以發揚的。如圖一1至6,便都是採取圓筆,而7至12則是用的方筆。 1樂昌侯印、2高 基尉、3越青邑君都屬於秀潤圓美的一型,印文排列得整齊穩安,無一訛筆,這是漢印基本的要求,如果進一步研究,則更可以發現,樂字上半的圓、侯字上半的轉筆、柳字的卯、塞字的手、尉字的寸、以及越字中走旁的上部與戊部,青字的第一筆、君字的右半…… 沒有一筆不是代表筆致的,也可以說,在方寸之間,除把適於方的筆劃均成方形之外,其餘轉筆、圓筆、左右相向、上下呼應等的篆意韻,都由字跡中表露出來了,如果說印便是篆書的結晶,當不為過。 4沛祠祀長、5舞陽令長二印,便覺得「印」面目多,字的筆意少些了,但這兩方印,也都顯得樸實圓厚。 6長年唯印,全印排列極為平整,第一字以第四筆右端下垂,表示了長字下方的舒筆,年字也將上半平舒左垂,都是采掫隸法的。唯字以左方之口伸長配合右方之佳,取得調和,印字則將上面一筆上屈,以求取與其它三字的平勻。這便是印文排列平整的最普通的方式,當然也就更近於圖案。但印本身便是一種有圖案性的組合,所以「整齊調合」是治印習篆的第一步。根據了上面漸進的原則,印章中便出現了方筆而肥滿的一型,它在外表上看來確實是方的,但在轉角處與入筆出筆處,又往往不肯揚棄圓筆的圓潤,於是漢印中的方筆印便出現了7至12一類的印章,他們的筆劃較粗,印文似乎全是由肥肥的筆劃組成,白文以外,印面只留下若干朱線,於是後人就把這種印叫做「滿白」,刻滿白印也要從漢印學起,因為漢印中的「滿白」,仍有筆意,如圖五19的公孫裨便是一例,裨字的衣部與卑字的手部,便由方中表示出筆的意願來,這是在刻印時追求「意」的表顯。如只是一昧平直,便死死板板,亮無生趣了。我們看7別部司馬,8鎮南軍假司馬、9軍假司馬、10薛令之印、11潑將軍假司馬、 12陽陵烝印,它們都在筆劃疏處表示了意趣,這種意趣,一種是筆意,一種是可以使全印舒暢的意味,因為太實太滿,總有些使人透不過氣來之感,因為字簡單的,筆劃自然疏鬆,疏鬆處,我們的感覺上是應當的。按照筆劃的粗細,漢印中還有筆劃很細的印,這種細筆劃的印,與所有的漢印一樣,可以分為鑄印、鑿印兩種,鑄印比較筆劃粗些,普通多如圖一所不。但筆劃細的也往往有之,如圖二1州陵長印,則屬於細筆的鑄印,2太宰左司馬印與3長廣太守章,不看實物,雖不敢斷定為鑄印,但也屬於細筆一類的, 4至12筆劃又較前三者為寬,但非滿白,也提出來供讀者欣賞。至於鑿印,則多用于軍中緊急之用,作需要時間,急逼時,就直接用刀在印材上鑿刻而成,於是後世稱之為「急就章」,如圖三2邢軍護軍印即是,這種印往往有一種獨特的風格,筆劃縱橫,奇正相輔,有意趣天生之妙,當然是屬於剛挺一路的,如果製作時想鑿成圓筆的,是一件大不易的事。後世的齊白石,便是由這種鑿印中吸取了精華而自成一家的。圖三1至6便都是鑿印的面貌。鑿印是為了急用,所以不求工。以普通情形而言,印是一種標誌,也是一種權威的信物,官私雙方均不肯忽略,所以乃以鑄印為正宗。但漢印經過一兩千年的時間流傳到現在,或經埋藏地下,或經風雨侵蝕,自然不免有斑剝之處,這種自然的殘剝,另表露出一種特殊的風致,筆劃可以由無中見有,細中見肥,或邊欄的殘缺與印文的相併,在在都表示出自然的趣味,不是人力所能成的,於是後來便取法這種意境,把發生在金屬器皿上與發生在石碑碣等上受自然風蝕土剝的狀態,刻划出來,便稱之為「金石氣」(當然金石氣除蝕剝之外尚包含有其地方面的意境),圖三的7至12便屬於這一類型的作品,這種印大多是在土內埋藏甚久,經土壤中酸咸物質的侵襲而成的。有的篆刻家,專學這一面目,謂之「爛銅體」,民國初年與齊白石齊名而後來不甚為人所知的丁二仲,便是這派的佼佼者。漢官印中也有半邊印,其作風與方寸之官印同(如圖四10至12)。魏與晉均沿襲漢制,在印章上沒有什麼改變,所以與漢印大致是相同的。南北朝的印漸工整,多失筆意。記得古人有一方印是論歷代印章的,他說:「秦疏漢密齊梁工」,大概可以作它們的寫照了。至於漢私印方面,其製作甚為精美,一方面是自己的印可以找名手鑄造,另一方面是印質的取捨較為寬裕,在官府中所有官印,諸侯王用金、太守將軍以上用銀,以下均用銅。