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詩詞教程

引用 詩詞教程

2010-01-18 12:14:50|分類: 國學典藏 |標籤:詩詞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引用

思雲 的 詩詞教程

ccyy2671971 的

唉!冷月真是標準的一個不學無術之人,一點詩詞水平也沒有。以前看寫詞好玩,就學著寫了一首《點絳唇》。那時只知道,寫詞,是有格式和字數限制的。

於是找了個標準的例詞,數了字數。就那樣寫了一首「詞」出來了。這首《點絳唇》雖然看到的人不少,但因為從來沒人說過冷月的詞不標準,所以一直都以為那也算是詞了。直到遇到詩詞高手愷撒大帝,經他提醒,方才知道,那首破詞沒有押韻。至此,冷月羞愧難當,才知道原來詞的講究可真是不少。於是上個星期天,冷月特意到新華書店去買了本《宋詞三百首》,好好研究詞牌。經過一番琢磨,有了一些了解,也知道了詞牌要哪一句押什麼韻。於是就試著寫了幾首也算是「詞」的東西吧。推到圈子裡去,基本上反應也不算太差。誰知遇上愷撒,才知道又犯了大錯。沒注意平仄,沒按格律來寫。因為《宋詞三百首》上的詞牌說明裡只有說押韻,字數的要求,並沒提過有關格律的要求,所以這些冷月也不知道,因此又出了一次丑。痛定思痛,冷月特意到網上整理了上百個詞牌格律進行對照,只是前幾天那個我自己整理的字體放大後平仄符號都對不上了.所以今天(1月06日)換補上這篇《詩詞格律自學教程》來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學。

在此謝過愷撒大帝在詩詞上對冷月的指點幫助。謝謝!

[分享] 詩詞格律自學教程分類:默認欄目2006.9.27 23:20 作者:寒刀月夜 | 評論:32 | 閱讀:1956

[分享] 詩詞格律自學教程

第一章  詩詞的四大要素 一、押韻   二、四聲   三、平仄   四、對仗

第二章  詩韻和詞韻 一、平水韻(舊韻)   二、普通話韻表(新韻)

第三章  詩律(律詩和絕句) 一、古體和近體   二、五言和七言   三、律詩   四、絕句(律絕和古絕) 五、粘與對   六、拗句和拗救   七、所謂「一三五不論」   八、古風式的律詩 九、近體詩的避忌   十、近體詩的對仗  十一、如何記住近體詩的格式?

第四章  詞律(破譯宋詞的遺傳密碼)

一、詞和詞牌(什麼是詞?詞牌的來歷;單調、雙調、三疊、四疊)二、詞譜(常見的12個詞牌的詞譜) 三、正體和變體,二者的區別和聯繫,同調異名,同名異調四、填詞(依聲填詞、依句填詞、依數填詞、自度曲、自過腔、創調;可平可仄字的問題)五、詞的平仄規律六、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的問題七、詞的押韻和對仗八、詞譜的制定(例作的選擇;古人制定詞譜的方法和局限;正體和變體的區分)九、《朱天王*詞律新編》(一百○八個常見詞牌,含部分變體)

 詩詞創作的八大誤區 一、不要格律的誤區——這是最大的誤區!二、格律極端化三、多填詞牌四、和韻、迴文等文字遊戲五、貪圖長度六、貪圖數量七、追求華麗辭藻八、自創詞牌

第一章  詩詞的四大要素

一、押韻

  韻是詩詞的基本要素之一。詩詞中所謂的韻,大致等於現代漢語中的韻母。  所謂押韻,是指把同韻部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複,這就構成了聲音的迴環的美。  古人押韻是按韻書的。古人所謂的「官韻」,就是朝廷頒布的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韻書壓韻也是很和諧

的。宋代以後,由於語音的變化較大,詩人仍然按舊韻書壓韻,就不那麼和諧了!今天如果我們寫舊體詩,並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韻書,但是如

果要學習舊體詩詞,還是要了解古代的韻書的,這樣,我們才不致誤認為古人寫詩不押韻!

 二、四聲

  四聲,指漢語的四種聲調。現代漢語(普通話)有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四個聲調,古代

漢語的四聲則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二者關係如下:  1、平聲,後代演變成陰平和陽平。  2、上聲,後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聲。  3、去聲,後代絕大部分仍然是去聲。  4、入聲,在普通話里完全消失,分別併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下面我們;來討論平仄的問題。

 三、平仄

  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成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陰平、陽平),仄就是上去入三聲。

 四、對仗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就是把同類的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一般講對偶,指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一般規則是名詞

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等。下文將詳細討論。 ……

第二章  詩韻和詞韻

 一、平水韻(舊韻)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按韻書押韻的。韻書有詩韻和詞韻之分,詞韻比詩韻寬鬆。  詩韻共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詞韻則將詩韻合併成19部。

  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古體詩則可用仄聲韻。詩韻如下:

  上平聲15韻:  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二蕭,三餚,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上聲29韻:  一董,二腫,三講,四紙,五尾,六語,七麌(音語),八薺,九蟹,十賄,十一軫,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閃),十六

銑,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馬,二十二養,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寢,二十七感,二十八儉,

二十九豏(音現)。  去聲30韻:  一送,二宋,三絳,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霽,九泰,十卦,十一隊,十二震,十三問,十四願(音願),十五翰,十六

諫,十七霰,十八嘯,十九效,二十號,二十一箇(音個),二十二禡(音罵),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徑,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

十八勘,二十九艷,三十陷。入聲17韻:  一屋,二沃,三覺,四質,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葯,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輯,十五合,十六枼(音葉),十七

  東冬等字都只是韻的代表字,他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於東冬這兩個韻(以及其它相似的韻)讀音上有什麼分別,現在我們不需要追究

它。我們只需要知道:最初時候可能是有區別的,後來混而為一了,但是古代詩人們依照韻書,寫律詩時還不能把它們混用。但是在古體詩和

詞里,可以把近似的韻(稱為鄰韻)合併使用。

  例如詞韻:

第一部 平聲:一東二冬通用,仄聲:上聲一董二腫、去聲一送二宋通用第二部 平聲:三江七陽通用,仄聲:上聲三講二十二養、去聲三絳二十三漾通用第三部 平聲: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用,仄聲:上聲四紙五尾八薺十賄[半]、去聲四寘五未八霽九泰[半]十一隊[半]通用第四部 平聲:六魚七虞通用,仄聲:上聲六語七麌、去聲六御七遇通用第五部 平聲: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聲:上聲九蟹十賄(半)、去聲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隊(半)通用第六部 平聲: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聲:上聲十一軫十二吻十三阮(半)、去聲十二震十三問十四願(半)通用第七部 平聲: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用,仄聲:上聲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銑、去聲十四願(半)十五翰十六諫十七霰通用第八部 平聲:二蕭三餚四豪通用,仄聲:上聲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聲十八嘯十九效二十號通用第九部 平聲:五歌[獨用]仄聲:上聲二十哿、去聲二十一箇通用第十部 平聲:九佳(半)六麻通用,仄聲:上聲二十一馬、去聲十卦(半)二十二禡通用第十一部 平聲: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聲:上聲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聲二十四敬二十五徑通用第十二部 平聲:十一尤[獨用],仄聲:上聲二十五有 去聲二十六宥通用第十三部 平聲:十二侵[獨用],仄聲:上聲二十六寢、去聲二十七沁通用第十四部 平聲: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通用,仄聲:上聲二十七感二十八儉二十九豏 去聲二十八勘二十九艷三十陷通用第十五部 入聲:一屋二沃通用第十六部 入聲:三覺十葯通用第十七部 入聲:四質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通用第十八部 入聲: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第十九部 入聲: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二、普通話韻表(新韻)

  現在寫詩詞,不必按照古音寫,用普通話即可!關於普通話押韻表,各家大同小異,這是比較合理的一種!  新韻部   韻母及韻母組合      對應的古詞韻 ———————————————————————————————————————— 一、佳麻   a ia ua       第十部 麻、佳半,部分入聲  二、開來   ai uai       第五部 佳半、灰半  三、先寒   an ian uan üan   第七部 寒、刪、先、元半,十四部 覃、鹽、咸  四、江陽   ang iang uang    第二部 江陽  五、逍遙   ao iao       第八部 蕭餚豪  六、國歌   e o uo       第九部 歌,部分入聲  七、灰微   ei ui        第三部 支微齊,部分入聲  八、森林   en in un ün     第六部 真、文、元半,十三部 侵  九、冬青   eng ing ong iong  第一部 東冬,十一部 庚青蒸 十、希奇(兒) i(er併入)     第三部 支微齊,部分入聲 十一、詩詞   i(整體認讀)    第三部 支微齊,部分入聲 十二、別疊   ie (y)e       部分入聲,佳麻二韻部分字 十三、憂愁   ou iu        十二部 尤 十四、讀書   u          第四部 魚虞,部分入聲 十五、須臾   ü          第四部 魚虞,部分入聲 十六、絕學   üe         部分入聲

第三章  詩律(律詩和絕句)

一、古體和近體

  從格律上看,詩可以分成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從字數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六言詩很少見的)。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兩類。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寫的,在唐朝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詩,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詩,還有後人寫的古風。例如:李白的《蜀道難》、白居易的《賣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它有以下特點: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聲韻。  3、每句平仄都有規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的《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絕句比律詩字數少一半。五絕只有二十字,七絕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可以分成律絕和古絕兩類。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用平韻,也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這一類。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相當於半首律詩,所以可以歸入近體詩。總括起來,一般所謂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絕句里律絕屬於近體,古絕屬於古體。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稱為五古,七言古詩稱為七古;五言律詩稱為五律,七言律詩稱為七律;五言絕句成為五絕,七言絕句稱為七絕。  古體詩除了五古和七古外,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長短句雜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列一類,而是歸入七古(即使沒有七字句)。

 三、律詩

  舉例的詩里有一些入聲字,在必須用仄聲的位置上的已經註明,其它的入聲字不再標註。

格式說明:  注「*」的字可平可仄,注「·」的必須入韻!

 (一)五言律詩:分平起和仄起四種

  1、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別,入聲。

  2、仄起首句入韻,首句換「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註:竹,入聲。

     [唐]王維《觀 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註:疾,入聲。看,平仄兩讀。第七句是拗句(詳見下文)。

  3、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王維《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石、歇,入聲。

     [唐]杜甫《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4、平起首句入韻,首句換「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  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註:出、國、學、一,入聲。

 (二)七言律詩:分平起和仄起四種

  1、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註:啄、足、白,入聲。

     毛主席《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註:礴、拍,入聲。

  2、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李商隱《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註:十、笛,入聲。

  3、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宋]陸遊《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註:那,平聲。

  4、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註:峽,入聲。

 四、絕句(律絕和古絕)

  上文說過,絕句實際可以分成律絕和古絕兩類。我們分開討論。

(一)律絕 五言絕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韻與否四種

  1、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柳宗元《零陵早春》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

     [無名氏]《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註:看、聽都是平仄兩讀!

  2、平起首句入韻,首句換「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例句:[唐]李益《鷓鴣詞》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註:竹、合,入聲。

  3、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王之煥《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仄起首句入韻,首句換成「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例句:盧倫《塞下曲》   夜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註:黑,入聲。騎,名詞,仄聲。

 七言絕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韻與否四種   1、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例句:[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平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3、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例句:[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仄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註:泊,入聲。

(二)古絕

  古絕是和律絕對立的,它是不受格律束縛的。凡符合下面情況之一的(或都具備的),應該認為屬於古絕:  (1)用仄韻;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即使用平聲韻,也屬於古絕。例如:  [唐]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三章  詩律(律詩和絕句)

五、「粘」和「對」   律詩和絕句講究「粘」和「對」。   「粘」指出句(單數句)和前一個對句(雙數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對」指對句(雙數句)和出句(單數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知道了這個規律,記律詩和絕句的格式就很容易了!不論長律有多長,都要符合粘對規則!  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失粘」。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失對」。唐朝前期,由於律詩尚未定型,有些詩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對的情況

。  例如: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2、3句失粘。4、5句失粘。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到了後代,失粘的情況非常罕見。至於失對,更是詩人們所留心避免的了!

