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絕不是人替佛菩薩開光 見舍利是學習佛菩薩、祖師教誨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3-09-30 09:32:34關鍵字:舍利,開光,應機施教,大藏經,文鈔,印光法師文鈔,增廣文鈔,學佛,開光的意義
【 點擊數:122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456集 2013年9月28日講於香港

見到舍利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祖師的教誨

  第四、『起立塔像』。

  經文上告訴我們修積功德、造佛像。

  「『塔』,具雲窣堵波,譯為廟,或方墳。謂置佛舍利處也。」

  在中國有,在國外也有。我們在南傳看到這個舍利塔,很高、很大。那麼中國用小的舍利塔供養舍利,放在大殿的佛像的兩旁。大小意思是一樣的,換一句話說,功德也平等。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他引《會疏》說明供養舍利的意義:

  「《會疏》曰:『安塔有其三義:一表人勝.」

  這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是菩薩的舍利、羅漢的舍利、高僧大德的舍利,才有人去供養,有人去給他造塔,這第一個意思。

  我們紀念這個人,念念不忘他,見到舍利就如同見到人一樣。這個裡頭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學習他的教誨,如果沒有這個意思,功德就不大了。那麼想到這個人、想到他的教誨,把我們自己的境界提升了,道理在此地。因此,塔、廟供像,這個佛菩薩的像,泥塑的、木雕的、金屬鑄造的,要是不懂得這個意思,我們只有一個印象,阿賴耶裡頭有一個印象,「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是個修行證果的人」,只是如此而已。

開光,絕對不是我們人替佛菩薩去開光

  因此,塔、像建成之後,都有舉行一個開光儀式。這「開光」是什麼意思?「光」是智慧,「開光」是開智慧。這一尊像、這個道場、這個舍利塔,開我的智慧光明,要明白這個道理。絕對不是我們人替它去開光。有不少人請我,他們家裡請的佛舍利、請的佛像,要我去給它開光;還有寺廟大殿落成,裡面供的佛像舉行開光典禮,有這個緣我也去。我跟別人做法不一樣,我告訴大家供養佛菩薩形像真正的意思,是念茲在茲,看到佛像就想到人,想到人,就想到:他對我的教誨,他的教誨我有沒有認真在奉行?要讓我想這些事情。佛教我們的是什麼?總原則、總綱領,佛是教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那我有沒有離苦得樂?真有離苦得樂,對佛就生出感恩的心。佛不在了,對著佛像感恩、道謝,如同對佛真身在前一樣,觸動我們,那這個佛像供養就非常有功德了。

  我們在此地分享經教,這個小講堂供養有佛菩薩像、供養有祖師大德的像、供養有老師、護法的像,用意在哪裡?念念不忘,時刻想到佛菩薩、師長的教誨我有沒有認真去做,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叫「開光」。這些像開我的光,不是我開他們的光。我要是開他們的光,開光就靈了,不開光就不靈,你要拜這些佛像幹什麼?你供養舍利幹什麼?你拜我就好,我叫它靈就靈,叫它不靈就不靈,那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千萬別搞錯了,那是「開光」真正用意。譬如我們今天供釋迦牟尼佛的像,這個像是新造的,我們要把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做簡略的介紹:釋迦牟尼佛對人類的貢獻是什麼;他的成就是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

  「佛」是什麼?佛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福、慧二足尊,我們念「三皈依」,「皈依佛,二足尊」,智慧跟福德達到究竟圓滿。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不知道,我們迷了,他這一句話說清楚了,提醒我們原來佛福、慧圓滿,我們福、慧並不缺乏,跟他一樣的。如何恢復到福、慧圓滿?向他學習,他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這開我們自性的福、慧大光明。我們向他學習,從哪裡學起?方法很多,那一般普通人?普通人最普遍的就是上學,向他學習。他的學校有小學、有大學、有研究所,這就是有小乘、有緣覺,有三乘;有大乘、有一乘法,這個是最普遍的。因為上上根人不多,下下根人也不多,當中這個人數是最多,我們今天講知識分子。