規定如此,百官遵行。而民間制印,雖多用銅,但鑿金、銀、玉等均有之,富有的人家,大可在銅中滲了若干銀的成份,所以質地來說,私印往往好些,而官印除去階級高的官吏外,幾乎都是青銅的。漢私印有兩字印一姓一名,如圖五1至16。三字印一姓雙名或單姓單名而加印字,如圖五17至20。四字印單姓單台加私印、之印、或印信二字、雙姓單名或單姓雙加印字,如圖六1至15,又有朱白文合為一印者,如圖六13、16、17。有邊欄鑄龍鳳龜麟四靈者,如圖五18。有用殳書鑄作者如圖六2……不一而足,真是洋洋大觀。學篆刻的同道,應多備秦漢印譜,則如入龍藏,得益自多。至於私印的妙處,除較官印更精整更工麗外,在欣賞的尺度來說,和官印相差不遠,舉一反三,讀者自行玩味即可。魏晉以前的印章,除了墨印的本身實物之外,與印章關係最密切的有兩種物品:一種是「封泥」,一種是「匋片」。所謂封泥,是把文書或物品用繩加以捆紮,在打結處用粘封固,然後以印章按泥上,正如今日郵政所用之火漆封信一樣,等泥干後,所封的文書或對象,便不得隨意啟開,這樣,不但可以明責任,也可以保守文件的秘密。在簡冊文書流行的時期,這裡「封檢」的工作,似乎是必要的,一直到紙發明之後,印章形式有了改變,才受封泥為濡束,印章也因此而成為可以直接欣賞的藝術品了。封泥既然是一塊經印章鈐壓過的干泥,那麼,它與印章是同出一轍的,我們當然也可以拿它當作印章來欣賞,但它與印章有不同處。因為無論泥團做的多好,或是卷攔簡冊上下的「檢」底中的封泥糟做多麼方正,但黏泥是軟的,經壓之後,印文的部份,固然平整一如原印,然而四周未經按壓的黏泥,會自然隆起,便產生了邊欄寬厚而外緣不整齊的現象。這種形式,看起來也很自然,於是便成了後世模仿的對象。如圖中所示便都是這種形式的封泥。它的特色,不在印文,而是邊欄。因為印文是看來鈐壓的印章而定,周堂秦印,各有不同,且文字之方勁、平正、圓美,亦各隨原鈐的印章而定,即使封泥中的印文,斑剝之處較多,但漢魏以前印,繼年久而剝蝕的亦甚多,與封泥中殘剝的趣味相符,不值得重新敘述。然封泥的一邊欄,確實與印章之邊欄不同,普通來說:有比較整齊的,也有比較殘剝而不整齊的,這大多與當然鈐按封泥的人按壓力量的均勻正中與否有很大的關係,但也與原來文件上的「印齒」……泥槽,製作的精美與否有關。大凡以印章按泥,泥軟而印堅,邊欄不會過於整飭,如操作時急促,可能有動搖、停斜之病,於是後世中有發現的封泥,便有厚邊的、逼邊的、斜邊的各類式樣出現了。但無論是那一類型的,都有較方和較圓兩種,那又與印齒與泥團有關了。圖1所示是秦代皇帝只璽之一「皇帝信璽」的封泥模本,邊欄是屬於整齊的,外緣有若干殘剝,甚覺厚重蒼古。後世學封泥面貌的印章,有的只殘外緣,便是採取這這種方式、圖10「壁鄉」與圖1甚為相似。圖7「東安丞印」則自內緣剝殘至外緣,使內外相應合,別有一種缺陷美。也常常被世印人所效法。圖11 12「博域」「即墨丞印」以及圖9的「廣場丞印」,也是屬於整齊的一類,但因泥軟,乾涸之後凸凹自有不平處,於是印文有斷斷續續的現象或殘缺的部份,使印文與殘剝的邊欄更相得益彰,然而印文、殘剝至不可辯識時,便大大的打了折扣。圖2是周璽「左司馬聞○信錄」封泥,它的邊欄不夠寬厚,但印文自然錯落卻能與邊欄的不整齊相配合。這方封泥,是上右下三面有邊欄,而左面沒有邊欄的,與圖4「中意」、圖5「遼陽太守章」、圖6「遼東太守章」、圖3「壯武長印」、圖8「河間太守」是相類似的,其中遼東太守章下面邊欄厚重,左右甚輕,而上界闕如,這種面目,是清末民初印人們所最樂於仿效的方式。壯武長印,橫筆較粗,豎筆大致較細,也有另外一種趣味,吳昌碩曾以此面目刻過不少的印章,也是值得一敘的。圖13「齊大行印」四面邊欄若有若無,印文之靠近邊界的筆劃也若斷若續,也自成一格,明清以後,有刻無邊格印章的,便與這種境界相合。總之,封泥雖是人們的產物,但卻具有自然的意趣,才被印人所崇效,如果刻制時刀鑿痕迹畢露,失去了自然的外表,成了人工的織巧,便不足取了。