 六、拗句和拗救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來說,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或經常)在適當位置補償一個平聲。常見的有:  1、特定的一種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換成「平平仄平仄」。七言則變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這種格式,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里是很常見的,幾乎和常規的律句一樣常見:  [唐]王維《觀 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唐]杜甫《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到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這兩首的第七句就是這種格式!

 2、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應該補償一個平聲,變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例如:[唐]李白《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拗)驚天(救)上人。  3、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第三字改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了「(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如:[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拗)盡,春風吹(救)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第2、3種拗救情況可以聯合使用!

 5、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6、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平平仄仄仄」,七言則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不要救,但是很少用。  例如:[唐]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入聲)不(入聲)轉,遣恨失吞吳。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仄」。

 七、所謂「一三五不論」

  關於律詩的平仄,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指七律和七絕說的。意思是說: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自然也要分明的。如果就五律和五絕來說,就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這個口訣對於初學者是有用的,因為它簡單明了。但是,它也是不全面的,很容易引起誤導,且影響很大,所以不能不批評!  先說「一三五不論」這句話是不全面的。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論,同樣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里,第三字也是不能不論的,否則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論,同理,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第三字也不能不論。以上講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況下不能不論。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況下,更是以「論」為原則了!  總之,七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三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可以有兩個字不論。同理,五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兩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只能有一個字不論。「一三五不論」的話是不對的!  再看「二四六分明」這句話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對的,七言二四兩字分明是對的。但是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五言「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四字並不一定分明;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六字並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這個格式可以換成「仄仄(平)仄仄」,只需要在對句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就是了。七言由此類推。「二四六分明」的話也是不對的!

 八、古風式的律詩

  在律詩還未定型化的時候,有些律詩還沒有完全依照律詩的平仄格式,而且對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唐]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             *        *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詩前半首是古風的格調,後半首才是律詩。按照上文律詩的格式用*標註的四個字都「出律」了。當然這種「出律」是按後人的眼光看的,在律詩未定型化的時代,根本沒有「出律」的問題。  後來也有一些詩人有意識地寫一些古風式的律詩,古人稱之為「拗體」。當然拗體不是律詩的正軌,後代模仿這種詩體的人是很少的。

 九、近體詩的避忌

  1、孤平,是格律詩的大忌!  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叫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有一個平聲了。七言則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聲。在詞、曲之中也一樣。  2、三平調 在平腳的句子里,末尾三子都是平聲,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或「(仄)仄(平)平平平平」,叫「三平調」,也是大忌!絕對不允許的!在古風和古絕里則可以使用。  3、重字   重字損傷詩的意境,所以要迴避!但如果不損傷意境,可以重字!例如: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   ·

 十、近體詩的對仗

  律詩第一二句叫首聯,第三四句叫頷聯,第五六句叫頸聯,第七八句叫尾聯。頷聯和頸聯一般是必須對仗的,而首聯和尾聯是可對可不對的。絕句形式上等於律詩的一半,對仗與否是自由的。  對仗要求同類的詞相對,詞大約可分為下列九類:  1、名詞 2、形容詞 3、數詞(數目字) 4、顏色詞 5、方位詞 6、動詞 7、副詞 8、虛詞 9、代詞 註:a、數目自成一類,「孤」「半」等字也算數目。b、顏色自成一類。c、方位自成一類。d、不及物動詞常常和形容詞對。e、代詞「之」「其」歸入虛詞。連綿字只能和聯綿字對,而且詞性同類。如:鸚鵡對鴛鴦(名詞),逶迤對磅礴(形容詞),躊躇對踴躍(動詞)。  專名只能對專名,最好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  名詞還可以細分:  1、天文 2、時令 3、地理 4、宮室 5、服飾 6、器用 7、植物 8、動物 9、人倫 10、人事 11、形體……

 十一、如何記住近體詩的格式?

  其實詩的基本句式就四種,七言只是五言的擴展(可平可仄字有規律)。記住這些後,再掌握粘對規律和拗句拗救,詩律就掌握了!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 親愛的朋友:   你掌握詩律了嗎?如果已經熟練掌握了律詩和絕句,那麼我們現在就進入詞律的學習!如果你還沒有掌握,就不要急著學詞律,否則你很難理解詞律的!

第四章  詞律(破譯宋詞的遺傳密碼)

一、詞和詞牌

 (一)什麼是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逐漸和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餘」。由於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句數是一定的,每句的字數、平仄也是一定的!  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小令;(2)中調;(3)長調。有人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這種分法未免太絕對化了,但是,大概情況還是如此的。  在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了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創造了一些長調。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的。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二)詞牌的來歷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兩千多種格式(按欽定詞譜)。詞的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關於詞牌的來源,大概有下面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這些有的來自於民間,有的來自於宮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早一首詞的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因為白居易的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又叫《憶江南》。《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由於蘇軾一首《念奴嬌》的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的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更漏子》詠夜,《拋球樂》詠拋球,等等。這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在詞牌下面或後面註明詞題。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沒有任何聯繫。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詞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分別。 1、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詩,不過是長短句罷了。例如: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如夢令》 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雙調的詞可以是小令、中調或長調。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成前後(或上下)兩闋。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句式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字數、平仄、句式相同的就象一首曲子配著兩段歌詞。字數、平仄、句式不相同的,往往是開頭幾句不一樣,叫做「換頭」。雙調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例如:  《浪淘沙》 南唐·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蝶戀花》 宋·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強外行人,強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杳。多情卻被無情惱。  《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3、三疊就是三段,如《蘭陵王》、《西河》等。四疊就是四段,僅《鶯啼序》一調。不再詳述!

……

 二、詞譜(常見的12個詞牌的詞譜:憶江南、浣溪沙、菩薩蠻、卜運算元、西江月、鷓鴣天、臨江仙、蝶戀花、滿江紅、水調歌頭、念奴嬌、沁園春)   每一詞牌的格式,叫做詞譜。依照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以及其它格式來寫詞,叫做「填詞」。  下面,我們舉一些常見的詞牌來說明,為了顯示古人填詞的嚴格,所以舉例不止一首。舉例全部選正體。

            《憶江南》

  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樓》《夢江南》《望江梅》等。單調二十七字,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註:「出」是入聲。

  《夢江南 》唐·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浣溪沙》    四十二字,雙調,平韻。別名:《減字浣溪沙》《浣沙溪》《小庭花》《滿園春》等。四、五兩句常對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例:《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宋·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一作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註:首句可以用「仄仄仄平平仄平」

            《菩薩蠻》

  四十四字 雙調 別名:《子夜歌》《重疊金》《梅花句》等。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換平)* *   ·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換仄)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換平) *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共用四個韻上下闋後二句字數平仄相同,末句不能犯孤平。有人認為上下闋末句第三字必須用平聲,大誤!)  

例:《菩薩蠻》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 宋·辛棄疾 郁孤台下青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間聞鷓鴣。

  《菩薩蠻 》唐·溫庭筠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慾黃昏,無聊獨(入聲)倚門。

  《菩薩蠻 》五代·韋莊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入聲)頭誓(去聲)不歸。

  註:有人拿「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的理論來證明上下闋第三字必平,還說溫庭筠12首菩薩蠻此處全部用平聲(眼睛有毛病),但是溫庭筠這首末句第三字用的卻是入聲(連入聲都弄不明白,有什麼資格談格律?),韋莊第一字用入聲(代替平聲,否則犯孤平;這種情況僅

見2例,另一例是辛棄疾的《破陣子》),第三字用去聲,其他名家的作品第三字用上聲入聲者不勝枚舉,縱然「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但是「去聲絕對不能代替平聲」!下文還有更多論述!

            《卜運算元》

  四十四字 雙調。別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等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例:《卜運算元》宋·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運算元 》宋·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主席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西江月》

  五十字 雙調 一、二句,五、六句例用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 *· ‖ 例:《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註:「七、八、說」是入聲。

  《西江月 》宋·辛棄疾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 》宋·劉過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鷓鴣天》

五十五字 雙調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註:上下闋末句不能犯孤平! 例:《鷓鴣天 》宋·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鷓鴣天 》宋·辛棄疾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左革右錄),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 宋·趙鼎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臨江仙》

又名《謝新恩》、《庭院深深》等。六十字 雙調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臨江仙 ·夜歸臨皋 》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 ·送王緘 》宋·蘇軾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三國演義》開篇詞 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註:「看」古代讀平聲。「夕」是入聲字。

            《蝶戀花》

初名《鵲踏枝》,又名《鳳棲梧》、《黃金縷》等。六十字 雙調‖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例句:《蝶戀花》宋·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宋·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強外行人,強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杳。多情卻被無情惱。

        《滿江紅》——朱天王校對

 九十三字 雙調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①、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 *   ·  ** *       ·   **   *· ** 平平仄②。仄平平仄仄③、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④、  ·   * *   * *· * *     * *   ·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此調常用入聲韻,而且往往用一些對仗。①少數用仄平平;②有人用仄平仄;③句法照例是上一下四,也有用平平平仄仄的,罕見;④宋詞

人填此調以柳永「暮雨初收」為準,但是僅柳永用平仄平。) 例:《滿江紅》 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闋。

  《滿江紅 》宋·柳永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蔬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一本作將)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

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遊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雲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水調歌頭》 ——朱天王校對

九十五字 雙調 別名:《台城游》《元會曲》《凱歌》等。仄仄仄平仄①,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②(或上四下七)。*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③,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仄平仄④,平仄仄⑤,仄平平⑥。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②(或上六下五)。***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③,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註:上下闋後七句相同!①可以用「(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上下闋②句實際是個十一字句,可以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如果是上五下六,則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如果是上四下七,則為: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上下闋③均可以用「(仄)仄(平)仄仄」。④可以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還可以用平仄平(未見到例子),切記不能用平平平!⑤可以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⑥多用仄平平,少用仄仄平(見三例)、平仄平(見二例)。例:《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和時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宋·劉過  弓劍出榆塞,鉛槧上蓬山。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別,內外與中間。  酒須飲,詩可作,鋏休彈。人生行樂,何自催得鬢毛斑。達則牙旗金甲,窮則蹇驢破帽,莫作兩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識鴞鸞。

        《念奴嬌》 ——朱天王校對

又名《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等,一百字 雙調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或仄平平仄仄①,平平平仄}。*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②。*    * *  *   · * *  * *  ·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③,仄平平仄。 (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④)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⑤。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②。*    * *  *   ·  * *  * *  ·註:此調較靈活,常用入聲韻。上下闋後七句相同;①用上一下四句法;上下闋②第二字可以用仄,或者用「(仄)仄(仄)平平仄」;③可以是律句或上一下四句法;④可以用上一下四「仄平平平仄」;⑤可以用上一下四。例:《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處(一本作「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念奴嬌》宋·辛棄疾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念奴嬌》宋·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夜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髮。

  《酹江月》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沁園春》 ——朱天王校對

一百一十四字 雙調 別名:《壽星明》《洞庭春色》《東仙》 仄仄平平①,仄仄平平②,仄平仄平③。****  ****  ***·仄平平仄仄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⑤。平平仄⑥、仄平平仄仄⑦,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⑧,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⑨。   * *  ·  **  * * ·仄平平仄仄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⑤。平平仄⑥、仄平平仄仄⑦,仄仄平平。* *  * *  * * * ·   *    * *   *  ·上下闋後十句相同;①常用「(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少用「仄平仄平」,「平仄仄仄」;②常用「(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少用「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③常用「(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①②③都禁止用「平平平平」、「仄平平平」。④必須是上一下四句法,少用「仄(仄)仄(平)平」仍然是上一下四;⑤不能犯孤平!⑥可以用仄平仄;⑦是上一下四句法,上闋這句有人首字用平聲,(三例,文天祥「為子死孝」屬此)⑧可以拆成兩句:平平,仄仄平平。         · *  · ⑨三字豆可以是「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不能用「平平仄」。或用上一下七句法,首字必須用仄聲。後五字絕對不許犯孤平!例:《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宋·蘇軾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團團(一作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

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斗尊前。

  《沁園春》宋·辛棄疾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

蛇影外,風雨聲中。  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濛濛。

  《沁園春》宋·文天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

公之操,百鍊之鋼。  人生翕欻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

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沁園春·雪》 毛主席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弛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惜秦皇漢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

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第四章  詞律(破譯宋詞的遺傳密碼)

三、正體和變體,二者的區別和聯繫,同調異名,同名異調

 (一)正體和變體,二者的區別和聯繫   大家在讀宋詞時,有時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兩首詞的詞牌一樣,但是字數、句數、句讀、押韻等方面卻不完全相同,這是因為詞牌有正體和變體之分。下面我們看看《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四十四字 雙調。別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等 ●正體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例:《卜運算元》宋· 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運算元 》宋·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主席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變體(一)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四十四字             *   ·例:《卜運算元》宋·嚴蕊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變體(二)首句變「平平仄仄平」,四十四字 例:《卜運算元》宋·楊冠清 蒼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文採風流今尚存,毫髮無遺恨。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變體(三)上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四十四字              *   ·例:《卜運算元》宋·石孝友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後會無憑據。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變體(四)下闋末句變「仄仄仄,平平仄」,四十五字             **    ·例句:李之儀《卜運算元》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註:「我住長江頭」的「長」字未拘格律。因為前後兩句都要用「長江」才能更好表達意境,就只好破例了!