  佛所說的一切經就是教科書,很多,不是教你統統學,不是這個意思,你自己裡面去找,適合你的程度,適合你修學的環境,對你很方便,沒有什麼困難,你就從這下手,慢慢地提升。一般我們要小學課程,容易!裡面都半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跟中國「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非常接近,這小乘。學了之後,要把所學到的東西做到,落實到生活。「三皈」是總綱領,教我們念念不忘,我們一定要懂得,要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這佛法僧三寶;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見,自己知見不可靠,要依靠佛。

學習經典以清朝編的《乾隆大藏經》為準

  那麼佛現在不在了,不在了的時候,最重要就是法,法是佛所說的。法傳久了,有真、有假,要能夠辨別。那我們哪有這個能力?那學人家假造的經,我們虧就吃大了。這裡頭有標準,標準就是《大藏經》。何以《大藏經》能成為標準?《大藏經》是皇帝下聖旨選定的。誰來選?全國的高僧大德來審定這個經是不是真的、能不能入藏。你給這個經作註解,也是這些高僧大德來審查,你這個註解里所說的,與佛的宗旨相不相應。不相應的,不能如《藏》;相應的、大家都承認的,這才能入《藏》。選定之後,送給皇上看,皇上批下來,叫聖旨,這才能入《藏》,這個靠得住!經過許許多多高僧大德,不是哪一個人、私人關係可以入《藏》的,這不可以。

  那麼現在這個時代,皇上沒有了,民主國家,國家領導人是投票選舉出來的,他負不負這個責任?未必!那看他高興。他要喜歡,這個法師交情跟我不錯,他的東西我就讓他入《藏》、流通;他要是跟我鬧翻了,不高興的時候,他寫的東西再好,不能入《藏》,把它挑到一邊去。真有,不是假的!所以我的老師教我,我們年輕、初學,這個經典的真假,一定要靠《大藏經》。《大藏經》要靠古時候的《大藏經》,不是今人,今人不可靠。古時候《大藏經》,中國最後的一部就是《乾隆大藏經》,這最後的一部。

  中國《大藏經》好像總共有三十一種不同的版本,這都是古典東西。這個《藏經》裡頭有,那就沒問題了。經本要校對,看看裡頭有沒有錯字,要以古時候《大藏經》為標準,跟它去對照。對照的時候,原則是不能改字,一個字都不可以改。如果說不一樣,跟《大藏經》本不一樣,註明《大藏》這個字作什麼字,可以寫在旁邊,給你做參考,那麼這種校勘做得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大正藏》。他們用的功夫不少,字字句句都考證宋、元、明的本子,這個是古時候《大藏經》,做校勘。所以《大正藏》,一般學佛的人用得很多,它有它的長處,編的目錄編得好,查經方便。現在有電腦,當然更方便;但是電腦有個缺陷,如果哪一天停電了,就全癱瘓了。所以這個翻印流通還是有價值,它不受這個限制。當然,電源要是還有的話,用起來方便;沒有電就沒有了。可不可能這地球上有一天沒電了?這個問題誰也不敢答,科學家也不敢,為什麼?你夜晚要到天文台,拿到望遠鏡看看星空,你就曉得,常常有星球爆炸掉了、沒有了;也有時候發現新的星,從前沒有,發現新星。這就是佛講的世界有「成住壞空」,可以在天文望遠鏡上看到。佛說的,不是假的,星球有「成住壞空」,所以萬法無常,這一定要知道。

「應機施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你要問學佛有什麼好處?學佛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自己肯定自己不生不滅。有形之物是無常的,包括星球,星球「成住壞空」,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承認「我」是什麼?「我」是靈性,靈性不生不滅。但是靈性有迷、悟不同。阿羅漢以上覺悟了;阿羅漢以下的,迷啊!迷是六道凡夫;覺悟是三乘聖人。佛陀的教育,他的宗旨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我們學佛學什麼?學開悟。用什麼方法?用教學、用修行。教學是明白了,就是看破;修行是放下。

