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復古到底還要走多遠
每周一至周日 更新原創文章
近日讀楊凱老師的《號級古董茶事典》,談到在收集乾利貞宋聘資料的過程中,想在袁嘉穀先生的著作里尋找狀元郎對普洱茶的書寫未果,因為傳統讀書人的四民觀念及避諱使得袁先生對普洱茶著墨甚少,這應該說是普洱茶書寫的一點遺憾。除了避諱之外,我想文人清高的觀念也是一個主要因素,恥於言商讓這個雲南第一狀元惜墨如金,斯人已古,是好是壞我們也無法評價了。
茶文化熱使得茶葉的發展越來越異樣,從喝古樹茶到復原古代儀軌,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不否認,去承接傳統精華的東西是值得鼓勵的,但在眾多的茶葉書寫中或者宣傳推廣中,我們對過去的痴迷已經到了凡言必古的程度,而對當下,茶葉的發展與推廣,反倒是惜墨如金,厚此薄彼,真是不應該。
一朋友新入茶行業年余,可是生意都不好,閑來交流,都是抱怨,一個店裡老闆不在客人都坐不下來,或者某家有個漂亮茶藝師,則又會高朋滿座。茶葉本來屬性就是傳統的,在過去朋友熟人你推我帶,一來二往便形成了圈子消費,久而久之這個圈子總是以一種固化的姿態呈現著,非圈子裡的進不來,因為行話太多,水太深。
在茶行業,對於傳統祭祖崇拜總是盛大其事,而面對大眾市場的營銷推廣卻不見有太多的扎堆效應,在新型的多元的渠道誕生的時候,多如牛毛的行業協會還在夸夸其談那些陳舊的老套的甚至空話套話模式,於行業發展的掣肘總是不合時宜。曾經有年輕茶人組織多國茶人共商茶事,而行業前輩卻咄咄逼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抨擊,不外乎就是沒有去推廣共祖的神農而大加撻伐。對先賢的智慧,我們要勇敢的去繼承並發揚,但也要切合時代的發展而有所揚棄。
朋友圈雞湯文太多,但有一篇叫做《生意要做大請放棄熟人市場》的文章寫的很深入人心,如今茶葉歷經十多年的市場發展,早期積累的熟人消費及圈子消費在日益開放的市場面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新的消費者在哪裡?這是現在很多從業者經常提及的問題。新的市場在變化,消費渠道,消費觀念,消費行為都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改變,而茶葉的營銷還在著力於禪茶一味,著力於盧仝的七碗茶,這些華麗的寫意的辭彙,在營銷層面無濟於事,我們新的消費語言在哪裡?
從不停的祭祀,不停的追溯過去,動不動提陸羽盧仝,動不動宋代唐代漢代喝茶法,甚至恨不得追到石器時代去,越是追溯越看到人們的不自信。一說日本,我們總是驕傲的說那都是從我們這兒傳過去的,一說國外茶,也都一副我們這兒才是茶的起源地的樣子。我們拿著祖傳的根兒,我們仗著起源地的資本,我們靠山吃山,我們固步自封,我們意淫沉湎,我們拿著傳統的雞毛當令箭。
如果大家把追溯過去的熱情多少放點兒在當下,多合力破冰,多尋找新市場的突破口,不去問鬼神而多問問消費者需要什麼,我想茶葉發展的新局面應該會是另一番景象。
文:子輿 茶業復興讀者
END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推薦閱讀:
※花旦露乳小生復古 萬千星輝TVB45周年台慶
※老車新生——R80到MarkⅡ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華夏,不是復古,是傳承!
※【巴塞爾鐘錶展】Baselworld 2017 - Carl F. Bucherer Manero Flyback 復古鎏金
※Vintage「古著」 | 也許你聽過很多關於它的傳聞,那麼你真的了解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