●變體(五)上闋首句變「平平仄仄平」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                         *   ·末句變成「平仄仄,平平仄」,四十五字。      **    ·例:《卜運算元》宋·徐俯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自得春,草滿鶯啼處。不見凌波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變體(六)上闋首句變「平平仄仄平」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                        *   ·上下闋末句變成「仄平仄,平平仄」。四十六字         **    ·例:《卜運算元》宋·杜安世尊前歌一曲,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於淚。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變體(七)上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 上闋末句「仄仄仄,平平仄」,              *   ·       **    ·下闋末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四十七字      * *   ·例:《眉峰碧》宋·無名氏蹙破眉峰碧,縴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隻!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

●綜述:上下闋首句可以換「(仄)仄平平仄」,併入韻;或者用「平平仄仄平」。上下闋末句可以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在《

眉峰碧》里,下闋末句變成了「平平仄仄平平仄」。除掉《眉峰碧》以外,44~46字體總共變化組合為36種。據《唐宋詞學大辭典》,

《卜運算元》有變體30餘種。在下共見到其中七種變體。 但是眾多的體,只有一種使用最多,便成了正體!

  正體和變體之間,既有相同之處,使它們共有一個詞牌名,又有不同之處,區別成許多變體,還生成一些別名。

 (二)同調異名

  同樣一個詞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稱,《憶江南》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樓》《夢江南》《望江梅》等。《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梅花句》等。《卜運算元》又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等。  賀鑄是一個比較喜歡新創別名的詞人,很多詞牌的多數別名都是賀鑄創造的!這反而給讀者帶來不少麻煩。這種做法不足取,我們寫詞時,最好用正名,不要用別名!有人喜歡用別名,藉以炫耀自己知識淵博,不足取!

 (三)同名異調

  還有一種情況,兩首詞的詞牌名一樣,可是格式迥然不同!這屬於同名異調。例如:《如夢令》和《阮郎歸》都有一個別名叫《宴桃源》;《浪淘沙》和《謝池春》都有一個別名叫《賣花聲》。這樣的情況還有許多。

四、填詞(依聲填詞、依句填詞、依數填詞、自度曲、自過腔、創調;可平可仄字的問題)

(一)依聲填詞

  細分為二種:  1、詞人精通音律,會自己作曲,可以直接按曲譜填詞!又稱「按譜填詞」柳永、周邦彥、姜夔、吳文英等人屬此!  2、詞人不會作曲,但是能聽懂曲調,按曲調填詞,又稱「按簫填詞」。蘇軾、秦觀、賀鑄、辛棄疾等屬此!

 (二)依句填詞   詞人不懂音律,只能按前人作品的句式、每句的平仄格式填詞!陸遊、劉過等人屬此!南宋多數詞人都如此!這種填詞法填出來的作品和依聲填詞的作品在平仄上是看不出來的!現在按詞譜填詞屬此!

 (三)依數填詞   明清時有些詞人,僅滿足於字數、句數與古人作品相同,有時連壓韻都不顧!根本談不上「填詞」!在下稱之為「依數(字數、句數)填詞」!現在多數朋友都屬此!

 (四)自度曲和自過腔

  通曉音律的詞人,自擺歌詞,又能自己譜寫新的曲調,這叫做自度曲。此 語最早見於《漢書·元帝紀贊》:「元帝多村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蕭, 自度曲,被歌聲。」應勘注曰:「自隱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為歌詩聲也。」 苟悅注曰:「被聲,能播樂也。刀臣噴注臼:「度曲,謂歌終更援其次,謂之 度曲。《西京賦》曰:『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張衡《舞賦》:『度終複位, 次受二八。』」師古注曰:「應、苟二說皆是也。度,音大谷反。」按:應劭 以此「度」字為「隱度」之義。師古用應劭說,故讀此「度」字為「大谷反」, 即令「鐸」字音,臣瓚引《西京賦》為注,李善注《西京賦》,又引用臣瓚之 說,他們都把這個「度」字解釋為「過度」的意思,於是可知他們把「度」字 讀作「杜」字音。但是應劭所注釋的是:「自度曲」三個字,他以為「自度曲」 就是「自製曲」。」臣瓚、李善所注釋的,僅為「度曲」二字,他們以為「度 曲」 即「唱曲」。可是「度曲」 二字,早已見於宋玉的《笛賦》:「度曲舉 盼。」宋玉用這兩個字,也是「唱曲」的意思。故後世以「度曲」為「唱曲」, 以「自度曲」為「自製曲」,乃是各取一說,二者不可混淆。「自度曲」是一個名詞。「度曲」 是一個動賓結構的語詞。不能把「自度曲」 解釋為「自唱曲」。

  宋代有不少詞人,都深通音樂,他們做了詞,便自己能夠作曲,故詞集中 常見有「自度曲」。舊本姜白石詞集第五卷,標目云:「自度曲」,這裡所收 都是姜白石自己創作的曲調,第六卷標目云:「自製曲」 。其實就是「自度 曲」,當時編集時偶然沒有統一。陸鍾輝刻本就已經統一為「自度曲」了。柳 永、周邦彥深於音律,他們的詞集中有不少自度曲,但並不都標明。不過,凡是自度曲:至少都應當註明這個曲子的宮調,或者在詞序中說明,柳永的《樂 章集》按照宮調編輯,姜夔的自度曲都有小序。這個辦法最有交代,其他詞集 中未有說明的自度曲,後世讀者就無法知道了。

  自度曲亦稱「自度腔」,吳文英西子妝慢注曰:「夢窗自度腔。」張仲舉 虞美人詞序云:「題臨川葉宋英《千林白雪》,多自度腔。」也有稱「自撰腔」 的,張先勸金船詞序曰:「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蘇東坡和作 序亦云:「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這是說:勸金船是他們的朋友楊元素 自己作的曲調, 勸金船這個調名也是楊元素取定的。 自度曲有時亦稱「自製 腔」。 例如蘇東坡翻香令詞小序云:「此詞蘇次言傳於伯固家, 雲老人自製 腔。」又黃花庵云:「馮偉壽精於律呂,詞多自製腔。」

  又有稱為「自過腔」 的,其含義就不同了。 晁無咎消息詞題下自注曰: 「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姜夔有一首湘月詞,自序曰:「予度此曲,即念 奴嬌同指聲也。於雙調中吹之。鬲指,亦謂之過腔,見晁無咎集。凡能吹竹者, 便能過腔也。」據此可知,晁無咎的消息,就是用鬲指聲來吹奏的永遇樂。姜 夔的湘月詞,句格仍與念奴嬌一樣,晁無咎的消息,句法亦與永遇樂沒有不同。 可知所謂「過腔」,僅是音律上的改變, 並不影響到歌詞句格。 因此萬樹編 《詞律》,徑自以湘月為念奴嬌的別名,而不再另外收錄湘月這個曲調。萬氏 解釋云:「

白石湘月一調。自注即念奴嬌鬲指聲,其字句無不相合。今人不曉 宮調,亦不知鬲指為何義,若欲填湘月,即仍是填念奴嬌,不必巧徇其名也, 故本譜不另收湘月調。」萬氏亦不收消息,即在永遇樂下注云:「一名消息。」 其解釋云:「晁無咎題名消息,注云:『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故知入某 調即異其腔,因即異其名。如白石之湘月,即念奴嬌,而腔自不同,此理今不 傳矣。」

  所謂「過腔」者,是從此一腔調過入另一腔調,「鬲指」者。指吹笛的指 法可以高一孔,或低一孔。指法稍變,腔調即異。故念奴嬌的腔調稍變,即可 另外題一個調名曰湘月。但這僅是歌曲腔調的改動,並不影響到歌詞句格。後 世詞家,已不懂宋詞音律,作詞只能依照句法填字。念奴嬌和湘月,永遇樂和 消息,句法既然一樣,從文學形式的角度來看,當然不妨說:湘月即念奴嬌, 消息即永遇樂。至於二者之間,

腔調不同,卻不能從字句中看得出來。《詞律》 《詞譜》,只能以詞調的句格同異為類別,無法從句法相同的兩首詞中區別其 腔調之不同。可是,周之畸的《心日齋詞選》、江順詒的《詞學集成》,都極 力排低萬樹不懂宮調。其實,萬樹在《詞律》卷端 《發凡》中已明白說了:「宮調失傳,作者依腔填句,不必另收湘月。」萬氏正因為無法從字句中區別 宮調,故只能就詞論詞。如周之畸、江順詒之自以為能知二詞有宮調不同的區 別,但他們也不可能作字句相同的湘月及念奴嬌各一闋,而使讀者知其有宮調 之不同。不過,以文詞句法而論,則湘月即念奴嬌,消息即永遇樂,從音律而 論,則湘月非念奴嬌,消息亦非永遇樂,萬氏在念奴嬌下注百字令、酹江月、 大江東去等異名,而湘月亦在其中,似乎湘月亦是念奴嬌的一個別名,又在永遇樂下注云:「一名消息」,這樣注法,確是失於考慮的。

  自過腔既然不是創調,它就和自度曲不同。但姜白石以湘月編入詞集第六卷自製曲中,可見宋朝人還是把自過腔作為自度曲的。

 (五)自由作詞、創調   自己已經精通詩詞格律(必須條件),按古人填詞的規律(句式、平仄、壓韻等),自己組織句子,不受詞譜約束!不受字數限制!可惜沒有譜曲!   或者按現代的歌曲的曲調,根據填詞規律自己創調(沒那麼容易!自己必須精通詩詞格律!還要懂一些音樂!)在下的《紅梅曲》屬此——僅玩玩而已,不可濫用!

