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維:比較政治學

潘維:比較政治學

來自: Levis(立秋) 2011-06-22 12:38:41

政治 與政府管理相關的權力相關的權力。 凡與政府發生關係的權力就是政治。 政治學的範疇。政治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 政治學(研究權力的來源,構成,行使,結果) 範疇:1本國政治。 2政治哲學(從前幾乎是政治學的全部,研究如何是好君主,好民主,分析如何善治等.帶有強烈價值觀色彩和形式邏輯推理的思辨色彩。二戰後,隨政治科學興起而衰落。 政治研究轉向對因果關係的研究)。 3比較政治(一切重大政治事件,問題,翻譯比較方法加以研究即為比較政治。不同區域政治的比較。統一命題在不同地區的研究。比如說革命,民主—民主必然帶來繁榮賦予,但各國或地區比較發現卻未必如此)。 4行政管理(訓練官員,基礎是社會學的組織理論)。 5,國際政治。(國家間關係就是貿易和戰爭。戰爭是國際政治的核心部分。最早起源於序幕民族間的掠奪——戰爭—發展成—貿易,與戰爭相伴。國際關係的本質:無政府的政治。無政府導致戰爭。只要沒有世界政府發揮作用,國際社會弱肉強食規律就永遠是適用。 國際利益決定各國行為。一國國際行為原因的50/100來源於結構-國際層面。其餘50/100來自人和國家本身的原因) 6政治學方法論。(作為科學的政治學研究方法,不偏移向人文學科)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中華文明:考選體制。中華文明的核心:致中和 文明先意味著人民把使用暴力的權利都讓渡給了政府,政府壟斷了一切暴力的權力——文明的曙光。 政治文明體現在政府組織之上,沒有獨特而傑出的政治制度,就沒有獨特傑出的文明eg:西方文敏。三大來源:希臘的民主,羅馬的法制,基督教。中國的傳統儒家官僚德治。 政府按照基本法行使權力。 基本法:人類社會在長期痛苦的歷史事件中追間形成的人類善惡共識。 正義:正義與多數少數沒關係。(六戒:不可隨意殺人,不允許偷盜,不允許搶劫,不應該欺騙,不可以遺棄別人,不受限制的性關係。禁止這六惡,我們稱之為正義:不能殺,偷,搶,騙,淫,要孝順) 憲法 為了限制政府權力,為實現基本法而制定的。組織政府基本規則方案,以及制定一切其他法律的依據。 憲法是為了弘揚爭正義而制定,是基本法的化身,體現政治文明的程度。 弊端:沒有提供放置政府濫權的手段,沒有政府一旦違憲會遭到嚴厲懲罰的機制。 憲政 受憲法制約的政府成為憲法政府。也就是憲政。他有一個機制迫使領導人守法。 有憲法不等於有憲政。 法的權威如何而來 法之有效,在於政府難迫使所有其他人都守法。特別是政府自己。過去以敬神為誡,或以宗法為訓,在選舉制下,選舉結果是懲罰政府的形式,但遠遠不夠,只有以權力制約權力。 社會 彼此相關的人群構成社會,天然血緣關係,地緣,年齡-上下尊卑,父母子女,部落,階級,民族國家之間,都可以成為紐帶。權力是社會關係的核心。 權利? 泛指政府不能剝奪的人民普遍利益。目睹是為了抵抗政府濫用權力。在基本法中絕對性,在現實中的相對性。Eg(政府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但通過法律合法的侵犯---徵稅。) 政府? 政府:壟斷所有暴力手段的管理社會的機構。 權力 權力就是支配他人的能力,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紐帶。權力產生於社會關係,又支配社會關係。權力連接社會,沒有權力,就無所謂社會。 掌握權力的人天然傾向擴大權力 如何構成? 權力的內容豐富多彩,屬於社會,源於社會,作用於社會。 支配人的1暴力,2財富3,思想(軟實力)4人格。在國際關係領域內,硬權力大於阮權力。 為什麼要限制政府權力? 政治權力:一切與政府相關的權力。政府權力十分重要。建立一個政府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步,有政府的社會才是文明社會。 政府壟斷了暴力手段,在一個文明的社會裡,人民護膚的最大威脅來自於政府。 有什麼不同限制政府權力的方法? 政府壟斷暴力,真正能夠制約政府的,在政府內部。只有政府的權力才能制約政府權力。分權只恨。三權分立—根本在於--司法獨立。真正的制衡來源於司法獨立。司法獨立,不是任何利益集團的代表,不由選舉產生,而是由公正建立起來的權威。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構成政府的一部分,中立,優秀來維繫權威。(6.2筆記)政府和人民的對錯由司法獨立裁斷。執法由公務員系統執行,獨立於政客的系統。 以上歸結起來——分權制衡。各個統治層面相互支援,最終靠法律解決,分權制衡使發的權威上升,追間實現正義之道治理國家 法制!核心是分權制衡。 自由自由就是自主。Self –rule。 盧梭:人生而不自由。(因為人生而被社會關係捆綁,於是人們就更加渴望自由)別人的分量就是對自己的自由的限制。凡群體生物,沒有自由的。組成社會,就會受到權力支配。社會地位取決於權力的的大小差異。 自由與限制相關,與正當法律相關。 與自由最大限制的就是政府,自有政府而來,如何使政府服務而不傷害人民是政治學的永恆話題。西方提出的方案就是 民主。 社會自由:社會規範道德的自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政治自由:參與決策,反對政府,推翻政府的自由。 自由是絕對的概念,因而是非現實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嚴格按照法律來直發,以限制政府使之不能違法。 民本: 民主|民主制|民主集中制 民主制是由全體成年公民依照多數決原則,通過定期自由普選而產生最高領導人的制度。 西方民主制:並非單純的民主制。是民主與法治想結合的體制,,人治+法治。在這個制度里,文官執法系統的獨立收到尊重,不受選舉左右。競爭領袖職位各方接受法定程序的約束,依法競爭選票,依法競爭立法和直發機構的配額。 領袖之間權力分割清除,相互制衡。依憲法和立法程序立法,決策透明,並依法保證市場和社會的公平競爭。 西方民主制的產生——三要素 1)社會分出階級以及大型社會利益集團。 2)自希臘羅馬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強權政治意識。 3)源自羅馬時代確立於封建時代的深厚法治傳統。 自由民主制之所以適應西方國家是因為:符合西方人強權即公理的政治文化。能做好的很大原因是法制的完善,保證了人的權力。是民主+法治的制度 法治 法治指基本法的權威高於政府權威,迫使政府依基本法行事 法制指由法律來做主。法制政體:能保證由法律來統治的政體。 法制的核心是分權制衡。 法制是治政府的,法庭是用來抵制政府亂施懲罰的 法律保障自由,有中立的公務員系統立法,比議會立法更公正。 政治體制: 關於中央政府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 中央政府制度:一,橫向:1,中央政府產生方式,2與產生髮誓相關的政府機構組成,3與組成相關的職權。二,縱向:單一制和聯邦制 1,聯邦制,地方政府不隸屬於中央政府的政治制度,有自主權,體現在立法權和稅收權。2,單一制。中央政府直接領導地方政府。現實中沒有純粹的聯邦制或者單一制。偏重某一制是普遍的。3,混合制。中國是典型。議會是聯邦制,稅收是聯邦制。地方人大——立法權。但行政系統是單一制。 中西體制不同的原因? 社會構成和社會意識與政體之間關聯. 不同歷史時期政府如何建立不同的政治體制進行統治?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 環境——技術——社會分工——階級——社會結構,社會意識—不同政治結果 一定的社會構成導致一定的政府形態。影響,左右政治體制的是觀念。 社會結構導致政治體制。不同政體產生的原因歸結於社會結構。 在西方,社會結構是階級。階級的分級,分頁,實力的均衡導致妥協,同時,妥協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固定到法律中就是權利。 利益使人聚合成利益集團,組織力量強的(power大的)能在很多問題上佔優勢。階級首先是財產的概念,是意識的概念。 歐洲:社會結構:階級社會。階級結構穩定,代代相傳—由此產生—階級鬥爭。天然集團化,集團妥協鬥爭—妥協。社會的鬥爭使社會階級分裂,排列,組合——動蕩,農民轉入城市,貴族沒落,階級鬥爭激烈—導致—社會意識:法西斯主義,空想或社會科學主義興起。政體:歐洲(英國君主立憲制;議會制;以前的封建制。 美國情況:自然條件的廣闊使得分工不用在強制下進行。缺乏階級意識。久而久之具有了高速度的社會流動性(這種流動性是隨著一系列傳奇建立起來的)。階級間沒有成型的界線。美國社會結構:利益集團的社會。很多時候人們的決策源於信仰而非理想。(與歐洲相同,強者占有權力。)強權的概念從歐洲繼承而來。信仰強權——組成利益集團——形成公民社會。政體:總統制共和制政體 中國:中國不是一個階級的社會,中國是正義統治。中國傳統社會兩頭小中間大。Underground society,一切與政治權力結合。政體:(現在,兩者均無)公平考試產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則智力管理和國家,以有限政府保證經濟社會自由。社會構成:階級分化不明顯的小農社會。 歐洲中國比較 西歐的封建制時代 中國傳統社會 經濟基礎 大規模的農牧莊園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社會基礎 封建等級制 分化不明顯的小農家庭 政治制度 由諸侯、領主夥同教會勢力進行統治。 皇帝率領文官系統夥同地方鄉紳進行統治、擁有世俗和大一統的中央政權 特點: 缺少經濟自由 擁有深厚的經濟自由傳統 缺少政治公平 擁有獨特的政治公平 強權是政權生存的條件 「德政」而非「強權」是政權生存的條件 與神權相連的法權是權威的源泉 道德原則而非具體的法律是權威源泉 歐洲:強權是政府生存的條件,法權則是權威的源泉。 中國:考選產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則治理官吏和國家,有限政府保證經濟和社會自由 中國不存在崩潰邊緣這一說。 計劃經濟創造的財富凝聚在基礎建設之中。前30年把人民凝聚在一起。 紅色公章。獨特的中庸道路。 如何評價政體先進?標準是什麼? 1, 政治觀念。影響,構成並左右政治體制。 2, 政府官員的選拔方式(選官體制) 3, 統治集團 4, 政府結構安排(一般制度安排)黨一把手。制衡觀念不等於西方。 5, 糾錯機制 中國很難抽象出來,說不出是什麼。 共產黨體制與傳統政體關係 1, 依然不是階級社會。 城鄉分野 2, 社會意識未變:強調公平。 中國:統治階層是精英集團,精英——以天下為公為己任者。不承認集體分肥。精英沒有社會基礎,唯一的基礎是人民的支持 3, 民本思想未變 4, 依然是績效評估制 政治改革的原因——腐敗。 限制公權? 選舉?選舉與正義無關,與科學決策無關 ——法制。A,是種精神。B,司法系統沒有權力來源,只有公正判案才被信服。C,盡量遠離政治,保持中立。D,高質量的執法隊伍:中立不受社會集團左右。以來績優準則。 腐敗定義,如何控制 濫用公權謀取物質私利。根本原因——執掌公權的人有謀私利的慾望。永恆的。 從根源上看,控制腐敗無非是限制政府以公權謀絲泉。三類手段 1,限制官員掌握的公權力。(分權制衡。制度化了,法律化的分權制衡是高效率的保障)2,降低官員謀私利的慾望。(擁有高於普通百姓的道德水準。民本主義道德)3,減少公權與私利結合的現實機會。(以嚴密法規堵塞官員以權謀私的通道,嚴厲的懲罰警示後來者) 多數決製造強權,承認強權,反而知道腐敗機會。 分權制衡能控制腐敗。法制控制腐敗。法治程度越低,反腐敗政策空間越小,政策的有效性越低,腐敗程度越高。反之。 諮詢型法制 立法機關功能相對削弱,由專門的機構提出草案,人民可以否決。偏向執法和制衡。 體制以中立的文官執法系統為核心,以獨立的反貪機構直接對付腐敗,強調司法獨立的決定性作用,並發動五大支柱起來制衡文官。 包含了民主因素,不是純粹的法制體制。 政府六大支柱: 1, 中立文官系統: 核心。 2, 獨立司法系統. 國家制度以各種手段保障司法獨立 3, 獨立反貪系統 4, 獨立審計機構:為防止濫用公權 5, 密集的諮詢系統 6, 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應當被保障。(所有政府系統必須傾心維護的基本原則,必須遵守的準則)公民自由權。 特點 1強調「法律」作主 (rule of law) ,拒絕「人民」作主 (rule of the people) ,也不承認強大的「公民社會」進行政權分贓的權利。 2強調法的正義性,因而特別重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強調嚴格執法的重要性,刻意增加立法難度。 4強調限制政府的職能和規模,造就有限政府,保障社會經濟生活的自由,從而鼓勵民族的創造力。 5強調政府行為的透明。 6強調追求符合中華傳統的秩序與自由。 ------------------------------------------------------------------ 比較政治學理論 一、Comparative Politics在政治學中的地位和概念 政治學: 政治哲學:二戰前是政治學的全部。法學者加哲學者幾乎就構成了政治系的全部,叫Department of Government或者Government Department。二戰後,幾乎都改成了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只有Harvard和Cornell還沒變。政治哲學往往被我們稱為原因了,從價值觀上來解釋,需要有人研究。 政治學方法論:二戰後取代政治哲學佔主導地位 比較政治學:二戰後成了政治學的核心學科。從教員比例上可以看出來。凡用比較的方法研究政治學問題,就可以稱之為比較政治。因此,政治學系裡大多數人作比較政治,政治學研究也離不開比較政治。比較政治幾乎是全部,方法論也服務於它,教你怎麼比較。 行政管理:是一門藝術(組織理論),給一堆case,每個學校都積累了大量案例。理論上很簡單,容易掌握,但難實踐。 國際政治:國政的知識儲備主要是國關理論。這點理論雖然不多,但恰恰是其他5部分里沒有的。還有一點國際經濟知識(是一個雜燴)、軍事戰略(國際政治從根本上是權力政治,其中最根本的是軍隊,不懂軍事戰略就無從談國際政治)、外國政治(在理解國際行為時也離不開比較政治,一半以上的研究時由比較政治來承擔的)。 本國政治:理解、支持本國政治是基本需要,在任何國家都是政治學的核心。 科學:加以證明 神學:不需要證明 在科學與神學中間的廣闊地帶,存在著哲學、法律、歷史等人文學科,不是科學。比如歷史,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描述事實,逃不出意識形態。人文的東西,比科學還重要,它告訴你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什麼是價值觀念判斷。但是,人文學科中的一些總是要分裂出來,往科學上靠。因為社會科學的成就和聲望,很多歷史、法律界的學者出來研究比較歷史、比較法學,逃脫了價值判斷,不得不承認它們是社會科學。 二、基礎概念 1.社會 社會是由人組成,是人與人發生關係的場合。彼此關聯的人群構成社會。 個人主義在前還是集體主義在前?沒有任何個體能脫離群體而存在,因此集體主義在前。 在這個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社會關係。這是我們的研究對象。 為什麼彼此不同的人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如課堂)行為驚人地相似?因為,在社會關係里,最核心的是power。擺脫權力束縛本身就需要相當大的權力。在權力結構中,最嚴謹的是西方,如德國人對紅燈的態度。觀念背後是社會關係,社會關係背後是權力。權力左右社會關係,構成連接社會的根本紐帶。權力連接社會是天然的,永恆的。 權力是社會的基礎。但政治學並不研究所有的權力,只研究最根本的權力。政治權力是一切權力中最基本的權力——政府的權力,支配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文明的第一線曙光是政府的出現。無政府狀態要麼加入弱者聯盟,要麼bandwagon。 權力:軟權力(思想、魅力等),硬權力(暴力,金錢等)。在無政府狀態中硬權力強於軟權力。 2.政府:壟斷了一切合法合理暴力手段、管理社會的機構。 3.政治:與政府管理社會直接相關的各種權力。 野蠻狀態下沒有政府,但文明社會中,政府出現後,對人民最大的威脅恰恰又是政府。