  我初學佛,第一天跟出家人見面,我去拜章嘉大師。頭一天見面,我就向老人請教,我說,我上了方老師的課,《佛經哲學》,對佛教認識了,佛教是非常偉大的教育。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快速的方法,讓我能夠入門?我們年輕著急,老師沉得住氣,不著急。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這樣對看了半個多小時,他才告訴我「有」。我等了半個多鐘點了,等了一個字「有」,精神提起來了,耳朵豎起來了,他又不說了。這下停了六七分鐘,告訴我兩句話:看得破,放得下。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再幫你看破,看破又幫你放下,像爬樓梯一樣,相輔相成,一層一層的上去。從起步到頂樓,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我什麼都不懂,他用這說法,我能理解。這個方法用佛學名詞叫「止觀」,《妄盡還源觀》裡頭「五止、六觀」。他要給我講「止觀」,那我完全不懂,要解釋,幾個鐘點也解釋不了,我還搞不清楚。這個就是真正的好老師,他有善巧方便,無論什麼樣的程度,他都能叫你得真實利益,這就是好老師,非常難得!

  如果遇到一個講經、說法的老師,他給我講了兩個鐘點,我聽了在五里霧中,迷迷糊糊、莫知所云,就這樣子了。那個好老師,你看就這幾句話,讓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概念,雖然契入不深,但是不錯。

  我出家之後遇到了個老和尚,講《楞嚴經》。有些信徒來看老法師,這些信徒都是貴婦人、大官的夫人,也是寺廟裡頭的大施主,聽經,來拜望老和尚、供養老和尚。老和尚他們都叫老師父:你講的經,講得好!我們都聽不懂。老和尚聽得很得意,笑一笑:我講的經,你要聽懂了,那還值錢嗎?聽不懂很值錢;聽懂就不值錢,下頭就無需要解釋了。那佛如果要講經,別人都聽不懂,佛的經值錢了,對眾生有什麼好處?沒好處!他沒聽懂,等於沒學。

  所以「應機施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程度淺,淺說;程度深,深講,應機施教,這就對了。任何一部經典,可長可短、可淺可深,活的,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利益。「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而得解」,就這個意思。特別是末法時期,真善知識難求,遇到,隨緣!佛法講緣分。沒有緣分,一生遇不到;有緣分,恰恰就碰到了。我這三個老師連續碰到了,改變了我一生。這一生真正是方老師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恩老師!老師把這句話傳給我,我傳給大家。怎麼才能夠真正得到最高的享受?要真干、真學,用誠敬心,決定沒有懷疑的念頭,恭敬心。恭敬表現是哪裡?我懂得我就照做。我懂得「布施」,我就真布施;懂得「持戒」,我就真持戒;懂得「忍辱」,就真忍辱,得好處、得利益了。你要不落實,這個利益得不到,懂得等於沒懂。這些都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

怎樣檢驗學佛是真懂還是沒真懂?

  怎樣檢驗是真懂還是沒真懂?真正做到,做得很歡喜,真懂了。懂得了,真干,法喜沒出來,懂得不透徹,做得不徹底,過失絕對不在佛法這一邊,在自己。用這個方法來檢驗自己,就曉得自己學佛到哪一個境界,這個很重要!要不斷提升,目的是離苦。