《紅梅曲》(體驗依聲填詞) 依《紅梅贊》曲調填詞。用本意。 

群芳搖落北風寒,  雨劍霜刀若等閑。  雪海冰山何所懼,  玉樹叢中綻笑顏。  清香飄萬里,  冉冉入雲端。  颯爽英姿無媚骨,  代代有名篇。  喚醒春花竟開放,  香銷玉殞亦安然。

詞早期是用來歌唱的——必須有一定的格律, 現在雖不能歌唱,卻要人誦讀——也要一定格律,讀起來才有音樂感!否則總覺得不流暢! 例如現代的民歌、流行歌曲,雖然唱起來沒有什麼不和諧(實際上,歌唱時已經把一些平聲轉成仄聲,一些仄聲轉成平聲),但是誦讀時總拗口!就是因為沒有了格律! 大家可以比較我的《紅梅曲》(體驗依聲填詞)和原《紅梅贊》歌詞: 紅岩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 喚醒百花齊開放, 高歌歡慶新春來。

 (六)依句填詞、依數填詞的區別——數據比較

  詩詞中每增加一個可平可仄字,平仄組合格式便會增加一倍! 如果有5個可平可仄字,格式變化有32種, 如果有10個可平可仄字,格式變化有1024種, 如果有20個可平可仄字,格式變化超過100萬種, 如果有30個可平可仄字,格式變化超過10億種,

五、詞的平仄規律;「句」與「豆」;律句,拗句(常見拗句、少見拗句、罕見拗句),詞的拗救。1~11字句的規律。   詞的平仄句法是有規律的,但是又比律詩複雜許多。下面我們來仔細講解。

 (一)「句」與「豆」

  詞的句法里有「句」和「豆(讀)」。句,大家都不難理解。豆是什麼呢?它是詞的特點之一。 1、一字豆  前面介紹詞譜時,有的句子是上一下四,這第一個字就是一字豆!這種五字句相當於一字豆加上一個四字句,和律詩中的律句是不一樣的。例如:辛棄疾《沁園春》「正驚湍直下」應該讀成「正——驚湍直下」而不能讀成「正驚——湍直下」。一字豆常用仄聲,仄聲中又常用去聲,很少用平聲。 2、三字豆  還有的句子是上三下四、上三下五、上三下六等等。例如:《滿江紅》「憑欄處、瀟瀟雨歇。」就是上三下四,前三字就是三字豆!不能讀成「憑欄——處瀟——瀟雨歇。」三字豆常用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少用平仄平,禁止用平平平!切記!

 (二)律句和拗句;1~11字句的規律。

  介紹詩律時我們談論過律詩的句子有律句和拗句之分,同樣,詞的句子也有律句和拗句之分。而且有許多相似點,此外,詞的拗句還可以細分為常見拗句、少見拗句和罕見拗句!  常見拗句使用頻率高,接近某些律句。少見拗句頻率低,一般不用,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罕見拗句很罕見,往往見於少見詞牌(特別是長調),而且是該詞調的特徵性句子!  下面我們根據句的字數來分別介紹:1、一字句 律句:平 仄  一字句很罕見,《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平。」《釵頭鳳》上下闋末句可以看作疊用的三個一字句「仄、仄、仄。」除此以外,

沒有見到一字句。

2、二字句  律句:平平、平仄。 少見拗句:仄仄。 罕見拗句:仄平  「平平」、「平仄」常用,往往要入韻。而「仄仄」很少見,「仄平」更罕見! (1)用「平平」的例如《南鄉子》上下闋第四句: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2)用「平仄」的例如《如夢令》第五、六句,而且常用疊句: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有些詞調下闋首句是五字句或六字句,可以拆成2+3或2+4的句式。這時的二字句必須入韻!例如:  《滿庭芳》下闋首句「平平平仄仄」可以變成「平平,平仄仄。」  《霜天曉角》下闋首句「(平)平平仄仄」可以變成「(平)仄、平仄仄。」「仄仄」也見於這句。  《沁園春》下闋首句可以變成「平平,(仄)仄平平。」

3、三字句  律句: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見拗句:仄仄仄、仄平仄。  少見拗句:平仄平、平平平 (1)律句如果單獨使用,往往不用「仄仄平」。「平平仄」和「平仄仄」往往可以變通。 (2)拗句「仄平仄」往往可以替換「平(仄)仄」。「仄仄仄」往往可以用「仄平仄」、「平仄仄」等變通。 (3)「平仄平」、「平平平」較少見,《長相思》上下闋首句可以用。例如:  林逋《長相思》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4)兩個三字句組合,常見的有:  平仄仄,仄平平。《搗練子》、《漁父》、《鷓鴣天》等。在小令里,這種格式非常嚴格,不能變通。在長調里,前句前2字往往可平可仄。切記:後句第二字不能用仄!  仄平平,平仄仄。《蘇幕遮》、《祝英台近》等。  (仄)(仄)仄,(仄)平仄。《相見歡》、《滿江紅》等。  仄平平,仄平平。《江城子》。  仄仄平,仄仄平。《長相思》。 (5)三個、四個三字句組合。常見的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訴衷情》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水調歌頭》、《六州歌頭》  一字豆領四個三字句,如《六州歌頭》下闋首句: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4、四字句  律句:(平)平(仄)仄(含: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含:平仄平平)   常見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少見拗句: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  罕見拗句: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1)律句和「特種律」句  律句常見「(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前者有二種格式是「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合起來是「(仄)平平仄」,有的格律研究家(王力等人)認為這是一種「特種律」句,第三字必須用平聲。翻開王力主編的《詩詞格律》等有關書籍上的詞譜,有許多「特種律」句。但是經過嚴格的校對,這些所謂的「特種律」句,一個接一個地被否定!如果每個詞牌用16首作品校對,90%以上的特種律都被推翻!如果用32首作品,則99%以上的都被推翻。綜合大量校對結果,古人喜歡使用「仄平平仄」這種格式,但是仍然可以用「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除了極少數句子因語法要求必須用「仄平平仄」外,幾乎沒有「特種律」!六字句情況也大致相同!

 (2)常見拗句:  平仄仄平 《一叢花》上下闋倒數第三句。  仄仄仄平 《沁園春》第三句。  平仄平仄 《永遇樂》第三句。  平平仄平 《太常引》上下闋末句。

 (3)少見拗句:  仄平仄平 《沁園春》第三句。  仄仄平仄 《雨霖鈴》第三句。  平仄仄仄 《沁園春》第一句。

 (4)罕見拗句: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這三種句式非常罕見,常見半常見詞調是見不到的。史達祖《壽樓春》中罕見拗句很多,其中就有「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5、五字句 (1)律句:(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常見拗句: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與律詩不同,在詞里本句第一字有時是可以用仄的)、(仄)仄仄平仄。少見拗句:(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罕見拗句:其它組合的五字句都是罕見拗句!(上一下四的五字句除外)。

 (2)五字句(上一下四)首字多用仄,很少用平聲。後四字同四字句,常用律句,少用常見拗句,其它極罕見(沒有見到)。

 (3)注意:五字句律句和上一下四句有時可以互換,但是可平可仄字的位置要相應變化,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上一下四)←→(仄)仄仄平平例如:  《摸魚兒》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且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

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

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休去倚危欄是上二下三「(仄)仄仄平平」,但一般都是上一下四「仄(仄)仄平平」,辛棄疾另兩首也是上一下四。)

6、六字句,可以看作二字句加四字句或四字句加二字句。 (1)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擴展,它也和四字句一樣,有所謂的「特種律」句「(仄)仄(仄)平平仄」,但是嚴格校對後,「特種律」還是被推翻了

!例如:  《如夢令》三十三字 單調,仄韻。別名:《憶仙姿》《宴桃源》《比梅》《無夢令》等。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 *  ·例句:《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註:四個六字句多用「仄仄仄平平仄」少用「仄仄平平仄仄」。            * *  ·    * *  ·各家詞譜,基本都把《如夢令》的四個四字句標註成「特種律」的格式(第五字必平!)當我們讀李清照另一首《如夢令》時卻難以理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第一句第五字「日」是入聲,難道李清照出律嗎?——這肯定不可能的!經過校對後發現,雖然詞人喜歡用「特種律」,仍然可以用律句

!二者僅是統計學上的差別!

 (2)常見拗句: (仄)仄(仄)仄平平 《念奴嬌》下闋第一句。 (平)平(仄)仄平仄 《念奴嬌》上下闋末句。 (平)平(仄)仄仄仄 《水調歌頭》上闋第三句,下闋第四句。

 (3)少見拗句: (平)平(仄)平(平)仄 《齊天樂》上闋第二句,下闋首句。 (仄)仄(平)平仄平 《一萼紅》下闋倒數第二句。

 (4)罕見拗句:其它都屬於罕見拗句。

7、七字句  七字句是五字句的擴展,所以變化基本相同。 (1)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2)常見拗句:(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與律詩不同,在詞里本句第三字有時是可以用仄的)、(平)平(仄)

仄仄平仄。

 (3)少見拗句: (平)平(仄)仄(平)仄仄 《西河》第三段首句。 (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 《賀新郎》有四個七字句可以用這種格式。

 (4)罕見拗句:其它組合的七字句都是罕見拗句!(上三下四的七字句除外)。

 (5)七字句(上三下四)三字豆情況前面已經介紹。後四字同四字句,常用律句,少用常見拗句,其它極罕見(沒有見到)。

8、八字句  多用上三下五,即三字豆加五字律句(也可用上一下七)。一般來說,三字豆末字為平,五字律句仄起。三字豆末字為仄,五字律句平起。但是不是絕對的。  岳飛《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毛主席《沁園春》:引無數、英雄盡折腰。

9、九字句  常用上二下七、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也可以是三字豆加六字律句(可以換一字豆加兩個四字句)。最常見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例如《虞美人》、《相見歡》、《南歌子》等。

10、十字句  罕見,《摸魚兒》上下闋各有一個十字句。格式為三字豆加七字律句: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11、十一字句  常用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後五字往往是律句。如《水調歌頭》的上下闋各有一個十一字句。如果是上五下六,則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如果是上四下七,則為: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三)詞的拗救。

  詞的拗救和律詩有所不同:律詩拗了,往往必須救,而詞往往是拗而不救。詞中僅有本句自救,即律詩中孤平的自救!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應該補償一個平聲,變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能算作「出律」的!

六、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的問題

  有人認為古人寫詞時常用入聲、上聲代替平聲使用,許多詞牌的一些字必須用平聲!例如:各家詞譜,基本都把《如夢令》的四個四字句標註成「特種律」的格式(第五字必平!)當我們讀李清照另一首《如夢令》時卻難以理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第一句第五字「日」是入聲,難道李清照出律嗎?——有人說這是因為入聲可以代替平聲。其它一些詞人在四個四字句第五字用仄聲時也多是入聲或上聲。  再看看其它詞牌,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菩薩蠻》上下闋末句第三字有人認為必須用平,理由就是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多數詞人用仄時用的都是入聲或上聲)。此外,《好事近》《更漏子》等詞牌中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等句式,明明倒數第二字有人用仄聲(多數是入聲和上聲),詞譜卻非要規定必須平!——看起來很有道理呀!?可實際上是不對的!  古人確實有用入聲、上聲代替平聲的情況,但是不是常規。如韋莊的「白頭誓不歸」(《菩薩蠻》)、辛棄疾的「可憐白髮生」(《破陣子》)、楊萬里的「看十五十六」(《好事近》)等,如果不用這個理論解釋,肯定是出律的!但是,這種情況很少見!  綜合以上情況,入聲和上聲代替平聲確實存在,但是是在不得已情況下的補救辦法,並非常規。絕大多數情況下,入聲和上聲仍然是作仄聲的!至於為什麼有人認為入聲和上聲代替平聲很常見,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格律專家」(首推龍榆生)根本沒有仔細校對過詞譜!卻把古人的話曲解併當成不可違反的理論!