研究如何限制政府的權力,禁止政府濫用公權,同時又要使政府為人民服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研究政府的權力是政治學的根本,因此,政治學在社會科學中相當重要。 結論之一:政治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例如:古埃及文明的核心是法老制度;古希臘文明的核心是直接民主制;古羅馬文明的核心是貴族領導的法制;美利堅文明的核心是自由民主制;中華文明的核心是科舉制(官員考績制/公務員制度)。 政治文明是無止境的,改善政府的文明是使命。通過比較來實證地判斷,這就是比較政治學。 4.資本 帕特南:社會資本,指的是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個人自由的表現。今天中國說的自由和西方的自由概念不同:中國的自由是小農基因,加一點道家無為,包裹在西方觀念、辭彙的外衣之下;西方的自由自古至今都包含著公共的概念,即得到公眾尊重,能夠為公眾服務。因此,西方能提出「社會資本」的概念。沒有社會資本就無資本,也無民主。 三、課程內容 1、「範式」 Thomas K.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1962 1)Kuhn此書研究的是科學探索所涉及的認識論問題。科學探索的基礎是範式。 Paradigm (範式):是一個結構,它至少包括兩個基本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假定(assumption),它體現了對該領域的基本認識。如時間、空間等範疇及其相互關係。 2)範式不同於理論,比理論大,同一範式中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論。 3)一個範式的生命力有限。當人們的觀察手段和思維能力進步以後,人們會觀察到既有範式無法包含的現象,由此開始新範式的產生和科學的進步。三個階段: a) 不願意否認既有範式,把新現象解釋為變種,把原有範式不能解釋的東西歸為例外。 b) 當老範式不能解釋的例外越來越多以至於出現學科的困難時,該學科逐漸喪失吸引力併產生消失的危機。 c) 學科若要重獲新生就必須改變範式,進行重新定義,建立新的理論。前提:新範式既能解釋以往範式能解釋的現實,又能解釋舊範式不能解釋的事實。 從科學發展史來看,Kuhn認為科學界最大的範式可能是牛頓的,牛頓前的物理學稱為前範式階段(pre-paradigm),從牛頓到愛因斯坦是一個範式的變遷。他認為社會科學界不存在paradigm,處於前範式階段。Kuhn的這種說法有很大爭議,自然科學界不認可Kuhn的範式一說,社會科學界相反卻很認同。 4)本課試圖用範式作為工具來組織材料,社會變遷怎樣和政治變遷連在一起。 Assumption無所謂正確還是錯誤,關鍵是有用(utility)。 5)範式是主觀的:一旦它擁有explanatory power,就會被接受。但是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某一範式可能不再具有解釋力,於是範式變遷就發生了。有幾種可能的結果:A 對原有範式的變異;B舊有力量強大,範式不變;C原有學科的被推翻或是被新的範式取代。 是科學的,就不可能是真理。理論本身是主觀的,而真理則是事實。 2、「理論」 Theory:關於至少兩個變數(variables)之間因果關係的解釋。 理論包含於範式中。 知識是用理論來積累的,而不是對事實的描述和信息的堆砌。 3、三個層次的範式 政治經濟、政治社會、政治文化 四、關於政治變遷 (一)古典範式classic paradigm 18-19世紀之交興起了一個可以稱為classic paradigm的東西,內容上分為兩大類: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 關於社會變遷的理論: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講課的兩大線索(次線索:政治文化學) 物質短缺——為了克服自然界的障礙——科學創造發明。 研究17、18世紀社會變遷的基本範式(社會科學界一個通用的範式):變遷的三段論或四段論 分工 科技進步(人對自然界的征服)——————→社會結構 / 社會意識的變遷(分工 division of labor;社會分層 social configuration)————→ 政治權威形式(機構、制度等)的變遷 解釋:不同社會階段(科技發展所致)實際上就是分工不同,分工不同導致社會結構不同,社會結果不同說白了就是階級結構不同,直接導致了社會意識的不同。例如:工廠的出現如何導致一個村莊的權威結構變遷;農業文明、畜牧文明對自然理解不同,導致社會階級結構和意識的不同,如對年齡的不同態度。 這個範式下容納了不同的理論,以下一一介紹: (1)政治經濟學: ● Adam Smith(1723-1790) 「Wealth of Nations」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18世紀最偉大的著作,提出了一個關於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政治進步的歷史性理論。經濟發展和政治進步是結果變數。 核心概念:「invisible hand in market」,以此來解釋市場經濟的運作。Smith運用政治經濟學來分析,從經濟手段談論社會,是一流的經濟學家。 Smith提出了社會轉型,開創了政治經濟學(PE)的先河。 在不同的social context中重提原有的概念。 唯物史觀是Adam Smith提出來的,往上追溯是亞里士多德在《政治經濟學》里表現出的歷史唯物主義。所有重要著作都是按歷史唯物主義寫。陽光底下沒有新鮮東西。 他的蘇格蘭同鄉William Roberson在Adam Smith之前便指出欲研究某一人群應首先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說法初見端倪。 對Smith而言,最關鍵的是社會生產活動的複雜程度,尤其是所有權,並以此出發劃分社會階段: 1 狩獵採集階段 hunting-gathering 2 畜牧業社會 pastoral 3 農業社會 agricultural 4 商業社會 commercial (斯密當時還看不到工業階段) 財富本身是權力,因而所有權是重要的。政治意味著有形的組織機構及其體現的權力,不同社會階段,能夠控制國家權力的人是不同的,導致不同的結果。Smith描繪的是一幅歷史唯物主義的圖畫,他的因果關係是: 1)在狩獵採集階段,沒有社會分工,沒有私有財產,也就沒有財富集中,沒有權力集中(concentration of power),因此就沒有制度,沒有成規制的政府,沒有壓迫性的國家,只有一種原始的政府形式。 2)在游牧&農業社會,有複雜的分工和相當程度的財產集中,於是帶來權力集中,因此產生強有力、壓迫性(strong coercive)的政府。 權力集中的兩個原因: ① 分工要求合作,在生產者之間需要good coordinating,由權力集中來組織,這需要政府; ② 怕窮人忌妒富人,需要政府保護富人。 3)在商業社會,有高度的分工,結果是國家的作用越來越小(less role of state),壓迫性最少。 國家作用下降的理由: ① 因為市場的興起,invisible hand逐漸取代政府功能; ② 社會各個階層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加深。 怎麼相互依賴?在農業社會,lord(擁有土地)和service之間相互依賴。在商業社會,權力由土地所有者手中轉移到企業家手中,從少數人轉移到多數人手裡,人人都可以使是企業家。結果是財產再社會中的分配趨向平均化,就不存在jealousy問題,也就不需要coercive的政府。 這是一個與馬克思主義在同一個範式下的完全不同的理論。 進而有了發展的概念。rude——civilized;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是progress的源泉。 Progress / Development : 物質短缺的下降,government coersion政府壓制下降 社會結構複雜性上升,社會和平上升 (孔多塞的社會進步思想) Adam Smith 強調穩步的發展,並且需要一個firm government。 其理論的動機和行為理論基礎。 Mobility: assumption: rational man ——selfish interest Motivation: self-love and desire of to be proved by others Fellow feelings(同胞之情):人在追求自我利益時受到一種天然道德的約束,盡量不去傷害他人,這是造物主種在人的心靈之中的。 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會走向commercial society,由於文化上的差異,不是每個民族都有 fellow feeling。原因是由於資源短缺,或是居民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 K.Marx(1818-1883) 其理論與Adam Smith處於同一範式當中,但相互對立。其理論的起點也是從生產技術開始的,物質生產方式(mold of production)決定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tion)。社會分工、財產所有制、交換方式(modes of exchange)三者決定了生產關係的區分。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生產方式是歷史進步的原動力/火車頭。 他承認社會科學的基本範式,政治受制於經濟基礎,經濟是原因,政治是super structure,是dependent variable結果變數。和Smith一樣,Marx也把國家當作政治機構,認為power權力體現在對財產的佔有,經濟生活塑造人們的意識形態。 《共產黨宣言》:新技術—→新的社會結構,新技術—→新的所有制,新技術—→新的政治意識。 他定義了一些歷史的threshold來劃分歷史發展階段。《資本論》的劃分與亞當斯密相似:Agricultural, commercial & industrial(研究了一個Adam Smith沒有看到的階段)。 Marx最不重視、甚至蔑視的恰恰是國家,認為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但年老時又重新考慮這一觀點,當他寫到《法蘭西內戰》、《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時,發現國家也可能有一點中立性。 馬克思對農民的態度也主要反映在這兩本書里。 我們今天更熟悉的是斯大林式的五大社會形態劃分(原、奴、封、資、社),但Marx不是這樣意識形態化。Marx主要探討歐洲當代資本主義,也研究過中國的歷史(用的是東印度公司寄回大英博物館的報告),琢磨中國文官制度的由來。他在書中寫到了亞細亞生產方式、東方專制主義,但對美洲讚美有加,認為美洲可能是唯一一個可能不通過暴力實現革命的大陸,或許是因為他的主要稿費來源是美洲的報刊雜誌,對東方印象極差,可能因為信息主要來源於殖民主義當局、印度總督,因此對東方有很多偏見。 Difference between Adam Smith and K. Marx 異1:Marx受到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影響,認為市場存在缺陷,主要是不完美的分配機制。我們今天說market failure市場失敗。但Marx的批判逼Ricardo厲害得多。 貧困化理論: Marx承認商品交換是基於商品對雙方的有用性,承認市場交換的有效性,但他看到了一個例外,即一個絕對商品absolute goods——勞動力。絕對商品被賣給資本家,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工人得到的僅僅是基本生活要求所需。因為這種商品交換的不等價,資本家越來越富,工人卻越發貧困。這就是貧富分化的由來,貧困化的由來。 為什麼勞動力賣不出其應有的價格? Marx給了一個bold hypothesis,挑戰了過去以及今天一切常規判斷。但他解釋得不夠清楚,有時候認為是資本家利用國家機器壓迫工人的反抗和要求;有時候認為是勞動力市場是買方市場,供應過度/供給過剩,勞動力之間競爭激烈。這是馬克思的理論基石,也是致命傷。 剩餘價值(surplus)觀: 在資本主義社會,剝削者得到的surplus遠遠超過他們的消費需求,這些surplus轉化成資本capital。 Marx的剝削管就建立在剩餘價值概念之上。所有階級社會都有剝削,但資本主義社會裡剝削變得如此之盛,資本無限自我增值。所以他寫《資本論》,想盡辦法顛覆資本,顛覆資本家榨取surplus的合理性。 但是,Marx預見到了工人工資會增加的情況。他在wage, labor & capital《工資、勞動、資本》里說,工人的工資會增加,甚至超過他們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他們並不會滿足,對社會的滿意程度反而下降,因為他們改善的程度與資本家富裕的程度之間差距會越來越大,沒有趕上的希望。這就是所謂的相對剝奪感、相對貧困化。人的慾望和快樂產生於社會之中,因此衡量慾望和快樂的標準是社會而非其對象本身。慾望和快樂具有社會性,都是相對的。 革命的理論是一種心理上的理論。Relative deprivation 如何解決這種相對被剝奪感? - 我們的意識形態教育是:努力進取 - 另一種方法:炸了 Marx對資本的批判非常出色,以資為本的社會將摧毀一切。它的基本邏輯是:貧困化—〉不滿—〉階級鬥爭—〉資本主義體系的毀滅。從貧困化開始,Marx就與Smith分道揚鑣了。 後來Gustave Le Bon勒龐等人的書,談社會心理、大眾心理,都源自Marx。 但Marx的剩餘價值學說也是有缺陷的。 異2:關於人的動機motivation的理論: Smith:有一個文化解釋 self-interest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但階級利益和文化是兩種東西。 Marx:純粹的物質主義 文化是一種表面現象,本質仍在於與之相對應的階級結構之中,從來就沒有獨立於階級利益的文化。文化不再是一個independent variable。 他不否認self-command(自我控制),貴族遵守code of honor榮譽準則,把榮譽得失看得超越利益得失,表現出優雅的貴族風度,其實是出於長遠利益的考慮。但code of honor是真實存在的,表現了class solidarity階級團結。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code of honor和class solidarity,貴族就能成為統治階級。所以,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階級團結準則後,就可以推翻原來的統治階級。 * 中國是沒有階級的,「富不過三代」,因而階級鬥爭的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鬥爭。 西方在Marx之前,還有一個徹底的物質主義者Jeremy Bentham邊沁。Bentham就認為利益是行為的唯一的標準和目的,若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物質利益,就能達到社會多數人利益的最大化。 異3:Marx是大陸人,德國人,接受了Hegel黑格爾的辯證法思維。 我們經常對辯證法作一種樸素理解,就是怎麼說都對。但Hegel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為了解決環境等帶來的問題,人不停奮鬥,舊問題解決,新問題出現,如此循環,走向認識的終極完美。 實際上,辯證思維並不是源於Hegel,古希臘人很早就有這種觀點:城邦興衰development & decay是情理之中的。Hegel的不同之處在於把帶有悲劇意味的興衰變成了樂觀主義的調子,認為興衰循環走向進步,走向終極完美,走向千年(基督教說法)。 馬克思則提出整個世界的完美。 總結:馬克思的主要觀點 Marx和Smith是左右兩派思想的源泉。Marx是一代思想家的代表,是一個綜合家synthesizer,懷疑一切。 1、 人類的根本問題在於應付各種物質短缺,不斷索取與獲得,於是有了技術進步的動力。 