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慾望的名義愛你
作者:楊沐沐
了解自己的慾望是什麼,只是讓自己可以不在情緒中迷失自我。慾望是?
通常情況下,兩個人在一起了,我們會說,因為彼此有了感覺,因為喜歡,因為愛……這些所謂的感覺的背後,喜歡的背後,愛的背後,都是慾望支撐著。
慾望分為很多種,物質上的,身體上的,精神上的。其實物質上和身體上的慾望相對來說簡單粗暴,所以通常因為這兩種慾望而在一起的,相對穩定,沒有太多情緒上的問題。
精神上的慾望比較複雜,因為它不可控也很難探尋到,我們太容易沉浸在這種精神上的慾望之中去享受或者痛苦,比如佔有慾,比如保護欲,比如被需要,比如存在感,比如虛榮感,比如征服欲等等。
能舉例的這些慾望,是比較尋常和普遍的,是多少都會具備一些的。現在文化背景的演變速度之快,讓我們的精神慾望變得更加複雜而不可琢磨。不同的成長環境下,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慾望與需求。
慾望總是可以引發很多情緒,我們習慣用情緒和感受去幫我們判斷我們是不是愛對方。也習慣用這樣的邏輯來判斷對方是不是愛自己。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激發了讓你喜悅的情緒,會覺得「我是愛對方的」;當在一起引發了不快樂的感受,會反問自己說「我是不是不愛這個人,是不是不應該在一起?」。同理,對方如果和你在一起很快樂,會覺得「我們是相愛的,真好!」,對方和你一起不快樂,你會覺得「是不是我愛對方多一些,對方愛我少一些」。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感受到孤獨,如果這個時候一個有保護欲的男人出現了,女人激發男人的保護欲,男人滿足女人的安全感,他們很容易就會在一起了。
反過來說,分開時激發的情緒讓你舒服時,你會覺得」分開是對的,我是不愛對方的」,而分開很痛苦時,你會覺得「我是愛這個人的。」同理,如果對方離開你之後很快樂,你會覺得「這個人不愛我」,當對方離開你時很痛苦,你會覺得「他還是愛我的」。
快樂時總是忘乎所以,痛苦時才會有所意識。
在快樂時我們很少問自己為什麼感到快樂,但是在痛苦時,常常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子。還很容易指責對方為什麼這樣對自己,一旦把矛頭指向對方,將會沉浸在痛苦的深淵難以自拔。
分離比在一起更能激發我們產生更多的情緒,這源自於我們出生就是與母體的分離,而長大就是與家庭的分離。我們都害怕分離,因而自出生那一天起恐懼就開始陪伴在身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持續保持在快樂的氛圍里,卻可以在痛苦的黑暗中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在快樂的時候去尋找慾望的來源會比較容易,情緒舒服的時候,我們更容易內觀自我,通常快樂的時候我們很少會問我為什麼這麼快樂。如果你問問自己,答案很容易就出來了。「因為今天他大老遠的來找我了」,被人在乎被人需要都是在追求存在感,他滿足了你的存在感。如果這樣看來,當他不來找你的時候,很容易會傷害到你的存在感,你會沮喪你會失落,你會以為你在乎他比他在乎你多。
如果無法中立客觀地看待愛情和慾望,可能很難有機會學習和體驗到「愛」
愛情當中,所謂的愛,絕大部分並非是愛,只是在以慾望的名義愛。這個時候愛的並非對方這個人,而是慾望是否被滿足。這樣說來感覺愛情挺沒意思的,乾脆不要談戀愛好了。慾望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對「慾望」的看法。
馮唐翻譯《飛鳥集》中所用的一些語言比如:褲襠,挺騷,噠。很多人認為玷污了原著的純潔,馮唐回應是:「我的辭彙體系里,這三個詞、五個字純潔如處女、朗月、清風。」
慾望這個詞很容易就聯想到一些不好的地方,我們總是在追求更好,理所當然抗拒和不接受自己覺得不好的東西,保持中立的自己,才能客觀從容地面對所有你認為的好與不好。
以慾望的名義愛,這既不可恥也不可怕,清楚它的存在,了解自己的慾望是什麼,只是讓自己可以不在情緒中迷失自我。
一段感情,兩個人在一起共度了一段時光,無論這段時光是精彩刺激的,還是平平淡淡的,這種陪伴不容辜負!請不要再說他不愛你,你很愛他,痛苦來源於你從來就未體會過「愛」。
請允許我以慾望的名義愛你,繁華世界可以滿足我慾望的東西太多,可以滿足我慾望的人太多,而我選擇了你。請允許我以慾望的名義愛你時,去發現自己,去了解自己的慾望,去學習放下自己的慾望,真正地學習愛。
當決定不再以愛的名義來滿足慾望時,
那就是愛!
推薦閱讀:
※怎樣判斷他對你是慾望還是愛情
※佛本是喪:中國正在「被進入」低慾望社會
※你的慾望哪幾天最強烈
※男人對怎樣的女人永遠保持慾望?
※(十)慾望是自由的,慾望是必然的
TAG: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