七、詞的押韻和對仗

 (一)、詞的押韻和對仗

  和律詩一樣,詞也講究押韻,平聲、入聲單用,上聲去聲通用。  由於有許多詞牌,所以詞的押韻和律詩有些不同,有的詞牌必須用平聲韻,有的必須用仄聲韻,還有的是平仄韻交替押韻。某詞牌規定用平聲韻,就不能用仄聲韻;規定用仄聲韻,就不能用平聲韻。除非有另一體。  同時用平聲韻和仄聲韻的詞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平仄韻同部,另一種是平仄韻不同部。同部的如《西江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 *· ‖ 例:《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韻腳「蟬、年、片、前、邊、見」都是同部的。

不同部的如《菩薩蠻》: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換平)* *   ·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換仄)*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換平)*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例:《菩薩蠻》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入聲韻獨立性很強,有些詞牌習慣上是用入聲韻的,例如:《憶秦娥》、《念奴嬌》、《滿江紅》等。但是並非不能用上聲和去聲韻。

 (二)詞的對仗

  詞的對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對仗的,也有自由的。  固定的對仗,例如《西江月》上下闋的前兩句。此類固定的對仗是很少見的。(實際上,西江月這兩句也有少數的詞人沒有用對仗)  一般用對仗的(也可不用),例如《沁園春》上闋第二三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句;下闋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句。又如《浣溪沙》下闋頭兩句。再如《滿江紅》上闋第五六句,下闋第六七句。  凡是前後句字數相同的,都有用對仗的可能。但是用不用對仗是完全自由的!  詞的對仗,有兩點與律詩不同。第一,詞的對仗不一定要以平對仄,以仄對平。第二,詞的對仗允許同字相對。如:「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李之儀《卜運算元》)

 八、詞譜的制定(例作的選擇;古人制定詞譜的方法和局限;正體和變體的區分)

 (一)例作的選擇

  制定詞譜,先要選例作。例作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詞譜的準確性。一般應選唐朝、五代、宋朝的作品。宋朝以後,由於元朝統治者重武輕文,詞的格律規則部分失傳,詞人對格律的理解已經和前人不同,有的詞人僅僅滿足於字數和句數的相同,平仄全然不顧,所以不能使用他們的作品。至於現代的作品,更不能作為例作來校對詞譜了(少數合律的還是可以用來舉例的,)!

 (二)古人制定詞譜的方法和局限

  古人制定詞譜,將古人同詞牌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其句讀、押韻、平仄以及變通與否,製成詞譜,規定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仗等要求,以及哪些字可平可仄等。格式有不同的,另列一體,選最早或最常見的名家所作一體作正體。  但是這種方法有缺陷:第一,有的詞牌例作太少,或者編者見到的作品太少,詞譜中就會有許多可平可仄字校對不出來!嚴重影響詞譜的準確性。第二,正體和變體區分不合理,區分過於嚴格,反而使正體的例作更加缺乏!如《滿江紅》,戴復古有首作品比正常格式多押一個韻,其它格式根本沒有明顯區別,就被另立一體。又如《水調歌頭》,賀鑄又一首作品用了平仄韻同部通押(他喜歡這樣做,其它詞牌也好如此),也被另立一體!還有什麼樣的體是正體,有人認為最早的是正體,名家作品是正體。實際上有的作品出現雖早,但是格律沒有定型,後人

模仿者極少,根本不能做正體!如李煜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韓幄的《生查子》(侍女動妝奩)等。還有的詞牌,格律根本沒有定型,各家,甚至同一詞人的各首作品格式都不一致,根本沒有正體可選!  那麼正體和變體如何區分呢?

 (三)正體和變體的區分

 1、正體的特點:(1)符合格律規則,以律句為主或基本用律句。(2)使用頻率最高和(或)出現最早。

 2、變體特點:在正體基礎上,出現字數、句讀、平仄、押韻等變化,但是大部分格式仍然與正體一致的變調稱為變體,變化過多,就不再是變體,而是同名異調!

 3、成為正體的條件:正體的使用頻率最好能占該詞牌的50%以上或更高。而且使用頻率最好明顯高於使用頻率最高的變體。出現最早並不是正體的決定條件。

 4、正體和變體如何劃分?  總則:按格律嚴格程度,小令>中調>長調,正體變體劃分的嚴格程度亦相同。(1)字數變化:某句字數的增減都能成為變體,如《卜運算元》。不過有人認為是襯字。(2)平仄句式的變化:如果某一句的平仄格式變化,如「平平仄仄」變成「仄仄平平」,就可能是變體。變化可以是一種律句變成另一種律句,也可以是律句和拗句的轉換。在小令里很嚴格,在長調里如果不涉及關鍵句子,且多個句子變化交織,可以不算變體。如《水調歌頭》、《念奴嬌》、《沁園春》等。(3)押韻變化:平仄韻全篇變動,同時拌有句式平仄變化,肯定是變體!如《滿江紅》、《憶秦娥》等詞牌有平韻、仄韻兩體。如果只是1、2句押韻的增減,往往可以不算變體。例如《沁園春》首句可以入韻,但是這是完全自由的,所以不算變體。(4)句讀變化:明顯的句讀變化肯定是變體。但是要注意:五字句可以拆成2+3,六字句可以拆成2+4,九字句可以由上三下六變成上六下四。十一字句可以是上四下七或上五下六。等等。一般可以不認為是變體。

 九、《朱天王*詞律新編》(一百○八個常見詞牌,含部分變體)

目前網上最權威的詞譜!    鑒於目前的詩詞格律書籍疏漏太多(無論市面上的還是網上的),各家作者和網站又互相抄襲,對初學者常常產生誤導,在下自己經過大量唐宋詞校對,制定了《朱天王*詞律新編》,供大家查詢使用!如有疏漏,敬請指出!謝謝!

第五章  詩詞創作的八大誤區

一、不要格律的誤區——這是最大的誤區!

  格律是舊體詩詞創作要過的第一關,沒有了格律,律詩就不成律詩,絕句就不成絕句,詞也就不成詞了。當然,古風和古絕是不拘格律的。  現在寫詩詞的人很多,數以百萬(甚至千萬),但是不懂格律或不肯學格律的卻占很大部分。有許多人認為格律束縛太嚴,不肯學,還以「突破格律」自詡。事實上,這些「突破」的背後,往往隱含著對音韻的無知和在辭彙組織方面的無能!漢語里同意詞,近意詞相當多,這給了作者很大的選擇餘地,同一意思完全可以用平仄相反的詞來表達。如果辭彙嚴重匱乏,自然無法適應格律的要求!  有人認為格律可有可無,實際上他根本沒有領會格律在詩詞發展史上的作用。格律是古人總結了上千年經驗才制定的,它使得詩詞不但歌唱時優美動聽,還使得詩詞在朗讀時一樣擁有抑揚頓挫的音韻美,所以,即使樂譜失傳,歌詞仍然可以流傳至今。現代的歌曲,雖然歌唱時很動聽,但是一旦用來朗讀,頓時覺得拗口——正是因為沒有了格律的緣故。如果沒有了曲譜,幾百年後誰還會記得現在的這些歌詞?

 二、格律極端化

  與第一種誤區相反,有的創作者走向了相反的極端。  格律雖然嚴格,卻仍然有許多可以變通的地方供作者自由發揮。無論律詩、絕句、詞、曲都有許多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仍然有少數(實際上也不少)為了追求絕對的完美,填詞時竟然要求一個字的平仄都不許變通,甚至連四聲都要限制。例如宋朝的方千里,把周邦彥的一百多

首詞全部和了一遍,不但韻腳,連每個字的四聲都一樣。還有許多人製作的詞譜(作者自詡是格律專家,還有許多人對這樣的詞譜奉若神明),沒有用多首作品校驗,僅把例作的平仄、韻腳、句讀標註了一遍,要求大家一個字平仄都不能錯地照填(龍榆生《唐宋詞格律》最甚),也屬於這種情況。  這種做法嚴重束縛了作者的手腳,使得詩詞創作完全失去了意義,成了文字遊戲。大家可以看看名家(方千里之流除外)的作品,同一名家同一詞牌(尤其是中長調)的幾首作品,有沒有平仄完全一樣的?答案肯定是「沒有」!

 三、多填詞牌

  據《欽定詞譜》,詞牌有800多個,加變體共2000多個體。但是常見的僅100個左右。有的作者,為了炫耀自己學識淵博,誓將全部詞牌都填一遍。今天填一個,明天填一個,後天再填一個,到頭來如同狗熊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最後一個詞牌也沒有熟練掌握!這也是一大誤區!古代名家詞人,作品雖多,詞牌並非很多,除了少數幾個創調大戶(柳永、周邦彥等),所用詞牌很少能超過100個,有誰能把詞牌填完了?  另一方面,填少見詞牌,更容易逃避格律(詞譜難找,還有的格律根本就沒有定型,變體很多),使得許多對格律了解不深的人無法看出

他有沒有出律,因此反對格律或不懂格律的人更喜歡填少見詞牌。於是,填少見詞牌就成了逃避格律的絕好辦法!(不過,想逃過我的眼睛是很難的!)  因此我建議:禁止使用少見詞牌!尤其是罕見詞牌!非要使用,必須附帶古人例作和詞譜!

 四、和韻、迴文等文字遊戲

  和韻,又叫「步韻」,就是寫詩詞時所用的韻腳完全和某篇前人的作品一樣。在韻腳全部被限定的情況下,作者組織辭彙將受到比格律嚴十倍的限制,因此自古以來,幾乎沒有絕世名篇出現!眾多名家的傳世名篇,全是靠自由發揮創作的,即使是蘇軾、秦觀等步韻高手,也都是靠自由創作的作品,而非靠步韻作品聞名於世。宋朝的方千里可謂步韻專家,可是作品多數都是垃圾!因此古代名家對步韻多數持否定態度。但是此風越演越烈,竟把文字遊戲當作衡量詩詞水平的標準。現代的詩詞作者,為炫耀自己的學識,追求步韻者極多。自由創作尚沒有佳作,

況步韻乎?無異於捨本逐末!至於不懂格律的人寫步韻詩詞,更是東施效顰了!  此外,迴文、鶴頂、轆轤體等情況都屬於文字遊戲,但是總有許多人藉以炫耀自己的「才華」。  步韻的作品,我僅寫了一首《念奴嬌·紀念抗美援朝50周年》(蘇軾原韻)  史書一冊,憶當初,多少風雲人物。朝鮮鏖兵,三八線,築起銅牆鐵壁。立馬橫刀,飢餐渴飲,笑卧江邊雪。青山座座,長眠多少英傑。

  難忘彭大將軍,似廉頗未老,六軍齊發。排壑怒濤難遏抑,滾滾狼煙淹滅。舊日功臣,斑斑雙鬢,後繼青青發。長纓在手,豈容妖霧遮月?  雖然經過深思熟慮,順利完成,格律合格,語句通順,而且發表在《軍旗頌》里,但是我還是要說:今生今世再不和第二首!如果要我當詩詞主編,我肯定要對這些文字遊戲(尤其是步韻)下封殺令!

 五、貪圖長度

  詩詞貴精不貴長。由於受現代文學長大之風的影響,有的人偏好寫長調和長古,結果語言拖沓,內容空洞,又臭又長,令人反胃。長調和長古的創作,必須有足夠的內容作基礎,還要考慮整篇結構的平衡,難度實際上比律詩、絕句、小令、中調更大。有人說絕句和小令易成不易工,這沒有錯誤,但是長調和長古既不易成也不易工,易放難收,弄不好會結構失衡,虎頭蛇尾——絕非字數多了就好!

 六、貪圖數量

  詩詞貴精不貴多,李白留下的作品有700多,杜甫有1000多,佳作只是一部分,絕世名篇更佔少數,其他名家亦類同。名家尚且如此,何況我等?清朝乾隆皇帝寫詩幾萬首,可是沒有一首是佳作!全部是垃圾!我們的作品又能如何?有的人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怕連乾隆都不如也!

 七、追求華麗辭藻

  有人喜歡華麗的辭藻,寫的作品雖然漂亮,實際上卻做作得很!古人的許多絕世名篇,並沒有什麼華麗辭藻,反而淺顯易懂,語言流暢,

渾然天成!並廣為流傳。當然,「淺顯易懂」、「渾然天成」的背後,實際上隱含了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絕非信手得來!