  什麼是「苦」?我們眼前種種生活災難都不算苦,那佛說的苦到底是什麼意思?六道輪迴是苦,是真苦;我們現在吃的這苦,是假的,是小苦,不是真苦,你要覺悟了,根本就不苦,哪來的苦?輪迴真苦!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叫我們超越輪迴。如果不是教我們超越輪迴,那就不是佛教,那就不叫做正法。超越輪迴是離第一個苦;超越輪迴之後,還有第二重苦,那就是十法界,還要超越十法界,真正離苦得樂。第一重很難了,第二重更難。阿彌陀佛有方便法,他發四十八願,以無量劫修成的功德,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他這個建立是為什麼?不是為自己,他沒有自己。我們知道,成佛、究竟成佛是常寂光,沒有物質的身體,也沒有起心動念的念頭,光明遍照,那叫法身,這是真佛,這是究竟圓滿,遍照法界。所以極樂世界是無盡的慈悲,幫助十法界,當然包括六道眾生最理想的修學環境,幫助你。你到那個地方去,平平安安、穩穩噹噹,一生就證得常寂光,就證得跟阿彌陀佛一樣圓滿的法身。這個法門不容易遇到,我們很幸運,遇到了。遇到這個法門,可以說我這一生有把握成功。

 

-------------------------------------------------------------------------------------------------------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與佛學報館書(節錄)