2、 儘管人類有智慧和能力發明新技術,從而使勞動成果成倍增長,但是只要處於私有財產或與私有財產相關的社會制度中,人類便永遠無法克服「克服短缺」這一根本問題。克服短缺的辦法被異化,反而製造出更大的短缺。私有制非但解決不了短缺問題,還不斷地製造新的更大的不平等。(是因為「相對剝奪」嗎?) 3、 歷史最大的矛盾在於社會生產力越發達,財富的不平等越深。資本主義雖然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更先進階級,但其壓迫和剝削程度也遠比封建主義更深more exploitive。 4、 資本主義尤其是工業資本主義階段將完成dual tasks雙重任務: A 現代生產力為人類物質需求提供基本生產條件。換言之,生產力已足夠滿足人民的需要(即,我們的目的不是發展生產力)。 B 這種客觀條件與對勞動者空前的剝削,將促使勞動者覺醒,這意味著解決人類根本問題的時機成熟了,人民將拋棄舊的允許剝削的意識形態。 Marx是人類解放的代言人,而不是所謂無產階級的代言人。所以說,馬克思與共產黨的聯繫並不直接。 Marx說,「把顛倒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因此要由共產黨人領到人們去理解,去推翻私有制,建立共產主義,一個平等、富裕、和諧的社會,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人類徹底自由,這便是Marx眼中的終極歷史/歷史的終結。 Marx的共產主義社會無疑是一個utopia,但在西方,utopia幾乎是智慧的全部來源,但在中國,不現實的就不是好東西。 當私有財產極度降低時,還需要家庭嗎? Marx是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的開山鼻祖。後人對他的神化與他本人無關。Marx攻擊一切,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是critical theory,就是New-Marxism。所以說,Marx及其思想是永恆的,說自己反叛又不承認Marx的人,多半是沒讀過Marx著作,共產黨員不敢說反對私有制的是沒讀過《共產黨宣言》。 (2)政治社會學 關於社會分化的政治(Social differentiation),從Spencer到Durkheim Smith和Marx看到舊有交換關係為新的所取代,都提供了社會變遷的理論,但都沒有談論工業社會,他們注意的是商品交換關係。大陸另一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工業變遷上,他們不關心分配的問題,而是關心工業化所導致的社會繁雜化和官僚機構專業化及其結果。關注工業社會的人被稱為政治社會學家,而非政治經濟學家。 distribution——differentiation ● Herbert Spencer (1822——1903) 1876: 「Principles of Sociology」《社會學原理》 Spencer是19c最重要的哲學家。他對社會科學的貢獻完全基於自然科學,信奉Newton牛頓、Lamarck拉馬克(法國博物學家)、Darwin達爾文(博物學家)等人的學說,有意將自然科學原理用於社會科學,e.g.政治社會學。 Smith和Marx把現象分解為個體,通過個體來理解全部(物理方法);Spencer正相反,通過整體來理解社會(生物學方法,通過analogy來理解),是IR中系統論的最早運用者(後來有Waltz的structure functionism)。 Spencer的主要觀點: 斯賓塞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個體只有在整體中才有意義和價值。社會是個living organ。 1、社會各個部分相互依存,傷及一個部分都必然使整個社會感到疼痛。 系統論 2、社會各個部分都有一定的功能perform function(結構—功能主義的來源),從而使整個社會有生命力。同時,各部分的功能都是有限的,是可以被認識和發現的perceived。因而可以據此劃分社會類型。 政治在社會這個生物體中最重要,好比神經系統可,指揮協調規範社會各個部分。 3、如同生物體一樣,社會是由本性inner nature驅動的,也需要面對適應環境的生存競爭。所謂成功適應環境的社會,必須結構複雜、專業,也就是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程度越高,Specialize專業化程度越高,其適應能力也就越強。社會各部分也是如此,結構越專業化、越複雜化的部分,越能適應環境。分化意味著有機體複雜化提高,意味著進步。社會分化越厲害,越有能力克服遇到的問題,適應環境,在競爭中生存。 Lamarck的生物學體系正是如此。 4、社會進化的梯級越來越高。 simple→compound→doubly compound→triply compound………… 社會越來越分化,進步梯級也越高,邪惡的念頭將變小,原始的野蠻和揮霍也減少,走向精神上的進步。例如,農業組織形態進化到工業組織形態後,工業化社會能減少人們野蠻、粗俗的念頭,人類精神越來越取決於人們在工業化社會中的相互依存,不妨礙別人、合作、公共心、集體意識上升,從而走向集體主義、公共精神,進而走向文明。 5、Organic analogy:Spencer的邏輯是多元主義的邏輯,社會和平的邏輯。社會分化理論也是多元化理論,最後可能導向政治多元化或政治民主化。既然這種分化是無止盡的,沒有一個differentiation的盡頭,文明的發展和社會合作的程度也就是無止境的。 總結: Spencer也創造了一個社會utopia,推導到最後的結果可能也是國家的消亡。但Spencer的樂觀主義與Marx的激進主義不同,他更像Smith,不相信社會進步的普遍性,相信只有少數社會能走向進步和文明。Smith對此的解釋是半宗教半文化式的(Fellow Feeling),Spencer則是Darwin式的解釋——弱肉強食the law of jungle、random selection、 survival of adaptation、survival of fittest。但對於Who』s the fittest?, Spencer給出的又是文化論解釋,他認為只有英國、美國、北歐國家能生存,而俄國、德國儘管當時工業也很強,但他們的工業都是政府建立的,是官僚機構聚斂財富的工具,他們不是工業國家,只能算有一些industrial sectors。這顯然是一種偏見。 ● Auguste Comte (1798——1857) Comte,法國人,曾做過聖西門(Saint Simon,著有《論實業制度》)的助手,自稱為社會學創始人,是實證哲學的奠基人,著有 philosophy of positivism 《實證哲學》(四卷本),1822年。 Key concept:人類思想human mind的進步,即理解、駕馭自然環境的能力,也即大範式里的科技進步。 主張歷史的發展是由科學、道德、宗教推動的。主張私有制。由知識分子與科學家領導社會。 Comte通過界定知識進步的三個階段來劃分社會發展階段。Growth of Human Life 1、神學階段theological——與之相對應的是military state 2、形而上學階段metaphysical——與之相對應的是legal state 3、科學階段scientific——與之相對應的是industrial society * state vs. society:在近代的主旋律里,知識界是仇視國家的,直到60s才有所改變。中國現代還在仇視,自由主義泛濫。中國曾經有過對社會主義的崇拜,但改革開放後徹底沒了。 知識發展的實質:社會機制複雜化complex of social mechanism——〉職業複雜化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occupation。 主要的區別在於職業的劃分。 孔德是個樂觀主義者,也相信社會發展的線性進步,progress in civility。他認為,集體主義的放射、忠誠範圍的擴大,表明社會的進步。e.g. 人們首先忠誠於部落,然後到民族,再到世界,從而一個神學的社會走向法治社會。從關懷家庭,到關懷民族,再到關懷全人類,這就是文明的進步(有了公共概念)。 Comte與Spencer的區別: 1、Comte不把社會看作一個有機體,而將其視為由信仰聯繫的整體,是精神、知識、思想把人們連在一起。 2、Comte不像Spencer那樣樂觀,介於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之間。如果社會真的如同Comte上面所理解,他就有理由對資本主義來臨感到恐懼。 這是一種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在理論上樂觀,相信線性發展,科學知識使全世界同組一個國家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使大家同一,相互認同;另一方面,他看到國家機構可能比以往更具有壓迫性,要在一個分化、多元的社會裡維持人們的團結精神,就必須依靠國家的強力干預,否則到處都是欺騙。 人們的自由取決於國家的權力如何行使。 Comte和Spencer看到的現實是一樣的,但結論和解釋不一樣,可能是因為:① 思想自由;② 思想方法mold of thinking不同,角度、立場不同。 當時(鴉片戰爭前夜)的歐洲,開啟了科學時代,玄學逐漸萎縮;而中國,學者們都在「訓詁」、考據,沒有社會科學概念。北京大學之所以北大,就在於散播科學精神。 ● Ferdinand Tonnies (1855——1936) Community and Society 《禮俗社會與法理社會》 他對現代化理論做出突破性貢獻,把社會分成兩種: ① 禮俗社會(gemeinschaft):a spontaneously arising organic social relationship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reciprocal bonds of sentiment and kinship within a common tradition. 禮俗社會,現在叫傳統社會,靠宗族、宗法關係(lineage)、血緣關係(kinship)、地緣關係等聯繫社會,倚賴風俗與習慣把人凝聚在一起,人對自然力量表現出恐懼,是一種由自然意志力推動的社會結構,以統一和團結為特徵,規模小,但團結,天然的,無人為雕琢。這種團結一般認為是堅強的。 割禮,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② 法理社會(gesellschaft):a rationally developed mechanistic type of social relationship characterized by impersonally contrac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s. 法理社會,現在叫現代社會,靠理性意志推動。所謂理性,即對代價的敏感性,會算賬sensitivity to costs。為達到一定目的而從事某項活動。靠法律理性支撐社會。社會結構可以通過革命改變(revolve –)revolution )。一切都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體現的利益盤算。這同風俗、習俗維持的團結完全不同。 從禮俗社會到法理社會這種變遷的原因是:社會的複雜性和分化。所有複雜人群的聯繫要通過市場。 法理社會的特點: 1、工業主義,導致功能專門化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2、商業主義,導致感情缺失loss of affect,人變得了冷酷無情,行為不再從道德和團結需要出發,每個人都孤立地處於緊張競爭關係中,誰也不願給他人生產生么、做什麼,除非能換回與付出相應的回報(勢利)。 因此,Tonnies把社會複雜化和自私化聯繫在一起,成為第一個悲觀主義者。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國家,才能把人們意志捆綁,把人們利益束縛,這樣的政府是壓制的、強力的。Tonnies顯然與Spencer的樂觀主義不同,與Comte模糊的矛盾不同,他是明目張胆的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往往比樂觀主義者更深刻。 ● Emil Durkheim (1858——1917) 歐洲大陸上著名的悲觀主義者 division of labor 《社會分工論》,是他的注意力所在。 1893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social constructivism 的全部觀點來自塗爾干。 基本觀點:技術進步——〉分工——〉社會分化 他認為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精細、複雜,社會從低級low stage向高級high stage過渡,但這個過程中充滿了給人類帶來的痛苦和危險。 對經濟學家而言,分工由於對幸福增長的需求而導致,分工發展,幸福增加。但實際上沒有比這更不確定的事情了。 Durkheim的悲觀主義源自他對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的分析: 19c末20c初的社會體系明顯處於分崩離析disintegration的狀態,造成這一狀態的因素是文化,社會體系源於文化,而文化是什麼呢? 定義culture:a system of symbols,是一套語言表達方式。正是這些帶有象徵意義的symbols使社會聯繫在一起,主要由兩方面的symbols: 1、a sense of identity 認同感。 認同變了形位就相應變化 2、a set of behavior norms 價值觀/行為準則。 appropriate to the division of labor與社會分工相一致的行為準則 凡是引發1、2、的symbols就是文化。 社會建構主義主要就是繼承了這些觀點。 社會變遷怎麼發生? 技術——〉differentiation——〉社會變遷 社會變遷有兩個方面: 1、differentiation 2、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ystem solidarity(社會體系團結的變遷) 社會變遷伴隨著社會體系團結的變遷,而社會體系團結的變遷又取決於文化。價值觀念的變化恆定地落後於社會變遷的速度,追上了反而奇怪。 Durkheim把社會體系團結分成兩類: 1、 mechanical solidarity of social system機械式的團結:based on ritual——〉傳統社會 2、 organic solidarity of social system有機的團結:靠人為(artificial)設計的myths,cults,social doctrines——〉現代社會 社會從機械式的團結進入到有機的團結。 為什麼Durkheim要把傳統社會稱為mechanical機械社會,現代社會稱為organic有機社會?也許是為了有別於Tonnies。 傳統社會裡,靠血緣、親緣、天然宗教等維持的ritual不可靠,現代社會裡,人為設計的myth、cult可靠,但Durkheim並不信任這些。他認為,當社會被這些人為設計的東西所控制,而這些東西又跟不上社會變遷,同時傳統的血緣、親緣、宗教變得分崩離析、不被推崇時,社會團結缺失後,就會出現anomie(焦慮;社會道德喪、精神頹廢):social instability resulting from a breakdown of standards and values. personal disorientation 新文化的興起是可能的,可能為社會提供新的價值準則和新的團結,但不是必然出現,不是必然有人來為社會提供新的道德準則。reintegration of society不是必然的。換言之,社會的混亂是永恆的。 在缺乏行為準則的情況下,就會出現personality collapse(人格的崩潰),人處於心理矛盾之中,在極端情況下,個人的解脫方式就是自殺。Duirheim從社會轉型來解釋自殺,這種社會轉型是永恆的。 認同錯位—〉多重人格—〉精神分裂—〉自殺 另一種方式就是反社會,出現各種極端小團體(如畫家,各種小團體的出現)。 norms & identity出現了問題。這種使個人免於自殺的方式其實也是整個社會病態的根源。 * 如何保持人格統一?要保持社會平衡。Durkheim則認為沒有辦法解決,只有悲觀。 * Weber:新文化的出現要靠英雄。charisma 「制度迷信」 塗爾乾的悲觀主義是非常深刻的: 1、 現代社會分化的速度驚人地快,社會價值變化萬千。這種階段一直存在,不是轉瞬即逝的。 2、 對organic solidarity、現代社會世俗的人為設計的信仰體系非常缺乏信心。 secular cult:對個人的信仰和對利益的迷信。個人主義成為宗教,對個人的秘戲儘管目的都是自我,但對社會團結沒有幫助。個人主義的動力來源於社會(differentiation),但不能反過來服務社會,反而使社會更分裂、更脆弱。It』s too ourselves. Durkheim認為無秩序的社會就是一個個人主義社會,註定要分裂。因此,需要有強有力的國家strong state。strong state對塗爾干來說也是必須的,這與道德考慮無關。 Durkheim告訴我們社會緊張的來源:專制的現代化。專制的現代會維持統一,並維持著社會分化。「專制——〉現代化」,是Durkheim提供的解釋和路徑。 對individualism的信仰在中國並不social,而個人是來自於社會的,不為社會的相處之道提供紐帶。 artificial的是不可靠的,總是在變化。 社會結構和社會行為準則的脫節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流行病。 ● Max Weber(1864——1920) 謹慎的樂觀主義者,現代社會學奠基人,除Marx外,在西方影響最大。 sociology of religion《宗教社會學》 The Theory of Social Economic Organization《社會經濟組織理論》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文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由帕森斯Parsons翻譯成英文。 「偉大的兩分法」:傳統 vs. 現代 Tonnies、Durkheim、Weber都把社會分為傳統和現代。傳統社會是用來替代歐洲式封建社會的一種說法。所謂的現代化理論就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理論,即為社會變遷。 主觀概念是科學研究的分析工具。e.g. 傳統、現代 Pan:從傳統到現代就是一個走向法治的過程。當傳統社會出現問題,則依據法律、理性等現代的權威形式。 Durkeheim認為社會的differentiation導致了文化危機?但是沒有提出是什麼時候。 Weber綜合了19世紀。 在政治經濟學中,與Marx一樣,認為人是自利的反應者,承認經濟基礎的作用。 同時,Weber也講文化:文化產生於社會之中,在人與人發生關係後產生的symbolism。人與人的關係包含多種社會關係,一旦發生問題,是多種關係的綜合反應。Weber強調symbolism,認為它是a system of meanings to social solidarity。人的行為離不開system of meaning,即definition of situations,它影響人們追求利益的方式,文化通過system of meanings 來衝撞行為。文化使得行為有所辯護,不會人格分裂。但文化內部的矛盾一定存在。 Weber承認,在社會結構變化的壓力下,system of meaning會崩潰,個人面臨 strain。與Durkheim觀點類似。Durkheim沒有分析社會已經分崩離析後還會不會統一,有無可能實現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系。他將悲觀一路走下去,把社會變遷看成單行道,從和諧平衡走向失衡。Weber則認為從平衡—→失衡—→平衡,失衡後能恢復平衡,並設計了雙向道,即社會失序時,有兩條道路可以走: 1、 重新走向傳統。 2、 建立新的社會契約,走向現代。 政治經濟學強調交換及其後果;政治社會學強調社會複雜化及其帶來的後果,尤其是強調價值體系在社會中的作用。Weber一直把價值觀追溯到源頭,認為魅力型領袖是價值觀的源泉。他跳出Durkheim圈子的方法是加入一個魅力領袖型權威,在社會混亂的時候,該權威必然出現,將社會帶回傳統,或者走向現代。 三種權威模式: Weber提出了一種抽象模式(types,這種模式是否有科學性還需要討論),抽象出三種權威/社會: 1、traditional 傳統社會 2、legal—rational 法理社會 3、charismatic 魅力領袖型權威 no causal relationship,Weber這種分類的抽象model沒有原因,很怪的科學研究方法。 每種政治都是權威的形式。Weber的兩種權威形式同過去的基本一樣。從傳統社會到法理社會是經典作家們的一貫思路。民主=/=現代化。 魅力領袖性權威(Charismatic)是一種轉折性權威,是傳統社會與法理社會之間的過渡形態。當傳統、現代兩種權威出問題時,找魅力領袖來帶領走向傳統或現代的權威形式。 危機,促使人們思考傳統與現代的取向,做出選擇。法理社會也可以出現倒退,陷入危機(iron cage)。在十字路口,只有魅力型領袖才能引導。經濟、社會、階級與文化、英雄有機地結合起來。 什麼是Charismatic Authority?Weber沒有定義。什麼人是charismatic leader?Charisma的主要特徵在於無所不能,具有極強的個人吸引力personal magnetism,能否認以往的一切規律,打破原有的秩序,創立新的觀念、秩序。 Weber認為,文化是英雄創造的,或者說主要是英雄創造的,英雄是通過話語、觀點等把不可能轉為可能的人,其個人作用超過了社會的力量。魅力型領袖就是能創造文化的領袖,在一個混亂失序的社會中為人們指出方向,預言新社會的降臨,為生活賦予意義。e.g.毛澤東、列寧、耶穌、穆罕默德、孔子、霍梅尼(號召走回傳統,但他作為魅力型領袖的地位可能有懷疑,因為他把國家搞弱了)。 於是,Weber把我們帶到了社會學科與人文學科的十字路口。社會人文家。 theory of rationalization理性化理論: 定義:理性化:人類生活中傳統與習慣的貶值。 只有文化上的變遷才是質變,觀念的變化:理性化(理性:對「代價」的敏感性)。這是現代化理論的核心。 Weber的理性是市場理性。 傳統與習慣的貶值,或者說理性化,體現在: ① 習慣和傳統的貶值,人們開始小心計算得失cost-benefit。原因是市場時代的來臨。 ② 血緣、宗法、地域觀念的貶值,人們開始更多地依賴市場關係來獲得幫助。市場從調劑餘缺的作用變成競爭利益最大化,親緣關係貶值,社會關係商業化。 ③ 神聖的變成世俗的、功利的。 社會變遷導致政治變遷。e.g.中南海/北京在社會、政治中的地位 神秘的東西永遠不會消失,但人們不會再給宗教同以往一樣的地位。e.g.修廟的目的:祈願還願——〉開發旅遊資源。 rationalization of politics政治的理性化: 政治的理性化是韋伯最後的落腳點,遵循理性化思路,有三個層次: 1、權威的非神秘化authority devaluation: devaluation of divine 2、政治權威的系統化systematization of politics authority 政治系統化體現在政治的理性化,要官僚化、法治化。官僚政治是中國的發明,也就是公務員體系。隨著官僚體制的興起而興起,政府公務員成為專門職業。官僚制導致高效率,普魯士的成功就在於模仿英國建立了一套精準的官僚體制。英國公務員從克里米亞戰爭開始,為了處理傷員。 Weber是研究官僚制最大、最早的一家。 3、依照市場原則樹立政治權威,或者說,政治權威適應市場原則adaptation of political authority to market principles——〉市場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民主化。 公權被公開拍賣,政府權威被拍賣給出價最高的人public auction。 上述三者構成Weber對現代性的理解。但Weber對rationalized politics的評價呈悲觀主義態度,現代官僚制度可能與民主發生衝突:市場理性需要官僚之,市場經濟有可能產生政治寡頭,政治寡頭與公務員相衝突。官僚制與民主制必然不可調和,民主制未必能戰勝官僚制,可能成為官僚制的附庸,這是理性化的結果。即使民主制贏了,也是毫無意義的,把一個神秘的世界變成無情無義的iron cage,毫無神秘感,毫不romantic,毫無英雄,毫無人性化impersonal,冰冷。鐵籠子里住著一群自明得意的傻冒(nulities),自以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總有一天人們會為此造反(Weber預言到了50、60年代西方風起雲湧的「文化大革命」,造反的通常是中上階級的子弟)。只有一種解決的希望,即舊思想在新環境中的再生(rebirth of traditional thoughts),需要產生文化預言家,用回歸傳統retraditionalize把大家帶出iron cage。《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Legitimacy合法性: 定義:合法性:一個政權做合法的事情,不做違法的事情,而非政權的產生方式。 原意是Legality,即做合法的事情,合什麼法不重要。 政治合法性的來源:相互給予reciprocity。統治者與人民交換,提供人民所需,滿足被統治者一部分要求,從而換取被統治者的支持和服從。人民服從權力,因為權力給人民秩序、道德、安全等,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reciprocity。統治包含被統治者的同意。 Lipset李普塞特:Political Man,人民認為該體制(不一定是政府)能夠解決人們生存其中的關鍵性問題,該體制就有合法性;反之,則合法性消失。「合法化」的政府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 但是,在往下走,就進入了政治文化的問題,不同人民對關鍵性問題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想法。政治文化研究面臨的方法論問題使其很難有所成就,得出來的東西都是common sense。政治文化研究來源於Weber,他以為能繼續從這個角度研究合法性,其實是個死胡同。 冷戰後,「只有得到選票的多數才具有合法性」泛濫,是美國宣傳機構宣傳的,西方從來不相信這個,只有共產黨國家才信。這是偽科學,民主與合法性幾乎沒有關係,只是解決了強勢集團如何取得統治地位的問題。合法性因時因地不一樣,因此民主並不天然具有合法性。60c末70c初,世界政治大牌學者都在研究民主制合法性危機。 政府做合法的事情,人民就支持。這就是合法性的含義。但合法性只是政府穩定的原因之一。 * 中國的法律制度自秦朝以來,變化不大,人民反貪官污吏昏君,但是不反體制,因此這是一個合法性極高的體制——官僚體制。 (薩托利:多數決定的一個最大問題是,這個多數往往是少數,因為社會並不都是只分為兩個groups的。) 政治權威的目的只有一個:秩序。政治權威(秩序至上)=/=權威主義(權威本身至上) (二)新古典主義/新傳統主義範式 neo-classic paradigm (1)早期的修正主義: 老的範式做出了很大貢獻, 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女工出現)—→工廠發展—→所有人被僱傭—→原有的權威體系變了—→城市化 人類知識對社會變遷的理解很偉大,但其成就來源全部是西方經典或者說是歐洲經典,運用於分析非西方社會則產生錯誤和問題,就需要修正。最早的修正是革命,後來被人忘記了。最先修正社會變遷的線性思維的不是俄國人,而是美國經濟學家Veblen韋布倫。 20c初,範式修正開始,思想非常活躍,啟蒙與否定的時代,美洲開始否定歐洲的傳統思想。但沒有繼續下去,20c60s才重新認識到。學術從歐洲傳到美國之前的修正,奠定了美國60s學術的基礎。 ● Thorstein Veblen (1857——1929) 最早對古典範式進行修正的人 《有閑階級論》 《企業論》 《德意志帝國與工業革命》Empire Germany and Industry Revolution 1915 Veblen在《德意志帝國與工業革命》中比較了英國和德國的經歷,得出結論:德國不會走英國的老路,也不可能走,德國在創造一種新的工業文明。新興工業國比老工業國有一種situational advantage of later-comers(隨機優勢),這種優勢來自於後發優勢,引進技術的成本比技術創新的成本低。e.g. 工業化當頭國家是有代價的。德國比英國後發展火車,卻比英國優越。 Veblen看到了後發優勢,但沒有看到後發劣勢disadvantage of later-comers: 1、 資本積累困難 2、 引進技術壁壘 3、 引進技術後對原有社會組織、社會結構的衝擊——〉政治危機,社會動蕩、崩潰 Veblen也有個文化解釋論:並不是所有的later-comers都能趕上來,一國能否享受situational advantage取決於歷史、文化、傳統。只有很少的歷史、文化、傳統能夠享受這種隨機優勢,必須有普魯士式的文化掠奪的血統(Predatory Cultural Pedigree of Prussia): 1、militarism中世紀式的軍事主義(尚武,勇敢,無畏)。 2、authentic sense of fealty 真正的對集體group的忠誠,真正的集體主義。對group的忠誠是封建制的典型。 Veblen認為未來不屬於所有的後來者,只屬於有著強大集體意識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等。他挑戰的是Anglo-Saxon文明,與表達了強烈A-S文化的社會機制論者Spencer尖銳對立,推崇德國式文化。 Veblen的理論正確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給我們什麼啟示:發展不意味著趨同,是有差異的發展。後來者不一定會再重複盎格魯-薩克遜人的經歷。 修正的範式:外部刺激是社會變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後發社會。 分工 科技進步————→社會結構 / 社會意識的變遷————→ 政治變遷 | 外部刺激 ● Lenin (1870——1924) 做了最好的修正。 Lenin面臨的問題:如何在落後的處於歐洲工業化邊緣的俄國發動一場先進的社會主義革命? 孟什維克的回答: 普列漢諾夫G. V. Plekanov 孟什維克是馬克思主義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因感召馬克思主義教條,先解決封建主義feudal問題,著手發展工業經濟。只有解決了封建主義問題,才能完成工業資本主義的任務,才會有無產階級及其思想進步,才有能力發動一場革命。 布爾什維克的回答: Lenin《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 Lenin提出,要區分工業先發達國家和工業後發達國家,兩種國家有根本不同的規律。西方資本主義是在農業革命(圈地運動)和商業革命中產生的,在這兩種革命中產生了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他們具備挑戰君主和貴族的能力。隨著工業大發展,工人階級又從中產生,比資產階級更年輕、更偉大。而在工業後發國家,工業是由國家建立的,工業革命是國家機器推動的結果,不以農業革命和商業革命為前提,相反是先有工業的發達,才推動農業和商業革命。因此,俄國的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不是先後出現,而是同時產生的,且工人階級因為有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而比資產階級更先進,可以在革命中發揮領導作用,可以使資本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合二為一。俄國具備這種後發優勢,可以率先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孟什維克再質疑: 若跨越階段的革命能成功,社會主義必然會陷入資本積累的泥潭中,統治者為了獲得工業發展的積累可能比資本家更殘酷,再也不會有平等,正義和自由。 Plekanov 在《俄國農業問題》中預言:在落後社會中建立的社會主義,將不是人民當家作主,而是半亞細亞專制主義(Semi-Asian Despotism),或像印加帝國(Inca)一樣曇花一現。其理論極其有預見性。 孟什維克用標準的馬克思主義回擊了布希維克,迫使布希維克必須作出回答。 