 八、自創詞牌

  每個學詩詞的人肯定都有過這個念頭:「我什麼時候也能創造詞牌呀?」隨著詩詞學習的深入,有的人真的創造了自己的「詞牌」。請問:你對詩詞格律真正了解了多少?格律的許多規則你熟練掌握了沒有?常見詞牌的詞譜你能熟記多少?可平可仄字的位置有什麼規律?律句和拗句轉換又有什麼要求?別人的一首作品拿給你,你能否在幾分鐘內準確判定是否出律?還是用拗句?你敢不敢否定「專家」制定的詞譜?——只怕沒有多少人能全部做到!如果做不到,那你還沒有創造詞牌的資格!  還有一條非常重要:你創造的詞牌能否流行?如果不能流行,還是不要創造為好!柳永、周邦彥、姜夔等人創造了那麼多詞牌,多數都沒有流行起來,反而成了垃圾!況且,常見的100多個詞牌已經有很大的選擇餘地,沒有再造詞牌的必要了。偶爾玩玩還可以。 …… ……

詞律新編》——小令 第一卷 〖十六字令〗〖憶江南〗〖漁父〗〖搗練子〗〖江南春〗〖憶王孫〗

※※※※※※※※※※※※※※※※※※※※※※※※※※※※※※※※※※※※※※

《十六字令》

十六字,單調,平韻。又名:《蒼梧謠》《歸字謠》《花嬌女》等。●正體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蒼梧謠》宋·蔡伸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註:第三句前二字有的詞譜標註成可平可仄字,但是本人還沒有見到唐宋詞人的例作。

●變體:末句變「平平仄仄平」不可犯孤平!        * *       《十六字令》毛主席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

《憶江南》

原為單調二十七字,平韻。宋人改雙調。又名:《望江南》《謝秋娘》《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樓》《夢江南》《望江梅》《歸來曲》《望蓬萊》《歸塞北》《思晴好》《滇春好》《南徐好》《夢江口》《安陽好》《夢仙游》《步虛生》《壺山好》等,雙凋又名《江南柳》《逍遙令》等。●正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正體,雙調,五十四字,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首句可以換「仄平仄」    《望江南》宋·戴復古  石屏老,家住海東雲。本是尋常田舍子,如何呼喚作詩人。無益費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貧。賈島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語不妨村。

誰解學西昆。

※※※※※※※※※※※※※※※※※※※※※※※※※※※※※※※※※※※※※※

《漁父》

二十七字,單調,平韻。又名:《漁父樂》《君不悟》《君看取》《無一事》《誰學得》等。《詞律》把它與《漁歌子》混為一調,實誤!●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漁父》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父》五代蜀·李珣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變體有多種組合:一、二、四句分別可以用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漁父》宋·陸遊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葉綠,蓼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

※※※※※※※※※※※※※※※※※※※※※※※※※※※※※※※※※※※※※※

《搗練子》

二十七字 單調,平韻。又名:《深院月》《夜搗衣》《夜如年》《杵聲齊》《剪征袍》《望書歸》等。●正體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搗練子》南唐·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

《江南春》

寇準小令三十字,平韻。吳文英慢詞一百○六/一百○九字,仄韻。●小令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江南春》宋·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景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

《憶王孫》

三十一字 單調,平韻。 別名:《獨腳令》《憶君王》《豆葉黃》《化娥眉》《闌干萬里心》等。另一體名《怨王孫》雙調五十四字,仄韻,

實際是另一詞調。●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    《憶王孫》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怨王孫》雙調五十四字,仄韻。實際是另一詞調!‖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怨王孫》宋·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人歸早。

詞律新編》——小令 第二卷 〖調笑令〗〖如夢令〗〖長相思〗〖相見歡〗〖生查子〗〖昭君怨〗

※※※※※※※※※※※※※※※※※※※※※※※※※※※※※※※※※※※※※※

《調笑令》

三十二字,單調,又名:《轉應曲》《三台令》《宮中調笑令》《古調笑》等。 ●正體 平仄,平仄(疊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  ·      *** *· *** *· **** ·平仄(顛倒前句末二字) ,平仄(疊句) ,仄仄平平平仄。 ·            ·      *** *·(共用三個韻,兩頭兩個仄韻,中間一個平韻。可平可仄字十六個,佔50%,比率為所有詞牌中最高者。其它詞譜書籍,還沒有達到如此完備的程度。)    《轉應曲》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調笑令》唐·韋應物  胡馬,胡馬,遠放閼氏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宮中調笑》唐·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無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調笑令平仄韻律都比較複雜,所以舉三個例句!)

●變體,又名《調笑令轉踏》,三十八字,仄韻,與此調不同。倒數第二句可用「(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調笑令》宋·秦觀  春夢,神仙洞。冉冉拂牆花影動。西廂待月知誰共?更覺玉人情重。紅娘深夜行雲送。困□釵橫金鳳。

※※※※※※※※※※※※※※※※※※※※※※※※※※※※※※※※※※※※※※

《如夢令》

三十三字 單調,仄韻。別名:《憶仙姿》《宴桃源》《比梅》《無夢令》《不見》《古記》《玩華胥》等。雙凋六十六字,又名《如意令》。●正體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 ,* *  · * *  · *     * *  ·  ·  ·      仄仄仄平平仄。* *  ·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註:四個六字句多用「仄仄仄平平仄」少用「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長相思》

三十六字,雙調,平韻。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雙紅豆》《憶多嬌》《琴凋相思令》《吳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山漸青》《長思仙》等。●正體‖仄仄平,仄仄平(疊後二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        *   * · * * ·(末句不能犯孤平。)    《長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長相思》宋·万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長相思》宋·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變體(和正體僅一字可平可仄之差,但是朗讀效果明顯不同,正體抑揚頓挫,變體卻平和許多)‖仄仄平,仄仄平(疊後二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        *   * · * * ·    《長相思》宋·晏幾道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註:上下闋前二句後二字多疊用或用二疊字(如:一聲聲,一更更。)

※※※※※※※※※※※※※※※※※※※※※※※※※※※※※※※※※※※※※※

《相見歡》 

三十六字,雙調,平韻。又名:《烏夜啼》《月上瓜州》《上西樓》《秋夜月》《西樓子》《憶真妃》《烏啼月》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仄平仄(換仄) ,仄平仄,仄平平(復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註:上下闋末句可以是上二下七、上四下五、上六下三。    《相見歡》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生查子》

又名:《綠羅裙》《愁風月》《楚雲深》《梅和柳》《陌上郎》《晴色入青山》《遇仙楂》等。●正體四十字,雙調,仄韻。‖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第一句不能犯孤平。)    《生查子·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一本作「滿」)春衫袖!

●變體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字,雙調,仄韻。已知道六種:(一)四十字,下闋首句變「仄仄仄平平」             *        《生查子》宋·晏幾道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箇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二)四十字,上闋首句變「仄仄仄平平」             *        《生查子》宋·晏幾道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  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三)四十字,上下闋首句變「仄仄仄平平」              *        《生查子》宋·晏幾道  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弦語願相逢,知有相逢否。

(四)四十字,或作五言詩,《欽定詞譜》以此為正體,大誤!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   · *         ·    《生查子》唐·韓偓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五)四十一字,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仄」                    ·    《生查子》宋·牛希濟春山煙欲收,天淡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六)四十二字,下闋前二句變「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生查子·藥名閨情》宋·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朗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註:本作用了「相思」、「薏苡」、「白芷」、「苦參」、「狼毒」、「當歸」、「遠志」、「櫻桃」、「菊花」、「茴香」十個藥名。

※※※※※※※※※※※※※※※※※※※※※※※※※※※※※※※※※※※※※※

《昭君怨》

四十字,雙調,兩仄韻兩平韻。又名:《洛妃怨》《宴西園》《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德抱怨》《一葉舟》等。●正體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換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換仄韻)*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換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   ·   ·●註:末句有人用「仄仄平」,但不是常規!    《昭君怨·詠荷上雨》宋·楊萬里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蓬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詞律新編》——小令 第三卷 〖點絳唇〗〖浣溪沙〗〖霜天曉角〗〖菩薩蠻〗〖訴衷情〗〖採桑子〗

※※※※※※※※※※※※※※※※※※※※※※※※※※※※※※※※※※※※※※

《點絳唇》

●正體 :四十一字 雙調,仄韻。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樂府烏衣怨》《尋瑤草》《沙頭雨》《萬年春》等。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註:上下闋倒數第二句多用「仄平平仄」。    《點絳唇》 宋·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

《浣溪沙》

四十二字,雙調,平韻。別名:《減字浣溪沙》《浣沙溪》《小庭花》《滿園春》《試香羅》《廣寒枝》《慶雙椿》《玩丹砂》《玩溪紗》《怨

啼鵑》等。四、五兩句常對仗。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用者不多。●正體,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註:首句可以用「仄仄仄平平仄平」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變體(一)平韻。首句變「(仄)仄(平)平平仄仄」    《浣溪沙》五代·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變體(二)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浣溪沙》南唐·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

《霜天曉角》

又名:《月當窗》《踏月》《長橋月》《山莊勸酒》等。四十三/四十四字。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例用入聲!●正體仄韻四十三字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 *   · * * *  **  **·仄平平仄仄(或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  *·   ·   *   · * * *  **  **·註:第二句可以用仄仄平平仄。        * * ·上下闋倒數第二句多用「平平仄,平仄仄」,末句多用「仄平仄、平平仄」。下闋首句分成兩句時多用「平仄,平仄仄。」    《霜天曉角·梅》宋·范成大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霜天曉角·題採石蛾眉亭》宋·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變體,平韻四十三字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或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註: 「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不能犯孤平!    * *      《霜天曉角》宋·蔣捷  人影窗紗,是誰來折花?折則從他折去,知折去、向誰家。  檐牙,枝最佳,折時高折些。說與折花人道:須插向、鬢邊斜。

※※※※※※※※※※※※※※※※※※※※※※※※※※※※※※※※※※※※※※

《菩薩蠻》

四十四字,雙調,又名:《子夜歌》《重疊金》《梅花句》《花間意》《花溪碧》《城裡鍾》《晚雲烘日》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換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換仄)* *   · *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換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 * * ·(共用四個韻,上下闋後二句字數平仄相同,末句不能犯孤平。有人認為上下闋末句第三字必須用平聲,大誤!)    《菩薩蠻》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 》唐·溫庭筠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慾黃昏,無聊獨(入聲)倚門。    《菩薩蠻 》五代·韋莊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入聲代平聲)頭誓(去

聲)不歸。●註:溫庭筠(杏花含露團香雪)第六句曾用「平仄仄平仄」,高觀國(春風吹綠湖邊草)第三句曾用「仄仄仄仄平」。都是特例,非常規用

法!

●變體,四十九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菩薩蠻》無名氏——敦煌曲子詞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

《訴衷情》

正體四十四字,雙調。變體三十七字,單調。四十一、四十五字,雙調。又名:《桃花水》(四十一字)《訴衷情令》《魚父家風》《步花間

》《一絲風》《畫樓空》《偶相逢》《試周郎》等。另有《訴衷情近》雙調七十五字,仄韻。●正體,四十四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第五句例用「平仄仄」,罕見「仄仄仄」等。    《訴衷情》宋·陸遊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四十四字變體(一)第三句變「仄仄平平仄仄」     * * *     《訴衷情》宋·張先  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何況酒醒(平仄兩讀)夢斷,花謝月朦朧。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

風。

●四十四字變體(二)第二、三句變「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 · *    《訴衷情》宋·仲殊  楚江南岸小青樓,樓前人檥舟。別來後庭花晚,花上夢悠悠。  山不斷,水空流,謾凝眸。建康宮殿,燕子來時,多少閑愁。

●四十四字變體(三)第二、三句變「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第九句變「仄平平仄」         * · *           * *    《訴衷情》宋·仲殊  清波門外擁輕衣,楊花相送飛。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  閑院宇,小簾幃,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到門時。

●四十四字變體(三)第九句變「仄平平仄」     * *    《訴衷情》宋·仲殊  長橋春水拍堤沙,疏雨帶殘霞。幾聲脆管何處,橋下有人家。  宮樹綠,晚煙斜,噪閑鴉。山光無盡,水風長在,滿面楊花。

●四十四字變體(四)第三句變「平平仄平平仄」    《訴衷情》宋·仲殊  涌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  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三千粉黛,十二欄杆,一片雲頭。

●綜述:第二句可以變「平平仄仄平」            * ·第三句可以變「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第九句可以變「仄平平仄」       * *以上情況可單獨出現,也可以同時出現。不再一一列舉!