與封泥相同而鈐壓的對象不同的就是匋器上的印章,這種古匋器,在製作的過程最後的一項是由制匋的人在器上按壓一個印模,那個印模可能便是當時的他們用的印章,也可能是怹們用匋土製成的一匋印」,這種印模也是反字,所以在匋器上呈現出來的與封泥一樣,都是正字。匋器在發掘時,極易損壞,於是這些有印痕的匋片便為好古考搜集,成了研究印章的重要資料。那志良先生以為印章的起源即發展於制匋的模,由模而漸形成印的實用,是有相當根據的。圖14「○高陳○左里皎毫豆」圖15「只里匋里人膏」,文字是商周古文,印文是制匋人的里居姓名,與古鉥同一類型,但因印於匋器上,所以與封泥情趣更近,我們也可以拿它當作封泥一樣的來欣賞。也許是由於印章的流行與封泥的影響,在漢代的建築物所用的磚瓦上,便都有類似印章形式的文字出現,「瓦當」是最與印章接近的實物,我們從瓦當文字排列、界格、邊欄,乃至肖形圖案等可以發現它是「印」與「封泥」的融合,這種愈變愈奇的文字形態,也成了後世印人摹擬的對象,圖16的「延年益壽」與圖17的「常生無極」便是很好的實例,也是學習篆刻的人所應該研賞的。註:圖3 9 13 14 15諸品藏玉照山房,其它見封泥考略。4.刻印的用具以前我所談,都是有關篆刻的欣賞,由欣賞古印而愛好古印,進而可以談篆刻。但在談篆刻的技巧之先,則必須了解治印的用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刻印的用具有耐水紙、小楷筆、硯與墨、刻刀、印床、印規或印矩、砂紙、砥石、印刷、拓包或拓墨、印泥、印筋、印墊、印箋或印請紙等。其中耐水紙可以用來模印、寫印樣,小楷筆用來書寫印文或反寫上石,硯與墨是書寫必備的工具,直接與刻有關的工具是刻刀、印床、砂紙。刻印既畢,需要鈐拓出來,於是印泥、印筋、印譜紙或印箋、印刷、印矩或印規,則又是必需品了。如果需將印的邊款也拓出來,集成印譜,則白芨、小瓷盤、大小拓包、絨布等,也是必需準備待用的,今將重要工具,分述如後:一、刻刀:治印用的刀與普通木刻用的刀不同,都是採用平刀雙刃式稱之為「平口雙刀」,可以用十分之六公刀寬的小鋼銼自行磨製便。平日雙刀因為兩面有刃口,刻石章最適用。因為開口的斜度不同,便產生了多種不同的刀式,斜度愈大的鋒愈薄,斜度愈小的則鋒愈厚,如果我們在側面來看,則可分為三類,一類短口式、一類長口式、一類寶劍式。普通因為我們都用的是小型刀便採用第一類,但有人卻喜歡用第二、三兩類。關於刀的厚薄也各有不同,普通以一.五公釐厚度為最適用,但長口式的刻刀可以厚達三四公釐。更有的刀身是圓干,大體說來,刃身厚的適於刻蒼渾一路的印,而刀刃薄的則適宜刻爽利一類的印。至於刀的長度,則以手持不重,且超過食指一倍為度,大是十五公分左右。刻石章,有時也用斜口刀,普通都是刻畢印文後,用以取地用的。刻大印與小印,常常用得到較大或較小的刀。可以就自己的需要制就大中小三種刻刀使用即可。在刀幹上都需纏棉繩或藤條,以便於把持。如果刻吳讓之一類的草書印款,則又需準備一種四面有刃的尖刀,不過,普通的印人,都不使用罷了。二、印床:普通刻石章,不用印床。大都是左手持石,右手秉刀,則刃之進退左右,揮送裕如。但如果刻很小和很大的印,則把持不便,或象牙牛角之屬、水晶、銅、玉之類,不是過於性韌,便是過於堅實,則非借印床之力不可。印床有木製與金屬制的,木質的較輕便,金屬制的較穩重。印床的製造形式有楔子式即螺絲口式的兩種。以前人多用楔式的,現在則因為工業發達,用螺絲去調整鬆緊比楔式的牢固方便,所以印人也都採用後者了。二、砂紙:磨石章必需用砂紙,砂紙可準備三百二十號、八百號與一千五百號三種即可。但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紙,需用水砂紙,磨時以小塊玻璃板墊於下方加水磨之,粗磨用三百二十號紙,磨細則用八百號。如果印身磨光,則用一千五百號紙。四、印規或印矩:印刻好後,如果自己留印譜,則鈐拓在印譜紙上時,不易個個方正。必需有可以使印章拓得端正的工具,這種工具;方的叫印矩,圓的叫印規。它們都有一個直角做為方正的準則。刻印的人,拓印拓多了,便都可以拓得不偏不倚。