布爾什維克再回答: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論 托洛茨基《不斷革命》Permanent Revolution 不斷革命論 二人對孟什維克/Plekanov的回答奠定了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基礎: 資本主義是一個世界體系,有統一的生產和商業方式,構成了資本主義統一的世界組織形式。(全球化在那個時代是一個讓人激動得多的概念!)因此民族革命與世界革命是不可分的,在一國範圍內奪取政權不過是整個世界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和初始階段。帝國主義國家在爭奪世界市場方面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於是在帝國主義鏈條上出現薄弱環節,社會主義革命就可能在這樣的薄弱環節上成功。WWⅡ給蘇聯社會主義革命提供了機會,該薄弱環節正好出現在俄國。但社會主義必須是一個體系,一個國家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整個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成功,相反,一個國家的勝利最終取決於世界革命的勝利。 Stalin《論列寧主義基礎》:以往分析無產階級革命的先決條件往往是在一個國家內作出的,但在20c,分析單獨國家的內部狀況、階級狀況等已經不夠了,要從整個世界的狀況來分析革命形勢。 布爾什維克率先把社會科學的分析超出國界,超出國內社會經濟、階級構成,是方法論上的進步。 Lenin原以為橫掃歐洲的社會主義革命必然發生,結果並未如期所願,德、法、英並未相繼革命,社會主義俄國岌岌可危。托洛茨基組建紅軍,打退包圍。Lenin開始採取新經濟政策。一邊,報刊不斷宣傳資本主義總危機、社會主義革命高潮,另一邊,Stalin被迫考慮如何在一國內建立社會主義的問題,發明了一黨專政加計劃經濟,使蘇聯迅速走向強大。 Lenin《怎麼辦?》What is to be done?:體現了Lenin全部的建黨理論。 里昂惕夫:基本抄襲了蘇聯的計劃經濟物資配送表,以投入產出比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Pan《計劃經濟的財富藏在紅色印章里》:30年計劃經濟很多東西沒能轉換成財富,隱藏在圖章里。 Lenin和托洛茨基的思想被遺忘了大半個世紀,直到60年代,人們才又記起這一理論,由拉丁美洲人首先提出挑戰, dependency theory 世界體系理論。Wallenstein、Dependency Theory的作者們都基本上是列寧主義者,對Lenin做補充。 所謂的列寧主義者,即在乎世界革命,把社會主義的希望寄托在整個世界革命上。 Marx: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Lenin: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 Lenin早於Wilson提出民族自決權。 ● 毛澤東: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理論 文化大革命思想與Lenin、托洛茨基的思想是一脈相傳的。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儘管已經被黨的決議公開批判了,但它是20c後半期中國對政治學理論作出的唯一貢獻。該理論的出色之處不在於維持社會主義不墜這一目的,而在於對社會主義為什麼會失敗的解釋。 理論: 1、 一些老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加入共產黨,不是因為信奉共產主義,而是信奉民族解放,信奉中國必須擺脫壓迫、走向富強。換言之,他們是民族主義者,不是共產主義者,只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同路人」。他們相信,共產主義也許是一條捷徑。 2、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們認為社會主義道路有成功希望並為之努力。(只拉車不問路) 3、 但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沒多大區別。e.g.八級工資制。這些人成為領導之後慢慢滋生了貪婪之心,滋生官僚主義、貪污等問題。 4、 主張資本主義復辟、要走資本主義的資產階級就在黨內,而且是黨內當權派。 5、 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突破口在農村,小生產是資本主義的溫床。 以上解釋的是社會主義為什麼會垮台? 6、 維持社會主義不墜的辦法:文化大革命,每隔六、七、八年來一次,把官僚全部打掉。 毛看到文革的失敗(69年把老幹部又請回來了),但不承認文革本身的失敗。 毛是最後一個列寧主義者,已經看到一個國家維持社會主義必然失敗的命運,只有世界革命的成功才能維持住中國的社會主義,把希望寄托在世界革命上。核戰爭後是一個共產主義的紅彤彤的新世界。《施密特回憶錄》 戰爭三等:裝備戰——〉智慧戰——〉政治戰(拼的是民心、縱橫) 毛從來都打政治戰,無愧于軍事家稱號。 (2) 發展理論/ 現代化理論:古典主義在新形勢下的重複 學術中心轉向美國: 關於社會發展的學術爭議,到20c在舊大陸似乎走到了頭,在新大陸註定再來一遍。 20世紀上半期美國很少有人關心political economy & political sociology ,除了少數幾個有知識的歐洲移民,e.g. Veblen。與歐洲不同:① 美國人很少遭遇物質短缺,很難理解物質短缺的原因,很難理解政治與社會的限制。② 美國人一直生活在政治變遷中,很難理解社會的變遷,也很少有人會去思考變遷是為什麼。③ 美國人的生活猶如田園詩一般,與社會分工不相關。遼闊的中西部使社會有極大的彈性,沒有階級觀念了。而歐洲的社會階層很清晰。④ 美國缺少有閑階級,充斥著爆發戶。⑤ 美國無需依靠革命就獲得了自由。⑥ 美國有government卻沒有state(政治體制的東西)。 美國如此特殊,以至於政治經濟學和政治社會學進入美國的方式也極富戲劇性。二戰後,美國發現自身利益與世界高度相關,美國大兵遍布全球,收不回來了,且經常出現混亂行為。美國人發現自己對很多東西不理解,尤其是共產黨國家和第三世界。出於管理世界的需要,要研究其他地方的思想,了解各地的差異,從而制定正確的政策,美國政府帶頭建立了比較政治學,重金聘請歐陸教授。很多前歐洲難民加入研究,因此,美國新興的這一學科帶有強烈的歐洲烙印,19世紀歐洲的古典範式佔據統治。但美國人還是有選擇的,Weber和Durkheim入選,成為學問基礎;Marx入選,因為他的樂觀主義和批判精神;Spencer入選,採納他的樂觀主義學說,拋棄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Adam Smith被冷落,被認為其政經理論不完整,且當時凱恩斯當道;帕累托和尼采不受重視,被認為是Hitler Nazi思想的來源。 儘管當時教員主要來自歐洲,但後來最出色的卻是美國人Parsons,先翻譯,再自己做理論。 ●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行動理論》Towards A Theory of General Action 1951 成名作 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1954 《從比較和進化的理論看社會》1966 大多數歐陸理論都是由Parsons翻譯成英文,如Weber和Durkheim的。他精力充沛,創造理論的慾望極強,不僅介紹新的理論,還試圖綜合各種社會學理論,結束爭論。他採用了系統論方法,將理論建立在系統——結構層面。 抽象程度越高的理論,出錯誤的可能性越低,對現實的適用性越小。 Parsons與Spencer的系統論很相似,也把社會視為一個整體。與Spencer不同的是,Parson的社會是由個人組成,個人有價值觀、目的性、傾向性等,總稱為人格Personality。人的行為action的主要動力在於personality。 定義:體系:兩個或多個行為體相互作用構成體系。 人在體系中的行為有三個方面: 1、社會social 2、心理psychological 3、文化Cultural 行為——〉體系。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即此三方面的互動。 =〉具體解釋: 1、 社會方面: 用分工occupational differentiation來解釋行為,又想做成general theory of action:分工——〉社會結構。政治經濟是一個sub-system。唯物觀念。 2、 心理方面: 借用弗洛伊德的觀點:成人心理是少兒心理的延續和反映。Parsons其實是想說,人的行為不能簡化為利益驅動,他看到了非理性的東西,既不能簡化為物質的,又不能簡化為文化的,於是就解釋為心理因素。但Parsons把弗洛伊德引入,其實不算太好。 3、 文化方面: Parsons的主要貢獻在於討論文化。他把文化定義為symbol,與Weber和Durkheim基本一致。文化是一個structure,構成一個sub-system of symbols。文化這個亞體系的功能是:organize individual choice, to give person internal consistence,使個人內心因一致性而保持平靜。 Parsons從三個層面來研究文化: ① cognitive 認知過程,從方法論層面來研究 ② normative 價值觀的,從價值體系來研究 ③ expressive 表達上的(語言學),從表達的方面來研究 但Parsons在文化的起源,文化與社會的關係上講的不是很清楚。Parsons說個人創造文化。直接說文化導致行為,但文化與社會之間有某種關係。 Parsons對社會變遷的看法: 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其發展就是應付短缺的過程,技術上的突破提升社會的主要層面,從而使社會佔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技術突破導致社會先進。 Spencer:organism whole 社會進步是Marx或Smith式的東西,社會進步是為克服短缺。 Parsons認為社會變遷有三個層次: 1、社會分化(social) differentiation 2、社會整合integration 所謂整合,是指: ① 政治上的制度化。 ② 新的價值觀念形成。creation of new norms,革命時期norms被打破 ③ 新的社會結構形成。 3、價值取向的變遷changes in valuation orientation Parsonsian Pattern Variables 在價值觀變遷中有五大模式變數,據此來判斷社會的現代化程度: 1、 diffuseness—→specificity 混沌、思維分散—→嚴謹、思維專註 2、 affectivity—→affective neutrality 情感用事—→情感中立 3、 particularism—→universalism 狹隘—→移情,胸懷天下,全球視野 4、 ascription—→achievement 出身—→成就(英雄不問出身) 5、 self-orientation—→collective orientation 自私自利—→集體主義(標準美國式的理解) Parsons以價值取向變化的研究最為出名。這5個變數被廣為應為,其中,第5條構成了美國現代化理論的重要基石。這5項也是傳統價值觀/傳統人與現代價值觀/現代人的區別。 總結Parsons: 從Marx到Weber都是歐洲經驗的總結。Parsons的理論帶有強烈的美國色彩、美國經驗,美國的就是現代的。Parsons成為美國現代化理論的鼻祖。 Parsons的線索: 技術——〉分工——〉社會分化——〉社會整合——〉價值取向變化——〉看到現代化 Parsons的理論清楚之處在於社會分工導致社會分化,不清楚之處在於為什麼社會分化能導致社會整合。歐洲人、亞洲人都不能理解,但美國人理解。我們看到的是革命導致社會整合。 就Parsons的模式變數來看,它們體現了資本主義體系的結果,與市場交換關係有關,即Weber市場理性。但Parsons更強調工業社會帶來的變化,認為現代價值觀是工業社會的價值而不是市場的價值。一代學者因此迷惑了,是否工業化就能帶來這些價值?為什麼工業社會會導致整合?沒有市場的蘇聯,是否能做到整合,是否也能具有這些價值?由此,就一個重大問題進行大規模比較研究興起。 Parsons的缺點: 19c的經典作家們談論的概念不多,但是都很精準。Parsons給出了大量的變數,因果關係幾近崩潰,大批美國學者深受其害。 許多美國人,包括Parsons,都認為工業化會導致現代化。而歐洲學者看到了資本主義的交換關係。 Parsons所劃分的許多變數是相互相關的,在方法論上是不嚴謹的。也是後來行為主義革命的根源。 系統論:整體概念>個體概念。系統由相互關聯的事物組成。系統中每個個體發揮功能,凡有系統,必有組成系統的功能單元,必有系統的結構。 Parsons理論結構: 技術 ↓ 分工 ↓ 傳統價值觀 現代價值觀 心理 cognitive ①社會分化 1 Diffuseness-------Specificity normative ②社會整合 2. Affectivity--------Affective neutrality 體系〈—行動 文化 expressive ③價值觀念變化 3.Particularism------Universalism ↑↓? 4. Ascription---------Achievement 社會〈—政治經濟 5. Self-orientation----Collective orientation 亞體系 ◆ 美國的現代化理論: 從傳統到現代的過程就叫做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系列指標來區分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解釋這一過程,這就是現代化理論。The Great Dichotomy。 Ⅰ Parsons的三類門徒 第一類:講社會結構的變遷 ● Marion Levy 《當代中國的家庭革命》 The Family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1949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1952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 1866 Levy的現代化思路:技術—→分工—→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幾項新功能) 新功能: 1、 recruitment吸納精英的標準以及role assignment:不靠血緣、裙帶關係,看achievement。 2、 socialization社會化:一個地方先進的東西能迅速擴散到其他地方。社會化程度=現代化程度。 3、 communication 傳播:傳媒使得社會化迅速。傳播越發達,社會越現代。 4、 acculturation文化進入: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別人。 5、 control of destructive behavior 控制突發暴力事件。 6、 adequate institutionazation. 足夠的制度化。 有了這些概念之後,就能進行比較:社會越複雜,結構功能就越強大。 ● Nevil. J. Smelser Social Change in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59 研究英國18世紀的棉紡織工業,從簡單社會——〉分化社會。 關鍵詞:disturb distress Smelser的邏輯:紡織業技術革新—〉家庭分工受到壓力—〉家庭生活出現危機—〉社會的回應responses from society:社會整合(友好社會friendly society,e.g.