  大覺世尊,於無量劫,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流通常住法寶,普度一切眾生。佛學叢報一書,直使佛法流通中外,含識盡證一乘。但以世俗讀書,絕無敬畏。晨起則不加盥漱,登廁則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頭。夜卧而觀,則與褻衣同聚。對案而讀,則與雜物亂堆。視聖賢之語言,同破壞之故紙。漫不介意,毫無敬容。甚至書香家之婦女,花冊皆是經傳。世祿家之仆隸,揩物悉用文章。種種褻黷,難以枚舉。積弊已久,習矣不察。若不特示禍福,決定難免褻黷。未曾得益,先獲大罪。憫斯無知,須預指陳。若以愚見,皮面圖畫,可不必印。名標其傍,如常書式。中間或作伽陀,或作散文,少則數句,多則十餘。言須簡明,字須粗大。誡令視者,加意珍重,毋或褻污。大覺法王,度生妙道,敬則獲福,慢則致禍。皮里宜用小字,詳陳此書雖名報書,實同佛經。而且首有佛菩薩像。內中之文,或錄經文,或宗經義,不同世諦語言,理宜格外敬重。再引經論傳記中敬褻經典,罪福案證。庶知好歹者,不致仍存故態,誤造惡業。此二或一冊一換,或間次一換,或永遠不換,只用一種文字,皆無不可。若換,則只可換文,不可換義。則庶乎師嚴而道尊矣。書後皮面,不可印字,以免塗污而昭敬重。西天二十一祖婆修槃頭尊者,自言往劫將證二果,因誤以杖倚壁畫佛面,遂全失之。吾謂二果尚失果位,若是凡夫,則永失人身,常處惡道無疑矣。譬如巨富犯大辟,盡家資以贖死,貧人則立見斬首矣。事載傳燈錄二十祖闍夜多尊者章。故知褻慢,其罪非小。乾為大父,坤為大母,四海內外,同是同胞。清朝雖屬滿洲,畢竟同一父母。況列廟聖德,直同天高地厚,雖堯舜湯武,亦不過如是。近以兵歉疊遭,強鄰見逼,政憲更新,稍有參差。然推究皇仁,仍復如故。但以境緣不嘉,致見傾覆。今既成共和,正好一體同觀。論政體,則盛稱共和。論前清,則褒美皇仁。譬如新官上任之後,不妨豎碑立祠,以彰舊官之德。共和既成之後,二百餘年之撫育栽培,豈可頓忘。吾見第三冊中,有獨夫,專制,奴隸等語,心甚怏怏。夫吾國自開闢以來,其繼天立極,君臨天下之大聖人,亦未必不慮及此。或恐民若強悍,則號令有所不行,而反致亂亡。此聖人傳子孫之本心,豈羲農湯武,盡欲私受其利乎。以非此不足以振綱常,息爭端,亦時勢使之然也。非羲農諸聖,皆有慚德也。今人各為公,共和郅治,亦時勢使之然也。非今人便優於羲農等諸聖也。似宜推美共和,不必苛論前清。方合共和之體,免蔑古聖之愆。佛世毗耶離國,即用此法。如來於諸經中,亦未深斥輪王世世相承之非。善乎孔子之言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義之與比者,因時適宜之謂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飢食,不可互非,亦不可專主一法。唯求其適宜,則有大利而無少弊矣。然人心不一,倘再有投稿者,帶此詞意,祈略事筆削,以歸完善。俾天下後世之閱者,佩服諸君大公之量,佛法平等之懷。所有言論,唯理是尚,毫無偏私。因茲11古今來大聖大賢,無不歸心而崇事焉。世出世間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眾生沉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沉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此書科分十門,法不一律。正好事理並進,頓漸齊驅。庶得三根普被,利鈍均益。宜將古今來由學佛得力,發之而為大忠大孝,純義純仁之事迹。與夫恭敬三寶,謗毀三寶之禍福。及高人淑世導俗之嘉言,戒殺放生之至論。於後數科,冊冊登載。則愚夫愚婦,有所稟承。而通方哲士,因悟理而亦欲實踐。從茲不敢搖頭掩耳,更急急於願樂欲聞也。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故夢東雲,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而末法眾生,根機陋劣。禪教諸法,唯仗自力,契悟尚難,何況了脫。唯有仗佛力之凈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縱五逆十惡,亦可永出輪迴,高預海會。此不可思議之最上乘法,宜理事並談,誡勸齊施。震海潮音,霈12大法雨。破魯川輩之邪執,續蓮池等之法脈。俾普天同受佛法之益,庶大地悉感諸君之德。則法滿寰宇,世復唐虞13。道通天地有形外,恩遍飛潛異類中矣。刻論佛法式微14,實不在於明末。明季垂中,諸宗悉衰。萬曆以來,勃然蔚興。賢首則蓮池,雪浪,大振圓宗。天台則幽溪,蕅益,力宏觀道。禪宗幻有下四人,而天童,磬山,法遍天下。洞下則壽昌,博山,代有高人。律宗則慧雲中興,實為優波。見月繼踵,原是迦葉。而妙峰,紫柏,蓮池,憨山,蕅益,尤為出類拔萃,末法所不多見。雖不及唐宋盛時,亦可謂佛日重輝矣。及至大清啟運,崇重尤隆。林泉隱逸,多蒙禮敬。如玉林,憨璞,木陳等。世祖遂仰遵佛制,大開方便。罷除試僧,令其隨意出家。因傳皇戒,制護戒牒,從茲永免度牒矣。佛法之衰,實基於此。在當時高人林立,似乎有益。而世宗以大權乘願,建中立極。其發揮佛祖慧命之言論,精深宏博。入藏流通者不必言。外有御制揀魔辨異錄,八卷四冊,系吾友子任氏,乞食京師,於書肆中得之,送於楊仁山,令寄東洋,附於新印大藏之內。想其書已出,好古探奇之士,試一讀之。不但於性命有益,而學識文章,當頓高十倍矣。嗚呼盛哉。世宗實為法流震旦15,皇帝中之絕無而僅有者,其君如此,則宰官僧侶,概可知矣。迨16至高廟以後,哲人日希,愚夫日多。加以頻經兵燹17,則鄙敗無賴之徒,多皆混入法門。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從茲日趨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致今僧雖不少,識字者十不得一。安望其宏揚大教,普利群生耶。由是高尚之士,除夙有大根者,但見其僧,而不知其道。厭而惡之,不入其中矣。夫流通佛法,非一朝一夕之故。須深謀遠慮,隨機設法。佛制固不可不遵,而因時制宜之道,亦不可不亟亟研求,以預防乎世變時遷,庶不至顛覆而不能致力,有如今日之佛法也。倘諸君不乘時利見,吾恐此時震旦國中,已無佛法聲跡矣。嗚呼險哉。佛法高深,非淺見所能窺。若欲深知,必須由教而入,次及禪宗,方可無弊。宋儒若周程張朱等,夙世固有靈根。奈最初所親近者,皆屬直指宗師。於一席話,一公案下,彷彿領會得個虛靈不昧,具眾理而應萬事之意義,實未徹悟自心。遂自以為得,畫地自限,不肯前進。良由一向在義路上著腳,絕未曾真參力究也。且見宗家法法頭頭,指歸向上。因此縱看經教,亦作宗意解會,謂佛法但止如此而已。而因果罪福之實事實理,亦皆以指歸向上之意見領會。遂致瞞昧自心,撥無因果。攘人之物,以為家寶。拾佛法之遺余,扶儒教之門牆。又恐後生高推釋氏,因巧設方法,作盜鈴計。橫造謗議,陳其禍害。關閉後生,永不能出。又恐或不死心,遂現身說法。謂吾昔求道,亦曾旁及釋老18,然皆了無所得,後反求於六經而得之,從此釋老之破綻,一一徹見矣。夫諸子誠意正心,躬行實踐,誠足為儒門師表。但以扶持門牆之念過重,致於最宜感佩表彰之處,反掩人之長以為短。以己之得於人者,反謂人不我若。竟使誠意正心,躬行實踐,不能圓滿完備,徹頭徹尾。噫,可哀也已。一乘居士,謂其入室操戈,喧賓奪主,其言甚確。然不詳陳其故,關里人決不肯服。宜將諸子學佛得益處,及以宗意錯會教意,因茲不信因果,不信輪迴,不唯悖19佛,亦悖儒經處。及自謂求道於釋老皆不得,後於六經反得處。詳陳而明辯之。則贓證具在,不但閉關者佩服而直下出關。縱諸子復生,亦當任過自責,無從置喙20強辯。從茲慧風掃蕩障翳21盡,佛日重輝宇宙中矣。(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書一)