但如果書畫家在落款後鈐印,則必需端正,不然一張佳作,說不定因為印章蓋的不正而破壞了整幅作品的情趣,所以與其說印規(矩)是治印的工具,不如說它是使用的工具。五、拓包或拓墨:拓包是用拓邊款用的,從前刻印既成,於是拓包成了治印的必需品。拓包的作法,是油紙里新的棉花一小團,外面加一層較厚的毛織品,最外用細的絲綢或緞包裹,再用線紮緊即可。拓包可以分大中小三種,視印石之大小與邊款文字之大小而採用之。用墨來拓邊款是一種濕拓法,又稱墨拓法,與拓碑帖一樣。後來有人發明用臘與黑粉混煮,製成臘墨,可以不用水,直接將邊款用臘墨拓出來,這樣拓法,稱之為干拓法。臘墨是用硬質臘與黑粉(乙炔黑即可)製成的,為了拓後黑色不脫落,則臘中加一些松香,即可堅硬好用了。臘墨是圓形的,因為拓款時要旋轉壓拓,才可拓得清楚。六、印墊、印箋(印譜紙):拓印上紙時,紙下必有墊物,一般是用薄的本子墊在下面,用中國紙的本子最好,如果用洋紙的本子,最好找紙松一些的。不然,可以用橡皮墊,均能使印章拓得滿意,但如果在玻璃上或桌面上直接拓印,則不是失之不平,即是鈐之過硬,若干效果,不易顯示。印箋或印譜紙以薄連史紙為宜,此地無此紙,可用細薄的雁皮紙,拓邊款與拓印均甚適用。印箋或印譜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設計,或求書家書寫後製版印刷,但不可過於艷俗,須沉厚雅緻,方為大方。七、印泥、印筋、印刷:印泥是印章的服裝,服裝不整前失之寒蠢,印泥不佳,則印章不能生色。中國產的印泥,以前以漳洲的麗華齋、北平的榮寶齋、杭州的西泠印社三處最為有名。好的印泥,色澤鮮明,永不晦變,且沉厚不走油,拓用之後,印泥上結一層光澤,用手拂之亦不脫落。這都煉油的功勞,所以印泥之佳者,必是印油煉製的好。煉油的方法以前人用藥來煉,煉後曬七八年才可用,現在可以用科學方法煉製,甚為方便,葉公超先生所制龍泉印泥即用此新法。至於如何制印泥,則留待以後再談。印筋是調印泥的工具,普通用骨質或牙質,切不用金屬製品。因為印泥需要時常調動,調印泥時應鐵器則印泥氧化黑,不可不注意。調理印泥應用印筋一方向旋轉調動,不可逆反,否則印泥之絨紊亂,鈐拓容易附於印章之上,印便不易拓得清楚。印刷有兩種,一種是牙刷式,可以刷印面,去其不潔物,以保持印泥明凈。一種是拓邊款用的 刷,俗稱「 老虎」。可以用 梠自己捆紮,或向市上購買。以細密者為上品。八、砥石:刻印用刀,用久刃必不利,必需磨利始能使用,普通砥石需備粗細各一塊,粗的用來初磨,細的用砥刃口。市面上有油石,甚為合用,可備粗細各一塊,也有的是一塊砥石一面粗另一面細的,則攜帶更為方便。磨時先滴油石上,然後磨之,先粗後細,至鋒口犀利為止。但鋒口一定要平,不可斜,否則刻精細的印章時,即不易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油石上磨刀,磨畢須用抹布將油及油中之鐵垢擦除,則下次再磨時,易於見效,不然油垢鐵粉,積之過多,刀磨石上,不能生效,便事倍功半了。篆刻探微(二)5.印章的磨製篆刻系以刻名為主,其它印材如木、牙、角、竹等,有的不適於刻篆體字,故多以隸書或楷書刻之。刻石質印時,所購得的印章,它的印面,不一定就很平坦光潔,大多數因為製作印材的人,用機器切割,所以印面都很粗糙,需要重新加以磨製。磨印面用的工具是砂紙,砂紙有粗的也有細的,適於磨印的大略可從一百號到兩千號。通常我們只備兩種,一種是三百二十號的,一種是八百號的。從前人刻印,都採用木工用的砂紙,現在大多採用油砂紙(或稱水砂紙),因為後者耐用。磨製印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干磨,一種是濕磨。干磨時砂紙應置於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印章才可以磨得平。如果桌面不平,可以將砂紙黏貼在一塊平滑的木板上或塑料板上,一面黏粗的,一面黏細的,兩面使用,非常方便。濕磨則是用大約五寸寬一尺長的小玻璃板,墊在砂紙下面,在砂紙上面加水,慢慢研磨,先粗後細,印面自然平整。