勞工法、工會、合作社等組織)—〉社會重新和諧 在Smelser那裡,development不再是兩分的(tradition vs. modernity),而是三段論式的社會變遷模式: 傳統平衡——〉轉折時期(disruption)——〉重新平衡/現代平衡 ● Fred Riggs Administ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964 一本政治社會學的書 Riggs喜歡發明新名詞: ① fused society,即traditional society ② diffracted society,即modern society ③ 不用differentiation,用diffraction Riggs的目的在於,說明有一些社會,既不是傳統社會,也不是現代社會。他與N.J. Smelser不同,不是轉變中的社會視為失衡的社會,而是傳統因素有與現代因素並存的社會,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個獨立階段,有自己的特點和邏輯,可能永恆存在,未必走向新的平衡。他稱這種社會為多稜鏡社會prismatic society。 Prismatic society有四個facets: 1、 經濟上,物價不是政府定,也不是市場定,而是處於物價不定狀態price indeterminacy; 2、 管理上,既不是宗法的(傳統社會),也不是績效的(現代社會),而是由因attainment所提拔起來的clects(clan + elites)來管理的,是在任人唯親的圈子裡考察績效; 3、 政治上,structure of authority不清楚,既不是政府的等級制hierarchy,也不是多元的議會民主制度parliament,而是議會存在、官僚機構也存在,議員的來源受行政控制,中間有很多手腳,不知道誰是決策者。e.g.新加坡的election engineering,怎麼也選不出反對黨來。 4、 社會行為上,既不是農業社會裡的農民式行為,也不是工業社會裡循規蹈矩的市民行為,對舊價值冷漠,對新價值體系也不擁抱,但社會生活又使人們變得相互依賴,社會生活的依賴使人生活在瘋狂的漩渦里,出現抽風式的行為frantic activities,e.g.炒股、氣功等,人們的生活失去常規。 Riggs所說的prismatic society是向diffracted society轉變的墊腳石。但在他看來,fused society轉變為prismatic society和prismatic society轉變為diffracted society都不是必然的,可能就永遠停在那裡,各國自求多福吧。 第二類:講價值觀念的變遷 Levy Smelser Riggs 都是帕森斯的追隨者,都注意社會的分化/分工,講的都是社會結構的變遷。 還有另外兩位追隨者,他們的注意力放在價值導向、心理方面的變化上:從一種習慣變成有意義的選擇,從傳統到現代化。 ● Daniel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1958 研究西方價值觀如何在近東地區國家擴散,主要考察理性(對代價的敏感性)和進取精神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現代化要注重現代精神。 三個階段:傳統——過渡——現代 四個要素:識字率、城市精神/城市主義(對城市的嚮往)、媒體參與、移情(empathy,關心遠方) 據此來區別三個階段: 識字率 城市精神 媒體參與 移情 現代社會 + + + + 轉折社會 - - + + 傳統社會 - - - - 批評:現代社會和轉折社會的區別如果只是識字率的話,普九不久完了嗎?但是普九帶來一批問題。 ● Karl Deutsch 「Social Mobilization &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Vol. 55, 3, 1961.5 定義:社會動員:動員人們不再做傳統的事,做與他們原來做的不一樣的事。 現代化的關鍵因素是動員人民。mobilization of population。 怎麼動員?Deutsch沒有說。 傳統人進入現代社會,依靠兩種力量: ① 市場 ② 教育系統 傳統社會是stagnation society。現代化要求社會動員,相應地,就要求教育系統、文化系統,於是人們就可以參加社會動員體系。 共產黨就是一個有效的動員體系,教會也是。但共產黨比教會組織更嚴密、更有效。 現代因素的注入是很困難的。 active participation ● Alex Inkeles & David Smith Becoming Modern——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比較不斷增長的現代人cognitive of openness,研究個人的文化、價值觀、心理變遷。對Inkeles而言,現代化意味著接受新事物的觀念提高,明顯受Parsons影響。Inkeles的政治社會學著作開了一個先河,做6個國家的大型比較研究,研究價值觀念。 現代化: 社會分化,多樣化,接受新事物。探討價值觀的變化。 從習慣到了有意識的選擇。 habit—→deliberate choice Deutsch、Inkeles、D.Smith都把注意力放在價值觀念的變遷。 什麼是社會價值觀念? Pan的研究:對社會關係的認識就是社會價值觀。 共有7種社會關係: 1、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人類普世道德觀念 2、 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科學精神也是價值觀 3、 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個體存活取決於一定規模的集體 4、 集體與集體的關係:e.g.市場與市場、企業與企業。市場競爭關係以不損害社會整體利益為前提。歐洲人說社會市場經濟。當競爭關係損害了社會集體利益,我們就要削弱或者組織這種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就出現了。 5、 個人與政治的關係:對政府、政治體制的認同 6、 個人與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對不對?亂了 7、 個人與國際體系的關係:世界體系是壓迫與被壓迫嗎? 今天的社會已經被價值觀上的分別搞得分裂了。 第三類門徒:想做一些和Parsons一樣的general theory ● Gabried Almond James S. Coleman The Politic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體系、過程以及政策》 1978 with Verba: Civic Culture Almond的邏輯:社會分化differentiation→社會結構變遷structure change→功能變遷functional change 七個dependent variable體現現代性的功能變遷: 1 制定和執行規則的變化rule making, rule engagement 法制 2 裁量、估價的變化:用人標準、獎懲標準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 3 政治上的recruitment不一樣了。政治家如何走進政治圈?任人唯親——〉任人唯賢 4 socialization 社會化的程度:有用東西能否迅速擴散 5 communication是否變化:媒體 6 interest expression 利益表達:用什麼方法表達 7 interest aggregation 利益凝聚:所有利益能否匯合為一體,導致社會團結。 現代社會不是一個divided society。 Almond把文化說成一種態度、信念、情緒。這種文化在變化,變化導向現代化。 世俗化secularition rationalization 政治文化:民族歷史所決定的態度、情緒。 ● David Apter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 1965 他寫本書的目的是總結1950-1965年關於現代化研究的現有成果,相當成功。但他的毛病也和Parsons一樣,定義不清、混淆因果、大雜燴。 * 美國比較政治學的全部成果就是現代化理論。 標準的Parsonian研究模式:社會分化—→價值觀導向的變遷。 Apter認為,現代化有兩個共生的過程:很像Tonnies ① 商業化——社會經濟學強調 ② 工業化——社會政治學強調 =〉現代化在西方國家是工業化的結果,但現代化在非西方國家是工業化的原因。有些國家(發展中國家)是商業化+官僚化的結果。未必需要工業化。 Apter討論的是經驗性的,觀念性的,策略性的問題。 談發展:社區凝聚力增強—〉社區作用力上升—〉發展與現代化 1、 發展就是社區功能作用的上升,各個地方普及;community從一個農村中的概念上升到城市,上升到各個領域。 community的功能很重要。 2、 發展還意味著社區的凝聚力(intergration)增強。 3、 現代化是一種發展的特殊情況。因為發展在各國都有,但現代化包含三個條件: ① 社會體系要不斷創新且不能崩潰。 ② 社會結構要分化,但社會有包容著這種分化的彈性social mobility,不致崩潰。 ③ 社會能給所有人提供在技術發達的社會中必要的生存技能,有相應的制度安排能做到。 Apter在這裡讓人聯想起Spencer對社會分化的描述,社會內部越分化,對付外界挑戰的能力越強。質疑:因果關係。誰是誰的因?這三個條件是現代化的原因還是結果?這三者既可能是原因也可能是結果。 Apter是非洲問題專家,實地調研都是在非洲做的。 他在政治上像Weber,不太相信現代社會就一定是民主社會。社會若失去了宗教基礎,將會變成一種有組織地進行掠奪的制度。可見Apter強調的是價值觀念因素。 Apter帶有悲觀色彩。與Almond不同,指出了很多不確定性,很多觀點與眾不同challenging insight。 Ⅱ 非Parsons門徒,直接繼承19c歐洲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人 上面一些人的宏大設想主要是以政治社會學來做。美國社會科學在戰後20年(到60s)是Parsons思想(系統、結構、價值)統治的時代,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思路研究,有一部分人不是Parsons的學生,直接繼承了19c歐洲古典政治經濟學傳統,包括Lipset, Rostow, Black. 系統論運用於國際政治很有用,但是對於國內政治則不然。系統論是有缺陷的:1、很難分清社會單元,不同的社會單元劃分將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2、組成系統的單元發揮不同的功能,很難分清功能。 ● Seymour M. Lipset Political Man 基本假設:民主制度(的穩定程度)與經濟發展狀況相關。 民主制本身不需要社會基礎,民主制的穩定程度則不然,民主的結果未必一樣。 主要觀點: 政治制度的穩定取決於兩個因素: 1 expediency:政體滿足人民需求的能力 2 legitimacy:(legal)與歷史文化傳統相關,是人民集體意識的東西。多數人認為是合法的,那就是合法的,但未必是正確的。 社會中大多數人認為政權不能解決社會中的緊迫問題/關鍵性問題,則政權失去存在的legitimacy,政權喪失。 在Lipset看來,物質短缺 or 物質豐富程度對政治秩序是有決定作用的。經濟發達了,民主就穩定了;物質短缺則導致民主不穩定。政治上的進步=民主化。民主化要求物質程度不斷豐富,教育程度提高,但物質豐富到什麼程度?不知道。 他用一系列相關指數來驗證,如人均收入、工業化程度、城市化程度、教育程度。但這些指數很有問題,現在已經不能絕對這樣說了。統計回歸的結果不能說明什麼。 political change Vs political development 中國的傳統制度具有很高的合法性。 ● Walt Rostow 羅斯托 The Stat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ti-communist manifesto 1960 標準的按Marx思路研究問題的經濟學家 經濟發展的五個階段: 1 傳統階段tradition 2 前提條件階段pre-condition 3 起飛階段take-off 4 走向成熟drive to maturity 5 大眾消費 mass consumption 基調: - 自由主義,反馬克思主義 - 但又和Marx一樣有很多utopia的調子,最後是social peace。 - 與Marx的區別:Rostow是不平等的結果,Marx是平等的;Rostow的utopia是現實的,當下的,mass consumption在一些國家已經實現,Marx則寄希望於未來。 * Utopia體現的是西方精神。設想一個美好社會,否定現實,推動社會往前走。 ● Cyril Black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1966 比較史學,研究了155個國家。 C. Black不是Parsons流派,但有相當強的功能主義色彩。 C. Black強調三個概念: 1 政治權力political power; 2 政治體制institution; 3 領袖Leadership。 這是現代化的三個動力:1——〉2——〉3——〉modernization,其中leadership最直接。 這三個概念串起所有國家的情況。 國家有與他國有效競爭,就必須現代化,為此應付4個挑戰: 1 現代性的挑戰Challenge of modernity:挑戰現代觀念、現代機構 2 領導層整合Consolidation of modernizing leadership:領導層現代化過程中,若有分歧,必有人出局 3 經濟與社會的變遷:社會分化,能否適應這種挑戰;缺少道義基礎,社會就over了 4 社會整合the integration of society:社會分化是現代化的必然,社會分裂是現代化的失敗 把社會發展分為四個階段:與4個挑戰相呼應 1 剛起步:19個國家 2 中間階段: 3 剛進入發展初級階段:9個,e.g. USSR 4 最高階段:14個,e.g. USA及其盟國 60年代中期的學術不再承認意識形態,即使在cold war期間,Black也沒有抨擊共產黨落後,認為歐洲、亞洲、非洲的前景都很光明。 與Rostow一樣,C. Black對政治進步充滿樂觀主義。在他看來,在整合社會中the integration of society,勞動者有最低的收入保障,社會成員不會反對社會再分配,社會利益集團雖然在具體政策上有分歧,但在重大政策上能達成更多的共識,社會的整合使之幾乎像一個社會主義社會。 C. Black的書寫成於1945年,但1966年出版時,他已經失望了,西方社會出現嚴重分裂,歐洲邊緣化、蘇聯解體、中國走向階級鬥爭。 出現這種問題,說明他的理論體系中忽略了什麼東西。 (3) 60s對古典範式的修正 60s,古典範式出現危機: 1)發展到底是直線的,還是多元的? 社會轉變的道路是一條還是多條?結果是殊途同歸,還是分道揚鑣? 可能性:一條道路,多個結果;多條道路,多個結果;多條道路,一個結果。 Parsons以及以後一代人都是社會進化論者,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他們把現代化看作differentiation,經濟繁榮,modernization是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橋樑。二分法。 其次,他們強調共性,革命政變等都是歷史插曲,社會走向一個方向:資本主義+市場+社會主義。 第三,他們認為:社會轉型—〉政治動亂——〉社會轉型。社會轉型意味著政治上出了麻煩,反過來,人們也會把這些麻煩歸結為社會轉型。但事實上,這些都不是必然的。 多條道路:發展中國家未必是在重複走發達國家所走的道路。 2)後發優勢還是後發劣勢? 60s中期,主要是對列寧和韋布倫的修正,認為後發達是劣勢而不是優勢。 一個辦法是重新審視歷史 另一個方法是換一個思考的框架 下面介紹幾個議論後發劣勢disadvantage的人的觀點: ● Issac Deutscher Stalin 1960 他的理論主要是經濟學的: 落後的社會為應付挨打,就必須追上發達國家,為此需要在短期內積累大量資本。這是很困難的,因此需要出現壓迫性國家coercive state。隨之出現一種描繪美好未來的烏托邦式意識形態——將現實的壓迫手段解釋為為了達到未來目標而必須做出的犧牲。 Deutscher將這種情形稱之為動員型社會/動員體制Modernization regime。但這是有階段性的,壓迫會隨著多元化的妥協體系的出現而減輕。