●三十七字體

●四十一字體,又名:《桃花水》

●四十五字體第四句五字變六字「仄仄仄,仄平平」         **    ·    《訴衷情》宋·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傷。未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

《採桑子》

四十四字 雙調 平韻 別名:《醜奴兒》《醜奴兒令》《羅敷媚》《羅敷艷歌》另有《添字採桑子》/《添字醜奴兒》,四十八/五十四字;

《促拍採桑子》,五十字;《攤破採桑子》六十字;皆平韻。還有《採桑子慢》/《醜奴兒慢》/《醜奴兒近》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醜奴兒》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嘗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注意:上下闋二三句不一定要疊句。)

●變體《添字採桑子》四十八字,上下闋末句變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添字採桑子》宋·李清照  窗前種得(一作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一作展)有餘情(一作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凄清(

一作霖霪),點滴凄清(一作霖霪)。愁損離(一作北)人,不慣起來聽。

《詞律新編》——小令 第四卷 〖卜運算元〗〖減字木蘭花〗〖巫山一段雲〗〖謁金門〗〖好事近〗〖憶秦娥〗

※※※※※※※※※※※※※※※※※※※※※※※※※※※※※※※※※※※※※※

《卜運算元》

四十四字,雙調。又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卜運算元令》《黃鶴洞中仙》等。

●正體‖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卜運算元》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運算元 》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主席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變體(一)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四十四字            *   ·    《卜運算元》宋·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變體(二)首句變「平平仄仄平」,四十四字    《卜運算元》宋·楊冠清  蒼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文採風流今尚存,毫髮無遺恨。  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變體(三)上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四十四字             *   ·    《卜運算元》宋·石孝友  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後會無憑據。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變體(四)下闋末句變「仄仄仄,平平仄」,四十五字            **    ·    《卜運算元》宋·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註:「我住長江頭」的「長」字未拘格律。因為前後兩句都要用「長江」才能更好表達意境,就只好破例了!

●變體(五)上闋首句變「平平仄仄平」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                        *   ·末句變成「平仄仄,平平仄」,四十五字。     **    ·    《卜運算元》宋·徐俯  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自得春,草滿鶯啼處。  不見凌波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變體(六)上闋首句變「平平仄仄平」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                        *   ·上下闋末句變成「仄平仄,平平仄」。四十六字        **    ·    《卜運算元》宋·杜安世  尊前歌一曲,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於淚。  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變體(七)上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仄」 上闋末句「仄仄仄,平平仄」,             *   ·       **    ·下闋末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四十七字     * *   ·    《眉峰碧》宋·無名氏  蹙破眉峰碧,縴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隻!  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

●綜述:上下闋首句可以換「(仄)仄平平仄」,併入韻;或者用「平平仄仄平」。上下闋末句可以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在《眉峰碧》里,下闋末句變成了「平平仄仄平平仄」。除掉《眉峰碧》以外,44~46字體總共變化組合為36種。據《唐宋詞學大辭典》,《卜運算元》有變體30餘種。在下共見到其中七種變體。 但是眾多的體,只有一種使用最多,便成了正體!

※※※※※※※※※※※※※※※※※※※※※※※※※※※※※※※※※※※※※※

《減字木蘭花》

四十四字,雙調。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金蓮出玉花》《益壽美金花》《四仙韻》等。

●正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每兩句一換韻)     《減字木蘭花》宋·秦觀  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金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因困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變體《偷聲木蘭花》,五十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可犯孤平)。‖ * *   · * *   · *  · * * * ·(每兩句一換韻)    《偷聲木蘭花》宋·張先  畫橋淺映橫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殘(一作斜)暉,燕子雙高蝶對飛。  風花將盡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夢。莫更登樓,坐想行

思已是愁。

※※※※※※※※※※※※※※※※※※※※※※※※※※※※※※※※※※※※※※

《巫山一段雲》

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平韻。變體四十六字,上闋平韻,下闋兩仄韻,兩平韻。又名:《金鼎一溪雲》。

●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上下闋第二句沒有見到「仄平平仄平」的用法,如果有用的,不算出律。但是不可犯孤平!    《巫山一段雲》五代·李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變體四十六字,上闋平韻,下闋兩仄韻,兩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換仄韻)*     *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換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三個「平平仄仄平」都不可犯孤平!    《巫山一段雲》唐·李曄  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小池殘日艷陽天,苧蘿山又山。  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春風一等少年心,閑情恨不禁。

※※※※※※※※※※※※※※※※※※※※※※※※※※※※※※※※※※※※※※

《謁金門》

四十五字,雙調,仄韻。又名:《聞鵲喜》《空相憶》《出塞》《花自落》《揚花落》《東風吹酒面》《不怕醉》《垂楊碧》《春早湖山》《

醉花春》等。●正體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謁金門》五代·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芳徑里,手捋紅杏蕊。   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

《好事近》

四十五字,雙調,仄韻,例用入聲!又名:《釣船笛》《翠園枝》《秦刷子》《倚鞦韆》等。

●正體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上一下四)。*     * * *· *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上一下四)。* *     **  · * * *   * *·註:三個「仄仄仄平平仄」句多用「仄仄仄平平仄」。     * * *      * *上下闋末句「仄仄平平仄(上一下四) 」多用「仄仄平平仄」。       * *             *    《好事近》宋·胡銓  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秋月。  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

●變體:下闋首句變「平平仄仄平平仄」          * *    《好事近》宋·楊萬里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穀。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上聲代平聲)十六。

※※※※※※※※※※※※※※※※※※※※※※※※※※※※※※※※※※※※※※

《憶秦娥》

四十六字,雙調,平韻仄韻兩體,仄韻體例用入聲。又名:《秦樓月》《碧雲深》《雙荷葉》《蓬萊閣》《庾樓月》《雙荷葉》《華溪仄》《子夜歌》《花深深(平韻體)》等。

●仄韻,例用入聲。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上下闋後三句字數、平仄相同;末句多用「仄平平仄」。)    《憶秦娥·思秋》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婁山關》毛主席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變體,平韻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疊三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疊三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憶秦娥》賀鑄  曉朦朧。前溪百鳥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樓空。  去年今日東門東。鮮妝輝映桃花紅。桃花紅。吹開吹落,一任東風。

《詞律新編》——小令 第五卷 〖清平樂〗〖一絡索〗〖更漏子〗〖阮郎歸〗〖畫堂春〗〖喜遷鶯〗

※※※※※※※※※※※※※※※※※※※※※※※※※※※※※※※※※※※※※※

《清平樂》

四十六字,雙調,又名:《憶蘿月》《醉東風》等。●正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下闋換平聲韻。)    《清平樂》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清平樂·六盤山》 毛主席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

《一絡索》

別名:《一落索》《洛陽春》《玉連環》《上林春》《窗下綉》《金絡索》等。四十四字到五十字多體,雙調,仄韻。●四十六字體‖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 * *  · * *· * *     **    ·    《一落索》宋·舒亶  正是看花天氣。為春一醉。醉來卻不帶花歸,誚不解、看花意。  試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

《更漏子》

四十六字,雙調。又名:《付金釵》《獨依樓》《翻翠袖》《無漏子》等。●正體仄平平(或平仄平) ,平仄仄(或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        * * *·(換平韻)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不可犯孤平)。     *     · * * ·         (換仄韻)平仄仄(或仄平平),仄平仄(或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        *·(可不入韻) * ·        * * *·(換平韻)平仄仄(或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不可犯孤平)。     *            · * * ·    《更漏子》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更漏子》唐·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綉簾垂,夢君君不知。

※※※※※※※※※※※※※※※※※※※※※※※※※※※※※※※※※※※※※※

《阮郎歸》

四十七字,雙調,平韻。 又名:《碧春桃》《醉桃源》《宴桃源》《憶桃源》《好溪山》《濯纓曲》《道成歸》等。●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 *   · * * ·注意:四個五字句不能犯孤平!    《阮郎歸·踏青》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

《畫堂春》

雙調,仄韻。四十六至四十九字四體。

●四十七字體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畫堂春·本意》宋·秦觀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寶篆煙銷龍鳳,畫屏雲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四十七字體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畫堂春》宋·張先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 遲,人影鑒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

※※※※※※※※※※※※※※※※※※※※※※※※※※※※※※※※※※※※※※

《喜遷鶯》

有小令、長調二體。小令又名《春光好》、《鶴衝天》、《萬年枝》等。雙調四十七字,上闋四平韻,下闋兩仄韻兩平韻。長調雙調一百○三

字,仄韻。●小令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喜遷鶯》南唐·李煜  曉月墮,宿雲微,無語枕頻攲。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詞律新編》——小令 第六卷 〖攤破浣溪沙〗〖桃源憶故人〗〖烏夜啼〗〖眼兒媚〗〖朝中措〗〖人月圓〗

※※※※※※※※※※※※※※※※※※※※※※※※※※※※※※※※※※※※※※

《攤破浣溪沙》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又名《山花子》《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感恩多令》等。●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攤破浣溪沙》南唐·李璟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還與韶光共憔悴」用了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一般都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

《桃源憶故人》

四十八字,雙調,仄韻。又名《虞美人影》《轉聲虞美人》《杏花風》《胡搗練》《醉桃園》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上下闋2、3句第五字常用平聲,暫沒有見到用仄聲者。    《桃源憶故人》宋·陸遊  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日望中興運。  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雲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

《烏夜啼》

雙調,四十七字,平韻。又有四十八字體,首句較前者多一字,或名《錦堂春》。此調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四十八字體,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烏夜啼》宋·陸遊  紈扇嬋娟素月,紗巾縹渺輕煙。高槐葉長陰初合,清潤雨余天。  弄筆斜行小草,鉤簾淺醉閑眠。更無一點塵埃到,枕上聽新蟬。

●四十七字體首句六字變五字「(仄)仄平平仄」    《烏夜啼》南唐·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一作斷)頻攲枕,起坐不能平 。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一作夢裡)浮生。醉鄉路穩宜頻

到,此外不堪行。

※※※※※※※※※※※※※※※※※※※※※※※※※※※※※※※※※※※※※※

《眼兒媚》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上下闋後四句同調。首句前四字可以是「(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不能用其它格式!切記!    《眼兒媚》宋·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一作枝)畔,

紅杏梢頭。

※※※※※※※※※※※※※※※※※※※※※※※※※※※※※※※※※※※※※※

《朝中措》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始見於歐陽修詞。又名《照紅梅》《芙蓉曲》《梅月圓》《醉偎香》等。●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朝中措(一作醉偎香)》宋·歐陽修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一作楊)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

取衰翁。

※※※※※※※※※※※※※※※※※※※※※※※※※※※※※※※※※※※※※※

《人月圓》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又名《人月圓令》《青衫濕》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上下闋後三句同調。    《人月圓》宋·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縴手重攜。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詞律新編》——小令 第六卷 〖攤破浣溪沙〗〖桃源憶故人〗〖烏夜啼〗〖眼兒媚〗〖朝中措〗〖人月圓〗

※※※※※※※※※※※※※※※※※※※※※※※※※※※※※※※※※※※※※※

《攤破浣溪沙》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又名《山花子》《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感恩多令》等。●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攤破浣溪沙》南唐·李璟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還與韶光共憔悴」用了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一般都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

《桃源憶故人》

四十八字,雙調,仄韻。又名《虞美人影》《轉聲虞美人》《杏花風》《胡搗練》《醉桃園》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上下闋2、3句第五字常用平聲,暫沒有見到用仄聲者。    《桃源憶故人》宋·陸遊  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日望中興運。  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雲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