這種方法,最好是用小凳一個,玻璃板放在小凳上,再將砂紙敷平,置於水管下,微微打開水龍頭,使水涓涓而下,如此,一面磨石,一面可以用水將磨研時遺留在砂隙里的石粉衝掉,砂紙便格外犀利,磨起來省工省力,比干磨要快了不少。但干磨也有優點;第一是方便,隨手取來即可應用,而且攜帶容易。最多是在磨板下襯墊一些紙張,以免石粉污濺。干磨下來的石粉,可以搜集起來,存在一個小盒子里,以備將來刻完印後,填粉修整之用。磨印面不外乎「平」與「細」,欲求石面平細,則必需注意在磨的時候,用手把持的穩固與否,絕不可左右前後動搖,亦不可在前推或後帶時力量過大,因為石有四面,應由一面開始,向前推磨(圖一),推磨的次數,要看印面所需磨製的程度而定。如果此石大約需磨製二十次即可磨平,那麼,第一面僅推磨五次,然後再推換第二面,仍用前法推磨五次,至第四面共計二十次為止,則四面均磨五次,四面受力一樣,才不致於有偏斜。但無論如何,人手的力量不會非常勻均,總有力量不到之處,於是,在四面推磨之後,還要將石章用食中指與姆指相對撮緊,注意要靠近石章底部,不可撮得過高。撮緊後在砂紙上旋轉研磨(圖二),旋轉的方向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均可,要看個人的習慣而定。旋轉研磨時,要先重後輕,至最後幾乎不著什麼力量,印章的底面才可以磨得平細。切不可一直用大力研磨,那樣,不但損傷石材,並且永遠不能平坦。印面磨得平與不平,可以將石章放在玻璃板上,用指輕按印頂,輕輕搖幌,如果有左右前後擺動的現象,則是右面仍有不平處,需要再磨,如果已穩定而不動搖,則印面業已正坦,即可使用了。學習篆刻的人,除去要自行磨光印面,便於刻制之外,並且還要知道「印身」如何磨光,因為印身是刻邊款的地方,有的石章用久了,印身已有不少痕迹,妨礙了刻制邊款的工作,所以必需磨平。因為印身在外觀上來說,比印面還要重要,所以採用的工具要極細的,以前用接骨草(或稱木賊草)、沙葉、漆磚,現在有兩千號砂紙與零號砂紙,就更方便了。用兩千號的砂紙黏於一寸寬四寸長三、四分厚的小木板上,然後蘸水在印身上徐徐旋轉研磨(圖三),至印身光平為止。磨印身需要的時間較多,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是印身上的痕迹過深,便用磨印面的方法來磨製一道,然後再拿兩千號砂紙磨最後一次,即可光澤平坦了。印身磨平後,並無光澤,必需「起光」,起光便是上臘;先將石章加熱,然後塗以白臘,待石章稍涼後,加布擦磨,即可光澤鑒人。現在起光,多用一種綠色的光臘叫做「氧化錏鉻」,將氧化錏鉻擦在一小方毛質料子或皮革上,然後將已磨平的印章,用力在上面磨擦(圖四),便會光潔平亮,與打臘有相同的功效,但比加熱等手續要方便,所以用這種方法起光的人愈來愈多了。小啟:上期彩印印石圖,第二段之說明文字為第三段之說明,且將各種青田誤印為各種芙蓉,特此更正。第二段自右為天蘭凍兩方、田黃六方、雞血石四方。6.執刀式學書法的人,大都知道在學習書法之先,必需要懂得執筆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學習篆刻亦要先知道執刀的方法,才能進一步地去刻印。古人講執刀的方法多用「雙鉤法」與寫字的方式相同,這道理當然是對的,但執刀的方式,不一定就是一種,歷代篆刻家執刀的方式也各自不同,而他們的作品,則各有所長,茲就所知,將執刀分為三式:即摑刀式、推刀式與拽刀式。(一)摑刀式:用手掌緊握刀干,五指外里而向內用力,刀鋒內斜,如握拳狀,刻時自前方向懷內刻。這種叫做「全摑式」。另一種是「抵摑式」,以食、中、無名、小指四指握住刀干,大姆指與四指相對,抵住刀干,如此,握刀的力量更實更大,刻起印來,當然就更方便。這種執刀的方式,適於刻大印和氣派滂薄的寫意印,但不適宜刻制小印或精細的印。齊白石先生便是用此種方式刻印,祝樂山兄亦慣用此法。(二)搜刀式:這種執刀的方式與寫字執筆的方式一樣,有「雙鉤式」與「單鉤式」兩種,雙鉤式是以姆指食指中指三指相對,撮住刀干,以無名指抵著中指,小指抵著無名指,刻印時的方向與摑刀式相同,是目前方向內刻的。