有兩個證據: 1、 第三世界一黨制的國家愈益增多 2、 某些一黨制國家(蘇東國家)的壓迫性開始降低,出現一定的自由。 他以此說明了自己的理論,並對對外政策產生了很大影響: 1、 美國對蘇聯的緩和政策 2、 為美國支持第三世界的法西斯政權做辯護:專制獨裁最終會走向現代化 Deutscher對其他學者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 Karl de Schweinitz 《工業化與民主》 1964 - Robert L. Heilbroner 《大提升The Great Asset:為我們時代的經濟發展而奮鬥》1963 - ● Alexander Gerschenkron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963 《從歷史的角度看經濟落後現象》 經濟歷史學家,他用工業資本來源的比較說明不同國家的不同道路: 在英格蘭,工業資本是通過工業資本家的儲蓄積累起來,是一種saving & investment cycle;在歐洲大陸,如法國、德國,為了追趕英國,出現專業金融體系(banking system銀行體系);在更落後的俄國,動員社會資本的職能則是由壓迫性很強的政權機器來承擔,迫使人們儲蓄,以追趕發達國家。 壓迫性很強的國家機器是為了play a catch-up game,而追趕是被迫的,由體制結構導致。 資本積累的不同途徑用以說明: 政治民主與自願的儲蓄體系有關係,英國;專業金融體系則產生中立但有力的官僚機器,為了保護銀行體系的資本進入工業,需要強有力的中立的國家官僚機構,法、德;俄國這種迫切的資金需求則導致非常強的國家機器,搜刮社會資本以便投資於工業建設,這是市場體系下建立不起來的國家機器。 Gerschenkron的因果關係非常清晰,給人很多啟示:發達國家的道路就不是一條,而是多條,多種結果。他把Veblen的advantage變成了disadvantage,但這些劣勢是政治上的:壓迫、專制…… 政治社會學家也有多條道路思想: ● Lucian Pye 白魯洵 Pye做過比較政治文化,充滿偏見(Asian Power),但他建立起聲望的早期著作很不錯。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60 現代化/政治發展,就是做為數不多的幾件事,做好了就意味著現代化: 1 建立理性的公權力體系,即官僚體系 2 比較平等地分配社會資源 3 政治參與的制度化 4 政治管理體制滲入鄉村 5 發展現代的通訊基礎設施 nation building 6 塑造民族團結意識 national identity Pye接著說,順序sequence、時機timing、速度speed很重要(這三條區分政治家的quality)。順序不同,結果不同;時機不同,結果不同。 領導人先解決了2、4,再遇到3,將得到的是穩定的民主制; 若先有政治參與危機3,再遇到2、4,結果要麼垮台/困難的民主,要麼走向專制(法西斯、共產黨)。 政治體制的突然變遷,從來不是好事。 ● Barrington Moore 《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Moore以此書為自己也為美國政治學研究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Moore從Marx處借用了階級分析方法(經濟意義上的階級)。 同時還得益於Richard H. Tawney (1880-1962) 《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貪得無厭的社會》、《中國的土地與勞工》、《十六世紀的農業問題》 The Agrarian Problem of 16th Century :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成功不在於城市中的工業革命,而在於鄉村中的農業革命。當代資本主義的成功以及議會制的確立在於農業革命。 他成功地把Marx與Tawney結合起來,但又超越了Marx的歷史決定論和Tawney狹隘的農業貴族觀念。 Moore的歷史分析有兩個層次: 1、 社會構成(social configuration)和political coalition—→政體形式Democracy or Dictatorship (傳統的分析方法) 農業企業家agrarian entrepreneur + 城市資本家urban bourgeois—→民主democracy 傳統農業貴族traditional seigneur + 工業家industrialists—→法西斯主義fascism 2、 社會構成(階級構成class configuration)由兩大因素歷史地偶然地形成的: ① 農業社會向商業社會的轉變。 ② 推翻舊政權的暴力革命。 考慮到這兩個偶然因素,社會發展可能有四種possibilities: A 商業化 + 革命—→民主 B 商業化 + 無革命—→法西斯主義 C 無商業化 + 革命—→共產黨政權 D 無商業化 + 無革命—→政治停滯或退化 decay Moore的理論開創了大型比較的先例,提供了一些可以testable的結論,引發了大量討論。他從社會基礎走向對政權的分析,屬於古典範式。他推斷出的是一個大型邏輯,國家中立autonomous state等小問題不在他的視野中。Moore這本書,可以說是60s最重要的政治學著作之一。 Moore也有他的缺陷:在組織材料上有缺陷,很多天才思想散見於書中,有時候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實際意圖;一旦現實與理論相出入,他就歸結為文化和偶然因素,還有簡化歷史的問題,使其理論不夠consistent,被削弱了。 ● Reinhard Bendix Nation 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1964 * Pan民主與法制思想的來源 與Veblen類似,說明了社會/階級構成與文化傳統的關係,即理解文化傳統持久性的重要意義。 Bendix認為,在工業時代,一些國家變成了獨裁,一些國家則變成了民主。民主與獨裁的不同結果是在於有無法制傳統(tradition of legalism)。 Bendix講法制,認為民主的基石在於法制,法制的源泉在於國家與社會之間相互約束。國家不胡作非為,社會和人民也不胡作為非,雙方都不違法就叫做legalism。 民主與專制之間沒有一道明顯的界限。 為什麼說Bendix超越了Veblen: Bendix研究的是兩戰之間的歐洲國家,他不承認Veblen對英國的蔑視,不認為英國在墮落,認為後發是劣勢,落後是包袱,限制各國發展。缺少法制和公民傳統就會出現專制,專制是對公民權的限制。 Bendix的出色之處有二: 1、 強調了過去與現在有延續的一面(歷史的延續性),革命不會將其徹底割裂。 在兩種歷史階段之間架起橋樑是學者的責任。解釋中間環節對理解社會很有意義。 2、 認識到了新古典範式的限制。 1974年其書再版時,附上了1967年的一篇文章: 反對把社會看成一個自然體系,工業化在各國引發的結果不太相同,不要執著於技術發展導致分工,而要把眼光放在世界性的安排和外部結構extend setting的影響。 60s歐洲的現代化是內在的國家結構與外在的國際環境相互碰撞的結果,這種結果可以是千變萬化的。就一個社會來研究一個社會的方法需要變一變,歐洲的發展、民主制,並不具有普遍意義。 但是,Bendix沒有提出一個新的範式和理論,只是提出一個預測,預見到了60s後學術研究的變化和發展趨勢。他在一個強調邏輯的時代強調歷史文化,談得很有意思,為人也很nice。 ● Samuel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1968 多條道路多樣發展 Huntington的奇特之處在於總有新思想,語不驚人死不休。 Huntington感興趣兩件事: 1、政治發展 政治發展就是政治的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非人治。制度化就是政府的有效(effectiveness)。國家之間的最大區別不在於政府形式form of government,而在於治理的程度degree of government。 2、政治穩定 最重要的是政治穩定,制度穩定取決於經濟現代化的成敗。 什麼叫經濟現代化的成功?Huntington沒講清楚。 現代化不是工業化,而是政治穩定/政治制度化。政治穩定在於工業化,工業化在於政治穩定——思緒在此混亂。 Huntington還說,不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都能發展出工業化,還要靠運氣。繼承了斯密傳統。 Huntington講革命講得好,革命是政治學的主題,研究革命是政治學學者的基本功。但他說不太清楚革命與經濟成敗的關係。 Hunting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因果:經濟發展不足以導致政治穩定,但經濟失敗會導致政治的退化political decay。他所說的decay,指的是不斷的政變,用來描述60-70s的第三十世界合適不過。 普力奪praetorianism (三) 新範式:全球體系 (1)傳統範式的危機 古典範式到底存在什麼問題: Ⅰ 現代化到底是什麼? a政治上的integration:清晰的領土疆界clear territory boundary;民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統一的政府 b政治上的統一—→有機的統一(經濟上) c建立穩定,制度化的政府。 這三個步驟的順序可能會有所變動。 Ⅱ 現代化的threshold是什麼?其突破性在哪裡? 整體上看現代化就是西方化 人為地制定指數index 共產黨國家到底屬於發達國家還是不發達國家?傳統社會還是現代社會?說不清楚 Ⅲ 社會結構功能分析的狹隘性,總是加上一個文化因素。 並不是說這種分析方法完全不好,「社會變遷——〉政治變遷」的解釋是一個出色的西方政治成就,至少解釋了歐洲的情形。一旦離開歐洲,到一個社會、經濟、技術變遷停滯但政治變遷頻繁發生的社會(e.g.非洲),就不適用了。問題明顯不是工業發展不充分,這種政治上層建築的經濟基礎從來沒見過。 對內部與外部的關係沒有清晰的認識。 各種解釋顯得比較混亂。 (2)新範式的出現 60s中期,以越南戰爭為標誌,neo-classical paradigm出現危機,考慮理論變遷。現代化理論被拋棄了,反權威的理論有了市場。馬克思主義恢復了名譽,國際組織也活躍起來。人們發現窮國富國之間的差距變大了。列寧的理論被重新考慮:資本主義是一個世界體系。 New paradigm的特點: 1、也講分工,但是不再是一個社會內的分工,而是世界範圍的分工。 2、分析的單位仍然是階級,但不僅一個社會內是由階級組成,國家也具有了階級的含義,窮國——富國。 3、 仍然是體系的結構功能主義,但出現了核心與邊緣的分割,核心——半核心——邊緣構成了資本主義鬆散的世界體系(world system)。 4、 用世界體系來解釋相對貧困化,核心與邊緣的關係總體上來說是零和遊戲。反全球化。 簡言之,新範式保持老範式的邏輯,只不過什麼都變成了世界性的。 - K.T. Fank & Hodges eds., Dependence and Underdevelopment 要找一個完整的bibliography的話可以參考 - Robert Gilpin,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y 對依附論的評論和資料收集很詳盡 (3)新範式下的三類理論: Ⅰ 世界結構下的剝削與依賴(新馬克思主義) ● Herald Munoz ed. From Dependency To Development 1981 其中,Velenzuela的一篇文章《現代與依附》把關於剝削與以來的關係講得最清楚。 80s中期,這一批拉美學者的貢獻開始被承認。 ● Harry Magdoff The Age of Imperialism 《關於美國帝國主義的讀本》1971 西歐當今的富裕是建立在傳統的優勢之上,而這種傳統優勢則是通過剝削、掠奪老殖民地和奉行新殖民主義政策實現的。 剝削的兩層含義: A 政治上,通過強勢(包括跨國公司)定價,買辦階級。 B 經濟上,剩餘價值的國際轉移。發展中國家一直在補貼發達國家,因為弱小。低附加值(原料)——高附加值(製成品)形成剝削。——用的基本觀點是國際貿易理論。 ● A. G. Frank 《白銀資本》 概念: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underdevelopment並不危險,但是現在有了development以後,就永遠處於underdevelopment之中了。 ● Immanuel Wallen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1974 對經濟剝削上的剝削論述得最好的是Wallenstein。關於國家經濟與政治的關係,精彩論述處處可見! 他對剝削、壓迫的理解是: 接受了Frank的lower / higher ranking goods的觀點。 1、 不僅是世界體系,還有社會組織形式和國內階級兩方面原因造成核心-邊緣國家之間差距大 2、 社會組織形式:核心國家越來越多地採取工資有保障的進步的自由勞工制度(工會保護工人),而邊緣國家則越來越多地採取完全無保障的壓迫性的血汗工資勞動制度(工會與資產階級合作,控制工人)。 3、 國內階級分析:邊緣國家的本地統治階級先通過剝削本國人民致富,再去進口奢侈品,兩國政府的勾結。邊緣國家的剝削階級是獨立的一方,不是core state的走狗,但從長遠利益(消費奢侈品從長遠看是服務於核心國的)來看,他們是為core state統治服務的人。邊緣國家的領導人是區域經濟不平衡的淵源,導致國內分裂、換亂,更加有利於核心國家的統治。 買辦,comprador。少數人的繁榮。 strategic linkage Wallenstein研究的是16c後的世界體系。 現代世界體系是如何出現的?他特彆強調state的作用,state保障把利潤交給個人,保障把利益歸為私有。e.g. 西班牙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國家體系,因此就不能從世界體系中獲益,成為歐洲的prephery;英國有這樣一個中立的政府,考慮國家的利益而不僅僅是資本家的利益,因此可以進口低端原料,出口高端奢侈品。 與Marx不同的是,他把state看成經濟的原因和結果(Marx認為是結果)。Wallenstein的推論經常是互為因果。為了彌補這一理論上的漏洞,他聰明的跳出來,說為什麼有的國家有強大的政府?完全是歷史的偶然造成今天的核心國家,原本微小的領先優勢後來被無限擴大。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註定是不平等的,必須有國家成為prephery,有的成為core,是歷史的規律。總之,起因是偶然的,結果是必然的。 但是現在消滅這個體系是不可能的。 Ⅱ 國際結構壓力說 ● Perry Anderson: Lineages of the Absolutist State 1974 ● Theda Srocpol: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s 1979 從國際結構來解釋壓力;從國內階級構成、農業問題來解釋國家的應對。 中世紀後,西歐在國際體系中地位的上升與經濟相關。各國經濟規模不盡相同,但軍事規模需要維持在同一水平。迫於這種國際結構壓力,落後國家需要花費更大比例的經濟力量去建設軍備。為得到這些經費,落後國家就不得不從社會中榨取財以維護安全,只好變成專制國家absolutist state。 Ⅲ 國際心理壓力說(IDE) 剝削論、結構依附論似乎還不夠令人滿意,對於心理因素的分析,散見於各人的著作中。 IDE:international demonstration effect 國際示範效應 發展中國家的貧困是由於發達國家的發達。一個國家的成功本身,從心理紐帶上就成為另一些國家貧窮的原因: 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和物質生活標準,通過現代傳媒迅速傳播到發展中國家,對非西方世界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信息傳播很迅速,但技術變遷、政治改革等卻非常慢、特別難,人們的期望值和現實之間出現巨大的鴻溝。