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牛皮廯(銀屑病)膏敷方

白疕膏、 三黃一椒膏

牛皮癬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病。古籍又稱「白疕」。古人以其外形粗糙且上覆白色乾燥鱗屑類似牛頸項部之皮膚狀,故名「牛皮癬」。 「文革」期間有人改稱「銀屑病」,其實不如牛皮癬形象、明確,言簡意賅,並不失傳統,保持古今劃一。故本書仍沿用舊名。

1

白疕膏

[方劑來源] 《國醫論壇》 1993年第4期。

[適應病證] 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病。

[藥物組成: 大楓子30克,苯甲酸15克,水楊酸15克,黃柏30克,冰片10克,狼毒10克,白礬30克,硫黃20克,血竭20克。

[配製方法] 上藥均為細末,用凡士林調成20%軟膏,調和而成。

[使用方法] 外擦患處,每日1-2次。

[注意事項] 銀屑病處於進行期,或為紅皮病和膿皰型者均不得使用。

[典型病例] 劉某,男,34歲。1989年3月5日初診。雙側下肢紅斑,鱗屑10餘年。經用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近來皮疹瘙癢較劇,鱗屑明顯。平素喜歡酒,體質肥,,胖。查見雙下肢紅斑,丘疹,鱗屑,呈紫褐色,浸潤肥厚,苔蘚化,邊緣清楚,舌苔薄白,脈弦。擬祛風活血、解毒止癢法。予白疕膏外用。每日2次。同時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經治1個月後,皮疹消褪約50%左右,繼續用藥至半年,皮疹完全消失,隨訪未再複發。

[按語 本膏中大楓子,狼毒,硫黃祛風解毒消疹;冰片、白礬清熱涼血止癢;黃柏清熱燥濕;血竭活血化瘀,苯甲酸抗真菌及寄生物,水楊酸為角質促成劑(含量在3%以下)。上藥合用能夠祛除肌膚邪毒,搜風止癢,活血化瘀,促使表皮細胞生長,抑制細胞異常與分裂,從而達到祛邪消疹之目的。

2

三黃一椒膏

[方劑來源] 北京中醫學院外科驗方。

[適應病證] 用於銀屑病、慢性濕疹以及其他乾癬、劇烈難忍者。

[藥物組成:大黃9克,雄黃9克,硫黃9克,胡椒12克,凡士林120克。

[配製方法] 上藥共為細末,與凡士林調和成膏。

[使用方法] 用時薄塗患處。

[注意事項] 銀屑病處於進行期禁止使用。

[典型病例] 邵某,女,38歲。頭皮軀幹部、四肢出現皮疹、鱗屑已10餘年。始見頭皮鱗屑較多,癢,逐漸加重。經某醫院診斷為銀屑病。使用多種藥物均未痊癒。刻診,頭皮、胸背、四肢均見紅斑,上布白色雲母狀鱗屑,搔抓後尤甚,強行剝離後基底色紅且有篩狀出血點。脈沉緩,舌質淡。擬養血潤膚,健脾利濕法。參苓白朮散加減。外用三黃一椒膏,經治療2個月,皮疹全部消失。

[按語] 本膏以大黃、雄黃、硫黃、胡椒組成,有較好的燥濕、殺蟲、祛風止癢功能,適用於銀屑病靜止期的患者。

註:本文僅供參考,請在正規醫師指導下用藥


推薦閱讀:

銀屑病適合吃的蔬菜盤點
治療重度銀屑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銀屑病及其治療
須知!原來這就是銀屑病的徵兆呀!
紅皮型銀屑病

TAG:銀屑病 | 牛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