無名指在刻制時,可以緊貼印石邊緣,使力量容易由大食中三指貫注於刀鋒。而小指則可於每一筆劃刻就後,將石粉掃於已刻的空隙間,這樣,可以使印面上的字跡,黑白分明。這種方式適於刻制一寸左右大小的印章,因為指興腕的力量,在這種執刀的方式下,可以得到高度的發揮,所以,古人便把雙鉤式的執刀法列為刻印執刀的不二法門了。「單鉤式」與寫字的單鉤式是一樣的,是雙鉤的變樣,一般人都不採用。歷代篆刻法採用雙鉤式執刀方式的人最多,皖浙兩派便多用此法,近代印壇巨擘吳昌碩先生也是使用此種方法刻印的。(三)推刀式:這種執刀的方式是和現代拿硬筆(原子筆、鋼筆等等)的方式相同,用大食中三指自刀干四周撮定刀干,自懷內的方向向前推出,這叫做直推式。如果是橫推,就叫做平推式。這種執刀的方式,刻平直的筆劃容易得到很好的效果,刻精細的印也可以,所以採用的人也很多,而且,自從硬筆流行以來,用這種方式刻印的人愈來愈多了。趙之謙制印便採用直推法,記得有一篇文章記載了王二南先生(王映霞的外祖父)看到趙之謙刻印,就是使用這種方式,可見古人早已用過這種方法,不是最近才如此的。據說黃牧甫制印是用平推法,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尤其是邊款,可以看出他用刀的方式。以上所述三種執刀方式,只是將執刀做了一個歸納,若干地方,尚有牽強之處,但古人談執刀,又太簡單,使學者只知其一,不能融會貫通,所以才不惴淺鄙,列舉各法,俾便初習之人,有所領會。即以摑刀式而言,它又可以適於鑿印,左手以掌握刀,右手以小錘鑿刀頂,這是古人鑿印的固定方式,如果說執刀只一法,則鑿印之術,亦是篆刻之一部份,其執刀式又將安屬?故列舉歷代印人執刀法以闡明其不同,而篆刻之優劣,端賴作品之佳否,執刀猶其次也。7.如何用刀篆刻既然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雕刻技術的高明與否,當然是作品優劣的重要關鍵。於是自文三橋何雪漁倡導篆刻藝術之後,就有人提出刀法之說,因為明末清初之際,篆刻風氣甚盛,經過若干名家的傳述,把刀法大致分為十三種,分條敘述,語詞玄虛,使後來初學的人,往往便被這些刀法的名稱攪得莫名其妙。殊不知刻印用刀,歸納起來,也只不過是沖刀與切刀兩種方法而已,如果將此兩種刀法運用得宜,則任何面目的印章,均可應手而就。欲明了用刀之法,必先知道刀的結構;平常我們把刻刀分為三部份,用力時最下面的部份稱為「刀口」(或稱刀刃)。刀口上面的一側或兩側乃至三側四側漸銳的斜面稱為「刀鋒」,(刻印用刀,普通用平口雙鋒刀,簡稱平口雙刀,便是兩面開鋒,刃是平口的刻刀。)刀鋒以上的部份稱為「刀干」。刀口有平口的也有斜口的;平口的用來刻石,斜口的普通用以刻竹木。刀鋒有薄厚之分;薄的較為銳利,可以刻工細一類的印,厚的較鈍,宜於刻蒼拙一類的印。刀干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圓干易於把持,方乾的需要在幹上纏以棉線或藤皮條,便不會挌手了。至於刻石所用刻刀的大小,普通準備兩種即可以了;一種較大的,刀口寬度約半公分。一種小的,刀口只要兩公釐左右即可。因為石章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一公分半至三公分左右見方的印,用這兩種刻刀,當可應付裕如。其次我們所要知道的,是用刀的偏與正。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運筆的方法有中鋒與偏鋒之說,那麼,用刀的偏正,便與運筆的偏正有著極相類似的現象。為了與書法的中鋒與偏鋒便於區別起見,我們把用刀正的叫「正鋒」,把用刀偏側的叫「側鋒」。普通刻石章,絕大多數,都是用側鋒,用正鋒的很少。所謂正鋒是持刀入石,刀口與石面接觸時,百分之八十的刀口均刻劃在右面上,而且刀干與石面向前或向後傾斜八十度角。當用力刻劃時,刀口行割於字劃的中央,於是刀口兩側的刀鋒,隨著刀口的割斷,向外擠壓,而使刻出來的筆劃兩面呈斑剝之狀。