《烏夜啼》

雙調,四十七字,平韻。又有四十八字體,首句較前者多一字,或名《錦堂春》。此調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四十八字體,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烏夜啼》宋·陸遊  紈扇嬋娟素月,紗巾縹渺輕煙。高槐葉長陰初合,清潤雨余天。  弄筆斜行小草,鉤簾淺醉閑眠。更無一點塵埃到,枕上聽新蟬。

●四十七字體首句六字變五字「(仄)仄平平仄」    《烏夜啼》南唐·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一作斷)頻攲枕,起坐不能平 。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一作夢裡)浮生。醉鄉路穩宜頻

到,此外不堪行。

※※※※※※※※※※※※※※※※※※※※※※※※※※※※※※※※※※※※※※

《眼兒媚》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上下闋後四句同調。首句前四字可以是「(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不能用其它格式!切記!    《眼兒媚》宋·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一作枝)畔,

紅杏梢頭。

※※※※※※※※※※※※※※※※※※※※※※※※※※※※※※※※※※※※※※

《朝中措》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始見於歐陽修詞。又名《照紅梅》《芙蓉曲》《梅月圓》《醉偎香》等。●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朝中措(一作醉偎香)》宋·歐陽修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一作楊)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

取衰翁。

※※※※※※※※※※※※※※※※※※※※※※※※※※※※※※※※※※※※※※

《人月圓》

四十八字,雙調,平韻。又名《人月圓令》《青衫濕》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上下闋後三句同調。    《人月圓》宋·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縴手重攜。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詞律新編》——小令 第七卷 〖太常引〗〖柳梢青〗〖武陵春〗〖酒泉子〗〖西江月〗〖少年游〗

※※※※※※※※※※※※※※※※※※※※※※※※※※※※※※※※※※※※※※

《太常引》

四十九/五十字,雙調,平韻。又名:《太清引》《臘前梅》等●正體四十九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  * *  *   · *   · **     ·    《太常引》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桓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

多。

●五十字體,第二句變六字「仄仄仄、仄平平」    《太常引》宋·辛棄疾  君王著意履聲間。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韓。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歲,問公何事,早伴赤松閑。功業後來看。似江左、風

流謝安。

※※※※※※※※※※※※※※※※※※※※※※※※※※※※※※※※※※※※※※

《柳梢青》

四十九字,平韻、仄韻兩體。又名:《隴頭月》《早春怨》《玉水明沙》《雲淡秋空》《雨洗雲霄》等。●平韻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柳梢青》宋·劉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雪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

舟行。

●仄韻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柳梢青》宋·賀鑄  子規啼血,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綉,梨花飛雪。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幹

風月。

※※※※※※※※※※※※※※※※※※※※※※※※※※※※※※※※※※※※※※

《武陵春》

四十八字或四十九字,雙調,平韻。又名《武林春》《花想容》等。●四十九字體,除最後一句五字變六字(有人認為是襯字)外,與四十八字正體完全一樣。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武陵春》宋·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四十八字正體‖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武陵春》宋·辛棄疾  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喚取笙歌爛熳游。且莫管閑愁。  好趁春晴連夜賞,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盤不要收。才曉便扶頭。

●四十八字變體,下闋首句用「(平)平(仄)仄平平仄」還可能有其它的變法。    《武陵春》宋·張先  秋染青溪天外水,風棹采菱還。波上逢郎密意傳,語近隔叢蓮。  相看忘卻歸來(一作來時)路,遮日小荷圓(一作家在柳城前)。菱

蔓雖多不上船,心眼在郎邊。

※※※※※※※※※※※※※※※※※※※※※※※※※※※※※※※※※※※※※※

《酒泉子》

有二體,一體見於《花間集》,四十至四十五字,另一體見於敦煌曲子詞,四十九字,又名《憶餘杭》,●四十九字體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換仄)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換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下闋第二句最後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酒泉子》宋·潘閬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

《西江月》

五十字,雙調,一、二句,五、六句例用對仗! 又名:《步虛詞》《江月令》《白蘋香》《雙錦瑟》《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等。唐五代

詞本平仄韻異部間協,宋以後均為上下闋各兩平韻一仄韻,例須同部。另有《西江月慢》,一百○三字,例用入聲,與此調無關。●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 *· ‖    《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 》宋·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

曰:「去!」    《西江月 》宋·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

《少年游》

又名《玉臘梅枝》《小闌干》《少年游令》等。雙調五十至五十二字,平韻,各家所作,字數、句法以及用韻,頗有參差。《欽定詞譜》以晏

殊(芙蓉花發去年枝)為正體(柳永體與之同,最早)。在下共見到十體。又張先有《少年游慢》,八十四字,雙調,仄韻。●正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少年游》宋·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

時。    《少年游》宋·晏殊  芙蓉花發去年枝,雙燕欲歸飛。蘭堂風軟,金爐香暖,新曲動簾帷。  家人拜上千春(一作秋)壽,深意滿瓊卮。綠鬢朱顏,道家裝束

,長似少年時。

●變體不再詳述!

詞律新編》——小令 第八卷 〖醉花蔭〗〖南歌子〗〖浪淘沙〗〖鷓鴣天〗〖鵲橋仙〗〖玉樓春〗

※※※※※※※※※※※※※※※※※※※※※※※※※※※※※※※※※※※※※※

《醉花陰》

五十二字,雙調,仄韻。●正體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下闋第二句可以是上一下四或上二下三,上一下四時第一字必須用仄!上下闋後四句同調。    《醉花陰·重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捲簾西風,人比

黃花瘦。

※※※※※※※※※※※※※※※※※※※※※※※※※※※※※※※※※※※※※※

《南歌子》

有單調雙調兩種體,單調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平韻;雙調五十二字,平韻、仄韻兩體,以平韻為正體。又名《南柯子》《鳳蝶令》《春宵曲

》《水晶簾》《碧窗夢》《十愛河》《宴齊雲》《醉懨懨》《斷腸聲》《望秦川》《悟南柯》等。●正體五十二字,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上下闋前二句多用對仗,第二句暫未見到「仄平平仄平」的用法。    《南歌子》宋·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閑妨了綉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

書。

●單調二十六字體即雙調的一半。

●單調二十三字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南歌子》唐·溫庭筠  懶拂鴛鴦枕,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近來心更切,為思君。

※※※※※※※※※※※※※※※※※※※※※※※※※※※※※※※※※※※※※※

《浪淘沙》

五十四字,雙調,平韻。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龍門令》《曲入冥》《煉丹砂》等。原有小曲二十八字體,即七言絕句,

分平起、仄起兩種,首句均入韻。南唐李煜始作《浪淘沙令》,五十四字,後人多用之。另有《浪淘沙慢》,柳永體一百三十五字,周邦彥體

一百三十三字。與此調無關。●正體‖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浪淘沙令》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

《鷓鴣天》

五十五字,雙調,平韻。又名《思越人》《思佳客》《思遠人》《半死桐》《醉梅花》《千葉蓮》《錦鷓鴣》《於中好》《鷓鴣引》《剪朝霜

》《避少年》《驪歌一疊》《第一花》《禁煙》《看瑞香》《洞中天》等。●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註:上下闋末句不能犯孤平!    《鷓鴣天 》宋·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

人間行路難。    《鷓鴣天》 宋·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

東風淚滿衣。

※※※※※※※※※※※※※※※※※※※※※※※※※※※※※※※※※※※※※※

《鵲橋仙》

五十五字,雙調,仄韻。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梅已謝》《憶人人》《蕙香囊》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 *·註:上下闋末句三字豆可以用「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沒有見到「平平仄」;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

《玉樓春(木蘭花)》

《玉樓春》和《木蘭花》本是二調,宋人混而為一。五十六字,雙調,仄韻。又名:《惜春容》《西湖曲》《夢相親》《玉樓春令》《歸朝歡

令》《滿朝歡令》《木蘭花令》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    《玉樓春》宋·辛棄疾  三三兩兩誰家女?聽取鳴禽枝上語:提壺沽酒已多時,婆餅焦時須早去。  醉中忘卻來時路,借問行人家住處。只尋古廟那邊行,更過

溪南烏桕樹。

●變體多種,有首句變「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有上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有次句變「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木蘭花》早期

格式也與後來不同,且有換韻,《減字木蘭花》即從《木蘭花》減字而成,並繼承了換韻的格式。

詞律新編》——小令 第九卷 〖虞美人〗〖南鄉子〗〖一斛珠〗〖踏莎行〗〖小重山〗

※※※※※※※※※※※※※※※※※※※※※※※※※※※※※※※※※※※※※※

《虞美人》

五十六/五十八字,雙調,上下闋均兩仄韻轉兩平韻。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水》《玉壺冰》《憶柳曲》《巫山十二峰》《宣州竹》等

。●正體五十六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一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還有幾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東流!

●變體五十八字上下闋末句九字變十字「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   * ·   ·

※※※※※※※※※※※※※※※※※※※※※※※※※※※※※※※※※※※※※※

《南鄉子》

分單調和雙調,單調二十七/二十八/三十字三體,先用二平韻,後用三仄韻;雙調五十六/五十四/五十八字,以五十六字為正體,均平韻

。又名《莫思鄉》《仙鄉子》《好離鄉》《蕉葉怨》等。●正體,雙調五十六字‖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南鄉子》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單調三十字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南鄉子》五代·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單調二十八字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    《南鄉子》五代·歐陽迥  路入南中,桄榔夜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單調二十七字,第四句比二十八字體少一字,「平仄」。    《南鄉子》五代·歐陽迥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

《一斛珠》

雙調五十七字,仄韻,多用入聲。又名《醉落魄》《醉落托》《醉落拓》《怨春風》《章台月》等。●正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註:上下闋後四句相同,上闋末句有人用拗句「(仄)仄(仄)仄仄」。    《醉落魄》宋·蘇軾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孤城回望蒼煙合。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

西南,長作東南別。

●變體下闋首句變「(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斛珠》南唐·李煜  曉(一作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綉床斜憑嬌

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

《踏莎行》

五十八字,雙調,仄韻。又名:《柳長春》《喜朝天》《惜余春》《陽羨歌》《思牛女》《度新聲》《芳洲泊》《江南曲》《平陽興》《芳心

苦》《暈眉山》《踏雪行》《踏雲行》《題醉袖》《瀟瀟雨》等。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六十六字,仄韻。●正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踏莎行》宋·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

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

《小重山》

五十八字,雙調,平允。又名《小沖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群玉軒》《璧月堂》《玉京山》等。●正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上下闋後五句同調。    《小重山》宋·岳飛  昨夜寒蟄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

琴(一本作「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轉載未搜到原創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告知。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0人| 分享到: 閱讀(2)| 評論(0)| 引用 (0) |舉報 詩詞賞析55道伴隨一生的家常菜(內附做法)

歷史上的今天

  • 【引用】【民間剪紙手工藝術.1】2011-01-18 17:46:15
  • 【引用】【民間剪紙手工藝術.2】2011-01-18 17:45:48
  • 【引用】【民間剪紙手工藝術.3】2011-01-18 17:45:18
  • 【引用】天冷泡腳解乏又保健中醫介紹正確的泡法2011-01-18 17:20:27
  • 【引用】中國茶壺大全2011-01-18 17:19:26
  •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

    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評論

    點擊登錄|昵稱: 取消

    換一張 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頁腳公司簡介 - 聯繫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戶服務 - 隱私政策 - 博客風格 - 手機博客-訂閱此博客

    網易公司版權所有?1997-2011


    推薦閱讀:

    100首關於夏天的絕美詩詞 | 腹有詩書氣自華
    仙鶴山棲春藁
    詩詞 《八指頭陀詩選集》凈安(寄禪)  清末民初  中華佛典寶庫
    楊簡的的詩詞全集、詩集(162首全)
    方智范:古典詩詞解讀漫議

    TAG:詩詞 | 教程 | 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