在國際示範效應作用下,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產生「相對被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的心理感受,並據此來指責本國政府,繼而擴大到政治體制,從而導致政治的不穩定及社會的壓力,政府所承受的壓力過大而最終崩潰,國家更加落後。 體系的存在,使undevelopment變成了underdevelopment。 relative deprivation —— Marx的相對貧困化理論 (4)總結新範式: - 裡面包含的理論都不成熟。 - 舊範式的經驗基本上集中在發達國家,然後再美國推廣,從美國視角來認識。但新範式是在發展中國家產生的。 - 新範式看政治變遷,還是起源於技術發明。但是新範式的理解比較大,從全球的角度看待老的概念,而不是從一個國家的角度;而且,在技術變遷之前就可以有社會結構的變遷,那就是世界體系的分工。 - 如何manage這樣一種世界體系: 1、社會民主主義:選擇服從,因為這個體系對他們是有利的。支持世界體系的壓迫性,但在國內要求公正。 2、法西斯主義:不砸碎體系,體系是好的,但要自己當頭。 3、共產黨人:徹底砸碎體系,砸不碎了就不參加這個體系。 共產黨人的理解從來就是屬於新範式的:資本主義在國內製造不平等,在國際上製造以國家為單位的不平等,資本主義是國際的,因此無產階級革命也是國際的。正是因為共產黨的聲音,發達國家才被迫對發展中國家做出讓步。 4、民粹主義: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perception,是功利主義的,沒有一個對付世界體系的strategy。 (四)關於共產黨與革命的文獻:解釋「為什麼會有共產黨」 Ⅰ 共產黨人自己的文獻 主要關於革命。如何理解共產黨人的統治? 人們相對於統治者而言的權利主要是財產權property。怎樣保障財產權?消滅私有制。 * 談right時要注意是誰的right、作為針對誰的right。這裡涉及明顯的立場問題。 Ⅱ 標準的解釋:total control Totalitarian是墨索里尼發明的詞,冷戰後被人用來形容共產黨人的統治,用以區別傳統與現代政體。 ● Carl Friedrich: Totalitarianism 1954 後又與Zibignew Brezinski合著了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在Totalitarianism一書中,Friedrich講了全面控制total control的六個特徵: 1、social terror 社會恐怖 2、personalized leadership 個人式領導 3、commanded economy軍事化經濟/指令型經濟 4、one party rule一黨專政 ——要做具體分析 5、propaganda machine黨控制的宣傳機器 6、special ideology特有的意識形態 這一派的價值在於,區分了共產黨國家與法西斯國家以及一般專制國家: 1、 法西斯主義必須是資本主義的; 2、 法西斯主義必須產生於民主選舉 稱日本為軍國主義,而不是法西斯主義,沒人負責戰爭的最終決定。 缺點:完全是描述性的,沒有解釋共產黨為什麼來,如何發展。 Ⅲ 塗爾乾式的解釋:心理上的解釋 ● Hanart Alrent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1951 共產黨/全面控制主義起源於工業化的初始階段,工業化導致social disorganization以及心理、社會結構上的變化。人們在社會中失去方向、失去fellow felling,變得狂燥。其中有一些人出生於富裕家庭,墮落到社會底層,失去了階級認同,但出於原有的記憶而試圖控制他人,於是就有了暴力。然而,意識形態只是一個面具,是對想控制別人的這種心理焦慮的掩飾。這些人追求的是整個破落階層的傳統利益。 總之,totalitarianism是心理焦慮的一種產物。 Ⅳ 韋伯式的解釋 1、 共產主義運動孕育於社會危機中, disintegration 2、 意識形態不是面具,而是對危機現實的反映。 3、 共產黨領袖是魅力型領袖,是不穩定的,會走向傳統型或法理型 ● Bariton Moore Junior Terror and Progress: USSR 三種不同的權力,跟Weber一樣。共產黨是魅力型領袖,帶領人民走出社會危機。但在領袖去世後,走向devolution或revolution。共產黨領導日益「日常事務化」routinized,走下神壇,由技術官僚來領導。 ● Huntington Huntington研究共產黨國家很有道理,也是韋伯式的。 認為共產黨在第三世界國家中是高度制度化的國家。 Ⅴ 作為一種發展戰略的共產主義:對世界體系的回應response 共產主義是為了解決國際體系中被壓迫民族的現代化的手段,是一種發展戰略。流行於左派中間 在資本主義體系下,需要有強力的領導,進行社會動員,以突破世界體系的「中心——邊緣」格局。後來者需要一個強力領導者,使自己工業強大起來。在打破這種core——periphery之後,這種方法就該放棄了。共產主義的維持主要靠精神力量。(資本主義的復辟也一樣) 中國共產黨能組織人民,把鬆散自私的小農組織起來,以回應世界體系的衝擊。 Pan傾向於認為:社會主義共產黨現象是一種工具,用以對抗世界體系。但這種工具在什麼國家有效,怎樣才能放棄,都須視情況而定,與文化有關。最蠢的解釋就是歸結於single elite。用毛來解釋一切就太過了。 (五)後工業社會 這方面的文獻相當豐富,屬於新範式下的理解。 (1)什麼是後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的特點: 1、 利益集團的衝突(利益集團不再穩定)realignment。階級的概念也淡化了。政黨的支持者開始分化,重新組合。社會傳統的分野被打破。 2、 一些非傳統,非政治的話題出現了,並成為中心議題。 傳統:階級鬥爭、利益衝突、階級合作 新議題:性別政治、環保、墮胎、同性戀 (2)已經工業化的社會是否還會變遷?歷史本身不提供任何答案。學者們在樂觀與悲觀中間徘徊: ● Karl Manheim Men and Society in an Age of Reconstruction 1940 大眾在民主社會中被leader的日程玩弄。 一方面,民主化大潮增加了人民的power意識,另一方面,工業社會的複雜性使一般民眾不清楚社會的管理結構。民主不提供解決這一社會矛盾的辦法。 一方面,大型的工業組織能夠理性地決策,另一方面,個人變得缺少價值關懷,只有individual沒有society,不知道怎麼去做。 ● Jose Ortega The Rebellion of Masses 人類文明被民主引向死胡同。最初社會分成四大集團(國王、貴族、教會、農民),後來人們以career來劃分不同,工業化使人越來越一致。未來的社會將走向無政府主義,人民會最終走向反抗。 二戰後,這兩人逐漸失去影響,直到後來美國發生文革。 ● Daniel Bell The end of ideology: on the exhaustion of political ideas in the fifties 1961 沿襲了悲觀主義的解釋: 後工業社會來臨時,現有政治體制出現了危機。經濟越來越複雜,而政府越來越民主,人民越來越難以從宏觀上把握社會問題,從而感到helpless,感受不到價值的體現,因此人們就造反了。政治上參與的假象,在定期的選舉中,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實際上就導致類似於物質短缺的感受。 ● Ralf Dahrendorf 《工業社會中的階級與階級衝突》 樂觀主義,預言工業社會中暴力的減少,階級衝突的制度化。 (3)對西方60s動亂的解釋: 樂觀主義的作品出於60s初,但僅僅幾年後,「永久的和平」被事實打碎,西方社會發生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亂了。當時沒有經濟危機,物質極大豐富,造反的年輕人都是好家庭出身。為什麼? Ⅰ 新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 Louise Althusser, Politics and History - Nicos Poulanzas, State, Power and Socialism - Claus Offe - James Ocomer ● Martin Carroy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在book review部分把這批左派理論總結得比較好。 左派的解釋是: 1、 為了維護自己社會的和平,民主國家的統治精英就要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由於資本邊際回報率遞減,發達國家必須不停剝削掠奪不發達國家。 3、 不發達國家人民的覺悟越來越高,意識到體系使自己貧窮。剝削變得不那麼容易,發達國家就得增加軍事力量,到處捲入不發達國家,以便操縱控制不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 4、 由於軍費、福利的增加,同時稅收要減少,掠奪來的利益很快就被攤薄了,未必能彌補開支。 發達國家的內亂反映了世界範圍內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的鬥爭。第三世界國家的覺醒導致了發達國家國內的混亂。比較簡單的解釋。 國家是相對獨立的,但是也成為社會的一部分進入margin field。國家管理職能增加,傳統的自由民主體制衰落。他們在用馬克思的辭彙來描述凱恩斯主義的後果。 Ⅱ 技術原因、歷史角度的解釋 ● Carlo Cipolla Before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Cipolla研究義大利經濟的衰落,給人很多啟發:早期義大利製造業太成功了,改不了了,反而成為應用新技術的障礙。技術上的衰落使國家無法維持霸權,人民生活變得貧窮而開始躁動。 Gilpin也如是說,衰落在於堅持那些既成功的部門。 總之,是技術的原因。 Ⅲ 文化論的解釋:cultural explanation ● Daniel Bell The Culture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社會和諧依賴:技術、經濟、政治、文化。自由民主制出現紊亂,是因為資本主義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協調,與文化也不協調。 ● Antonio Gramsci 葛蘭西 1891——1937 《獄中雜記》 Selection from Prison Notebook 承認經濟基礎的最終作用,但人的思想基本上是由精英塑造的文化來塑造的,國家是大眾文化的塑造者。主流思想來源於大眾生產,但最主要的是elites produce and reproduce idea的能力,他們使大眾相信他們生活在一個合理合法的社會之中。一種政體是否合法合理,取決於elite的能力、騙術有多麼高明,決心有多大。統治就是靠一種ideal,打敗一個統治者主要靠打敗他的主流思想。同樣,當社會出現叛亂,只要能創造出一種新的ideal,就能走出危機。 Gramsci的思想基本上從Lenin的《國家與革命》中來。 意識的危機是脫離了物質的危機。 「話語霸權」 discourse crisis / cultural crisis = ideology ???? ● Jurgen Habermas 哈貝馬斯 Theory of Communicate Action 1984 他的著名之處在於文化危機,用以解釋西方的文化大革命,說明民主制的合法性危機。 60年代中後期是西方經濟最好的階段,基本上沒有短缺,物質極大豐富。但是,衝突發展了,造反的都是好家庭出來的人。這些衝突在很大程度下都不是關於重新分配物質的衝突,也不是通過黨派政治鬥爭進行的,而是從文化再生產領域出來的。問題出在文化:生活方式的語法(culture: Grammar of forms of life)。 理性行為是外在利益、符號體系和人們內在心理推理過程的結果。 文化的民主合法性危機: 國家本來是主導、灌輸意識形態的。當國家領導人不再能主導意識形態,喪失了與人民交流的能力,就喪失了legitemacy。當官方沒有能力塑造交流時,就被別人塑造。 青年人因此不信仰權力,表達對權力的反抗的權利。 一個制度的維持、變遷是與觀念有關的。統治是文化的統治。 當社會的經濟狀況良好時發生危機,就很有可能是文化的危機。這種危機就是出現在西方社會,而且還會出現,helpless的人民,民主制的crisis。 西方社會走出文革,靠的是新的charismatic leader。 E.g. Regan Culture: identity and a set of norms of behavior 政治體制: 建立:與社會基礎、生產關係、歷史事件、傳統有關。 維持:elites對文化的主導。 變遷:意識形態的垮台。 方法論:思辨與實證 思辨interpretation(logical production)依賴A語言;B定義——但思辨不一定產生新知識,是政治哲學而非政治科學。 法治:以現有的法律來治理國家。 法治的原則: 1、基本法的權威至上 2、司法中立與獨立 美國陪審團制度體現了某種民主因素。 中立的第三方很重要,但是並不一定保證公正。 3、分權、制衡, 在有check of balance的情況下,法律的地位就上升了。 法治的核心:法的權威高於執政者的權威。 諮詢型法治的六大支柱: 1、 中立的文官系統。 2、 自主的司法系統 3、 獨立的反貪機構 4、 獨立的審計系統 5、 以全國和省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的廣泛的社會諮詢系統 6、 受法律充分保護的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的自由 諮詢型法治的六大特點: 1、 強調法律做主(rule of law),拒絕人民做主(rule of the people),也不承認強大的公民社會進行政權分贓的權利。 2、 強調法的正義性,因而特別重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強調嚴格執法的重要性,刻意增加立法難度。 4、 強調限制政府的職能和規模,造就有限政府,保障社會經濟生活的自由,從而鼓勵民族的創造力。 5、 強調政府行為的透明。 6、 強調追求符合中華傳統的秩序與自由。 專制:一個或屬個人自己任命自己為領袖。 民主:現代的民主制指的是全體成年公民自由、定期地選舉本國最高層領導人的制度。 糾正對民主的誤解: 1、 代議制民主並不意味著人民廣泛參與決策。 2、 民主並不導致言論、出版、結社和集會的自由。多數的暴政 3、 民主並不意味著制衡。 4、 民主並不能制止腐敗。 冷戰後的民主迷信有兩個表徵:一是把專制或法治的所有成就歸於民主;二是把民主社會裡的所有弊端說成民主程度不夠。 民主制有個致命的缺陷:民主的程序機制傾向強大的利益集團。 民主制與西方民主制: 西方民主制並非單純的民主制,而是民主與法制的結合,是人治加法治的制度。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缺少法治傳統,無法像西方社會那樣融法治和民主為一體。由此可得出三個論點:1、法治和民主是不同的兩件事,其存在並不互為條件;2、法治和民主在發展中國家一般不共存;3、缺少法治的民主極易落入民主和專制循環的陷阱。 民主與法治的三大根本不同: 1、 政治理念不同。民主強調通過人民(代表)的權力來實現人民的福利,法治則強調通過限制政府的權力來保障人民的權利(即自由)。 2、 主要職能不同。代議制民主的核心機構是議會,重在立法。法治的核心機構是職業的公務員體系和獨立的法院,重在執法,要求政府依法辦事。 3、 權力來源不同。民主以民選的立法機構為權力來源。法治以非民選的執法機構為權力基礎。 科學與文化: 科學理論和文化論總有相互補充和糾正的一面。科學的思維是一種邏輯清晰的決定論,避免陷入唯意志論。文化的意義在於使人變得謙虛、謹慎,不至於陷入決定論的陷阱。兩者形成一種平衡。 傳統中國獨特而先進的政治文明:以公平考試產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則治理官吏和國家,已由縣政府保證經濟和社會自由。 現代化: 通過建立民族國家來完成機械的政治整合,通過建立民族國家內的市場體系來完成有機的經濟整合,通過建立法治制度來達到民族國家內的社會整合及長治久安。這三部曲的過程就是強國富民的手段,就是現代化。法治政體的建成是完成現代化的最後標誌。


推薦閱讀:

TAG:政治 | 政治學 | 比較 | 比較政治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