側鋒則是召口著石後,刀干向左或向右傾斜七十五度角,於是刀口在石上刻劃時,只有一面刀鋒貼近印石,而另一面則毫無作用,刻出來的筆劃,一面光潔,一面斑剝。用正鋒不易刻出粗的筆劃來,用側鋒則刻出的筆劃較寬。刻印不是僅一刀即可了事,必需善用刀法,因字置宜,才能把印刻好。現在我們來說刀法,所謂「沖刀法」(圖一)是持用正鋒或側鋒,向前推進,因為一般皆用側鋒,所以刻出來的筆劃均甚爽利勁健。「切刀法」(圖二)是持刀向下壓切,隨著壓切的力量,稍微前進之勢,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必需若干刀相接連,方可以刻全某一筆劃。與沖刀一刀可以刻出一筆的長度完全不同。用切刀刻出的印,較為平實,用沖刀刻出的印,較為流暢爽利。但也要看使用之妙,因為有的篆刻並不是與上面所說的相同;像吳昌碩慣用沖刀而面貌蒼渾,徐三庚慣用切刀而印風宛通,便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以一般學習的過程來說,應該先學切刀,後習沖刀,因為切刀劃短易刻,只要是一刀接一刀的刻,雖然刻不好,毛病也不會很顯著。但沖刀就必需熟練不可,初學的人,不易一刀刻就,中間一有阻礙,則刻劃必不佳。又常常刻斜,或走刀,刻斜當然即無筆意,走刀很容易傷手。所以治印應由切刀入手。用切刀和沖刀刻完一印之後,仍有未到之處,我們可以用沖切之法,再去修正。這種修補之法,古人稱作補刀,其實,補刀亦是用切用沖,只是一個名稱,並不是一種刀法。為了學者了解古人刀法,今將其分條例後,並加批註,以求會通。正入正刀法:正鋒入石,刀干與石面略有角度。單入正刀法:側鋒入石,一刀希能刻一划。雙入正刀法:側鋒入石,兩刀成一划,方向相反。復刀法:側鋒入石,一刀不能刻成一划時,向同方向再刻一刀。沖刀法:正鋒或側鋒入石,向前推進。切刀法:側鋒入石,向下壓切。稍具前推之勢。澀刀法:側鋒入石,磨擦前進。遲刀法:側鋒入石,用力重,稍退即進,行動緩慢。舞刀法:側鋒入石,一左一右,回蕩前進。輕刀法:正鋒或側鋒入石,力輕淺刻。埋刀法:正鋒入石,刀鋒壓低,貼近石面。平刀法:刀口平貼石面,剷平底地用。留刀法:存意而不存形,故無刀可言,只用於轉折處之虛筆。以上所述用刀十三法,經解釋後,即知實在沒有多少玄奧之處,而只是切沖兩式刀法的活用,正鋒與側鋒的不同而已。最後需要談的是刻朱文與白文的方法,普通刻朱文與白文,如用沖刀,均系兩刀成一筆,運刀方向相反;刻朱文則刀口沿印文的外側刻劃,而留下刻出的筆劃。刻白文則是刀口沿印文的內側向內刻劃,並且把劃內的余滓清除,成了下凹的筆劃。(如圖三)但也有運刀的方向相同的,如齊白石所刻朱文,便是相同方向運刀的。刻白文如果一刀刻一筆,普通稱為單刀,如果運刀方向相同用一刀以上的方法刻成,稱為復力,與前述法則又不同,白石老人亦慣用此法。這裡所舉的,是通常學習時的一般法則,至於若干特殊的運刀法,在技巧成熟後,其運用之妙,端在一心。8.刻製程序我們談過了持刀、刀法之後,便可以將刻印的整個過程敘述一下了。大致說來,約有五個步驟,即章法之籌布、上石、刻制、修整、具款,茲分敘如後。一、章法的籌布:凡刻印,不難於刻制的技法,而難於章法的布置。刻制時只要懂得用刀,刀法熟練,自然可以刻得很好。而熟練的刀法,普通人練習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應付裕如了。但有些人為什麼刻了很久也刻不好印呢?大致說來是識字的功夫不夠,胸中沒有文字形象的基礎,一印到手,就不知如何才能配置得宜。章法,便是以認識文字【尤其是篆書】為基礎,而運用這種淵博的文字常識,把千萬個同一時代的篆書形象,擇取其可以配合而能引起美的感受的某些文字配合在一起。於是在刻印之先,印中印文的配置,便要大費周章了。普通我們為人刻制一方印,刻制的時間,或僅僅一小時,或一、二十分鐘,但事先的章法安排,則可能想了十天八天,寫了一兩百個印稿,才能定稿的。所以章法的籌布,除去在腦子裡構想之外,還要在紙上劃寫出來,以便目驗。