註解:

  ①盥漱(guàn shù):洗手和漱口。

  ②洗濯(xǐ zhuó):洗滌;除去。

  ③褻衣(xiè yī):內衣,貼身之衣;臟衣,指已穿過的衣服;私衣,家居的便服。

  ④褻瀆(xiè dú):輕慢;不恭敬。

  ⑤伽陀(qié tuó):梵語譯音,亦作「 伽他 」。偈。佛經中的讚頌之詞。

  ⑥褒(bāo):讚揚;誇獎。與「貶」相對。

  ⑦怏怏:(yàng yàng):不高興;不滿意。

  ⑧郅治(zhì zh):大治。

  ⑨夏葛而冬裘:夏葛(gé),用葛的纖維織成的布,再做成夏天穿的衣服。冬裘(qiú),冬季穿的毛皮衣服。

  ⑩俾(bǐ):使;把。

  11、茲(zī):這;這裡;此。

  12、霈(pèi):大雨。

  13、唐虞(táng yú):「唐堯」與「虞舜」的並稱。亦指「堯」與「舜」的時代,古人喻太平盛世。

  14、式微(shì wēi):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15、震旦(zhèn dàn):古代印度人稱中國為震旦。

  16、迨(dài):等到;達到。

  17、兵燹(bīng xiǎn):因戰亂而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燹,野火。

  18、釋老:「釋迦牟尼佛」和「老子」的並稱。亦指佛教和道教。

  19、悖(bèi):違反;違背。

  20、喙(huì:本意指鳥嘴。借指人的嘴。

  21、障翳(zhàng yì):遮蔽;白翳。翳,眼角膜上所生障礙視線的白斑,稱白翳,即今眼疾中之白內障。

推薦閱讀:

宋丹丹微博怒斥前夫英達「不是人」
超過一半的身體不是人類
【一點資訊】不是蟲草不是人蔘,15年研究顯示:世間第一補竟然是它!
一夫一妻從來不是人類的本能
宋丹丹斥前夫英達不是人:14年來與兒形同陌路

TAG:學習 | 凈空法師 | 菩薩 | 法師 | 凈空 | 開光 | 不是人 |