據曾紹傑先生告訴我,喬大壯先生刻印,有時一個印要安排到兩百次以上,(也就是寫兩百個印樣子)才能定稿上石。可見治印之難,不難於刻,而難於章法。無怪乎吳昌碩先生說:「治石多能識字難」了,關於章法的布局,因牽涉頗廣,留待以後再介紹。附書寫之印樣定稿及刻後之印拓六方,以資參考。此六印,左方均為書寫者,右方為印拓。左二為二王壯為先生作,余均為曾紹傑先生作。二、上石:上石的方法,普通有兩種,一種是照著已寫好的定稿,反寫在印面上,然後刻制的。另一種則是先寫在耐水紙上,然後反拓上石的。用第一種方法的,大多是刻印多年的老手,固為在印上寫反字,非熟練不可。如果生手用這個辦法,也有一個簡便的方式可循,即是用很薄的紙來寫印稿,定稿之後,把紙翻轉過來,因為紙薄,墨跡可以透過紙背,在反面看也很清楚,於是,可以看著那個已經寫好的印稿│反字│來摹寫上石,自然就容易多了。或是寫好後,用小鏡子反驗字跡的正直與否,均是可採用的方法。第二種上石的方法,是寫在耐水紙上,最好先以印章在紙上用力按壓,使石章的四邊,在紙上壓出一個方格來,然後將印稿寫在格內。或是先行寫稿,定稿之後,再寫成與原印相同大小的印稿,反拓上石。因為如果不與印石同樣大小,則無法反拓。反拓的方法,系先以水略濕印面,然後將印稿覆在上面,用力壓拓,用指甲或其它較硬的工具壓拓均可,紙經壓拓,則紙上之墨跡便附著於印面上。輕輕揭去紙張,則字跡宛然已在印面之上。有的人用此方法,但不能拓得清晰,大約是沒有注意下列諸:(一)書寫印稿,一定要用新研好的較濃的墨來寫,墨淺或宿墨【隔夜的墨】均拓不清。(二)印面上有油或臘,未能去掉,無法反拓。必需先用砂紙將印面磨平磨細,使之容易上墨。(三)所用紙張不是耐水性的薄紙,則墨易於吸入紙內,即無法反拓了。紙張的選擇,以薄而能耐水不滲的為佳。市售之適用者,價格頗貴。普通棉紙行里,有礬紙出售,選其薄的使用即可。反拓上石之後,如有不清楚之處,可以用筆再行描寫,至清晰為止。除以上兩種方法之外,另有一種不書而刻的方法,即先將印面塗黑,由刻者任刀直刻,石必書寫。這大半都是熟手,我們常見印店的老師傅便是如此刻法,因為他們手法熟,而且大多是刻楷書隸書,章法易於瞭然於心,所以能夠隨心所欲。齊白石先生治印,也用此法,但刻制以前,總是用刀在已黑的印面上划出所刻章法的大概。黑地白線,也頗為清楚,然後任刀刻去,便可成章。但刻朱文印便非反寫上石不可了。如果不寫雖然可刻,但刻出的印,總不理想。三、刻制與修整:刻印的刀法已如前述,我們只需看其文字,應該用那種方法去刻才較為合適即可,例如刻兩筆相連之處,應以切刀小心刻制,而刻挺健有力且較長的筆劃則宜用沖刀刻劃。沖切兼用,是古今篆刻家治印的不二法門。至於刻制的精粗,與個人刻制的風格有關,只要得其趣意,自是上品。刻好之後,應該有一番檢驗的工作,普通我們都以「填粉」的方法來驗看刻制的精到與否。所謂粉,即去磨石剩下來的石粉。石粉大都是白色的,平常磨石時,將它集在一起,裝入小盒中備用,如有暗色的石粉,便棄之不用。印刻好後,將石粉填入已刻之印面凹處,於是印面上便明顯地顯示出黑白分明的字跡。有若干未能刻到,或是底地未能去除的地方,便均可以一覽無遺了。按照填粉後顯示的印面,再加以修整,使之至精美無憾為止。有的人驗看的方法,系以壞印泥先鈐拓出來,然後再行整修,此法雖也很好,但終嫌麻類,不若填粉方便。此外,尚有一種以鏡子來驗看的方法,印刻好後,以小鏡一面置印下,印文即成正字,可以驗看其優劣,也是比較簡易的方法。四、具款:刻完印面之後,便在印側左邊,刻上邊款,如只具刻者姓名年月,謂名單款,如有索刻者之上款,謂之雙款。也有在印側上刻了一首詩或一篇短文的,那要看作者的文學造詣如何了。普通具款均在左側,是因為鈐印時,左側不易摸到,字跡易於保存之故。刻款之後,需將印面上之墨跡洗凈,再行使用。至於邊款刻裝的方法,則另行詳述。
推薦閱讀:

從香菱學詩再談談學篆刻的方法
零基礎學篆刻之一:準備材料和工具
棲碧山館印選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